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百四十三集)

时间:2016-11-05 18:35   编辑:善常   点击: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群书治要360》的课程谈到「为政·纲纪」,两百五十九句,是上一次谈到的经句,今天我们要进入两百六十句。

  「纲纪」,纲举目张、纲常,所以在「纲纪」所提到的经句,可以说是为政当中不变、重要的原理原则,动了纲常可能国家就不安定了。从上一次的经句,「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贵贱贫富矣」,这是重要的纲常。因为德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而孝亲尊师是德行之大根大本。只要忽略了孝亲尊师,人德行就不稳固了,就会做出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家庭、国家就必乱了。

  我们在这个大时代当中,孝亲尊师这样的风气远远不如一百年前,甚至于比起三、五十年,那就差的非常远。师长有强调,整个文化要复兴,可能得要三到五代的人。尤其这个教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文化复兴不能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不能求立竿见影。因为已经忽略那么多代了,我们首先放下对他人的要求,不要求别人行道。师长讲:「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从我心做起。」

  面对他人的五伦八德没有做到位,不只不见他们的过,都是期许自己:我要把五伦八德落实给他看,从内心的和谐做起,不要求别人就不对立了。不然我们只要见人过,自己已经跟人对立了,那不只不能复兴文化,可能我们就以身谤法了,自己的心行就跟经典不相应了。

  所以夫子一些教诲,我们要常常铭记在心,「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正己」,要求自己不要求他人,不然我们不只不能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反而招来别人的埋怨,自己还没有做好就要求他人。正己不求于人的态度落实在《群书360》的每一句当中,心态对了,这个经句才能真正利益自己;心态错了,这个经句反而变成指责、要求别人的一个工具就不好。

  比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看到「尊师」,那可不能去要求别人尊师,得要自己做出来。「自重而后人重,自敬而后人敬」,自己真正牺牲奉献,展现师道的精神,自然赢得别人的尊敬。「君子不重则不威」,自己懂得稳重,懂得师道从我做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重自有威仪。「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师道就从自己这个态度慢慢可以复兴起来了。

  师如此,当父母的亦如此,父母一言一行都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这是真正的慈爱。领导者都能做到以身作则,上行就下效了。看每句经句,只要是从正己去落实,心态正确了才能入道,不然句句可能都变成傲慢、见人过的一个助缘就不好了。我们很冷静来看,我们学传统文化三年、五年,很可能三年、五年之后反而看别人过更严重,三、五年前刚接触的时候还很谦退,因为懂的还没有那么多,所以要很冷静。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实的学问在心地的功夫,谦卑退了,傲慢增长了,再学二十年还是退。一真一切真,学圣教是恢复真心;心偏掉了,一切就偏掉了,一妄一切都妄了。

  好,那我们以正确的心态接着来看下面的句子,两百六十句:

  【汤曰。何谓臣而不臣。对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诸父臣而不名。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谓大顺也。】

  这个句子我们体会到,圣贤的学问离不开伦常的大道,「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这句就是君臣的纲常。其实我们每个人跨出家庭、步入社会,最常面对的伦常就是君臣关系。像前面的师生关系,在古代师生如父子,他那个精神是相应的,所以父母是守丧三年,师生是心丧三年,精神一样。

  而我们看到在商朝时代,这离我们好几千年,代表这五伦关系都是代代承传。商汤请教伊尹,当时候的名相、贤相伊尹,请教他什么是『臣而不臣』?这第一个「臣」就是辅佐,用他做辅佐的大臣,却又没有把他当作臣子看待。这个「臣而不臣」的深意是什么?伊尹接着说到,国君不称臣子为臣子的有四种情况,『诸父臣而不名』,国君面对他自己的伯伯、叔叔,这是从小看他长大的长辈,他现在作为天子、作为国君了,但他打从内心尊重这个长辈、记得长辈对他的恩德,可能成长过程,这个伯伯不知道帮他撒了几泡尿都有,这么爱护他、陪伴他。

  古人很清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人是要不断增长自己的德行,恢复自己的本善。他当国君也离不开这个目标,他从事各个行业都是要达到这个「明德」的目标,这是他提升自己的德行、道心的一个因缘

