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第三十集)

时间:2016-01-03 17:26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蔡礼旭老师 2015/1/10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9-030
 
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们上节课学习到的经句是「见色而起淫心者,报在妻女」。今天是下一句: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从这两句经文,让我们体会到我们跟祖先、跟后代是一体,不可分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孔子的后代两千五百多年这么兴旺,那子孙都是得到祖宗的庇荫。《易经》又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想没有人愿意祸延子孙,但往往因为不明理,顺着自己习气才造作伤害自己、伤害子孙的罪孽。
 
《朱子治家格言》讲:「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不懂道理是人生最大的祸患,因为会不自爱又不爱人了。像这句经文讲,『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首先这个「匿」是怀在心里、放在心里。把什么放在心里?把怨恨放在心里。那这样的人不是每天很痛苦吗?所以人傻,傻在哪?糟蹋自己。明明可以做圣贤人,非得抱着怨恨每天在那里痛苦。人要学经典才会开智慧,别干害人害己的事,要干利人利己、爱人爱己的事情。而用「暗箭」,常常都要在那里算计,要报复。
 
你看在佛门,一进山门是布袋和尚那个相貌,大肚能容;再来,笑口常开。那就是什么都能包容,平等爱护一切人。相由心生,能有这样的相貌,这么庄严。那大家想一想,假如是「匿怨而用暗箭」,这个人应该长什么样子?俗话说小鼻子、小眼睛,每天都在算计别人,眉头深锁,可能苍蝇不小心都会被他夹死。其实有时候人要当当旁观者,自己在人与人相处当中有很多烦恼,突然冷静一下,跳出来看看自己现在的模样怎么样,「哎呀,何苦来呀?干嘛顺这些习气呢?」所以应该是要转变心念、转变人生的态度。人要能转得过来,首先他要明白道理,理得心就安。
 
老祖宗留了很多好的教诲,说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大家相信吗?看大家没啥反应。为什么要先问相信不相信?人的善根要增长,首先信是根本。不相信就不会照做,因为要照做了,那个体会才愈深,智慧才会愈有感悟。不相信了,我们该怎么烦恼、该怎么错误去思考,依然故我。现在相信这句教诲很好,传了几千年应该不会骗人,怎么来过人人是好人的日子?事事是好事,自己怎么感觉每天都不如意,好像每个人都对不起我,怎么跟这些句经句差这么多?
 
我们之前学的是《了凡四训》。《了凡四训》把很多人生的哲理讲得很透彻。那用在我们当前这一句,人不应该匿怨,不要把这些怨恨放在心上。应该把怨转成什么?转成感恩心。你说他对我不好,我还感恩他?《了凡四训》说的,「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他对不起我,我没有错,没有过失还被人家毁谤、侮辱,子孙会骤发。孙子都骤发了,自己呢?积善之家有余庆。自己呢?自己福更大。所以毁谤我们的人是把福气送给我们跟送给我们的子孙。所以人家毁谤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明理很重要,你明理了就不会痛苦,不明理就在那钻牛角尖,钻到吐血没人可怜,为什么?学了不照做,自讨苦吃。所以事事是好事是真相,转个念,危机就是转机,烦恼就是菩提。所以谁有福气?听圣贤、听老祖宗话的人有福气,当下就得清凉,不会痛苦。那不听话呢?俗话又提醒我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弟子规》里面都有这种事事是好事的教诲,「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他也在教育我们,所以遇到恶人,我们也在增长我们的德行,他的错我们不能犯。你是增长你的修养,怎么会痛苦?怎么会跟他对立?怎么会气得牙痒痒?所以痛苦都是自找的,不能怪他。这叫反忍,忍辱可以克制怨恨、瞋恨心。
 
这个反忍就是反过来反省自己、观照自己。还有慈忍,假如我们的慈悲力够,看到一个人,身为「天地人三才」,还在造作恶业,不只不会跟他生气,还会怜悯他。身为中华儿女,五千年的智慧他没学到,还在那里每天害人害己,那不是很冤枉?所以会怜悯,不会对立。
 
还有一个是喜忍,人家对不起我们,我们内心还能欢喜。为什么?他送福气给我。再来,他来给我考试,看我修养够不够。所以我们怀着一个什么心呢?看一切人都是老师,只有自己是学生。哪有说在埋怨老师的?老师是来成就我们的,来看我们的修养够不够、过不过得了关。所以对于来给你考试的人、恶意对你的人,不会生气的、不会匿怨的。当所有的人,我们都能够体会都是来成就我的,那不就人人是好人了?所以学到这一句,我们提醒自己,别好日子不过,偏偏要折磨自己就不好。
 
