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了凡四训》心得分享(第十一集)
时间:2016-01-22 15:03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amtb.cn/rsd/rsd.asp
蔡礼旭老师 2010/5/2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10-013-011
大家好。师长每一集结束的时候,后面那一句好像都让我们余音绕梁。「灾消福来,一点都不假。」这个灾消,不是消眼前之灾,真正我们依照佛经,净土法门的修学,这个灾消,是把无始劫以来的灾难、轮回之苦,都能够脱离。所谓「横出十方」,横超三界,不用断烦恼,就可以脱离六道轮回了。这个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当然前提,我们要有百分之一百的相信、信心,依教去奉行。
能够相信念佛可以成佛,这个是很殊胜的善根,就像我们「四十七品」讲的,「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这个「四十七品」,你们一定要背,当然不是硬要大家背这个,因为这一段开示对大家的信心特别重要。「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我们能相信,才能够去依教奉行。所以能对佛菩萨的教诲不怀疑,这个是非常难得。
我们从师长讲经当中,也可以感觉得到老人家对经典的教诲是丝毫没有怀疑。以至于老人家提到,他跟方东美教授、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师学习,对这三位善知识的教诲,师长也是丝毫都没有怀疑。所以领受了善知识的教诲,放下了自己的成见,放下了自己的想法,反而烦恼少了,烦恼没有了。
比方说,章嘉大师给师长讲到,「你一生都不要求了,就为佛法,为众生,你以后的人生,佛菩萨安排,自己不操心。」大家有没有印象当中,师长讲到这一段的时候,那个表情、神情,我印象都还很深。师长讲到这一段,「自己不操心了,佛菩萨安排」,都笑得很开心。师长是五、六十年前,听到章嘉大师这一句教诲,就依教奉行了,就不怀疑了,当下他就不为未来去烦恼。
当然,他的前提最重要的,是自己这一生真正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就是为正法久住,为苦难众生,这些事有意义。世间一切名利追逐,如过眼烟云,一样也带不走。所以人生的取舍,就决定了以后我们的造化。什么应该放下?梦幻泡影要放下,带不走的东西要放下。有意义的责任要提起来。唯一带得走的是自己的法身慧命、智慧,要珍惜每一天,提升自己的智慧、境界。
而且就像刚刚师长讲的,要一切时一切处保持觉悟,这就是会学。佛法无边,六根接触六尘,随时随地起觉照,那何处不是道场,何处不是提升境界的机会,就看我们觉不觉悟。刚刚师长讲到的,闻到一切的香味,马上想到要修自己的戒定真香,提醒自己有没有因戒得定,因定能够开慧。
这些教诲,说实在的,稀有难逢。我们听师长讲经,真的是如贫得宝,要珍惜。能够把佛法给我们开解得这么透彻,让我们知道怎么去下手,怎么去用功,这是难得的因缘。「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老人家五十多年,不疲不厌的劝告我们,协助我们,我们得要知恩报恩才好。
最近师长透过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敬劝我们所有的同修,提到几个重点,也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深信切愿,求生净土」。
我们修学念佛法门,三资粮:信、愿、行。其实我们一提到净土法门,这个是稀有难逢的方法,不只是稀有,也是我们唯一能出离六道的方法。我们「业不重不生娑婆」,我们无始劫的习气还是很重。
其实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我们有没有办法五分钟都念佛,没有掺杂其他的念头?五分钟都很难保持,妄念相续。遇到人事境界,无明火就上来,很容易贪着,很容易傲慢。所以这个习气都是障碍,很难伏得住。而所有其他的法门,都要断见思烦恼,才能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掉,佛作了一个比喻,能够在一个瞬间,把四十里的瀑布完全截断,让它不流。这个四十里瀑布形容什么?我们妄想纷飞,就像那个四十里的瀑布,唰唰唰唰,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对治啊?这边堵了,那边又流了,防不胜防。
