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一二八集)

时间:2016-04-21 19:54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恪谨、开莲法师、开示法师、开律法师、开进法师  2015/2/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28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惭愧弟子恪谨向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护法大德、诸位义工拜年。今天向大家恭敬报告的内容是:字以传道—浅谈汉字文字学。
  《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故国人为学,是为求道,所谓遣有涯之生,弘无尽之大道也。其要旨与西人「主与我等同在(God is amongst us)」异曲同工。此中之妙,非明德者不可窥其堂奥,虽圣人亦不欲多言。诚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道,虽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言、不可说,但自古东西方圣人,无一不以道设教,无日不望弘道之人多多益善。人虽与天地共尊三才,本性本善,若失教,亦不知道之所在、德之所由,继而为身所累,为欲所役,于己则心劳身苦,于世则日趋末日。一气不来,万劫不复,大道不彰,举世没顶,甚为可怕、可叹、可惜!
  《圣经》每每警世人,切勿为欲望所牵而坐至灭顶,当奋起振作改过,务求提升灵性以摆脱生死牢笼而后已。(If you live according to the flesh,you will die;but if by the Spirit you put to death the misdeeds of the body,you will live。Romans 8:12-13)。圣人设教,主旨虽中外不二,古今无异,然如何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以期代有传承,代出圣贤,则必仰赖汉字与文言文为媒介。尊敬的师父上人毕生弘扬传统文化,耄耋之年讲学不辍,而不知老之将至。老人家告诉我们,汉字和文言文是人类社会真正伟大的发明,千年来科技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之贡献都比不上汉字与文言文。故有必要将我国字以传道之思想,浅述如下:
  一、伏羲八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指出,在汉字出现之前,圣人给世人制定了八卦,以表明万事万物的规律与变化。「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是说伏羲氏(即庖牺氏),用符号(即八卦),向世人昭示宪象。所谓「宪象」,即通过观察自然,从而推知变化规律,并且给予每个变化以相应的名称。例如,全部为阳爻者,取法天,为干卦;全部为阴爻者,取法地,为坤卦。每一个名称都务必恰如其分,称为正名。
  卦是上古用蓍草干燥的茎以占卜(见图一)。蓍草是一种菊科植物,古人用干燥的茎来占卜。西方古人也认为此草有神力,相传在特洛伊战争时,便用此草为将士疗伤。唐代贾公彦为《周礼》作疏,云:「卦之为言挂也,挂万象于上也。」这是说卦相是用来表示万事万物之现象的,而八卦则是指八方事物的样子。这是古代占卜以教化,帮助人们趋吉避凶,以恰当的方式处理事务的一种方式。《易.系辞下》说,伏羲氏通过这些符号,「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汉字从酝酿诞生起,便是方寸之间见乾坤的。
  正名是科学的
  上古的圣王重视正名,这是有着深奥的科学根据的。现代科学家指出,宇宙由三个部分组成:物质、能量、信息。每一个名背后都有与之相应的能量,正面的信息有正面的能量,负面的信息的能量也是负面的。组成物质的粒子受能量场的作用而呈现不同的排列,这个规律现在已经在水结晶形成方面做出了物理实证。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对同样来源的水,分装在不同的瓶内,然后贴上不同的文字(即信息),如「敬爱、我恨你」等等,再于零下五度结冰后,观察其结晶的形成情况。通过上万次的实验他发现,正能量带来整齐有序的结晶,如同宝石、雪花一般美轮美奂;负面的能量造成混乱无序,结晶破碎,甚至不成形(见图二)。这是不同的信息令完全相同的水的样本,在零度之下结冰时显示出不同的结晶状态,正面的信息带来美丽的结晶,负面的信息导致丑陋的结晶。江本博士指出,信息就是我们的念头,它既然能够对水在结晶过程中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推知,信息对于其他物质的影响也和水一样。因此,念头的好坏,分分秒秒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正确、恰当的信息,也就是正名,可以影响社会环境,令天下大治,万事万物各居其位、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这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所言,圣人造字,「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从当代科学实验可以觉察到,上古圣王治理首重正名是多么高深的智慧!能够做到这一点,便导正整个族群、整个时代,不可不察也。如此方知,我国从秦汉到晚清的两千多年来,言必引古典,执政必尊三代,并非为科学落后所致,这恰恰正有很高深的科学依据。今人若明此理,必不敢视上古为蛮荒,或将好古贬为泥古了。所幸的是,孔子论述正名,记载在《论语》中。孔子所处的时代,其混乱程度甚至超过了末代周幽王。为此,子路问孔子,如何为乱世带来和平、安宁?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生长于乱世的子路颇为不解说:「老师您怎么这么迂?」孔子回答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意思是说,言语不恰当,名称不妥当,工作就做不好;工作做不好,国家礼乐制度就做不起来;礼乐制度做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生活了。
  由此可见,伏羲氏因名正言顺、人民各安其位而天下大治,是古人最重要的社会管理思想,也是汉字的源头,真的是字字都有来历,都在传道、都是教化。尽管孔子所处的乱世,理解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但是在孔子逝世五百年后,佛法东传至中土,这个道理和经验之有效性,又得到了佛法的证明。佛经指出「名以召德」,即每个名称都有能量,都会影响物质。因此,境由心生,境随心转。佛在经上还说,一念才动,周遍法界。这就在更深的层次上说明,正名所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一个国家,更是整个宇宙。中印思想在交会之初,不仅彼此互证,光光互照,更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学者对仰韶文化遗址(距今七千年)和陕西半坡文化遗址(距今五千五百年)进行发掘、考察,发现了很多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它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器皿中重复出现,很有规律,有学者视此为我国汉字的雏形(见图三、四)。(图三,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六千年前的陶器,有些刻上了的符号。图四,半坡遗址陶器符号,学者认为,汉字是这些符号逐渐演化而成)。古人记事、命名皆以正为主旨,是古圣先贤对后世子孙重要的教导。上古文字出现之前的符号,尚有待日后通家探其玄妙。
