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讲座
净空老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第一八八集)
时间:2016-12-13 08:25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http://www.amtb.tw/rsd/moral/moralityhall.html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八八集) 2006/3/3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4-018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三辈往生第二十四」上辈往生章。前面我们学习过发菩提心,接着经文是: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黄老居士在《大经解》里面首先引用《弥陀要解》告诉我们,在整个佛法当中,持名念佛是最直捷的、是最圆顿的。这些开示非常重要,让我们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佛法诸位都知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都是方便法,乃至于八相成道,种种示现,还是方便法,离开方便就没有佛法。佛法是通过方便,让我们从方便法里面悟入、契入真实,真实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只能说是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如是,乃至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法,也没有例外的。直捷、圆顿我们明白了,又给我们说简易、稳当,我们修学起来便利,要简单、要容易;很复杂、很艰难,我们学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简单容易而且还要稳当,决定成就,这是什么法门?大师告诉我们,信愿专持名号,真的是简单。所以我们在《往生传》、在《净土圣贤录》,乃至于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看到许许多多念佛人往生的瑞相,他们怎么成就的?信愿专持名号。
往年我住在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长陈光别居士生病了,时间很长。在生病的时候他不能工作,精神还不错,头脑很清楚,想听经。一生护持佛法没有时间专心听经,借着生病这个机缘,每天有时间听经,他向居士林要我讲经的光盘。他们家人告诉我,老居士每天听经八小时,除听经之外就念佛,两年没有间断。有一天他告诉李木源他要往生了,李居士跟他讲现在你不能走,居士林的人事不稳定,一定要再住世,多待几年。他也同意了。又过了两年,诸位晓得四年了,每天听经念佛,这个时候他把居士林的林长辞掉,让给李木源,居士林也稳定下来了,预知时至。
他也没告诉人,好像是三月八号(是哪一天我记不清楚了),他在一张纸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家里人也不敢问他,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情,他会写这么多字。到那天,果然他那天走的,家里人才晓得他三个月前写的日期就是往生那天。四年的时间,每天八小时听经,除听经之外,信愿持名,专持名号,走得那么自在。好像他往生前几天找我,我给他做了皈依,瑞相好!往生之后还有一批冤亲债主到居士林来求听经、求皈依,我们都替他做了,感应不可思议。这是最近我们亲眼看到的事情。简易稳当,是真的不是假的。
大师又告诉我们「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名号是我们自己的自性本具的德号。前面跟诸位介绍「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是跟你讲的理论。理论透彻了,你对这个法门修学的方法决定没有疑惑,你会很欢喜、很快乐的认真修学。你要问我们认真修学这个法门,多少时候能成就?我学佛五十五年,五十五年经验告诉我,一般都是三年,很少超过五年的。也许你说你学佛学了二十年、三十年了,怎么连消息都没有?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不得力。这桩事情,我在初学的时候,老师常常告诉我,理论通达,你没有疑惑;方法正确,你的信心具足了。理论方法不能不知道。
理论从哪里学?从经教里头学。所以在我们这一代,经不能不听。古时候的人可以不听经,为什么?他老实。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听经?不老实,不老实就是胡思乱想,妄念太多了,这使我们的功夫不得力。怎么不得力?念佛里头夹杂着妄念。念佛你想想看,专持名号,我们那个「专」字做不到,这就不能不听经了。所以听经、学教的目的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用意在此地。如果我们没有怀疑,没有妄念夹杂,就可以不必听经,一句名号就成就了。
佛法,诸位看到经典《大藏经》,你到我们大讲堂去看,我们大讲堂里面有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你看看典籍浩如烟海,那么多。佛教这个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佛教讲到最简单就四个字,「阿弥陀佛」。加上「南无」,南无也是梵语,恭敬的意思、皈依的意思,实际上的名号就是四个字。莲池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念佛就念四个字,有人向他请教怎么个念佛法,他教人念六个字。人家问他:你自己怎么念法?我自己念四个字「阿弥陀佛」。别人就问他,为什么你念四个字,教别人念六个字?别人未必真正发心求往生,加上「南无」好。就是我们中国普通的礼节,在人名字上加一个「尊敬的」,这个客气,尊敬的。南无有尊敬的意思,礼敬、皈依。佛在经典上教给我们专持名号,名号就四个字,南无不是名号。他说我这一生决定求生净土,客气话就不要说了,所以南无就去掉,四个字,更简单!又问什么是佛法?阿弥陀佛。就答尽了,圆圆满满的答复他了。