冷静想想,我们学佛三年、学佛五年,烦恼是增还是减?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要客观面对的问题。所以伏住烦恼,谈何容易。得靠这个最究竟、最直截、最了当、最方便的方法,以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来调伏、来对治一切的妄念。除了这个方法,我们再能够降伏烦恼,降伏妄念,几乎做不到。
那当然,可能我讲到这里,同仁会说:你这么肯定吗?说不定我是六祖惠能大师的根性,是吧?这个当然也有可能,说不定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然后马上「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开悟了。告诉大家,那是六祖惠能大师,那是在像法时期,禅定得度。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可要客观面对我们的程度,这不是开玩笑的。「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用「唯」,唯有靠这个方法,「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近代的高僧大德,都给我们表演。广钦老和尚是禅宗顿悟的,到底顿到什么境界,这个我不知道。我们是在低的层次,看不到这些大修行人。不过开悟的人,他是没有自己的,他没有说,我学什么,你也跟我学什么,不是这个逻辑。禅宗开悟,见人就是劝「老实念佛」四个字。从禅宗的大修行人就可以提醒我们,现在的根性,「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包含夏莲居老居士,包含黄念祖老居士,全都是密宗的上师,这么高的修行境界,都是死心塌地念佛,表演给我们看。所以我们也不能辜负了这些大善知识的表演,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好,所以这个三资粮,真信切愿。这个「信」字,师长讲到,信是先信自己本来是佛。这个「信」从自己自信,信己,再来,信他。
我们很冷静来看,在菩提道上,我们进进退退,什么时候退得特别厉害?其中有一点,就是否定自己了,「我太差了,我不行,我就是这副德行」,这个念头一起,兵败如山倒。「妄言失志」。所以修学的路上,相信自己非常重要。
有人就说了,「我相信释迦牟尼佛,相信阿弥陀佛,我不相信自己。」这个逻辑不对,相信释迦牟尼佛,从哪里证明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那应该是相信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讲的都是诸法实相,真实的道理。佛在《华严经》开始就讲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量寿经》也讲,「一切皆成佛」,他有佛性,他能成佛。那我们说相信佛陀所讲的,结果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成佛,那这个逻辑就不通。相信佛陀,一定相信他讲的教诲,他不会骗我们。
所以我们相信佛是真语者,佛既然说我们本有佛性,那一定是有的。「本觉本有」,既然有,就一定可以恢复;「不觉本无」,那些妄想分别执着,那妄心都是虚幻的,既然本无,一定可以去除掉。这几个师父常讲的教诲,我们时时要提醒自己,也要鼓舞自己。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这是印光大师的墨宝。李炳南老居士讲,「你们学佛,就得作佛!」大家有机会可以上台中莲社网站,有一段是老人家九十多岁的开示,铿锵有力,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学佛就得作佛!坚定的意志。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你们都没反应,好,我看我们要规定一个时间,来把《无量寿经》最重要的句子,大家做一次会考,都把它背熟。为什么?都背不熟,境界来怎么提得起来呢?这些经句就好像给你充电,都不熟了,境界一来,啊、嗯、噢,一句也提不起来,怎么充电?所以读诵、受持很重要,受持住了才能起觉照,才能不被境界转。