  二、仓颉造字
  从符号开始,进一步演变就出现了汉字,而汉字是同时将符号与卦相显示出来的表意的符号体系。许慎言仓颉造字,也和伏羲一样取法自然,称其对鸟兽足迹予以分类,将这些符号刻在木头上,成为最初的汉字。被今人视为神话人物的仓颉,《易经》已尊其为圣人。「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这是说像仓颉这样的圣人,将人们结绳记事的方式,改变成在木头上刻符号(即书契),这样国家得到治理,人民也知道如何生活。仓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要落实夬卦的教导。夬卦说:「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意思是说,做为领导人要如同雨水润泽万物一样,平等的惠及天下所有的臣民而不居德。如何能够平等惠利天下?还在于「扬于王庭」,即发扬教化以长善救失,并且从上到下皆从自身做起。由此可知,汉字造字之时,便是古代圣王看到其臣民难免有过失,而欲大兴教化,运用文字帮助臣民立德为本。
  文字的创立与教化的推行,可以说是「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即帮助人们长善救失、树立德行是造字的本意,传统中国社会便是围绕着帮助一切人立德而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出真正的圣贤君子,圣贤君子多了,太平盛世就自然实现了。为此,「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唐代言仓颉造字,「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故造字以成文,聚文以成书,都是在向世人明示天地圣人之意。字中乾坤有大道,这是学习传统文化学问的根本。文字学是重要的扎根教育,诚如《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了解造字的过程,再回头看「大学」,乃至《礼记》全书,方知此中字字句句都是良有以也,明乎此,钦慕、感佩与效法之心油然而生。
  三、汉字表意
  许慎对文字的定义是,「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即按照物类画出形体,类似今人所言之象形字,便是文;后来形体与声音相辅相成,出现了形声字、会意字,称为字。随着汉字的发展,又出现了指事、假借、转注和形声,此为六书,令汉字成为形音义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表意文字。值得一提的是今人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将文字分类为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两大类,并将汉字归为象形文字,这是现代人的误解。中文重在表意,而象形是造字六书的一个方式,不可以偏概全。
  汉字与古埃及和纳西族的象形字,旨趣大相径庭。首先,无论象形文字还是拼音文字,都是为了应对日常所需,便于互助合作而形成的符号体系。但是做为表意的汉字,却是为了王道的教化,成就圣贤君子,实现大同之治而创立的。目的就是要将圣人所悟的真理,原原本本传递出来,因此才能超越时空。其次,古埃及的政治体系讲求社会管理,重视宗教信仰。但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体系是一切皆为教育服务,每次科举考试,新进的进士们向皇帝行拜师礼。宰相不能视事,则由礼部尚书(相当于教育部长)来管理;从汉至清,都有硕儒名臣定期向皇帝讲学的制度。古代朝廷彼此之间是君臣更是师生,这在古埃及、古欧洲是都看不到的。简言之,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我国政治、教育合一的体系中超越时空的智慧载体,方块字里藏着的是一个天地宇宙。
  神与鬼:汉字与古埃及文字之比较举例
  古埃及文之产生,距今四千六百年,它非常神圣、极具装饰性,并且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例如,古埃及文字的神为 ,像人的样子,后演变成为是神殿上树立的旗帜。人们看到这个字,就联想到神殿,自然就能想到神。然而世易时移,万象更新,信仰转变,遂令埃及文至公元四世纪时,几乎完全转为表音文字而成科普特语,即便如此也未能传世,五百年后,仅于埃及边远地区Bohraic方言中残存词组。而古埃及石刻上所存留的象形文字遂成密码,纵然埃及当地人民亦不知祖宗所云。上述之神字,是经过当今欧洲古文字学家破解,方可得知。(见图五,写在莎草纸上的古埃及药典,介绍如何治疗哮喘,但是今人已经无法阅读了。下为距今五千年的卡纳克神庙内有着象形文字的巨石柱,同样的今天能够读懂的人已不多了。)
  汉字则不同,以神为例,篆书,神是 。它的左边是示,表示上天垂相,三竖指代自然现象、心理现象以及物质现象。右边表示贯通,也就是能够破除妄想、分别和执著者,自然能够贯通天地古今。因此神这个字,教化我们要能够学习圣贤,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从而能够从各种现象之中看到吉凶祸福。因此,神这个字所传递的顺吉逆凶的道理,古今都能看懂。(见图六),师父上人墨宝显示出神字所蕴含的教化。
  无独有偶,西方圣人耶稣基督也在以身行言教,将神(God)的教化传递给世人:务当顺以趋吉,并且谦卑的说自己是历经苦难才学会恭顺,复因恭顺而深得天心、得悟正道,故凡顺耶稣基督教诲而笃行者,必得吉祥而蒙度脱生死苦海。(He learned obedience from what he suffered,and,once made perfect,he became the source of eternal salvation for all who obey him。Hebrews 5:8-9)。耶稣基督将此深心奉万民之大慈大悲,此中可见。
  传统文化为今人所诟病者,莫过于国人看上去神鬼不分,什么都拜。其实神字教人以顺,则鬼则教人不可怀私心。《说文解字》言鬼,「从儿,象鬼头;自儿而归于鬼也。从厶。」这是说,鬼字的上半部分甶,是描画鬼的脑袋,下半部分是儿,意思是人从小儿开始成长,到死的时候就变成鬼了。为什么有些人死后成仙,而有些人却变鬼?这是因为有厶,即私的古字。即一个人,若从小到大怀着私心,到死都不能放下自私自利,就真的变成鬼了。这也与佛法贪心是堕落饿鬼道的业因相一致。
  四、做中国人的资格:学习汉字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教化,即便谈神说鬼也是教化,教因果,丝毫没有迷信。今人不解此道,而将传统文化和迷信联系在一起,实际真正迷信(甚至是迷而不信)的,却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因不了解祖宗教诲而斥传统为迷信,因对科学、西学有些似是而非的印象,而一味崇尚西方文明,想起来都觉得对不起祖宗。
  古埃及文说明纯粹的象形文字,若非为了传道,很难能够战胜历史变迁而不泯灭。而汉字既非拼音文字,亦非象形文字,乃一包含多、多融于一的表意文字,其所传递的信息是古今中外圣人设教的传神体现。圣人设教,天下慕化之道统,从上古伏羲一直传承至春秋战国,如此已一脉相承三、四千年;复于秦汉至满清两千年间,逐渐发展出近八万卷之《四库全书》。真可谓底蕴深厚,博大精深。遗憾的是,由于教育的疏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或尘封在书架,或读而难解真义,几成绝学,伏羲、黄帝、仓颉这些古圣先贤此刻恐怕哀叹、泪流已久!是故,今人学习文字学与西方考古学家破解古埃及文大异其趣,前者重在闻道,而后者实为解碼。汉字之于当今,乃明了古圣先贤揭示宇宙人生真相之利器,若不孜孜以学、涵泳其中,则无以明道。
