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第十四集)

时间:2015-12-22 08:49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蔡礼旭老师 2013/7/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9-014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上一次我们分享《朱子治家格言》谈到的经句: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朱子治家格言》这些教诲,都能让我们反思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有意义?才尊贵?像经句提到的『见富贵而生谄容』,这样的行为让人家觉得羞耻,觉得爱慕虚荣,不受到别人的尊重。事实上别人不尊重我们,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自重、自敬,才感得别人觉得我们很羞耻。自重从哪里做起?从正确的人生价值。我们看到「见富贵生谄容」,他把富贵变成他人生的追求,甚至进一步变成贪求,爱慕虚荣,所以遇到富贵的人,他就抓住机会巴结谄媚。首先,富贵真的能够让人家快乐吗?真的能够得到幸福人生吗?我们看世间富贵之人,他的烦恼比贫穷的人更多,因为老祖宗讲到「欲似深渊」,他追求名利、欲望,那是无底洞。所以追求富贵享乐的人生,它是无止境的一条路,愈陷愈深,最后求不得苦一大推。所以真正要乐应该是什么?知足常乐。
 
我们俗话讲的,你纵使家财万贯,也是只有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你有一千间房子,你晚上也是夜眠六尺。所以人生物质上的需要,其实是很有限的,假如去追求物质的享乐,那就变成跟人攀比,最后人比人气死人,变成这些欲望的奴隶,反而自己的灵性一直在下降,反而人生对父母以至于对妻儿、对社会国家、对民族,应该尽的道义都没有尽,结果追求富贵名利一辈子,统统是过眼烟云,带不走。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留留得下来的,带带得走的;没有智慧的人,都是求带不走的,身外之物都带不走,而且还留下成为子孙祸患的那些财物。大家冷静看看,现在哪个大企业家去世了,都还没有埋葬,结果子孙就打官司了,一年、两年都不能下葬,那真是可悲,死了之后没有他葬身之地。所以《三字经》当中,古人劝勉我们,「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一般的人,没有把人生这些道理想透,所以都是想着给孩子留更多的钱财、房屋、田产,这是以财货来害子孙。明理的人就会想:子孙假如贤德,我还留一大堆财物给他,那不是让他没有志气吗?「则损其志」。子孙的素质不如我,我还留钱给他,那不就增长他的骄奢淫逸这些恶习了吗?所以有智慧的父母、长辈,决定不留财物给孩子。留什么?留经典,留他这一生恩义、情义、道义的榜样。
 
就像范仲淹先生,他留给后代子孙,就是那份道义、忠义的人生,对整个家族、对社会贫苦的人,甚至于贫寒的读书人,他们全心全力照顾,为家族、为社会培养非常多的人才。那「忠」,范公为政,确实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了八、九百年的家道,哪个范公的子孙不效法他的忠义?所以这是真正留留得下来的,就是他一生的德行风范,成为他百年、千年之后子孙的榜样,这样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他自己也成就了完美的德行、智慧,这是带得走的,他所做一切善行,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福德,这都是带得走的。假如没有能把人生真正的价值观想通,那不只一生造作很多罪业,追名逐利,很可能做很多昧着良心的事情,还留钱财让子孙成为祸根,那真是太不明智了,甚至很冤枉,又不明理,小人冤枉做了小人。
 
所以我们老祖先,在《大学》就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明德」就是每个人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是三字经讲的「性本善」。我们这一生,就是要恢复本善,恢复明德,恢复自己无量的智慧、德能,这是我们人生自爱的价值。再来,爱人的价值,「在亲民」,这个「民」,自己的家人,以至于自己生命当中所遇到一切有缘的亲戚、朋友,我们都竭尽全力去帮助,当我们离开这个世间,很可能你的孩子、你的亲戚朋友都会说到,这一生就是因为遇到了你,他的人生才幸福快乐,才走得正确。这就是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意义的人生。
 
而我们古圣先贤,又给我们表演人生真正的乐,决定不是外在拥有多少的物质享受。其实大家冷静看看,现在我们称很多病叫文明病,那都是富贵病,都是太享乐了,缺乏运动,然后吃得太营养,产生很多慢性病。古人说「病从口入」,人最大的财富是健康,而健康很重要的要勤奋劳动,然后要吃得规律、吃得简单,反而不要吃得太多、吃得复杂。现在人吃宵夜的这么多,反而都吃出病来了。所以还是道法自然,身心健康。
 
