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第十二集)

时间:2015-12-22 08:58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蔡礼旭老师 2013/6/17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9-012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上次我们谈到的经句是: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经句的意思,兄弟姐妹之间、还有叔叔伯伯与侄子之间,都应该多的可以拿出来,来补助,来帮助少的亲人。那我们想一想,假如兄弟姐妹之间,财富都不分彼此,互相支持,父母是最欢喜的。同样的,假如是整个家族之间,都能不分彼此的帮助,救难,那爷爷奶奶甚至于是祖先是最安心的。一个人能够让父母、祖先安心,这是做人的基本。所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所以尽孝都要落实在兄弟的和睦友爱当中。
 
这句话我们现在读起来,反思一下,兄弟姐妹真的需要帮助,我们会不会迟疑?会不会犹豫?还是义无反顾呢?有一个企业家他反思到一点,他常常捐钱,帮助一些团体或者贫穷的人,他捐出去以后,他也不放在心上;可是他的弟弟、姐姐们很需要他帮助,他都记得很清楚,是十二万,是十八万又几千,他都记得很清楚。他突然就感觉到,对兄弟的义都提不起来,还常常被人家夸是慈善家常常捐款,他就省思到,其实那个捐款,就是为了让人家肯定他的名闻利养心,而真正的义应该体现在对父母,还有对自己的兄弟上面。他一反思到这里,后来就对他弟弟讲:「之前的钱你都不用还我了,哥哥再帮你找一个好房子,你赶紧有个家可以安身。」他弟弟听了之后当场就流眼泪;他的母亲本来都是有忧愁,笑容不能够绽放,他这一转变,他母亲非常欢喜。
 
其实实实在在讲,我们兄弟姐妹和不和,母亲、父亲知不知道?心里很清楚。所以人有时候没有去孝父母之心,还自我安慰,「我兄弟姐妹里面我拿的钱最多,我是最孝顺的了。」其实当我们有了钱,地位高了,对兄弟姐妹、对家里人,都很傲慢不客气,那是让父母最难堪的事情。我们走到哪里,长辈、亲人都赞叹、都肯定,那是让父母最感到光荣的事情。
 
在看到这些经句,其实都是流传几百年、几千年了,古人做得如何?我们今人做得如何?常常翻开二十四孝、《德育课本》,大家有没有看过《德育课本》?七百八十四个德育故事,这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每个德目有九十六个故事。尤其第一册,先谈孝悌。一看完,自己惭愧心起来,因为比起古代,他们对父母、对兄弟那种道义,自己汗颜。比方我们今天讲「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那只是谈财物上,可是古人,兄弟之间,可以为对方牺牲生命。
 
汉朝赵孝、赵礼,赵礼是弟弟,被盗贼抓去了,哥哥赶紧找到弟弟,要为弟弟而死,兄弟两个人抱头痛哭。连命都可以为兄弟舍,还会计较钱吗?不只兄弟如此,叔侄亦如此。有一个读书人叫章溢,他的侄子叫章存仁,当时候遇到盗贼,他的侄子被盗贼抓起来了,但是他的哥哥只剩这个儿子单传。章溢赶紧找到贼窝在哪里,然后就奋不顾身告诉这个盗贼,「我这个侄儿是单传,我不能让我哥哥无后,他年龄又小,你们要杀就杀我吧。」盗贼也有良心,都被这些真情义给感动了。多看这些故事,看着看着就觉得,跟兄弟、亲人计较钱,会觉得很丢脸。这个叫「德比于上则知耻」,你德行跟圣贤人比,那羞耻心就很容易提起来。
 
我刚刚念这句话,你们好像第一次听,配合要看情况,经句你们要表现出听过,这样我会感觉之前讲了大家都有在记,你们又像第一次一样。「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欲望的享受跟低层的生活水平去比,人就很知足了,知足就常乐;知耻就近乎勇,人的道德就不断的下功夫去提升。大家希不希望你的孩子从小,他处世待人就是依孔子的标准,我就是要做圣人,欢不欢喜?欢喜,好,那你要你的孩子以孔子为榜样,首先应该怎么做?那你自己要以身作则,你自己就要表现以圣贤人为榜样,那孩子潜移默化就效法你了。
 
这段话让我们看到这个经句,想起古人的行持,也想起自己的祖宗。你们清不清楚你们的祖宗?我是周文王的后代,我们是周家的后代。周家孝悌做得非常彻底,从「悌」来看,周文王的父亲叫王季,他们有三兄弟,大哥叫泰伯,二哥叫仲雍,第三的叫王季。照理讲应该是泰伯当国君,而他把国家让给了自己的三弟,因为看到自己的父亲属意文王这个孙子,那要传给这孙子得先传给王季,就是文王的父亲。古人那个心非常的细腻,都可以感受得到父母的心,父母没开口他们就主动去做了。
 