  学习汉字,成教于家
  古人将童蒙养正之《弟子规》、《三字经》等德育教材和《说文解字》的文字学并称为小学、蒙学,并告诫读书必先识字,「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即此之谓也。如果说《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及《佛说十善业道经》是养正教育,那么学习《说文解字》,扎好读书的根基,便是一生求道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奠定承传传统文化的基础。
  《弟子规》以孔子教学之孝悌忠信、仁爱和平为开篇;《千字文》则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三字经》则言心性与教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些深奥的语言,让三、四岁的童稚有口无心的诵出,一度为现代教育界所诟病,认为遏制孩子的天真。然而国人逐渐发现,善用生命中最为清净的童年,将能够影响一生的教导熟稔于胸,人格于此得以养正,毕生深受其益。是故近年来背诵古文又蔚为新风。然而,读诵之风虽日盛,实收其益者却有限,查其缘由,皆在未遵古法所致。学习汉字当以了悟天地大道为宗旨,则教学法必不可以杂学旁收、速度效率为追求。
  今人视尊古为泥古,遂厌弃其教学法。事实上,若无仰信古圣先贤之教导真实不虚,若无卑以自牧、学而时习、尊重奉行,则入道之门早已经被怀疑、傲慢堵住了。如此背书,于己徒长浮华,于世则或因未见实益而疑情日增;或因表面文章而屡遭憎恶。是故,对古圣先贤戒定慧的教学法,我们不得不以百分之百的诚敬,信受奉行于生活点滴之中,以期个人因读书变化其气质,圣道因力行而得以弘演。
  昔欧阳修之母,不断重复在沙上划字以教子,遂成就一代文豪。今人亦可效法,以其不费事而效果彰也。母亲若能于家中闲坐时,与孩子一同恭读《说文解字》,重复三十至一百遍,坚持不辍,可助孩子收心以增定力,长此以往,必有不期之效,或烦躁多动转为安详从容,或愚顽蒙蔽转为茅塞顿开,或忤逆桀骜转为有礼恭顺。母子同心,潜心一志,学习圣教,其转化人心之效果,非语言可尽书。若有天资可嘉、因缘成熟者,母亲可与孩子一起重复用毛笔书写当日所学部首,重复写上数十遍乃至百遍,由此长养孩子恭敬、安闲之气。及长,必可抵御世俗浮躁之风而树正气、言正声,长善救失之母教,由此得成于家。
  与此同时,父母(尤其是母亲)和孩子还需补习《弟子规》,在背诵蒙学教材之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恭听蔡老师讲的《弟子规》,务必让己身正,不令而从之身教,化导全家。这样虽家中所费无几,孩子读书上学,万事随缘,却因贤母之力行,曲己而后成家道,遂令举家上下和乐且耽。若信仰不同,可文而化之,家风郁郁乎文哉;若信仰相同,则更是天国再现、极乐再临,岂不快哉!果真有此模范家庭为世人表法,举世必于传统文化安世治民之真实效验,信心大增。印祖当年所言,女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便在于母亲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带回家中,此谓足不出户而成教于国。母亲的责任多么重大!
  三家村的穷秀才
  尽管文字学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传承,宛如江河之源泉、树木之根本,但是重视研究者为数并不多。尤其是近百年来提倡白话文,古文字学几成绝学。多年来,师父上人忧学之不讲,道之不行,期待文字学能有人学习、继承。所幸的是专门研究、学习文字学的学者终于出现,通过传统教学法,将绝学再现于当世。其意义之深广,恐怕不亚于孔子作春秋、删诗书,西汉发现石壁暗藏古文经书!冥冥之中,祖宗护念,此中可见。
  古文字学的学习、继承,历史上可以说只有三家村的穷秀才方做得。千年前,苏轼送朋友赴官,赋诗言志:「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这是说在偏僻的小地方(三家村),老老实实的教学,则可以使风俗敦厚,如此终老,亦是代圣王教化天下。苏轼所言,可以说是前辈文字学圣贤平生写照。
  远承上古之风,著书以传世者首推许慎(公元58-147年)。许慎所在的时代,师法已衰,虽然讲述儒家经典之旧例尚在,但已然徒具形式,博士倚席不讲,经术之风微矣。在这个关键时刻,许慎将濒临灭绝的古文字学,加以整理,综贯万原,当世未见。圣人殚精竭虑,在存亡继绝之时,忧大业之陵迟,遂苦心孤诣,委屈以成。虽是孝廉,时称五经无双,却仅为洨县县令,毕生不谋晋升,终老于家,子孙亦皆淡泊。可谓三家村的穷教师。有夜郎国尹珍前往许慎家中求学,学成之后,也像老师一样回乡教授,遂令当时尚且蛮荒的南域,从此得以出现文明。这就是真正好老师,能够带给社会的贡献,为往圣继绝学,化蛮夷为文明。
  一千七百年后,段玉裁承继许慎之学,亦如许慎,官仅至县令,此时段玉裁开始注《说文》。后为学问,辞官回乡,身无长物,唯七十二箱书随身,专心著书,终老于家,年逾七十,此书方成。此时,因老衰,其校订皆托付门人弟子,弟子们协力将此书付梓,于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五月。四个月后,老人就在贫病交加中辞世。圣教的传承,无不是呕心沥血。段玉裁贫困一生,几无立锥之地,着成《说文解字注》传世,远承上古造字终极圣意;昭示先祖圣教于乱世来临之前。今黄念祖老居士为《无量寿经》作集注于乱世,「奋老病之残身,继传灯之宏誓」、「宁可书成而失命,不愿辍着以自保」。此皆圣人垂范于存亡继绝之时,警示后人「唯艰难困苦备尝之已,方可成就」。
  据其门人回忆:「许氏著书之例,以及所以作书之恉,皆详于先生所为注中。先生亦自信以为于许氏之志,什得其八矣。」这段珍贵的记录,证明真实学问之承传,超越时空、超凡脱俗,其所由者无它,惟诚,惟信。诚者,心无杂念,为法忘躯,嗟行踬踣,谨守师教,不忘初衷。信者,信「德不孤,必有邻」;信能悟道之心、所悟之道人皆有之,无二无别,制心一处,定能成就。如此必蒙祖宗护佑、佛力加持,千载之外,心心相印,此即「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也者,未曾须臾离也。
  五、传承师道
  二千四百年前,西哲苏格拉底口谕众弟子:每日甩手数遍。一年之后,复问弟子有无坚持,弟子之中唯柏拉图坚持不辍,遂为之传法。东西方事师之道,皆不出老实、听话、真干。唯我国因有汉字传道,文言载道,故圣道虽中西无二,但传承至今,仅我中华民族一支。
  古代圣人,如伏羲和仓颉皆念念都在化导世人走入正道,个人幸福安康,社会长治久安。先以正名,后以造字,令圣教由此得以传播、传承。我国由古至今,皆十分恭敬字纸,此为重道;有才学者,立德、立言而又述而不作,此为敬师。
  要言之,恭敬学习文字学,所传承的不仅是至德要道,更有师道至尊传承不易。若废孝道而不明尊师,或表面尊师而不知重道,则无法力行古圣先贤的教导,师道亦必因学人之表面文章而永绝于世矣!孝道若不继,师道若不存,传统文化遂不能见存于世;文明之光湮灭,万世堕入长夜。道不远人,然人心背觉合尘,为之奈何。
  虽然身处乱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竞相以轻视古人、怀疑圣教为风尚。然而幸得祖宗护佑、佛力加持,今天能够得闻正法,窥得道之一斑。复仰信古训:人人皆可成尧舜,佛性人皆本具,无南北古今,继而奋起振作,老实听话,力行孝亲尊师,恭敬学习文字,体认古圣先贤的智能真实不虚,对后世子孙的爱护深广如海,孝道、师道由此复得以立于天下,他日传统文化导正天下、太平再临、礼义大兴,亦可期也!
