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了凡四训》心得分享(第十六集)
时间:2016-01-23 14:53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蔡礼旭老师 2010/6/1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3-016
大家好。今天师父讲到的,也是我们如何判断「善」的重要的教诲。我们能够明白道理,才知道自己行的是真善。所以今天一开始,就讲到了「半善」跟「满善」的问题。「为善而心不着善」,就是行善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个「我在行善」的念头,这个是心地清净。假如为善的时候,我们想让人看到,这个就虚荣了。我们想得到果报,好的果报,这是有求的心,还是可以得好的果报,但是只要有求的心,这个果报就不会太殊胜。能够行善的时候,心不着善,就像经文当中提到的,「三轮体空」,那「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
这个「心着于善」,在《论语》里面,孔子跟子路、冉求,刚好有一天在对话的时候,问子路跟颜回有什么志向。颜回他就提到他的志向,是「无伐善,无施劳」。「无伐善」,就是不张扬自己的优点,不张扬自己的功劳。这个心境就是「心不着善」。而当我们着善,当我们希望别人赞叹,希望有好的果报,事实上,人都会在一个得失当中。做了没人看到,就不想做了。所以这个得失,会让人心不得清净。
所以孔子在《论语》当中也讲到,老者,「戒之在得」,人年纪大了,容易患得患失。这个「得」,再用佛家讲,就是有贪着了。其实不要说等到年纪大,我们可能这一生做了一些事情,常常挂在心上,就怕别人不知道我们有多厉害,我们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见人就喜欢谈自己的这些功业,这个也是要「戒之在得」。所以行善而不着善,在心境上,就是觉得,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不求果报的存心,这个是道义的心。
在佛家讲,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既然是同体,他是感同身受,而且是没有条件的。同体的,那还谈什么条件呢?其实我们从世间来看,父母对孩子,以至于兄弟之间,那付出都是心不着善的,都是不分彼此的去爱护。我们想想,哪有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他常常还拿一本本子在记,以后一定要怎么样回报我。那不是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自然而然的天性,就能体会到没有条件的付出。
所以我们要能与人相处,是当作一体的心境,那首先我们一定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对待家里的人都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付出,很自然的,对社会大众,他也觉得应该这么做。我们看,在家里面很重视兄弟情义的,他对待朋友,也都是这种古道热肠。所以儒家从孝悌延伸到仁义,所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孔孟之道,仁义而已矣」。
而整个儒家的学问,又是大乘佛法的基础。人没有孝悌仁义的心,直接要学大乘佛法,「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是很难有这个基础的。所以我们想,「三轮体空,这个实在很难。」其实我们只要从基础开始做起,自然而然跟人相处,就是不会去计较,不会去要求,不会去谈条件的。所以我们与人相处,会有很多不愉快跟摩擦,很可能,是我们这个孝悌的根基就不牢了。
我们在家庭也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犯错,绝对是一个态度:怎么样帮助孩子改过。有没有哪一个孩子犯错了,父母说,「我这一辈子跟他没完」,用扫把把他轰出去?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是没有对立、没有冲突的,心境都很单纯,怎么样帮助孩子、帮助家人。从这个心,推衍到社会大众,推衍到一切众生,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有不和谐、有冲突了,我们要回到孝悌,来观照自己的心境。很可能我们对父母、对兄弟姐妹,都会出现同样的情绪、同样的心态问题。
而师父教诲到,善心里面夹杂着执着的话,这个善功就不纯了,执着着这个「我」,就不纯了。所以人能够一心清净,「一心」是真心,他是没有界限的。那他丝毫的善,都与虚空一样大。所以菩萨要修福就很容易了,他的心是没有边际,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我们的心早一点契入菩萨的境界,我们修福就容易了。