所以人心地柔软,都能感知到父母的心,大家相信吗?这是你们的本能,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都能体会到父母。所以我们老祖宗了解「父子有亲」是天性。有一次,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他向父亲行跪拜礼,感父亲的恩德,刚好我们在旁边观礼。结果这个孩子就哭得很厉害,我就赶紧过去,「孩子你哭什么?」他马上说,「因为爸爸哭了。」他感觉到爸爸的心,他就跟着流眼泪。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们,你父母哭的时候你哭不哭?你们怎么没有反应?没有反应可能比较接近麻木不仁。告诉大家,这个本能一定要恢复,这是本有的。
 
我很庆幸,在姐姐出嫁那一天,有一点点恢复。当我姐夫领着我姐姐,给我父亲、母亲行三跪九叩,一跪下去,我父亲眼泪就出来了。但是男人流眼泪有一种功夫,就是只在眼眶打转不让它掉下来。我感觉我父亲那个泪水在那里打转,瞬间我就完全理解我父亲的心。从那一刻开始,父亲讲什么话,我都很能理解他。这是我们的本能。当时候跪下去之后,想到一个女儿二、三十年来,自己是怎么栽培,怎么拉拔,甚至还遇到她的误解、乱发脾气,种种景象可能都浮现在眼前,「今天很欣慰,终于给她找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照顾她。」
 
我记得我要到海南海口,我父亲给我很多叮咛,「你去了以后,缘分不成熟,赶紧回来。」我父亲为什么让我赶紧回来?因为怕我再过几年,年纪大了自己会自卑,一事无成。父母考虑事考虑很远的。所以当时候父亲讲那个话我们都很感动,带着父亲浓浓的爱到海口去了,而不是:「爸,你别担心,『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我有祖先保佑你不要担心了。」我马上跟父亲很明白的讲,「爸你放心,不行我马上回来。」因为理解到父亲的心情。
 
结果去了四、五个月,回家过年,一进门,这么长的时间没有见到父亲,马上就开始谈发生的事情,看到很多孩子学孝道,转变了,给父母行跪拜这些例子,我就讲给我父亲听。我父亲三度落泪,没有滴下来。结果那次过完年我回去,第一次给家里打电话,我父亲就讲,「家里什么事都包在我身上就好了,你安安心心在那里好好做这个事情。」父亲了解我们做的情况,他就不担心了,他就变成全力支持了。所以这个天性要找回来,太舒服了,跟父母可以无话不谈。
 
泰伯感受到父亲的心,就主动自己离开国家,把这个位置让给弟弟。连一个国家都能让了,哪有这一点钱财让不了的。但很有意思,虽然把国君让掉了,到了江苏一带,他又做了国君。命里有时终须有。而且他到那个地方言语不通,最后他的德行感动到当地的人,拥护他为国君。他有那个德跟福报,跑不掉。所以整个周朝之后的子孙,常常能够想起自己这些祖先的风范,对自己是很好的鞭策。大家假如跟家里人闹情绪的时候,赶紧把《德育课本》翻出来看看,一比较,不好意思了。
 
古人留了一首诗非常好,谈兄弟之情。「同气连枝各自荣」,连哪一个枝?父母是我们的根本,从这个根本衍生出来的枝干,「同气连枝各自荣」。只要兄弟不好了,这个根就会伤心。「些些言语莫伤情」,大家是一体的,不要因为小事情闹不愉快。「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这一段话,我现在读就很有感觉了,因为我现在白头发一不小心就发现几根,那自己的姐姐都大几岁,真的现在各自有家庭、发展了事业,见一次面,有时候都几个月才见一次面,真的都看到「一回相见一回老」,不是白头发而已,皱纹都出来了。「能得几时为弟兄?」人生很短暂啊。什么人生最快乐?报恩的人生。太快了,我今年四十岁,小时候十来岁的时候跟姐姐在那玩,那情景一想还历历在目,都已经过了二、三十年,多快啊!所以「能得几时为弟兄?」
 
唐朝李绩这个大臣,他当到国家的重臣,皇帝还赐他功勋,赏他李姓,这么高的地位,去看他姐姐,亲自帮他姐姐煮粥。结果胡须太长就烧起来了,他姐姐就对他讲,「弟弟,你又何苦?这么多佣人你叫他们做就好了,你干嘛亲自做,还把胡须都给烧掉了?」他说:「姐,妳不知道,我们都一把年纪了,我还有多少机会可以亲自帮妳煮粥。」
 