现在误会外在刺激叫快乐,那是没有办法持久的快乐,那是欲望暂时满足,刺激一下而已,过了以后呢?可能欲望又更大,比方我们吃好吃的,就愈想吃;穿好穿的,就愈想买;住豪华的别墅不满足;可能满足一会,又去追求更深的欲望。所以现在忧郁症、心理疾病的人多,统统都是求不得的痛苦。所以富贵不能达到真正人生的快乐,反而是什么?是你富贵之后去利益他人,「亲民」,由于你利益他人,你的心胸愈来愈宽广,愈来愈不自私,你的明德愈来愈提升,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所以老祖先告诉我们「助人为乐,为善最乐」,尤其又点出来真正的乐,是从内心自自然然往外涌现的快乐,这不用花钱。孔子在《论语》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圣贤教诲,这个「时」就是时时,不间断的,「习」就是实践,就是去做,时时不离经教去落实。比方经教告诉我们不能瞋恨心,「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我们知道自己还是常常会发脾气,学了这句,下功夫时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情绪上来,马上把它调伏,然后从此以后不发脾气。人从此以后不发脾气,那身心轻安,很快乐,任何境界都不能让我们生气,所以「不亦说乎」。
 
我们现在假如不从内心下功夫,每天还有很多贪欲,每天还有很多看不顺眼,你纵使富贵,每天还是很多烦恼、很多痛苦,跟人事物可能都对立起来。所以真的把贪心、傲慢、瞋恚心,这些不好的习气放下,我们的性德显露出来,那是人生的快乐,那是真正尝到修道的快乐,所谓「安贫乐道」。
 
所以「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这些享受的刺激,比不上人真正放下习气的快乐,以至于神交古人那种快乐,世间的快乐是比不上的。颜回夫子他契入这种快乐,所以他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孔子对他的赞叹。我们一般人听到这句说,「生活这么苦,我怎么受得了?」其实人的精神生活愈充沛,物质的欲望自然就淡了。我们现在物质的欲望还那么重,看这样的生活就很难理解。事实上假如我们真的深入经典,都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用,哪还会想要去满足哪些欲望。甚至于很用功的时候,两个礼拜、一个月,可能起个买东西的念头都没有,没有起这些享受的念头,身心反而非常充实、快乐。有时候体会到古圣先贤的德行存心,真的会手舞足蹈,觉得好像圣贤人在我们的心中一样。
 
所以见富贵之人我们不要生谄容,因为人富贵,福田心耕,都是修来的,不用去谄媚,谄媚自己也得不到,应该是懂得自己去修福,所谓「恩田、悲田、敬田」,谄媚跟这三个精神都相违背了,不只让人家瞧不起,更不可能会获得福报。所以应该在自己的心地当中下功夫,去行善积德就会有富贵。而且得了富贵不是去享乐,不然灵性一直堕落,变成欲望的奴隶;富贵以后,来照顾自己的亲人,照顾需要帮助的人,就像范公一样的人生,所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经文下一句说到:『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我们传统文化的教诲,都是教导我们要行仁道,去爱护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贫穷的状态,人家瞧不起我们,还轻视我们,甚至以言语来数落我们,那我们当然很难受。这就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而且一个不对的人生态度,随时在折自己的福报。
 
我们一起学习过《了凡四训》,明白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人一天当中,自己的福报都有加减乘除,我们要契入仁道才有福报,那怎么契入仁道?仁爱的大道,首先要如孟子所说的,「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不断的,哪怕是勉强自己,都要时时保持一个恕道,宽恕他人。包含这个「恕」字: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如其心就是感同深受,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看到他贫穷了,体恤他的贫穷,看到他生病了,体恤他生病。
 
