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十三集)
时间:2016-03-15 18:53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amtb.tw/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吴念博、庄闲法师、刘余莉 2014/3/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013
老法师:智慧第一。
主持人:苏州吴念博董事长请教师父上人,昨天师父开示提到智慧与福德,末学理解这句话是智慧第一,要有智慧为基础,没有智慧也不会有真正的福德,智慧与福德是一,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老法师:正确,正确。昨天所学的,我们怎样把它落实,应用在自己观念跟生活行事当中。经上讲的三种真实,三种真实都不容易,佛菩萨讲清楚了、讲明白了,但是我们的习气很重,也真想改,就是改不过来。改不过来也要改,那怎么办?真的,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榜样,学他那个方法就行,他一生的生活与三种真实相应,我们细心观察,你就看到了。
今天有同学发信提出一个问题,他这个问题困惑很久。我们常常讲要用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用真诚心,对一切人事物就不能有怀疑。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尤其在道场,如果我们一切都随顺的话,是不是也会背因果?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一切人事物,既是真诚心而又不背因果?你看海贤老和尚,一片真诚对人,不管别人怎么对我,他心里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什么都没有,这就不背因果。你的因果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亲近阿弥陀佛。如果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怨恨、还有爱憎,那就不对了,那这个因果自己要背了。
今天别人纵然造作错了,背因果了,那要看清楚,这个人有善根,劝导他他能接受,他能改正,那你一定要尽到劝谏的责任,要提醒他。如果他不能接受,不接受批评,他不认为自己是错,那你就念阿弥陀佛。心里头一尘不染,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如如不动这是念佛的大定,定慧等学。于一切人不冲突,为什么?他们要的你不要,你要的他们不要。你要的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成佛之道,信愿持名往生净土就是成佛,你走这个路子。他们依然还走六道轮回,不但你不能度,佛也不能度。佛不能度怎么样?顺着,等着他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度他,绝不让他罪上再加罪,那就错误了。
所以,来佛寺的这三位往生的大德,都是我们现世修学的榜样。多看这个碟,我劝大家看一千遍,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你就完全明白了,无论跟什么样的人,善人恶人都能和睦相处,都不会发生冲突。海贤老和尚一生的表法,我们很清楚,肯定有不少人看明白、看清楚了,跟他学习。当然还有没看清楚的、没有看明白的,依旧沉沦在六道,这也没有关系,佛度众生的大愿是没有终止的。这就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什么时候缘成熟什么时候度他。
参考数据里头,第一百八十六条,「离四句,绝百非」,《教乘法数》这个问答很好。四句是根本,百非是枝末,四句百非要明了,功夫用在根本,根本解决了,枝末也就没有问题了。这个四句,「但举一对,便成四句」。譬如有无,有、无是一对,非有、非无是两对,两对就是四句,有是一句,无是一句,非有是一句,非无是一句,这叫根本。这个后面有例,列出来了,有无中四句,有有四句,无有四句,亦有亦无有四句,非有非无也有四句。根本的就是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四句是根本。
你看海贤老和尚怎样离四句,他是怎么离的?心里头没有,没有这个概念。为什么?这空话,全是假的,全是虚妄相。他一句话就给你讲清楚了,就叫念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是假的,这不就全离了吗?什么都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这一句佛号,完全正确,你这一生决定生净土成佛去了。四句离开,心地清净了,不但清净,心地平等了。清净、平等是真心,真心的作用是觉,那个觉就是大彻大悟,觉了什么都知道。老和尚不瞒人,他告诉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什么都知道是慧,什么都不说是定,定慧具足。
念老在这部经集注里头,引用《往生论》用得很多,《往生论》里头特别明显的就是一法句。在参考数据一百零三,第一百八十八条「一法句」,我们对这个一法句也要有个清楚的概念。术语里头,「谓一法也。句为章句之义」,就是说「绝待无为清净之法身」,这叫一法句。「天亲之净土论」,就是《往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为十七句」,这是依报,「如来之庄严功德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为四句」,这个十二句是正报。依正庄严总共二十九句,这三种功德,二十九句这是观。「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他自己解释,「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法句是止,前面二十九句是观,我们讲止观。如果用章嘉大师的话,前面二十九句是看破,后面这一法句是放下,这就更容易懂了。为什么要放下?不放下就错了,不放下你是六道凡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不可得,妄的不可得,真的也不可得,真的是真如自性,一法不立。