讲到这里,都觉得自己当弟弟当得很不及格。我姐姐照顾我太多了,当时候读大学,身体不好,住校,我姐姐在学校外面,每天帮我熬药,那一熬要两个小时,那个药这么一大包。熬好又要从校门外端进来,大学都比较大,男生宿舍在哪?你们有看过大学校门一进去就是男生宿舍吗?都是在学校的最旁边,要走很远,又不能骑脚踏车,就这样端啊端啊,到宿舍门外又不能进去,在窗户口敲。听不到声音,看嘴型就知道了,赶紧出来拿药。那是几个月的岁月就是这样过来的。想到这里,自己这么多年都在外面,对姐姐的家庭,还有下一代,关心也不足。「能得几时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有一个读书人叫周文灿,他有成就,他的哥哥比较没有他的成就,他负责照顾哥哥,生活所需都是他提供的。结果哥哥有一天喝酒醉了,还打他,邻居看不下去了,这个哥哥太过分了,到他们家要骂他哥哥。结果他马上出去拦住邻居,「你们不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拦住这些人。他那个讲出来是至情至义的话,被哥哥打了,丝毫没有怨言,都是想着兄弟情,「你们不要影响我们兄弟的情谊。」我想那个当下那些劝的人都动容!
 
那大家再想想,这个剧情会怎么演?哥哥会不会酒醒了,会不会听到邻居在讲,「哪有这种弟弟啊,哥哥吃他的、用他的,还打他,人家批评他哥哥,他马上去反驳,不愿意人家批评他的哥哥。」那人有良心,他哥哥这种事一次、两次,不就被他感动了吗?
 
所以古人在面对亲情,不见父母之过,「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也不见兄弟、亲人之过,只想着自己应该尽的这份亲人的情义,这个非常可贵。实在讲,周文璨假如他哥哥的不是,有一件事放在心上,他就做不出这种至情至义的行为。他假如记恨在心里面,邻居要来骂他哥哥,他马上说:苍天有眼,终于有人来帮我了。所以人这份情义不能被污染,自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那个做出来的行为会感动亲人。
 
在明朝有一对兄弟叫赵彦云、赵彦霄,哥哥比较游手好闲,又重视享受。眼看这个家产会被哥哥败掉,所以弟弟就提出来要分财产。请问大家,分财产好不好?不好嘛,那赵彦霄这个弟弟读古书,怎么还分财产?假如你的邻居发生这个事情,你会怎么处理?「你这不是读古书的吗,还分财产?你书读到哪里去了?」闽南话说,你书读到背后去了,白读了。
 
不好意思,我有时候会讲一、两句闽南话,因为不讲,我回台湾去就会说不出,这些话还要常常练才行,不然回去这个音调都不准,人家会说「忘本」,这是自己的母语,要熟悉。而且闽南话念起来确实还是挺有韵味的。你们很久没听我唱这个(闽南语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我感觉唱得也不是很熟练。因为我们文字学当中,第一是六书造字,文字的部分;第二个是声韵,这个就要用古音,客家话、闽南话。第三个叫训诂,就是字的意思。这些都是汉学当中很重要的基础。所以以后还得多花些时间,自己要深入闽南话。
 
大家看到这个兄弟的例子,他懂得权变。兄弟不能分财产是原则,但是看到哥哥这样,为了保住祖先的家产,当然可以权变,你的心又不是跟兄弟分自分他,又不是贪财。结果没多少年,分了以后他哥哥就散尽钱财,而且还负债非常严重,根本没有立锥之地。这个时候赵彦霄跟他的太太,在除夕夜准备了一个丰盛的酒席,请来哥哥跟大嫂,跟他们一起用餐。轻财物,分多润寡。他请来一起过年,吃完年夜饭,告诉哥哥跟大嫂,说:「之前分家是不得已,必须留住祖先的家产;现在我把家跟所有的家产、仓库的钥匙,都交给大嫂处理,我们从今天开始又一起生活。」那他哥哥在那样的情况,也是人有良心在反省自己,结果弟弟尽弃前嫌,马上就把这个家完全交给他,那这份情义,就把他的良知唤醒了,所以他哥哥跟大嫂就一改以前的人生态度。
 
诸位女士,假如你的丈夫这么做了,你舍不舍得?钥匙交给别人了。有舍才会怎么样?才会有得,要舍利,重道义。结果赵彦霄跟他的儿子,好像那一年都考上进士,积的德很厚。孝悌是恩田,是敬田,是人的大福田,都在孝养父母、尊重长辈兄弟,修很厚的福。所以人生没有吃亏的。
 