好,所以这里讲,先信自己本来是佛,先信本性本善,「圣与贤,可驯致」,先相信自己。再来,信他,信阿弥陀佛、释迦如来,所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都是真实不虚的,这是「真信」。
「切愿」,愿是愿离娑婆,对这一个世间没有丝毫的贪着,不留恋了,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心非常仰慕阿弥陀佛,仰慕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往生了,圆证三不退,这么难得的因缘、法缘,念念求生净土。
这个欣慕极乐,愿生极乐,「如子忆母」,这种心,就好像「如子忆母」。这一篇其实大家也要背,两百多个字而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们净土法门最重要修学的理论、方法,最精辟、最短的这篇经文。
十方如来怜念我们这些弟子、众生,如父母忆念子女。父母忆念我们,我们不忆念佛菩萨,不忆念父母,没办法。但「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我们想佛菩萨,就像佛菩萨想我们一样,那我们就跟佛菩萨不分开了,「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不会再分离了。
诸位学长,我们现在有没有跟阿弥陀佛分离?你们没什么反应。告诉大家,你假如觉得没分离,保证你每天都笑得很开心。假如现在笑不出来,还是没想佛,还是想烦恼,还是有求,还是有贪着。苦都是从求不得来的,患得患失,法喜就出不来。
我们真的要看破世间。诸位同仁,世间还有什么好求的?当然,这要自己问自己,放不放下,别人帮不了忙,得自己看破这个世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万般将不去」,「一日无常到,方知梦中人」。印光大师很慈悲,教我们很好的方法,什么东西放不下了,马上提醒自己:下一刻就要死了,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下一刻就要堕地狱了,什么放不下?全放下了。所以要把一个「死」字放在额头上。感觉什么罣碍了,什么放不下了,「待会儿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好执着的。」这个方法很好。假如大家很勇猛,要把它贴在额头上,我也不反对。不过,客人来的时候,先把它拿下来就好,不能恼害众生。自己的人看了好,互相提醒,这同道中人,是吧?好,所以这个「如子忆母」,这种念念不舍的心。
而大家要很冷静,修行的功夫,假如我们平常没有什么事的时候,静下来的时候,有十分的功力,当我们在做事当中,在动中的时候,只剩一分;动中十分,很可能病中只有一分;病中有十分的功力,临终可能只有一分的功力。这个较量也给我们警觉到,平常事情比较多了就烦得要死,请问临终会怎么样?我们的目标可要很清楚。现在是要练临终自在无碍,可以不被境界转,这个很重要。
好像是欧阳修先生问一位禅师,为什么以前的修行人,临终前没有病苦,坐着走的、站着走的很多,是什么原因呢?现在的人修行,为什么临终,可能修了很久了,都还是伏不住烦恼,伏不住病苦,这原因在哪?禅师讲,「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乱?」古人修行,几十年来都保持、都提升戒定慧的功夫,他临终怎么会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定?」我们现在虽然好像在修行,「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虽然在念佛,落个印象,提升不了自己的戒定慧的功夫。所以禅师给我们的提醒,功夫一定要在平常积累,不能蹉跎光阴。
《无量寿经》提醒我们,「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不能等啊。现在身体好,好修行,等病痛了,可能佛号提不起来,是提起「哎哟哎哟」,「妈……」,这个时候没那个功夫,就不是开玩笑的了。很多念佛人念了几十年,临终的时候生病,不高兴,「我都修行这么久了,还生病」,听到人家念佛,把人家赶出去的都有。修行,可不能怪经典,不能怪佛菩萨。不能得好的果报,是自己修学不是真实功夫,做表面功夫,怪不得人。
所以玄奘大师,太令我们敬佩了。翻译经典,无人能出其右,翻译经典最多的大师,对佛教的贡献数一数二。结果年老了,生了一场重病,玄奘大师一生病了,念头是:是不是我把经典翻错了?您看,大师奉献一生,有没有求个果报?连个果报都没求,没有求什么身体健康,一心为众生。生怕自己翻错一个字,误导众生,连生病了,马上反省,是不是我做错事情。
