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了凡四训》学习分享(第二十九集)
时间:2015-12-17 17:31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蔡礼旭老师 2013/1/2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5-029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好。
《了凡四训》的课程,我们学习到第四个大项「谦德之效」。在这个章节当中,了凡先生非常的善巧,非常用心,先举了《易经》、《书经》当中的教诲。经典当中的教诲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增长我们对谦德的重视,还有信心。不只举了经典当中精辟的道理,而且还举了具体因为谦德而考上功名、因为谦德而增长自己福慧的真实例子。所以说「谦德之效」,这个「效」是他的福报现前,他的智慧增长,包含他的德能,都会因为谦虚而全面的增长,所以这个「效」是很有益处。经文当中讲到:
【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了凡先生他多次跟同伴(这些同乡、同学)一起进京赶考,每一次看到清寒的读书人将要发达,将要考取功名,都会在这些人身上,先感受到他的谦和的光彩。『谦光可掬』,这个「掬」是好像捧出来,非常明显,让你一接触他,就感觉他非常平易、平和,非常谦退。而且这个「可掬」就是,不是装的,非常自然的流露。第一个例子:
【辛未计偕。】
辛未年,了凡先生三十七岁,他偕同同乡。
【我嘉善战友。凡十人。】
跟同乡、同学十个人作伴进京赶考。
【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在十个同学当中,他观察到,丁宾,字敬宇,这位同乡,他年龄最小,而且非常的谦虚。当然,了凡先生他很可贵,在前面「立命之学」,他就有提到,自己刻薄,然后常常「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就是也比较傲慢,有时候言语不饶人。他有自知之明之外,他也很懂得去欣赏别人的谦虚。所以后来改造命运,也可以从这里看到,他时时以别人的长处来提醒自己,他没有嫉妒,都是欣赏、学习。他马上欢喜的告诉旁边另一个朋友,说到:
【予告费锦坡曰。】
跟费同学说道:
【此兄今年必第。】
虽然年龄最小,丁敬宇宾年龄最小,但还是以兄来互称,说道,这一位兄台今年必定考上进士。费锦坡接着说:
【费曰。何以见之。】
你是怎么观察的?为什么讲得这么肯定?
【予曰。惟谦受福。】
了凡先生说到,惟有谦虚能受福报。其实假如不谦虚,受福报可能是祸不是福。所以老子说「祸福相倚」。我们冷静看看,现在这个时代,人一有钱,财大气粗,骄奢淫逸,这不见得是福。不只是财富,没有谦虚的修养是祸;包含拥有地位、拥有很高的学历,假如没有谦也是祸患。所以「德者」,德行,事业的基础,假如没有德的基础,这个事业迟早要垮下来的,这个德行迟早要败丧的,所以『惟谦受福』。
【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
读到这一段,可见了凡先生很仔细、很用心在观察这一位丁学长的优点。我们有时候想想,人家问我们身边的好朋友有什么优点?有时候我们临时还想不起来。想不起来,很难去学到对方的优点。甚至有时候,人家临时问我,你跟师长老人家学这么久了,他身上有什么优点?你效法了几点?有时候被人家这么一问,还真是突然脑中一片空白。这等于是我们对自己崇敬的人、身边的人,有没有时时见贤思齐?不然很可能这些善知识跟朋友,在我们身边再久,我们也学不到他们的优点。所以人道德学问要提升,都是要主动,都是要下功夫,看得懂,才效法得了。
了凡先生看得很细腻,说到,你看十个人当中,『恂恂款款』就是非常真诚、实在,又厚道;而且『不敢先人』,他很谦退,不会跟人家争,都是礼让、尊重别人。『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他跟其他人相处很恭敬,这个表现在他的表情、态度,以至于一言一行当中。「顺承」就是很温顺、很顺受。可能别人提一些意见,他虽然不是很能认同,但是他懂得先顺受。因为毕竟十个人在一起相处,很难说有时候决定一些事,大家的想法都一样,他能懂得恒顺大家。这些其实都要很柔软才做得到的。您看现在这个时代,两个人住在一起都吵架,更不用说「恭敬顺承」了。「小心谦畏」,他非常谨慎,这个「畏」里面还是一种恭敬的态度,怕自己的行为去让人家不舒服,恼害到别人,所以他谦虚、恭敬谨慎。了凡先生觉得都是丁学长他做得特别好,一般的其他的同乡比不上他。