刚刚跟大家讲,「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兄弟、亲人的不是,绝对不往心里放。「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我们又生了几个孩子,他们是兄弟姐妹,我们兄弟姐妹生下来又是堂兄弟、表兄弟,我们这一辈到底给他们什么榜样?「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就是长者要做好榜样给下一代看。
 
有一户陈姓的人家,陈昉,他们家十三代人都没有分家,几百年都在一起,团结到都是全家族的人都到了才开始吃饭。结果出现什么情况?他们家差不多有一百只狗,被他们这一户人家感动到,狗要一百只都到了才吃饭。所以兄友弟恭,做到连狗都感动。所以我们假如读德育故事还不流眼泪,真的比狗还不如,人家狗都懂得效法这种团结、礼让。所以「留与儿孙作样看」,也是我们每个为人父母长辈应该有的态度。
 
所以这句「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就提醒我们,家道、家规的建立,一定要从父母、长辈自己本身做起。『长幼内外』,就是家中老的、少的、女的,内外,男主外、女主内,「长幼内外」,都应该有严正的规矩,这是『法肃』,法就是规矩;『辞严』,就是言语要非常的庄重,不可以常常乱开玩笑,或者是嬉闹、嬉戏,或者讲一些轻浮的话,人就不稳重、不正经。
 
现在父母没有好榜样,又受到综艺节目的影响,大家有没有感觉,现在年轻人讲话稳重的不多,然后就常常那种灰色幽默,有时候我也会听不大懂,还得要去补补课,比较好跟他们沟通。「君子不重则不威」,一个人不庄重,他就没有威严,没有威严就不尊重自己,人家怎么可能尊重我们?所以常常开玩笑的人,人家会搞胡涂,他到底哪句话才是真的?
 
我们来看,其实这个「法肃辞严」是必要的,一个家要兴旺起来,一定从家规严整做起,你家规不严整,那孩子都造次乱来。尤其父严母慈,男人女人属性不同,女人比较柔顺,男人比较阳刚,所以这个威严应该谁来演?诸位男同胞,你们要配合一下,你们要马上表现出当仁不让。
 
现在很麻烦,父亲没有威严,都讨好孩子,他要什么,钞票就给他,就买给他,反而男人演成白脸。结果叫女人演黑脸,女人得很凶对待孩子。我曾经听过那个妈妈骂完孩子,自己痛哭一场。真难为现在的女人,又要扛责任,又要管孩子,又要凶孩子,不然他又很造次,叫先生管先生又不管。这样的日子,不得内分泌失调都很难,一下又要演男人的角色,一下又要演女人,阴阳调来调去调乱了。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
 
那天坐电梯,电梯门一关起来,看到上面画了一幅画:一个父亲把他的女儿放在自己的头上坐着。你们看到这个景象有什么想法?小孩从小都坐在她父亲的头上,她怕她父亲吗?这些你去翻翻五千年的历史,从来没有这档子事,现在这种事,看到人家这么做还很羡慕,马上就把自己的孩子抬头上来。人无知,很可怜,都羡慕那些错误的做法,不做好像还赶不上流行。大家想一想,我们以前成长过程当中,看到父亲马上就不敢乱来了,稍微有点不妥当的行为,父亲一咳就马上收回来了,哪敢乱来?所以父严母慈这个是很有道理的。
 
我分析这个都是有经典依据的。六十四卦里面有一卦叫「家人」卦,老祖宗留给我们怎么经营好家庭。家人卦里面就讲,「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一个家庭当中,有非常威严的领导者,谁?就是指父母。而且又提到,「言有物,行有恒」。父母是非常严谨的领导人,因为他知道他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当中都在影响小孩,他有这个警觉性,一言一行都非常慎重,「言有物,行有恒」。他的言语不轻浮、不乱开玩笑,而且讲出来的话,都是诚实无欺的。
 
有一部电影叫「手机」,统计说成人一天讲二十几次谎话,那假如我们这个现象不改善,怎么教孩子?怎么教他诚实?司马光先生为什么能够做到「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没有一件事不能告人?就是他小时候第一次说谎,被他父亲严正的制止,他从此不敢乱来。有其父,才有这样人格完人的圣贤,当然他父亲一定是做给他看他佩服。而言语都是道义,不讲利益的这种言语。现在很多父母动不动都是谈钱,谈这些财富,很少谈兄弟、亲人、朋友之间的道义。
 