我们想到,新加坡有位很仁慈的长者,许哲女士,她活到一百一十多岁,他的母亲也活到一百多岁,我们从这里就看到「仁者寿」,仁慈的人长寿。她的自传当中,回想到小的时候,家里其实在汕头,那时候生活也是非常困苦,吃得也不是很好。但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就是刚好要吃饭,母亲跟兄弟姐妹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母亲打开门一看,好几个面黄肌瘦、饿了好多天的同胞,她母亲马上回来,把桌上的食物端出去给这些同胞吃,孩子们就跟着母亲出去。许哲女士就回想到,当她看到这些同胞吃下食物,心中那种喜悦,还有对她母亲、对他们那种感恩的心,她就非常欢喜。母亲这种仁爱的行谊,深深影响着他们,所以他们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不从事于社会公益的工作,都是尽力热忱去帮助他人。所以遇贫穷之人,要体恤他们的心情,不可以「作骄态」。
 
人应该因行为而尊贵,因能够符合上天好生之德而尊贵。我们从这句「遇贫穷而作骄态者」,提醒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延伸开来,我们今天处在富贵的地位,也要常常能体恤贫穷人的痛苦、他的生活情况。比方今天你做大官,做大官是父母官,不能变成享受富贵,反而要深入民情,跟人民在一起,然后更好的去服务、去爱护人民。
 
包含我们少壮之时,见到老年人要格外的恭敬,体恤老年人的辛酸,能够更细微的去体恤老人生活上的需要;你不能自己很强壮,反而嫌弃老人,这就非常非常不应该。事实上我们自己也要想一想,我们也有一天会老,「如是因,如是果」,今天我们尊重老人、照顾老人,铁定感来的我们老年也受人家尊重、受人家照顾。天地之间它是一个循环,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你怎么待人,感召来人家怎么待你。
 
老天爷也用心良苦,让人都能有回报别人恩德的机会,就以做人最重要的根本,「孝顺」,我们受父母的恩,才能够成长茁壮,才有今天,我们也要能够回报父母的恩德,这样我们才会觉得良心很安。我们孝顺父母是因,又感得孩子学到了孝道,把这孝道一承传,所以孝顺父母,最后自己也感得子女的孝敬,都是循环。假如这一生不循环回报父母的恩,这样的人生会觉得很空虚,所以你看古人给我们留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很大的遗憾。
 
就像《诗经》里面讲到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他的父母已经去世了,他觉得很悲哀,没有办法孝顺父母,回到家没有父母奉养,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所以他向着天地感叹,父母的恩像天地一样的厚,想报都报不完,现在没有机会了。当我们的父母年老,确实在父母身上,反而让我们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状况,小时候父母照顾,现在父母老了,他生活能力差了,变成我们奉养他,就如同父母在我们小时候照顾我们,这是上天非常用心良苦的安排。
 
有段老人家的心里话说到,「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老人家可能在生活上动作比较慢,比方走路、吃饭,这些我们都要能设身处地。「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教你。」确实我们一听到这段话,回想自己成长过程,吃饭不会吃,都是父母手把手这样牵着我们的手,让我们学会这些能力,包含系鞋带都是父母教的。「当我一遍又一遍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语,请耐心的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的时候,我不得不重复那讲过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我们的童年,就是有父母这样的爱跟耐性,才能让我们成长。「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嫌弃、不要指责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想一想当初我怎么耐心的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我们学走路,不知失败了多少次,都是父母的陪伴,才能够走稳每一步,这都是我们该知恩报恩的时候。「当我忽然忘记我们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陪我说,我就很满足了。」「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领你走上人生的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报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
 
我们念到这篇文章,内心非常感叹,假如让我们的父母提出这样的话语来,那真感觉自己太不孝了,一定是让老人家很难受了,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假如我们真的感父母的恩,化为行动,就会非常体恤他生活的点滴,哪还让老人家讲这些无奈的话?我们效法东汉黄香,他那份细心、耐心,「冬则温,夏则凊」,这样体恤父母生活的需要。我们以体恤父母的心,进而把这个爱心延伸到爱自己的家人、爱邻里乡党、爱社会大众,「凡是人,皆须爱」,再延伸到爱一切的生命。《朱子治家格言》后面有讲,「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这就是一个人孝心、爱心继续的延续开来。
 