当然重点来了,我们修福做什么呢?修福拿来自己享吗?那享福一定堕落的。所以修行人绝对不去求享福,修行人希望有福,能够去成就众生的因缘,造福于人群。就像杜甫先生说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能有更大的财富,让这些真正想读圣贤书,想利国利民的寒士,他能够提供他们好好来学习,以后功成名就,造福社会,那得要有福报啊!所以我们看现在很多因缘不容易成就,这都跟众生福不足有关。所以我们假如福愈修愈大,以后都能够护念因缘,护念众生。所以福还是要好好修,以后一定用得上。
我们听完这个三轮体空的道理了,就知道心量愈大,福就愈大,量大福大。而且我们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根」,就是我们能够在一切时一切处,勤修戒定慧。勤修「戒」当中很重要的,勤修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时时都在提醒,都在对治贪瞋痴,那这个善根就每天增长了。
「福德」,那就是真有心量,不分别,不执着。真正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哪有福德不大的道理呢?我们看,依照《了凡四训》去修行,就像这一段,「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这样去依教奉行,那这一生都能修无量无边的福德了。
包含,我们知道,一句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一句阿弥陀佛,至诚的念,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道理我们听了,我们真肯去做了,那这个人不知道能消多少无量无边的罪业,能多长多少的善根福德。哪一个人有福?听了肯做的人,这是有大福的人。
所以师父这里也提到,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修福就愈容易,必须从断恶修善做起,恶断得愈干净,果报就愈殊胜圆满。
而师父这里也提到,说这个「三轮体空」,是法身菩萨的标准。那我们不能听到这句话说,那只有菩萨做得到,我们做不到。我们起这个念头,就有执着了。我曾经听师父讲,佛陀教诲的经教,都是我们这个娑婆界做得到的。假如佛陀开示完之后,讲了一部经,然后对着大众说,「对不起,这个你们做不到」,那大家想一想,听众是什么心境?「讲了半天都讲我们做不到的。」不可能是这样的。为什么?佛是无有法可说。佛哪有说「这是我的法,你们做不到」,佛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讲的都是契机的法,一定是讲我们这个世间需要的,可以受持的,可以奉行的。所以只要是佛讲的经教,我们肯干,一定做得了。而且我们能以菩萨的境界来作目标,人就有羞耻心,所谓「德比于上,则知耻」。
其实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勇猛精进,往往都是,遇到一些境界不愿意去突破,然后还安慰我们自己,「我比社会上的人好多了」,这个时候人就容易懈怠了。所以「德比于上」重要!《大学》里面也告诉我们,「苟日新,日日新」,每一天一定要有进步,这个就是不会自满。能够时时以圣贤、佛菩萨为榜样,就觉得还差得很远。
而且虽有差距,不自卑,「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差距到底在哪?怎么样对治自己的习气?用这样的心境来修行。我们今天听了这么多佛经,听了这么多师父教诲,心里面都想着,那都是菩萨才做得到,我做不到,那不是浪费了佛陀、浪费了师父这一生讲经说法?不是糟蹋了这些彻法源底的开示跟智慧吗?人这一生,要闻到彻底觉悟的佛法,不容易啊!
我们回过头想一想,我们还没接触师父的教诲以前,我们会明白「依报随着正报转」吗?可能把脑子想破了都想不到。怎么会真正明白,宇宙是自己的心现识变?这个没有佛陀讲出来,我们这一生不可能听到,我们这一生也不可能当一个彻底的明白人,来观照、来提升自己。所以太难得了!这么去思考,再打开经典念那一句,「百千万劫难遭遇」,就是念到心坎里面去了。念到心坎就会珍惜了,知缘、惜缘、造缘,肯去珍惜,肯去用功了。造就自己这一生的成就,也给有缘的人做一个好的样子,让人家生起信心来。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佛菩萨的境界,绝对要有志气,往那个方向去努力、去迈进。什么时候放下分别、执着?就在我们每一个念头当中去观照。念念都是道场,一有分别了,赶紧「阿弥陀佛」,伏住;一有执着点了,赶紧转过来。「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师父在这里还举到了许哲女士的榜样。跟现在的人讲经说法,还得要举做到的榜样,人才会效法、学习,不然都说,那是以前的人做得到,现在的人太难了,那些《德育故事》只有古人做得到。从这里我们就感觉得到,人不肯干,真的可以找太多,一百个、一千个借口都可以。要让人生惭愧,还得要在这个时期、这个世间有真正做到的人。「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还得靠这些做到的人,把人的善根给唤醒。
