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了凡四训》心得分享(第十九集)
时间:2016-01-23 15:11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amtb.cn/rsd/rsd.asp
蔡礼旭老师 2010/7/1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3-019
大家好。我们《了凡四训》,这个礼拜是最后两集的学习。上一次跟大家谈到「积善之方」,这个善分成十大类,那我们上次谈到第八,「护持正法」。接着我们再后面两个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九,「敬重尊长」。我们修福、修慧,根本都在心地上,而这个「敬」字,不管在儒家、佛家,都是成圣成贤的关键。儒家,《礼记》一打开,「曲礼曰:毋不敬」,恭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常存恭敬心。佛家,修行最高的行门,普贤十大愿王,十大愿第一愿也是「礼敬诸佛」。
而这个恭敬,在我们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当中,首先他是在家庭当中培养的。所以经文当中讲到:「家之父兄,国之……」,大家不是已经读《了凡四训》一段时间了吗?知道就一起配合一下,因为下午容易打瞌睡,所以配合一下,这样精神会更好。我们修行都要从难处克将去,这个想睡觉也要克服。「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有一根拉住了都很危险,所以我们现在要在这上面下工夫,对财色名食睡,愈来愈淡,这个很重要。
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恭敬,从对家庭的父母、兄弟姐妹,尤其兄、姐这个态度。我们看到经文讲到,「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这个「年高」排在第一位,代表其实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应该很自然的,对年长的人,就会生起一个恭敬,因为他年龄长,他人生的阅历比我们多。对家庭也好,对社会也好,他都有付出,都有努力,这是值得我们对他的一个尊重。
所以今天我们假如修道,面对年龄比我们长的人,口气还很不好,那这个恭敬的心很可能从小就没有培养起来。你说一个小孩从小很有家教,年龄比他长的一来,很自然的,「阿姨」、「舅舅」,常常都是这样去称呼长辈,很自然的,看到长辈,那个恭敬心自己就提起来。
每一个称谓其实都是在提起我们的正念。像我都是称我的姐姐,「大姐」、「二姐」,从来没有说称过她们的名字。我看现在很多家庭,兄弟姐妹都直接叫名字,叫的时候口气还不是很好。这个对人心性很有坏处,叫的时候恭敬心就没有了。「称尊长,勿呼名」,这些道理不能变。我们叫着叫着,随着这个称呼,恭敬心就提起来。所以人家问我,「你姐姐叫什么名字?」我一把姐姐的名字报出来,全身不舒服,好像觉得不大恭敬。所以恭敬心一定要内化。
面对长辈,以及面对「德高」,我们崇敬道德,看到德行比我们好的人,很自然,那个恭敬心就提起来。假如看到善人,看到德行好的人,我们还不舒服,那这个可能就是我们心中有嫉妒心了,或者我们心中没有那种希圣希贤的心,反而看了不舒服。
「位高、识高」,位置比我们高,所谓「国之君长」。人之所以为人,是能够遵守伦常之道。伦常是做人的根本。所以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个是性德的流露,这个不是谁规定的。假如我们在五伦关系当中,提不起道义,所谓五伦十义,我们就要很冷静了,我们的性德已经随顺习气了。
你说,「要我忠,那领导怎么不仁呢?」其实我们修行,转识成智,这个标准我们一定要时时冷静。修行是转情识,转情感、情绪为理智,为智慧。今天我们说,为什么不他先做?这个念头是理智还是情绪呢?对啊,修行就是修这一颗心啊,「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其实我们体会到,人的一念,会跟整个环境相交感,不管是人事环境还是物质环境。当我们先去要求别人的时候,可能就跟人情绪对立起来,那他,对方也会以同样的情绪对回来,对双方没有好处,对团体更没有好处。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那是他亲身的体验。他在学校看一个同学很不顺眼,气得不行,表面还要装得很有修养。他就把要骂那个同学的话,统统写在纸上,觉得这样痛快一点,写写写,写了一张纸。结果当天,他刚好走过那个同学的位置,结果往他桌子一看,那个同学那一天也看他特别不高兴,也写了一段骂他的话。结果一看说,哎哟,跟他骂的差不多。这是感应。
