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第六集)

时间:2015-12-20 15:25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蔡礼旭老师 2013/4/1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9-006
 
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们《朱子治家格言》上次交流到的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讲到后句: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我们子孙程度那怕比较愚钝一点,但是经书不可以不读。在《了凡四训》当中,有提到行善当中要「护持正法」,经典就是正法。《了凡四训》里说到,「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就是经典里面这些真理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够开他的慧眼,他才能够分辩是非、善恶、邪正。所以这一句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冷静来体会一下。请问大家,现在读到博士,懂不懂得是非善恶?不一定,他是学历高,不代表他有智慧,不代表他明理。比方有一个现象,有提到高学历高离婚率。离婚是不理智的,他学历那么高,怎么连这么做对自己、对后代、对家庭有什么影响,他都分析不了?所以古代的教育跟现代有一定的差异。
 
而事实上我们整个几千年的教育,其实是四、五千年都没有变过。因为在尧帝的时候,这些圣王他就体恤到人心的状况,「饱食暖衣」,一个人吃得饱穿得暖,「逸居而无教」,每天过得很安逸而没有教他做人的道理,「则近于禽兽」,故「圣人有忧之」。
 
我们这一、两代人福报都挺大的,你们有没有听过哪一家人饿死了?没有吧,饱食。有没有听过哪一家人冻死了?没有。只是听人家都买名牌的衣服而已,没有听人家冻死的,「饱食暖衣」。而且下一代没有人生目标,好像什么事都不关他的事,家里这些家务他也不去分担,好像每一天就浪费生命、浪费时光。「逸居而无教」,你没有教他做人的道理,「则近于禽兽」,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欲望的满足。现在年轻人,可能你给他多少钱,他很快就把它花掉了。有没有?甚至于,他假如受到一些媒体这些色情的诱惑,那他可能会十几岁就做出很多不好的行为出来。
 
这句话是四千五百年前讲的,「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所以不能不教育。重点是,现在这个时代,初中毕业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甚至更高,是吧?可是不懂做人的人非常多。但是古代不识字的人都懂得做人,这个是值得我们去体会的地方。以前的人一字不识,可是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他懂「五伦八德」。现在呢?他学历很高,这些东西可能他都没有观念、没有概念。所以古代的教育,它的内容就是教「五伦八德」,就是教「伦常」。从内容来看。
 
从目标来看,不一样,还有它的基础不同。古代的目标,在《朱子治家格言》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读书志在圣贤」。我们先不说我们下一代,请问诸位长辈、朋友,您这一生读书,你从小受教育,你心里面就清楚,我读书就是要做圣贤的,请举手?好,我也不能举手,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一代没有一个人知道,下一代呢?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怎么会几千年来都知道的道理,到我们这一代人全部没有人知道?这一句经句影响了几百年的人,「读书志在圣贤」,可是到我们这一代,整个社会风气,读书志在赚钱,偏了,不知不觉就偏掉。其实应该讲,读书志在考高分,读书志在拿学历证书,最后再延伸到读书志在赚钱,哪一个科系赚得钱多,我就读哪个科系。
 
其实大家想一想,这个思想观念有没有偏掉了?那都是利啦!假如一个人去当老师,他想要赚大钱,他会怎么赚?那就很麻烦,师道会被他毁掉。可是现在的人看他房子盖大楼,又开好车,还羡慕他。那个人是在毁掉师道,我们还羡慕他。
 
刚好最近我们有一个一年共学班,这些来参加的学长们也不简单,有的是大学老师辞掉工作,有的是公家机关的辞掉工作,就为了深入汉学,以后要弘扬汉学,我们马来西亚成立了汉学院。听他们分享,他们二十几岁而已,就有好几个就是读书的时候,老师收人家的礼物,结果他们父母比较不懂这个规矩,就没有送,老师对他就差别待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假如去当老师是为了赚钱,那这个后果不堪设想。坦白讲不是老师,现在各行各业……不是现在,在我那个时代,我常常就听到长者在谈,「某某人他那个孩子赚几十万是干哪一行的,赶紧去读那个科系。」已经好几代人统统是把钱摆在前面,而不是那个行业的价值啊!你说当医生,那是救死扶伤的价值,而不能先看到他的收入是多少。你说当律师赚得钱多,他假如看人家要离婚,统统赶紧帮人家办离婚,那他业绩很好,可是很多人他可以劝回来不用离婚的,他的心态所衍生出来的结果就绝然不同。
 
孔子讲,这就是经书,「经书不可不读」,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很明白人生应该尽的道义,小人只想着怎么多自私自利得到他的好处。我们假如让孩子都是在追求利,请问我们家庭跟学校培养出来的是什么人?培养出什么人?你们说的,不是坏人,是小人。坏人是犯法,小人是会把他爸爸妈妈气死,他也没有犯法。他完全不念恩德,可是法律治不了他,道德才能约束得了他。
 