  以上是惭愧不肖弟子努力遵从师父上人教导,恭敬学习文字的一点粗浅的心得,错漏之处恐怕很多,恭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学长大德慈悲垂教。惭愧弟子恪谨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越溪同修的报告,感慨万千。今天我们中国人有几个人醒过来?看到民族这样的一桩大事情,就是我们的文化到了存亡的边缘,我们这一代不救,下一代人想救也救不了。换句话说,机会就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人要刻苦、要耐劳,要学习古人牺牲自己把道传下去。这是中国传统大道的根基,根本的根本,值得这样做,我们不做,没人做了。我们做得是非常辛苦,像许慎,过去这些人,这些前贤,段玉裁这些人,绝不为自己升官发财,把这个牺牲掉,把这个东西传给后世。他这一生穷苦,我们知道来生的福报,黄念祖老居士说的,不得了又不得了,来生大福报。你救中国传统文化,那是多么大的事业,这个世间上还有什么样的大事业能跟它相比?找不到了。所以我们几个同学,还好你们很年轻,遇到了,终于搞明白,我这一生要干什么。这一生为什么?救中国传统文化,救就是救后代亿万众生。
  汤恩比博士告诉我们,拯救今天的社会,只有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了两桩事情,一个是孔孟学说,一个是大乘佛法。孔孟学说、大乘佛法的载体全是汉字,文言文。我们要救从哪里救起?从汉字、文言文救起。要非常认真,学一百遍、学二百遍、学三百遍,根就扎稳了;再努力,能够学个五百遍、八百遍,根深蒂固。我们来教小朋友,我们相信有一些家长他觉悟、他明白了,把孩子送到这来教,有一个教一个,有二个教二个。我们不希望很多,为什么?没那么多人,人太多,我们一个人也教不了。过去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一个好老师把学生都教成才,他有能力教几个人?十个人。为什么?十个人你各个都能照顾得到,十个以上精神就分散了。如果这一个班上,有三十、四十个人的时候,就很难教。你看都是顶尖的,不要多,要精,不要多。孩子教了之后,我们自己做榜样给他看,他慢慢学会了,他也发心一世不求功名富贵来传道。
  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到,越溪同学要把它细细讲一遍,就在这个基础上详细讲一遍做成光盘。看有多少人能够从这光盘上多听,能听个十遍、二十遍他会醒过来。醒过来的人愈多愈好,这就有救了。你就在这边费一点时间,在这边录制光盘,愈详细愈好,现在人不详细他听不懂。看古人的这种苦心,在全世界,你看看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你看《荟要》,《荟要》是当年乾隆皇帝自己读的,总编辑是纪晓岚。他告诉纪晓岚,怕《全书》太长,《全书》还没有编完他自己寿命到了,就感到遗憾,所以将《全书》里头最好的、最重要的编一套给他,给他自己看,这就是《荟要》,是《全书》的三分之一,价值非常高。因为《全书》里头对清廷不利的,他都把它删掉,而《荟要》里头保存完整,所以《荟要》的价值超过《全书》。我们将来要学习的话,指导别人学习从《荟要》下手,读完《荟要》之后再看《全书》。乾隆也是有这么一点私心,把古人东西改了、删了,虽然没堕地狱,我们听说他现在在人道,现在在新疆,是个普通的老百姓。毕竟这是大功,大功里面的遗憾就是把它删除,这不应该删除的东西他把它删除了。所以人要看得远,要看到来世,看到来世就知道应该怎样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不为今世,为来世。他当时没想到这一层,也没人提醒他,他是很聪明的人。
  宝,老祖宗留下来的,是留给后世每个子孙的,不是专留给帝王将相的,它是留给全民的。今天我们知道,老祖宗留下来这个要周遍全世界,整个地球上的人都有分。所以决定不能破坏,破坏的罪过太重太重了,真的是阿鼻地狱。祖宗留下来的确实都是经典,经史子集都是经典,都不是普通的典籍,跟宗教里面的典籍我们要等量齐观。信仰宗教的人对经典尊重,我们希望对中国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就像宗教经典一样珍重它,一样尊敬它,认真努力来学习。学习要用真诚心,要用恭敬心。印祖常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说得一点都不错,没有恭敬心,佛菩萨来教你也得不到利益,所以学习的态度要具足。如果禀性能真正像海贤老和尚一样,老实、听话、真干,没有一个不成就。海贤和尚生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非常时期,是个动乱的时代,这个动乱史无前例,他走了。今天我们处的这个世间,跟他老人家在世(三年前),动乱的频率又上升了,没有减少。想到为古圣继绝学,这个使命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不要客气,真正把它接受过来,把它扛起来,我们真干。没有人愿意做,我们来做,做人家不愿意做的工作,好事情,祖宗加持我们,诸佛菩萨、一切善神都保佑我们,我们有这个信心。好,细讲,要细讲。
  学生:开莲法师,惭愧学生现将最近学习心得恭敬向大家汇报如下:
  为期一个月的《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于二O一五年一月二十五日结束,时光如梭,转眼间一个月的时光在匆匆忙忙中度过。如今把心沉淀下来,回想自己在这一个月中的经历,有感动也有收获。这一次的办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这几年来在道场修学的一次综合考试,勘验自己在这几年中是否真正用心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在这些天中和学员们一起成长、一起生活,从早晨起床上早课,到晚上的分享交流,全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很紧张,但是很充实。在此期间,学员们虔诚的求学态度和对善知识的真诚敬仰,深深的感染着学生,让学生自叹不如,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在修行的道路上依众靠众,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鼓励,期许自己将这种鼓励带给身边的人。同时学生看到了现在的社会需要正法的人太多了,需要师父上人的人太多了,需要善知识指导的人太多了。在这些学员们带来的感动之中,更加提起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到师父上人带领着四众弟子学释迦佛,走释迦路的价值与意义。释迦牟尼佛一生从事教育行业,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师父上人说:历史上有两位成功的教育者,一位是释迦牟尼佛,一位是孔老夫子,因为他们都是先行其言,先做到然后再说,众生看到后自然会依教奉行。这次的办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受益一分、落实一分,就能真实利益众生一分。在每天照顾大家饮食起居的过程中,学员们表现出来的是感动,甚至还流下了泪水。在这当中最快乐、最感动的其实是自己,因为慢慢的学会了付出,众生于我有恩,现在是我报恩的时候,自私自利的心逐渐的放下,为众生的时候就是放下自己的时候。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感受到弘护正法的不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在心中深深的期许自己,一定要放下自己,为师长们的日夜奔波减轻一分辛劳,这些都给学生今后的修学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在此期间,学生发现自身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处众的过程当中放不下面子,虚荣心很强,因此有很多的夹杂,对人不真诚,在内心深处仔细的省察根源在哪里?原因是自己从来就没有低下头来看清自己的毛病习气,不愿意承认,总是自欺欺人,掩饰自己,给自己的毛病习气找理由、找借口,高处有险,低处才有道。让学生慢慢的开始承认自己的过失,找出自身的不足,原来低头认错才是成长的开始,敢于面对并勇敢的克服,心里才开始踏实,原来承认过失的态度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
