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了凡四训》学习分享(第十五集)
时间:2015-12-14 09:43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蔡礼旭老师 2012/9/3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07-045-015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们《了凡四训》跟大家交流到第二个「改过之法」。改过发三心:发耻心,羞耻之心,要成就自己的道德成为圣贤之人,不愿意随波逐流;要发畏心,敬畏之心。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这一生要努力带得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智慧,自己所做的一切善事、功德,这是带得走的。所以一有过失应该敬畏,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要及时忏悔、改过。过不论久近,最重要是能赶紧忏悔、改过。就像千年幽谷,千年都是黑暗的山谷,一灯才照,这个灯光一亮,千年的黑暗就去掉了,所以人真的忏悔力量很大。书上有说,有人一生造作罪业,临终的时候忏悔、改过得到善终,可见这个忏悔、改过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假如不有这个敬畏的心赶快忏悔,到时候人生无常想改都改不了,没机会了,而一生的罪业都得要去受不好的果报,这是畏心。
还要有勇心,发勇猛的心把它改过来。就好像毒蛇啮指,毒蛇咬着你的手,你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以赶紧宝刀出鞘,把这个手指切掉,保住自己的命,这是个比喻。其实我们人生在面对很多诱惑、很多境界的时候,真的是没有这种勇猛的心去改、去断,有时一失足成千古恨,想改都没有机会。所以这种勇猛很重要,面对邪念、恶念起来,就勇猛的把它转掉,才不会造成严重的过失。发「三心」。
接着经文提到,发心之后,紧接着改过。有从事相上改,这个行为不好,从行为上把它压下去,「有从事上改」;第二,从理上改,明白道理了,理得心安,做得就非常自然,没有勉强。其实我们一开始接触这些经典,想照着做,自己心里都想会不会很困难。随着道理的明白,觉得原来照着经典去做,就是顺着自己的本善、性德去做事情,做得很自然,理得心安。
比方俗话常讲「助人为快乐之本」。可能一开始看到这句,还没做就想:我为别人,那谁为我?这个自私的想法就先冒起来了。但是假如真正去做过,真正去助人,真正帮人解决问题,看到人家本来很痛苦,之后藉由我们的帮助,他解决问题,露出灿烂的微笑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会觉得很欣慰,原来助人也是顺着自己的性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做的事情依照经典就是顺着自己的本善去做事情,这种快乐不是外面的刺激,是内在很自然的喜悦。有这种体会,我们再去力行经典,就会不勉强,会觉得心甘情愿去做。
这是从理上改,我们上次刚好讲到杀生的问题。从理上讲,经文当中都有提到:
【上帝好生。物皆恋命。】
所有的动物都爱好自己的生命,包含蚂蚁这么小,牠也很疼惜自己的命。
【杀彼养己。岂能自安。】
你把这些动物杀了,然后拿来吃,牠一定会很怨恨。包含蚂蚁牠虽然这么小,牠会不会怨?会不会?会。你们没有经验吗?比方我小的时候,没有学《了凡四训》,去弄那些昆虫、蚂蚁,结果当我在伤害牠们的时候,牠们只要找到机会,一定狠狠的报仇,有没有?当时你看到牠把你咬这么重,可能牠命也没有了,但牠就是要报这个仇。
在记载当中就有个女子,她一看到蚂蚁就杀,拿火烤,很难想象这样长期下来,所杀之生命岂止千千万万。后来她生了个孩子,有一天她把孩子放在房间里,她自己出去办事情,后来回来,远远看到床上是一团黑雾。她非常恐慌,就近一看,她的孩子(襁褓中的孩子)被蚂蚁咬死了。为什么这些蚂蚁会咬她的孩子?那个孩子脸上有没有贴「我妈妈很喜欢杀蚂蚁」,有没有?但是为什么这些蚂蚁知道?蠢动含灵皆有灵知。只要是动物都有灵性,牠都有感觉。牠有恩,牠就去报,在历史当中《二十五史》很多这种记载。
有个人在街上看到一只白色的乌龟,还是小的乌龟,他不忍心,就买来给牠放生。你爱牠,牠也爱护你。所以俗话讲「爱人者,人恒爱之」,爱物者,物恒爱之。
