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了凡四训》心得分享(第十五集)
时间:2016-01-22 15:25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amtb.cn/rsd/rsd.asp
蔡礼旭老师 2010/6/1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3-015
大家好。我们上一节课,《了凡四训》讲到「积善之方」,举了十个行善的榜样。那让我们印象很深的就是这十个榜样,真的都是发自内心去行善助人,确实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心。而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信解行证,这十个榜样,让我们对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有善报」生起信心。
而「人之初,性本善」,看到这些好的榜样,我们可能都会流眼泪,就像我们看「了凡四训」电影版,尤其看到这十个榜样的时候,真的会不自主流泪。大家假如看「了凡四训」电影版,还流不出泪,就是心太硬了。当然,不要我这么一说,大家回去看就「赶快流眼泪,赶快流眼泪」,这就……很恭敬的心去看,去领受他们的慈悲、仁爱。
当我们起了信心,当我们起了效法的心,那要效法他们,要进入理解道理,才能真正去行善。假如对善恶的道理不清楚,《了凡四训》讲到的,「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觉得自己是在修持,「岂知造孽」。所以佛门说「信解行证」很重要,要理解,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弟子规》也说,「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得要了解道理。
我们看很多人修行,有一个现象,就是:还没修行以前,还没有那么多烦恼,反而学了以后烦恼更多。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清净了,所以更容易看到自己问题。就好像太阳光照进来,本来觉得房子里没有灰尘,真的没有?怎么阳光一照进来,看到的都是灰尘?所以这个阳光就好比人心清净了,就更看到自己的问题、习气。所以并不是习气突然变多了,是本来就有习气,看得到了。这是一个情况。
另外一个情况,是学了以后,理没有明白,觉得这样做好像也不对,那样做也不对,然后就愈学愈不知道,连吃饭睡觉都不会了,就麻烦了。这个就是没有穷理,学起来就常常会对一些情况困扰、疑惑,甚至生烦恼,「哎呀,怎么愈修行愈不自在。」都要通过理解道理的过程,才知道真明理了,处事待人就能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佛法是圆融的,有佛法就一定有办法。
所以儒家也讲,修行要通权达变,要学到这个分上,就是能穷理了。我们看曾子是大孝之人,但是曾子有一次,协助他父亲在田里耕作,把瓜的根都刨掉了,那整颗瓜就都废了。他爸爸很生气,一气之下,刚好旁边有根大的棍子,拿起来就敲下去了。曾子看到父亲拿起这么大的棍子,还更恭敬的蹲下来给父亲打,结果一打就昏过去了。
而曾子一醒过来,马上就到他父亲的面前去,「父亲啊,刚刚您教训了儿子,儿子很感谢,有没有让您的身体受损?」这个心境不简单,假如我们被爸爸给敲昏过去了,眼睛一睁开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可能就是先「哎哟,痛死我了」,接着就很生气了,爸爸怎么可以这样?
但曾子没有任何的情绪,反而是考虑父亲的感受,然后安慰完父亲,又怕父亲担心自己身体是不是有什么严重的损伤,他就走去弹古琴、唱歌,然后还用余光看他父亲的表情。他父亲看他又能唱歌、又能弹琴,那应该身体没什么问题,他父亲脸部表情放松了,曾子才,「哎,爸爸不担忧了」,才离开。心非常的细腻,体恤他父亲,这个都是我们的学处。
后来这件事情孔子知道了,孔子就说,「曾子不是我的学生,以后他来了,我不要见他。」曾子听到了这个话,就赶紧去请教,他觉得我一定是有哪里做错了。
今天曾子这么做,他也是凭着一份孝心去做的,但是夫子却这么指责他,他当下还能去请教,这个不简单!我们尽心尽力行善了,结果师父说,「做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这么说我们的时候,我们能不能马上接受?还是觉得很委屈?「我都这么尽心尽力了,还批评。」
这个是曾子念念为父亲着想。而且曾子是对夫子百分之百的信任,夫子对他有批评了,他绝不会固执己见,赶紧了解状况,请教。
所以夫子就说到了,我都给你们讲了大舜的故事了,怎么都没记得?大舜是父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出现了;父母要伤害他的时候,找他都找不到。而且,父母拿着小的棍子的时候,他接受惩罚;拿着很粗的棍子的时候,他就赶紧走了。这叫「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是通权达变。因为假如父亲在盛怒之下失手,把儿子给打死了,那父亲是最痛苦的,他一生都遗憾。而且每一个人都是天子的子民,怎么可以让自己的父亲杀死了天子的子民,这是陷父亲于不义了。