那我们懂得用这样的胸怀来处事待人,你的下一代绝对是乐观的人,在你周围的人慢慢接触也会觉得像你这样的日子比较好过,慢慢就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人这一生的价值就从修身正己去化人,就达到很好的价值。我们看《朱子治家格言》,全篇在谈治家,但看每一句的内容都是谈什么?修身、修养,可见根本在修身。
 
历史是一面镜子,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宋朝时候有一位名相叫王旦,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国。有一个官员姓卢,这个卢某有一天就拿着一百两黄金要来贿赂王旦,希望走走关系给他升迁。那当然王旦很正直,就告诉他,这些重要的官职不是靠这种方式能做到的,不能以私废公,就拒绝了他。结果他回去就怀恨在心,每天用咒语在诅咒王旦早一点死。有一句话说「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他用咒语去咒人,结果这个不好的能量会怎么样?回到自己的身上。所以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今天去打人,人家记住了,迟早会报这个仇回来,所以理智的人绝对不会去做害人的事情,报在自己,最后会报在子孙的身上。
 
结果他诅咒王旦没多久,在梦里就有神明呵责他了。说,这么忠贞爱国的人,你还用这种恶意在对待他。结果他醒过来没几天就死掉了。这是匿怨去诅咒人得这样的果报。
 
在唐朝唐玄宗时代有一个宰相叫李林甫,有一个成语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叫口蜜腹剑。嘴巴讲得很好听,跟人家都好像很恭维,但是内心肚子里藏了一把剑,都是暗中在算计别人,这句成语应该就是讲李林甫。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成语都有历史典故,这确实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而历史像一面镜子来提醒我们。
 
因为他是李氏的宗亲,跟皇上是亲戚,又特别会逢迎巴结,所以他很快升到了宰相的位置。他怕自己的权力受影响,看到有德行、才干的人,他就嫉妒、怀恨,会算计他们。结果后来因为积了太多的恶,有个官员就告他二十几条的罪状,这些罪都不小。当然这个官员是很正直,因为李林甫已经是祸国殃民了。读书人有时候奋不顾身来举发这些恶人。结果李林甫没有反省,居然还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这个官员,把他活活给打死了。所以这个等于是他造的恶是恶贯满盈,死的时候是七孔流血而死。
 
结果他死后,因生前跟杨国忠有过节,杨国忠就挑唆安禄山,让安禄山去告李林甫谋反。谋反罪很严重,结果皇帝下旨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给他碎尸万段。然后他所有的家族、所有的亲人全部都流放到边疆地带,「祸延子孙」。所以这个口蜜腹剑最后的果报是这样。
 
所以老祖先提醒我们待人宽厚,量大福大,不要计较。不只中华传统文化这么教儿女,像伊斯兰教的教诲中亦如是。所以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不管是东西方的圣哲人,他们通达宇宙人生天地的真相,都知道应该怎么来做人。像伊斯兰圣训里面讲到的:「在憎恨与喜悦的日子说公道话」,人随时随地不要意气用事;「接济与我断交的人」,他跟我断交,我还是跟他和睦,接济他帮助他,才有厚道;「照顾与我绝情的人」,这也提醒我们,他对我绝情,但是我们对他还是有一份情意在。
 
大家想一想,人与人会绝情,必然是前面先有情意了,最后是因为误会,或者因为一些种种的事件才造成这个结果。所以人假如念这些过往的恩德,把这些不愉快都放得下,破镜都可以重圆,都可以化解掉。尤其老祖宗留一句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要想开一点,别跟自己这一辈子甚至于下辈子过不去。
 
在湖南广西交界有一个坪阳乡,一个乡的人口不是很多。这个坪阳乡里有一百多个人记得他们的前世。我们看到那个电视台播出来的节目叫「再生人」。你说一、两个记得已经很特殊了,他这个乡里面一百多个人,大家上网去都找得到这个数据。他们记得前世的家,前世的语言、前世的亲戚朋友都记得,这很特别。尤其有的还记得前世谁还欠他钱,所以这天底下没有占便宜的事情,也没有吃亏的事情,冤有头,债有主,还是得还。所以明理的人不再跟人结怨、不再占人便宜了。
 
西方有非常多的科学家也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人有来世,那就更要清楚不能跟人结怨,没完没了的。一结怨了,讨债都没有讨刚刚好的,愈讨愈凶。你看现在的人脾气又大,一点小事就闹出人命来了,这个很危险。
 