世间所有宗教、所有学术里头,最简单的、最容易的,真的最稳当的,四个字,你到哪里去找!可是印光大师还是教我们念六个字,什么原因?祖师很清楚,你们念佛有口无心,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世出世间法,诸位要晓得,这印祖讲得很多、讲得很明白,成就与否都在「诚敬」这两个字。真诚恭敬,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心,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
老师选学生他凭什么方法?自古以来,甚至于外国,真正善知识选传法的人,就是看这个学生有没有诚敬心,他有几分诚敬心。如果有十分诚敬心,肯定这个人是法器,其他方面差一点没有关系,可以学、可以培养,诚敬心是根本,就是前面讲的菩提心。不诚、不敬,一切诸佛亲自教你也教不出来,为什么?你不能接受。唯有诚敬才能接受,这个道理要懂。当然更希望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尊师重道,从小培养的,愈小愈好。
小时候我学认字是三岁,父亲教我,我母亲不认识字。五、六岁的时候上私塾,农村里面,上私塾的那一天,我们的印象一生都不会磨灭。我记得我父亲还带了礼物,送老师的。到私塾,私塾在一个祠堂里面,我们亲戚家的一个祠堂。大殿上供的是孔子的牌位,那上面的字我都认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我都记得很清楚。我父亲带着我向这个神位上香,对孔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礼,三跪九叩首;拜完孔子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我父亲带着我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们那么小的小孩,看到父亲对老师这样恭敬,还敢不听话吗?还敢不接受教训吗?在学校顽皮,被老师处分,打手心、罚跪,回家去当然脸色不好看,受了处罚。父母一问,被老师惩罚了,第二天我的父母会送我到学校对老师感谢,感谢老师认真教诲。老师跟家长密切配合,父母教我们尊师重道,老师教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样教成的。所谓先入为主,从小接受这个教训,一生都还是这样做法。这是我这一生占了很大便宜的处所。
我亲近方东美先生,希望到学校听他的课,我跟他认识,叫毛遂自荐。我写了一封信、我写一篇文章寄给他看,请他指教,要求他答应我能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一个星期他回信来了,约我到家里面见面,他住在牯岭街六十号,台湾大学的宿舍,到他家见面。见面谈话之后,他告诉我:你不要到学校去。他说: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听到这个话简直像凉水浇头,老师拒绝了,一点指望都没有了。心里面很难过,那个表情老师也就看出来了。最后老师告诉我,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所以我跟他老人家学哲学,是在他家里的小客厅小圆桌一对一教出来的。
你们要问这是什么原因?素昧生平,不相识,人家为什么会这样子来教你?诸位要知道,没有别的,诚敬,十分诚敬老师看出来了。我要是做老师,我都想到有这样一个真诚想学的学生,我要不教他,我对不起他。就是凭着尊师重道,特别教我。那个时候我对方老师历史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台大的一位好教授,从内心里面生仰慕之心,不知道他是蒋总统的老师。我跟他二十多年,他从来没说过。如果我们要知道他是蒋总统的老师,我们边都不敢沾,怎么敢去找他!到他老人家走的时候,过世的时候,在追悼会里面,秦孝仪跟我们报告他的一生经历,才知道老总统跟蒋经国都是他的学生。这第一个老师。
第二个,我接触了佛法,认识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也跟方老师一样很慈悲,每个星期天给我两个小时,我就向他请教。三年如一日,一直到他往生。最后教导我的,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他对我看得很重。没有别的原因,我对这三位老师没有一分钱的供养,那个时候贫困到极处,自己吃饭都有问题,老师是这样热心的教导我,没有别的,就是「诚敬」这两个字。
他们接触的人多了,为什么好像对待我有个特别待遇,别人没有?你要晓得,真的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诚敬。普贤行愿里面第一条「礼敬诸佛」,我们才能学到东西。今天一般学佛的人,乃至于一般我看学校求学的学生,诚敬心完全没有了。学佛的同修或者宗教徒里面,可能还有一些,跟过去一代相比,大幅度的衰退,这怎么能成就?办学是一桩好事,能不能成就人才很难讲,所以这个世界的前途确实令人悲观。虽然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只能够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事事都要求三宝加持,求祖宗加持;除这个之外,绝对不是我们人力能做得到的。