  所以有些人当国君,有些人当臣子,有些人当妈妈,有些人当老师,但是您看不管他在哪一个因缘本分,他都可以契入圣贤境界。周朝的「三太」,她当母亲也是契入圣人的境界。人决定不能因为自己的身分、地位,拥有的外在物质条件反而造成心性的堕落,这就太冤枉了、太可惜了。

  我们冷静看看这个时代,人一有钱,给父母讲话愈来愈大声,那完蛋了,他心性就堕落了,他在财富当中贡高我慢,堕落了。所以大家看到这样的人,不只不能生气,他是可怜的人。哪有什么好生气的?他太危险了,他太冤枉了。哪有人有富贵反而堕落了,你看多冤枉。他是用富贵去不断的提升自己,造福于人,「财散则民聚」,「君子以财发身」,用财来不断的增长自己的仁德之心。

  人不明这些义理,在富贵当中很难不颠倒,所以首先要明理。「诗书为起家之本」,首先要让子弟读圣贤书,不然你真正富贵起来,那下一代骄奢淫逸就非常严重了。摆在我们面前这三、五十年经济快速开发,但人心堕落的速度也相当的恐怖。「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些话在这个时代体会起来都非常的深刻。所以古人这一份存心,首先不忘本、不忘恩,所以看到自己的长辈,绝对不敢把他当臣子看。

  『诸兄臣而不名』,他当国君,面对自己的兄长,他还是那样的恭敬,怎么会叫他哥哥「臣」呢?不可能啊。所以我们看清朝雍正,他是老四,看到他的哥哥,「三哥啊,大哥啊」,绝对不会是以臣来称呼。

  就像《孝经》当中讲到的,「礼者,敬而已矣」,礼教是每个人从小到大行为的规范,大家都学礼。为人子之礼,为人弟子之礼,为人弟妹之礼,为人媳妇之礼,为人夫、为人妇之礼都有,甚至朋友之间也有礼。「敬业乐群」,朋友、同学之间尊重道业、和睦相处就是礼,常常跟同学吵架就非礼。「毋相聚以邪谈」,同学之间都是谈经论道,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谈什么哪个名牌很好,都是追求这些虚荣,那这个就非礼了,「礼行于朋友矣」。

  礼的本质是什么?恭敬。恭敬对方的道业,然后「报本反始,不忘其初也」,就是礼的精神,「礼者,报本反始」。我们看礼当中非常重要的祭礼、祭祀,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就是不忘恩、不忘本,然后那一份恭敬,所以《曲礼》曰:毋不敬。假如对自己父母、长辈,恭敬心变了,那就变心了、那就染污了、那就堕落了。恭敬不失,而且愈来愈提升,这个才是在修道当中。

  我们这个报本反始的精神,从念父母、长辈、家人的恩德,延伸到在学校里面也要念老师、念学长、同学的恩德。我们有听到,朋友谈到以前大学的同学,十来年没有见面了,刚好这个同学走了政治的路、当官了,四十来岁,官也做得不小了,他自己是走上教育的工作。跟同学约见面了,他同学先到,结果他一进餐厅,他同学坐在那,「哎呀,小陈,来来来,坐坐坐。」那个口气就好像上司在喊下属的口气。你说十年不见了,多期望那种老友相见「两眼泪汪汪」,很思念那种同学的情谊。看到同学本来很激动,听到那个语气都凉一半了。那一讲话头都还有点往上抬,讲没几句变成官员在训话了,这个都不是报本反始,因为同学相处,必然有互相照顾的这些时光。

  朋友是道义,什么是道义的体现?「受恩莫忘」,他的好我放在心上;「施惠无念」,你给他的帮助绝对没有放在心上,不然就不是道义。帮助人放在心上叫利害关系,付出了都想,我以前对他很好,他现在发达了,应该回馈回馈我,那叫利害之交,不叫道义之交。「义」,应该的,应该的怎么会放心上?人一有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付出有所求,求不到怨就上来了。所以有怨的时候我们要提醒自己,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自己的心遇这个外缘动了。