  学生在与人相处时,因为放不下自己的意思,心中的控制、占有欲很强,所以令身边的人常生烦恼。因为执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慢慢的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而且做完之后心也不安。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经常会把自己的意思强加于人,并没有真正听出对方的需要。心中装的全是自己的邪知邪见,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就装不进来了。学生在向师长请教问题的时候,师长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而学生的心中已经准备好下一个问题要请教了,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心浮气躁,善知识对学生的教导一句也没有听进去,反而增加了妄想不能受益。所以学生意识到听话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意思的重要性。平时不听别人讲话,师父上人讲的话当然也听不懂。所以在每次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先告诉自己把心静下来,不要急于发表意见,用心的感受对方的需要,针对别人的需要来说话,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对方。不要在别人讲话时,自己在心里已经打好了小算盘。往往很多时候,对方不需要我们帮助他解决什么问题,只是需要我们做一个倾听者,那就更应该耐心的聆听,而不是当对方话不投机的时候就不耐烦,不想继续听下去,这就失去了慈悲心。有慈悲心才有智慧,才能在众生需要的时候及时的给予帮助。原来学生一直都是以自私自利为考虑,没有考虑到众生需要我怎样做,我应该怎样照顾帮助众生。这件事情如此,想必很多时候做事都是如此,学生需要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多为大家着想,从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开始。修行路上有进有退,动力就来自于父母、师长的恩德,常常在退心懈怠的时候,是这两股力量在支撑着自己,让自己重新鼓起勇气。承接父母师长的恩德,并将这种恩德传递给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真正的报恩。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莲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恳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
  老法师:开莲师的心得报告,能反省,能回头,这是好事,一定要有勇猛心,不能够受外面环境的诱惑。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功夫用力不勤,很难不堕落,烦恼习气是无量劫累积下来的,伏不住,用什么方法都没办法。外面的诱惑比往年年年在增长,现在不是年年了,现在我看,每个星期都不一样。这对于真正修行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智慧(智慧就是看破,了解事实真相),不能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那肯定受外面境界影响。外面是财色名利、七情五欲,天天在围绕着,修清净心多难。但是难能可贵,愈是难,说明你的功夫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会有成就。珍惜你自己的那一点小功夫,要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增长。
  恶念,咱们念佛法门好,它不教我们消业,它教我们念佛,心里面只装佛号,其他的无论是善还是恶都把它放下,都清除它,心里头念念皆是阿弥陀佛。落实到生活,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物都是阿弥陀佛,我们的功夫就得力了,就不会受负面的干扰,全是正面的。好人阿弥陀佛,坏人也是阿弥陀佛,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看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这是观想念佛,很有效果。我们生活在哪里?我们生活在阿弥陀佛心中,那就是生活在极乐世界,不要有杂念,不要有妄想,这样就好。
  学生:开示法师,惭愧学生现将近段时间的修学心得恭敬向大家汇报如下:
  为期三十天的「大士阁首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转眼间落下了帷幕,学生的思绪也随着收尾工作在进行梳理。回想这三十天的经历,真是既感动又惭愧。感恩三十多位菩萨家长陪伴我们生活学习,与我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笑容和泪水,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和欢喜。从您们身上学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也学到了很多很多,和您们一起度过这段紧张而又充实的日子,是学生生命中最美好的片段。
  甲一、生日晚会——演绎母慈子孝
  此次学习班学习期间恰逢两位学员过生日,而这两位学员又刚好是道场两位法师的母亲,大家长慈悲安排,为这两位母亲举办了一场生日晚会。为了给寿星们一个惊喜,大家都非常配合,准备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默默进行,直到晚会开始,她们才恍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今晚的主角。在柔和的灯光下,晚会现场弥漫着一股温馨。当两位母亲的儿子分别出现在大屏幕上,深情的为母亲读一封信,一封写满了祝福与感恩的长信时,把晚会推向了高潮。那真诚的感情、恳切的话语,加上一片赤子之心,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感动而幸福的泪水。接下来行跪拜礼和分享蛋糕的场面又一次次的打动着大家的心,整场晚会大家都沉浸在一片幸福和感动之中。两位母亲更是感动至极,一直泪流不止,但是那挂满泪水的笑脸在坚定的告诉大家,她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们不在乎儿子的信写得多好,话说得多美,而是感受到了儿子的成长与担当,看到了正法的希望和未来,把儿子交给佛菩萨她们放心、安心。
  说出家是大不孝,这种误解由来已久。其实,出家人是最有情有意的,只是报恩的方式有别于民间而已。今天两对母子的演绎,打消了多少人的顾虑和不理解,真实的为出家正名,为孝道批注。深明大义,送子入空门;母子连心,念佛出轮回。走出一个小家,投入如来大家,父母舍我一人,我将要天下的父母都获得幸福。这是何等的勇气,广阔的胸怀!小孝孝一人,大孝孝天下,这是一个大孝之人发自心底的铿锵誓言。选择了这条路就义无反顾,我要用一生成就来报答亲恩,报答天下父母。因为「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成佛才是圆满孝道,以此来演绎一场世出世间最圆满的母慈子孝。这场晚会带给学生深深的感动和思考,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佛报恩的信心。父母的期盼、众生的需要就在我的眼前诉说,我还有什么理由懈怠、退缩?