我父亲在银行上班,在我记忆当中很早就做主管,我父亲从来没有谈商业给我们听,也没有谈钱财给我们听,所以我们三个孩子看钱看得很轻,跟同学朋友从来没有计较钱财的,那都是父母的身教。实在讲我父亲在银行上班,应该是每天都接触一大堆钱的,我记忆当中常常看到我爸爸刷刷刷(点钞),一把扇子就出来,那是他的职业能力,但他很少跟我们谈钱的。而且还常跟我讲,你不要羡慕那个大老板开什么Benz车子。(台湾的银行三点半关门,所以台湾有个说法叫「赶三点半」,你们都没听过吧?所以常常要了解风土民情,不一样的地方讲的话要斟酌一下。所以台湾说赶三点半,就是要赶在银行关门前该付的支票钱要赶快付,不然就跳票了,他就失去信用了。)你看那些开着大车的人,常常在那里飚车,他的心情都是很紧张的,你不要羡慕他开大车,那压力都很大的。所以父亲常常提这些事,我们也不会去羡慕别人开大车、住大房。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这么重利害、重享受?我们上一代人讲道义讲太少,这不能怪他们。比方说我们的晚辈要去工作,不管他到哪个行业去,请问我们当父母、长辈的人,他要去工作了,最关心哪件事情?「一个月薪水多少?」你读古书里面有没有看过哪一段,父母跟长辈知道他要去当官了,还是要去干什么事业,然后说你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五千年来没有这么问过,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可是我告诉大家,五千年的今天,几乎一半的人都会问这个。所以我们在那里怪下一代的人重利轻义,源头在我们这里,怪不得他们。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看到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考大学,在那里填志愿,最常听到的就是:哪个科系赚最多钱?都是关注这一点。我好像没有听过说,「哪个行业可以帮助最多人?」假如你突然在人群当中、亲戚朋友当中,听到这句话,天籁之音,好像从天上降下来的话,跟这个时代有点怪怪的,很久没有听到这么美的声音了。我想马来西亚比较常听到,是吧?所以汉学院建在马来西亚,因为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特别重视中华文化的承传。多少人一接触到现在的功利社会,都把美国当父亲,都把这些所谓的先进国家当父亲,还瞧不起自己的父母、瞧不起祖宗的文化。这叫「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怎么又是《朱子治家格言》?这篇文章谈得很仔细。你羡慕那些很奢侈的生活,反而否定掉父母、老祖宗淳朴的生活,还说他老古板,其实照那种花钱的生活方式,十个地球都不够,那是错误的生活方式。
 
所以「言有物」,言语都要跟道义、情义、恩义相应,不然会误导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只要价值观一偏掉,他这一生就不可能是幸福的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思想观念偏颇的人太多了,所以现在忧郁症愈来愈多人,自杀率这么高,离婚率这么高,家庭的问题那么多,那都是思想出问题。所以整个言行思想观念要给孩子做榜样。
 
我们刚刚讲到的,「法肃辞严」,「法肃」就是家里的家规。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你的整个威仪要有。比方在家里面穿着很邋遢,大家想一想:小的时候我们看自己奶奶的穿著端不端庄?很端庄。奶奶衣着都是这么的庄重,叔叔、父亲、伯伯在奶奶面前都是恭恭敬敬,你一想起老人家那个威仪,就肃然起敬了。结果现在母亲在家里面都穿得特别随便,那孩子怎么尊重我们?我们现在穿得随便,那我们的女儿以后会穿成什么样子?会更随便。提醒大家,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天就够了。从大家的表情看起来,挺有难度的,其实你假如认知到那个事情的重要性,就不难。
 
大家不要小看女子的穿著,它直接影响到天下的安定与否,一点都不夸张。那天我已经跟大家算过了,女人脖子以上要花多少钱,那全身这样下来,不得了。再来,女人的穿著一暴露,离婚率、犯罪率绝对跟着增加。人心尤其男人的心都不定,邪念都增长,现在那些广告又都是摆那些东西,所以这个时代当君子有点困难,走路会撞到电线杆,不好乱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诸位同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这个时代要把它扭转过来,恢复到正常的秩序,得我们几代人锲而不舍,承传下来。所以我看到大家很欢喜,因为你们的孩子这么小就学了,他们以后的成就远远在我们之上,我们都是成年以后才辛苦的学习,因为成了年以后,那些习气都已经养成了,要改还要扒皮。你们扒过皮没有?痛不痛?不只是扒皮,还要把皮切开,把肉扒开,然后进入骨髓抽出来,因为几十年藏得太深了。痛,长痛不如短痛,你真下功夫了,以后就不受它控制,你就身心自在。
 