假如学校老师都是以赚钱为目的,这样的老师怎么办?要不要气得牙痒痒呢?不要了,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实实在在讲,我们受师范学院的教育,在伦理道德方面、在一个老师的师德方面,涉猎也很少。都是学什么?教学的技巧,语言教材教法、社会科教材教法,教材教法偏多。因为现在的教育里面都是主流是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多。而我们冷静想想,几千年来老师教什么?「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的一些现况,我们要了解。怎么样把它调回到真正教育最重要的「五伦八德」,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明白的。
 
因为我们很冷静看看,整个教育现况,美国影响了多少国家的教育方向,可是美国的教育部长说他们的教育彻底失败,居然那么多人跟在他后面,不是很危险吗?而孙中山先生早就说过了,西方比我们强的是他的机器这方面的,他的整个政治、教育种种都要跟我们中国学。奇怪了,这句话这么重要,怎么很少人提起来?反而是什么?全盘西化。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我们连教育都学西方功利的教育,结果我们的下一代坦白讲,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思想呢?思想是什么?「功利」。
 
美国的幼儿园就开始教竞争,这个是他们的大学里面的教授讲的,幼儿园就教竞争。竞争再提升变什么?斗争。斗争再提升呢?变战争。战争再提升?那麻烦了,现在都是核子武器,还得了?这是一条死路哇!其实你看现在全世界很多冲突的地方一触即发,那个核子弹真按下去,全球都受影响。
 
所以四十多年前,四十来年,汤恩比教授就说了,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什么?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就是中华文化的儒、释、道教育。现在这么严肃的跟大家分析,是一定要回到我们老祖宗这些智慧,教回来。我们吃这么大亏,丧失民族自信心,懂的人愈来愈多,慢慢路就能调整正确。
 
比方以我来讲,我自己也是读书考大学,在初中的时候功课也是很紧,有时候一天考六、七科都有。后来好像还胃发炎,很紧张,考那么多科。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大学四年,十六年,请问大家,你十六年学到什么对你一辈子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还记得多少?我们用了十六年人生最黄金的岁月,记了一堆考完试就忘了一大半的东西,有没有?
 
可是很奇怪,我们学传统文化,从一开始学就没有忘,因为它是心性之学,它的目标是开智能。所以这些道理都跟你的心性相应,你不只不会忘,你还温故而知新。你二十岁对这句话的体会,跟你三十岁不一样,你四十岁再体会,愈体会愈深广,所以才叫「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中学、大学读这句话我不相信,我说奇怪我读书很苦,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怎么会「悦」呢?原来读圣贤的书真的是快乐。
 
我自己去教小学的时候,我不希望再逼学生的成绩,逼到他身心压力很大,发育不良,这种事我不能再干了。像我也是发育不良,我从小到大身材都是苗条的,没有壮过。这辈子还没有人说,哇,你看起来挺壮的。其实我是有壮的本钱,你们看得出来吗?我的肩膀很宽的,真的胖起来也是挺有体格的呢。我们现在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我们往后看也是一、两代人了,我们人生走过的弯路跟错路,有责任不能让后面的人继续走。所以我去当老师我不会随便发脾气打学生的,也不会说少一分打一下这种事情。我就曾经是这种待遇,考试卷发下来,「蔡礼旭一百」,我觉得很高兴,一百分。发完考卷没多久,老师说,下次月考,少一分打一下。睛天霹雳,我铁定被打。第二次考九十一分,打了九下。你看我印象都很深刻。
 
其实坦白讲,我在初中的时候,我就感觉人怎么活得这么无耐。为什么说无耐呢?孩子被打到……我们那些同学有的智商一百五十几、一百六十几,我才一百零八而已,他一百五十几,很聪明,统统超过我们很多,他打、打、打,打到不想读书了,最后连高中都没读毕业。他智商这么高,就打到对老师不能接受,就厌学。我不是怪老师,我是感觉很无耐是什么呢?我们的老师连礼拜六、礼拜天都没有放假,他的孩子还带到办公室写作业,他陪家人的时间这么少,他也很辛苦,怎么所有的人都辛苦,结果教出来也没有健康的人?那我们不是很无耐吗?
 
你看孔子的时代教学生,带着几十个、几百个学生,他都不用课本,游山玩水,然后看到一棵树就开始讲故事,你看多欢喜、多快乐!以前的私塾老师是不用课本的,走到哪教到哪。我也很想有这个功夫,但是因为我们都是二十几岁才开始学的。
 
所以看到老师们不懂这些伦理道德不能怪他,现在是什么?不要怪任何人,谁先接受谁先懂了,就有责任把这些老祖宗好的教诲介绍给他们。你就把这些好的「圣贤教育改造命运」光盘去送给这些老师,送给这些医生,他慢慢就懂。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他没有遇到一个真正好的缘分,其实一般的人在这种功利的社会价值观当中,不随波逐流,他是圣贤人,一般都不可能不随波逐流的。
 