我们本着佛菩萨、圣贤的教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一天光阴我们就得干一天,有一个机会绝不放松,尽人事而听天命,自己没有得失。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说的「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所以不感觉得辛苦,不会后悔,没有退转。每天自己的事情,读经,深入圣贤教诲;对他,那就是佛教导我们的决定要遵守,为人演说。对自己是受持读诵,天天不缺,乐此不疲;对人,无论是在讲堂或在私下谈话,两个人、三个人,都在道上,没有废话。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我们体会到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佛给他讲话全都是经典,记录下来就是经典。佛没有戏论,佛没有废话。这个表演,表演给后人看。我们看懂了,看会了,就认真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以正法教人,以真实离苦乐法帮助别人,这就叫做佛法。
一切诸佛如来所讲无量无边的法门,给诸位说,都是从阿弥陀佛这个源头引申出来的,一切法归结到最后就是阿弥陀佛,你说阿弥陀佛多么尊贵!可惜认识它的人很少,念它的人很多,不知道这句话的尊贵到了极处!这句话包括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无量智、无量觉,那个无量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这是自性性德的名号。西方世界有这么一个人性德圆满的显现;换句话说,自性里面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他统统显现出来了,这个人就称作阿弥陀佛。说实在话,其他的这些诸佛如来,在理上讲,佛佛道同,无二无别,可是就事论事,一切诸佛还是有差别。他们的差别在哪里?因地之中发的愿不同,所以果德上就有差异。断证上完全相同,没有丝毫差别,愿力上不一样。这些理事我们细心思惟不难想象。
今天我们同学很多,学佛的人很多,修净土的人很多,每个人愿力不相同;有人的愿力为自利,为小团体的利益,为一方的利益,为一个族群的利益,甚至于为我们今天地球全球的利益,不一样。阿弥陀佛他起心动念遍法界虚空界,这个愿,愿心大!所以世尊教我们念,十方诸佛教我们念,劝我们求生净土。这个净土是自性的净土,法性土,我们回归到法性土,一丝毫的迷信都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法相土。学过唯识的同学就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识所变,极乐世界跟华藏世界是唯心所现,没有变样子。
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极乐华藏变态了,形相被扭曲了,变成十法界。十法界愈往下,变得就愈不象样子,愈往上面去,跟极乐华藏愈接近,虽然变了,变的幅度不大,到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那就不象样了,变得太大!就这么回事情。所以古大德才讲「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弥陀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弥陀」。真心就是弥陀,真心本来具足无量智、无量觉。佛陀教人为什么不居功?没有功好居,你成佛了是回归到自性,一切都是本有的,除了自性本具的智能德相之外,没有丝毫东西增加了一点;你在迷惑颠倒,流浪在三途六道,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也没有减少一点点。
这是理,这是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总要清楚,总要明白,然后人才知道自尊。我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性德;我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性德。别人的性德跟我的性德是一样的,我们的性德跟诸佛如来的性德是一样的。人懂得自尊,人懂得自爱,自爱自尊而后才能够尊人、爱人,这叫做大慈大悲。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的开头把这些东西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听到,真的把佛法找到了,把佛法抓到了,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这一生乐此不疲。我感激方老师,他那时候把佛法介绍给我,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我们的讲堂,老师的遗像统统排列在我面前,我读书面对着他,我讲经教学也是面对他,念念不忘老师恩德。没有他的指引、没有他的教诲,我们这一生会苦不堪言!哪有这么快乐?哪能够说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老师教的。
所以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古圣先贤的两句名言,「修身为本,教学为先」。对自己是修身为本,对外面是教学为先。教学就是最殊胜的布施,法布施,这大家在经教里头看到,你看佛对法布施的赞叹,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都比不上佛经上四句偈为人演说的功德。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大千世界七宝你得到了,未必有真乐,可是四句偈里面开悟了,那个乐决不是大千世界七宝能够相比的,不能比。因为大千世界七宝你得到之后,你还是离不开六道轮回,你享受的时间有限,享受完之后,你还是得受苦受难。而佛法四句偈一悟一切悟,究竟圆满的彻悟,这怎么能比?不但六道三途没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这真的得大自在!