那这份爱、这份体恤能延伸开来,就时时能设身处地。比方我们现在有安定的生活,我们也去体恤正在患难当中的人群,我们每天把修学圣教的功德、福报,回向现在还在苦难当中的人民、人类,这都是落实了仁道,忠恕之道。包含我们处在一个旁观者的立场,也能设身处地在其中的人的辛苦,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人不能设身处地,有时候讲话就会苛刻,就会刻薄,就会把很难的事都说得很简单,把有智慧的人都说得很愚笨,那这就不是忠恕之道了。忠恕之道应该是什么?「忠」,尽心尽力去协助、帮助,不讲风凉话,不批评;「恕」就是感同深受,这时候讲出来的言语,都是体恤的言语,都是鼓舞人的言语,就不是批判的言语。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句经句: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我们看这些经句,确实都点出家道兴衰的关键。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居家过日子,一定要禁止、警戒争讼。不能争斗、不能诉讼告上法院,因为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凶相,『讼则终凶』,一旦发生诉讼告上法院,无论胜败,对双方、对整个家族都是凶相,尤其对下一代的儿女,就看到不好的榜样,这个家道就败了。其实冷静下来看看现前的社会,我们有没有听说过,哪个家庭争讼,告上法院,然后这个家族愈来愈兴旺?一个都没听过。我长这么大没听过,我也没听长辈、任何亲朋好友说过,哪个家族争讼,然后愈来愈富贵。所以人不明理,净干傻事,现在争讼的家这么多,哪有哪个家是好的?可能因为他们还没学《朱子治家格言》,没人提醒。
 
我们有听到槟城有个大企业家,跟弟弟争讼,为了财产的问题争讼,结果他接触到传统文化,尤其读了《弟子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他懂得反省,马上撤诉,现在事业做得更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尤其最可贵的是他看了这句话,体会到母亲的心情,一个母亲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打官司,可能连觉都睡不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做人一定要从孝悌开始。俗话又告诉我们,家和才能万事兴。今天一个家庭要没有争讼,一定要回到什么?回到修身的功夫,身修而后家齐。身不修,比方自己很容易跟人家对立,很容易指责别人,跟朝夕相处的家人不起争执挺困难。
 
在《德育课本》当中,谈到一个读书人叫缪彤,他有好几个弟弟,他是大哥,这些弟弟都是他一手照顾长大的,结果这几个弟弟跟弟媳妇提出来要分家。假如是我们,心里一想可能就会很难受,「这些人真是忘恩负义,都是我拉拔长大的,竟然都不念这个恩,还说要分家。」可能这个大哥心情不好,甚至有可能就会发脾气,跟兄弟产生争吵。
 
我有遇过长辈,弟弟确实是他带大的,但是这个弟弟后来不念他的恩,还不理解他,结果这个哥哥终生抱憾,活到八、九十岁了,常常还在抱怨这件事情。当然弟弟确实不对,不能忘恩,可是这个哥哥也自己苦了自己。我们照顾弟弟是尽一份情义,义是该做的,我们也不去强求弟弟、亲人的理解,我们做了就心安。人尽道义了,自有我们的福报,不要去罣碍这些人事,更不要耿耿于怀,然后郁闷终日。其实我们把内心的这些痛苦放下,最关爱我们的人心上的石头也掉下来。
 
面对家庭的这些不理解、这些无理的要求,要不产生冲突、争斗,那缪彤的这份存心,就是我们应该效法的。当时候他的弟弟一时为了利益昏了头,要分家产,当下他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自己进了屋,关起门,对着古圣先贤说到,自己很惭愧,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不能够真正的修身、齐家,实在感觉自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古圣先贤的教诲,所以就打自己的嘴巴。缪彤时时都是想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自己的错。人一反省,这个诚心就现前。他的弟弟跟弟媳妇,看到这样的情况,其实人都是有良心的,大哥照顾他们这么多,其实内心还是很佩服大哥,一时间起了这些争利的念头,又看到大哥不只没有说他们不是,还反省自己,一下子把人的良心给唤醒,马上都跪下来给大哥道歉。
 
从缪彤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学习到,天地之间,人与人的相处是什么心境?除了「自责」,这个「责」就是反省自己,「自尽」,「尽」就是尽心尽力,「除自责自尽外,更无道理矣」。其实这句话就包含了所有的道理。「自责」,反求诸己,忠于自己的良心,要反求诸己才能不断成就自己的德行,「忠」,首先要忠于自己;「自尽」,就尽心尽力,推己及人去尽力帮助亲人跟朋友。所以自责、自尽,还是忠恕之道。夫子之道是「忠恕而已矣」。人不管面对任何的事情,不情绪化,首先先想:「这件事我有哪里不对?」这也都是跟《朱子治家格言》相应,「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有摩擦了先反省自己,这颗反省的心跟对方相交感,很可能我们一反省、一认错,对方也马上那颗反省的心相互交感,「其实我也有错」,所以缪彤是我们修身齐家的好榜样。
 