所以苏东坡先生说的那个故事很有味道,「心中有佛,见人是佛;心中有粪,见人是粪」。我们心中有忿怒,跟所有人事环境、物质环境的交感就是忿怒,就是不好。所以佛门是把道理讲得透了,叫「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起了贪瞋痴慢,就感来这些不好的境界。所以真正相信佛陀讲的道理,那很多境界,我们提起来的就是理智了,不随顺习气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而且,今天我们是先学传统文化,先学佛法,我们比一般社会大众早学,早学了,应该有气概,早学了,不跟没学的计较,早学的、已经学的,不跟任何人计较。只时时提醒我们自己,别人做得对不对,现在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要先是理智的,我自己要先对,我自己五伦要做好。因为我们假如自己还没做好,我们就没有立场去讲别人不好。为什么?立不住脚,我们一讲别人,「你又好到哪里去了?」
而且,我们的目的,是珍惜彼此的缘分,去成就我们的家人、成就我们的朋友、成就我们的同仁,这是我们对缘分的态度。既然是这样了,应该是赶紧我自己做对了,正己去化人,去给人好的影响,这个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绝不想跟任何人有情绪、有对立、有冲突。时时这么提醒自己,心就容易平静的去面对一切境缘。我们修行没别的,就是学有定力不被境转,要能转境,用我们的真诚,去带动他人的真诚;用我们的慈悲,去带动他人的慈悲。
所以「敬重尊长」当中提到:「在家而侍奉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一个人恭敬的心,他从小培养,「少成若天性」。所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他在家里孝敬了,他到团体去,跟主管、跟同仁,他就能够恭敬的、和睦的去对待。所以我们走在修行的路上,常常要勘验自己。这个勘验,俗话讲的叫「自知之明」,人知道问题在哪,他才能改,他才能当个明白人。那勘验,我们今天跟人还有处不和谐,很可能我们在家里没有跟父母兄弟姐妹处好。因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其为人之本」。在枝末当中会出现状况,是根出了问题,我们得把根本找到。
为什么佛陀在《观无量寿经》当中提到,「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一个人想修行,想成佛,都要依照这个净业三福去修行,才能成佛。而这个三福当中,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其实这个就是孝敬的心,就是我们做人的根,我们修行的根本所在。所以没有人修行可以跳过孝敬,可以跳过对父母、家人的这个爱,这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心性有所提升,都要回到孝敬,回到对家人的真诚爱心上,这样就不自欺了。真正这个真诚一提升,就会感觉到,好像世界变了,好像很多关系都愈来愈融洽。那说实在的,不是世界变了,是哪里变了?是我们自己的心变了。境界是我们心的一个反射。就好像人照镜子,我们笑,镜子就笑了;我们哭,镜子也是哭的。今天镜子在哭了,我们净骂镜子,那就颠倒了,甚至于还敲那个镜子:你赶快给我笑。它笑得了吗?它笑不了,只要我们笑了,镜子就跟着笑了,这叫感应。
这里从孝顺父母讲到了离开家庭,「出而事君」,在单位团体当中对待、事奉领导者。「行一事」,做任何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其实这个讲的也是《弟子规》说的,「事虽小,勿擅为」。其实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代表我们对他人没有恭敬的态度,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源还是在心地上的问题。所有行为,其实它只是一个相而已,「心行一如」,行为在反射我们心态有哪些不妥,做一个调整。而这个「事虽小,勿擅为」,其实就是我们不自作主张,在家如此,在团体亦如此,多请示,这个都是礼敬的具体表现。
当然,我们在讲五伦关系的时候,比方说有家庭的同仁,在讲丈夫的时候,「丈夫应该恩义、情义、道义」,讲着讲着,不知道我们男同仁听了心里有没有噪声跑出来?「都讲我,为什么不讲她们?」当在讲我们女同胞的时候,「要三从四德」,不知道我们女同仁有没有冒起来,「都讲我们女的,不讲那些男人。」会不会这样?