所以受到整个西方功利影响,变成我们学习的目标变赚钱。而几千年来我们的教育是读书志在圣贤。内容呢?「五伦、八德」。尤其我们的教科书:五经、十三经。基础是「天伦」、是「人伦」,教我们怎么做人。
 
我们看五经,其中有一经是《乐经》,音乐,它已经亡失了,现在只剩下《礼记》里面的「乐记」,但是这一篇也非常精彩。大家听过古琴吗?你们没有听过?我再找机会请人弹给你们听,因为我们这次有一个学员他是诸城派的传人,他弹得很用心,我第一次亲自听他这样弹古琴,我感觉我的五脏六腑都在调整。我以前曾经看过整个宫、商、角、征、羽五音,跟金、木、水、火、土,跟肝、心、脾、肺、肾,它们都是相应的,这个理我懂,但是我不会弹,我不知道古琴有这么强的力量。所以他这么一弹,我觉得非常的舒服,身心非常的轻安。
 
而且这个古琴的力量,它是天地之和,它那个磁场能跟整个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它可以通天地、感鬼神。我们都不懂,那个力量好大,几千年来我们整个国家是怎么治理的?「礼、乐、刑、政」。「礼」,你比方婚礼、还有祭祀,这个都是礼,祭天,这个都是礼;「乐」;还有「刑」,刑法;「政」,政治。这是四个治国最重要的元素。
 
可是音乐也是博大精深,你要下功夫去了解才行。所以真正通乐的人他一弹,会百兽起舞,凤凰来朝。大家可以好好练一练,真的弹下去的时候凤凰都飞来了。但你要有内功,这要很有修养,因为它是真正中正之乐。那种音乐,你很哀怨,弹完之后你的心就平了,对自己的道德修养非常有帮助。
 
乐教是什么?您看六经里面,《六经》乐教,「广博易良」,你受音乐的教化,心胸非常宽广,很善良。大家留心,你到中国大陆去,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特别喜欢音乐,你看老百姓非常好客,脸都非常纯朴,眼睛都很亮,他们都有受当地民俗音乐的教化。他们的脸相跟住在大都市的绝对不一样,有没有?你看大都市的人看起来像有音乐的教化吗?有啦,rock(摇滚)那种。他没有听音乐的时候就有点呆滞,听到那个他就开始跳了,有点麻醉的味道,跳一跳身心又很累、很空虚。音乐还有好坏,是亡国之音还是治世之音都不一样。
 
礼教,透过《礼经》教化的,「庄俭恭敬」,非常庄重,很节俭,很内敛,很有恭敬心,对人礼貌,「庄俭恭敬」,是《礼经》的教化。
 
《诗经》,「温柔敦厚」,这是「诗教也」。大家看,温和、柔顺。您看现在的下一代有没有这些特质?敦厚,「敦」,很质朴、很厚道,「温柔敦厚,诗教也」。
 
《易经》,易经可以算人的命运,还可以算整个国家的命运,它「絜静精微」,这是「易教也」。您看心很定、很静,「精微」是可以防微杜渐,都可以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的孩子只想着怎么满足他现在要的欲望,他哪会考虑那么久。这些经典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
 
包含《春秋》,孔子作的,它能「属辞比事」。「属辞比事」就是《春秋》当中,他可以从很多历史故事当中了解到它的利弊得失,就让人时时都能以整个几千年的历史为借鉴,他就很有判断能力。这个君王错在哪?这个父亲错在哪?儿子错在哪里?现在人很多事情是非善恶都判断不出来。
 
包含《书经》,「疏通知远」。《书经》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古圣先王的教诲,所以他知道怎么处理很多事情,这是所谓政通人和这些智慧他懂得。所以全世界最精辟的政治哲学应该是这部《尚书》。比方《尚书》上面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他知道之原因了,他可以洞察个人以及国家社会的命运。其实刚刚这句《书经》的话,坦白讲就可以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了,大家有没有感觉?「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那不已经讲完了这个世界的灾难从哪里来的?人心不善嘛,这是找到根本原因了嘛。人心一善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了。
 
实在讲,我们现在在念这些我们也没什么概念,你们都了解了?那受我一拜。这些东西这么好,我们了解得太有限了!我们的下一代绝对不能像我们这样了解得这么有限,因为他们现在就开始扎基础。这么高度的智慧,我们这么晚才开始学是遗憾,不能让后代再遗憾。
 
所以「经书不可不读」,读了经懂得做人,懂得是非判断。而经书当中不变的真理,我们举最简单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五常,这个「常」字很重要,叫常道,它不会改变的。《左传》当中说「人弃常则妖兴」,人弃了这个做人的常道,种种怪现象就出来了。
 