好,所以伊斯兰圣教里面,假如用这种胸怀处事,一团和气,再大的怨恨也能化解。「照顾与我绝情的人」,「原谅行我不义的人」,他对我不仁了,那我能对他不义吗?那假如他对我不仁,我对他不义,罪加一等。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读过圣贤书了,他没读过。那他没读过,我还跟他计较,那我也没度量了。所以「先人不善」,他的父母、祖父母这几代人没有学,没有学你还跟他计较,那我们不是白学了?「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没人告诉他,不要怪他。应该透过我们自己好好做,感化他,让他对中华的经典有信心,这样就对了。要转,要化,化敌为友,化怨为亲,学圣教就要学出这样的胸怀跟功夫。
 
那人会产生这种怨恨是有根源的。大家有没有看过从不怨人的人?你们都没有反应,那代表现在大家怨气十足的现象比较多了。我们在历史当中看到舜王一生不怨人,连父母要伤害他,他都反省自己。所以人会怨人,根源可能内心本来还有怨父母。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有处事当中不好的习气,很可能都出在我们对父母错误的态度。
 
《孝经》告诉我们:「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所以「亲亲」,亲爱自己的父母,推而广之就是爱一切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再从爱一切人推广到怜悯一切的生命,这是人从孝道当中自自然然延伸开来的仁慈博爱。所以不能仁慈博爱,根源在孝道有亏。假如真的好好落实孝道,很多的习气都能够改过来。大家不要小看「入则孝」,短短一段经文,我们所有处事病根的解药都在里面。
 
「亲憎我,孝方贤」,父母误会我们了,我们还是完全的孝心,没有丝毫的埋怨,这个修养就建立起来了。假如我们有烦恼转不过来,把「入则孝」念几遍应该就找到解药了。
 
接着我们看下一句: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这两句经文最后的两个字:欢乐。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的人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过亲戚朋友说,我每天这么认真的工作、这么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更痛苦,我看没有这样的人。但是冷静想一想:从我们自身到我们生命当中的有缘人,大家「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二0一四年又过了,很快啊。小时候,记得念小学的时候觉得一年怎么过这么慢,怎么收压岁钱的时间还没到。现在上了中年觉得一年过得好快。所以科学家包含经典里面说,时间是假的,有道理。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它不是真实的,但时间却是宝贵的。那我们一年过一年,一日过一日,我们真的有愈来愈快乐吗?依照科学家的统计,人是愈活愈笑不出来。所以这两句话重要。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他把方向搞错了,他把目标搞错了,本身那个目标就是让他愈来愈痛苦的,他再怎么努力还是往痛苦。比方现在的人所谓的享乐,他就是追求欲望,已经注定他愈来愈痛苦了,那还用说?因为老祖宗说,欲是什么?深渊,他只能愈陷愈深,怎么可能会快乐?可是他每天很努力赚钱,都花不够。现在下一代很会花钱,二十几岁的人,很会花,都留不住,因为他太奢侈了,纵欲了。由奢返俭难,要再变节俭就很困难。这两句很重要,决定了我们是不是正确的目标,是不是人生会愈来愈充实、欢乐。
 
第一句讲到『家门和顺』,一家和和气气,长辈慈祥,晚辈懂得顺从、恭敬,那整个家是一团和气。虽然『饔飧不继』,「饔」是早饭,「飧」是晚饭,不继就是三餐不是很宽裕,吃得不是很好。但『亦有余欢』,虽然物质享受不算是很好,但是精神、人和、家庭的气氛,是让每个人不管是成长、生活都是很愉悦的。其实现在这些经句,我们拉到我们这两、三代人的人生来看,就很有体会了。三十年前物质生活比较不好,是吧?那请问大家,三十年前的人笑容比较灿烂还是现在?再来,三十年前父子关系比较和乐还是现在?三十年前兄弟姐妹的情感跟现在比起来不一样。可是现在的人物质享乐比较好。结果享乐好了,兄弟姐妹因为财产告上法院,冲突不断,哪有余欢?因为人的贪心愈来愈增长了。以前的人物质缺乏,很惜福。对于亲戚朋友的帮助念念不忘,这感恩心!有时候家里不是很宽裕,刚好买一只棒冰,六、七个兄弟姐妹一个人咬一口,那个味道三十年后还记得,是吧?你看现在的孩子一吃,花钱连吃三、四只,最后就,「好了,不要吃了啦,难吃!」还嫌弃。所以内心快不快乐跟物质丰不丰沛、宽不宽裕不是有绝对的关系,什么决定的?心决定的。所以这两句提醒我们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人不把这些道理想通,在现在这个功利主义,不随波逐流、不照着这个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去走也不容易,唯有自己真的脑子冷静、清楚了,才能够不被污染。
 