这个五伦,比方说男女,夫妇,女子是三从四德的要求,对男子呢?君子有百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所以在夫妇关系当中,男人要做个好样子出来,要顶天立地,所以对男人要求是更苛刻的。
君仁臣忠,在君臣关系当中,对领导者的要求是更高的。我们读《孝经》就感觉到,当领导者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包含,我们看《论语》,尧舜禹汤传下来,做一个领导者的心境,叫「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其实我们有家庭的人,你在家都是领导,你的孩子都归你带,我们有没有提起这种态度:任何事情发生了,是我的责任。用这样的态度,才真正让人打从内心的尊重跟佩服。
所以有了权力,有了地位,那是要为大众谋福利,那是要给团体做出好榜样的。所以其实五伦关系当中,是很合情理的。所以刚刚讲到的,我们女子不要不平衡,男子要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才对。包含君仁臣忠,领导者的要求是更多的。
最后一个:「爱惜物命」。其实我们看这个行善,都是爱心、恭敬心,这样的心境,就是善心。而这里提到的「四不食」,包含我们佛门讲的吃素,这个都是护念自己的慈悲心。护念自己的慈悲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四大天王里面有北方多闻天王,就拿一个伞。所以修道的人时时要护慈悲心;护清净心,不染着;护真诚心,不虚伪,不应付;护平等心,不傲慢。
而且,这个人不管遇到任何的境界,都不违背慈悲心,这个人有大福。而对我们来讲,我们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为什么娑婆界,佛来示现,号「释迦牟尼佛」?「释迦」是寂灭的意思、清净的意思,「牟尼」是慈悲的意思,代表我们最缺的是清净不染,容易贪着,是比较容易自私自利,没有为他人着想。我们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来察觉我们自己最严重的习气,进而下定决心去对治,那这一生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尤其我们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读经都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既然立定目标了,就要下定决心不断的往那个目标去迈进,所以一定要放下自私自利的心。师父常说十六个字不放下,佛的门都进不去。纵使遇到可能要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都不起自私的念头。常常要这样期许自己,宁可碎骨粉身,都不能忘失了这个正念,都不能忘失这个慈悲心。
在《德育古鉴》当中,有一则故事。「镇江」,这个是在江苏镇江。「范某妻」,有一个范氏,就是范仲淹的范,范家的媳妇,「范某妻」。「病劳瘵濒死」,就是病得非常重,已经快死了。有一个医生说道,用一百只麻雀的头,制成药末,来做药饵,「至三十七日」,还吃牠的脑,然后就可以痊愈,而且,一只麻雀都不可以减,就是要一百只麻雀。结果她的先生爱妻心切,就把这一百只麻雀统统抓到笼子里面来。
结果他的妻子听到了,了解到了,就非常的生气,就说了:「怎么可以用我一条命,来残害一百条生命,宁死我绝对不这么做!」我们常说人的一念可以动天地,至诚的慈悲。所以就开笼把这些鸟全部都放掉了。结果没过多久,范氏的妻子病就痊愈了。而且怀孕之后,生男孩,两臂上各有黑斑,而且像麻雀的形状。大家知道什么原因?来报恩来了。
所以人有至诚的慈悲心,不只可以消灾免难,疾病可以化解掉,他这个家族都有很厚的福气,有后福了。所以这个是最后讲到的「爱惜物命」。
而这一段里面还讲到,师父有讲到,许哲女士,素食几十年,一生都没有生过病。这个时代,要让大众佩服、生起信心,要做证转。
劝人有三种方式:一个是示转,一个是劝转,一个是证转。这个示转,就是把一些道理能够讲明白,叫示转。劝转,是常常一有机会,耳提面命,不厌其烦劝他。这个劝,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是特别明显,一有机会赶紧提醒我们,爱之深,责之切。证转,就是他自己证明这些道理,然后让人家相信、佩服。
