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

《礼记》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时间:2020-01-17 20:43   编辑:鸟儿飞   点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第一句是譬喻,让我们更能体会第二句。一个玉石,它不雕琢的话,它不能成为非常好的器物;它雕琢好了,那就非常好的艺术品了。就好像,人虽然有本善,但是假如没有经过好的教育,还是受后天习气染着,这个本善不能彰显,反而变成习气的奴隶了。所以《三字经》讲,“苟不教,性乃迁”,所以教育就是要让他恢复本善,明白做人的道理。
 
    所以下一句,“人不学,不知道”。这一句话,很提醒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人。我们现在在指责孩子错误的行为,但问题是,我们曾经教过他正确的吗?我们曾经接触这些孩子们,一个七岁的孩子学“入则孝”,他谈到说,“我读了《弟子规》,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做人原来要孝顺。”他不知道啊,这是做人的根本。
 
 
    所以我们现在成人做出很多行为,可能让自己的另一半都没办法接受,让人家非常厌恶。甚至于看到的人都会说,“这个人都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懂,还做出这样的行为!”批评之外,我们还得冷静,“他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懂”,请问家庭教过他吗?学校教过他吗?社会教过他吗?“他这么大了”,那是身体大,是吧?不代表他的心智成熟。所以当父母的人不是把孩子养得身体这么大,你就是尽本分了。不只要养他的身体,还要教育他明白事理。你把他养得很壮,不懂道理,他以后还会伤害别人。所以这一句话,就很值得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深思了,教育得找到根本。
 
 
    我们冷静从这几代人来思考,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不识字的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那前几代的人,一个字不认识,六七岁就煮饭了,十三四岁就扛起家里的重担了,照顾兄弟姐妹。他知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他知道。谁教他的?他不识字啊。所以知不知道,跟学历不一定有关。他的父母身教告诉他的,整个社会都是道义情义的风气,所以他受到很好的影响,所以他知道。
 
 
    但是看到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状况,一个博士,他学了没有?看起来有学,他读书读了二十多年。可是他知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他可能对待父母没孝心,他可能对待妻子非常的傲慢,他可能脾气非常的暴躁。那这个就提醒我们,学是学觉悟,是学明理,这个才叫“学”,学觉悟。哪有愈学愈没德行,愈不知道做人,习气愈来愈重,这个学的方向目标,不妥当了。所以我们近代得要深思,“学”的根本是德行,是明理,是明白做人,而不是追求知识技能,追求学历而已。
 
 
    今天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教了很多博士,结果离婚,我们会很欣慰吗?他是博士、硕士,结果父母很痛苦,因为他不孝,我想我们当老师的人,绝不会引以为荣。假如他很高的学历,结果当官,贪污;当医生,拼命赚钱,不是以治好人的生命健康为责任;当律师,不是以伸张正义,反而离婚的案件接了不少,没有好好去劝人家和,还引导别人离婚。那你说有这么好的职业,却无德,这对社会的伤害就非常大了。比方我们的学生以后去教书,结果他反而觉得当老师要多赚点钱,都把这个功利给了这些小孩了,殃及下一代。那有这么好的学历,有这么好的职业,而缺了德,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个“学”,是要觉悟,是要明道。而明道就是明本分。每一个行业都有道,当老师的有师道,当医生的有医道,从事商业的有商道,以至于他当人家父亲,有为父之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他得要明道他才能扮演好他的角色。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