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时间:2014-10-19 10:47 编辑:以戒为师 点击:
次
作者:蔡礼旭老师
一个人只要时时想着佛陀怎么做、孔子怎么做、老子怎么做,不成圣贤都难。用这样的心去用功,随时在境界当中,不随顺自己的习气,这有志气。因为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常常都会,比方说人家给我们批评,照说应该是想起,那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叫理论上。但是我们有时候惯性使然,人家一批评,我们下一个念头,就是要解释一下,不只解释一下很可能还「我比他还好!」我们假如心里还说,我跟谁比就不错了,那这个志气就上不去。所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的志气一立住,我这一生就要成圣成贤,那天地都感应,天地都震动。既然都是学这些圣人,保证大家以后的人生都是好过的,因为我们的挑战,绝对不会超过这些圣人,我们就会觉得不错了,我这样不错了。大家有没有经验,七天没吃饭?有七天没吃饭的请举手,那是断食不算。孔子是七天没吃饭,还在那里弹古琴,慷慨讲诵,夫子七天都没吃饭没有一句怨言,然后说到「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罪也」。这么大的挫折困难,没有任何一句埋怨,还是提醒自己,诗书礼乐这些教诲没有推广开来,是他自己的罪过。所以这个态度就成为我们的思想、信念,进而变成我们日常的一个行为。
摘自《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儒释道文化的实践力量》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9.7.18
本文编号:20090817083644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