  当然,人能无所求付出也不容易,要体恤人情,这个标准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这个自我观照很重要。包含什么呢?道友之间,同参道友他一心向道,他有这样的心态,可以提醒,「善相劝」。平常没有到这样的认知、交情,不可以这样点。更高的标准「三轮体空」,帮助别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他人,中不见所施之物。你帮助他的事,或者给他的东西,根本心上痕迹都不落,这样的布施心包太虚,功德很大。

  刚刚是谈到人不忘本,从家庭到学校,延伸到对领导、对同事,人都会有因缘聚散。以前帮助过你的老师,在道业当中也不一定比你先成就,有可能你后面学的超过他;你以前的领导,他以后在事业的发展也不见得比你高;或者你是公务员,你刚到一个部门,领导、同事对你也非常栽培,可是二十年之后你的官比他大。那我们就要想一想了,当你再碰到老领导,你的官已经比他大了,你跟他的应对当中有没有不忘本?一谈起话来,「哎呀,二十年前假如没有你帮助,我哪有今天?」人家一听心里暖阳阳的,不只跟你沟通不会有压力,还非常的感动。所以古人这些经典当中的话语很有味道,这是《礼记》上面的话。

  「不忘其初」,对一切人的恭敬、对一切人的爱护始终如一,不忘其初。所以冷静想想,人要不变心也是功夫,在面对世间五欲六尘的诱惑、染污,能如如不动才能不变心。

  周朝有个故事印象非常深刻,在《德育课本?忠篇》,有一则故事叫「忠婢覆鸩」,一个非常忠诚的婢女,她把毒酒翻覆的一个故事。在周朝有一个大夫叫主父,他从魏国到周天子管辖的地方当官,当了两年官回到自己的国家。结果他的妻子不忠于他,跟人有染了(跟邻居有染),这个妻子就起了歹念,就要拿毒酒毒死他的丈夫。然后主父回来了,他的妻子就命婢女把毒酒要呈给他的丈夫喝。大家想想这种情景也是非常危急的状况。

  这个婢女她已经能了解到自己的主母有这样的恶行了,她也很敏锐,知道这杯酒决定是毒酒。她自己就在那里打算该怎么办,她想着:我假如递上去了,就把我的主人给杀死了;可是假如我把真相讲出来,可能主母(女主人)也要被处死。她左右为难,走着走着急中生智,所以人的真心可以长智慧-故意跌倒,一跌倒酒就翻了。结果主人就很生气:你这个下人怎么端杯酒都不会呢?就打这个婢女。这个妻子一看,怕东窗事发,就更落井下石,怂动他的丈夫要杀了这个婢女。一杯酒弄倒了,还不至于判死罪吧。女主人就想要藉这个机会灭口。

  结果这个主人的弟弟可能了解到一些情况,很快就来告诉主父。主父知道了,就把他的妻子休掉了,然后要纳这个婢女为自己的太太。诸位女同胞,假如是你,你会接受吗?你们都没反应?听故事的时候要入戏,这样体会才会深刻,不然故事还是故事,自己还是自己。

  看电影的时候,请问大家你是谁?男的看电影自己是男主角,女的看电影,那个心情一定是随着女主角在起伏。有没有人看电影说我就是厨房端菜的那个人?我看没有吧?所以你说人还挺微妙的,从这里看出什么呢?人都有志气,是吧?看电影都还有自我期许在里面。我们看《德育故事》为什么要入这个故事里面才能体会到,我们假如在这些境界当中,谈何容易啊!

  那个所处的急迫性、压力都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像林则徐他到广州去禁鸦片,在路上走了多少天?请问走在路上什么心情,那既得利益者可能是成千上万,都要他的命。所以我们假如能够沙盘推演,对古圣先贤那个崇敬心会更高。

  我们刚刚谈到,要纳这个婢为自己的太太。结果这个婢女坚持不接受,推掉了,然后就赏给她很多财富,找个好人家把她嫁掉。这里也看出来,古人还是不强迫他人,纵使他很有身分、地位,但是他待人还是有分寸,不可以强人所难。

  读书人吕坤就这个故事分析到……我感觉《德育课本》除了这些故事可歌可泣,这些评论的读书人真是有高度的智慧跟人生的阅历,点出来,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不然有时候看完这个故事,可能有十个学处,自己看完才看到一个学处,非常可惜。