所以不能执着、不能分别、不能起心动念,你就契入了,完全相应,这个相应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有为法是十法界森罗万象,是缘起的生灭法。实报土,就是一真法界,它是性起,它不是缘起,性起有受用,不是没有受用,受用是清净无为。你起心动念,不清净了,你起心动念是有为,有为怎么样?有为你见不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必须无为,也就是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放下,这个境界现前了,你就得受用。如果有起心动念的时候,这个境界就不见了,回到阿赖耶,阿赖耶是有为的。无为法身。记住《百法》里头说,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只有后头六个无为。六个无为,真正无为只有一个,最后,真如无为;其他的无为叫相似无为,因为有为法不能包括它们,说之为无为,不是真的无为,相似。真如才是真的无为,无为法身,真实智慧。这是我们要求的,希望这一生能够证得,用什么方法?信愿持名。印祖常讲的,老实念佛,佛在这个经上教导我们的,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能证得。一定要相信,不要有怀疑,怀疑就错了。
这个后头还有,「彼论」,就是《往生论》里头,有讲到「奢摩他」、「毗婆舍那」,这都是梵语,奢摩他翻作止,毗婆舍那翻作观。「观二十九句现象之差别,即为毗婆舍那,观一法理体之平等,即为奢摩他。」只要不动心,万法是平等的,所以不起心不动念才是无为法身,你证得了;有起心动念,没证得。在大乘经上佛告诉我们,等觉菩萨都没有证得,为什么?他还有一念就是根本无明习气,还有那一念的习气在。无明没有了,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习气没断。这个习气对一切法不产生障碍,只对你入,净土叫常寂光,我们一般叫回归自性,对这个有障碍,你回不了自性。回归自性就是证得究竟圆满,必须连习气都要断干净。
所以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人家骂你不还口,打你不还手,这是事,修忍辱波罗蜜。心里面没有怨恨心,更没有报复的心,这个重要!活在这个时代,时时刻刻都要修忍辱波罗蜜,顺一切众生,不要计较,不要起心动念。有是、有非,起这个念头就不好了,有善、有恶,这个念头也不好,什么念头都不起。起什么念头?就一句阿弥陀佛,保证你得大利益,这真实利益,这叫修行;行就是生活行为,要用佛的标准。没有计较,为什么?因为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为什么还会计较?你没有把它认清楚,你以为它是真的,才会有这个问题。你真正搞清楚了,这问题解决了。
这个后面还有一段,这都是讲用功。「初虽别观奢摩他,毗婆舍那,而其机纯熟,则止观俱行」。初学的时候,止观是两桩事情,看破、放下,到纯熟之后,止观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说看破、放下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成柔软心」,心浮气躁的心全化解了,像菩萨一样。「二十九句即为一法句,一法句即为二十九句」,一法句是总说,二十九句是别说,总别是一体,没有差别。所以「广略相入,得如实知见,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平等跟差别划等号。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完全在功夫上体现出来。
我们看到海贤法师,有一次一个收电费的,拿着单子给老和尚看。老和尚问他,这个月的电费跟上个月比怎么会多出这么多?这里头有问题。收电费的人没有说话,打他两耳光。他赶快把钱掏了照付,不再说了。旁边的人看到不服气,要想把这个收电费的人找来理论,他说不必。真的是量大福大,学佛的人要有度量,要能包容,不要跟人计较。他说打我等于给我搔痒,吐我一脸吐沫等于给我洗脸。忍人之不能忍,我们要做,要学;让人之不能让,别人不肯让步的,我们能让,你要,都给你,决定不能跟人争。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不修忍辱波罗蜜怎么会成就?
下面这一条也很重要,「无为法身」。无为是无作为、是无造作。起心动念就是造作,造业,言语是口业,身体动作是身业,起心动念是意业,身语意它统统造业,不造业了就是无为,造业是有为。造业都是属于生灭法,无为,不生不灭,它不造业,不起心不动念叫无为。「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因缘之造作,故云无为」,这说得清楚。无为是性起,不是缘起,离因缘之造作,无为法身你就证得了,法性身。不起心不动念好难,谁证得的?等觉菩萨证得。证得之后他就成妙觉,他就证得究竟圆满,他不住实报土,他住常寂光,跟常寂光融成一片,这就是无为法身。《佛学大辞典》里头说,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因缘之造作,这叫无为。
「《净土论注》」,就是《往生论》批注,「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法身在哪里?就在现前,就在当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有障缘障碍住了。这个障缘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执着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这个东西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虽然是假的,它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障碍明心见性。这三样东西,如果三种障碍我们放下了,无为法身就现前,也就是说常寂光就现前。
下面这个,「即事而真」,一百九十条,一百九十一条「当相即道」,我听听同学们的。
主持人:师父,我们现在用抽签的方式来请各个到场的法师。
老法师:用抽签的方式?好。
主持人:十二,华藏净宗学会。
学生:请老和尚开示。
主持人:请华藏净宗学会的法师们、老师们,讲一下这一段的心得。
学生:即事而真?