比方说全世界有金融风暴,这很大的问题吧?五常叫「仁、义、礼、智、信」,它就是偏了这个五常才会有金融风暴,是吧?第一,那些造成金融风暴的人有没有替人家想?没有,不「仁」。他们都想着不劳而获很多钱,所以什么?不「义」。他们过那种生活都很挥霍,因为他们赚钱太容易了,无「礼」。是吧?他这样子赚钱违背真理,他在造罪业,他没有「智慧」,这样的人真正他以后的人生一定会很惨。他也不守「信用」。离了五常才会造成这么大的问题,这是全世界性的问题。
 
再来,最近的,我们人跟人,夫妻为什么离婚率这么高?没有五常。有没有替对方想?「仁」。有没有设身处地互相体谅?没有。「义」,现在还没结婚就财产公证,怎么会有义?「礼」,人重视自己的名节、贞节,这是礼。现在这个观念没有了,男女不互相尊重,无礼了。动不动就离婚,非常感情用事,无智。「信」,当时候的海誓山盟,在哪一棵树下,还是在哪一颗石头上面,统统忘记了。所以跟五常有没有关系?
 
你说团体当中君臣之间,为什么现在流动率那么高?领导者有没有这个五常?仁、义、礼、智、信,你真正要爱护底下的人。就像这个经文待会儿要讲到的,「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那怕是一个做小生意的人,你都应该要替他设想,更何况是自己的员工呢?员工他信任我们,他们的家人、父母也都信任我们,我们也有道义要照顾他们。
 
现在变成什么?功利时代,把人当什么?当生产在线的一个工具,没有把人当人看。大家要冷静,这个都是非常偏颇的价值观。他受的是功利主义,他学的是什么?我要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他在算成本。他有没有算我这样子继续赚那么多钱,我的员工压力太大会跳楼,甚至会跳十几个,他管不管这个?坦白讲,假如我当老板,跳一个我就不想干了。是不是?我这个环境会造成任何一个人跳楼,那这个我收掉我不干了,给我每天赚一亿我也不想赚了,因为生命不是钱可以买回来的。
 
但是大家冷静看,很多企业,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报纸上,突然四十几岁,科技界的精英猝死,几个礼拜连续好几个。后来深入了解,就是因为那些行业太累了,常常熬夜,过劳了都没有发觉,最后就累死了。甚至有一些公司还说:「你要我的钱,我要你的命。」然后他们在那样的公司做,都是什么概念?我再拼吧、我再拼吧,拼到四十岁我就别干了,然后我就可以存多少钱养我的老。规划四十岁就养老,人算不如天算,这么赚钱法有点违背自然,最后那一笔钱都拿到医院去花了。为什么?身体搞垮了嘛。
 
待会给大家举几个「宽下」的例子,我看现在就举好了,不然大家不解渴。「宽下」,对待下面的人非常宽厚、仁慈。《弟子规》上讲的,「虽贵端,慈而宽」。以前的人他家里用的婢女,他怎么想?好好给她管教好,以后给她嫁个好人家,都为她这样想的。
 
在古代有一个杨诚斋的夫人罗氏,七十多岁了,刚好在冬天,起个大早到厨房去煮热粥,然后让所有奴婢统统都喝,才去工作。她的孩子们看了都不忍心,「妈你都七十几岁了,天气这么寒冷,你何苦来哉。」结果他母亲讲,「这些下人全部都是父母的孩子」,设身处地想,都是他父母把他拉拔上来的,都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清晨这么凉,一定要肚子里有一点热能才好做事,不然对身体非常的伤。」所以她很为底下的人着想。结果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全部都是自己哺乳。为什么?她说假如让别人哺乳,就是抢了别人家孩子的母乳,这种事她不做,她都自己来。她四个儿子有三个都考上进士,一个村庄考一个进士就很难了,她是四个儿子有三个是进士,你看她的福报大不大?量大福大嘛,她都为人着想嘛。
 
所以整个团体、企业是君臣的关系,一个领导者要仁、义、礼、智、信。有一个广东省的企业家,我听他分享一段话非常感动。他也是接受了传统文化,对他人生他懂得更深的去思考一些问题。他说本来他都觉得,他给国家纳那么多税,他是非常有贡献的,可是当他学了传统文化以后,他考虑事情更深、更广。他发觉他有愧于社会,因为虽然他给国家纳税,可是他并没有重视他员工的教育。而他的员工有很多都是从乡下来的,几千里远、几百里远来到他的广东省,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孩子离乡背井来了以后,染上很多的恶习,因为他没有教他。身体搞坏了,很奢侈,根本就没有寄什么钱回去。三年、五年过后,还给他们家的却是一个德行非常败坏的孩子,他怎么对得起这些家庭呢?而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怎么对得起国家?你看本来只考虑给国家纳税多少钱,这是很短浅的。他的话感动很多企业家,现在很多企业家把企业变成学校了,都给整个员工上传统文化的课程。
 
南京有一个菲尼克斯公司,它的总裁李慕松先生是非常有德行的一个长者。当时候我们在庐江,他用礼拜天亲自开车载员工,几百公里,亲自从南京载他们到庐江上课。为什么他亲自开?他说司机也有家庭,礼拜天要让他们好好陪家人,不能剥夺他跟家人、还有他休息的时间。他也是很替底下的人着想,所以他的企业做得很成功。他的员工说坐在车上都想:总裁是不是要带我们去哪里洗脑,以后孝敬他。假如你是老板,你这么煞费苦心,让他们去学习,他们还怀疑你怀有目的,你的心情如何?
 