  吕坤说到,这个忠婢在这个事件当中,她每一个态度、每一个做法都跟善相应、都跟君子之风相应,甚至超过君子,君子都不见得能够做得比她好。首先,她不张扬自己女主人的恶,她很厚道,不彰人短。人的厚道是什么?讲别人的不好讲不出口,所以人厚道从哪里?恭敬别人,哪怕他有恶行,他还是尊重他。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看人造恶,不忍、也不愿意讲,这是厚道;不忍看主父(看自己的主人)被毒死,忠;然后装作把酒给翻倒了,这是智慧,在那么紧急之下,能有这样的善巧出现;然后打她打得很严重,可能把她打死,她还是不愿意彰人家的恶,这非常的贞烈(忠贞、贞烈),这些一般人都达不到;然后不敢嫁给他的主人居她女主人的位置,这个就是礼,她很恭敬。

  女主人犯这么严重的错,女主人的恶没有在她的心中,她还是一样把她当女主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有契入圣贤教诲的人,这句话再延伸,天下无不是之国君。你看那些暴君,忠臣在劝的时候都是痛哭流涕,没有见他君王之过,一心只想君王好。我们现在想一想,领导有点不妥当了,我们可能就批评得很厉害,这个跟古人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再延伸开来,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任何的过失都没有放在心上,就怎么帮助他、怎么去爱护他而已。

  还有一点很可贵,她面对自己的主人就是当作君的态度,那嫁给他变什么?变太太。她始终如一啊。古人这些态度很可贵,领导就是领导,怎么变成丈夫了?所以不忘本。然后「敬而已矣」,这个恭敬不变,就是始终如一的精神,都在这些故事当中体现出来。

  我们回到经句上看,『诸兄臣而不名,先王之臣,臣而不名』,看到父王这些老臣都是他的长辈,都为了这个国家牺牲奉献了一生,在他的心里面非常非常佩服这些老臣,所以决定心里面没有把他们当臣子看,而且这些老臣智慧德行都高,把他们当老师看。大家从很多古籍去体会,汤王对伊尹,文王、武王对姜太公,您从他那个对话,确实是恭恭敬敬把他们当老师看。所以只要把大臣当老师看,就是这个朝代要兴盛的征兆出现;假如把贤臣的话不当一回事,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了。「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他已经悖逆了君臣之礼了。

  接着,『盛德之士,臣而不名,是谓大顺也』,面对德行非常高尚的大臣,其实还是把他当作老师一样尊敬,所以「臣而不名」。这个是顺应(「大顺」是顺应)伦常大道。

  在《了凡四训》当中有一段话很重要,人的善根都是从孝敬流露出来的,所以《了凡四训》强调十个行善的纲领,其中有一点叫「敬重尊长」,恭敬心从哪里入手呢?「家之父兄」,家庭里面兄、姐、父母、爷爷奶奶、长辈;「国之君长」,你在团体当中,领导、学长这些比我们年长资历比我们深的人;「举凡年高」,年龄长;「位高」,位置比我们高;「德高」,德行比我们高;「识高」,见识比我们广博;「皆当加意奉事」,都要很用心恭敬对待,长养自己的恭敬心。

  在《群书360》第二册有提到,曾子说,古圣先王用来治理天下的重要方略有五个,这是在两百一十七句,第二册两百一十七句,一百五十八页。有学长已经准备好第二册了,抱歉,刚好有用到,没有先请大家拿过来。

  【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

  这个都是治天下最重要的纲常。

  【贵贵。】

  第一个『贵』就是尊重,尊重显贵之人,他有地位,他带领大众;我们不尊重他,所有的人民不就轻视他,他怎么带领人民?所以在佛家非常重要的根本大戒,其中有讲到四重戒,「不谤国主」,不能毁谤国家领导人,不能毁谤一个团体的领导人,叫「贵贵」,他才能带领全国人民。