我们看那些爱好动物的人士,我记得有个女的很爱护大猩猩。大家见过这个图片没有?有个女子,她就是保护这些濒临绝种的猩猩,所以她跟猩猩相处,没有障碍、没有困难,可以沟通。假如是我就不敢去,你看那猩猩很勇猛,我们一般都觉得是很凶猛的动物。但是她那种存心就能感通,这些猩猩都对待她非常友善。
结果这个士兵买了这只白龟就把牠放了。很多年之后,他在一场战役当中全军覆没,所有的人都被逼到海里去淹死了,他也掉海里去了。就在快要灭顶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被一个东西托起来,结果上了岸一看,就是一只白龟,很多年前他放生的那只白龟。
人为什么不能去理解这些生命?就是太自我,好像只有自己有感觉,其他生命好像就不能够设身处地。甚至还有人说,动物生下来就是给我们人吃的。请问大家,哪句经典里说动物生下来就是给人吃?而且从生理上来看,大家想想,吃肉的动物牠的牙齿都长什么样子?自然现象,尖尖的,牠撕肉比较方便。我们的牙齿是什么状况?这臼齿都是平的,草食性动物那个牙齿都是平的,是吧。你看,牛「哞」我学得挺像,因为我属牛,这自然现象。
我们再举个例子,你到田园去踏青,田园上种了很多果树,有红毛丹,榴莲不好摘,摘得到的。你垂涎欲滴,看到这些水果长得这么好,很有水分,正好口渴,一摘擦一擦马上可以吃,这是你自然的反应。有没有哪个人到田园去看到树下走路的那个鸡,然后说「哇,太好了。」抓起来,没有吧?所以这叫自然反应。看到水果、蔬菜你就可以吃。但是你看老虎一看到鸡会怎么样?牠就扑过去吃,牠的习性就是吃肉。所以这句「上帝恋命」很有道理。人生为天、地、人三才,首先就是要学天地的这种仁慈。
之前看个报导让我们很吃惊,这在大陆好几个地方都有报导。有个人去跟人家建议说:「你这个身体不好,去吃老鹰的小孩你病就会好。」结果那个老鹰的孩子被吃了,那只老鹰牠就去攻击那个吃的人,还有那个出主意的人。大家想想,那个出主意的人他就动个念头,然后告诉对方,他又没有吃,为什么那只老鹰会攻击那个出主意的人?你看,动物的灵知也很灵敏,牠又没有在现场听到他讲话,牠怎么知道?而那个出主意被攻击的人自己讲的,奇怪了,我出主意的时候老鹰又没听到,怎么牠看到我就攻击我?那个老鹰很生气,牠一抓都是把他皮抓起来。我们明白万物都有灵知,牠也有牠的伦常,牠也有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我们用同理心,不忍心伤害牠们,这个是从理上戒杀生。
接着我们看经文:
【如前日好怒。】
这个『好怒』就是容易发脾气。今天刚好从这个经文开始讲。一个人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有福气?首先,比方你突然有一天想不照《弟子规》做,今天稍微偷懒一下、犯规一下,结果一犯,马上旁边的人看到:「哎,你怎么可以这样?」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想偷犯规马上被看到,然后马上解释「我平常不是这样的」,愈描愈黑。或者心里想,怎么这么衰,我平常又没这样,就偷偷做一次而已,就被发现了。其实这样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你平常不犯错,一犯错就有人提醒你,有福报。最没有福报的人,就是做坏事都没人看到,然后还觉得自己很厉害,就完了。这个就是聪明用错地方,聪明用在掩饰自己的过失就麻烦了。
我挺有福气,因为今天一开始就要讲,『如前日好怒』。我不是前日好怒,我是刚刚一小时之前就好怒,刚刚就动气了。明明今天就要讲好怒的问题,所以一动气,我马上一看就觉得有点头都快抬不起来,这个提醒就很深刻,所以我是有祖先保佑,马上提醒我功夫还差得很远。
这个怒,我们要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要把原因找到。为什么会发怒?这个很重要。事实上,从这个字来看,「怒」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我们一生气就变坏脾气的奴隶,自己根本就作不了主,被这个习气牵着鼻子走,这不自爱,甚至是暴怒伤肝,把自己的身体都搞坏了。还有「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把自己所积累的这些功德一把火就烧了。所以我现在是一点功德都没有,一小时之前动了怒、动了气,就没有功德了。