『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这个丁学长,别人侮辱他,他不会回嘴,这个是能忍辱。「闻谤不辩」,人家毁谤他,他也不辩解,不跟人家争辩,不会逞口舌之辩。那当然,受人家侮辱、受人家毁谤,这个是最容易让人起情绪的,他能平心静气的包容,这个是有学问的表现,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我们再想想,假如不这么做会怎样?他很有修养他做到。能不做到吗?做到了,别人敬佩他,连了凡先生,大他这么多岁都佩服他。而且有后福、有大福,考上功名,这么年轻。那假如受侮必答,闻谤必辩呢?我们可以再继续沙盘推演,人家侮辱我们,铁定是我们可能有得罪他或者是他看我们不顺眼的地方,我们马上不高兴,回嘴了,那可能就吵起来了,可能吵凶了,那个怨不就愈结愈深?而且旁人看起来,这两个人,一般见识,一个巴掌拍不响。其实在团体当中,人家也很难敬重我们。那常常动火的,我想领导不敢重用;必然是度量大的,能忍耐的人,才成得了大事。
所以每一个角度,你再用另外一个正反两面去看它,也提醒自己还是要很理智的往这个谦虚、德行的方向,去要求自己才对。因为很多人,他不冷静,就一时间一种感受、情绪,「为什么就要我忍?为什么就要我不是别人呢?」其实当我们这么去讲话的时候,已经没有察觉,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自己的心早动了。掌握不了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未来更不可能掌握得了。所以了凡先生从这几个角度观察,丁学长这一些修养,显然比大家做的好很多。接着,他说到:
【人能如此。】
一个人能有刚刚分析的这些优点、这些修养。
【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
必然感动天地鬼神来护佑这个人。那天地鬼神都护佑:
【岂有不发者。】
怎么可能会不发达呢?我想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姓氏的祖先都是圣人,而且重视家道的承传,都有家谱。一般家谱没有被破坏的,查家谱都能查到是黄帝的第几代子孙,好像师长他们都查得到,是一百三十多代子孙。这个告诉我们什么?首先,我们的始祖是圣人,而且代代都出圣贤。你一查,这一百多代当中,多少留名青史的圣哲人。所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为什么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古文明,还能承传文化而不衰?这不是偶然,这是圣德圣福的庇荫。我们的老祖宗是道德起家,这个才是最关键的。老祖宗有这么大的福,大家想一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福报给谁?铁定给谦虚的子孙,铁定给有使命感要当好父母官的子孙,铁定给有使命承传道统的子孙,这个是必然之理,这些道理不复杂。
比方,今天你是爸爸妈妈,你有三个孩子,你会把家道传给谁?会把福报传给谁?铁定传给那个最谦虚最懂事的,他才好去照顾其他兄弟姐妹,才好去照顾家族。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祖宗又没有比我们傻。所以,弘扬中华文化,后台老板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以『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及开榜。丁果中试。】
果然丁学长就考上了。第二个例子讲到: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
丁丑年在京城,刚好碰到一个小时候的邻居叫冯开之,他们可能刚好遇上,然后一起准备赶考。结果他看到这一位小时候的邻居。
【见其虚己敛容。】
他很谦虚、谦退。这个『敛容』,就是他的整个表情很和蔼、和颜,一点都没有一种骄慢的气息。
【大变其幼年之习。】