所以我们一生修学,也不是要求世间任何的福报,「如是一心求净方」,一心只求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他的福报统统不想。为什么?一有求福报了,这个贪爱的念头,我们就被它转了。所以还有一丝毫贪爱,临终被此念所牵动;还有其他的念头,想要希求其他的事情,念不一,不生极乐,不专注求生净土,临终又被这个念牵到其他的因缘去了。好,所以这里,「如子忆母」,那就没有其他想法,就是念念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开悟真不容易,可是要开悟才能真帮得了人!这个我们常常在跟人家交流传统文化,有时候真是战战兢兢,就怕讲错话。又没开智慧。所以能早一点往生,早点去好。每天都战战兢兢的,有时候讲完课,背后都湿了。所以一念到这个四料简,「但得见弥陀」,「万修万人去」。
当然,师父讲的,活一天,为佛法、为众生做一天,绝不留恋,什么时候阿弥陀佛来接,什么时候就走。说到这里,都想现在就走。「但求无过」,可是真难,讲着讲着,有时候习气起来了,把人家误导了,都是情何以堪,都不是我们愿意的。好,这是师长给我们批注的「深信切愿,求生净土」。
再来,劝请我们发菩提心,不为自己。其实师父的教诲,二十个字,纲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就是发菩提心,不为自己。我们看到这五个心,感动,流眼泪啊。为什么?善巧到极处了。师父怕我们体会不到菩提心,很抽象,告诉我们,真诚心是本体。「深心」,又怕我们不懂,清净、平等、觉,用这三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心,我们的菩提根,这个深心,有没有立住。从这三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的自受用是什么程度,有没有愈来愈清净,愈来愈平等,愈来愈觉悟。再来是他受用,慈悲心。真诚是本体,自受用、他受用,开解成五颗心,让我们好好去体会。我们会用功了,时时起心动念观照自己,有没有符合这五颗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一偏离五颗心,赶快转回来。
再来,「坚决修学」,坚定的决心,「成就三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
诸位同修,《了凡四训》,它讲解改过迁善的道理讲得很好,我们说「解行相应」。我们先学《了凡四训》,了解了断恶修善的道理、改造命运的方法,我们接着学《太上感应篇》。整个行善改过,讲得非常细,我们再深入《太上感应篇》。接着《十善业道经》,佛门最基本的经典。有了这三个基础,再一门深入学一部经,绝对可以成就像刚刚师父讲的「触类旁通」,「一经通」,大家对这些道理要没有怀疑,不要念到这些话,「那是师父的事,不干我们的事」。不是这样的。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很难深入。真理是谁真干,谁就能印证,才叫真理。所以,「成就三根」。
真的,我们看着师父这些提醒、这些教诲,是我们很大的福气跟因缘。你说现在修行人这么多,几个人他的善知识是提醒他扎三个根,是提醒他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诸位同仁,您听过谁讲这个道理?不容易。你看现在佛学院一大堆,一学,一个学期学好几部经,得力了没有?真正觉悟、真正走过来的过来人太少了!能把修学最重要的关键,完全给我们和盘托出,不然我们真的还不知道修学的纲领,怎么下手,不知道。所以最有福的人,相信父母、相信师父,这是大福的人,少走很多修学的弯路。
但是我们平心而论,师父讲扎根,讲了多少年了?几个人真干?有时候从这个角度看一看,我们心里想,什么有功德,光是这一条罪,师父讲了老半天,我们连做都没做,告诉大家,这个罪,应该到哪里去?你们怎么这个时候突然都没反应了?真的,换一个角度,就是师父老人家苦口婆心,我们居然一句都不肯做,那这个是,我们说实在的,连做人的基础都没有了。做人的基础,「孝亲尊师」。尊师表现在依教奉行上,不然就像李炳南老师说的,「玩弄佛法,消遣佛法」。可能行善,积了点善因,可是这一条「玩弄佛法,消遣佛法」,这个罪业,我们还是得要承受。因为玩弄、消遣,没有正知正见,福享完了,铁定堕落。没有真学,就伏不住烦恼,福报一来,没有不造业的。
所以,修行人,没有求福报的,真修的人。那些当时候跟着佛陀学习的大弟子们,证果的人,精进的人,统统不希求任何世间的福报。甚至很警觉,他们那时候持戒,守僧团的规矩,其中有几条,真的值得我们警惕。去托钵,不能连续两天到同一家托钵。因为今天假如去托钵,马来西亚的咖喱饭,是吧,明天还想去,贪心就起来了。这个很细微,修行人警觉性特别高。