我们几位新疆的学长,到新加坡去就教于许哲女士,跟老人家还提到,要在新疆办养老院。许哲女士就说:「你们要办,我现在就跟你们去。」她一百一十三岁了。然后我们那位学长,差不多快三十岁。许哲女士说:「你多大了?」他说:「快三十岁。」她说:「你是baby。」在这位一百一十三岁的长者面前,他还是个小孩。王教授说他七十几岁了。「哇!你还很年轻。」我们看到这位长者她修无畏布施,一心为人着想,服务这些老人,所以她身体健康,她所在的地方都给人家温暖,给人家安全感,让人家不恐惧,这个都是无畏布施,得这么殊胜的果报。我看我应该也去拜见一下许哲女士,刺激一下自己。人家一百一十三岁了,身体比我好多了。
所以这一段当中,师父也提到,念念不忘掉这个「我」,就是不敢真的放下。就算放下,也只放下一半,好像就很难「我这一生,就奉献给佛菩萨,奉献给一切大众」。想发这个愿,又担心没安全感。所以明理很重要,人真正明白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还有什么好担心以后的呢?「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许哲女士的心境特别好,她说:「我不用照顾自己,老天爷会照顾我。」她没有为自己想,她都是为一切众生想。
所以放下「我」,很重要。蕅益大师曾经说到,一个真正能念佛的人,「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我们从这里看到,一句佛号是六度总持。所以从这里我们都去体会,一句佛号真的是万德洪名。
之前也跟大家提过了,一部《金刚经》三十二品,讲什么?「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个《金刚经》就是为了这一句开示出来的。那假如是念佛法门,一句话就解决了。云何应住?阿弥陀佛。云何降伏其心?阿弥陀佛。所以一句佛号念下去了,就是持《金刚经》了。我们念《十善业道经》,「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是一部《十善业道经》最重要的开示。好,那我们怎么做到「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那不就一句阿弥陀佛,你就能受持《十善业道经》的精神了。
再从这一段,六度,净念相继,都在持六度万行。从这里去体会,真的是一句阿弥陀佛,是万法之总持。而一开始讲到的,「身心世界」,我们说布施,说实在的,布施的真正目的,是要对治自己的贪心。我们想,布施去帮别人,更大的受益,是布施对治我们的贪心。持戒对治我们的恶业;忍辱对治我们的瞋恨、嫉妒;精进对治我们的懈怠;禅定对治我们的散乱;般若对治我们的愚痴。所以六度都是在对治自己的习气的,佛法是「内」学。
所以一个人最难割舍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贪爱这个身体;最难的就是放下自己的感受,都能够「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个最难。「我不愿意,我讨厌,我不舒服,我不高兴」,这个是心;然后又很执着这个身体的享受。身心世界都放不下。真能念佛了,身心世界念到都放下了,不罣碍了,都能够以自己的身心世界来为众生做好榜样,这是大布施。
就像刘素云居士,她真的身心世界放下了,给众生做个好榜样。人家红斑性狼疮都念好了,你说她做的布施大不大?可是问题来了,她身心世界放不下,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
我们今天弘扬正法,不把身心世界放下,还有自私自利,能做大布施吗?我们真是无私无我了,才能真正感动人啊。都顾及自己的身心世界的时候,那跟人相处,都想自己,铁定会有利害冲突,铁定会有这些摩擦产生了。
所以这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是大布施。念佛,不再起贪瞋痴,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了,正念分明,不再谈是非人我,不计是非人我,大忍辱。因为很精进念佛,正念分明,就没有间断夹杂,是精进。妄想不再纷飞了,是禅定。最后,一句佛号念到底了,就是大智慧了。为什么?因为他这一生可以往生西方,当生成佛。
因为我们常说要修持六度,事实上,至诚念一句佛号就是在持六度。常常念着佛号,效法阿弥陀佛的悲愿,念到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就有很大的受用了。觉得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那怎么可能会起傲慢,不恭敬呢?
后面,师父还有提到,就是布施之后,纵使发了财,绝不自己享受,而且是救济一切苦难的众生,果报就会愈来愈殊胜。果报绝不在人间,在天上,在华藏世界,在极乐世界。但是我们假如行善,还求自己要享受,行善当中,贪心还是很重,虽然修了福,不一定是在善道享,很可能是在鬼道、在畜生道享福。
大家看,现在很多的狗都穿衣服,而且还到美容院做SPA。你说现在做SPA的,人都不一定有福报做SPA,牠狗可以做SPA,那牠有福啊。可是牠没有修这个不愚痴,所以牠的愚痴还在,所以享福就到恶道去了。所以不把贪瞋痴调伏,福都得要在三恶道里享。享那个福,享完了,还不是要堕落下去!