主持人:是。
学生:是。在这里可否请老和尚先为我们开示一下,我们华藏净宗学会再说心得报告。
主持人:请华藏的法师念一下这个批注。
老法师:好。
主持人:请法师们把这段批注先念一遍好吗?
学生:是的。「即事而真,《佛学大辞典》:谓事理本来无二,于浅近之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也。止观一曰:离说无理,离理无说;即说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别,即事而真。《光明玄义》曰:若取即事而真,为真身。《法华玄义四》曰:虽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伤命早夭。《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众心。若舍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缘谢则灭,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
老法师:有没有人能解释?
主持人:好,请能够解释这一段「即事而真」的法师们、老师们请举手。
老法师:华藏净宗学会。
主持人:华藏净宗学会。
学生:阿弥陀佛。庄闲就自己所了解的一点字面上的意思向和尚请教。这个「即事而真」是不是说,一切的事物它的理就在这个事物上。如果我们能够从事物上去了解它的理,那我们就能够证得这个事理一如的境界,是不是这个意思?阿弥陀佛!
老法师:你们重复一遍,把他讲的重复一遍。
学生:不好意思,可能是因为网络的速度不是很好的关系,我再尝试再说一次。请问听得到我的声音吗?
主持人:听得到。
学生:好,这个意思是不是说,一切的事物它的理本来就在这个事物上。我们如果能够从一切的事物上去悟得这个理的话,我们就能够证得事理一如的境界,是不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就是说这个理是在事物上,那么从事物上去证得这个理的境界,理事一如的境界。
学生:是不是这个意思?
老法师:对,但是怎么证得?从事上看到理,从理上看到事,从事上看到理,理事是一不是二。凡夫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凡夫见的是事,见不到理。这个理,此地说得很好,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从事上见到理就是见性了,事是相,理是性。禅宗里面这个事例很多很多,《五灯会元》一千七百则公案、《景德传灯录》,都记载这些事情,毕竟是少数人。这些少数人为什么能见到?他真能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就见到了。然后他说即无说,无说即说,说跟无说不二。
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如是,所以世尊曾经说过,他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谁要是说他说法那叫谤佛。这个话我们怎样去领会?他到底说了还是没说?他说了,你要真正懂他,他说了就是无说,无说就是说,你才能真正懂得如来真实义。开经偈上所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也就是我们常常讲,你用真心就体会到了。佛是用真心说法,我们是用妄心听法,不懂他所说的真实义,只懂得言辞里头皮毛的常识,不是佛说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分别执着的意思。为什么?因为佛没有意思,佛要有意思,他是凡夫。这个意思就深了、就妙了。妙在哪里?妙在有说、无说是一不是二,这个妙。这个妙,在大乘里头常说的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是什么?一切事相都不二,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人生活在这个境界里头,你想想看他多柔和、多清净、多自在、多圆满,充满了智慧、喜悦。这就是无为法身、无为的报土,《华严》里面说性起,不是缘起。从缘起提升到性起,这就是即事而真,事是缘起,真是性起,知道缘起跟性起是一不是二。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不知道,法身大士才明了,为什么?他证得无为法身,才能入这个境界。
末后《大日经疏》里头,前面是比喻,后面是讲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十法界里头现身说法,广度有情。你看缘,缘谢就灭了,机兴就生了。十法界、六道缘很重要,缘是什么?在佛法讲,真想学。对这个娑婆住久了,真正想厌离,想离开,不想再住了,佛菩萨知道,法身菩萨知道,跟我有缘的佛菩萨会现身来帮助我。这个现有显、有隐,显是很清楚、很明白你遇到了。像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途中生病,文殊菩萨现个乞丐身来照顾他,这是显。平常没有生病的时候,文殊菩萨一路照顾他,没有现,他没有看到相,冥冥当中加持他。虽然他很辛苦,辛苦不碍事,他能够走到菩萨道场,满他自己的心愿。所以加持有显加、有冥加,我们知道才会对佛菩萨感恩,这种加持就在现前、就在当下。我们用真诚心,想自度也想帮助别人,这个心跟佛菩萨就相应,既然相应,没有不加持的道理。