你们被问问题的时候要很进入状况,你们现在就是老板,知道吗?你们不能听问题的时候,嗯,我不是老板。你们看电影的时候,请问你们是谁?我相信,男孩子看,我是男主角,是吧?女孩子看是女主角。假如现在女孩子看要是男主角就挺麻烦的,是吧?女人都要像男人,男人都要像女人,就麻烦了。听故事的时候也是,我们就要想象我们就是那个主人翁,就更能体会他的心境。
 
你这么为底下的人想,他还怀疑你,难不难过?难过。难过是怎么造成的?是自己希望他能理解我的用心,才会难过嘛。假如你并没有这样的希求,就不会难过了嘛。所以不是他让你难过的,是你有求的心让你难过的。Understand(明白吗)?
 
所以告诉大家,有一个故事,突然风吹幡动,有一个人说,风动了。第二个人说,不是风动,是幡动了。最后有一个智者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你的心动了。这很有道理,任何遇到的事情能不能让你发脾气,不是那件事情决定的,是自己的修养决定的。举一个故事你们马上就听懂了。
 
比方,新加坡有一对夫妻感情很好,经典里面说,「妻子好合」,感情很好,「如鼓瑟琴」,就好像琴瑟同鸣,非常好听的音乐。就是你听非常和乐的夫妻谈出来的话,你听了很舒服、很温暖。我确实有这个感觉,因为她的先生就说他最大的福气就是娶了这个太太,那太太也说她最幸运的事就是嫁了这个先生。听起来让人家非常心向往之这种和乐的气氛。
 
结果她的先生讲了一段话挺有意思,他说他有时候觉得很替他太太抱屈。为什么?因为他说到,当他的妈妈误会他太太,就是婆婆误会媳妇了,在骂他太太的时候,他太太会跪下去给他妈妈道歉。他妈妈已经误会他太太了,他太太还跪下去给她道歉。他说我看了,很觉得太太挺委屈的。
 
诸位女同胞,委屈吗?妳被误会了,还得跪下去道歉。我看妳们的表情不觉得委屈。因为妳们已经学了老祖宗的传统文化不少年了,都是很有功底、功夫的。你说一般的女孩子听到了,马上,「哼!岂有此理。」
 
可是当她先生讲完以后,他的太太马上接了一句话,她说,一点都不委屈,因为当我看到我婆婆生气的时候,我想老人家是家里的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她气出病来怎么办?我只想着怎么让她赶快把脾气降下来,所以我一跪下来道歉,她的气马上降下来,我心就安了。
 
大家对于很多故事,要用心去感受感受。请问大家,故事结束了没有?没有,它会继续演。请问大家,误会会不会厘清?她婆婆过两、三天会不会发现,啊,我误会媳妇了。有时候明明自己放东西忘记了,还骂她媳妇,突然两、三天,「对呀,我放在这里,还骂我媳妇。」她一发现,原来是自己误会乱发脾气,媳妇还跪下去给她道歉,这种媳妇,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她会愈疼这个媳妇。所以吃亏是福。这个继续发展下去,婆媳之间就变成母女了。
 
但是这个媳妇的核心在哪里?她为什么没有委屈?她为什么没有难过?她为什么不发脾气?因为她没有想自己。一想自己,「我太委屈了,我太吃亏了,我受不了了」,那就会有情绪。她只想着:赶快让老人家气缓下来。她没有想自己,就没有这些情绪。人的脾气从哪里来?从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你怎么敢这样跟我说话?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以前对你多好!」这气就来了。
 
今天讲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告诉大家,假如你听懂了,从今天开始,你是可以成为一个不生气的人。好不好?这种日子大家要不要过?只要你在任何人与人的相处当中,你快要动气的时候你马上转个念先想他,不要想自己,你气就下来了。你只要愈想自己,那个火就「砰」,就火山爆发了。
 
比方,他的属下面对李总他这么为他着想,他还怀疑他另有目的。你假如是为这个员工想,你会感受到什么?他们好辛苦。活那么大了,对人都是怀疑,辛不辛苦?你看到一个常常怀疑人的人,你就想一想,他的人生累不累?很累呀!怎么让他的人生那个疑心能够放下,他就能不那么痛苦了。怎么把他的疑心放下?从我做榜样,把他的疑心放下。你看这个老板一转念,深呼吸,他要扭转乾坤。是吧?真的,一个人有疑心病,他的人生已经跟幸福不能画上等号了。所以学传统文化的人,愈多人怀疑你,你要愈挫愈勇,你要让他知道日久见人心,真的有一心为他好的人,就是你这么好的亲戚朋友,那整个对人的信心,就从我们身上扎根了。那你不只不会难过,你会愈被人家怀疑,愈有动力。所以你看,都是一念之间,苦乐在觉迷之间。
 