从曾子这件事,我们就了解到,学问都要穷理,都要能通权达变,我们才会做得欢喜,做得圆融,做得事事无碍。
所以接下来这一段,我们对「善」从八个角度来深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解得清楚了,自己非常明白,就能很好的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而不会遇到事情不知所措了。
我们看第一个谈到,「何谓真假」,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而一开始就提到了「儒生数辈」,代表这一些都是从小读经书的人,是读书人,读了这么久的书,都不一定能明白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但难得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些现象不了解,他懂得请教,这个就是这些儒生的可贵之处,「心有疑,随札记」。
其实人心上有不能理解的事情了,心上就有东西了,这个时候他再读经典,能够至诚感通吗?能够全然相信吗?就不容易了。我们看这些读书人说的,「佛说无稽矣」,佛这么讲好像没什么道理,好像不是真相。那他有这个怀疑了,他对佛经能不能恭敬去奉行?就不容易。一定要把这个疑给解掉。
他们举了一些情况,行善为什么子孙不好,造恶为什么家门隆盛,来请教。中峰和尚提到了,「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这个也是提醒我们,还没有证阿罗汉以前,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意思,很重要的,依经典判断是非邪正,依法修行,依法不依人。所以这里,中峰和尚也提醒我们,面对一些境界的时候,不要轻易的怀疑经典,更不要怨天尤人。在这里,也提醒我们对经典、圣贤的教诲,不能怀疑。
玄奘大师,一生为佛门奉献他全部的精力,翻译的经典,在所有高僧当中,那是数一数二的功劳。而玄奘大师晚年生了一场病,生病的时候,玄奘大师起的一个念头,就是「是不是我把经典翻错了?」这么大的贡献,没有丝毫求任何的果报,只生怕自己会不会翻错了,障碍了正法。而他在面临果报的时候,他绝对没有怨天尤人,也绝对没怀疑真理,只想着一定我有问题。这一念,可贵啊!人往往在面临人生很大的境界的时候,还能完全不怀疑真理,这个是真信之人。
而人为什么在看一些事物的时候,容易起怀疑,容易不能看到真相?因为,这里讲到的「凡情」,就是人看事物还是看得比较近,考虑的都是眼前,或者考虑的是自己。但是佛门的教诲,「因果通三世」,这个时候,才能真正看得清楚整个事物的来龙去脉,而不只是看他眼前这一年两年,或者这一世而已。所以佛门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一个人在面临任何重大的挫折、危难,都能不怨天、不尤人,这是真正相信因果报应。
我们俗话也讲,「为善必昌」,为善的人一定会兴旺,「若为善不昌,其祖上」,他的祖先,「或自身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殃,若为恶不殃,其祖上或自身必有余昌」,他的祖先跟他还有余福,可是余福享尽了,「昌尽必殃」,他果报就来了。那现在的人,果报来得更快,就不用等来世了,就这一世,惨烈的果报就现前。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没有伦理道德,做出来的事,可能一天所造的罪业,超过古代人一辈子造的罪业。
所以中峰和尚也很善巧,没有拿很多道理来反驳这个读书人,反而是设问,请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觉得善恶会相反?你们举举例子。这读书人举了例子,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和尚说未必是如此。所以最后中峰和尚提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这个真善跟假善,必须从根本的心地上才能够判断得清楚。「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打他为他好,是善。就好像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责罚我们,让我们终生能够不再犯同样的错,这个是对我们一生很大的帮助。当然,这个打跟骂,要打得醒才好,你不要打下去跟他结冤仇了,那就有流弊了。「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恭敬人、礼敬人,在心地上已经是恶了。