即事而真,说明真妄是一体,妄是相,真是性。妄相从哪里来?依真性起来的,没有真性哪来的妄相?我们对虚妄的相,相是六道凡夫,性是真如自性,净宗的理论就建立在这上面,「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是心作佛才管用,你才能回归自性。知道是心是佛,但是没有想到自心作佛,那还是个凡夫,你没有得到真实利益,没有得到真正的受用,这个见等于不见,这个知等于无知。于是我们就体会,信解行证分开来讲是四,合起来讲是一,就是前面我们所读的一法句。从事上讲有二十九,解门;从行门讲,一法句。二十九种观是一桩事情,《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个地方,即事而真,当相即道,都要自己细心去体会,才真正得到受用。
下面有一句,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一百零六,第二百条「实相正印」,「一实相印」常常看到的,这是什么意思?《三藏法数》里头这一段解释,出《法华经玄义》,一实相印条。这一段不难懂,有没有同学来做解释?
主持人:零八,云南报恩寺。
老法师:云南报恩寺。
主持人:是向馆长。
老法师:向馆长。
主持人:请云南报恩寺的法师们发言。
学生:阿弥陀佛。
老法师:云南报恩寺没打开?
主持人:云南报恩寺的声音没有办法听到。十四,刘余莉教授。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学长好,我先把这一条给大家念一下。实相正印,《三藏法数》,一实相印条,出《法华玄义》。「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这一条就是讲实相就是法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性,也就是真实之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相。无二无别,就是这个理是一,我们从一切相上都能够看到这个理,一切相都是这个法性所生所现。离诸虚妄之相也,这个师父经常用电视屏幕来比喻,就是屏幕上所现的相是虚妄的,但是屏幕就是那个真性、就是那个心性、就是那个佛性、就是那个真如。如果离开这个虚妄之相,就能够见到那个理,所以实相就是离开虚妄之相就可以见到。理就是在相上,理事不二,就是从相上能见到理。又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就像金做成的金手炼、金手表、金锁等等,这个理就是这个金。这个理在哪?其实就是在具体的金像、金手炼、金器之中。我们离开虚相的话,就能够见到这个理。
「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印就像我们世间的印信一样,世间的公文盖上这个印,才让人感觉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如来所说的大乘经典,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都是佛心性的流露。大乘经典它之所以是真理,都是因为它是佛的心性的流露,所以它是和宇宙人生的真相相符合的。「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正是因为它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外道他不能杂,天魔不能破,就是邪魔外道都不能够破坏这个真理。「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有了这个,只要是和宇宙人生真相相符合的,佛都认为它是真理。这不一定是佛在经典上所说的,就是佛没有在经典上所记载的,只要是和宇宙人生的真相相符合、和法性相应,都认定是佛说的。这个也显示了佛教的包容之心,像我们讲的儒、道,这个佛也认可,就是也认为是佛说的,因为它和宇宙人生的真相、和法性是相应的。如果没有这个实相印就是魔说,像我们讲法说契理不契机,如果不契理的话,那就是魔说,如果不契机的话就是闲言语,这也是有这个意思。
「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经上说,世尊说实道,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十九年的经典,都是和宇宙人生的真相相应的,都是实相。波旬无此事,而邪魔外道所说的,却恰恰和宇宙人生真相、和法性、和实相相违背。「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出世时,魔王名也。」最后一句就是讲,波旬翻译成汉语就是恶的意思,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它是魔王的名字,这个魔王叫波旬。阿弥陀佛,请师父指正。
老法师:好,刘老师给我们解释得很好。前面我们学过实相,实相的意思很深,我们要细心体会。它的体,体是无相,所以实相无相,它起作用,它能现相,叫无不相。它起的作用,现相作用我们很明显的能感触到,但是体看不到。正是像我们看电视,我们用屏幕比喻实相、自性,看电视,整个精神都集中在形相上,把屏幕没想到。要离开屏幕它决定不能现,所以它是妄相,它是生灭相,也是一个相似相续相。不是每个画面都是相同的,每个画面相同的是相续,每个画面都不同是相似,相似相续。从这个地方能够体会到实相的概念。