另外,我们也反思到,家庭当中会容易因什么而争吵?《弟子规》有句经文谈得很好,说到:「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一个家庭当中,能轻财物就不容易争;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脾气,很多纷争可能就化解掉了。我们想起古代兄弟姐妹之间、亲人之间的相处,确实能做到「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就像古人留给我们兄弟相处的一段教诲,「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同气连枝」,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兄弟还有所有的子孙都是枝干。「些些言语莫伤情」,就是要言语忍,所以自家要懂得忍耐、忍辱、不争,不要因为芝麻蒜皮的事情去计较,这样就能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轻财产、轻财物,记什么呢?记恩德。姐姐以前是怎么对我的、哥哥以前是怎么对我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给子孙戒争讼的好榜样、家和万事兴的好榜样。
 
我们看到周朝八百多年,因为周朝的先祖,像泰伯、仲雍把国家都让给了弟弟,那还有什么好争的?以至于汉朝赵孝、赵礼都能把命为兄弟牺牲,那还有什么好争的?所以能够轻财物,然后忍住脾气,这是从修身当中去贪、去瞋,自然身修而后感得家齐。
 
又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宋朝的崔少娣,她嫁到了苏家。她嫁过去的时候,已经有四个嫂嫂,她们有五个妯娌。这四个嫂嫂常常吵架,甚至还有打架的情况,纷争不休。她嫁过去以前,亲戚朋友都替她很担心,但是,她心非常的安定,因为她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她只期许自己要真诚,只怕自己真诚不够,不怕别人不能感动,格言上讲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嫁过去之后,因为她是最小的,她还主动承担一些比较重的劳务,她告诉婆婆,「我比较小,应该多做,这些嫂嫂们比较辛苦」,她布施劳力。再来布施财物,她回到自己娘家带回来一些好东西,都是先给嫂嫂,还有给侄子,她没有私心。还有穿着漂亮衣服抱着侄儿,结果这侄儿突然撒尿了,嫂嫂不好意思,因为那新衣服是很珍贵的,就赶紧要把自己的孩子抱回来。结果少娣马上对着嫂嫂讲,「不要急,抱得这么急,怕吓到了小孩。」我想,在这个当下,她的嫂嫂会很感动,弄脏了少娣的衣服,她不只不觉得可惜,反而还念念为她孩子着想,怕惊吓了孩子。我想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三次,再怎么坚硬的心都会被她感动。
 
包含这些嫂嫂们常常会讲些是是非非,她听着不回嘴,笑一笑,不参与。然后,假如自己底下的女仆讲人的是非,她反而严重的教训她们,带着她们去给当事人道歉、去给嫂嫂道歉。其实看起来是严格,事实上是真正爱护这个仆人,因为这仆人以后还要嫁为人妇,假如喜欢搬弄是非,她以后决定不会幸福。嫂嫂们谈是非,那是以前养成的坏习惯,但人有良心,常常讲这个,看到少娣不回嘴,自己心里心虚,慢慢就不讲了。少娣再带动,看到每个人的好,慢慢谈话的内容就转过来了,从言人过失,慢慢懂得去感恩每个人。所以她嫁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四个嫂嫂都感动了,然后就对人家说,我们这五婶是个贤人,「五婶大贤,我等非人」,我们跟她比起来真的不太像人。讲这个话我们听了也很感动,每个人都是有良心的,而且都还是有希圣希贤之心,看到这样的好榜样,都忏悔,都想效法。
 
所以读书人看到这样的榜样,非常赞叹,说到,「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争财物,都让,慢慢人家觉得就你是君子,我也不愿意做小人。「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那财物轻了。「三怒三笑」,别人恶意过来,我们带着微笑善意回应,甚至:「对不起,对不起。」可能他误解我们,我们还是给他道歉,因为他刚好气在头上,等他冷静下来,事情一搞清楚,根本就误会对方了,他更惭愧,更能被对方的德行所感动,所以「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后来这四个婶婶都不吵架了,「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两个人其中有一人真有德行,这个架就吵不起来。
 