孟子告诉我们「君子有三乐」。第一乐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有父母可以奉养,兄弟姐妹都很长寿,聚在一起,子孙和乐,还可以话话五十年、六十年前小时候的情境,这是天伦之乐,这个跟性德相应。第二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觉得没有对不起上天,也没有对不起人,良心过得去,好吃好睡,这是人生的乐事。现在的人不好吃、不好睡,还吃安眠药,还要看精神科医师,这个就很痛苦了。第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去成就他人,以至于为团体、为国家、民族成就人才,这是第三乐。这个后面有:「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为官者、上位者,不是只有想着自己身家的快乐,更重要的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为国家举才、培养人才。为自己的团体尽忠,最重要的也是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人才才能成就事情。
 
那我们知道天伦之乐,那这个家庭的气氛要怎么经营才能和乐?所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有财富、有好子孙。人世间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一个和乐的家,它在感召因缘,不管是婚姻,不管是事业,它就能感召好的。所以「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感召的原理很重要,是吧?每天吵吵闹闹,会去感来一个很好的事业合作伙伴?会感来一个好因缘?这个也很困难。
 
那怎么来达到家庭的和顺?中国很多的词语就给我们启示,「和平」、「和爱」、「和敬」,这些词都放在一起,「和谦」、「谦和」,这是有道理的。所以怎么达到和呢?平等对待就和睦相处,你对人不平等了,人家就埋怨了,怎么和睦呢?中国字很有味道,就好像一个国家,你对待不同种族、不同宗教都平等,它就和睦。你不平等了,那纷争就要起来了。俗语讲不平则鸣,不公平了就有人要埋怨、要抗议了。
 
明朝郑濂,他家族够大了,超过一千人。有个故事叫「郑濂碎梨」,他是大家长,带着一千人的大家族,却很和乐,这个中的学问我们要去体会。现在小家庭三个人、四个人还常常吵,人家一千个人都能和。皇上看到他家族这么大能和谐,也很佩服,赏了他两颗水梨,可能也顺便考考他,我看你两颗水梨怎么分。一般心胸不够宽阔的,赶快偷偷摸摸回到家,把自己亲生的孩子叫到房间里来,然后守在门口:你们赶快吃,不要被看到。但是您看郑濂的胸怀,他回来非常从容,交代下去,把两个最大的水缸搬出来,里面都装满水,把两颗水梨一边放一个,把这个水梨整个击碎,梨汁就渗到整个水缸里面,然后每一个人喝一碗,很公平。大家想一想,跟郑濂关系比较远的亲戚会非常感动,长者待我们都是一样的。那自己最亲的孩子呢?更让他学到,处在团体当中,不能去分别,都要一样的关爱、照顾,甚至于愈亲的人要愈严格,因为关系密切,你少给他,他又不会跟你断交、断绝关系。但是同时也教他,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要舍己为人,要有这种宽广的胸怀。所以这是平等对待,郑濂是个好榜样。
 
「和爱」,用爱心,尤其家人、亲戚有困难的时候,不能排斥、不能舍弃他们,要给他们温暖,这样家族就和乐。「和敬」,恭敬,不能傲慢,不能因为学历、相貌、收入、地位,就瞧不起家人,这个很要不得。要恭敬、尊重他们、感恩他们。要谦虚,「和谦」,谦虚就给人一种祥和之气,推崇别人、肯定别人。这个是怎么来和顺。《弟子规》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跟「家门和顺」有很大的相关,直接的相关,「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忿、怨就化掉了。那细细想想,一般家庭会产生的矛盾冲突好像跟财物、言语都有关。所以这两句能好好落实,离家门和顺就不远了。
 