那这整个家庭的规矩,能不能在很细节之处,都能提醒孩子?比方,孩子一看到他喜欢吃的东西,拼命吃,又要去盛一碗。会教孩子的母亲就会提醒及制止他,「吃个饭就欲望这么强,你以后不是被欲望给控制住了?那你都吃得那么多,人家都没得吃了。」有些父母不懂,「他喜欢吃,给他多吃一点!」疼孩子,疼到最后他的一些欲望愈来愈强。
 
比方今天孩子跌倒了,其他的长者要过去抱他,我突然间只会用闽南话的,「扶扶一下」,一下子想不起普通话应该怎么讲。我还看过有妈妈是这么做的,打那个地。昏倒!这个孩子再长大一点:我为什么会跌倒?地害我跌倒的。自己走路不小心,走得太快了不看路,自己跌倒了还打地。这个大地承受了太多的屈辱,是不是?每天养育万物,我们还不感恩它,什么责任都推给它。这个母亲,我看到这些事例。
 
宋朝程颢、程颐两个大儒的母亲侯氏,她抓住每个生活细节教育孩子。她的先生也是大官,家里有仆人,孩子对仆人讲话稍有傲慢之气,马上呵斥他,「大家都是人,他年龄还比你长,你怎么可以这样跟他讲话?」不增长他的傲慢,不然富贵人家特别容易傲慢,瞧不起人。所以富贵教子,那没有智慧谈何容易?尤其不爱慕虚荣。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要恭敬,虽是富贵,但是生活非常节俭,就对了。
 
那这些规矩要带头做,规矩离不开伦常,父母跟子女之间都是伦常规矩。「晨则省,昏则定」就是规矩,晨昏定省。大家现在家里有没有晨昏定省?孩子懂不懂晨昏定省?我们明理之后要做,自己跟家庭才能受益;学了以后十年都不做,受益不了。所以真正要受益,明白一条就要把这一条变成自己的家规、家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孩子不知道晨昏定省,他每天的孝心都在往后退。一个大学生对父母这么无礼、冷漠,难道他是一天造成的吗?这个孩子从小晨昏定省,怎么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
 
有一个小学老师,他也从教一辈子,他就回想到小时候,他的父亲每天起床,都是恭恭敬敬去给他奶奶请安、问好,而且带着太太去请安问好。好像现在在华人社会,太太陪着先生去跟父母请安,你们有没有见过?中华文化命若悬丝,岌岌可危,都快断了。我们不落实在每天的行持里面,慢慢的这个文化就传不下去了。这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我们现在怎么都没有这样了?我看现在当太太的人,妳先生假如一大早,「来来来,我们好好穿整齐去给妈妈请安。」妳说:「你今天发烧了是吗?睡觉啦!还没睡饱。」
 
我曾经看一个事例很感叹,有一个华人娶了一个日本太太,这个太太每天真的是打扮得非常的庄重,跪在公公婆婆的门口前,每天等着给公公婆婆请安。日本人做的,我们华人现在不做了。
 
其实我们冷静想想:我们华人现在到底像谁?像祖先吗?还是比较像美国人?英国人?像这些所谓「文明、发达国家」?文明、发达加引号,为什么加引号?我感觉一点都不文明,也一点都不发达。为什么人们会给它放上发达?那叫科技比较进步,但是并不文明。文明是什么,人的德行愈来愈好,才是文明。现在堕胎那么严重,离婚率那么严重,怎么会是文明的社会?堕胎严重的地方是禽兽都做不出来的行为,这个地方所谓文明社会做得这么严重。每年全球堕胎有五千万人,而且这个五千万里面,所谓文明社会占的比例绝定是最高,一般那些生活还很淳朴的地方,赚不了多少钱的地方,这些事情很少。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冷静想一想,这个时代很多说法我们会被误导,看不到问题,甚至于学到不对的,自己都不清楚。
 
他的父亲在奶奶门前问完安,端上洗脸水,都整好了,一个大男人拿着母亲的尿桶赶紧去清洗。这位老师回想到他父亲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洗奶奶的尿桶洗得特别仔细,洗了几遍以后一定会做一个动作,把这个桶子拿起来闻一闻,母亲喜欢干净,一定要没有味道了,他才拿回来。所以那个闻的动作,就是对母亲照顾得非常的细腻,变成他的家道,叫「行有恒」。他父亲做了多久?他从小不知看了多少岁月都是这样,不是做样子给人家看的。所以一个家庭里面都是窗明几净,都是「置冠服,有定位」、「房室清,墙壁净」,那你的孩子一定生活是有规律的、有次序的,不会乱。
 