我们今天中午吃了黑豆浆,吃了豆花,晚上就不能想,哎哟,我赶紧去,还可以多喝一杯。一切享受,随缘就好,不能起贪着。我不要讲完了,大家都不敢去吃饭了。不要太过,就是不能起这个贪念,这很重要。今天我们看到有一些菜剩下来的,赶紧自己先吃,这个就是在修道。好的都让给别人,我们什么都好。新鲜的留给别人吃,我们吃这个。舍己为人,都在这些生活当中,去练功夫。
包含睡觉,印度天气热,不能连续两天在同一棵树下睡觉。睡得太舒服了,是吧,睡得真舒服,不写作业了,不用功了。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享受,绝不可生贪着,这个都要有高度警觉。而我们想想,佛陀那个时候是正法,弟子都要有这样的警觉,更何况我们现在是末法。环境恶劣了,根性又大不如这些修行人,那我们再不警觉,时时息灭贪瞋痴,想进步,谈何容易?好,所以,我们看到这扎三个根,都很感激师父给我们指出来的明路、下手处。
再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诸位同仁,我们大家一起,谈到一天最少要念两千声,保证念半个月、一个月,一定觉得心清净多了。诸位同仁,您每天有念两千的有没有?保证大家,只要你念一个月每天都念两千声,最少年轻三岁,大家可以做看看实验。大家注意去看,最近谁变年轻了,铁定他有念佛。不死、不病、不老的修行法门。
而且,这个说实在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念,也是自己成就;不念,也是蹉跎了自己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因缘。是什么时候练功夫?当下。我们现在就不能保证精进了,还有什么时候可以保证?我们还要警觉到,临终的状况,是比现在不知道难多少倍!「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不要松懈了、不要懈怠了。
广钦老和尚,刚好有一天,大家忙了一整天,腰酸背痛,刚好佛寺在做一些工程。结果把一些螺丝,大大小小都分好的,那一天晚上,广钦老和尚就把所有的螺丝全部又倒在一起,然后晚上就倒在地上,「来,你们统统再给我拣回来」,又再挑整齐。然后弟子就很无奈,师父交代的,赶紧挑啊、挑啊。然后心里在那里想,「今天都累成这样子,你要考验,以后再说嘛,体力好一点的时候嘛,这么累了,你还倒这个给我们拣,哎呀」,在那里心里还是很难受。后来都拣好了,拿去要给师父检查,「师父,拣好了。」然后广钦老和尚:「拣也是你们的事,不拣也是你们的事;要往生也是你们的事,不往生也是你们的事。」
而且这个很契机啊!你说人要往生的时候,还在那里:「嗯,我今天状况不错,来,阿弥陀佛接我吧。」又不是自己可以挑的!而且临终的时候,四大分离,那个时候,你没有真正的定慧功夫,很难伏得住,很难一句佛号相续。所以改天,我们王主任半夜把你拉起来,你可要感激她,她给我们考试,看功夫怎么样。
接着师父讲,「一心唯求,释迦如来正法久住;一心唯求,救度全球苦难众生」。这个其实就是师父最常讲的,「我们这一生,活在世间,只有一个目的:为佛法、为众生。」当然具体上,也落实在敦伦尽分上,绝不为自己了。再来,「一心唯求往生净土,亲侍弥陀」,亲自侍奉、奉养阿弥陀佛,这个是我们一心求的事情。就这三样事:释迦如来正法久住,救度全球苦难众生,再来是往生见阿弥陀佛。
接着提到,「每日定课」,定课对我们还是很重要。我们有一阵子好像没有念早晚课,没有念《弟子规》。大家感觉,那几天没念,遇到境界,是比较伏得住还是伏不住?你们都没什么反应,我都快唱不下去了。因为很多事情得要用心去感受感受;你都不感受,体悟不深,力行就有限。人再怎么劝我们,还是有限,得自己劝自己才劝得动。自己得很有自知之明,「哎呀,没有定课了,真的伏不住散乱的心。遇到事情,觉照度都不够,随顺妄念,老半天才提起一个经句。」有了这个体会了,就知道定课也是祖师大德,成就我们这些弟子非常慈悲的做法。人没有定课,说坦白话,没有不懈怠的。尤其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性,没有不懈怠的。
刚刚师父一开始也讲,真正有功夫的人持不持戒?绝对持戒。他真有功夫,他真慈悲,他要演出好样子给大众看。他知道大众再不持戒,根本没法修行。大众再不有定课,很难不退堕,不退步。我们修行还是需要有压力的,强迫自己,定课要做。这里师长的建议,每天恭诵《无量寿经》一部,礼佛三百拜,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三千至一万声。好,就这三件事。