为什么会动气?首先,觉得自己对容易动气。这事我对,人家跟我们意见不一样就容易不接受、容易上火气,所以这个傲慢也很容易发怒。而且再细细冷静想想,我们跟身边的人(同仁、下属)在探讨事情的时候,假如我们这个脾气很容易起来,就跟人家很难沟通,人家有非常好的想法就很不愿意跟我们讲,或者是他考虑的其他重要的角度,我们就没有办法考虑到,没有办法接纳。所以愈高位的人,他做决策的时候影响团体愈大。他假如傲慢、脾气大、又接受不了这些好的建议,做错决定,他就要负很大的因果责任,就要背很大的罪业。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就了解我吃不胖的原因是什么。确实,当时看到《易经》当中「系辞传」有段话,我觉得看了真的是冷汗直流,觉得这个确实是自己的写照,「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段话是在「鼎卦」。我们看「鼎」就想到一个成语叫「三足鼎立」,它有三个脚。这段话我们就看到,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他有三个很重要的他要具备的基础。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智慧,第三个是他的力量、他的能力。我们常说智、仁、勇三达德。你有这些好的优点,你才能够去承担责任。而人有勇气承担,他就不断去提升自己,突破很多的考验。
看到这三句,自己德行浅薄,但是做领导的工作,「位尊」。「智小」,智慧、见识不足,但做的事影响比较大。力量不足,但扛的责任比较重。「鲜」就是很少,「不及」就是很少能不出事,能不遇到灾祸。那我们想这三句话其实是提醒我们,更让我们积极的去提升德行、提升智慧、提升能力。假如我们傲慢,脾气又大,很难向人请教智慧、请教经验,请教他的能力、本事。傲慢的时候,很难「见人善,即思齐」。奇怪,自己德行、智慧、能力都不足,怎么还没有出事?那是自己在花祖先的福报,花师父的威德,这个时候要「知耻近乎勇」,要赶紧提升这三方面的功夫。
我们看到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创「贞观盛世」?他很能接受别人的劝,他不只不会生气,人家讲错了他都不指正。结果旁边的人听了都觉得替他抱不平,「皇上,他讲得太过分了,都不是事实,你怎么没有制止他?」太宗想到说,我假如制止他,他一出去说我讲一半皇上就不让我讲了,那以后可能就很少人敢这样没有顾忌的把心里的话,这些直言告诉我了。大家有没有看过唐太宗的相?你们历史课本没有唐太宗的相?你们上网去看一下,太宗皇帝这个恢宏大度,很有福报的样子。那脸宽宽的,耳垂很长,有度量,心广体胖。所以像我这么瘦要增胖,首先要从心地下手,心量要扩宽就胖得了,凡事要从根本下功夫。
我们再深入的去理解太宗皇帝的心境,他把什么摆在第一位?把老百姓幸福生活,老百姓得利益摆在第一位。他能够广纳雅言,他的考虑就周详,他就不会做错决策。假如把自己摆在第一位,我觉得我对,你不给我面子,一生气,人家就不可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意见,到头来损失的就是自己团队的人、身边的人、服务的人。别人损失了,自己有没有得利益?也没有。因为随顺了自己的脾气跟傲慢,自己的德行下降、福报折损。
确实太宗皇帝的故事,我也讲了应该有十遍以上。结果今天想想,自己在接受别人一些劝的时候还是动了气。所以讲别人很容易,真正要回过头来观照自己不容易。我感觉讲台是very dangerous(非常危险)的地方。就想到那句话「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很能看别人的问题,讲别人的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力都在看别人的过,当然观照自己就更不足、更弱。
在《论语》当中,夫子教他的弟子,子贡的口才最好。口才好的人都很聪明,观察力也非常敏锐。《论语》里讲,「子贡方人」,这个「方人」就是在批评别人,结果孔子知道了,就对子贡机会教育抓到了,对他讲「赐也贤乎哉?」端木赐你很贤德了吗?「夫我则不暇」,假如是我,我在自己的德行当中下功夫去对治自己的坏习性,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暇」就是有那个闲功夫,「不暇」就是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去看别人的过。夫子是真正做到了。
我们看到夫子他在自学的时候讲了一段话,「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夫子每天在观照、下功夫的地方,我每天有没有德行有提升?假如德行今天没有提升,这是他最忧虑的。「学之不讲」,所学的这些好的道理,有没有深入去思惟,有没有去把它用在生活、工作当中?「学之不讲」,有没有讲究这些学到的学问?