但是现在不知道「行有恒」才能教好孩子,现在都教得有点流弊问题。什么流弊?客人要来了,赶紧整理,家里像打仗一样。那我们的孩子学到什么?「要扫地了,谁要来了?」那麻烦了,都是做样子的,都是应付这些情况的,那孩子愈学都是应付人家,不真诚,慢慢就虚伪,以后他去服务客人,都是怎么服务的?客人走过来,「谢谢光临!」客人走过去了,「哼!」现在这种情况很多,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甚至于是什么?你还没走过去,脸色就使给你看。看你来,很热情给你介绍;最后你不买,脸色马上很臭。对人都不恭敬、真诚。这是在家庭里。
 
在单位里,比方说我们在学校,有些事情没有做,主管部门要来检查了,那前三天赶出好多东西,那个printer(打印机)每天都「唰唰唰」。一罐墨水不少钱,突然摆出了一大推成果,然后领导来检查,当天下午全部收掉。那请问学校的孩子学到什么?「检查的时候再说,平常看着办!」从家到学校,以后到社会呢?平常该干的都没有扎扎实实去干,都是一有什么情况,赶紧做个样子应付过了就好。那假如这个风气形成,我们下一代会培养出什么人才出来?其实只要是应付的人生,人与人当中都没有安全感;人假如是活得很实在,给你讲一绝对没有二的,人与人当中很有安全感、很值得信任。这是跟大家讲「长幼内外,宜辞严法肃」。
 
接着我们看下一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听了妇人、太太挑拨的言语,这个『乖骨肉』就是伤了骨肉之情。比方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是骨肉之情。『岂是丈夫?』就是那怎么配得上大丈夫?大丈夫应该是很理智的、很有判断力的,不应该轻易的被挑拨的话所影响才对。
 
『听妇言』,我们都说枕边风很厉害,常常一句一句的就很受影响。我们男人常常说,女人喜欢听甜言蜜语,有没有?请问大家,男人喜不喜欢听甜言蜜语?诸位男同胞,你喜欢听你爸爸妈妈的话,还是喜欢听你太太在哪里恭维你、讨好你的话?喜欢听哪一种?「忠言逆耳利于行」。当然有见识的女子,她还是会常常用这些重要的做人道理提醒她的丈夫,这是有见识的女人。所谓「妻贤夫祸少」,妻子贤德,可以帮丈夫跨过很多劫难灾祸。
 
我们要冷静想一想:为什么妇言那么容易影响一个男人、一个当儿子的人?第一个,没有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记恩的人,谗言不容易进去。这些挑拨的话能够进去,是因为什么?忘恩还记怨。其实忘恩记怨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颠倒的,人应该要怎么样?念恩忘怨。这样《弟子规》才没有白读,是不是?「恩欲报,怨欲忘」。
 
大家多久没有读《弟子规》了?你们放下的功夫不错,现在是《朱子治家格言》。大家要了解,要温故而知新,这些以前的经典要多多提起来复习,尤其不能说:「《弟子规》我读过、我学过了。」要学通,怎么通?要做到才能通,才能体悟得了。我刚刚在念「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我这么认真的看着大家,是要观察一下大家有没有契入「怨欲忘」。从你的印堂就看得出来有没有「怨欲忘」。印堂发亮,额头发亮,这是心里不装恩恩怨怨;假如一看,有点发黑黯淡,念的时候又有一点心不甘情不愿,「恩欲报,怨欲忘」,那叫吞不下去。大家要了解,《弟子规》都是我们本有的性德,怎么现在会这么勉强,不容易做到?我们顺着坏习性太久了,顺着违背性德,就是好日子不过太久了,就是折磨自己,人把怨马上放下了,你太平日子不就来了?所以人都是自讨苦吃多,自己找罪受,你真肯做了,一放下来,跟任何人都和睦相处。
 
所以我们常常想着父母「怀胎守护」,尤其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包含「临产受苦」。那生孩子几个小时的疼痛,久的话还有一两天、两三天的都有。刚好我们同仁,她的孩子两、三个月了,刚好住我隔壁,我常常去看,了解当母亲的不容易。而且真的是小孩子一夜大一寸(闽南话),长得好明显。他的母亲就痛了一、两天,生不出来,那很痛,最后还因为生不出来,又挨了一刀。所以生产的痛痛过了,然后麻药又不敢放太多,怕伤了孩子,所以割下去那个痛她说都很清醒,都感觉得到。所以这个「临产受苦恩」。
 