最后还有一个提醒,「一切时处,力修六和敬」。
「见和同解」,我们一切做事、处事,依照经典,跟一切众生,跟一切同仁相处,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有任何的利益了,大家共享。
「口和无诤」,绝不跟人有言语上的冲突。就像「十善业」讲的,不恶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谈的话都能够让人提起正念,让人精进,这个就很好。
「身和同住」,大家住在一起,生活习惯都不同,对人要包容、和气;对己要严格,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惯恼害住在一起的室友。
这个也是持五戒,五戒第一个不杀,它的意义当中是不恼害众生,不要让人因我而生烦恼。其实人要有大局观,才能让人不会因为自己而生烦恼。大局观,首先,团体的规矩,这是持戒,我们一定带头去奉行。唱反调了,那就更严重了,没持戒,又给团体添麻烦。所以第一个,要能不恼害众生,这个大局观很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大局观,人家常常还要花时间跟我们沟通,还要劝我们,还要配合我们,你看花了多少时间在我们身上?我们为正法久住,是我们的初心,不能到了团体里面,人家一想到我们,就得要伤脑筋,就得要耗很多的时间、精神跟我们耗,那这个就是恼害众生,恼害团体。所以持五戒的人,时时观照,不给人添麻烦,不给人有负担,自己督促自己做好,这个心态重要。人没有这个心态,绝对难做到尽忠职守。好,这个是讲到的修六和敬。
「意和同悦」,有了法喜,供养同仁、同参道友。包含我们前天,大家一起看「达摩祖师传」,看完之后,我体会最深的,我很法喜,供养大众,意和同悦。
还有「戒和同修」,守寝室的规矩,守单位的规矩。
这个是每日的定课。
诸位同仁,听完之后有没有很有压力?修行,精进太重要了,但是精进不可以用力过猛,还得要看我们的整个工作状态。今天假如这段时间很忙,拜不了三百拜,那可以是一百拜。但你不要今天很闲,都不拜。所以这个修行,谁都帮不上忙,得靠自己,自欺欺人没办法。
一个人很全心全意工作,很精进工作,只要他一没事,保证他听经,保证佛号提起来。为什么?因为他很怕自己没有正念;在工作当中,把事情给做不好;他愈做事,愈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这个才是真正有在历事炼心的人的心境。所以他工作很认真,可是只要一有时间,他绝对不打妄想,绝对不混时间。赶紧念佛,赶紧听经,赶紧读经,这个才是在办道的状态。
所以,大家斟酌情况,《无量寿经》要念,你明白整个阿弥陀佛的宏愿,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愈明白,那就愈坚定,一定要去。不读熟怎么知道?好,至于是一天读一部,还是两天读一部,大家自己决定,OK?还是三天读一部?但是一定要精进。真的,我们再不精进,不知道退到哪里去了。这个我是有一段时间,应该是差不多半年左右,每天都读《无量寿经》。读到真的觉得,要以四十八愿为自己的愿,然后读到觉得,什么都不求了,就要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明理很重要,读《无量寿经》,不能间断。甚至于最起码,一个礼拜要读一部,礼拜天,欢迎大家,到华严讲堂,念《无量寿经》。
再来,这个礼拜,确实我们修学要不间断,之前也跟大家讲过,要能读诵,要能赞叹,要能礼拜,是不是?持名,还有观察。其实读诵的时候,也在观察阿弥陀佛的行持,佛菩萨的行持。其中有一个是礼拜。会用功的人,心想佛,身礼佛,口念佛,一天用功不间断。
而且这个拜佛很重要,为什么?身要动嘛。身不动,经络不通畅,病就来了。师长年轻的时候,还没出家以前,事奉几个长者,其中还包含忏云老法师。师父每天煮饭给这些长者吃,然后每天八百拜。师父身体这么好,年轻的时候打下来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运动,一定要拜佛,忏悔业障,同时又训练体力。而且拜的时候,念头里面都不离佛号。双手打开,观想接阿弥陀佛双足;头顶地,伏住我们自己的傲慢。跟菩萨比起来,我们什么都不是。