这个我们细细想想,我们身边的人的优点我们看到了,我们效法了没有?「见人善,即思齐」,我们思齐了没有?大家想一想,做《弟子规》容不容易?你们都没反应,好像很无辜,我们得面对真实的状况。我们不是学知识,这每一句要真正去落实在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当中。真的,大家冷静想想,我们最崇敬的那个人,他身上的优点我们落实了哪一条?很宝贵,你遇到身边有德行的人,很可贵。你不去效法他的优点,不就糟蹋了这个缘分吗?我们不要说远的,我们师长很有德行,我们跟他老人家学了几年,我们效法他哪一点?假如没有,那不是把他老人家的教诲消遣消遣而已,不很可惜?受益不了。
您看,「德之不修」,有看到好的榜样,现代的人,以至于是古圣先贤都要拿来效法,来修正自己。「德之不修」很好的,我们今天做每件事,说每句话,心里都想孔子会怎么做,圣人会怎么做,你从这样去修就很得利益。学问要讲究、要通达道理,进而去落实。
「闻义不能徙」,闻到这个道义的事情要马上去做,假如没有马上去做,心里良心不安。「闻义不能徙」,这个「徙」就是马上去力行、去尽这个道义,假如不能尽道义,这是他最担忧的事情。「不善不能改」,发现自己的缺点、不足,不能马上改,就是他的担忧。大家看夫子这样用功,真的是哪有闲功夫去看人家的过、去批评人家。
我们刚刚分析会生气的原因:傲慢,容易不接受人家,这个火气就会上来。再来,自我太强,自己想怎样,人家不接受、不顺我的意思就发脾气。大家想,看看现在的小孩子,你不顺他的意思他就在地上打滚,脾气很大,从小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转,全家他最大,自我很强,脾气都特别大。他假如是念念都为父母、为爷爷奶奶,他的脾气就小。甚至都为父母,他就细心;都为父母,有时候父母发脾气,他会顺,他会柔软。所以一个人好的性格从哪里培养起?从孝顺父母,奉侍家里的长者开始。可是现在小家庭很难,父母又没有把孝道演给他看。像在大陆一个孩子,他又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叔叔伯伯,没有哥哥姐姐来侍奉,他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没有养成。
我们有时要发脾气的时候要想想,又是自己的贪念,强求别人要接受我的,不顺我的我就发脾气。这都是可以我们客观冷静的去分析自己,每次动气那个心念错在哪。你知道这个心念错在哪,一调整,这个结果就可以改善。
再来,在王善人他们谈到的道理当中有讲到「不要道,不要情」。这个「要道」,「道」是道理、道路。这个「要」是什么?要求。要求别人要做好、做对。比方我们今天学习「太太道」要怎么做,「丈夫道」要怎么做。边听的时候,「对,我太太就是都没有做到。」你看学了一堆,全部要去要求别人行道,不要求自己。这种心态,学回去都反效果。孔子提醒「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先提升自己、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而不求于人,人家心服口服,受你的感动,所以没有怨言,起而效法,所以正己而不求于人。
我们今天学的东西,自己还没下功夫,先要求别人,叫不正己而求于人,则怨声载道。很奇怪,这好东西怎么愈学家里愈不和气、大家愈不认同我?可能就有「要道」在里面。师长常说要放下控制的念头、放下要求别人的念头。其实我们可以想想,所有要求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做到没有?还是要先回过头来。这个人情事理,我们自己做不好要求别人,人家不能接受。我们问问自己,我们的亲戚朋友做不到,要求我们,我们能接受吗?也很难接受。
「要情」是什么?就是你对亲戚朋友好,对人家的好都放在心上。「我以前对他很好,他也应该对我很好。」这就是你的付出都是求回报,只要对方不回报,你的抱怨就来了,甚至还会怨之后生恨,由爱生恨,这个瞋恚心都会很重。这些念头都很细微,自己都要观照得到,不然它一直增长。要求别人或者要求别人回报,只要那个境界不如你意,脾气就可能上来。
好计较的人也容易发脾气,好面子的人也容易发脾气,因为会恼羞成怒。我们念了好几句「好」,所以发脾气往往都是有要求、有贪求,求不到,脾气就控制不住。「诸苦皆从贪欲起」,烦恼这个根就是这个贪字。指责、要求,容易发脾气。还有常常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里的人,他会借题发挥,翻旧帐,也很会发脾气。借一件事情,十几年来的事全部一一排出来,纵使人家有反省的心,讲到最后也会跟你翻脸。而且对自己来讲,我们的心就变成放所有人的垃圾的一个仓库。所以我们这个心应该是纯净纯善,不能都放人家的垃圾,不能对人有成见。人心要保持清净慈悲,对人有成见,你就看那个人不好,他做哪个动作你都会把它看得很严重,这都是心里产生的作用。