所以蕅益大师教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应当是「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观想、参究都是性宗、禅宗,用不着学那个了,「等行」,等是等教下,观想、参究等种种修行的方法不必了。这一句里面就是涵盖了八万四千法门,要不要再去学?要不要再涉猎?不需要了。所以是「至简易、至直捷」,简单容易到极处,直捷快速也到了极处。
念佛心里头要有佛,这个心就是菩提心、真心;愿里头有佛,解里头有佛,行里头有佛,这一声阿弥陀佛具足了心愿解行。这样一说起来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不得力?你口念阿弥陀佛,里头心愿解行都没有,没有菩提心,没有四十八愿,对于诸法实相不了解,没有能够像佛菩萨那样的行持,口虽然念,缺乏实质。不是相信的信,是心,菩提心,心愿解行。心口相应,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真会念,感应不可思议。
口念念出声,自利利他。自利不必说了,怎么利他?别人听到了,最低的利益,阿赖耶识里落了佛的种子,我们把阿弥陀佛的种子在他阿赖耶识里面种下去了,口念。过去生中有善根、有福德,遇到这个因缘,就把他善根福德唤起来了。所以出声念、大声念自利利他。道理要懂,然后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念佛,会念到法喜充满。在现在这个时代教化众生,为了教化众生不能不研究教理,为什么?众生根性差别不一,应付不同的根性,你要跟他讲理论,这就要涉猎经教。现在时间到了,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着看黄老居士引用幽溪大师《圆中钞》的几句话,「《圆中钞》云: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幽溪大师跟蕅益大师所说完全相同,特别为我们提示的是初发心的凡夫,这是从相上看。我们知道《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初心凡夫,从事上说的;如果从理上,这个人过去生中善根福德非常深厚,虽然是初学,可是这一生一遇到,他信愿行三个条件就具足。
这个事情在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也见到好几个例子。一生没有学过佛,不相信佛法,临终前几天有人把净宗极乐世界介绍给他,他就相信,他就真干,而且他真的往生了。这是说明《无量寿经》上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弥陀经》上跟我们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事实上都有证明,决不是偶然的,决定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学这个法门,这一生缘成熟了。我们自己要晓得我们这一生净土的缘有没有成熟,看得出来,从哪些地方看?从信愿行上看。信心,没有怀疑,愿心里面没有夹杂,念佛能够诚敬专一,这个人善根成熟了,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决定到极乐世界作佛。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成佛,不可思议。
幽溪大师在此地说,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重要的一句是在后头这句「有心能念」。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心里头真有净土,这个法门在他来讲就是最容易、最简单殊胜无比的法门。接着大师又说「若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有很多同修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修行,这个法门就是最适当的,闲可以修,忙也可以修;动是你动作的时候可以修,静是你能够安静下来坐在那个地方、站在那个地方可以修,佛号不中断。一切工作,只要不需要思惟的,我们一般讲劳力的工作而不是劳心的工作,劳心的工作当然念佛要放下,劳力的工作一点都不碍事,心里有佛。