  【贵德。】

  尊重有德行的人,那全国人民都效法有德的人,尊重有德的人,这道德就复兴起来了。我们看很多开国帝王都非常尊重高尚道德的人,比方东汉汉光武帝,他尊重严光,还把他带到宫里面跟他一起睡,非常尊重他。范公就有写到《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这是东汉时期的人,范公在宋朝还非常推崇严光的道德,那也是汉光武帝做得好,不然怎么会有这个故事流传呢?这是「贵德」。

  一个领导者,比方国家元首,他在一些场合刚好跟他的老师一起出现,特别尊崇他的老师。比方说他在主席台,他就给他老师留个位子,来跟不来都给他留个位子,这个就「贵德」了。那全国人民一看,哪有对老师不恭敬的?所以一个领导者一举一动都能带动风气。

  我们看到现在我们中国习主席的「光盘运动」,不只影响中国,还影响全球华人。我们上一次去参加一个课程,每个人都挂了一个牌子-光盘行动,不浪费、全部要吃光光。而且光盘行动好像是四菜一汤,是吧?我们小的时候是「梅花餐」五菜一汤,这个都是很好的节俭之风。你从小有这个态度,摆太多菜你会心疼,觉得太浪费,所以习主席提出来我们是满心欢喜、响应。

  因为有时候到一些地方去,三十几道菜,那个从头吃到尾,很难受。他一直端出来,都觉得根本就吃不下了,一直端,太热情了。也是感觉对方很热情,但很舍不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后心里想,吃这一餐饭跟皇帝吃一餐的福报差不多,自己已经没什么福报了,还折这么大的福,所以怎么吃都吃不胖,就是很多福报都漏掉了。宋朝的苏大学士他很有原则,你请他吃饭,超过几道菜他就不去了,他就不吃了,他也是带动一个风气。

  【贵老。】

  尊重老人,这就是表「不忘本」。没有老人哪有我们?没有爷爷奶奶哪有父母、哪有孙子呢?老人的心血才让现在的社会有发展,所以人都在这些国家最重要的风气当中被提醒。现在夏、商、周的这些道统、这些治国方略没有被重视,多少国家都是瞧不起老人,老人活着都觉得很压抑。年轻人看到他们都觉得老了、没用了、不能做事了,小孩都不知道现在社会发展全部是他们流血流汗的,那麻烦了。这一代年轻人瞧不起老人,再下一代更惨,连老人没命了、饿死了都不管。所以如是因、如是果要慎之又慎。

  我们有一个学长,谈到他的爷爷被朋友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晚辈照顾他很多年,把他送终送得很好,不简单。没有血缘关系照顾老人,老人有时候晚年生病,行动不便,不是子女胜过子女的尊重爱护,结果现在他们也老了,特别健康,自己的儿女特别孝顺。大家想一想,儿女从小看,连不是爷爷奶奶的老人都这么爱护,那孩子从小不就效法、学习到了吗?所以人生哪有吃亏的事情?人欠你,天会还你。如是因,如是果,所以「贵老」重要。

  【敬长。】

  尊重长者,这些都是我们刚刚谈的不忘本,这些都是「大顺」,都是恒顺伦常大道,敬长。最后一个:

  【慈幼。】

  幼有所长,慈爱孩童,为什么?孩子是整个国家社会未来的主人翁,没有好的下一代,那人类就要灭绝了,就对不起祖先了。

  所以为什么结婚这个婚礼这么隆重?因为他是要承先启后。为人父母这一生最大的功德,就是把自己的儿女教育好,成为国家的栋梁,这个对家族、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你当了大官,孩子没教好,功不抵过,因为流弊太大。你展现的是什么?为了功名忘了对孩子的情义、道义,那怎么会没有流弊呢?在西方几千年历史,他是政教合一,政治受到宗教教育的影响非常深,整个西方宗教强调,任何的成就都弥补不了家庭的破碎,因为已经没有办法给社会好的带动了。

  所以这「慈幼」也是提醒我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人父母、为人老师、为人领导者,对于家庭、对于道统、对于民族、对于团体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出下一代来,培养出接班人,不然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成就最后等于零,因为没有人接续就断了。