  甲二、梵呗课堂——大悲慈父在召唤
  「回家吧,孩子……」,听着弥陀慈父的深情呼唤,梵呗课上大家一时泪如雨下。原来我们是一个个可怜的乞儿,在六道里流浪了许久许久,大悲慈父一直都追随着我们,不曾离开。那声声呼唤也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太贪玩、太麻木,竟然不曾听到。
  今天静下心来和大家一起倾听大悲慈父的呼唤,声声都在撞击着学生冰冷麻木的心灵,奔流而出的泪水,一遍遍的洗刷着学生内心的迷茫,流浪的辛酸,轮回的煎熬,还有无尽的惭愧和忏悔。回想在每天的生活中,尊敬的师父上人语重心长的教诲,大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告,身边同参道友的善意提醒,不都是大悲慈父对我的深情呼唤吗?他化身无数,应机示现,一直在我身边,不厌其烦的呵护着我,为我指引回家的路。而我的无知与傲慢一次次的伤透了大悲慈父您的心,也使自己一次次的错失了回家的机会。而您的慈悲和包容,让我回想起来羞愧难当,自己是那么的不仁不孝,无义无礼。而您却一如既往的在等着我这个顽固的流浪儿回头,等了那么久,等得那么辛苦……我可怜到了极处,您慈悲到了极处。这一次抓住了您的手,我尊敬的大悲慈父,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大家长,我再也不放开,跟定您,听从您的召唤,直往极乐老家走。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示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
  老法师:开示法师这一篇报告,我们听了之后也很感动,希望你的警觉要常常保持。怎么个保持法?最好每天多听海贤老和尚的光盘,学刘素云老居士,她一天最少要听五遍。大概我们同学当中,她听的遍数最多,非常得利益,遍遍都有悟处,每天不放松,有时间就多听。先是多听,听到真正把怀疑断掉了,真诚的信心生起来,往生的愿力生出来,我非去不可,这个世间没有任何留恋,你就可以专心念佛,不听没有关系。如果愿力不坚固,信心还会动摇,你就一定要多听。我们每个同学也是一样的,我是一直到现在,我劝你们看三遍,我每天至少是三遍,非常有受用。
  学生:如何使功夫得力。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惭愧弟子甘肃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开律,感恩师父上人慈悲教诲,使我们不断深入了解净土法门、《无量寿经》及这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并告诉我们末法时期只有依靠这个法门、这一部经才能得度。感恩齐老师多年的艰辛护持与培养,并且按照师父上人的要求办了甘肃净宗戒律佛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安定的修学环境,使我们能够安心办道。每天听师父上人讲经,弟子法喜充满,犹如醍醐灌顶,又如指路明灯,照亮通往西方的光明大道,帮弟子发现所犯的过失无量。这些过失导致自己功夫不得力,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死心不切。二、对净土法门了解不够透彻。三、不能有效对治烦恼习气。四、未能发大心普度众生。
  甲一、怎样令生死心切?
  印祖提醒我们:「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倘预先未曾打迭得好,则债主怨家,群相系缚,那容你过。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瞋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那肯饶你。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死而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我们经常以此段开示警醒自己,可令生死心切,自会勇猛精进、认真修行。
  甲二、深入了解净土法门
  乙一、赞净土超胜
  印祖曰:「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于修而未证之前,大有难易疾迟之别。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之快捷方式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法,则绝无希望矣。」
  乙二、一部经、一句佛号即是大总持
  师父上人讲:这句佛号、这部《无量寿经》是大总持法门,包括圆圆满满的一切法。一切诸佛菩萨名号,一切诸佛菩萨所修所证究竟圆满的功德,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经教,都包括在其中,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一定要深信不疑。释迦牟尼佛从今往后这九千年的法运,真正能修成就的就是这部经,就是这个批注,就是这一句佛号。海贤老和尚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相信,不能有丝毫怀疑。专学《无量寿经》,专讲《无量寿经》,其他的一概不学。一生一部经、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决定不改变。我们的方向,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目标,亲近阿弥陀佛。只有透彻了解净土法门,真正认识这部经、这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才能生起坚定的信心,念佛求生净土。
  甲三、烦恼无尽誓愿断
  印祖曰:「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乙一、逆境磨炼
  每当我们碰到逆境恶缘时,往往都会对立或逃避,因而失去了修行提升的大好机会。我们应该回光返照,反省自己,因为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师父上人告诉我们:一个会修行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的心都能清净平等。对初学来说,修行先要在逆境里修忍辱,什么都能忍。一切看不顺眼的,慢慢练习看顺眼,最后在顺境里修。顺境之害,比逆境还要可怕!为什么?逆境里面起瞋恚,可以觉察到;顺境里面起贪瞋痴,自己一点警觉心都没有。佛在经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一些修行人往往到最后失败了、退转了、堕落了,什么原因?忍不过。忍这个字是对一切境界,逆境、顺境都要忍。顺境不起贪心,逆境不起瞋恚心,始终保持清净、平等心。大逆境才有大成就,风平浪静训练不出好的水手,只有经历大风大浪才能勇往直前,把握方向。所以我们先要在逆境中修行才能成就。习气深、烦恼重不怕,怕的是不能坚忍到底,正所谓是大忍大成就,小忍小成就,不忍不成就。我们无量劫养成的烦恼习气,确实无法一下子改正,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决定成就。
  乙二、一门深入
  师父上人讲:「《三字经》曰:教之道,贵以专。古时候学东西,没有同时学两样的,只准学一样。譬如学《论语》的,要把《论语》念上一千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千遍意思是说多,多到开悟,悟后才可以看别的东西。然后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通,门门都通。为什么我们功夫不得力?不会学,不听话。诸佛菩萨、古圣先贤都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但我们根本没有依教奉行,还是同时学很多经论,这是贪心。学到了什么?知识,增长了妄念、烦恼,到最后一样都不能成就。海贤老和尚告诉我们,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他九十二年没拐弯,一句佛号念到底,功德圆满,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守住一门,这一门就是一位师父上净下空老法师,一部夏莲老会集的《无量寿经》,一部黄念老的集注,一句佛号念到底,只要能专,只要能忍,决定成就。
