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四十二集)

时间:2016-02-14 18:50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fxsp.org/movie/index629.html
 
蔡礼旭老师 2010/1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4-042
 
诸位长辈、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我们今天接着看下一句经文: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这句经文谈到的,都是关怀弱势的人,我们现在讲的,社会的福利事业。政府带头做,民间大家随分随力去做。而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尽心尽力,「恕」是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我们时时能守「忠恕」之道,才能契入慈悲、仁爱的存心。而这个「恕」道推己及人,我们能不能「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因为这个『孤』、『寡』,都是人生很大的不幸,而『老』、『幼』,是人生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过的。
 
那我们看:这个『矜』,是怜悯、关心;『恤』,这个也是体恤、关怀;『敬』是恭敬、尊重;『怀』,怀幼的怀,这个「怀」字当中还有保护的意思。因为孩子,他的身体要成长,他的人格要健康,都需要用心呵护,就好像把孩子抱在怀里那种存心。所以,「矜」、「恤」、「敬」、「怀」,其实是人自然而动的爱心、良心,这应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所以除非他是天下至恶之人,不然,只要是良心没有泯灭,都能够「矜孤恤寡,敬老怀幼」的心能提得起来。
 
所以文王是仁君,他的施政,很重要的也是「哀此茕独」,就是怜悯这些弱势的人。老人、「孤、独」、寡妇、孤儿,这些人。所以假如这个社会风气,都是能够提起「矜」、「恤」、「敬」、「怀」这一些存心的话,那人就很有人情味,很有仁慈的心了。
 
所以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这个「敬老怀幼」,其实是整个社会有没有一种慎终追远的风气。敬重老人,老人为家庭、为社会奉献一生,我们能尊重孝敬,那是知恩报恩;老人不孝敬了,那我们是忘恩负义,那这个社会就刻薄寡恩,就没有福报了。
 
而且,在宇宙间的事情,两个字讲透,叫因果报应,就「因果」。我们敬爱老人,我们老的时候,感得的就是人家敬爱。我们现在不尊重老人,那我们老了也没人尊重。我们现在尽心尽力帮助可怜的人,以后我们有需要人家帮助,自然就感来这样的因缘。
 
所以,我们这个体恤,比方孤儿,因为他的父母早逝,有可能母亲死了,父亲再娶;或者父亲死了,母亲又改嫁了,甚至于父母都死了,所以这样的人生遭遇,这个是相当不幸的。所以连路人看到这个孤儿,都很自然会生起一种怜悯,更何况是他的宗族、亲戚,那就更不能视而不见了。假如说我们的宗族亲戚有孤儿的,我们都不去关怀,然后我们还是佛弟子,那真的是名不副实了,那慈悲心就根本没有从心里面发出来。所以敦伦尽分,照顾好家庭以及照顾好自己的宗族,这个都是做人应该尽的本分。所以,假如我们亲戚的小孩是孤儿,那我们应该要尽力养育他,还有教育他,令他能够,这个孩子有个依靠,他的整个成长,他的心理才会健康。
 
我们遇过一些长辈亲戚,他们是伯伯叔叔养大的。假如伯伯叔叔不养育他们,甚至于抛弃他们,他人格一定出问题,他觉得这个世间都没有真情真义了。但是这个叔叔伯伯亲人把他养育大,这样的孩子都非常有出息,因为他觉得这叔叔伯伯都非常有道义,他感他们的恩德,会自立自强,不愿意让叔叔伯伯这些亲人失望。
 
所以我们为什么整个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呢?就是有家族的力量、互相照顾,不分彼此,只要是兄弟姐妹的后代,尽心尽力照顾。所以这个团结力就很大,社会安定,有安全感。纵使这个亲人遇到人生的不幸,比方父母去世了,先生去世了,这些情况都能够得到整个家族的关心、照顾,所以社会才安定下来。
 
所以,这个当长辈的人尽心尽力养育、教育这些孤儿,这个是植厚德于人间,而且安慰他的父母在天之灵。这样的德行,感得的福报就非常大了。
 
所以在《汇编》里面,有讲到几则故事。在宋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张孝基,他为同一个郡的一个富人,他被他招去入赘,当他的女婿。结果这个富人有一个儿子不是很有出息,不孝子,然后这个丈人就把自己的儿子,把他赶出去了。后来这个富人生病了,临终的时候,就把所有的家产都托付给张孝基这个女婿了。
 
结果后来富人的儿子没出息,出去都很落魄,最后还当乞丐了。结果张孝基很怜悯他的儿子,而且他很善巧,他发现这个儿子,应该也是算他的小舅子了,太太的弟弟。这个有慈悲,还要有智慧方便,你说他现在当乞丐了,也不清楚他的德行怎么样,你一下把财产都归还给他,可能最后财产全部败光。所以这个读书人都很冷静,他就很善巧的先问他,因为已经不认得了,可能很小就被赶出去了。问他说:你会不会灌溉耕耘啊?他说会。然后就让他耕一些田地。
 