唐朝时候一个王打铁,铁匠,一家四口靠打铁维生,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没饭吃,所以工作非常辛苦。有一天有一个出家人从他那个店门口经过,他就招待出家人,供养一杯水,跟出家人说:我的工作很辛苦,有没有办法能够解脱?这个出家人就教他念「阿弥陀佛」。打铁那个锤打下去,阿弥陀佛,提起来,阿弥陀佛;从前拉风箱,推进去,阿弥陀佛,拉出来,阿弥陀佛。他的太太看到:你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不累吗?他说:不累,从前我不念的时候还觉得累,现在念的时候不感觉得累。念了三年,他成功了,就在工作那个时候往生了。他没有生病,还说了一首偈子,他说「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那个锤子打下去,他站着往生了。
这就是幽溪大师在此地所讲的初心凡夫。可是要晓得,他有很深厚的善根,法师教他念佛,他不怀疑,他不夹杂,他能把佛号配合他的工作,不觉得辛苦,真正做到信愿专持名号,他做到了,所以三年就站着往生。自行即是化他,这条街上看到有这么一个人念佛站着走的,大家都相信了,很多人都效法他,这是化他。所以他不用讲经说法,他用表演,现身说法。《往生传》跟《净土圣贤录》都有他的传记,都有记载。这是说明这个法门是径路,这个法门成就快速。
底下一段大师又说到,「称名之法」,就是持名念佛的这个法门,「不择贤愚」,贤人念阿弥陀佛,愚人也可以念阿弥陀佛,「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跟其他法门确实不一样,其他法门要讲条件的,条件要是不具足你没有法子学,这个法门什么人都能学,贫富贵贱、智愚不肖统统能学。只要你深信切愿,老实专念,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善导大师讲得好,「万修万人去」。
今天为什么念佛的人这么多,往生的人那么少,与善导大师这个话有没有相违背?我们想想没有违背,善导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你没修,你只念没修,你去不了。什么叫修?把自己毛病习气改过来,这叫修。你看,念佛信心不足,这个你没修,你要把它改正过来;愿心不切,夹杂太多,信愿行都达不到标准。不是这个经不灵,不是祖师的话不可靠,自己总得想想,我有没有把这些毛病习气改正过来,修就是改正。总而言之,身心世界是不是真的放下了?放下才能去,放下才能专心。专心就是放下妄想、放下夹杂、放下疑虑,专信。你这些东西没有放下,它障碍着你。经典没有障碍你,祖师大德的教诲也没有障碍你,你要知道你的障碍在哪里,把障碍找到,把障碍排除,净土道上就一帆风顺。
下面「又《游心安乐道》云」,这里面所讲「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所以弥陀名号,古大德常常教我们,这个名号叫万德洪名。你要问为什么?前面都说过,这句名号总包含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欠缺的,所以称之为万德洪名,念这个名号全都念到了。一切诸佛念到了,一切菩萨念到了,一切声闻、辟支佛都念到了,一切六道众生念到了,都在这一句名号之中,这句名号实实在在不可思议。一心称念,你将来的果报就是总成万德。
《游心安乐道》上又说,「无始恶业,从妄心生;念佛功德,从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暂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众暗悉除」。这几句话说得好,这里头讲个什么?觉迷。我们迷,虽然迷得久,无量劫来迷到今天不觉悟,古人有个比喻比得很好,「千年暗室」。现在山上有一些石洞,那个洞很大,甚至于可以容纳几百人、几千人那么大的一个山洞,从来没有人发现过。一般洞口都很小,可能只能容一个人进去,里面很大,一片黑暗,点一盏灯进去就照明了,黑暗就破除了。这是比喻愚痴不是真的,智慧是真的,智慧生起来,痴迷立刻就没有了。无量劫来的痴迷,只要你一觉,全就没有了。