所以修福之外,修慧还是相当相当重要。所以我们现在要很清楚,我这么修,以后可以到哪里去,自己要很清楚。平等心,是到佛界的引业;六度心,到菩萨界;四谛心,那是罗汉境界;五戒十善,是人天;我们贪心重了,那就到饿鬼道;瞋恨心重,到地狱道;愚痴重,就到畜生道去了。
那这一段话当中,师父有讲到,劝人布施,师父说他都是在台上劝的。你说在台下,「哎,你要不要捐一点?」那给人家压力了,就不慈悲了。这个在因地上,态度已经错误了,给人压力了,就不是持五戒了,叫「恼害众生」。我们去跟人家讲,「他捐五百,你要捐多少?」那这个叫恼害众生。
所以李炳南老师在台中讲经三十八年,讲经的地方写着很清楚的大字,「道场严禁募款」,这个做法都是不给人生丝毫的压力、烦恼。从这些细节当中,感受到慈悲。这要学啊!这就是我们的师承,处事待人接物,不给人添麻烦,不给人压力。师公告诉学生,出去到居士的家里讲经,自己带水。不给人添一丝麻烦,连水都不喝,自己带就好了。而且还是怀着一颗非常非常感恩的心,因为这一些大众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成长的机会,大众对我有恩啊!
而我们现在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做这个工作,一般的大众一接触到我们,都会对我们很恭敬,都会对我们很热心,给我们帮这个、帮那个。为什么?我们享祖宗的福报,师父、佛菩萨的威德,人家一知道我们在做这个工作,我们有什么需要,我们有什么样的状况,很多人马上就来帮助我们。但是,除非到万不得已,绝不麻烦任何人,这一念心要终生保持,不然就很容易在福报跟恭维、顺境当中堕落。所以我们只要出外了,能够自己解决的,绝不麻烦任何人。绝不给人任何负担,只要我们自己能做的。这样去处事待人,人家可以感觉到,我们时时是为人设身处地,时时想着给人方便,绝不想给自己方便。
我们看祖师大德,弘一大师跟着印光大师那几天。印祖这么高的威信,他自己缝衣服,不麻烦别人。所以我们在福报当中要很冷静。你说很多大众买好东西给我们,我们感恩。但是一次两次、三次五次,我们不知不觉就觉得,很自然了。甚至于,十次二十次了,东西来,「哎呀,这个又不是我们需要的,怎么不买我们需要的?」这个心态一起,那都在福报跟顺境当中堕落了,我们自己不知道。所以顺境比逆境难修多了,逆境是磨炼人,每个人都知道该接受磨炼,可是顺境淘汰人。比方说人都很恭维我们,特别难修。恭维久了,自己还觉得自己真是挺不简单的,就堕落了。
接着谈到善的大小,举了卫仲达的例子。其中这一句最关键的话,就是卫仲达很疑惑:我还没到四十岁,怎么这个恶录好像快装满整个房子了?所以卫仲达很有福报,他假如不被抓到冥界去,他这一生还搞不清楚状况。所以他有福报,能够被抓到阴间去。诸位同仁,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那代表我们福报还不够,为什么?他终生不会忘记,我们可能只当个故事听。但是,我们假如是真正百分之百不怀疑来领受这个故事,那就终生有大受用了。阎罗王说到的,「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所以也提醒我们,修行一定要从根本的起心动念处去修。
我们之前提到,俞净意公,他还结文昌社,跟好几个朋友都惜字纸,都放生,戒口过,做了很多好事,他自己觉得是好事。可是孩子都死的死,不见的不见,非常的凄凉。他就很无奈,常常写疏文给老天爷,说怎么这么不公平。这叫怨天尤人,罪又加一条了。所以灶神爷说,你逃命都来不及,还在那抱怨。后来点出来,也是让俞净意公从念头上修。所以灶神爷说的,要把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都要从这个念头上对治,不然改不了命啊!所以我们看到修行的人多,真正改造命运的人不多,都是没有能从意念去下功夫。
灶神爷讲,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心胸太狭窄,太苛刻,又急躁;高己卑人,这就是傲慢了;忆往期来,就是心常常担忧,有所忧患、有所恐惧,忆往期来,人的精神都是耗在懊恼过去,担忧未来。其实当一个人常常忆往期来,都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虚度自己的光阴,那都打妄想。恩仇报复念,这个就是瞋恚心太重了。而且一个读书人常常起这个念头,那对不起圣贤、佛菩萨的教诲了,都没有用上这些教诲了。