  甲四、众生无边誓愿度
  师父上人告诉我们: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修行成佛的根本大愿。首先要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发菩提心。发心成佛就是为度众生,佛不度无缘众生,我们现在跟众生结法缘,法缘结得愈多,将来度的人愈多。所以发的心量要大,要发普度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要天天发、常常发。发愿并非发空愿,要有具体行动,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处事接物中。
  乙一、福慧双修
  我们在家修行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好好用功。如果怕自己懈怠,选择在道场共修,则凡事就一定要随缘,要守规矩。对于道场给我们安排的工作要尽心尽力去做,要能吃苦,空余时间自己精进用功,做到福慧双修。印祖曰:「凡分所应为之事,则知此吾之出苦慈航也,则断不至当仁固让,见义不为矣。如是,则尘境即可作入道之缘,岂必屏绝尘缘,方堪修道乎?」既已发心做事,却又认为工作会影响修行,岂不知修行并非什么都不做了,修行就是在生活、工作、待人处事接物当中磨炼。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想自己,要为正法久住想,为一切众生想。印祖曰:「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逍遥物外。」海贤老和尚每天工作从早忙到晚,还什么活都干,尽量不让师兄弟们插手,心里总想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修学。最重要的是在他出家的九十二年当中,从来没有把任何人事物放在心里,只是把阿弥陀佛放在心里,从未丢失过。他就是在生活中修行,每天法喜充满,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
  乙二、弘法利生
  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开始,历代祖师大德将佛法传承至今,从夏莲老历经十年会集了最善本的大经,黄念老晚年身带重病会集大经批注,师父上人年近九旬仍不遗余力弘扬大经,到贤公和尚为我们表演大经,无一不是历尽艰辛,甚至不惜身命,为传承佛法,为苦难众生而来。历代祖师大德的深恩粉身难报!
  师父上人讲:佛法是存、是亡,在我们这一代了。如果没有人接替,佛法会灭掉。这是我们的使命、责任。为正法久住,我们要发心,把世尊的大法继承过来,自己认真学习,还要传给下一代,佛法才有救。印祖曰:「唯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弟子惭愧,深知弘法利生担重路远,自己德能确实不够,一直不敢发心。但知恩不报还配做个人吗?荷担如来家业又是义不容辞的本分事。这一次一定直下承当,再苦再难,绝不退心,坚定不移的追随师父上人,把大经传承下去,利益末法往后九千年的苦难众生,同成佛道!
  以上是惭愧弟子开律从印祖《文钞》及师父上人的讲经当中,针对性的节录出部分改过的方法,以此自励改过,以使功夫得力。恐有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法师、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惭愧弟子开律顶礼敬呈。
  老法师:开律法师省悟过来了。怎么个修法?学海贤老和尚,你就会有成就。千万不要把老和尚的光盘、《永思集》看轻了,从这个地方入门,是决定正确的。真的,老和尚这个方法能叫我们很快得清净心,得清净心之后再来学经教就很容易。经教为什么难?心不清净,妄想多,杂念多,老和尚的光盘能帮这个忙,要记住。还有一份。
  学生: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居士大家好,阿弥陀佛!弟子开进来到甘肃骊靬古城已近一年,回顾以前的学佛历程,感叹只学到一点常识而已,在此地很庆幸遇到众多善知识,对净土才初步入门。在这里,齐老师时常苦口婆心的劝导弟子们,「不要闲话聊天,要多念佛,干活、走路、吃饭都可以佛号不断」。齐老师并亲身力行,常常带头干活为大众做榜样。又有道场的法师们十几年如一日,衣食无顾,从早到晚为道场劳作不停。空闲时,师兄告诫弟子,「干活要佛号不断,不念佛,还不如请几个专业工人来。」至秋冬几个月,稍微清闲,师兄带领大众打佛七不间断,曾多次劝弟子:「往生很容易,只要信愿念佛;念佛不怕妄念多,就怕不求生西方;求生西方,念佛就快乐了。」
  后来有机会集中学习,齐老师让弟子们先认真听师父上人讲解的《大经科注》。现今师父上人将近九十岁的高龄,仍每天讲经不中断,以无尽慈悲,唯劝众生能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师父上人又劝大众要以海贤老和尚为榜样,老和尚九十二年不离一句佛号,也唯有一句佛号大彻大悟,自在往生,为念佛往生做出最好的证明。在诸位善知识慈悲劝解行证下,及学习《无量寿经》和《大经科注》,弟子才认识到,净土修学一句佛号足矣。
  甲、万法归于净土
  净土圆顿之法,蒙世尊多次演说,三根普被,凡圣齐收。印光大师言:「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大经解》中言:「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大集念佛三昧经》云:「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又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莲池大师言:「一句弥陀,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善导大师言:「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由此,念佛之法乃最胜一乘之法。
  师父上人言:其他一切法门最终全归净土,一句阿弥陀佛是自性佛,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一切法。此乃至真之言也。又《观佛三昧经》云:「佛告阿难,如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又《阿弥陀经》云:「当知我(世尊)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持名念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弥陀亦如世尊及十方如来,皆因念佛,证无上菩提。
  又《无量寿经》云:「彼二菩萨(观音、势至)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极乐世界)。」又《圆通章》云:「我(大势至菩萨)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又《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又《文殊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由此,《无量寿经》云:「彼无量亿诸菩萨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又《无量寿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末后佛嘱咐弥勒菩萨:「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可知,诸法灭尽,唯有净土仍度众百年。当来弥勒大士成佛,必重宣讲此法。师父上人言:当前虽是末法时期,但净土还有不少念佛往生者,这就是有修有证,净土还是正法时期,没有末法。因此,净土乃无上殊胜微妙之法,我们理应信持。
  乙、信愿持名难于受持,唯一佛名
  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为往生正因。若真信切愿,念佛十声、一声,亦得往生。然末世凡夫,障重智浅,信愿不足,持名不坚,如何补足?