「生子忘忧恩」,母亲生下我们,专注点都在我们的健康、安危,马上就把这个痛苦放下。所以这一念心,是至真的爱心,这不是钱财可以回报得了,而用至诚的孝心才能够回报得了。所以光这一念心我们就报不完,「生子忘忧」。
 
「回干就湿」,我们不小心撒尿了、大便了,马上就把孩子移到干爽的地方,自己睡在潮湿的地方。
 
「哺乳养育恩」。我们遇到一个学员,他母亲给他吃母奶吃了三年多,他体质很好,很健康。母乳都是母亲的血化作母乳的。翟俊杰翟导演,他把太太的乳汁密封起来,结果真的,他女儿要出嫁的时候变成一罐血水。真的母乳就是母亲的血变的。最有意义的嫁妆,就让他女儿带着,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洗涤不净」。我看我那个同事她当妈妈,每天都要洗很多裤子、衣服,从来不嫌孩子脏。我还听过一个母亲因为他孩子先天肠胃比较不好,她就很注意孩子的饮食,然后她就很关注孩子整个大便的形状。结果她有一次跟我讲,她说看到孩子大便出来形状挺不错的,她很安心。然后她说奇怪了这孩子的大便也不臭,还有一点香,这一点我倒是觉得有点夸张,但是也不意外,因为她的心都在孩子健不健康,所以看孩子肠胃好她就很欢喜。我都感觉有时候听到这些再想想,母亲养育我们,那这些点滴,真是良苦的用心。所以常常想想,对于母亲那个爱就很自然,因为感觉到报不完。
 
「远行忆念恩」。我们一离开家门,父母要担心、关心,常常还要打电话来问候。所以其实我们出门在外,不管是读书还是成立家庭,常常是父母亲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不及格,应该是我们要主动给父母打。因为让父母打来,他都已经可能担心了几天,实在忍不住了,赶紧打电话来问。学《弟子规》首先就要落实这些孝子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下次还让父母给我们打电话,面壁一个小时自我提醒。
 
还有「深加体恤」。这个「深加体恤」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感受特别深。比方说我们生重病,在那里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很多父母就到神明、佛菩萨像面前祈祷,把孩子的苦跟病降到自己的身上来,因为看孩子这么苦,她更痛苦,这深加体恤。
 
还有「究竟怜悯」。「究竟」就是「母活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母亲虽然一百岁了,看到自己八十岁的儿子,还是把他当孩子看,其实他的儿子也是老人,八十岁了。究竟怜悯,爱护孩子。
 
这个是能时时念父母的恩德。那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也不是圣贤,有做得不足的地方,绝不放在心上,都念念想着怎么尽为子之责任,提醒父母可以修正。所以叫「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很柔软的去提醒父母。念恩了,就不可能听挑拨的谗言;进一步还要提醒另一半也懂得尽孝,所谓「领妻成道,助夫成德」,这才是夫妻缘当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彼此德行、灵性都提升。
 
有一个人叫刘建德,他的妻子很凶悍,结果他的母亲生病了,他的妻子就坚持要把母亲送到尼姑庵去。他妻子凶,他就退缩,也不敢说什么,就把母亲送到尼姑庵去了,结果母亲就悲愤而死。这就「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而且他母亲死前就很气愤说到,「我假如见了阎罗王,一定要诉讼,要阎罗王给他们夫妻治罪,这么大不孝。」结果母亲死后以后没几天,这个都是记载的真实故事,没几天他的妻子就发病,就有点疯了的样子,然后就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讲,自己太不应该,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婆婆,然后全身青紫就死掉了。婆婆去世没几天,她就发病死了。结果再过两天,她的先生刘建德也突然生病,然后自己对着大众讲,他因为听了太太的话忤逆了母亲,这是大不孝,讲完之后也死了。结果他们夫妻入殓,还放在棺材没有入葬,突然雷霆交加,把他们夫妻的棺木都劈开,然后那个发臭,数里之间都闻得到。
 
所以我们以前从小常常听说,不孝父母天打雷劈,这不是一句没有道理的话,这从很多历史典故是真的。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被雷劈死的愈来愈多?不是偶然,因为现在不孝的人太多了。《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说,「五刑之属三千」,古代有五种刑罚,它细分三千条,就是都触犯了这五种刑罚。五刑之属三千条,最严重的是什么?「罪莫大于不孝」,不孝之罪是天地之间最严重的罪过。这个故事就提醒我们,决定不能做出大不孝的事情。
  
所以丈夫要有理智,妻子要知道自己的使命、责任,是要「助夫成德」,应该夫妻共同去完成孝道的责任,这才对,这个家道也就跟着传承下去。「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是家里最大的福田,要好好恭敬、奉侍才对。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