在宋朝有一位女士叫崔少娣,她嫁入苏家,苏家有五兄弟,前面四个都已经娶妻了。结果这娶进的四个媳妇脾气都很大,常吵架,有时候还演变到要打架,都有把家伙亮出来了,这个想起来,看到这一段觉得这个家也挺恐怖的。结果崔少娣要嫁进去,她的亲人就很担心,说假如真的嫁进去了,会不会凶多吉少。结果少娣善解人意,怕家里人担心,还安慰他们,说假如是木头、石头,那我还没有把握说能感动它们。但是现在我嫁过去,大家都是人,哪有人不能感动的。当然少娣有这种心,是她坚信「人之初,性本善」。其实连石头都可以感动,是吧?生公说法,顽石都点头。现在江本胜医师也证明,一切物质都是有机的,它都可以接收到人的意念、人的磁场。所以植物、矿物尚且能感动,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她带着这样的信心嫁过去了,她拿到什么好东西,从娘家回来这些好吃的、好用的,她都分给嫂嫂、分给这些侄儿。当婆婆在分配工作,这四个嫂嫂很不愿意的时候,她会说,我是最后进来的,这个让我多做一点好。把这个工作也揽在身上。所以钱财不计较,多付出劳力也不计较,「财物轻」。那因为这些嫂嫂之间常常会有一些谗言、互相的批评毁谤,来给崔少娣讲,她听,也不反应,笑一笑。当对方都在那里批评毁谤,我们没有反应,实在讲,讲一、两次,下次他就不找我们了,这个磁场不相应。他一般是找那个一讲,两个人就愈讲愈火热那种。讲,看我们笑一下,没反应,他也讲不下去,他为什么讲不下去?人其实都有良心的。批评别人,看对方没什么反应,自己也有点心虚了。那她的仆人,假如跑来跟她讲她的这些嫂嫂有什么不好,她就处罚她的仆人,然后带着她的仆人去给她嫂嫂道歉。
 
我看这个动作,可能现代人做不出来。看起来好像很无情,事实上是在真正成就她这个仆人未来的幸福。这个仆人十几岁,以后还要嫁人,她假如不改掉这个言语当中去传这些闲言闲语的习惯,她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所以有见识的人在教育孩子、在教育他的仆人,那是看很远的。这是少娣她的修养、行持。一般来讲,喜欢占小便宜,然后不喜欢干活,喜欢讲谗言,喜欢听这些谗言,这是一般人的习惯。但是少娣她都能够守得住她做人的态度,不受这些影响,也做出典范来。
 
还有一次是她抱着一个小侄儿,还很小。抱在怀里,她刚好那一天可能是什么节庆,穿着新的绸缎的衣服,结果那小孩撒尿。那她嫂嫂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把尿撒在五婶的身上,就很不好意思,赶快去把他接过来。当下这个动作很可贵,她马上制止她嫂嫂,「你不要急,不然会吓到孩子。」她把谁放在心上?把这小孩。有没有把自己漂亮的衣服放在心上?没有。我想当下这个孩子的母亲感不感动?很感动。假如这样的事情常常出现,那哪有不能感动的人?因为她们生活在一起。所以差不多一年左右,她四个嫂嫂说,「我们这个五婶是大贤人,我们跟她比起来真的不是人。」惭愧心都起来了,「五婶大贤,我等非人」。
 
所以读书人针对崔少娣这样的行持说到:「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人家争,我们让他,这样让了三次,对方就觉得羞愧了。就你是君子,都是我做小人?慢慢的就感化过来了。「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对方无礼、发脾气,我们不跟他计较,跟他微微一笑,这样几次之后,他也不好意思了。所以从这一段话,也提醒我们一句格言:「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自己的诚心还不够,「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成之事,只怕愿力不坚」。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这个是上一句,告诉我们人生真实的乐,不是外在刺激,是内在自自然然涌出来的喜悦——天伦之乐,因为孝悌是我们的天性。
 
下一句讲的『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国课」是指纳税,每一个国民都有纳税的义务,早一点把该缴的税缴了,尽了国民的义务了。即使「囊橐无余」,「囊橐」是指钱袋子,自己口袋里没钱了,没什么闲钱,但毕竟尽了自己应尽的本分了,所以良心很安,叫自得至乐。所以这一乐就是对得起良心了,「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我对得起国家了,对得起国人了,我尽了义务了。这一句经教告诉我们,不能偷税漏税,要尽我们的本分、道义。因为税收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有了这些税收,才能很好的去造福于全国的人民,不管是用在国家建设、下一代,这些种种的开销,都是从纳税来的。
 
记得小时候,就看到父亲,那时候纳税,好像在计算自己应该缴多少税。那个纸,我的印象很大,每一次到了那个日子,就看到父亲很仔细在那里算。留在自己内心就感觉父亲是很中规中矩、很守规矩来纳国家的税收。无形当中孩子会对父亲肃然起敬,而且也会学到这个重要的态度。假如当父母的人都在那里偷税漏税,上行怎么样?下效。这种现象有哦,这一家人还觉得他很聪明,占了便宜。所以不明理是人生最大的灾祸,因为会造作很多很难弥补的罪业,尤其偷税漏税,是非常严重的罪过。因为俗话讲「冤有头,债有主」。今天你纳税,这个钱是国家的,你偷税了等于偷了国家的钱。那假如生在中国,那这个偷税就麻烦了,谁是债主?十几亿人!所以有一句俗话说,「一世为官九世牛」,他当官偷国家的钱,九世当牛来还。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话都很有含义,所以真正明理的人绝不干这种傻事,「小人冤枉做小人」。而且干了以后也很怕被查出来,那不是常常提心吊胆?所以这个就没有办法「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君子乐得做君子」,该尽的本分我们尽心尽力去做好。但大家想一想,一个人时时都在尽国家的本分,这个人后福无穷。
 