《起信论》上说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痴迷是不觉,本来无的,时间再久,一觉它就没有了。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我们的信心就生起来,信心就能增长,信心清净就生智能,《金刚经》上讲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是自性本有的。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现前,这是事实。我们今天智慧不生,信心完全没有,头一个难关不相信自己能成就。我也遇到很多同学来问我,他说:法师,你看看我这样能成就吗?我答复他的话,我肯定你不能成就。他说:为什么?你没有信心,你怎么会有成就?世法里头,小事要成就还是要有信心,你没有信心做不成功。炒个菜,烧个饭,你没有信心,你就做不出来,这小事;你有信心,你一定做得好。今天炒的菜不好吃,明天我来改进,天天改进,一个星期之后拿出来一定很象样子,大家一定很欢喜。所以世出世法一切事的成就,端靠信心。这些祖师大德的开示都是帮助我们增长信心,成就信心。
《安乐集》里头引证《观佛三昧经》,这一段话很重要,「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在人间,至亲无过于父子,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法门劝他的父亲?念佛法门,没有用其他的法门劝告他的父亲。没有教他父亲参禅,也没有教他父亲念咒,也没有教他父亲学教,教他念佛。诸位从这个地方想想,总的话来说,种种示现做给我们凡夫看的,显示这个法门不可思议,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然后你才会死心塌地一门深入,不再起其他的妄念,什么法门你才都能够放下,这个法门成就了,一切法门都成就了。
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在行门里面,一个法门契入,门门契入。还有一门不通,没契入,你自己所修的这个法门没有圆满,还有欠缺。这个道理要懂,你要是不懂,你修学会增加很大的困难。难在哪里?你看到《大藏经》这里面经论这么多,翻翻看看统统都喜欢,那就坏了,到最后你一样都学不通,什么原因?你的心是散乱的,精神意志都不能集中。又何况人在这个世间寿命有限,你有多少时间来学习,你能学习多少,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想过?
所以世出世法修学都有秘诀,你得要把这个秘诀掌握住,秘诀是什么?一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务必在这一门学通了,贯通。怎么样才能学通?禅宗里面说明心见性,通了;教下讲大开圆解,通了;念佛法门里面讲一心不乱,通了。一心不乱有理一心、有事一心,事一心通了不彻底,理一心彻底了。理一心跟宗门的明心见性相同,跟教下的大开圆解相同,事一心还没有达到。事一心是你定了,讲戒定慧,你得定没开悟,理一心是开悟。事一心不容易,也很可贵,虽然不能全通,能通一部分。
从前老师教我们,教理跟教义。净宗法门,理一心通教理,那一切都通了,没有一样不通,这个事情难,上上根人,不是中下根人;中下根人目标要订在教义。教义可以通局部,通本宗,净土宗,与净土宗有关系的宗派也很容易通达,这叫善学,你会学。不会学的人记文句,这句老师怎么讲的,我把它记下来,我也能够复讲,这是教初学的方法,这个不善学,你学一部经只会一部。人家学一部能够会十部,那教义通了。学一部,所有一切经教都通了,那是教理。老师教学生,要把这些道理、这些事实、诀窍都要告诉学生,学生心里明白了,才肯依教奉行,老师不欺骗我。
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只学五部经,不多。第一部学的,这是基础,小乘经,真的从小乘入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先学小乘再学大乘;第二部学的《佛说阿弥陀经》,第三部学的《普贤菩萨行愿品》,第四部学的是《金刚经》,第五部学的是《大佛顶首楞严经》。这是我在李老师会下十年。他老人家的标准,学一部,这一部要能上台去讲,讲到他在下面听听到满意,可以,才准你学第二部。如果他不同意,你讲的他认为还不够好,你只能讲这一部,学这一部。要讲很多遍他满意了,你要求学第二部他才同意。