所以这句「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不只家庭如是,应该延伸开来,朋友之间也如是,领导对领导之间也如是,以至于在自己的事业当中,合作伙伴我们也应该这样做,甚至同行之间应该良性互动,而不应该互相攻击,不然都是凶祸。我们记得小时候,比方到书局去买东西,刚好没货,老板还会说,「您到某某附近那家书局,他们那里有。」互相之间尊重,和气生财,有钱大家赚。现在这样的风气少了,互相批评、互相毁谤,反而让客户很不舒服。而且只要常常这样恶意去争斗、去毁谤别人,铁定折福,最后事业愈做愈不好。应该同行之间互相协助,彼此的经验互相学习、互相赞叹,这样才能够真正有福报,才能和气生财。
 
真正明白人生道理的人,决定包容、宽恕别人的错,而不去争讼,因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真正靠诉讼拿到的钱财,可能是我们命中本来就有,而且还折了一大半。我们能量大福大包容人,不计较,那量一大,反而福增长,这里损失了那里就补回来。而且我们想想,世间人愿意跟随处处跟人争斗的人,还是愿意跟随非常有度量的领导人?我想真正冷静的人,他决定要跟有度量的人,还可以跟着这样的领导者学到做人的道理;常常跟人家争斗,跟这样的领导人不就永无宁日了吗?
 
有个古人的风范,提到有人骂他,朋友就来转告,某某人骂你,他说到,「我跟他很好,他不可能骂我。我只记得他的好,他不会骂我的。」接着这朋友又讲,「他真的骂你,他指名道姓的骂。」接着他说了,「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不会是骂我。」我们听到这个故事,确实他不生气,这个冲突就不会愈来愈严重。冲突会严重,就是一个骂,另一个跟着骂,愈骂愈凶;一个打,另外一个也打,愈打愈凶。只要一个不骂,一个不还手,这个冲突就化解了。这个骂人的人事后了解到对方不只不生气,还说「我跟他挺好的,他以前对我很好」,人家都不记恨,这听了以后,慢慢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们以德去化人,不逞一时口舌之快,去跟人家起冲突。
 
接着经句讲到: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代表处世必须要慎言,谨慎自己的言语,不可言语太多,因为话多容易失言,容易说错话,就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招来灾祸。所以孔子的教学分四科,而言语排在第二位,所谓「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为本,言语不当,走到哪都造成是非纷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怎么去利众?言语排在第二位,我们了解到人一天不知道要讲多少句话,所以老人都提醒我们要修口德、积口德;不修口德,福报全从嘴巴溜掉了。
 
比方喜欢批评人,喜欢挖苦人,喜欢讲一些伤害别人的话,那一天就折了很多福报。人假如懂得修口德,每天安慰人、鼓励人,都讲利益别人的话,甚至于人家寻短见,你一句话能劝他回头,那都积很厚的阴德。比方你「见人善,即思齐」,「道人善,即是善」,对这一方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你不嫉妒、赞叹他,让更多的社会大众跟着他学习,这随喜功德,每个人受益都跟你的赞叹有关系,所以口德重要。一念「道人善,即是善」功德很大,但一念嫉妒、毁谤、批评,断了很多人的信心、法缘,这个罪业就很重了。所以对自己来讲,言语当中,要下很大的功夫来提升;对团体来讲,才能真正和睦相处。
 
而我们要了解到,言语是心之声,是我们的心体现出来的行为,所以言语有问题,事实上还是心地偏颇了,都要从心地下功夫。比方「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个多言是行为,病在哪?病在心太浮躁了。《易经》告诉我们:「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话太多了,他定不下来;吉祥的人他很安定、安详,言语不多。
 