接着又说了,「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能时时以团体为重,以大局为重,这个是真。我们在团体当中,懂得主动去付出,绝不计较,觉得吃亏是福,能做是福,这个是善。人一计较了,「为什么都是我做,不是他做?」一有计较的心,就是私心了,「私则为假」。而且,从心地上去改过、去力行是真,只做个样子给人看,「袭迹者」是假。
比方我们说恭敬人,当我们在人看得到的时候特别恭敬,人没看到的时候,恭敬就没了,那这是「袭迹者假」,都是变成做表面了。比方,人要有威仪,在主管面前,同仁面前,威仪都很好。刚好,没人的时候,「哇,终于可以放松一点了」,在那儿打电话,脚都翘到沙发上面去了,突然在那里晃着晃着,哇,蔡老师出现了,把他吓得都从椅子上快跌下来了,那你说我们在修行不都在自欺吗?没人在的时候是一个样子。
当然了,假如我们在那里随顺习气的时候,突然被人看到了,那是祖上有德,那是护法神很强,是吧?一有什么不妥了,马上就有人提醒我们,那是有福的人。可是我们往往人在福中不知福,都觉得:真衰,今天还被蔡老师看到,下次一定不被他看到。所以人,什么是福、什么是祸,搞不清楚。在那里放纵的时候,随顺习气的时候,都没人发现,那才是没福的人。
所以这个「袭迹」,就是不能够做样子,得真实面对自己。包含,对领导恭敬,对其他人不恭敬,全部都是袭迹了。对人都一样的态度,才是对的,这才是「根心者真」。
「无为而为者真」,就是很自然、不落痕迹去做,去行善。「有为而为者假」,很刻意,这个刻意当中,可能都是有企图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利,为了让别人觉得,我修养很好,是个善人。这个,中峰和尚对我们的提醒,在修行的路上是非常重要的。
接着又讲「端曲」。说到,「谨愿之士」,一般的人都觉得,这个人非常谨慎、非常恭谦,是好人,但圣人「宁取狂狷」。一般人所谓的善人,跟圣贤人看的,不见得是一样。而这个很谨慎、恭敬的人,他很可能就是,在别人面前就是要是一个好人的形象,就变成滥好人,怕得罪人。《弟子规》讲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怕得罪人,那个「怕」字,不就是已经贪着在别人面前是一个很好的形象,贪着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好来好去就好了,不要有任何情绪上的不舒服。都是贪心。今天为他好,哪怕他凶我、骂我,我该讲,我还要讲,我不贪这个一定是维持一个表面好的样子给人看,这个我不要,这才是正直的人,直心。
当然,我们去劝人的时候不能发脾气,你要是非常诚恳去劝,哪怕他不能接受,还侮辱你,还毁谤你,你都觉得,该做我还是要做,这样才是孔子讲的,是有志气的人,有正气的人。因为假如不愿意得罪人,很多团体当中错误的事情都没人讲,到时候大家是非、善恶都分不清楚。假如我们团体是非、善恶都分不清楚,那来接触我们的人都搞不清楚,怎么弘扬传统文化的单位是这样的风气?是看到不对,都是因循苟且,都是姑息,那就错误了。
所以这里也提到,「狂狷之士」,他是有胆识的,真正能为国家担当大任,能够为群众做服务的。而反而那个怕得罪人的,往往会随波逐流了。
接着,经文又提到,「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我们圣人所判断的是非,他一定跟天地的真理是相应的。人间有法律,上天有天律。而社会的法律,以至于社会的风气,是当时候的人形成的,它会变,可是天律是不会变的。比方吃肉,法律不会把你抓去关;可是在天律,吃牠半斤,还牠八两。
所以我们既然读了经典,我们所有的是非善恶,一定要跟真理、跟圣人同是非,绝不可与世俗同取舍,这个就是不随俗。人这一生遇到正法了,就要有志气。这一生是期许自己,要「装身于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浪之人」。「与圣人同是非」,也是期许我们,时时以圣人为榜样。
而我们看到这个时代的一些风气、现象,比方「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这个「盗戒」,就是不与取,不占人便宜,可是社会的现象,现在变成懂得偷懒的、懂得占便宜的,是有本事。这就偏得太厉害了。可是老天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尤其假如是公务员,都是领着人民的民脂民膏,还不尽心尽力工作,他领的那个薪水,都叫不义之财。今天他认真工作了,这个财就是道义之财。不认真工作了,还领国家的俸禄,比方他偷懒了,他应该只能领两千,他却领三千,那他那一千就是不义之财。所以世人现在的那些思维,都可能让他这一生造很大的罪业。
古代人可贵,王凤仪老先生,他去给人家工作,他没有说我薪水多少,他都尽心尽力做,然后老板觉得给他多少,他就欢喜接受。以前的人真是什么都是道义,不讲利,开口说我的薪水要多少,他开不了口。所以这个社会的风气,我们都要保持冷静。