  在《韩非子》一书当中有提到,文王他在讨伐崇国,以前的讨伐一定是这个国家已经悖逆、违反伦常大道,这叫正义之师,他是去平乱的。在我们历代当中,像韩国出现杀了自己的国君这些誖乱,我们中国派兵帮他们国家安定,马上又把军队撤回来,这叫正义之师,不然乱下去,民不聊生。为什么郑和六百年之后那么多人感他的恩?当时候马六甲王国被泰国侵略,眼看就要灭国了,郑和出来主持正义,把他的国家救回来了,后来马六甲国王常常都到中国去朝觐中国的天子。

  文王去伐崇,结果他的袜子松掉了,要重绑。他是走到黄凤墟这个地方,然后他就蹲下来自己在绑,旁边很多臣子,姜太公看了怪怪的,「君王啊,你怎么自己绑呢?」周文王就说了,「一个国君对待上等的人,把他当老师一样尊重;对待中等的人,把他当好朋友一样尊重;对待下等的人,才吩咐他一些事情去做。现在所有的臣子都是我的先王的臣子,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使唤,我当然要自己绑。」我们这些圣王他做出来了「先王之臣,臣而不名」,不只不称呼他是臣子,连事情(这些绑鞋带)不敢使唤他们做的,恭敬他们,「盛德之士,臣而不名」。

  另外有一个说法是说晋文公跟楚国交战,走到黄凤陵结果也是袜子松了,自己去绑。因为这些故事传了几千年,可能有版本不同,但是义理是一样的,义理没有传错,都把它记录下来了。也有可能都没错,为什么?他们都有这种心境,铁定都会遇到这些情况。刚好他在绑的时候,他左右的人就说了,「怎么不请臣子绑,自己绑?」晋文公说:「对待上等的人,他是敬畏的心;对待中等的人,他是爱护的心;对待下等的人,才能够吩咐他们去做事情。我虽然不是很贤德,虽不孝,但这些人都是先君的臣子,我怎么可以吩咐他们做这样的事情呢?」

  好,这是古人给我们的风范。我们接着来看两百六十一句,我们一起先把它念一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我们刚刚讲到,出了社会,君臣关系是重头戏。一个人上班的时间,可能比在家庭的时间还要多,人要修炼自己、要积功累德,离不开君臣关系。假如君臣之礼都不明白,很可能因为自己的不明白,反而会犯很多的错。所以为什么人要学经教?「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我们今天开始学到的经句,明理以后就不能再犯这样的错了。再犯叫什么?明知故犯,那比前面的罪过更大。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我已经明理了,此义理在生之身也,就从我明白的义理开始做,不然就是把经典当知识学,背背而已了;不然就是糟蹋经教,糟蹋古人的苦心了。

  所以谁有福报?学了真干的人有福报,学了不干折福。糟蹋圣教怎么会不折福?而且学了还明知故犯,还不承认,那就变「倘掩饰,增一辜」。所以学圣教的人要有一个觉悟,什么觉悟呢?没有后路可以走。对啊,学了以后不干,「倘掩饰,增一辜」,明知故犯。所以恭喜大家,你们跟我一样幸运,因为没有后路走,铁定要往前走,就不会因循苟且,「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所以每句要当难遭难遇想,太难得的经句了,这每一句是从一万四千多部书当中,八万九千多句里面选出来的精华。你要深入《群书治要》的人,每一天感谢编辑《群书治要》的众圣贤,感他们的恩。最近有一位副校长,他常常听师长说,退休的校长、老师,发心来深入《群书治要》,十年深入。假如退休的时候六十岁,好好深入十年七十岁,一个七十岁的人出来讲经,不得了啊,所有的年轻人全部被震撼了。

  以前人家一说六十岁好像就很老,有没有发觉现在,你看我们执行长跟我们康顾问,都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你们觉得他老吗?都觉得他们好像热情十足,每天从早忙到晚,精神奕奕。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志向,每一天都觉得有方向、有目标,非常有朝气。人为什么会变老?没有目标。每一天又说:「啊,我老了;啊,我病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愈想就愈老。

