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之道

圣王以贤为宝,而不以珠玉为宝

时间:2019-10-27 21:03   编辑:鸟儿飞   点击:


    《毛诗》上讲道:“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任用贤德、有能力之人是周室中兴的一个重要原因。《汉书》上讲道:“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这是总结历史发展得出的一个经验教训。《典语》上也讲道:“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社会治理的好坏、安危,不是由其它什么原因所导致的。“俊乂(yì)在官,则治道清;奸佞干政,则祸乱作。”如果君主喜欢有才华、有德行的人,且贤能的人在领导的位置上,国家政治就会清明。如果君主喜欢逢迎巴结的人,且邪恶之人干预朝政,则祸乱就不可避免。
 
  《墨子》中提到一般人对于治理国家、任贤使能并不重视,有个很形象的比喻:现在的王公贵族都想使他的国家富裕、人民增多,希望法令都能够合理有序运转,但却不懂得尚贤使能。从这里可得出结论:士君子只明于小术,而不明于大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假如现在的王公贵族,有一只牛羊不能够杀,他一定会找个好的屠夫来屠宰牛羊;如果有套衣服不能够裁制,他也一定会找好的裁缝来缝制;如果有一匹病马不能医治,也一定会找好的兽医来医治;如果有张破弓不能张开,也一定会找好的工匠来修补。虽然身边有骨肉至亲、无缘无故富贵起来的人和相貌俊美的人,但知道他们根本没有这个技能,所以一定不会让他们去做这些事,唯恐他们败坏了自己的财物。王公贵族们对于这些事尚且知道尚贤使能,但是对于治理国家,却不知道任用贤能。真正治理国家政务时,王公贵族们就不假思索地举荐、任用他的骨肉至亲、无缘无故富贵起来的人和面貌姣好的人。由此可见,这些王公贵族亲爱他的国家还不如亲爱他的坏弓、病马、衣服和牛羊之类的财物。所以说,天下的士大夫、君子都是明于小术,而不明于大道的。
 
  这个比喻形象恰当,说明我们对于一般的财物都知道去爱护,但对于治理天下却不是如此,都是任用自己的亲人、徒有其表的人和富贵的人。
 
  《说苑》上也说,没有恒常安定的国家,也没有恒常得以治理的百姓。如果得到贤德的人,国家就会安昌,失去贤德的人,国家就会危亡。从古至今无不如此。《新序》中记载着魏文侯的一个故事。魏文侯非常重视贤才,每次路过段干木居住的巷子门口时,一定会站起身来,扶着车前的横木向他致敬。仆人不解,就问他原因。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居住的巷子吗?段干木是一个贤德的人,我怎敢不对他伏轼致敬呢?段干木是因为有德行而荣光,我不过是因为土地广阔而荣光。
 
  段干木富有的是道义,而我富有的不过是财富。土地不如德行,财富不如道义,我理应重用这个人。”所以他就给了段干木百万的薪禄,而且经常去向他请教治国的道理。魏国的人知道后,都非常地欢喜。没过多久,秦国想兴兵攻打魏国。司马唐且听到此事后,就劝谏秦国的君主说,段干木是个贤德之士,而魏文侯对他礼遇有加,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这件事的,这时还不该去攻打魏国。秦君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按兵不动,不去攻打魏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能够重用贤德的人,让天下人都为之叹服,不敢轻易对他有所企图。为什么?《孟子》中提到:一个人一定是先侮辱了自己,然后才被别人侮辱;一个家庭一定是先自己毁灭了自己,才让别人看到这个家庭有机可乘;一个国家一定是自己内部先起了纷乱,别的国家看到这个国家不团结,才会打它的主意。所以,一个国家如果内部团结一致,特别是任用贤德的人,使上下都有公心,不自私自利,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别的国家也不敢对它别有企图。
 
  《潜夫论》上也说:国家为什么会乱?怎么能够判断出国家将要混乱呢?关键是看这个国家是否重视贤德的人。为什么有的国君重视贤德的人,有的国君不重视贤德的人呢?不重视贤德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君喜欢财货。《六韬》上说,如果在上位的国君喜欢财货,群臣就都喜欢获得利益。贤德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自私自利,欲望对他没有诱惑。贤德的人一旦不被国君重用,就会隐居起来。这个国家因为没有兴起好的教导─伦理道德的教育,于是人的自私自利的心都生起来,国家的祸乱也就到来了。
 
  《新序》中还记载着一个典故。秦国要去讨伐楚国,先派使者去看一看楚国有什么宝器。楚王听到后,就把令尹子西召过来,问他:“秦国要观一观我们国家的宝器,我们国家的和氏璧、隋侯珠是不是可以拿出来给他们看呢?”令尹子西回答说:“我不知道。”楚王又召昭奚恤,询问他这件事。昭奚恤答道:“秦国是想看一看我国政治的得失而另有企图。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宝器在于贤德的臣子,像珍珠玉器这些玩好之物,算不上国家最宝贵的东西。”楚王听他回答得很有道理,就派昭奚恤来应对这件事。昭奚恤就在东面设立一个高台,在南面建了四个高台,在西面建一个高台。等秦国的使者来时,昭奚恤对他说:“您是我们国家的客人,请到东面的上位就座。”令尹子西坐在南面的高台上,然后太宗子敖、叶公子高、司马子反依次坐在南面。昭奚恤自己就坐在西面的高台上,对秦国的使者说:“您想看一看我们国家的宝器,楚国的宝器是贤德的臣子。能够治理百姓,充实仓库,使百姓各得其所,有令尹子西在这里。手里拿着珪璧出使诸侯,能够化解彼此之间的仇怨,结交两国之间的友谊,使双方没有战争的忧患,有太宗子敖在这里。能够保卫国土、谨守边疆、不侵犯邻国,邻国也不能够侵犯我们国家,有叶公子高在这里。
 
  治理军队,整修军器装备抵御强敌,手里拿着战鼓激励百万民众,他所任用的人都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有司马子反在这里。缅怀先王霸业所成就的功绩,能够吸取治理动乱的经验,有我昭奚恤在这里。请您尽情地观看吧。”秦国的使者听后,惊讶地无言以对,回去就向秦君禀告说,楚国有很多贤德的臣子,这时出兵打它,还不是时候。因此,秦国就没有去征伐楚国。
 
  可见,历史上贤明的君主都是以贤臣为宝,而不是以珍珠宝玉为宝,因此国家得以安定。如果在位的人喜欢珍珠宝玉这些财富,结果会怎么样呢?《孟子》上讲道:“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从上面的领导者到下面的老百姓,都去争相获取利益,这个国家就处于危险之中。《盐铁论》上对这件事也做了一个评论:“隋和,世之名宝也,而不能安危存亡”。隋侯珠与和氏璧,虽然是世间名贵的宝物,但是它有什么用呢?并不能使危亡的国家得以安存。所以,“喻德示威,唯贤臣良相,不在戎马珍怪也。”你要彰显自己的威德,只有靠贤臣良相,而不是这些珍禽、异兽、珠宝等等。因此,圣王以贤为宝,而不以珠玉为宝,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赞 (1)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