至于每一天专念佛号,这个也自己定。定完以后有一个原则,只要定完了,今天没做到,明天要补齐。真的,人要有信心,得先突破自己的懈怠,不然说要有信心也很难。所以「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我一讲到这里,心都发虚了。为什么?我记得我小时候读书,一考试考不好,马上很激动,「好,下一次一定要考好」,列了一大堆计划,结果下一次还是没有用功,又懈怠了。所以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不妥的心态,不妥的做法,一定要把它对治。以前读书混日子,现在一定要改掉这个态度,要精进。好,我再过一个月,再给大家汇报,看我这个做定课的状况怎么样,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师长说,以此功德回向,这里有祈愿:一切众生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国家领导政躬康泰,国运昌隆,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崇德兴仁,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一切从我心行开始。
诸位同仁,您这一段时间,保持平均每天两千声的举手。好,待会下课有奖品,我印了几张师父敬劝的资料,我就送给你们,给你们结缘。听话的人,佛菩萨都会保佑,冥冥中都会加持。你依教奉行,这个加持才加得上去。我们不依教奉行,他加持不上。
所以一有空,一定要听经读经。因为不断的熏,它才能起觉照,叫「熏闻成种」,才能真正变我们的金刚种子。今天我们可以勘验的是,遇到境界的时候,我们哪一句提得起来?有一句提起来了,就转境了,「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就像今天讲的,一心忏悔,勇猛不懈。能提起正念,邪念就转过来。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遇到境界的时候,一句都提不起来。没有别的,不要气馁,熏得还不够,老实听经、读经就对了。
今天,师长也讲到,「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而这个「良朋提醒」,当然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能接受别人劝告的态度,才能感得「良朋提醒」。而且师长也讲到,佛菩萨慈悲到极处,名号提醒我们,所有的教学的设施都在提醒我们。包含造像,我们看到普贤菩萨坐着大象,代表力行,解行相应。看到文殊菩萨拿着一把剑,慧剑断烦恼,慧剑斩情丝,把我们的情执斩断,贪爱斩断。包含一切设施,包含供花、供茶、供果、点香,一切都是善巧方便。我们常常想着佛菩萨这些慈悲,不能辜负他们的用心。
所以一切时候都有提醒,就不容易退。那最殊胜的「良朋提醒」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啊。「良朋」: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所有诸大菩萨是我们的大师兄、好同学,时时提醒我们。有时候,提醒多了,怕我们嫌啰嗦,不听了,跑去泡在七宝池里面,水还给你说法,没有压力,善巧到极处。包含菩提树,《无量寿经》里面讲的,「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皆得六根清澈,无诸恼患,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西方极乐世界六尘都给你说法,鸟也说法,大地也说法,吹过来的风也给你说法,都说法。所以就是这么善巧,才能够住不退转,因为没有退的缘,难得啊。
而事实上,师长老人家的威德,成就了我们共修、为大众服务的平台,我们可以善友为依。说实在的,现在要修行,不容易。大家假如不相信,可以到百货公司去走一天,或者你去看一场好莱坞的电影,大家感受感受,这几个礼拜的功夫还能不能保持?或者你到机场去走一走。机场里面,尤其男众要修行太难,机场,那个女孩子好像就怕穿得太多。然后不只人穿得很少,连每个广告都穿得很少。外面现在环境,贪瞋痴慢叫正常,杀盗淫妄叫正常。你在那样的环境修行,I服You,能修得好,那真的不简单,我服了你了。所以能够这样,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了,一起护念了,还嫌弃,人在福中不知福。没事,出去绕一绕也好,人总要失去之后才知道珍惜。真的觉得,哎呀,有良朋提醒,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这个是太不容易了。没有祖宗、没有佛菩萨、没有师父的福报威德,我们还很难有这个机会,要珍惜。