这一次我们师父到梵蒂冈去,整个宗教访问团见天主教教皇,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和平活动。宗教和谐,对这个世间化解灾难、促进和平,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结果去了很多天,也跟这些宗教的长老有很多沟通。去了好多天之后,很多长者体力都不行了,还有的都得吃止痛药撑过去,但是他们的岁数都比师父年轻,都还小。结果他们看到师父精神奕奕,拿着一把扇子,非常飘逸,啊呀,光是看这个身体状况,就让他们很佩服。那当然,几天相处、谈论,也对师父的智慧非常的崇敬。师父这个身体这么好,那是证转。许哲女士,一百一十四岁,一八九七年生的,今年是一百一十四岁了,这个都是证转。
所以我们要有志气,修学念佛法门,我们要往什么目标努力呢?不老,不病,不死。你们的表情好像不是很欢喜呢。是吧?你不知道方法还另当别论,有方法了,你们这么沉重干什么,是吧?所以修行的路上,什么最难?老实最难,「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最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所以相信圣贤人所说的话,这个是大善根,「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
确实,念这一句佛号,都会有这样的感应。我们看刘素云居士,人家这么重的病,念到都好了。所以世间人都想不老、不病,你假如给他表演不死,他更高兴。你还功夫可以到:「你有没有听过人家站着走的?」他说有。「你有没有听过人家坐着走的?」他说有。「你有没有看人家翻个跟头走的?」他说没有。那个人就翻个跟头,表演给他看。
你看香港何东爵士,他的妈妈念佛,他们全家都信基督教,不过因为有中华文化的熏习,她的孩子们都很尊重母亲,没有强迫母亲去信基督教。
其实说实在的,信哪个宗教,那都有因缘的。我们有一个长辈,他的孙女一岁左右,话还不大会,好像是几个月吧,话还不会讲。然后抱她去受洗,结果这个牧师受洗以前,给她念很多话。然后孩子很天真,看他讲话,念的都是有道理的东西,就一直看,一直看着那个牧师。牧师接着说,「好,受洗」,结果这个孩子,小女孩就摇头。
哦,你看很有意思,这么小,听了很认真,你不要说她不懂,真的要给她受洗了,她就摇头,不要。所以俗话讲,叫「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人家都有很深的因缘,她信哪个宗教,愿意依哪个宗教去奉行,我们就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对了,不要有什么控制、占有的念头出来。
何东爵士的妈妈念佛很有修养,宗教都不去勉强别人。结果后来,这位老太太,有一天跟她的孩子、跟孙子们讲,「我要走了,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我们也是亲人一场,明天你们一起送送我吧。」真的,孩子们都来,都有孝心。结果老太太十几分钟,坐着就走了,就在所有亲人面前走了。这个香港报纸都有报导。所以因为这个老太太,香港很多人对念佛、对佛法都生起信心。
诸位同仁,你们都还很年轻,现在立目标,那绝对没问题。假如真肯干了,依照《净土圣贤录》,三年、五年都有一定的提升。当然,我们现在的目标也不要定太远,二0一二,玛雅的预言,这个都提醒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个世界假如突然大地震来了,海啸来了,可能无常会瞬间在我们面前出现,大家怕不怕?
所以人要时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人要不怕无常,还得平常练功夫,真的。怎么练?时时把一个死字贴在额头上。每一次躺在床上要睡觉了就练「死」,「啊,我死了,我死了,都没人助念能不能往生?」哦,这个时候你就很警觉,赶紧念,不然就到三恶道报到去了。就用这种心境非常恳切的去念。
真修道人,「生死念切」,他这个念生死无常,非常的恳切,他就怕这一生这个机会给错失掉了,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不能错失掉。所以念念想着,下一刻无常就来了,我能不能正念分明?所以真修道人,绝对不会去想,「哎哟,我明天很想去吃什么,我明天很想穿什么,我明天很想玩什么」,那就不是真修道的一个状态。
包含,这个「生死念切」,很能转境。怎么说呢?你比方说,看这个人已经受不了,快要跟他发脾气了,你就忽然想:下一秒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好跟人家发脾气的?是不是?起了这个念头,下一秒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好计较的?这一些习气,贪瞋痴慢的念头就淡了。
所以印光大师常常开示,这个「死」字能常常放在心上,道业一定会有成。我讲得挺高兴的,你们好像听了,一提到「死」字好像不是很舒服。修道人更要了解,根本没有生死,怕什么?