我们看到师长曾经讲到,他以前在学校,当时候还是抗战时期。他们的校长、老师都非常的清廉,对国家的物品都非常的爱惜。当时候也很贫穷,后半辈子,子孙都发达起来了,「君子乐得做君子」。所以这个是自得至乐,人对得起良心,每天心情都是很愉悦。所以快乐不是外面刺激,决定都是从内心出来。
 
那《论语》又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快乐的。但是现在的人怎么觉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那这个铁定学错了。所以下一句告诉我们怎么读书才会快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今天我们在谈,怎样才能走向快乐的人生,首先,目标很重要。前面讲的你目标是享乐不会快乐;你目标是跟你自己本善、性德相应,不是达到目标的时候快乐,是整个过程都是快乐的、都是心安的、都是生活在天伦当中的。包含我们十年前、二十年前能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纵使他们已经离开世间了,我们现在想到了还是很欣慰,自己有报这个恩。假如是外在刺激的那种快乐是很短暂的,那个不是真正的乐。
 
我们从这一句来思考,目标错了确实得不到快乐。现在人读书志在什么?学历、赚钱、功名、收入。真正的乐不是向外求,向外叫攀比。一攀比了,你有学历,别人比你高,你还能欢喜吗?而且现在人,为什么要高学历?薪水比较多,又想赚很多钱;赚了钱还不满足,还要有很高的权势地位,就一直攀比,这样的目标会快乐?这些东西好像现在人愈来愈多了,看起来不快乐。因为俗话又提醒我们,「人比人,气死人」。不是拿自己去跟人家比,连自己的另一半、连自己的孩子全部都要跟人家比。这个光想都觉得呼吸困难,还去做,这人真的是自己找罪受,目标错了。因为只要是向外求,这样的目标只会感来什么?求不得的痛苦。
 
所以读书不是志在学历,志在什么?志在智慧、志在明理。这样的读书,愈明理愈有智慧,身心愈来愈自在,这是真乐。不是志在赚钱,是志在什么?志在可以回报父母、回报国家,还可以去帮助苦难的人。同样是赚钱,目标不一样,苦乐就有很大的差别。他是为了孝亲、为了利益国家人民,他在赚钱的过程是喜悦的。他假如只是谋自己的欲望,那那个贪求是没有止境的。所以目标是决定了整个过程是痛苦还是欢喜。
 
包含追求功名,我要当大官要怎么样。假如是这样,你跟人家一比,看到人家升官会气得牙痒痒的。但是假如我们不是志在虚名、这些虚浮的富贵。而是在哪?是我志在造福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以今天跟大家谈到,到底读书的目的在哪。我们要想清楚,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清楚。
 
师长曾经到欧洲去,看到这些著名的汉学院,这些外国人学汉学都学到可以当教授,领一份不错的薪水,可是他们把中国的圣贤书当做古文化来研究。老人家很感叹,我们老祖宗儒释道的经教是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你把它当学术,已经把它的价值大打折扣,这是有过失的。当教授是一个教师啊,要「传道、授业、解惑」,要把齐家、治国这些大学问给学生哦,不然你享那一份福报却没有尽义务,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有人只享福,不尽责任。
 
所以有一个流传的故事,当老师假如不能好好的教书育人、好好的当灵魂的工程师,只是领薪水,都没有把做人教给学生,那是要堕十九层地狱的。所以现在人要清楚,享受福报的过程,同时有责任在身上。
 
『读书志在圣贤』,谁是圣贤?各行各业,每一个身分、每一个职责都能尽心尽力做好,那他就是圣贤。像当妈妈是不是圣贤?周朝的三太,「太太」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所以她当妈妈,她就是圣贤人,有圣贤母亲才有圣贤子孙。在商业,徽商、晋商都是把圣贤经教用在他这个行业。在教育界,有师道;在政界,有君道;在医学界,有医道,张仲景、孙思邈,这些都是医学界的圣贤人。我们应该在每一个岗位当中去力行经教,去在那个岗位做很好的表率、做圣贤,这个就对社会、国家做出贡献来。
 