当然,这个小舅子,他落魄了这么多年,得到一个人的关心,他很感激,很认真工作。结果过了一段时间,问他:你能不能管仓库?结果这个小舅子讲了:我能够灌溉,有饭吃,我觉得很幸运了,哇,那还让我可以锻炼管这个仓库,那我实在是太幸运了。
 
又让他管仓库,培养他种种的能力,提升起来。结果还仔细的观察他整个人品情况怎么样。最后确实,能力、德行慢慢都稳健了,就把所有的财产统统都还给他。
 
其实这个张孝基难得的地方,就是完全没有贪着。你看一个富人这么多财产给了他,他没有任何的贪念,而且常常念着是他丈人对他的恩德。古人可贵就在这里。对他有恩的人已经走了,他把这一份报恩的心,很自然的转移到他的亲人、他的下一代。所以师父讲经常讲,以前读书人有成就了,一定尽力照顾他师父的亲人,甚至是师父的父母都奉养,还有他的下一代,把他的下一代都当作兄弟一样的对待,古人很重情义。
 
结果张孝基死了之后,他一个好朋友到嵩山去旅游。嵩山大家知不知道在哪?哇,你们看武打片,嵩山少林寺啊,河南,在登封那个地方。我也没去过,不过以前看这个看了不少,「十八铜人」那个戏。当然,练武之人,最重要的是练自己的修养,武是止戈,真正武艺高强的人,是不轻易动杀机的。
 
结果他的朋友到嵩山去,刚好走在路上,看到好像大官巡视,很多旌旗,他就看看那个车上那个大官是谁。一看,张孝基,他很吃惊,然后跟他行了礼,说:哎哟,你怎么在这里?张孝基跟他讲:上帝因为我还财,不欺负孤儿,所以命我主管这一座山。讲完人就不见了。
 
所以他这种「矜孤」的福报很大,嵩山归他管,山神,福报很大。好,你们有机会去,看看现在张孝基先生还当不当山神。他福报很大、寿命也很大,看你跟他有没有缘分。
 
周朝,鲁义姑,鲁国有一个妇人,刚好齐国军队侵犯鲁国,这个妇人手上抱了一个孩子,一手抱孩子一手牵着一个小孩,赶紧逃命。结果眼看追兵要上来了,这个妇人情急之下,就把怀中这个婴儿就放下了,把牵着的婴儿抱起来,继续跑。这士兵觉得很奇怪,但是毕竟是妇人,还是被追上了。就问她,「妳刚刚丢掉的这个孩子是谁啊?」她说,「是我的儿子。」「那妳现在抱的是谁的孩子?」她说,「我兄长的孩子。」
 
这些士兵就讲,「妳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孩子,而抱妳兄长的孩子?」结果这个妇人讲,「儿子对母亲来讲是私爱,侄子对于姑姑来讲是公义,是道义,所以背公义而向私爱,结果绝了我兄长的后代,就剩这个儿子了,妾不为也,我小女子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齐军听完以后就讲,「鲁国的边界,居然一个不识字的妇人都能持这样的节义,何况她的国家、她的国君呢,所以这样的国家是不能侵犯的。」军队就回国去了。结果鲁君听到这一件事情,非常感动,就赐给这个妇人一些财物,然后号曰「义姑」,赞许她叫「义姑」,后人就称赞她「鲁义姑」。
 
一个女子这样的道义,最后赐给她「鲁义姑」,那她代表她国家的一种形象。所以这个鲁义姑,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德行,保住了她一个国家,不受他国的侵略。而今天我们男子听到这个故事,生起惭愧心,所谓「不让巾帼」,人家女人都做得到了,我们男人居然做不到,那就忝为男子汉大丈夫了,是吧?你们要配合一下嘛。
 
所以假如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平常处世待人还常常违背道义,常常自私自利,那真的看了这个故事要挖一个洞,藏进去了。这个都是「矜孤」的一个风范。
 
那这个「恤寡」,我们刚刚讲到,夫子之道「忠恕」,这个恕道,我们能不能去体恤一个寡妇的悲苦。所以这个寡者,可能她的年龄正当壮年,她的丈夫突然去世了。她很孤单,而且,她望眼下去还有小的孩子要抚养,所以这是人生相当大的悲剧、相当大的困窘。所以孟子讲「穷而无告者」,就是一个人处境非常困难,然后又没有人可以申述,她给谁讲?所以这个时候,假如能够亲人或朋友,「恤寡」,这个「恤」就是能够扶持她,能够周济她,照顾她的家庭,然后能够成就她的贞洁,她能守节,所以这样的一种存心是很仁厚的。
 