圆满的实相一定要自己去证得,怎么样才能证得?放下就能证得。早年章嘉大师教我,佛法就四个字:看破、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这两个方法,用佛经上的术语就是止、观,观就是看破,止就是放下。教下修行称为止观,有天台的止观,有贤首的止观。《妄尽还源观》那是贤首的止观,贤首国师说的;天台《摩诃止观》、《小止观》,智者大师所说的,都是讲修行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看破了,了解真相,如何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应,才能得到真正受用。这个受用就是不断的提升,为什么?你放下了,观的境界又提升了,再放下就又提升了。菩萨五十二个阶级,从十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妙觉就回归常寂光,真正功德圆满。契入境界,肯定这个人法喜充满,为什么?他起心动念生智慧,不生烦恼。
凡夫,六道凡夫,生烦恼不生智慧,那是什么?妄心,阿赖耶。与第六意识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五十一个心所有十一个善法,有二十六个是恶法,根本烦恼、随烦恼,还有大随、中随、小随。六道凡夫起心动念,二十六个烦恼是恶心所,十一个善心所也不是好事情,为什么?善因善果在人天,恶因恶报在三恶道。还有一个阿修罗、罗剎,也不能算是善道,现前他福报很大,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权势,但是他不能辨别善恶,一生所作所为恶多善少。所以罗剎跟修罗,命终之后都是堕在地狱道。佛家有讲三世怨,从修罗、罗剎是非常明显能看出来。罗剎、修罗天上有,人间有,畜生里头有,饿鬼里头有,只有地狱没有,学佛的人细心观察你就认识。要用真诚慈悲去感化这些众生,要有信心,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我们学佛,学儒、学道,就是学传统文化,都肯定人性本善,跟释迦牟尼佛见解是相同的。释迦佛说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释迦说的,本来是佛,佛是至善。所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净土教就根据这个道理建立的,跟现在量子力学家讲的相应。量子力学发现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念力能改变物质世界。这个佛经上有,佛法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境是外面境界,物质的世界随着念头转变,念善,物质世界善;念恶,物质世界恶。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美好?极乐世界的人纯善没有恶。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切时一切处都在说法,从来没有间断。我相信我们这个世界如果有佛说法,二十四小时不中断,长年不间断,这个世界可以媲美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因是自性本有的,本善;缘,天天有老师在教导,天天有善人在劝告,时间长了,听不懂也听懂了,先是姑妄听之,后来就认真听讲了。
教育的力量太伟大了,谁知道?佛知道,圣人知道,一切圣贤、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把九法界的众生统统教好了。善中之善,佛中之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代表了遍法界虚空界的至善,一切善都会归在那里,他是善的尖端、是善的顶级。念阿弥陀佛,自然就会想到《无量寿经》、想到《阿弥陀经》,那就是想到极乐世界。常念、常想就培养他发愿往生的道心,这个心一发,决定得生,生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成佛之后跟阿弥陀佛一样,一定是普度众生。度众生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翻过来,障碍众生离苦得乐,要制造让一切众生离乐得苦,这就是魔,魔跟佛恰恰相反。有,确实有这样的人,他看到众生受苦受难他欢喜,没有慈悲心、没有怜悯心。魔的心也是佛,他为什么变成这样子?他迷了,没有人教他,他的心不平,他的心杂乱,反复无常。人间有修罗,人间有罗剎,天上有修罗,欲界天,色界天没有。畜生、饿鬼也有,畜生里头猛兽是修罗;饿鬼里头有恶鬼,害人的,这鬼道里的修罗。地狱道完全受报,所以没有阿修罗。
一切经,大乘经,实相正印印定,也就是释迦牟尼佛凭什么说出这大乘经?完全凭宇宙真相,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所说的,没有一句是假话,也不是佛自己说出来的。他所说的宇宙万法的真相,他看到了,他体会到了,为我们说出来;我们不能体会,它太深了,我们没有看到,虽然就在面前,我们烦恼习气太重。我们要学佛,学佛,四弘誓愿是总纲领,要从发愿,要发真的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苦,我要帮助他。怎么帮助他?用教学,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提倡的。再细心观察所有的宗教,那个宗教创始人也是用教育,不用教育这个教兴旺不起来,很短时间就消失了。为什么?它没有真理,真理就是实相。于是我们特别是跟释迦牟尼佛,完全讲实相,没有一个字是妄言,纯真无妄,我们对他生起信心。