诸位朋友,您现在有苦吗?你有没有好几天很难过?有一件事一直放不下,剪不断理还乱,连做梦都要梦。不要想得太复杂,你转一个念,你的苦就没有了,只要你肯依照经典去做。苦怎么来的?「自讨苦吃」。对呀,你转个念就变觉悟了,怎么还自己一定要抱着那个错误的思想观念?你们不相信,好,我用一句《弟子规》你们就马上转苦为乐,你们相信吗?相信讲的才有用。「恩欲报,怨欲忘」,你马上把这句话放在心上,你马上做,你马上人生就不一样。对呀,你现在有怨的马上放下,马上先想他的好,他就没有那么讨厌了,反而有点可爱。所以你看不是他的问题,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自己的心动了。老祖宗很有智慧的,他都找到问题的根本,不在枝末打转,枝末打转解决不了问题。
 
刚刚跟大家提到,我们有学长小时候被老师吓得,我看他在自我介绍说他在初中的时候,在讲的时候那个表情还心有余悸。从这里我们要想一想,有没有我们做的哪件事、说的哪句话,好多年以后你那个亲戚朋友一想到还发抖,你要赶紧去跟他道歉,不然我们损阴德损得很厉害。你有没有听某人跟你讲,某某人一讲起哪件事,说到你就气得发抖,有没有?你们都没有,你们真的是老祖宗的好子孙,学了以后赶紧忏悔,该道歉的赶快道歉。
 
我就跟这个学长分享,你一想到就紧张,这是烦恼,要转烦恼为智慧、为菩提,转烦恼为你人生的动力,这个因缘给你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你以后要传承文化当好老师,把师道给振兴起来,就是这个缘给你的启示。他这么一转,完全变成动力。甚至于你这么一转,自己好好的无私奉献,效法孔老夫子的精神,然后你还主动的带着礼物每一年又去拜见这个老师,他一想,当初把你逼得转学,你现在还对他这么恭敬,人都有什么?都有良心的,后来还知道你无私无我的在弘扬中华文化,你也跟他结了一个非常好的缘。所以不管是什么缘,最后都要把它转成善缘、好缘,就对了。
 
君臣关系会有冲突,也是仁、义、礼、智、信的问题。包含下属,有没有设身处地给领导着想?当老板不容易,当领导也不轻松。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以前在单位里面服务,很会:这个领导这里没做好,那里做得不够。换我们自己当领导才知道,事情不好做。所以有时候言语不能太苛刻就是这样。
 
你比方说,一个人往往是自己当了父母,才知道当父母不容易,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是我们成长过程当中有没有抱怨过爸爸妈妈?你们都没有?再受我一拜。人有这个设身处地,才不会后知后觉。都真的自己体验过了之后才知道感恩,都有点太晚了。假如从小就设身处地父母的辛劳,那真的是父母的贴身的棉袄了,最让父母温暖的,时时都能体恤他们,这样的人到了单位去就时时体恤领导。
 
「义」,下属有没有一份对领导的道义,对团体的道义。「礼」,要对领导恭敬,不能动不动讲话就很冲。「智、信」,处理事情都要用智慧,把事情办得更好,不能办到最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现在真的,没有这些态度,比方做秘书,做到最后变什么?变董事长变他的秘书,真是这样。秘书你要替董事长设想很多事情,他可能忘记了你要帮他记;结果现在变成董事长要来问秘书,「你事办得怎么样了?」那不就是董事长变他的秘书了吗?都倒过来了。也要诚信,曾经承诺领导的事情,再辛苦都要把它办到完。
 
您看五常,可以解决所有大到世界问题、小到人与人的问题。而这五常的道理全部在经书里面,怎么可以不读呢?
 
包含「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八德有两个说法,合在一起是十二个德目。我们细细去想想,所有家庭、社会的问题,是不是就是这十二个德目做到了,就不存在?
 