刚好了凡先生看了之后,觉得非常惊讶,因为在印象当中,这一位邻居应该是比较傲慢,可是现在看他是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跟幼年的气质变化差太多了。所以俗话讲,「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书读得受不受用,入不入心,从他的整个表情气质看得出来。因为相由心生,他的心地修养好了,自然脸上的气质不一样。
【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
不只观察到他的气质不同,而且又看到他的一个好朋友,『直谅益友』,就代表正直,诚恳,或者能体谅人,这是「直谅」。「益友」,这个朋友有这个特质,就是「直谅」的特质,决定对我们的德行道业有帮助。这是根据《论语》的典故,夫子有讲「益者三友」。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德行、人生有大帮助呢?「友直」,正直,正直就会劝谏我们、提醒我们;「友谅」,「谅」是诚恳,也有非常体谅人、善解人;第三个「友多闻」,增长我们的阅历智慧。李霁岩先生他很正直,直接讲出了冯开之的缺点,『时面攻其非』,当面指出他的过错。发现冯开之先生,一点都不生气。
【但见其平怀顺受。】
平心静气接受。而且:
【未尝有一言相报。】
从没见他回嘴辩白的,都是「啊,感谢你的提醒」,顺受。了凡先生接着告诉冯开之:
【予告之曰。】
他看了应该很感动,告诉冯开之先生说到:
【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说到,一个人有大福报,首先都会有一些征兆;一个人要受大祸,也会有一些预兆。你是要有大福报的征兆,什么征兆呢?谦卑。所以你这颗心,这个谦虚是真真实实的谦虚,相信上天,还有天地鬼神必定会帮助你。这个『相之』,「相」是相助、帮助的意思。所以你今年决定可以考上,了凡先生铁口直断。果然考上了,『已而果然』。
这一段当中,冯开之先生,人家批评他,他从来不会用言语再去反驳。其实从这个角度,又有正反可以看。比方不反驳,真正好的长辈、善知识,正直的朋友,他以后更敢劝你,你就更受益;假如反驳,人家讲一句你讲三句,人家说犯不着得罪你,以后就不讲了。所以我们一回嘴,人家可能下一次他就不会再提醒我们了,那我们就没办法受益了。
接着第三个事例: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
赵裕峰先生名光远,在古代都是称一个人的字,不称他的名,一般是父母、老师称他的名,表示对他的尊重,只有父母老师直接叫他的名。他是山东省冠县人,『童年举于乡』,就是不满二十岁就考上举人,这个天资也是相当聪慧的。『久不第』,虽然考上举人,但是接着要考进士,考了很长的时间都考不上。
【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
刚好他的父亲到嘉善县做三尹,『三尹』在我们现在中国大陆是讲第三把手。第一把手县长,第二把手县丞,第三把手是主簿。等于父亲到嘉善县做主簿。他随着父亲到了嘉善,父亲要去上任。应该是了解到当地有一位有德之人,钱明吾先生,一来跟着父亲、陪伴父亲上任,再来要去亲近这位善知识。接着经文讲:
【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他很仰慕钱明吾先生,所以拿着自己写的文章去拜见他,请他指教。结果,明吾先生拿到他写的文章,『悉抹其文』,等于对他的文章大幅度的修改。这个「抹」可能划掉很多句子,对他写的这个文章,很多不认同的地方。可贵在自己写的文章被大幅修改,赵裕峰先生『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不只没有不高兴没有动情绪发脾气,反而非常心悦诚服,「改得太好了」,然后赶紧调整,赶紧把它修改过来。当然我相信,明吾先生一定给他很多指导,「速改焉」,就是面对善知识讲的每一句话,印在心上,回去照做。
我们在这个点上,也要效法,进而观照。比方我们觉得很佩服的人,刚好有机会听他讲一席话,回来沉淀沉淀,想一想还记得多少。假如才记个一两成,那这个真诚恭敬、好学的心就很不足。我们听师长老人家跟李炳南老师学习,可以记多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这个受益处,还在诚敬的态度。因为有这样的态度,他的文章必然进步很快。「文以载道」,文章的道气也是从修养自己的德行,内功呈现出来的。心转,命运也跟着转,这个贵人对他的人生启发就大,明年就考上进士。所以有俗话讲,「福在受谏」。什么人有大福报?能接受别人劝谏的人,是有大福报的人。