好像古代有个故事,就是有个人家里的一个农具丢了,然后他就想一定是那个邻居给我偷的,他起这个念头,愈看那个邻居愈像偷他东西的,最后隔段时间说,铁定是他,绝对错不了。结果突然有一天,在自己房子里的一个地方发现了自己丢掉的那个东西。根本没丢,他是忘了放哪了。
大家想想,他以前「这个人一定怎样、一定怎样」,那都是对人有成见。所以我们有时候讲起话来「哎呀,那个人就是怎样的人,我绝对不会看错的。」其实大家想想,你听人家讲这段话心里舒不舒服?听起来就不舒服。因为这个话里就有成见、就有傲慢,而且也是愚痴,着相了。他真的有不好,那是习性。「苟不教,性乃迁」。他是污染上的,他本来没有,一定可以去掉。「性本善」,本来有,一定可以恢复。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恢复本善,都能成圣成贤。你见每个人的过错,你是心疼他,要帮助他恢复智慧、恢复本善,因为你相信每个人本有。习性不善是染上的,你要帮助他去掉,一定可以去得掉,那样对人就不会有成见。
看人要看后半段,不要很刻薄。人家现在表现的不错,「哎呀,你都不知道他以前干什么的,以前他家怎样怎样……」讲那些东西,听起来胃都痛。人要养厚道,口为祸福之门,要讲人家的好,记人家的好,多给别人改过的机会跟肯定。不要常常翻那些往事,然后这些成见到处给人家讲,让别人对他也都产生成见,这个就损自己的阴德。所以看人要看后半段,浪子回头金不换。
再来,人急躁的时候很容易发脾气,你一急,火气特别容易上来。《弟子规》当中教导我们一举一动都要稳重、和缓,就不容易急躁,进而不会发脾气。大家要练缓和,不要急。讲话「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讲话快的人,脾气一定大。你们有没有见过哪个讲话很快的人脾气非常好?你的一言一行反应你的心理状况,所以讲话要慢一点。我以前讲话也很快,看我的身材就知道。后来听师长讲经,师长讲话很和缓,慢慢你每天听,你听个好几年,那个速度你就习惯了,不知不觉自己讲话也慢下来。所以说「能亲仁,无限好」,他的德行、他的气质在感染我们。所以讲话要慢,吃饭要慢,细嚼慢咽。
走路,「步从容,立端正,宽转弯,勿触棱」。可是时间很赶,现在人真的活得不容易,早起就好。可是爬不起来,没关系,我们继续这样用经典来思考,一定可以把根本的问题找到。爬不起来,睡不够,睡不够是体力消耗太多,体力都消耗在哪?妄念太多,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耗在妄念。那怎么办?妄念慢慢少。妄念怎么少?待会我们讲「有从心上改者」,待会再讲。
包含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容易发脾气。一个人的修养要在这个难的地方练,哪天你生病了,很浮躁、很想发脾气的时候就想到,生病的时候就是练自己不发脾气的好机会。
康熙皇帝他贵为天子,有次他的儿子(儿子都是于皇子)生病了,旁边的人伺候他,他儿子发脾气,可能还打人。刚好康熙皇帝碰见了,就碰见儿子在对下人发脾气,康熙皇帝就进来,他非常平和,他就劝他儿子,说:「孩子,我有次身体不舒服,连步伐移动都会觉得很痛,可是我心里就想,我今天得了这么重的病,是我自己的罪业,我不应该迁怒于他人。我连举步都困难,都是他们扶着我走,他们已经很辛苦了,所以我都跟他们谈笑风生、谈笑自若,不让他们再有更大的压力。」
我们看到这里很佩服康熙皇帝,难怪人家称他是「千古一帝」的好皇帝,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他就跟他孩子讲,你看他们这么细心照顾你,你还有他们照顾,你还发脾气。他们真的生病的时候谁照顾他们?他们都是很辛苦、很可怜的人,你要体恤他们。康熙皇帝讲到这里,旁边的这些侍者(侍奉他的人)个个都流眼泪。他很仁慈,不迁怒于他人。其实大家想想,他们不都是人家父母的孩子吗?我们想想,我们这样对他们乱发脾气,他们的父母、亲人看到、听到多难过。
明朝杨诚斋先生的太太罗氏,她每天很早,一大早就起来煮热粥给这些佣人吃。她的孩子就不忍心,说:「母亲,你年纪这么大,还起这么早,太辛苦。」她说:「这些家里的佣人都是父母所生,他这么冷的天气一大早起来就劳动,肚子里都没有东西暖暖他的身,这样劳动特别损伤身体,所以我赶紧煮给他们吃。」看每个人,都像看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他。结果这个老夫人,生了四个儿子,有三个考上进士,孩子受她的福荫非常大。