  一、由解补足
  《无量寿经》云:「闻甚深法,即生信解」,通过经教明白净土道理,自然生起信愿行。然此信难真、愿难切,只闻其声而不见其行;虽能解,而无行之实证。师父上人常劝初学弟子们,要多听经、诵经,听懂了,一句佛号就够了。由此,由解必须实行、实证。弟子初发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通过这几个月学习《无量寿经》及《大经科注》,收获最大的就是信愿提升了,对一句佛号的功德利益明了了,弟子深信一句佛名即可大彻大悟,往生无碍,有海贤老和尚亲身为我们作证。
  二、由行补足
  《无量寿经》云:「当有众生,值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此言,净土全由自力之善根、福德及弥陀威神力加持,才能完全受持。《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盖凡夫善根、福德少故,于信愿持名不能受持。种植善根、福德,有六度万行,然一切诸行,都归一佛名。《阿弥陀经》中唯劝持名念佛即可往生,六朝《阿弥陀经》石经中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二十一字。《行卷》言:「弘誓一乘海者,成就无碍无边最胜深妙不可说不可称不可思议至德。」《甄解》言:「弘誓一乘(愿)海者,称佛名也。」盖弥陀一乘本愿度众之法全体融入一句佛名中,至心称名即自性弥陀彰显,其功德如佛也。又《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正如师父上人所言:用什么方法积功累德,唯有念佛。以念佛功德,而补足信愿;又以念佛,而使一声佛号坚固入心。再者,师父上人讲过:以至诚心念佛,愿同佛愿,心同佛心,行同佛行,必与弥陀相感,就会感应弥陀现身为你授记。由此,而真信切愿,专持名号。如《无量寿经.礼佛现光品》中,阿难以称名礼佛故,得见弥陀现身,以此阿难及与会大众才深信而发愿往生极乐。因此,信愿持名之因行,唯有一佛名。
  丙、六度万行归一佛名
  《无量寿经》中佛劝五恶众生行五善,又劝发信愿者行十善及六度等行;《观经》中佛劝大众行净业三福、以观念佛等。修此诸行,回向发愿亦得往生,然以凡夫之心智,千万人中难有一人。此诸行乃佛陀慈悲,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娑婆凡夫,根劣智浅,于一佛名不能信持。由此,劝行诸善,令其培植善福,开其智慧,待机缘成熟,方能信持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由此《阿弥陀经》唯劝持名念佛。《无量寿经》核心第十八愿,也唯劝信愿持名。由此,此等诸行,乃「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如善导大师言:「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飓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悯,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又古大德无不以持名为正行,由此,六度万行,归一佛名;一佛名即是六度万行。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大集经》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六度万行不离戒定慧,而念佛乃定中之王。
  又蕅益大师言:「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师父上人常劝导弟子们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句弥陀,果然一修一切修。正如贤公,只一句佛号,成就圆满的僧宝形象。又六度万行,在于断烦解惑,而净土之法,只一句佛名存于心中,妄想烦恼不求断,而自自然然淡去,此乃巧入无生之妙法。
  丁、妄念纷扰,唯一佛名
  印光大师言:「其最初觉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则不显。譬如屋中,清净无尘;窗孔中透进一线日光,其尘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尘,由日光显;心中之妄,由念佛显。」念佛法门,依仗佛力,五逆十恶,亦可带业(烦惑)往生。虽烦惑不求断,只需一直念去,则一切妄想杂念,自然淡去,此乃自然中自然相。古大德言:「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在六朝《阿弥陀经》石经中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念一佛名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盖罪障即烦恼。再者,净念一佛名,即得诸佛菩萨护念,外魔不能侵扰,而得自在。故念老在《大经解》中言:「(念佛法门)指方立相,摄心专注。即此妄心,持佛名号,念一佛名,换除百千万亿妄想杂念。念得纯熟,乃忘能所,心无所住,佛号分明,暗合道妙,便契《金刚经》无住生心之妙谛。」在道场,有的同修不愿进念佛堂,一进去就妄想不断,压都压不住。师父上人说:没有妄想杂念,就成佛了。妄想来了,很正常,不要去理它,只管念佛就好。夏莲居老居士言:「止贵愿力强,哪怕妄想多」。
  戊、无论顺境、逆境,唯一佛名
  修.蓝博士以清净心为人治病;江本胜博士的《水知道答案》科学实验都证明境由心转,如《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师父上人常讲:人人念头都是纯净纯善,就会风调雨顺。念什么是最善的?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本愿心,就是我们的愿心,那这个地球就是极乐世界。我们妄想不断,遇到境缘就被转了。师父上人劝我们,修行就要在人事物外境中修,无论顺境、逆境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就会清净自在,这才是真修行。正如蕅益大师所言:「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海贤老和尚一生只是干活、念佛。别人会觉得很苦,但在老和尚心中,念佛欢喜,欢喜干活,不会累,天天法喜充满。由此,弟子才体会到,在骊靬古城修苦行的师父们天天欢喜自在的原因。
  己、结语
  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念佛是学佛最乐之事。师父上人以慈悲哀悯,身行言教,唯劝苦难众生,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然而末世众生障重智浅,一句阿弥陀佛难于受持。师父上人言,现代人把学佛、做人的根本遗弃了。由此,师父上人以无尽的慈悲智慧,劝导大众首先要扎好学佛的基础,要做到《观经》中净业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具体落实在《弟子规》、《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以此根基,方能渐渐生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大菩提心,才能生起信愿。以此信愿,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心中只一句弥陀圣号,求生极乐,必定往生。
  当前社会,外有五欲六尘的诱惑,内有贪瞋痴慢疑诸烦恼,师父上人一再告诫我们,要能吃苦,要持戒,念佛才得利益。由吃苦、持戒,才能看破、放下。认识到此大火聚,彼清凉地;宝莲在前,刀山在后。才会重念死生轮回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放下世俗外缘,而事事无碍,安然自在。吃苦、持戒就要学忍辱,才不会被外境所扰。另外,在为大众劳作中,身心有个着落处,念佛才不会妄想纷飞。由此,师父上人将净土修学总结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二十个字。最后,以夏莲居老居士的一首偈来结束弟子浅显的学习报告: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止贵愿力强,哪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
  本报告中引用的经论大部分摘自黄念祖老居士着的《大经解》,弟子初学,报告中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阿弥陀佛!愚昧弟子释开进顶礼。
  老法师:我们听了开进的报告,难得他在《大经解》里面引用了许多对我们有鼓励的话,所以这份数据应当要多读常读,有好处,这些话都是应该要牢记在心头的,帮助我们真正解决问题。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