  今天早上跟康顾问在谈话的时候,我们说你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快六十岁的人,他非常客气,他说:「我都跟年轻人在一起。」我想幼儿园老师最不容易老,每天接触小朋友,讲出来的都是赤子之心的言语,所以他们不容易老。每天读经的人不会老,为什么?经典就是教我们「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要恢复自己的率真、真心,怎么会老?所以真正用心学经教的人返璞归真。你看许哲女士,不少学长见过,她一百多岁,笑起来很可爱;像我们师长,很多人把师长的法像框起来,每天感恩、每天礼敬。我看到很多都是师长笑的跟婴孩一样灿烂的那个照片,其实这样的照片也是提醒自己,不要学成老学究了,要愈学愈天真、愈有活力才对。

  我们在求学的过程,其实对君臣之礼学习得比较少,这一句就非常重要。孔子强调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不担任这个职位就不去参与、不去计划这个职位范围内的事情。每个经句一定跟「明明德」、跟「亲民」相应,就是跟自行化他相应,自利利人。这句从自身来看,为什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的另外一句有说明到,「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第一,做事情一定要专注才能成就,他的心才定。他都去关心、看着别人的事情,去给人家意见,要去耕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田。

  上一次我们跟大家交流到做事很重要的一个态度:专注。「事无巨细,不专则不精;业无大小,不熟则不巧」。你不专精怎么熟能生巧呢?我们现在实实在在讲,要把一个职位扮演好,应具备的德行、经验、能力,都不是一日、两日之功能够达到的。我们现在很冷静的评估自己,我现在在这个因缘,我的本分有哪些?一列出来,不知道要下多少功夫,可能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能力,尚且时间不够,我们还分心去管别人的事情,铁定自己的事做不好。

  而且我们要了解,我们在团体里有本分,我们在家庭里也有本分,演什么要像什么。在家为人子,学圣教为圣贤学生的本分;在单位为人臣的本分,都要定下心。我们现在有一个倾向,俗语说的「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就是别人的事我们比他急,最后都忽略了自己,紧接着自己会很难受,为什么?你也是出于热心,提醒他管他的事,最后他受不了了,回你一句话:「你自己都做不好,管管你自己啦,还管我?」哇,三条线(眉头紧皱),脸黑了。你这个时候不要心情不好,马上静下心来,「也对。」那今天开悟了。

  什么叫开悟?发现自己的不足、问题,开悟了。所以有时候别人回的那句话,可能是自己冷静下来的一个机会点。你说:「可是他真的有不对呢!」你只要做对了,正己化人;做不对了,信任都不够,怎么还能谏言呢?那个是什么?随自己的性格在做事,不是理智,太随性了。人有没有契入圣教,看他在因缘当中应对进退的分寸,就可以看出他的实学有多少。有五分的缘,话不讲八分,点到为止,不然他就是太随着自己本来的习惯办事,哪有提升呢?

  所以孔子讲,「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信任关系都还没有建立,「我跟你讲,你到共学班来就是想成就的人,你生活里面种种哪些问题不对,来来来,我一条一条跟你讲,我今天非给你讲清楚不可。」然后对方的脸从这样(高兴的表情)到这样(不高兴),你还是讲得很痛快。结果隔天对方看到你,看都不看你。你就要知道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这段话很精彩。你很爱护他,他不跟你亲爱,反思自己的仁德不足,可能你的方式他不接受,不够设身处地,「爱人不亲反其仁」。有些人会有这个烦恼,「奇怪,我天天给他打电话,你一个月才给他打电话,为什么他跟你比较好,跟我比较不好?」还吃醋,这个是在相上看事情。人家一个月打一通,他跟他交心;我们虽然每天打,太形式化,而且带着目的,对方有压力。不能看相上的东西,还是「反其仁」。

  你带领的下属,「治人不治」,他不服膺你的领导,「反其智」,我的智慧不足。「礼人不答」,你很恭敬给他鞠躬,他不怎么甩我们,是不是我内在的真诚、恭敬还不够,人家体会不到,觉得你都是做表面,那还是反省自己。