俗话讲「观德于忍,观福于量」。观一个人的德行从哪里看?从他能忍住脾气、忍住习性来看。「观福于量」,一个人有没有福气从哪里看得出来?他的爱心、他的度量。把晚辈都视如己出,这种心量福荫后代。我们都把可能会生气的因找到、观察到。
接着怎么来调伏这个脾气?你这个念头错了、火气要上来了,赶快把它转掉,都跟忍有关系。所以有几个方法可以对治这个脾气。
第一,「力忍」。这个「力忍」就是《了凡四训》讲的从事上改。要发脾气,赶紧压下来,就像石头压草,把它压下来。斩草不除根,它根还在,压到最后压不住,它还是会暴发,所以这个力忍是忍一下。不过临时要用也很重要,真的要起来,要稍微先给它压一下。还是压不下去,赶快去找一本《了凡四训》?来不及了,先离开。离开的时候要有风度,「我先上个厕所。」这个要有自知之明,真的忍不住了还是要离开。因为有时候你真的忍不住,脾气一发,「忿思难」。脾气发出来以后都很难收拾。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你在不应该的地点、不应该的人乱发脾气,你就没有办法挽回、挽救,你就在那后悔、懊丧,甚至三年、五年、十年的好朋友,你脾气压不住,十年的交情就付诸东流水都有可能,这「忿思难」,很难补救。第一个「力忍」。
第二个「忘忍」。算了,不要计较,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可以马上学,大家现在肚子里还有谁的不是,马上清出去,都放好的。《弟子规》说,「恩欲报,怨欲忘」,统统清空。心地纯净、行为纯善就对了。
再来,「反忍」。要跟人家起冲突的时候,首先能先想想我有没有错。人之所以愈来愈强势,脾气愈来愈控制不住,那个意念就是「都是对方错」,没有觉得自己有错,气势会愈来愈强。人只要想,这件事我有没有错,我有没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够仔细的地方,你一反省,这脾气就下去了。
比方你今天借给人家东西,结果借了以后他都没有还你,生不生气?你们都不会生气。「他急着用我借给他,他还不还我,气死我了。」都忘了是谁给他借的,但就是没还回来就很生气。但是这个时候你假如想,我当初假如他要借的时候我把他记录一下,我一查不就知道了,我就不用在这里气了。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在提醒我们,要不修养不到位,要不做事不够周详。他也在提醒我做事更周详,就不会有这些情况。你凡事都可以从自己做人、做事的不足去反省,你就提升上去了。你假如不反省,之后又藉这个机会开始骂人、批评人,知道是谁以后又公然的「你看这个人太过分了!」又造口业。
第四,「观忍」。这个「观」主要就是,人会生气就是他执着在那个行为,「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你就受不了。比方我们在学校教书,学生态度不好,气好几天。那叫着相,那叫愚痴,执着了。这个学生有这个行为,原因在哪?你就不执着在他这个动作了。我们一去了解,这种不好行为的孩子都是缺乏父母的爱,你这么一去观察他的人生的过程,你马上那个心就慈爱、包容了,是吧。同样一个人,就是那个学生,为什么我们本来很生气,最后会变成慈爱?不就是能设身处地他人生的不足、他人生的不幸,你这种包容心就出来了。
所以同样的,今天我们身边的人一有不好的行为出来,其实他已经被习性牵着走了,其实他已经在告诉我们,他成长过程中缺乏爱。你从这些角度去,你就不会执着他那个行为。连睡觉都睡不好,一直在那里想他骂我的那句话,一直想,然后还要吃安眠药,那是跟自己过不去,就是这样。
再来,「慈忍」、「喜忍」。你能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慈悲,甚至把他视如自己一样。因为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众生跟我们是一体。是一体的!就像这个身体,哪个部位你不爱护它、不照顾它?你有这样的胸怀,你就时时想着我怎么帮助他,你的意念都在怎么去帮助他上,你那个慈爱就随时都可以提得起来,而且你会用他能接受的方法去帮助他。你的意念都在这里,你就不会一直在那里想着他那个让你受不了的动作。坦白讲,人生瞬间就过去了。大家有没有看过以前那个老电影,一秒钟二十四张底片,梦幻泡影,一下就过了,都是虚幻的又不是真的,是藉由人生这每个幻相去修自己的真心。都过去的事情还拿来折磨自己,何苦来哉?