所以俞净意公从念头上下手,人家几年之后,他改造命运比了凡先生还要勇猛,三年之后,「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这个功夫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了。每一个念头起来,每一个言行一出动,都是万善,都是跟善相应,绝没有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念头跟行为出来。
所以从卫仲达先生这一段话给我们的启示,「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小而大;茍在一身,虽多亦少」。我们读到这一段,很高兴,「好,那我念念为天下国家。」古代的人,他读这一段,他不会有问题,为什么?古代读书人,他很重视格物、修身、齐家,读到这一段,他扩宽心量,天下国家。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没有这个根基,一读,看到「天下国家」了,就很想治国平天下,却不知道,我们要打好基础,才能治国平天下。
比方,我们假如息灭贪瞋痴的功夫都不够,我们怎么利益国家天下?我们修身、齐家都没基础,家庭都没照顾好,然后就想要去利益社会,往后的流弊就出来了:怎么弘扬传统文化的人,家里都不顾了?现在这些现象都产生了。有地方的负责人,他的太太就对他怨气很大,但是当事人不自知,都还是觉得太太不对,「我这么为天下国家了,妳还不支持。」
古代的人很清楚这个次第,所以我们还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定要从格物、从修身这个基础做起,才能真正利益到天下国家。我们自己没有修身、齐家,我们讲出来的道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办法真正给人深刻的启发。真正修身、齐家,叫学儒;没有这些基础,那叫儒学,那是研究而已,利益不了人的人生的。
接着又谈到,行善有难有易。而「先儒谓克己」,克己的功夫很重要。其实克己,就是我们要能不自欺。而师长也在这里讲到,我们这个世间难,就是要从克服自私自利做起。佛菩萨很慈悲,连名号都在给我们最重要的教诲。所以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号「释迦牟尼」?就是对治我们最难放下的习气。「释迦」是仁慈,不自私自利;「牟尼」,是清净,寂灭,就是不染着。因为我们在这个世间,习气就是心量不大,很难放下自私自利,又很容易贪着,很容易执着,很容易染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这个佛号就时时提醒我们最严重的习气。
比方,这个清净就是不被贪瞋痴慢染着。而孟子也提醒我们,「人皆好为人师」。好为人师是傲慢,我们在境界当中起了傲慢心。所以师父也常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但是,我们学了一些道理了,就很容易用道理去要求别人,那这个时候傲慢就上身了,就贪着了。而且我们根基都不牢,说实在的,下功夫在自己的习气都嫌不足了,还得花一大堆的精力去看别人过失,那我们自己内观,我们自己往内发觉毛病的精神、工夫就更不够了。而当我们自己都没有很好的修养,我们讲的话要让人接受,那就更困难。人家心里想:你五十步还笑我百步。
所以,修行,从最难的地方克下去,是真正珍惜了古圣先贤的教诲。
后面讲到的「江西舒翁」,他是一个教书的老师,看到一个女子要寻短见,他赶紧去救她。原来她欠人家官银,她先生要把她卖掉。但是她又已经有襁褓中的孩子了,假如她被卖掉了,她的儿子可能都会死亡,会饿死。所以舒翁看到之后,马上就安慰这一位女士,然后就跟她讲:「我们这里有很多江西的私塾老师,他们因为出去教书,然后一起要回到自己故乡,他们都是读圣贤书的,我招他们来,一个人出一两,就能解决妳的事情了。」那个女子她是欠十三两。