那效法圣贤,从哪里效法?从他们的存心。我们今天好像都在复习《了凡四训》,「温故而知新」。何谓爱敬圣贤?「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因为圣贤人的心,就希望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就从这里学起。「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真的让各行各业、让男女老少、尤其老人跟小孩,都能幸福。
 
其实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什么?圣教要弘扬,让每个人都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都知道五伦八德。那每一个家不就过上好日子了,每一个孩子成长就健康,老人家都得到子孙的奉养。所以《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这个时代,因为圣教比较衰,假如是真正要从根本上来利益苍生,最好的就是办教育。
 
师长老人家一生讲学,影响的面非常广。包含在古代,像东汉的郑玄,他有非常多的机会出来当官,他志在圣贤、志在利益众生,他不是要科第、不是要功名、不是要薪水,他是有志气的。几次要找他出来当官,他都推掉,他都用心学习、有机会用心教导他的学生。所以当时候受他教诲的弟子可谓成千上万。他是东汉大儒,他是非常有成就的经学大师,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十三经的注疏,来自于郑玄。
 
东汉离我们一千多年,他当时候坚持讲学、教学,留下来的东西还利益到一千多年以后的人类。但是假如那时候,他把精神只用在当官,能不能影响后世这么远?就不行了。所以诸位家长,你们的孩子以后走什么样的人生,你们好好考虑考虑。郑玄是个很好的例子,师长也是很好的一个榜样,提供给家长。因为你们认知教育的重要,你们自己好好学,带着孩子往这条路走,我相信往后马来西亚汉学院会出很多当代的大汉学家,就从你们发心开始。
 
郑玄,他因为志在圣贤,他当时候跟他的老师马融学习。马融讲课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边讲课,在自己的旁边,在幕后还得要几个歌姬唱歌,他边听歌边讲课。几乎所有的学生,听听课就看看女孩子唱歌。只有郑玄,从来没有看过一眼,因为他志在哪里?圣贤。他整个专心致志,不受丝毫的影响。所以立志重要,『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我们跟下一代立定了,每一步路都往圣贤的方向走,没有一刻是浪费了时间的。
 
下一句讲:「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为官」,在古代是当官,代表国家去造福一方的人民。受的是皇上、君王之恩。用在现代,为官应该广义来讲,是公务员。我们想一想,公务员领的是公家的薪水、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尔俸尔禄」,我们领的俸禄,「民脂民膏」,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我们要对得起。「为官心存君国」,要念君王之恩、要念国家人民之恩,不能只是顾着自己身家的富裕、快乐而已。所以这一句其实就是教导我们要忠君爱国、要知恩报恩。
 
范公就是很好的例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为民谋福利,「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个君恩,没有时刻忘记。范公他是真正做到什么呢?「受享之惭愧」。接受国家的俸禄、享受了这个俸禄,他时时知道生惭愧心。他今天,睡觉以前他就会想,我今天付出,对不对得起国家的俸禄?假如对得起,他睡得很安心;假如想一想,今天还不够努力,他整夜就睡不着。赶快早上很早起来,多去为国家付出才安心,「受享之惭愧」。现代人假如没有这些榜样给他看,没有引导、教育他,还在浑水摸鱼,还在占国家的便宜。工作少做一点,薪水能多谋取一点,这个就造罪业了。
 
那我们为官者真正忠君爱国,具体怎么做?在《群书治要360》当中有四个重要的纲。第一,「立节」。就是我们自己成为官员、公务员的好榜样,这个就做出贡献。杨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的清廉给当时的政界跟后世的人都是最好的榜样。
 
再来,「尽忠」,第二个纲领是尽忠。尽忠我们就会想到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宋朝的司马光,司马光也是都已经病得很重了,他还不休息,心里面就想,现在国家还有四害没有去除。其中一个是西夏还没有投降,还有另外三项是当时候一些需要调整的制度。他虽然病得很重,还很挂心国家这些大事。朋友看到他愈吃愈少,就提醒他:「你现在吃得少,又做得多,很可能像诸葛孔明最后积劳成疾、就短命了。」结果司马光就讲:「生死,命也。」他置之度外,没想自己。后来实在病入膏肓,已经有点不清醒,在梦中讲出来的话全部都是国家的事情。所以这种尽忠,让我们很感佩。
 
第三是「劝谏」。因为国家领导人也好,或是单位的领导,他影响的面都很大。我们身为干部,都应该懂得很好的去劝谏,这个也要有智慧,也要有善巧,也要有柔软,不能态度太冲。
 