接着我们看: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
壬辰年,了凡先生五十八岁。他入京觐见皇帝,这个『觐』就是去见皇上。『晤夏建所』,一般讲会晤就是遇见,遇到了夏建所先生。看到他『气虚意下』,「气虚」就是虚怀若谷,「意下」就是非常谦退,毫无傲慢之气。『谦光逼人』,谦虚的光彩,让人感觉到平易近人。
【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这又是了凡先生观察到夏建所先生,「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就像前面讲的,「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感觉到夏建所先生是真实的谦虚,所以他回去之后就告诉朋友。讲了这一段也是非常精辟的道理。『凡天将发斯人也』,上天将降福于这个人,『未发其福』,福报还没现前以前,『先发其慧』,这个很重要,人还没有智慧就有大福,可能是祸。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人德行、智慧不足,一下子手上一堆钱,对他来讲,这可能是痴福,这个福气让他愈来愈愚痴。所以真正的福是先开了慧,这个福才来,这是上天的恩赐。
而「先发其慧」,慧从哪里发呢?一个人有智慧,他必然是先从时时能观照自己。时时能观照自己,代表他不自欺,他发觉自己念头不对,一言一行不对,他懂得忏悔改过,他才能慢慢有智慧。所以再拉回来,还是因为谦虚,开了自己的智慧,来感得大的福报。所以有段教诲非常好,「天降之福,先开其慧」。「天降之罚」,这个人上天要降罪给他,「先夺其魄」,慢慢的变得恍恍惚惚,对什么事都很愚昧,最后祸就来了。俗话常讲「祸不单行」,这是结果,因,一定是自己慢慢的愈来愈胡涂。为什么胡涂?自欺了,错了很多都不认错,慢慢没智慧又没福报。
所以,什么是「天开其慧」呢?还没降福要先开慧。「惭愧、奋发、改过」,有这种态度的人,他的智能慢慢就增长。懂得惭愧,懂得改过,「德日进,过日少」,烦恼轻,智慧会长;而且奋发,不自暴自弃。反过来看,不惭愧,不自立自强,不改过的人,他就不可能有智慧。
所以这段话接着讲到,什么是「天夺其魄」?「悠忽、昏堕、自欺、饰非」,这些都是「天夺其魄」,人迷迷糊糊的没有智慧,紧接着也没有福报。这个「悠忽」其实就是人生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恍恍惚惚。现在年轻人假如从小没有孝道,没有一种责任感的教育,真的过一天算一天,「悠忽」。「昏堕」,懒惰,然后昏暗,每天提不起精神。「自欺」,做什么事,不肯承认错误,自我欺骗。「饰非」,做错了还掩饰,《弟子规》讲「倘掩饰,增一辜」,愈掩饰他造的罪业就愈大,福都折掉了。而且人一掩饰,就愈来愈不真诚。真心,真诚是真心,真心愈来愈没有了,不就天夺他的魄了吗?
所以,确实,真正上天降的福报,先开他的慧,再降福给他。这样的慧一发,『则浮者自实』,浮华的人变得实在、朴实、收敛。因为人常常奋发、改过,他会面对事情不苟且,实实在在去做。『肆者自敛』,这个「肆」就是比较放纵欲望,但因为开了他的慧,他懂得观照、反思了,就会变得「自敛」。这个「自敛」就是懂得收敛,懂得反思了,懂得想前因后果了,不会胡作妄为。『建所温良若此』,夏建所温和善良,这么有修养,『天启之矣』,上天必然启发他的智慧,他的福也会接踵而来。
【及开榜。果中式。】
没多久开榜,果然考中进士。这是第四个例子。我们看第五个例子,这个例子是反面的例子,当然反面的例子,后来接受了他人的劝,也改变了命运。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
江苏江阴有一个读书人叫张畏岩。『积学工文』,就是他很博学多才,文章也写得很好。『有声艺林』,就是他的文章颇负盛名。很有名不见得是好事,俗话讲,人怕出名猪怕肥,盛名所累。因为自己假如接受,「我文章写得不错」,这么一受就麻烦了。他的心态,傲慢一点一滴都在滋长。有没有滋长呢?看下面他的反应就知道了。
【甲午。南京乡试。】
甲午年,他到南京考举人。
【寓一寺中。】
古代读书人家里比较清寒,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希望求取功名,能够孝顺父母,照顾家族,进而为国服务。没有钱,佛门慈悲为怀,免费提供给这些贫寒的读书人居住,所以他暂住在寺院当中。后来,功名公布了,榜单没有他的名字。
