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时间:2015-06-03 10:57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近日惊闻台湾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一夜之间被掏空了,缘于财务人员携持30亿台币外逃。红红火火的公司一下陷入危难的局面,企业领导忍痛决定:悬赏15亿台币追缴潜逃者。
    台湾著名的大哥大公司,一位重要的财务人员,竟侵吞数亿台币,公司自此走向被兼并的残局。
    此事不由得让我们忆起,拥有二百年历史的著名老店——巴林银行,是如何毁在一个期货操作员的手里。全球第七大集团——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也是源于两个主管挪用公款。
    其实这几桩见诸媒体的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许许多多的企业、事业单位,现在总难免长有一批蛀虫在侵吞挥霍着。每年由此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经济与信义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大批的毕业生不断涌入人才市场的今天,企业却苦于找不到值得信赖的人才。
    寻此现象的背后,我们会思考,这些恶性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人说是制度存在漏洞,这我们不能否认。但制度漏洞不过是此类事件出现的条件而已。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所用人才的品行操守没有伦理道德的规范!
    谚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好的制度,如果用「魔心」之人来操纵,也一样会钻空子、出问题。其解决的关键,是要把人的利欲熏染之心,化归为道德仁义之心。
    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学专家,深谙此点,在女儿年幼时,就全力地培养她三个观念:
    1. 吃亏是福。无论什麽时候都不可存占别人便宜之心。
    2. 要为他人着想,为所在的集体着想。
    3. 做人要诚实无欺。
    不仅如此,他本身用自己并不很宽裕的收入,悉心奉养6位老人:祖父母、父母和岳父母。他的孝行潜移默化地薰习着女儿幼小的心灵。
    在这样家教下长大的女儿,大学时代,就常常从家里带饭菜,给外地不能返乡的同学,送去家的温暖。进入一个世界知名企业之后,她凭借着父亲的教诲,成为中国员工中最高层的管理精英。其间的经历是耐人寻味的——
    工作不久的女儿,因为经验不足,造成了公司几十万元的损失,而损失本身是她在自我检查业绩时发现的,公司上上下下尚无人知晓。此时,依凭她的学历和几年的外企工作经验,她可以轻而易举地悄然跳槽离开,逃脱责任,避开责罚。
    但她明白,这样的工作失误如果再任由发展下去的话,公司的损失可能会成百上千万。在这种人生抉择的关口,她是如何选择的呢?
    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在心中扎下了根,她不能置公司的损害于不顾,不能做不诚实的人。她决意向公司的上层领导坦白这一切,并做好自己将被公司开除并清偿损失的准备。
    她歉疚地坐在外资老板的桌前,将自己造成的损失一五一十地全盘脱出,然后坦诚地说:「我愿承担全部的责任。」老板望着这位诚实可靠的员工,感动地向她宣布:「你就是公司要找的人才、值得我们信赖的人才!」随即从身上掏出了自己珍爱的笔,送给了她。
    此后,领导不仅帮她想办法扭转损失,还把重要的工作委派给她,对她着意地栽培,几年以后她已成长爲中方最高的管理者。
    即使身居公司的要职,她从不收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回扣。在当今这个充满五光十色诱惑的社会,她的脚跟站得很稳。即便公司派她出差返京,她都尽可能地住在父母家中,为公司节省高级宾馆的支出。为他人着想,为服务的公司着想就是她的本能。
    父亲谈起这样的女儿,笑意盈盈,内心无比的宽慰。他说:「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作人教育,她今天能在同辈中出类拔萃,证明这样的教育有着实实在在的益处。不按此法教育,就是把孩子的未来给毁了啊!」
    这发自肺腑的话语,为我们总结出培养人才的根本点就是德行教育!这样的人才不仅是企业最需要的,也是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中坚。这样的人才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他的德能,更可以惠及广泛的人群。
    有一位潜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他把中国文化中「和睦、仁爱」的理念,带到了整个事务所办案的立意中。接案时,他们从双方的利益着想,尽量地化解纠纷双方的冲突和怨恨,调和双方走入双赢无怨的圆满结局。他的律所曾经办理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纠纷双方有五个诉讼同时在进行,利益冲突胶着尖锐。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这位深受传统道德薰习的主办律师,以仁爱化怨之心,纯正公道地从双方的利益出发,进行沟通调解,而不是偏颇地站在受委托一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断地化解矛盾和怨恨,努力减免冲突的再度升级。在这位律师仁厚智慧的领导协调下,诉讼双方终于走入了和解的佳境,不仅如此,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日后还开始携手合作。
    怀有怨怼的内心,会对周遭的人们产生杀伤力,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祥和的生活。化怨以和,是多么有益于个人、家庭、团体和社会!我们不禁要思考,达成如此皆大欢喜的和局,凭借的究竟是什么?是一个领导者心中传统道德的教诲,产生的带领整个团队和谐人心,安定社会的强大善力!
    透过这几个真实的事例,确能清晰地看出,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需要有德行的人才!该从单纯追求高知识技能的教育误区回头了,「德才兼备」才是培养的目标。而「才」唯有靠「德」把握方向方能真正利人利己,有益社会。
    面对现在道德缺失的人才困境,一位学者反观自省地说:「我们究竟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创造了什么样的人才成长环境?不能一味地责怪他们。」是啊,扪心自问,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承担社会教育责任的人们,是怎样引导教育孩子的呢?
    反思我们走过的培养人才的弯路,再回想孔门四科教学的次第:
    一、 德行
    二、 言语
    三、 政事(包括各种知识技能)
    四、 文学(包括所有艺术类)
    可见不是祖先没有咐嘱后世子孙,是我们自己忘却了光照千古的智慧古训啊。还好,孔圣人鼓励我们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祈愿中华传统德行教育的雨露阳光,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化育他们成为企业仁义诚信的英才,培育他们成为社会和谐、人类美好的维系者。给他们一个――无忧无患的未来!
大方广网编辑部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