包含这个「邪淫」,纵使是男女朋友,只要没有婚姻关系,都属于邪淫。「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因为邪淫所带动社会的风气,会非常非常的严重。我们现在看每一年堕胎有多少人?这个风气一开,人都不像人了。有些人又说了,「那我一定会为她负责,我一定会娶她的」,统统只考虑自己,这个就一定不是善了。我们处在社会当中,哪怕你以后要娶这个女子,你做出来的行为就给社会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个都是在造业了。所以古代人对这一些五常、五戒,都是非常的严谨。
接着又说道,「凡欲积善,决不可循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接下来有三句提醒我们,怎么在心源隐微处,来洗涤掉自己的错误。
下面这三句讲到,「全是济世之心,即为端」,是真的,是端正的;「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今天为什么要去利益,「济世」是利益社会,还有可能夹杂着谄媚在里面呢?因为我们在服务大众,比方说弘扬正法,我们在做的时候,会赢得很多的赞叹、恭维。那假如我们贪着上这些赞叹、恭维了,而忽略掉了:第一个,我自己格物了吗?我自己修身、齐家了吗?都是去做利益大众的事,反而忽略了自己做人的根本,那这个就是有「媚」在里面,就是做一些要赢得、讨好大众的赞叹,想求这些赞叹,而忽略掉了这些基础了。很多人很喜欢到外面去做义工,不喜欢留在家里,家里没人赞叹他,外面都是赞叹,那不就都是讨好,都是媚了?
而且真正要济世,要很清楚,不是说办了几场课程,所有的人都幸福快乐了。更重要的,每一个人的德行有没有扎下根?他真有德行了,他才能够带领他的家庭走向幸福。
所以这个时候真正要帮助人,要看得很远。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帮助人,是我们真正有没有依教奉行。能把怎么落实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我们自己做出榜样来,才是真正能济世,能供养大众。这个时候我们不老实扎根,老实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单位做起,那这个就是「媚」,而不自知了。
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整个荣誉、赞叹、恭维也不迷人,我们人也可能自迷了。所以太多想做好事,太多出去做义工,都可能忽略掉自己的调伏习气,或者自己齐家的工作。
这里强调「一毫」,也给我们启发很大。因为只要有这一毫的错误的心念起来了,它就开始扩展了,最后我们就可能因为这个错误的思想,而障住了我们的理智了,而看不清楚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这里还提到,「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我们今天去爱人,就是要利益人,还会有情绪起来,那事实上我们在爱人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求不到,情绪就来了,或者是带着控制的心,他不听我们的,我们就难过了。所以自己是不是真正的爱,还是掺杂着情绪,掺杂着控制、占有在里面,我们得看清楚。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师父这里讲到的,都是恭敬别人的心,是端正的,掺杂一点玩弄世人的心,就是不恰当的。所以佛门有一句话,也是值得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常常反观自己:「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每一个心念就像一颗种子,心念偏颇掉了,有毒了,这个果实绝对不可能是好的。
接下来又讲到,「何谓阴阳」。为善人家知,是阳善;为善人不知,是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而我们看这个「阳善」,大家都知道他是善人。在我们一个教学团队里面,阳善往往是弘法的人,在台上讲课的人,「阳善享世名」;护法,付出、尽心尽力,没人知道他的名字的,叫「阴德天报之」。所以我们留心《净土圣贤录》,很多修行有大成就的,在厨房摘菜的,做那一些人家不愿意做的事。为什么?人,行善都喜欢人家看到;默默无闻,除非是真有奉献心的人,真正不张扬的人,他才会做得欢喜,真的没有分别心的人,他才能做得非常的安心、无求。
所以我们看,这个弘法,享世名。而且这里还提醒,知名度很高,享有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所以尤其我们现在弘法的年龄都比较轻,我们要更警惕这个德行要跟上去才行。尤其年轻,我们的德行根基又不牢,大众又这么多赞叹,所以这个时候很容易就傲慢了。