所以这个证转,我们表演不老,学佛看起来很年轻,人家都猜不出你的年纪,这样就很好。不病。(一听众叹气)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境界,还是要有信心,不要灰心,今天师父讲的,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能灰心。
当然,这个爱心时时提起,「昆虫草木,犹不可伤」,「举步常看虫蚁」,这些都是很可贵的慈悲心。
接着我们《了凡四训》第四个部分:「谦德之效」。这个谦虚,对于成就我们的道德学问,是一个非常大的关键。孔子给我们很好的榜样,「温良恭俭让」,这是谦让、礼让的态度。刚好,我们古文课刚上完《师说》不久,韩愈举了孔子是圣人,但是孔子一有学习的机会,都向人请教,师苌弘,师师襄,师老聃,师郯子,郯国的国君。包含《三字经》里面讲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圣人都向七岁的孩子请教,只要他懂的是我不懂的。
我刚刚差点念不出来,你们在底下有没有用正念加持我一下?这个互相影响,是不?你们假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帮我念一下,我可能马上就想起来了。时时都要有协助人的心。那当然,对自己来讲,当你想不起来的时候,你要更静下来,要相信自己可以想得起来的,这个信心随时都要提起来,这个很重要。
所以这一段,我们想到了孔子的「温良恭俭让」,也想到处世谦虚,处处给人留余地,谦退,不要给人难堪,不要给人压力。因为我们一傲慢,就给人很难受。所以在魏征谏唐太宗的一篇文章里面就讲到,「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一个人很真诚,纵使不同民族、宗教的人,都可以团结在一起,「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但是傲慢,「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傲慢了,亲生骨肉,很可能都形同陌路,像不认识的人。所以这个慢,是一个大的习气,障道。
孟子讲,「得道者多助」,这个得道,谦就是得道,符合大道;「失道者寡助」,傲慢,是失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连亲戚都背叛他,不认同他;「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谦虚了,人家很欢喜跟我们在一起共事,凝聚人心,都要靠谦虚。
而我们学儒家,就是学做君子,做贤圣。所以夫子在《论语》当中有提到一段话。君子,什么是君子的标准呢?「君子义以为质」,君子的本质,他的人生态度,时时都是恩义、情义、道义,是尽本分,「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这个「礼」,遵守伦常,遵守规矩、礼节,恭敬他人;「孙以出之」,这个就是谦逊、谦虚;「信以成之」,我们要成就家庭、成就事业,最后就是面对本分、面对承诺,都尽心尽力去做到,这个「信以成之」。
这个「信」里面,包含我们对家庭,我们对社会、民族,我们对佛门,我们曾经在内心里面有什么样的信诺,这就会产生很强的力量。「凡出言,信为先」。甚至于是自己的心念都不愿意违背。所以我们皈依佛门,都要念四弘誓愿,第一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真发这个心了,守住这个信诺,就会成为鞭策我们向上的动力。
而这个谦虚一节里面,举了五个例子。第一个例子,「丁敬宇宾」。我们谈到「丁敬宇宾」的时候,其实他每一个风范,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这个「恂恂款款」,就是谦虚、忠厚、诚实。包含他能够「恭敬顺承,小心谦畏」,这个其实就是佛门里面讲的,不敢为人先,让功于众。
而且这个「不敢为天下先」,这个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说,人生「有三宝」,你们要时时把这三宝带在身上,要把儒家的三宝带身上,要把道家三宝带身上,我们也把佛家的三宝带身上。揣好了没有?
儒家三宝是什么?「君、亲、师」,这非常好的观照。我们哪一个角色扮演不好,一定是这君亲师的心态没到位。能用这样要求自己,天天都有悟处,都能知道不足而去改过。能改过,每天没空过啊。「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则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
道家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悲;节俭;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谦虚。儒道释,三教圣人,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这么多圣哲人给我们教诲,我们真肯受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就得很大的利益,不管是道德、学问还是福报。
这里有提到,在大众之中,不坚持成见,能够随顺别人,这个难得!我们学儒,学佛,处事待人接物,常常有一个观照:孔子会怎么做?佛陀会怎么做?常常这样观照,「德比于上则知耻」,我们看到距离了,每天都往圣贤的方向去迈进。
而孔子处世待人,「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其实用佛家一结合,都是相同的道理。「毋意」,没有妄想;「毋必」,一定要怎么样,这是分别;「毋固」,固执,执着;「毋我」,又把这个「我」点出来,就是修道的路上,第一关,一定要把自私自利放下。处世能这样子,才是真实学问,「恭敬顺承,小心谦畏」。
还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因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侮辱我们、毁谤我们,那他不了解我们,我们不难受,这个才是功夫。一个人「学问深时意气平」,人家不能接受我们,我们反省,是不是我还有不足的地方,何必跟人家冲突、计较呢?