「孝、悌」,家里还有冲突吗?「忠」,还会有跳槽这些事情吗?还会有卷款潜逃吗?把整个团体都要搞倒掉的事情吗?「信」,还会有这些诈骗、黑心食品吗?「礼」,还会家里人跟社会上的人与人会冲突吗?现在不只无礼,你稍微惹到他了,他把你打得半死都有,他就无礼了。「义」,讲道义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离婚率?怎么会有这么多见利忘义的事情?「廉」,就不贪污了。「耻」,就不会做无耻的事情了。「仁、爱、和、平」,这个世界就很和谐了。所以「经书不可不读」,他才懂做人,开智慧之眼。
 
接着经文讲:
 
【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为人处事要常常有一个态度,就是『简朴』,节俭,很朴实,朴实就是很实在,不虚华,不打肿脸充胖子,不跟人家攀比。我们《朱子治家格言》的经句讲到这里,其实节俭的句子讲了多少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都是节俭。所以这几句经句已经告诉我们,「勤俭为持家之本」,你不节俭,这个家一定要败的。
 
而这个节俭除了财物上的节俭,它还用在很多处事待人当中。所以《训俗遗规》,《五种遗规》里面有一本叫《训俗遗规》,它就提到人生的福分,是有它的定数的,就是你自己培来的福。所以惜福的人,他的福会常有余,你看我们除夕夜都要「年年有余」的这个精神,不要奢侈,不要把福报用尽。暴殄天物的人,很可能福就会很快用尽了。而老祖宗告诉我们「禄尽人亡」,一个人把自己的福禄花得太凶,本来他可以活八十岁,可能五十岁他的福报完了,他就没命了,他折寿三十年。假如他只能活六十岁,可是他特别节俭,到了六十岁他这一生的福报还没花完,他可能延寿二十年。这些都是老祖宗的教诲。
 
而老子就教导我们,他有三宝:一「慈」,仁慈;二「俭」节俭;三「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卑、谦虚。这是老子给我们人生的三宝,就提到「俭」。而这个「俭」不只是财用的时候要用俭的精神,一切的事情在应对的时候,都要有这个俭的精神。
 
比方说吃东西,吃饭、饮食,也要想着「俭于饮食」。因为你吃得太多,甚至还有人吃四顿、吃五顿、吃宵夜,脾胃的负担特别大。现在这个时代脾胃出问题的人很多,胃病的人很多,跟吃有关系。饮食要有节度,晚餐吃得少,能不吃最好。你不要今天回去说我说晚餐不要吃,结果你不吃,瘦得很厉害,你们家里人不能找我算账。改变一个习惯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像我的师长他晚餐基本上是没有吃,但是你看他的脸色非常好。「俭于饮食」。尤其你七点以后不要吃东西,你太晚吃它没有办法消化,食物在胃里面,隔天都发臭了。吃宵夜的人大部分都有口臭,因为他那些东西在胃里面都没有消化掉,一睡觉胃也跟着休息了嘛,而且它休息得很不自在。你感受到你的胃在抗议了没有?它只是没有绑白布条而已,是不是?你让它休息得很不自在。
 
「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一个人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跟嗜好,嗜欲会让你的精神很分散。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当你不去做那件事很难过的时候,基本上你的精神没有办法集中,你会一直想。比方说赌博的人,他就六神无主,他只想着要去赌博。比方说很喜欢买衣服的人,他只要看到那个model(模特)那个服饰,他那几天就在那里我要赶快去百货公司,他就六神无主了。因为那个欲望会控制他,他就没有办法很专注在每一个时候去做事情。你看那个孩子很喜欢打电动玩具的时候,他上课都不专心,他就一直在那里想我要去打电动玩具。很喜欢看电视的人也是这样,是不是?他很喜欢看的,你叫他去看书,他还在那里想,虽然坐在书桌前面,在那里自己演。所以「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人的欲望愈少愈好,当你的欲望都放下了,你就是自在快活的人,任何欲望不能够控制你。
 
「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话说多,不如少」,这是俭于言语。少讲话,讲话最耗气,所以话不要太多就养气。而且言多必失,很多自己讲话不小心就惹来很多的是是非非。而且话很多,往往心很浮躁,你稳不下来话才会很多,不然一般就是真的很需要讲话他才讲。
 
再来,「俭于交游」,「交游」就是你朋友不要交一大堆,朋友最重要的是知心、值得交的朋友,可以互相成就道德的朋友。你不要交一堆朋友,然后连家庭都不顾了,只是要一个「某某人我也认识,某某人我跟他吃过饭」,那种虚荣有什么意义?把自己家庭的本分都给耽搁掉了,没有意思。重视虚荣、重视面子的人其实生活得很空虚。所以人不要就好像一定要去结交很多的朋友,最重要,择友要慎重,「择交如求师」,你交一个好朋友就像找一个好老师一样的慎重。因为我们成年以后,特别容易受身边朋友的影响。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说,「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您要多交几个屈志老成的朋友,往往你很冲动的时候,他的意见都跟你不一样,能把你的冲动伏下来,这种朋友重要。这个时候你可以很慎重的选择朋友,而且因为你交友非常谨慎,也不会交到一些不好的朋友造成一些人生的不幸跟过失,这叫「择友寡过」。
 