「慈忍」,从今天就开始练,你看到每个人,他跟我是一体,就好像他是我的右手,现在这里流血了怎么办?你就赶紧去呵护它,让它不要再流血了,是吧?你有没有看过哪个人手上流血了,然后他用左手去捶「流死你好了!」所以你要用同体的慈爱,你的灵性这生就能圆满,真正自爱很可贵。
「喜忍」就是面对一切境界,都觉得是来提醒自己还有坏脾气,提醒自己还有哪些习气,每个人都是来成就我的,每个人都是我的贵人,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贵人、老师,那你看哪个人不顺眼?看每个人都感恩他,他来成就我的人生,「喜忍」。不只没有脾气,欢欢喜喜接受这些人、事、物的考验。
具体来讲,接下来的经文就讲到了。我们看经文,「如前日好怒」。就是平常以前的习惯容易发脾气。
【必思曰。】
必定思惟、观照。
【人有不及。】
这个人有做不好的地方,做不到位的地方。
【情所宜矜。】
在情理当中,都应该能够,这个『矜』就是怜悯他、包容他,而不应该指责他。这句话在我们这个时代特别感触很深。我们生气,不就看这个人做人做事你觉得他不对、不妥容易生气。这个时代的人,请问他成长过程,读书读了十几年,学了多少做人做事?他博士毕业都不见得学会做人。大家想想,一个人读到博士没学到做人,你说他冤还是不冤?我觉得挺冤。人有不及,『情所宜矜』。现在人多可怜。
师长常用一句话让我们长养这种宽恕的心,恕字终生可行,一个人能时时守住一个恕字,你的道德能不断提升。师长讲:「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没有教他,他所以不懂,你不能怪他。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你说他父母没有教,那他父母不对,你找他父母去。他父母说我爸也没教,要去找他爷爷奶奶,结果找他爷爷、奶奶说我父母也没教。一堆人走到坟墓前,结果大家都是受害者,为什么?传统文化断了好几代人了。
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拥有五千年高度的智慧,却没有学到,多可怜。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一岁、两岁的孩子就在那里读《弟子规》,很欣慰,他们没像我们这样几十年之后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这些东西好。现在人错都不能责怪,没学你还责怪他,不是变成我们苛刻了吗?
有人说,他有学,学得比我还早,学得比我还多,那他不能原谅了吧?「人有不及,情所宜矜」。可是他已经学了很久。学愈久,他还做不好,那他更可怜,是不是?首先,他掉到一个自己觉得自己懂了的一个洞里去了,拉不出来。再来,他学愈久,人家都说,那个是学《弟子规》、学《了凡四训》的,学成这样。他那个招牌不好,每天在折福。很多人因为他,「传统文化不能学」,他在折福。你赶紧要把他这个招牌擦亮一点,你才是慈悲。所以还是「不要道,不要情」。不要去要求他要好,你应该是遇到了这个人就是跟你有缘,应该想着怎么帮助他从这个修学的陷阱里把他拉出来,所以人他不懂。
【悖理相干。】
他违背这些道理做事情,甚至对我们无理的冒犯。
【于我何与。】
错在他的行为,我应该能够包容他,不应该生气,甚至应该体恤。「观忍」,体恤他;「慈忍」,感化他,帮助他。
【本无可怒者。】
接着经文又讲: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又能思惟到天底下没有自以为对、自以为是的豪杰。一个人自以为是,他就傲慢。人常常起个念头:我高,人家低;我有智慧,人家没有智慧;我能,人家不能。这都是高下见,都是傲慢的态度。所以这些习气很细微,我们有时候觉得我好像改掉了,那是表面改掉,更深的还要愈挖愈深。
大家有没有经验,突然起个念头:我最近都没有发脾气。可才起,当天境界一来,忍不住。意思就是还差得远,你的祖先都在保佑你,马上提醒你还差得远。你身边有良师益友也会提醒我们。
子贡,今天都提到子贡。子贡有天说我不愿意人家这么对我,我也不会这样去对人。就是说他觉得他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果孔子马上跟他讲,不是你的境界、不是你的功夫,还差得远,不要讲那么快。
这个「恕」是一切人、人做的一切行为,你都能包容,那你才是真正的宽恕。所以这个傲慢的习气,要时时能观照到。
『亦无尤人之学问』,这个「尤人」就是埋怨人,怨天尤人的这个态度出来了。我们看「学问」,这个「学」就是学觉悟,这个心是觉悟的状态,人怨天尤人他的心就不在觉悟当中。古人说,「学问深时意气平」。看一个人学问到不到家,看他接触一切人、事、物能不能心平气和,所以没有尤人之学问,会埋怨别人就谈不上学问。我们容易宽恕别人,就不会去指责别人。但是这个恕,宽恕别人不容易,宽恕自己很容易。所以我们刚刚说学问是什么?觉悟。你随时是用你的正念,而不是用习气在过日子。
范纯仁先生有段话,对于我们能不能调伏对人苛刻、指责的态度是一剂良方。范纯仁先生是范仲淹先生的第二个儿子,他做到正宰相,在政治的成就没有输给他父亲,他父亲是副宰相,他是正宰相,当然也是他父亲培养的。他说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则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刚刚说求学问,这个学是觉。大家看我写这段话,最后还剩两个字写不进去。这个情况就是告诉我,我做事情特别不善规划。挤到最后这两个,你要看看,懂得规划,空间就掌握得好。这些小地方都流露自己不足在哪。
「人虽至愚」,他不是很聪明的人,可是他看别人缺点、指责别人的时候很厉害,「责人则明」。我以前带班的时候,那个很调皮的孩子,常常犯错,当别人犯错的时候他能讲出他的问题,讲得最清楚,其实他也常犯错,「责人则明」。「虽有聪明」,一个人他比较聪慧,可是他假如常常宽恕自己,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恕己」,他也会慢慢的这个聪明智慧就一直下降。常常在那里找借口、掩过饰非,他会愈来愈没有智慧,「则昏」。