所以师父有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谅解,一定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没做错事哦,只是得不到社会大众的谅解,「一定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我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可能我们也没什么恶意,可是我们的表情就是有点傲慢,自己没看出来。这么一反省,可能可以找到哦。无意的都有可能会让人家不舒服,更何况,假如我们是真正贪瞋痴慢起现行,那可能更恼害众生。得不到社会大众谅解,回过头来反省自己:我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反省就是开始觉悟;发现自己的过失,立刻就要痛改」,发现了就要改哦,「改正自己的过失,才叫真修行」。
师父讲到,我们每天念那么多佛,磕那么多头,处事待人接物,都不能落实这些心态、教诲,这个佛就没修到实质上去了,修个样子给人看,可能就错失了这个当生成就的机会了,得真干才行。
所以,丁敬宇宾,他非常谦虚,经文当中讲到,「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我们读到这一段,我们思考一下,我们现在处世的态度,天地鬼神保不保佑我们?学贵自知啊。
之前也跟大家交流过,夏莲居老居士的一段话,这非常可贵。夏老是过来人啊,句句都是真实修行的提醒。夏老说到,「天赐之福,先开其慧;天降之罚,先夺其魄」。什么是天开其慧的样子呢?什么是天夺其魄的状态呢?夏老这里有具体说到:「惭愧,奋发,改过」,天开其慧,上天都保佑这个人。「悠忽」,恍恍惚惚没有目标;「昏惰」,昏沉,怠惰;「自欺」,自己随顺习气了,不承认,「自欺」;「饰非」,有错误了还掩盖。有这种心态出现,「天夺其魄」。
人六神无主了,这都是天夺其魄,可能业报都要现前了。这个时候得有警觉性,要突破。这业力不可思议,但是「众生愿力亦不可思议」,一定提升自己的愿力,大过自己的业力,不然真的是人生「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只要愿力超过业力了,这个命运就转掉了。
而命运要转,其实这里也讲得非常清楚。我们看第二个例子就讲到,「冯开之」,刚好跟他住在一起去考试,「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这个是关键,他能改变小时候的习性。我们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一个人什么情况能改变他的命运?就是能把习气给转掉。
之前也跟大家提过,夏老讲到的六度的诠释,其中讲到「精进」,「以调伏习气为精进」。「改习为立命之基」,改变命运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去掉习气。「习净」,习气愈来愈改正,心地愈来愈清净,这业障自然就消掉了。假如随顺习气不调伏,业障会愈来愈强,业力会愈来愈强。所以我们要勘验自己,我们的习气有没有愈来愈少?不然我们虽然是在修行,不改习气,都是在退步,那这个就是我们没有自爱了,没有珍惜因缘了。
所以冯开之非常难得,他遇到「直谅益友」,很正直、无私的朋友,直接劝他,「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没有生气,很能接受。所以《弟子规》讲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就直谅益友,就感应过来了。
我们遇到人家直接讲我们的习性、过失,特别磨炼人。我们可能习惯解释,或者是不能接受别人讲我们不好,情绪、脾气好像就快冒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就全烧光了。「一切法得成于忍」。所以一个人修养到什么程度,就看他忍辱、忍耐的功夫到哪里。有忍辱才有禅定,定才能生慧,不能忍住情绪、脾气,这一生不可能有定慧。
所以了凡先生也很厉害,光看到他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都能够平怀顺受,就能断定,「天必相之」,上天会保佑他的。果然,那一年,他就考上了。这个「天必相之」,我们也从这里感觉到,了凡先生对于宇宙人生,对于经典的教诲,丝毫没有怀疑。
诸位同仁,诸位学长,信真理容不容易?信佛菩萨的教诲,容不容易?可能现在容易,境界来了,容不容易?境界来了,「哎呀,怎么都是我?」可能我们那个怨天尤人就上来了。所以可贵,就在一切时一切处,对佛菩萨讲的教诲,没有丝毫怀疑。这一份心,就能感得佛菩萨加持,能够历事炼心,突破自己。
这个礼拜四是最后一集了,看完了我们跟大家再交流一下。之后,我们再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扎好我们儒道释三个根。有了根,师父讲的,再深入一部大乘经典,一定会有成就。我们也依教奉行,有信心去做。
好,今天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