「俭于酬酢,可以养身息劳」。就是能推掉的应酬推掉,身体会好,也不会这么累。我曾经接触一些官员,他们过的日子真不是人干的,我们跟他吃完饭已经十点多了,他还有三个地方要去。我说他本来可以活八十岁,可能当个官不知道折多少寿命,太辛苦了。其实你做的生意只要是以信义为基础,跟你合作的人会愈来愈信任你。而不是一定要喝得烂醉的那种信任,甚至于还要到一些不好的场所,那根本就是乱来了,那种钱宁可不要赚,是不是?你们要配合我一下。真的,那种钱不能赚了,你让那些人都染上色了,你怎么对得起他的家人?他的祖宗都会找你算账。该是你的福报,又不是要带到那种地方才赚得到。所以人不明理,净干一些造罪业的事情,该是你的福报跑不掉的。我们都用正当的手段去赚,反而你在赚的过程你又重新积了德。因为你一言一行都在道义当中,你又积了新的德,这样才对。你采取了不道义的方式,边赚钱边折自己的福,这叫小人冤枉做小人。
 
「俭于饮酒」,少喝酒最好是别喝。刚好后面还有「莫饮过量之酒」,都会讲到。这样「可以清心养德」,酒喝多了脑子不清楚,还会乱性,这就不好。
 
「俭于思虑,可以蠲烦去扰」,就是人不要胡思乱想。平常就多读读经,静静心,不要胡思乱想。人现在都想什么?过去妄想、未来妄想,还有现在妄想。过去已经过去了,你要记取教训就好,不要还在那里想着气得发抖,自己找罪受。未来还没发生,不要担心一大堆,是不是?而未来跟现在有没有关系?有,「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你在那里做白日梦,不是浪费生命?常常想未来的人,这个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跟精神。还有现在妄想。什么叫现在妄想?举棋不定。这样好吗?那样好吗?想得眉间深锁,这个也不要耗那么多精神。《弟子规》怎么说的就怎么做,《论语》怎么教的就怎么做,不就好办了吗?你就有标准了,你的决断力就强了。哪有那么多举棋不定的事情?有举棋不定的事,找同样学传统文化的人商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要自己在那里一直想、一直想,钻牛角尖,没有意思。这个时候有善友为依,身边的好朋友就可以帮助你了。
 
这是『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义」是正确的。就像刚刚跟大家写到,你教育孩子你连目标都搞错了,那怎么可能教出圣贤孩子?你从小就是功利在引导他,他就不可能成为圣贤君子。要教好孩子,首先我们当父母的人要先教育自己,叫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请问我们现在的人生价值观正确了没有?诸位家长,让你的孩子过你同样的人生,你说好不好?你们考虑这么久?这问题这么难吗?你们的人生快不快乐?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注定你的命运,所以思想才是一个人命运的根本。假如我们觉得我们这一生其实不是很快乐,你还用你的思想在引导你的孩子,那他怎么会快乐?所以先要教育自己,错误的思想要先放下,正确的思想要赶快装进自己的心里面。现在着急的不是孩子要赶快学什么,是自己要赶快先学好什么。你有非常正确的观念思想,正确的思想会有正确的行为,你的身教才做得出来,不然给孩子错误的示范,怎么身教?
 
比方有一部电影叫做「手机」,听说那部片子说,大人一天平均说谎二十几次。我们就有听学生讲,他妈妈接电话,他爸爸也在家,他妈接电话,那个人要找她先生,她说,不在。然后孩子在那边:爸在呢。妈说不在。那个身教都不敏感,人要不妄语。孩子从小这么看,不就觉得讲谎话很正常,就错了,那就教不出司马光了。司马光就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爸爸很懂教育,「教子要有义方」。刚好司马光跟姐姐在剥胡桃皮,很难剥,他姐姐出去一下,他底下的仆人过来,让他用热水烫一下就很好剥。结果姐姐一回来问他,你怎么这么厉害?他说我自己想到的。人生第一次说谎,他父亲在旁边发现,就呵斥他,他从此不敢讲谎话,成为一个德行的完人。「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是他爸爸成就他的,「教子要有义方」。
 
所以这句话要落实,首先先自我教育。当父母的人,我每一天的念头对不对?念头会影响小孩。再来,一言一行对不对?自己这么警觉,慢慢的你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身教。因为你道理非常清楚,你会在每一个机会点可以引导孩子,你的言教就到位了。所以当父母的人要勇猛精进,你要赶快提升自己的智慧,你早一天有智慧,你的孩子就早一天得大利益。
 
唐太宗先生他很有智慧,看到孩子在吃饭,「你知道饭吗?」他孩子说,不知道。吃饭就教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锄禾日当午……」你们要背出来一下,这样你们那个机会就会教了,是吧?又出来骑马,「你知道马吗?」坐船,「你知道船吗?」看到树,「你知道树吗?」大家看,他带他孩子出去一趟,教了多少做人的道理?我们带孩子出去,一句话也没讲,回来,「啊,好累。」
 
唐太宗怎么抓住每一个机会教孩子,「教子要有义方」,下一次再跟大家分享,时间已经到了。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