【揭晓无名。】
名单一公布,没有他的名字,名落孙山。
【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他马上火气就上来了,破口大骂这个考试官,觉得他是瞎了眼,有眼无珠。其实这个跟他颇负盛名有没有关?可能有关。因为他受了盛名,他觉得我写的文章很好,自己觉得自己很好,别人不认同他,或者榜上无名,马上那个火气藉这个缘就出来了。结果刚好有一个道人,在他的旁边。
【时有一道人。在旁微笑。】
那个道人看他这样破口大骂试官,就笑了一下。
【张遽移怒道者。】
张畏岩先生已经很不高兴了,突然看到旁边有个人还在那里笑,他就更火了,所以『遽移怒道者』,这个「遽」就是即刻,把这个怒气移到这个道人的身上。我们刚刚还读到,张畏岩读了不少书,博学多才,但是这个学是知识,不是德行智能。因为读了那么多书,铁定知道圣贤人要效法才对,不然都是知识学术而已,自己的德行智慧增长不了。所以学习的态度很重要,不然读再多还变成增长傲慢。
就像《弟子规》提醒我们的,「不力行,但学文」,学了很多经典,一句都不肯去做,「长浮华,成何人?」你看人家笑一下,马上整个火气就移到别人身上,没修养了。这个根本没有效法复圣颜回夫子,孔子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这个「不迁怒」,更深的功夫,在心地上是稍微感觉自己有怒气、有情绪了,马上把它化掉,应该是这种功夫。张畏岩先生没有好好效法,他是已经破口大骂了,还接着要骂另外一个人。接着道者对他说了: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这道者还挺有修养,称他相公,说你的文章应该不是很好。张畏岩很生气。
【张益怒曰。】
这个『益』就是更气了。
【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你连我的文章都没有看过,你凭什么说我写的文章不好?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我常听人家说」,这个道者讲话,挺有应对的修养,他还没有说「我认为」,他说「我常听人家说」。写文章,『贵』就是关键,最重要最可贵的在哪儿?心气和平。心平气和的写,这个文章就是他心境的流露,必然是好文章。所以心平气和,才能写得出千古文章、好文章。可是,『今听公骂詈』,我刚好今天碰巧听到你公然骂人,破口大骂,『不平甚矣』,你的心极不平,气极不和,才从你现在这个情况推断你的文章,可能不怎么好,『文安得工?』你情绪这么大,怎么可能写得出好的文章出来?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这个转折,其实坦白讲,不简单,现在人要做到,难!为什么难呢?而张畏岩为什么做得到?前提是,这个道士讲到,「闻作文,贵心气平和」,心气和平,他讲述这一段道理,张畏岩先生铁定读过,铁定听人家教诲过。所以遇到这个缘,一提醒,「对呀,人家讲的有道理啊,哎呀,我怎么情绪一来,这些道理全想不到了。」所以他马上谦退下来,惭愧下来,转而请教这个道士。
而现在的人连这些道理,他活了二十几年还没听过。他没有听过,纵使人家这么劝,他也不容易马上转变他的态度。所以读书重要。现在人劝不动,不能怪他,他从小就没有读过这些道理,所以面对现在人的过错要包容,进一步更有耐心,不厌其烦提醒。听科学家讲,你把一个道理让对方记住,要二十一次,也是提醒我们要耐心。叫「记住」,这知道而已,还没有悟到,你要让他悟到,还要种种善巧,让他欢喜接受,让他感觉你是为他好,他才能悟到,进而去做到,才能得到。
【道者曰。】
道者看到他谦退下来请教了,修道之人慈悲为怀,跟他有缘,当然尽力帮助他。说:
【中全要命。】
一个人能考中,是他命中有这个福报。
【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
你命中没有功名,文章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这个道理很多人悟不透,中晚年之后会变得怨天尤人。比方,一个人能力很好,他的同学聪明才华都不如他,最后事业都做得比他好,他会气得真的想吐血。但他不懂,最后还怨天尤人,更没福,甚至还怨领导,那麻烦了。所以人不明理,很难不造业。所以「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人一不明理,念头、言行很难不造业。假如人一明理,他不只不会抱怨,还会反思,进一步来改变命运。接着怎么改呢?