「幽须鬼神证明」,人真的有诚心,鬼神都会帮忙。「我都没有鬼神来证明怎么办?」你都修得好好的就好了,干嘛要鬼神证明,那又是打闲岔了,又是求了,是吧?告诉大家,你很精进修学,到现在都没有鬼神证明,代表你是乖宝宝,不用人家提醒,那是佛菩萨最放心的人,你应该高兴。高兴完了就放下,别太高兴,不然又执着了。师父讲的,做好的梦、好的境界,都不能执着,一执着就麻烦。
我是有鬼神证明还不知道,还胡里胡涂。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一次读经,我是善根不够,很多人都送我经典,我都挺喜欢,就把它放着,好多年都没打开。有一次刚好坐车要回大学,车上两三个小时没事,我拿了一本《普门品》读。读没几下,哎哟,怎么有檀香味?我那时候也不懂佛法是什么,我想,可能是有人把神明抱上车,然后点香。然后我就赶紧,整个游览车绕了一圈,「没有啊,没有人点香,怎么这么香?」继续念,念了一会儿,又很香,我又去看了一遍,看了两次,都没找到,「算了算了,不管了,继续念。」这是第一次。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叫感应,那时候我都不知道。可能是什么?我们迷惑颠倒很久了,好不容易拿起正知正见的经典来读,人家那天神给你随喜一下,「哎呀,终于知道回头了,给你撒点香,随喜随喜。」
还有一次,我去放生,这一辈子第一次放生。结果放生下去,头皮发麻,整个头都是麻的。我就想(人不明理,都胡思乱想),我说,可能是今天太阳太大了,照得人头皮发麻。我就问一起去的朋友,你头皮会不会麻?问了左右两边的人,他们莫名其妙,麻什么麻?后来听经了才懂。为什么我放生特别感应?因为我们家是捕鱼的,所以这个杀生的业力还是很强的。所以,护法神:「你还不放生,你就快没命了。」一看我放生,得加强力度,让我知道,这个该做了,下次也要常常放。
真的,我假如不好好放生,我真的早就没命了。我记得我在二十九岁那一年,开车都开到睡觉,还不是一次。人,真的时间到的时候,由不得我们,除非你有定慧。幸好还有点善心,想为佛法、为众生做一点事情,那个时候刚好有个缘,让我去教书,就慢慢转过来了。但是转,要持续转好,就要真正依教奉行。哪天为自己了,还是会没命,是吧?我是说我啦,我不是说大家,大家不要误会。我是没福报的人,只要不做这个事情了,那个业力就来了,强者先牵。你今天一心为众生了,牵来的都是善的。我自己回到自私自利的心,自私自利就感应业力过来,那就半点不由人了。
好,所以佛菩萨表法,我们真的要感激佛菩萨的慈悲。好,这里最后是强调「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真正真干了,都会有好的境界现前的。这里举的蘧伯玉,人家是贤人,都还这么精进改过。所以师长也告诉我们,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才叫真修行。而人真的可以发现自己满身的病痛、过失,才知道从哪里去下手,去改正,所以发现过失不是坏事。
最后师长在这里也提醒我们,看到水,是提醒自己要有清净心,要有平等心。但是绝对不是看到佛前供的水才这么想,假如是这样,那就学得太笨拙了。不只笨拙,还学出了分别执着。所以我们一看到水,就提醒自己,要清净,要平等。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水,是吧?那大家看到鱼,想到什么?鱼也是表法,三恶道是果报,看到这个结果,要想到原因,不能再愚痴了,不能再随顺贪瞋痴慢了。看到那个白鹅在赶着那只黑鹅,也是表法,那无始劫以来,我们都好争、好斗,你看当了畜生还好斗,怎么得了。
人知道了从这一切时、一切处看到它表法,都能不迷,都能用觉悟去看,六根接触六尘,都是道场,都在提升。
比方说人,自己每天要吃饭,「哎呀,你看,就是这个身体,业报身,还得吃饭。」「每天流不干净的东西,还得洗澡。」所以,人在清洗污垢的时候,常常想到,「恶臭不净,无可乐者」,这个臭皮囊,不能执着,更何况还产生贪爱,那就更要不得了。所以,常常在清洗自己的时候,想到自己:我这个身体要换,要换「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要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要换阿惟越致菩萨的莲花化身。那清洗身体的时候,都在增长正念,要舍掉。当然,不要贪恋这个身体,不是叫大家不洗澡,这个身体有味道了,叫恼害众生,没持五戒。
好,包含自己起一个贪念,提醒自己,「西方极乐世界,无有贪爱,我这个念头不对」,赶快调过来。一生气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生气的人」,赶紧放下来。
好,今天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