而这个寡妇,她可能处境,假如她很年轻就容易遭人家欺负、轻薄;假如这个寡妇很富有,可能她的宗族有人会动不好的念头;假如这寡妇年龄又大了,那更需要人照顾;而假如寡妇贫穷,可能连衣食都很困难;甚至于是寡妇又没有儿子,又立志守节,这样的女子,就更应该我们亲朋好友好好去照顾她。所以人能够怜悯、照顾寡妇,「则足以感上帝于九天,格鬼神于三界」。这样的行为,天神鬼神都会保佑、护念,这个是代天行化,代上天照顾最可怜的人。
 
其实我们看到这些事例,以前的人真重道义!我们扪心想想,好像整个成长几十年,这个脑子里转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以前的人真的是浩然之气,道义存心。要对得起良心,看到身边的这些亲人可怜,需要帮助,哪怕自己饿肚子,都不忍心看他们挨饿受冻。不只是对亲人,很多读书人是对人民、对不认识的人,都是这样的存心。
 
明朝金陵,就是南京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叫杜环,他的父亲跟常允恭交情很好,是他父辈的朋友。结果常允恭去世了,他的母亲还年老,儿子走了,没有人照顾。而常允恭的母亲对他来讲,对杜环来讲,是祖母辈的,没有血缘关系,是他父亲的朋友的妈妈。结果有一天,冒着雨来找杜环。那个时候他父亲已经去世了,结果这个老人家来了,杜环问清楚这个老人的处境,结果老人就一直哭泣,孤苦无依,边说边哭,杜环也禁不住跟着这个老奶奶一起在流眼泪。结果当老人讲完之后,了解她的情况,请老人上座,当下就给老人礼拜,就把她当自己奶奶一样侍奉。而且也告诉他所有家里的人,这个就是我们家的奶奶。
 
而这个老人脾气不是很好,稍有不如意,就会骂人,结果这个杜环,都是非常顺从,能忍老人家的这些脾气,包容,而且侍奉她愈来愈谨慎、恭敬。这太难得了。而且,这一份情义,那个心境,「父亲的朋友,就是我的叔叔,他的母亲就是我的祖母」,古人就是这种人生态度。
 
后来这个老人生病了,他都是亲自奉上汤药。这个老奶奶临终的时候,说道:我这么多年,拖累了杜君你了,我愿杜君的子孙,都像杜君一样有德行又有福报。后来去世之后,帮她办后事办得非常隆重,尽礼,而且每一年重要的节庆的时候,都去祭祀这个老奶奶,真的当自己的奶奶一样,当时侯的人都非常佩服他的高义、他的节操。
 
另外在《德育故事》当中,也有提到读书人朱晖跟张堪的故事。朱晖跟张堪他们刚好到太学读书,本来两个人不认识,同样是同一个县的人。大家想一想,我们刚好去一个大学读书,碰到跟你同一乡的人,虽然以前不认识,无形当中觉得亲切,他乡遇到老乡,人不亲土亲。
 
结果那个时候,张堪他也已经当过官了,而且他的政绩很不错,世人很肯定这个张堪对国家的贡献。结果有一天,张堪就把着这个朱晖的手,很信任他,就跟他讲:哪天我去世了,我希望把我的妻儿付托给你。他们没有交情哦,可能这个张堪观察了朱晖一段时间,觉得他是正人君子,所以就把这个知心话就跟他讲了。结果,这个朱晖就没有答应,没有应对,因为觉得他有德行,政绩又很好,怎么还需要我照顾呢,就没有搭腔。
 
后来,离开太学之后,两个人就没有再见面了。因为本来就不认识,只是刚好当时候的这个机缘,张堪跟他讲了这一段话。结果过一段时间之后,张堪去世了,朱晖听到这个消息,就赶到他们家去了解他妻儿的状况,确实很贫困,就赶紧帮助她。结果朱晖的儿子就觉得很纳闷:父亲,你又没有跟这个张堪大人有什么交情,怎么会突然这么关心他家里的事情呢?结果朱晖讲:张堪曾经对我讲过知己的话,那种完全信任我的言语,所以我听了他那个话以后,我心里已经把他当朋友了,虽然我们没有交往过。
 
古人那个心可贵在哪?他的心已经起这个念头了,他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这个心。很多《德育故事》里面,古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往往都是那一个行为、一个心境。我们常说「季札挂剑」,季札挂剑也是一念心不愿违背。
 
所以,后来朱晖到临淮当官,都有很好政绩,而且人民还写了歌曲歌颂他,官做到尚书仆射。所以能「矜孤恤寡」的人,福报都会很大,都积了很厚的阴德。
 
所以如今,这些孤儿寡妇无依的人,在社会当中都有,我们能不能像刚刚提的这几个圣贤人一样,我们随分随力,好好来照顾这些人。所以整个社会风气,都是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心来带动的。当然现在很多慈善团体也都做得很好,而且他们也想到很多很好的方法,发动大众捐款,然后很有制度的、很有规范的、很有系统的,去照顾这些孤儿寡母,甚至是老弱病残的人。我们也随喜这些慈善团体的功德,随分随力去护持,尽力了,那我们就对得起这份良心,尽力了,这个功德也是圆满的。
 
好,早上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儿,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