孝亲尊师

时时提起父母对我们的恩德

时间:2025-11-05 20:33   编辑:鸟儿飞   点击:


  我们复习一下:“蓼(liǎo)蓼者莪(é),匪莪伊蒿(hāo)。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fǔ)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这段叙述,最能让人回想成长过程中,父母对我们种种的爱护。一开始就讲到,那片长得很茂盛的莪蒿,再近一点看,原来不是莪蒿,是青蒿。人很多忧思的时候,往往看东西都看不清楚,因为心中充满忧思,竟把青蒿都看错了。因为他的忧思来自于回想父母的辛劳,所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可怜辛劳一辈子的父母,他们为了养育、照顾我,“劬劳”就是劳苦、憔悴。
 
  当然,从父母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岁月的痕迹。母亲照顾孩子,踏出了孩子的人生,也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包含我们自己的父亲,“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父亲在我们的心中是非常高大,为什么父亲会生病?为家里的经济,太操劳,积劳会成疾。我都感觉父亲是个巨人,巨人生病了,那个家就感觉好像要塌下来,这是我的感受。我父亲一辈子没有躺下来到医院去,这个感谢祖宗的庇荫;我的母亲有,曾经生病打点滴,很严重。我记忆深刻,都好像世界快要黑暗下来了,没有母亲那种感觉很恐惧,就是母亲生病了,自己内心都很恐惧。父母真的是天地啊!所以当唱到《跪羊图》那个“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是真的;“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刚刚讲到的,我们一堆习气,还让父母提心吊胆,那是太不应该了。
 
  而他已经成人了,可是父母不在了,他觉得“无父何怙”,没有父亲可以依靠谁?“无母何恃”,没有母亲可以仰赖谁?其实,他是心理上觉得没有办法回报他的父母。而且一个人能让他内心最踏实的,就是可以报父母、报对他有恩的人的恩德,这是让一个人内心最踏实、最欢喜的事情。所以古人才留下来,最大的悲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51228a.asp,欢迎转载,感恩!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