【须自己做个转变。】
自己先从心地上做个转变。因为福田心耕,铁定从根本转起。当然,张畏岩先生接话了,他还没等这个道人讲如何转变,他就接话了,可能他也有点激动,为什么?因为他听到「命」,所以就挺担心了。
【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
所以人没有学《了凡四训》,不知道命可以改变,包含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都觉得命被算定转不了。道者接着告诉他:
【道者曰。造命者天。】
其实这个『天』就是自然的规矩、规则。人懂得广积阴德,自然他就有后福。一个人真正积功累德,他不求,福报都会来,因为他是自自然然的。『造命者天』。
【立命者我。】
人真的有下定决心要转变命运,决定做得到,「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而这个『立命』,下定决心转变命运,什么时候可以转?刚刚讲到从心地当中转变,其实每一天命运都在转变。我们前面讲到一个故事,两文钱的故事。她以至诚的心供养三宝,不得了,两文钱,没多久,入宫富贵了。所以,人的命运每天有加减乘除。像前面的事例,卫仲达劝皇帝不要劳民伤财,「君之一念,已在万民」,他的福报是乘的,乘了好几倍。确实我们从前面这几个章节,学了以后,再看到这一句『立命者我』,很有信心。
【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我们能真心实意的去行善,而且广积阴德,能以大的心量,来行善积德,又不去张扬,不去炫耀,积的都是阴德,必然福报现前得会很快。『何福不可求哉?』没有求不到的福报。这些理,其实在「立命之学」当中,云谷禅师都讲得很透,「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而我们从这些高僧、修道人的言谈当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真理没有丝毫的怀疑,讲的话都非常坚定。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张畏岩先生马上反应:我是穷书生,怎么可以广积阴德,力行善事?所以没有善知识点拨,纵使是「积学工文」,博学多才,有一些很重要的道理没想通。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没搞清楚福田靠心耕,六祖惠能大师的《六祖坛经》读过了,还是不解其意,还是要有善知识点拨。「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些话他们读过,用不上。所以他也固着在自己的想法,觉得行善都要有钱人才做得了。接着道者引导他,说到: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
所行的一切善事,所积得一切阴功,都不离心地的造作。
【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你常存善心,常存知恩报恩的心、悲天悯人的心、恭敬真诚的心,这个都符合恩田、悲田、敬田,你每天这样存心,功德就无量了。
【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
而且就像能够有谦虚的涵养、有谦虚的风度,针对这个来讲的话,谦虚又不费钱,那你这个谦虚的心态就可以积福了,又不用花到钱。
【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但是你却没有自我反省。你为何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去骂考试官呢?所以这里我们就看到『不自反』、『骂试官』,造罪业。能自反、能自省,能力提升、福报提升。所以一念之间,祸福的差别相当大。所以,这段话最重要的改命,须自己在心地当中做改变。但这改变也不是马上,比方自私自利习惯了,要转成念念为人想,那得要下决心、下苦功;平常不恭敬、应付别人,一下要转成真诚恭敬,那也得要时时观照、要求自己才行;平常傲慢,现在要转成平等敬重别人,都有个过程。这里就讲到:
【张由此折节自持。】
当他明白这些道理,猛然醒悟之后,还得『折节自持』,这个「折节」就是降服,要把自己的腰弯下来,要真承认错误,真改过才行。「折节」是降服傲慢,改掉坏习性。「自持」是时时要观照保持。因为人在改一个习气,一开始反复特别厉害,这个时候不能气馁,要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一定可以把它克服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他的善行不断的积极的去实践、落实。这个『加』,有不断下功夫、不断提升境界的味道。『德日加厚』,他的德行日渐加厚了。这个「厚」要厚德,为什么会厚呢?因为他念念为人想的心,愈来愈提得起来。厚德能够载物,厚德能够体恤他人,厚德能够包容他人,厚德能够感恩他人,他这个阴德就不断的积累了。
【丁酉。梦至一高房。】
丁酉年,他做了一个梦,到了一个很大的房子里。
【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
他也有感应,作梦,梦到到一个大房子里,看到当年考试录取的名册。结果他翻开来看,里面有很多缺行,奇怪了,这个本来考上的,名字怎么不见了?他问旁人,旁人告诉他,这是今年录取的名单。他就请教,奇怪了,这么多行怎么都没有字,怎么都没有考上人的名字呢?