结果他一回来跟这一些同去教书的朋友一谈,没有任何人要出钱。结果他一看,他也不能袖手旁观,就把自己两年教书的十三两,全部都给了这个女子,后面都断粮了,没东西吃了。赶到家里,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赶紧叫他太太:「妳赶紧去给我煮顿饭吧。」他太太说:「没有米。」他说:「妳去借嘛。」他太太说:「都已经跟人家借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就等你回来了,等你买米了,不能再跟人家借了。」她先生就把这些过程一五一十告诉他太太。
最难得的是他太太听了以后,不只没有不高兴,还很随喜她先生见义勇为。诸位女同胞,假如是妳先生这么做了,我们会不会很随喜?「啊呀,做得太好了。」他太太就说:「没关系,我有好方法,也可以让你吃饱。」他太太就去摘野菜,然后用一些山上的食物,就煮给他先生吃了,也是吃得挺饱,两个人去睡觉了。结果就听到窗外传来的话,「今宵食苦菜」,今天他们夫妻一起吃苦菜,「明岁产状元」,明年就生状元。他们一听完,马上披着衣服,向天拜谢。明年生儿子芬,果然中了状元。
我们有时候看这些故事都觉得,我这一辈子怎么都没遇到这个情况?怎么都没有窗户外哪个天神给我们赞叹、随喜一下?从这里我们要看到差距,人家是至诚的心,至诚如神,至诚感通。这是江西舒翁,难得。
「邯郸张翁」,也是很难得。他家里很穷,又没有孩子,拿了一个酒坛,有钱了就投一点钱进去,投了十年了,终于把这个坛给装满。结果也是遇到了邻居要把妻子卖掉,去还债,但是又有三个儿子很小。这个妻子真的被卖掉,这三个儿子可能都活不成。所以他就把十年积下来的钱,就跟太太商量,当然这个也要尊重太太了,要拿去帮助这个邻居。他太太更不容易,钱不够了,把自己的首饰拿下来,才把钱凑够。所以我看,一个圣贤人出来,要有几个条件:第一个要有圣母、贤母,第二个还得有贤妻,成就一个人的道业。所以当天晚上梦到神人,抱了一个孩子给他,结果他们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叫弘轩,子孙相继都考上进士,这个家道就兴盛起来了。这是邯郸张翁。
最后,「镇江靳翁」,年老无子,他是五十岁还没有孩子。结果他的太太不简单,很替他着想,哎呀,都还没有孩子,我怎么对得起靳家的祖先呢。所以他的太太自己把首饰卖掉,然后买了邻居的女儿来做她先生的妾。结果她先生回来了,太太把她先生请进房间,然后就让这一个年轻,可能不到二十岁的女子,就侍候她的先生。然后还把酒都摆上了,就对她先生讲:「我已经老了,我不能生育了,这个女子很善良,很可能就可以帮我们靳家传子嗣了。」
讲到这里,靳翁,读书人,整个脸都红起来了,不好意思。然后他夫人怕他不好意思,就出去了,还把门关起来(他这个太太很有意思),把门都锁起来,不让他出来。结果锁好了没多久,她先生从窗户跳出来了。
我们感觉,他夫妻在对话,啊呀,都是真情真义。他跟他太太讲:「妳这一份心,实在是非常善良又敦厚,不只我感激妳,连我的祖先都感激妳啊!」他太太是为了继承他靳家的子嗣啊。但是靳翁就讲了,「这个女子年幼的时候,我还常常抱她,而且我抱着她的时候,我的心里面已经起个念头了,哎呀,希望这个小女孩以后能嫁一个好人家。我已经老了,又多病,我不能害了这个女子。」
我们从这里看到,古代的人,不愿意让人难过,不愿意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已经祝福她有好的人家了,已经想着就把她当女儿了,绝对不会因为自己的私利,或者自己的欲望,去违背自己的这一颗心。所以古代人有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快乐。我们在《德育故事》里面,可以体会到古圣先贤处世的态度。包含「季札挂剑」,起个念头,他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良心。
所以举的这几个例子,都是很不容易劝人行善,所以上天给予的果报很殊胜,而他们并没有求果报。
而最后,师父也期许我们,这一生遇到念佛法门,一定要把十六个字放下,才能真正改造命运,所谓「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回故乡,这殊胜的果报就能够得到。
好,那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