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时间:2014-10-27 14:29   编辑:admin   点击: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问孔子,如何才能使百姓服从?应该算是心悦诚服,非常认同国家的这些规定法令。“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些都是谈到为政。从事政治很重要的一点,要能够以德服人。德行表现在能够为人民着想,你错用一个人,他不是鱼肉乡民了吗?所以要利益老百姓,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举贤德之人,他就可以照顾好一方的百姓,当好他的父母官。哀公问这个问题,它的历史背景,鲁国被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专权,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哀公身为国君,他就没有权利,他等于是被底下这些大夫专权,他当然是很难受。三家专权,铁定谋私利,老百姓一定是受害的。哀公也问,怎么样改善这样的政治状况。孔子的回答,“举直”,推举正直、公正无私的人,“错”是把这样的人放在,错是放置,放在“诸枉”,诸字是“之于”,把他放之于这些邪曲的人上面。在历史当中对这句话有两个解释,一个是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提起来,把比较邪曲的人罢黜掉,完全不用他们,叫废置。这是一个解法。但是我们看看他当时候的历史背景,这些大夫专权这么久,你马上用废置的方法会怎么样?所以很多做法,都要客观评估可行性。不然有时候,虽然是好的理想,但是都会扼腕,都会没有办法真正达到好的结果。《弟子规》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其实现在很多国家的政治,腐败现象都很严重。假如现在说所有贪污的全部抓起来,那可能这些没有受到伦理道德教化的,他会挺而走险,可能团体、国家就要动乱了。

    所以,另外一种解法,它就不是废置,是放置,只有置,置于。“错诸枉”,就是置之于比较不公正的人(就是邪曲的人)上面。这个跟孔子在《中庸》里面讲的一个修养相应。“尊贤而容众”,尊重贤德之人,包容德行比较差的人。我们刚刚特别强调,传统文化断了好几代了,现在人不懂是什么?正常的。假如我们还很严格、很严苛的标准要求,甚至于排斥、罢黜,这在恕当中就稍嫌不足恕道。所以他们还没学的都原谅,从领导者开始,主动带头学;也让这些邪曲的人都能够透过领导者的身教,透过整个团体、国家的政策来学习。他再犯错,这可以处罚。他没有学就处罚,这样是不符合人情的,叫“不教而杀谓之虐”。你没有教他,应该是团体的错,不能去责怪对方。

    这一点我们就想到,胡小林老师他父亲,被底下的工人打得眼睛都流血,眼睛都打坏了,对他名誉、还有身体上这么大的攻击,后来平反。人家就讲,当时把你眼睛打成这样的人,赶快把他抓起来,把他审判。老人家真有修养,他说到“当时候我们自己领导都在犯错,怎么可以怪底下的人”,就包容那个人。然后反省自己、反省团体,这是厚德。所以他的后代事业这么有成就,这跟祖先跟父母的阴德有关系,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像老人家这样的修养,不会感动底下的人吗?我们光听就很感佩,更何况是每天跟这样的长者相处,那必然受的影响更大。所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不只老百姓服气,他底下的人慢慢也被他感化,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反而推举的,当然这个举,就是我们刚刚讲知人那些重点,你要能客观判断出一个人的德能,你才能举。所以“知人”跟“任使”这两个单元,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知人,怎么去任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把一个邪曲自私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那这些正直的人都要被他陷害了。我们历史当中说“口蜜腹剑”,嘴巴很甜,肚子藏什么?藏剑。唐朝的李林甫,这些人都是很邪曲的,都会陷害忠良,可是你把他拿来当宰相,底下的人怎么可能服?甚至于老百姓恨这些人,恨得牙痒痒的,这都不会服气的。所以任用愈高阶的人员,愈高阶的官员,就愈要慎重,影响的面更大。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41027f.asp,欢迎转载,感恩!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