尤其又是都讲道理给人家听,第一个,我们讲着讲着人家恭维了,还觉得自己真的是这个境界,就很危险了。再来,因为讲的都是道理,懂的也多一点了,就容易又多看别人的错。被恭维,傲慢了,又常常看别人的错,加上刻薄,苛刻了,这个都跟善、跟福,是相悖的了。所以我们在讲学的年轻人,我们自己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能在这些境界当中心态偏掉,就麻烦。
而这个「阴德」,护法默默付出,人家可能没有任何掌声,每天都是行菩萨道,行「普贤十愿」。为什么?他没有那种盛名,他处处恭敬,谦退,礼敬每个人,他修「礼敬诸佛」。他不觉得自己多厉害,常常都能欣赏别人的优点,这「称赞如来」。他在做的时候,都是抱着供养大众的心,比方他在厨房做菜,哎呀,我做这个菜,就是给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吃的,那人家炒菜是行菩萨道啊,「广修供养」。因为不傲慢,又常常能检讨自己,「忏悔业障」。反而是默默无名的人,他能真正做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所以为什么,我记得有一次,刚好有一个学生问师父,「师父,我们差不多多大年纪可以出来讲经?」师父说,「以前是最好四十岁以后,不过现在我看六十岁以后再说了。」所以这个也是提醒我们,年轻的人站到讲台上,真是悬崖勒马。所以我们就更要有高度的警觉,绝对不能在这个阳善当中,享了世名而堕落。我不要刚刚的话讲完,待会儿我一下台,所有我们讲课的老师统统要辞职。师父那天讲经讲了,「要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要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背后,就是要戒慎恐惧,如履薄冰。
再来,要形成护念团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绝对不能不可一世,自视甚高。诚惶诚恐,然后又能「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而且要效法古圣先贤的风范,觉得最可耻的事情,就是言过其实。「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所以这一段期间我们课程比较少,尤其我们讲学的要真正静下来,我们讲了这么多,到底我们落实了多少?这么一反思,真的会汗流浃背,会生大惭愧心。
这里师父也提到,「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其实我们读懂这个道理,天底下有没有坏事?有没有坏事?人家骂你了,好事还是坏事?你看,人现在好事、坏事搞不清楚。人家一骂我,「我今天真衰,气死我了」,这不明道理。人家骂你了,你没有这样,你应该高兴,「子孙往往骤发」了。人家无缘无故骂你,是让你的福气更大。子孙骤发,那自己呢?那福报更大!是吧?我们这个道理搞明白了,我们过的日子就是「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师父讲的,每个人看到他,瞪他一眼,骂他几句,就把他无始劫以来的罪业都报掉了。所以以后人家瞪你、骂你,啊,感谢他。你这样的心境,人家跟你相处三个月、五个月,都被你给折服了,世间还有这种人,修养这么好。不只你的罪业报掉了,你还给佛菩萨脸上贴金,你的行为让人家相信佛法,成就一个人的法缘,那就功德无量,那就真正是为人演说了。
所以这个「阴阳」的角度,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而我们看到,一个人真正有德行,反而是水到渠成,实至名归。实至名归,叫因缘成熟。像印光大师,他一生厚积薄发,十年用书信教化大众。印光大师七十岁人家才发现他,但是这十年的弘法功德的影响,被称为「中国三百年来第一高僧」。
我们从印祖的风范去体会,「厚积薄发」。真正够厚了,绝对可以给世间最大的利益。但是假如我们没有厚德,就很张扬,就很急着要去做多少好事,这个是不能持久的。而且我们前几年,传统文化的弘扬叫做「宣传期」,是撒下这些种子,我们自己的根基也不牢,我自己算是名不符实最严重的,没有人比我严重。这个时候,更要潜下心来。最重要的,息灭贪瞋痴慢,勤修戒定慧。
我们只有名,而没有真实的德行,世人看不清楚,自己身边的人是最清楚的,一看就知道我们的德行还差得远。所以今天我们走在修道的路上,假如连身边最近的人都不佩服我们,都对我们有意见了,那我们得要真实面对,我们没有真实的德行,名不符实。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撑个样子给人看,得要真正反思、冷静,对治习气。所以夏莲居老居士说到的,以调伏习气为真正的精进。
接着又谈到「是」跟「非」,举了子贡跟子路的例子。这里我们很佩服的地方就是,圣人做事情,都是考虑到「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