  不能随性,要建立信任,纵使是做好事,进退的分寸也要懂得,这是从自身反省,要专注,不要随性。专注当中还要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在哪里,敦伦尽分,和睦伦常、团体,然后还要很清楚自己的本分。所以要述职,把自己当下这个工作的职责写清楚,为人子、为人学生、为人下属的职责在哪里。不随性的话,就要懂得跟所有的同仁一起共事,平行的同仁,不侵权,你不要去管人家管的事;对上不要越权,你去抢你领导的事情,那越权;对下不要揽权,该是你底下的事情,你全部都揽在身上,那底下的人就很难受,他不被信任,你做的那些事都不符合伦常,他会胡思乱想、会误解,这人心就离散了。

  所以下一句就谈到这个重点了,你揽权,底下的事都管,麻烦了。管到什么程度?你是一个部门最高领导,你管到这个桌子要放在哪里、椅子要放在哪里,你全管,那所有的人都等着来看,「领导还没来,先不要搬椅子。」这就牵扯到一个领导者对自己本分的认知问题。领导,顾名思义,引领啊,他是抓大方向的,他的方向性要很清楚,他要很果决。人在思惟、决断一些大方向,他的心要静下来。他管的杂事很多,静得了吗?那就麻烦了,他只要管的事一多,他的本分事,铁定很难做得好了。

  说到这里我就有点流冷汗了,所以看到这些句子,自己之前这些进退、分寸不当,做错不少事情,我们处在高位,做错事影响都很大。十年前到海口去的时候,还时时提醒自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随着这个岁月走过来,要「但求无过」也不容易。不明理,明了理以后还要高度警觉,战战兢兢,不随性做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整个调伏自己习性、惯性的定力不够,还是照原来的习惯做事情。一开始「始而勉强」,得不断的提醒自己,甚至于最常犯的要贴在日光灯前面、贴在每一天刷牙的镜子旁边,所以为什么商汤要在脸盆里面写「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刻提醒,不然很容易忘掉了。不断提醒,慢慢慢慢,不勉强了,「终则泰然」,就变成习惯了,一开始必须时时保持高度警觉。

  比方我们说不要现场答应事情,因为可能这个事情还要牵扯到其它部门,我得充分去了解,不过自己性格就比较容易激动,一讲,很高兴,「没问题」;结果一回来,把这个事情跟几个部门主管一讲,人家脸都黑了,我们的领导痛痛快快答应,人家做得流血流汗。所以讲话的分寸很重要,「你这个建议很好,我先回去好好了解一下情况,我们再谈」,「事缓则圆」。

  上一次跟大家谈对事情处理的心态、这些分寸很重要的,比方说很多事情你还不够了解、你心里还有疑惑,你可不能碍于面子去拍板,这都是不妥当。碍于面子是人情,拍板是公家的事,不以私废公,这个待会都有提到,在「赏罚」、在「法律」都有提到。

  刚刚我们提到一个为君者也要演出敦伦尽分,他要对他的职权很清楚。职权是什么?决策要做对,方向要做对。一个国家干部决策错误所造成的损失,很可能胜过贪污的损失。因为他决策错误要重来,那不得了,而且决策错误再重来,人民的信心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现在这个时代,人与人的信任已经很难建立了,假如还常常因为我们做得不妥当,那铁定信心没有办法增长,团体是很脆弱的。「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从哪里?从我们做事让人家觉得稳重、信任啊。

  再来,重要的本分,用对人,「人存政举」,所以用人是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再来,培养人才、发掘人才。以前当官的人考绩第一条是什么?你举了多少孝廉?孝廉就有德行的基础,以后一定可以培养成国家干部。你干了不少事情,都没有举孝廉,考绩不合格,古人这些本分的轻重缓急都很清楚。你要培养人,得要下功夫,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带身边的人,怎么可能培养得出人来?在大陆的说法叫「传帮带」,你得把你的经验、智慧传下去。传了以后,有时候你只讲,有听没有懂,「我都跟你讲过了」,你还得先做给他看。先做,他专注看完,接着带着他做,最后让他自己做,循序渐进培养人才。你让他自己做,你也要扶着他,在旁边看着指导就好了,最后就可以让他独当一面,他有够那个能力的时候就授权给他了。

  我们看两百六十二句就刚好讲到「为人君」这些应对的分寸,本分的拿捏很重要。这一段比较长,我们下一节课再跟大家一起来探讨。

  好,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