台中这些学生,我的同学二十多个人,学五部经的大概只有我一个,我们的师兄弟们一般都是学二种、三种。真的是给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到你自己修学功夫得力的时候智慧就开了。功夫得力,烦恼轻,智慧长,你展开经文你就能看到大意,你再看看祖师的批注,你就知道这个经在现在这个时代怎么个讲法、怎样学法,通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老师爱护学生,父母爱护子女,哪有欺骗他的道理、哪有限制他的道理?如果老师限制学生,父母限制儿女,那就没有慈悲,没有爱心。他的教导决定是有道理的,你不必去问,你只要依教奉行,肯定将来有好处。眼前那些规矩约束一定要遵守,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如果学生阳奉阴违,老师知不知道?知道,老师一点都不胡涂,老师会对你很客气,不会跟你作对头;换句话说,你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换句话说,对你续佛慧命,承担如来家业这个希望他就失掉了,知道你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你不听话。他是怎么成就的?听老师教诲成就的。凡是违背老师教诲,决定不能成就,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例外。总而言之,世出世间的法,根之根,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奉事师长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你对老师真有诚敬,老师对你一定负责任,他要照顾你,要把你带上正道,这个老师才叫人尊敬,才叫社会大众尊敬。决定不会让你走入歧途,不会叫你造作罪过,那不是老师。所以我在这一生的经验,肯定净业三福前面的两句是大根大本;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什么成就都谈不上,诸佛菩萨帮不上忙,根之根在这个地方不能不知道。
这当中还有一些文字并不难懂,同学们看看就可以了。末后有几句话非常重要,我们把它念一念,「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这句话非常重要。伊兰林是梵语,是印度一种不好的植物,佛用它来比喻众生三毒十恶,我们内心里头三毒十恶就像伊兰林一样。佛对他的父亲说,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就是在六道里头,念佛之心亦复如是。这是他父亲在前面举了个比喻,用这个植物来做比喻,很不好的植物,面积非常广大。但是在其中有一棵牛头栴檀,这是非常名贵的栴檀树,虽然这个树有根有芽,但是还没有长出来,这个不好的这一片植物就能够干扰它。如果这个栴檀树生芽了,渐渐长大了,这个树是有香气的,能够改善这一片不好的植物。
一般人看到这种情形,觉得非常希有,一棵栴檀树能够改善一大片的伊兰林,觉得很希有。佛用这个比喻,一个念佛的人能够改善一个地区造作恶业的人。中国古人也常常有这种说法,你在「雍正上谕」里面见到,宋文帝跟何尚之的对话就很清楚。十个人当中有一个善人,这一个善人就能帮助那九个恶人改过向善;一百家里面有一家行善,修五戒十善的,一定能够改变这九十九家。所以众生造作重业我们不怕,怕的是什么?自己没有真修,没有实德,真修实德决定能感化。
最近我们在庐江办的文化教育中心,这个小镇居民四万八千人,我们中心的同学,包括所有员工,大概是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落实《弟子规》,把《弟子规》上字字句句都做到,就能影响这个小镇的居民,四万八千人。你们看到光盘的报告,这刚刚才开端三个月。我们想我们的工作三年不间断、不懈怠,我们深深相信,三年之后这个小镇就是中国古籍里面所记载的「礼义之邦」,胡主席所提倡的和谐社会。要有人去带,少数人能够带一大片。所以佛在此地讲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那个念佛的心很少,不多,但是能系念不止。你认真努力,不要懈怠,你的功夫逐渐逐渐的增长,到功夫成熟的时候就产生影响力,所以说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无量劫来的恶业、烦恼、习气全都改变了。烦恼变成智慧,恶业变成善业,成大慈悲!就像一棵栴檀树能改善一大片的伊兰林一样。
黄老居士后面批注把这个比喻合法,为我们说出来,伊兰林比喻众生身内的三毒,伊兰林。「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这个我们要相信,对我们现前社会来讲能消劫难、能救社会,帮助这个社会恢复到安定和平,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