像魏征在劝唐太宗,非常的善巧。像唐太宗太太去世了,放不下,还建了一个很高的建筑物,每天爬上去,去看他太太葬的地方,这样就影响他治理国家。有一天还把魏征带上去看,看看看,然后唐太宗就讲他在看昭陵。魏征就说,「看昭陵啊,我还以为您是看献陵呢。」昭陵是太太葬的地方,献陵是父母葬的地方。唐太宗也是聪明人,这么一听,我都只想自己的太太,不想父母,不是很丢脸嘛。下来就把这个台子拆掉了。魏征也没有骂人,就很善巧的把一个人的孝心提起来。而且提起他一个人的孝心,不要让他在情感当中还在那里沉迷,这个利益的是全国人民。有智慧劝谏。
 
第四个是「举荐」,为国家举荐贤才,这很重要。鲍叔牙推荐管仲,他后世子孙十几世为名大夫。清朝的曾文正公,包含林则徐先生他们,随时都记录所遇到的人才,有机会就举荐,这样就能利益很多人民。大家听到这里,以后也准备一个簿子,记录遇到的人才,要多推荐。故事不能白听嘛。
 
最后: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这个守分安命,每天日子都很充实、快乐,守本分,敦伦尽分。我们有什么本分?每一个角色都有本分,父慈,「慈」是本分;子孝,「孝」是本分,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我们领导爱护下属是本分、爱护人民是本分。臣忠,「忠」也是我们的本分。夫义妇德、长惠幼顺、朋友有信,这个都是我们的本分。守了本分,良心很安,所以『安命』,安于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人生遭遇,不要怨天、不要尤人。
 
尤其《了凡四训》都教给我们改造命运的方法。人之所以命运不好,根源在心要转。所谓「以镜自照见形容」,你照照镜子,看得到自己的容颜。「以心自照见吉凶」,吉凶祸福是自己的心感召,不能怪人。所以真正了解命运,所遇到的不只不怨天、不尤人,全部是可以自我反省,全部成为提升自己的增上缘。这个「安命」好,守分安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顺时听天」,顺时事,个人有自己的命运、运气。国家也有、团体也有。像现在我们中国,习主席上位之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这个征兆就是整个中华民族,它的盛世要起来,要顺势而为。所以孟子说,你虽然有农具,你也要等到春天来才好耕种;你虽然有智慧,也等到好的领导出现、好的国君出现,可以顺这个势,多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所以现在有很好的时机,我们要把握住,但是要有实力,不然好的时机出来,我们跑进去添乱也不行。时机还没有到,不要急,不要攀求,这样会自讨苦吃。
 
所以,林则徐先生说到,「时运不济,妄求无益」,你现在还没有发挥的时候,赶快好好积累自己的德行跟能力。不然到时候真正机会来了,德行能力又不足,最后还去造业,不是去积功累德,那就很冤枉了。所以真正有能力,上天自有安排,所以顺时听天。现在先不要去怀才不遇,怀才不遇而生起一种怨恨也是错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君子是「无入而不自得」,什么境界都是欢喜的,都是心很安的,不会抱怨。好的机缘就让它「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就对了。
 
所以,「顺时」掌握这个时机、时势;「听天」,听从天意,循天理,上天有好生之德,每天尽力去付出就对了。那孔子五十知天命,我们知不知天命呢?这一生来干嘛的?你们都坐在这里一起学习《朱子治家格言》,你们是知天命的。首先知哪一个命呢?把下一代教好,就是我们的责任。这要认命,该尽的本分。再来,还有一个,要把中华文化承传、弘扬到全世界,这就是我们的天命。尤其马来西亚的华人,你们的英文、马来文很好,是很有责任的。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一个人做人能做到整部《朱子治家格言》这些教诲,「庶」,庶是差不多,「庶乎近焉」就是差不多也接近圣哲人的境界了。这一句话也是期许我们好好的一句一句去落实,「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最重要是恒心,最重要是决心。能力不是关键,因为只要下了决心跟恒心,人本有圆满的这些潜力,就会慢慢出来。尤其《中庸》告诉我们:「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弱必强」。人家一次会,没关系,我一百次;人家十次会,没关系,我做一千次。有下这样的决心跟恒心,愚昧都会变得有智慧,软弱都会变得很有承担。
 
好,那以最后这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们互相共勉,共同来承传自己的家道,共同来承传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智慧。
 
那《朱子治家格言》的课程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也祝大家新的一年身心安康、合家平安、守分安命、顺时听天。我们志在圣贤,不枉此生身为炎黄子孙。
 
谢谢大家的聆听,有什么不妥当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好,谢谢!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