【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
阴间对于功名三年会做一次考核。
【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
需要是积德行善没有造罪业的人,他才能有这个功名。
【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你看到,这些缺行里面的人,为什么没有他的名字了?都是属于本来应该考上,因为他这三年造了新的罪业,这个『薄行』就代表不符合道德的行为,所以把自己的福给折掉了,功名被削掉了。我们之前跟大家分享到,一个读书人李生,本来命中可以考上进士,因为客栈的老板告诉他,他今年可以考上,他晚上就在那里想,我考上以后,飞黄腾达了,我太太长得又不漂亮,考上以后应该把她换掉,就起了这个念头。『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后来没考上。回来那个客栈老板跟他说,我又梦到人家说,你好像是当晚就想要把老婆给休了,所以你考不上了。他听完很羞耻,连住都不敢住,就走了。所以确实这些历史当中真实的事例,都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后指一行云。】
指着后面有一行说到:
【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
你这三年来,自我要求很严格,而且一切行为都很慎重,不敢放逸、放纵,或许你可以补这个名。好好再自我警惕,自我爱护,不要又做出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出来。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果然那一次考试,他考上了一百0五名。这也是一个调整自己的傲慢之后,得到功名的例子。前面五个例子,接着了凡先生总结这些例子说到:
【由此观之。】
由上面的这些事例,可以了解到,一个人接受福气,都要有虚己屈己谦卑的态度,才能感得福报。接着讲: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
天地之间必然有记录我们功过的神明。这一段在《太上感应篇》讲得特别清楚,「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一个人能够避开、化解掉凶恶,能够不断求得富贵吉祥,『断然由我』,全是由自己决定的。
【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所以必须调整自己存心制行,存善心。具体来讲,念念为人着想,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是这个态度。『制行』,就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一不对赶紧调过来,制止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行为,这是「制行」。这样,『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这样反而感得天地鬼神的护佑。而又能『虚心屈己』,谦虚调伏傲慢的习气。『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使天地鬼神时时都照护着他。我们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能够这么下功夫,必感得人与天地鬼神的照护,就能有受福的基础,『方有受福之基』,他能纳受吉祥、福报。
接着又分析到: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
事实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可以观察到,当然他们那个时候,有阅历的人也都能够洞察到。就是一个人,『气盈者』就是骄傲自满,『必非远器』,就是他的前途不可能会远大,他成不了大器。『纵发,亦无受用』,哪怕他现在有功名了,或者有财富了,他也很难受用。为什么?他不谦虚,拥有的地位财富愈多,可能会增长他的傲慢。那傲慢一起,很可能他就会造作很多违背道德的事情。我们看现在很多当官的人很有福报,但是很傲慢,他做决策的时候,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做错很多决策,贻害很多人民,这个就造大罪了。而且一傲慢之后,很可能就不懂得自爱,不懂得自重,都可能会招来祸患,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古代很多当官贵族,之所以会惹来杀身之祸,都是太狂妄傲慢,最后造下不可恕之罪。
我们俗话也常讲「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得志大不幸」,这些提醒都跟这个道理很有关。包含孔子在《论语》当中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个提醒已经到极点了,周公这样的才能、办事能力,只要傲慢、吝啬,不肯把好的经验分享给人,这个人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稍有识见之士。】
一个人真正明理了,有阅历了,绝对不会去障碍他自己的福慧。