历史当中,晋朝宰相谢安,当时王羲之三个孩子去见谢安,结果见完以后,旁边的人就谈到,这三兄弟哪个德行最好?谢安马上就说到,最小的王献之最好,因为他两个哥哥谈很多没有意义的话,而他很有礼貌的问候长辈之后,就非常谦卑的在听长辈讲话。因为去见宰相这么有人生阅历智慧的机缘很难得,谦卑的态度一定是恭恭敬敬听,怎么还会多话?后来确实最有成就的,就是最小的王献之。所以《弟子规》也告诉我们,「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说话当中,其实学问很多,包含我们要能观照到我们讲话的存心,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再来,我们的态度好不好?我们讲话的方法妥不妥?我们讲话的时机对不对?一个人会非常谨慎言语,主要他也是很了解言语的影响事实上是非常大的,我们常常听到「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影响很大。包含俗话讲,三年的交情,一语寒心,温情全失,很多年的老朋友,一个言语苛刻,不能体恤他人,可能这交情完全就付诸东流。包含对自己的福报,有一句话讲,「一言折尽半生福」,一句话把半生的福报都折掉了。有的人讲话真的很刻薄,讲得让人家气到说不出话来,甚至于讲得让人家想自杀,这都是折了半生的福报。
 
甚至很多家庭就因为言语不慎,出去外面言自己家里的丑事,可能就造成家人之间终生的隔阂,那都是言语不慎,所以不言家丑对一个家庭来讲太重要了。比方夫妻,假如太太把先生的不好到处讲,最后这个话又传到先生的耳里,先生一定火冒三丈,「我在人群当中怎么立足?」一定不能原谅妳,那就麻烦。假如先生的不好不讲,只讲先生的好,而且这个先生的好,最后还传到他的耳里,那这丈夫会想,「我才这么少的好,我的妻子都赞叹、都欣赏;我这么多不好,她都包容,她这样对待我,真是太令我敬佩了,我不能让她失望,好的我要更好,不好的我要改掉。」妳这个赞叹他的好、包容他的不好,就把他的良心给唤醒了。妳不赞叹他的好,还讲他的不好,最后隔阂就愈来愈深。
 
所以言语要理智,要考虑后果,不能给自己设下很多一生都很难改善的障碍。不只夫妻如此,包含婆媳之间也是如此,婆婆假如到处讲媳妇不好,媳妇听到了很生气,也去讲婆婆的不好,那这一家不就让人看笑话了?所以有个地方讲,「婆婆背着鼓,到处说媳妇」,鼓挺响的,咚咚响;「媳妇背着锣」,那锣更响,匡,耳朵都震得很不舒服,「媳妇背着锣,到处说婆婆」。如是因,如是果,没完没了。不言家丑,这是治家的千古名言,决定不能违犯。
 
这婆婆包容媳妇的不好,尤其现在很多媳妇是独生子女,他们家就她一个女孩,跟这个媳妇有缘,还得教她,「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婆婆得教,丈夫得教,得有耐心教,不能批评她,到处说她不好。包容她的不足,称赞她的好,婆婆这么一称赞,最后话传到自己媳妇耳里,「婆婆真有度量,我这么多缺点她都包容;我这么一点好她都赞叹。」很受鼓舞,更努力的要把自己这媳妇做好。那媳妇不讲婆婆不好,反而都是称赞婆婆可贵的地方,婆婆听了以后也很感动,就更爱护媳妇了。这样互相赞叹,婆婆多了个女儿,媳妇多了个妈,都是从不言家丑开始做起。
 
我们既知言语对自己的修养、对家庭、对整个团体的影响,就会更谨慎,就会很冷静的观照讲每句话目的是什么、应该存什么心态讲。《弟子规》有句教诲,就把言语当中重要的这些环节都点出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过,谏使更」,代表目的是什么?是希望父母、亲人改过,为他好,这是目的。我们存什么心?存爱他的心、真诚的心去劝他。那目的清楚了、存心清楚了,态度呢?要柔和,「怡吾色,柔吾声」,态度很好。我们要去劝人,态度凶巴巴的,人家一下子很难接受。「谏不入」,一次劝,劝不动,「悦复谏」。《弟子规》每个字都有人生的智慧。「悦」是什么?找他欢喜的时机去劝,他能察言观色,适当的时机劝;「复」呢?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耐心的提醒,这个「复」就是我们必须有耐心。「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不能理解、亲人不能理解,还骂我们、还指责我们,不了解我们的苦心,我们还是不改我们的这份初心,就是为了爱他,帮助他改过,并不是要他对我们有什么回报;反而他不能理解,我们不忘这个初心,更包容,更等待好的时机再来劝,不要急于一时。
 
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