故人能够常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谁?责己。大家想想我们一天犯多少错、一个月犯多少错,我们都没有指责自己。这个朋友跟我们认识半年、一年,犯一次错我们就跟他没完。人还是很苛刻的,是吧?所以把指责别人的反过来要求自己,「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我们每天犯那么多错,我们不都原谅自己,得过且过吗?以这种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来恕人,「则不患不到圣贤的境界」。所以这两句话常常提醒自己,「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自己想小时候很多坏习惯,学了这么多年都还没改掉,怎么还严苛去要求别人,你指责的心淡了,包容、宽恕别人的心就容易提起来。
这里讲到『无自是之豪杰』,也没有「尤人之学问」,任何情况发生,不如己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有不如意的事情出现,都先反省一定是自己德行还不够,不能感动对方。这句跟我们古圣先贤讲的精神相应,「行有不德,反求诸己」。经文接着讲:
【吾悉以自反。】
这个『悉』就是统统的意思,统统遇到这些事都反省自己。经典当中有句话很彻底,叫「依报随着正报转」。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环境,包含我们的地球,这都是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人事环境,这是依报,随着什么?「正报转」,随着我们的心转。这个地方的心善,风调雨顺;这个地方人心恶,他就灾祸不断,所以心才是根本。这大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吉凶祸福,都跟人心善与不善有关。《尚书》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他很多祥瑞;「作不善降之百殃」。回到自身我们所处的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是依报,随着我的心转,这个是正报。能这么反省,
【则谤毁之来。】
这些毁谤、侮辱来了都觉得是自己的德行还不能感动他们。
【皆磨炼玉成之地。】
都是来考验我,提醒我的不足。这个『磨』,磨针、磨刀。有句成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这叫「磨」。『炼』,炼金,其实这个等于是在修炼。『玉成』就是这些境界都是来成就你的(之地)。这个「玉」有成就、爱护你的意思。
【我将欢然受赐。】
我非常欢喜这些人事境缘都是来提醒我的不足,都是来让我突破自己。这个就是刚刚讲的喜忍。他欢喜接受考验,
【何怒之有。】
就不会生气了。接着我们看经文又讲:
【又闻谤而不怒。】
一个人听到毁谤,他不会发怒。
【虽谗焰熏天。】
这些毁谤的谗言像火把烧得很旺,那个烟雾都熏天,也没关系,为什么?它终有烧完的时候。
【如举火焚空。】
最后没了。
【终将自息。】
这些谗焰最后还是会熄灭掉。接着讲:
【闻谤而怒。】
听到别人毁谤而生气。
【虽巧心力辩。】
用尽心思去辩解、辩驳,可能愈辩驳人家愈反感、愈不相信。
【如春蚕作茧。】
春天的蚕吐丝把自己给包起来,自己把自己给困住。
【自取缠绵。】
日久见人心,你急着去解释,解释到最后人家还给你讲些难听话,你不就更生气?
【怒不惟无益。】
发怒不只对自身没有好处,伤了自己的身,伤了自己的心,也伤了自己的德,伤了自己的福,有百害而无一利。不只自己没有好处,还会伤到别人,伤到亲情、伤到友情甚至伤到影响大局,坏了大事都有可能,所以确实有害。
【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
我们很多不好的习惯都应该根据这些好的道理来思考,这些理都很明白了,理得心就安住在这些正确的思想观念上。
【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这些道理能入心,能转变自己的心态,这过失慢慢就伏得住,不会起来。
接着我们看这个经文讲到第三点,从心上改。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
过失有千百种,种种言行。
【惟心所造。】
都是从心地这个错误的邪念、恶念起来,最后变成行为,所以心才是一切行为的根源所在,『惟心所造』。
【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我的心不妄动、不起这些邪念,就不可能有不好的行为过失,所以『过安从生』。
【学者。】
学习的人。
【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
不必逐一去追寻检讨,可以从根本的心地。
【但当一心为善。】
这个心念时时都是保持在善念,保持在爱人、敬人的态度上。
【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自己要护好自己的正念,邪念就进不来。举了个比喻:
【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
太阳光很大,照着整个虚空,这些『魍魉』就是一些鬼怪、鬼魅全部都消失了。
【此精一之真传也。】
从心地上改过,这是非常精密、纯一的好方法,可以摄受这颗心,不让它妄动,这是从心上去改过。
好,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