【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他一定不愿意自己度量狭窄,绝对不愿意自己把福拒在门外。
【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况且一个人谦虚,就能接受别人的教导,容纳别人的谏言。『受教有地』,也等于是谦虚的人,好像一个器皿,他可以接受别人好的教诲,这个叫法器。所以人能时时掏空自己,谦虚待人,能学到每一个人的智慧、优点,所以就能『取善无穷』。人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他这个器皿就是满的,别人好东西进不去了。所以一个人谦虚,他就有无穷的受用,「取善无穷」。
【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一个人要进德修业、趋吉避凶,决定不可以少这样的态度,决定不可以少谦虚的德行。
接着经文讲: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这一段确实应验成语讲的,「自求多福」。而且如理如法的求,决定每个人都求得到,这样才叫真理。真理没有说一个人做了有,另外一个人做了没有,这个就不叫真理。而关键在哪?坚定不移的意志。人假如常常换志向,那就很难,「君子立志长,小人常立志」,就很难达到。所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志于功名必得功名,志于富贵必得富贵。人有志,就像树有了根,立定这个志不改变,而且还不断的积功累德。『须念念谦虚』,保持这个谦虚的态度,『尘尘方便』就是处处与人方便,为人设想,不与人争,「与人无争,与世无求」。这样的修养,这样的积德累功,自然感动天地,而得到福报,『造福由我』。接着经文讲:
【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
有时候我们看事情,看的深度不一定够,了凡先生看事情很有深度。他说到的,不要说,你看一个人说他要考功名,他就真想求得功名,有时候只是一时兴趣、兴致来了而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坚定不移真实的志向,哪怕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不会改变,他没有这样的态度。其实读到这里,我也想以前自己考试,考不好了,然后就在心里面说,下一次我一定下功夫一定把它考好,结果下一次还是一样,还是再起这个念头。还是因为没有什么?没有真志。因为志向是一个人的动力,考功名不是靠一时的兴起、兴致就能考上,德行得下大功夫,学问得下大功夫,才能做得到。而且还要是一份为民造福的存心,这样才能去做父母官。真有为民造福的心,我想可能命中本来考不上都考得上。他有真志,祖宗都保佑他,这个人可以造福一方。
了凡先生观察到,现在想求科第的人,没有真志,没有坚定的志向。再讲深入一点,没有真正要服务、造福于民的心。其实没有这样的真志,真被他考上了也不是好事,他拿去作威作福,可能造无量无边罪,祸延子孙。
其实不只当官要有真志,从事每一个行业都要有真志,都要有志气:我在这一个行业,就要把这一个行业的道德复兴。在学校教书,要振兴师道;在医学界服务,振兴医道;做家庭主妇也行,振兴太太道。太太也是圣人,周朝三太。所以人生选择了哪一个本分,哪一个角色,就要尽心尽力去做,就能在这一个本分当中做出最大的贡献。不可以『一时意兴』而已,就没有定心。
接着举了一个例子: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于科名亦然。】
举到,孟子对齐宣王讲到,其实齐宣王也是「兴到则求,兴阑则止」,他喜欢音乐,一时间的兴起而已,不是真的很爱音乐。但是孟子很善巧,没有否定他,这个是我们的学处,虽然很清楚他「一时意兴」而已,但是就藉由他这个「一时意兴」给他一个期许。说王啊,你喜欢音乐,假如发自真心,你一定是「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你一定会让老百姓都一起来接受好的音乐,与民同乐。您假如是这样的存心,不得了,您的老百姓都能有礼乐教化,那齐国差不多,这个『庶几』就是差不多,齐国差不多就要兴盛起来了。齐宣王一听,本来是一时意兴而已,他也要提升自己的这种胸怀了,好好,我也要下一点功夫,也让老百姓得到这些这么好的礼乐教化。这个都是圣贤人很会造缘,哪怕只有一点点,他都要好好的去运用它。因为让一个君王转变观念,可能利益的就是全国的人民。
对于考功名亦是这样,一个人有一份志向要考功名,他一定希望更多人有这样的志向去考功名,一起造福于民,一起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他那一份志气是真志,还能鼓舞身边的人,一起坚持考功名、造福于民的志向。这样的人我们相信一定考得上,也一定当官以后会爱民。这一段也期许我们,我们弘扬文化的心,一定不会变,还能感染身边所有有志于此的人,来承传这个历史的使命,把文化由我们这一代继续传下去。这样不只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千家万户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民族的命运。这是我们学《了凡四训》,应该有对自己的期许。
好,今天《了凡四训》最后一堂课程跟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好也祝福大家新春吉祥,合家平安,福慧圆满。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