而我们现在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怎么样才是正确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方向?我们得尽力去走出来。绝对不是办了课程,就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曾子说到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落实五伦八德?我们的单位、我们的部门,是不是依照《弟子规》去做?假如我们讲得很好,人家都很感动,结果接触我们,接触我们的部门,我们处世、我们做事,都跟《弟子规》是相违背的,那这个能够真正移风易俗吗?真正能长久的弘扬传统文化吗?那就不可能了。
所以我们得看得远,得考虑流弊的问题,得真正依经典去力行,得从格物,得从修身,得从齐家下手,甚至于是,得从最难的习气下手,这个才是不自欺,才是真干。
所以子贡不受金,孔子觉得这样会让以后的人,要去救人的时候都会有顾忌了,会有压力了,就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子路接受牛了,社会大众觉得好人有好报,救人有好报,反而带动了一个很好的风气了。
后面我们还讲到「偏正」,举的吕文懿公这个例子。而这一段话当中,很可贵的在哪里呢?吕公,当他了解到这个犯人,是他前一年遇到的那个醉汉,他马上反省:哎呀,我当时候假如能够送到官府去,给他一个警戒,他今天就不会变成死刑犯。
这是一个陌生人,吕公在这样的跟一个陌生人的因缘当中,他都能够思考,我在这一个缘当中,有没有失职的地方,有没有过失,有没有需要反省的地方。真是有修养啊!连对一个陌生人的因缘,都能反求诸己,我们就可以想到,吕公在面对他五伦关系当中,遇到任何的状况,他都能首先回过头来反省他自己。这个都是我们从故事当中感觉到,这些读书人的修养,真的是「天地间,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吕公面对一个陌生人,他「自责」,反省他,「自尽」,我就是没有尽到那一份心。「慕贤当慕其心」,我们跟圣贤人学,就是学他们这种修养、存心。这个是偏正。
后面还提到「半满」,这个半满当中,举了很多的例子跟叙述。积了可以满,不积,只有半满。而举的例子当中,这个女子到寺庙里面去,我感觉到这个故事很发人省思。
第一个,这个女子不简单。她捐两文,住持来亲自为她忏悔;结果她捐数千金,这位老和尚派个徒弟来帮她忏悔,帮她求福。她不简单,她马上去请教!她没有说,「气死我了,捐那么多钱,还不出来。」所以她之后能明理,也来自于她的善根。她对老和尚,对出家师父恭敬,然后还去主动的了解,这个是可贵的地方。
而这位法师很可贵,他藉由跟这个女子的互动,在给她传法。假如这个住持有名闻利养了,还会有这个故事吗?哇,那数千金,他就高兴得不得了了,是吧?哎哟,赶快奉为上宾,所有好的水果统统端出来了。那说坦白话,有没有真正利益到这个女子?没有了。
所以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正法的人,绝对不能起名闻利养,不能起谄媚巴结,那我们就是「地狱门前僧道多」了。我们披着弘扬正法的外衣,却搞的都是名闻利养、巴结谄媚。布施多钱的人来,我们就笑得很开心,赶紧泡白咖啡给他喝;面对那个不捐钱来的,还要瞪他两眼,那就愈搞愈完蛋了。
所以这个故事里面,你从每一个人物的可贵的心态去体会,一个故事都有很好的学处。所以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还是真心,真心就是圆满的。这一个行善的心,只要夹杂了丝毫的习气,就是不圆满。
师父这里也提到了,做了嫔妃,免不了带着贡高傲慢的习气。所以《弟子规》讲到,「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所以人什么时候会谄媚?会傲慢?有钱了会傲慢,学历高了,地位高了,长得漂亮了,身高比较好了,只要是这些外在条件一起来,人就容易傲慢。真的是要时时提醒我们自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怎么不知不觉染上这些习气呢?所以我们,从贫穷到富贵了,会不会傲慢?从地位低到地位高了,会不会傲慢?从没有名到现在很有名了,会不会起傲慢的心?人没有高度的警觉,真的傲慢什么时候上来,自己都不知道。
包含,「勿厌故,勿喜新」,喜新厌旧,人太容易犯了!今天新交的朋友,都是赞叹我们,都是欣赏我们,哇,高兴得不得了。看到老朋友又批评我们两句了,「哎呀,真不想见到他」,这个就是厌故喜新的习气,就起作用了。包含,今天住的环境,「哇,挺好」,喜新了,「以前那个地方住得真不舒服」,厌故了。对人会喜新厌旧,对物都会喜新厌旧。包含吃顿饭,都会喜新厌旧,是吧?一不小心,贪着就起来了。这个是讲到「半满」。
那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所以我们听了这几个故事,尤其最后这两文钱的故事,我们就了解到,只要是至诚的心做每一件事,都是功德圆满。所以「待客以至诚为供养」,接待我们每一个因缘,只要能至诚,就是圆满,不要把它搞得太复杂。我们假如还想到,就是要六星级的待遇了,都是想这些物质的东西了,就把最根本的东西可能给忽略掉了。好,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