从哪里做起?从自己做起,教人者先把自己教好,自己没有学得好怎么能教人?所以佛教我们,「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就是提升自己,把烦恼习气断掉,这叫真学佛,真功夫,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释迦佛为我们做表率。学圣贤之道、学佛菩萨首先要放弃自私自利,把我放下,为什么?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我们叫它灵性,是真的,灵性就是自性。灵性没有形相,它是宇宙的本体,灵性就是自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涅盘、就是第一义,佛经上的名词有几十个,都说这一桩事情。佛为什么用这么多名词说一桩事?叫你不要执着名字相,名字是假的,你知道他讲的是什么,就对了。诸佛的名号是从性德上建立的,菩萨的名号是从修德上建立的。诸佛是果,像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这是果;观世音菩萨那是修,修德,还没有证果,修德。所以念名号行,念阿弥陀佛是以佛的果德做我们的修因,这是特别法门。一般法门是修因证果,唯独净土宗、密宗,密宗也是用佛号,果佛都是以果为因,这个特别殊胜。
所以我们的下手,要断烦恼、要断习气,先把身修好。身是形相,好的形相让众生生起信心,形相不好,信心不能建立,世出世法都一样。所以要有个好榜样给人看,就不能不重视戒律,用戒律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十恶决定不能做,十善一定要学习。我们今天跟同学们一起,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下手,我们用这几样东西,每天来反省,每天来改过,成就自己的德行。以一句佛号来收心,把一切妄想、妄念统统放下,这就是清净句,《往生论》上讲的清净句,这就是一法句,大乘教里面的圆满的一法句,一句佛号念到底。
古人的成就,书本上记载的,没看见,不能没有疑惑。谛闲老法师的徒弟锅漏匠,真的不是假的。更近的,来佛寺的三个,不是两个,还得要加上贤公老和尚的老母亲,三圣。一句佛号,一句佛号老和尚念了九十二年。这三个人,我有理由相信,他们统统得念佛三昧,他们确实证得明心见性;也就是说,他们念佛得到理一心不乱,禅宗里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用念佛的方法达到这个境界。用身教,不用言教,用身教做出样子给你看,你照他这个样子去做,你一定会跟他一样的成就,决定没有怀疑。这是我们应当努力的,只有这一法是真实的,其他的全是假的,我们自己目标要纯正。
怎么样看待这个世界?怎么样看待众生?经上说得很清楚,虚空法界跟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体,一个自性变现的。佛是自性现的,魔也是自性现的,净土是自性现的,无间地狱也是自性现的,只是遇缘不同而已,觉悟的人要用平等心去看待。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远用平等心,那叫平常,常是不能间断,看待一切人事物。对一切造作不善的,自然生怜悯心,同体大悲,看到善的、好的,自然生欢喜心。慈心,帮助大家得乐;悲心,帮助大家离苦,这是诸佛菩萨,这是诸佛弟子。弟子要学佛,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向他学习,这一生决定得法喜充满。
海贤老和尚,我们听他的弟子们说,有在家、有出家的,老和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都是欢欢喜喜,满面笑容。这表示什么?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生活环境很辛苦,但是生活得很自在,自给自足。自己耕种,自己收成,自己享受,多余的分给别人,分给需要的人,他多快乐,他多自在。快乐的人生、喜悦的人生、欢喜自在的人生,这是学佛现前的受用。学佛有什么好处?这就是学佛的好处。好处不是升官发财,不是名闻利养,不是那些,那些不是真正的好处;真正好处是幸福快乐、法喜充满、身心健康,走的时候,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这个真快乐。这些都可以合在实相,事实真相。
学佛人的事实真相,我们在来佛寺这三个人身上看到,真佛弟子、真学佛人。不能搞假的,假的是什么?他还有辛苦,他没有得到常乐,没有得到法喜,这个学就学错了,肯定有问题。没有学错的话,一定得法喜,一定有慈悲心,不会伤害别人。也就是说,三皈、五戒、十善他真做到了,小小戒都在其中。愈学智能愈增长,那个戒律就愈严密。他严密,外面人看不出来,严密在哪里?一切过失不起心不动念,自然没有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