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百二十八集)

时间:2016-10-31 19:03   编辑:善常   点击:

 

尊敬的诸位教育界的同道、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上堂课跟大家谈到「师道尊严」,这个师道尊严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看,我们要能体会到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这是我们自重、自爱。而我们也能进一步体会到,尊师这个风气对学习者的重要。尊师,学生才能够重道,这个是爱人。一个教育工作者,并不是为了要求人家尊重,有这样的心,要当一个好老师就很困难,还要求别人尊重,事实上就不谦虚了。是为了让孩子、让学生学习当中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必须带动这个尊师的风气。其实圣贤教导我们都是要念念为学生着想、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去要求他人。

  而我们上节课也谈到,整个古代尊师的风气跟现在状况的比较。要整个社会风气又回到尊师的良好状况,那第三个重点,就是要振兴师道,这是我们上次谈到的重点。那振兴师道要靠为师者自己来振兴,自重而后人重,自爱而后人爱。师者,是要启发人家的智慧。智慧在哪里体现?思考事情都是从根本思考,不是从枝末思考,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上节课我们谈到振兴师道,第一,是要自重而后人重。第二,我们引了《群书360》的一百七十七句,这是我们上节课谈到的,一个为师者,从这个经句当中体会一个务本的精神。「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这段话对于我们一个教育工作者,那应该是知为圣贤弟子者、知为圣贤学生者,然后可以为人师。我们都不能当自己父母、自己师长、自己圣贤祖宗的好弟子,我们怎么可能去做人家的老师?我们有了这个认知,那要当一个好弟子,首先从尽本分做起。我们现在从事教育工作,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本分是什么?唐朝韩愈的「师说」当中讲到,这是我们第三个重点,振兴师道第三点,「知本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的本分。

  曾经我在师范学院读书,我的导师尹老师他曾经问我们一个问题,说老师假如是传授知识,那老师能比得上计算机吗?请问你有看过哪个老师,他的知识能比得上计算机?没有吧?对啊,那老师不用了,计算机就好了,找数据又快。我们当老师,有时候还会短路,想不起来。计算机,现在网络一上去,一按下去全出来了。显然教知识并不是老师最核心的价值,不然怎么比得上计算机?老师可以教孩子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找数据,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跟才能,那个就是要教德行

  而且其实人心非常的微妙,很多成绩很好的孩子,他不是很尊重老师,为什么?他可能觉得那些数据,我查都查得到。所以我们自己教书那几年,在路上遇到成绩第一名、第二名的,都不跟我们打招呼,反而是哪种学生?五十公尺远,一发觉是老师了,就手举得很高,「老师好!」很兴奋,就是被我修理得最厉害的。为什么?他错了嘛,你是为他好,教导他,所以他虽然被你打,他知道你是为他好。当然,听说现在不能打了,我离开教育界十一年了。我们做任何事顺势而为,不能打就别打了,并不是一定要用打才能教好孩子。只要是用真心,应该孩子慢慢都能够感觉得到。当然我讲这样,你们不要觉得我喜欢打学生,我才打过一、两次而已,那是刚好遇到讲半天听不懂,只认得棍子的学生,当时候这样才有用。

  所以从自己,包含我母亲也给我讲过,确实她教几十年的书也发觉这个现象。所以你是教他做人,孩子一感觉到,对你肃然起敬。也有学校的领导跟我讲,说在学校里面用《弟子规》教学生的老师很受欢迎,学生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来问他。首先当然他比较有爱心,他会教《弟子规》,必然他是为孩子的德行着想。就像我们这次的题目「做孩子一生的贵人」,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孩子可以感觉的到。再来,因为教《弟子规》是教他孝道,教他友爱兄弟姐妹,教他爱人,这与他的性德相应,他对老师就肃然起敬。所以我们看着现在的学生愈来愈不尊重老师,这是一个结果,可能从原因上看,我们还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没有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怎么可能尊重我们?

  在公元一九七三年三月的时候,美国发生了一件事情,美国政治经济学的杂志报导到:有一名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毕业生(大家听到「哈佛」有什么感觉?这个是顶尖的学校,这是商学院毕业的),向法院控告他的老师。因为他依照老师所教的学理,在一家大公司管理财务,结果失败而被解雇,他计算了自己失业的损失约七十万美元。这个是四十年前的事,要他老师赔七十万美元。这件事发生在美国似乎很平常。例如受理这个案子的法官会认为,任何商品,对消费者有伤害时,制造厂商应付赔偿之责。那么学生应用老师的教材在事业上失败,老师也不能辞其咎,这是他们法官的认为。但是在中国则是奇闻。外国把老师所教的东西当什么?当商品,当利益,不是「道」。那都是商品,不传道,怎么会得到尊重?那被这个学生告,在美国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这段话里面,其实有很多让我们省思的地方。首先,这个大学教授教的道理是真理吗?他虽然是商学院的教授,他教的是真理吗?很有意思,他假如教的是真理,那应该这个教授是最有钱的人,有没有道理?有啊!他是最懂的,他是专家,他应该用得最好,他赚最多,他怎么是一个教授而已?所以真正致富的真因,不见得是在大学的教科书里有,是在我们中国的经典里面才有。财富的真因是什么?乐善好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财布施得财富,这个才是根本原因。不然假如这些教科书是真理,应该所有的人用了全部都有钱,怎么有些人有钱,有些人没有钱?

  我们今天用了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的,孝顺为传家、齐家之本,哪个家庭孝顺了不兴旺的?都兴旺啊!勤俭为持家之本,哪个家勤俭反而败了?没有啊!真理是放诸四海皆准叫真理。所有的结果是有善因、有善缘,结善果,可是一般很多书上讲的,没有把真因讲出来,只是把缘分讲出来。就好像一个种子种下去了,你浇水、你施肥,那个是缘,因是那颗种子。现在没有布施,没有乐善好施的因,他就拼命赚钱,也不见得赚得到钱,那是缘。所以亘古不变的真理都在经典当中。

  而现在很多的教科书都是某些人自己想象出来、自己体会的,都不一定跟真理相应。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一定守住依照经典为师,不是他自己的创造发明。孔子也是这个态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们这个时代不信真理、不信圣人,很多人都以自己的想法,他又很有知名度,很多人相信他就完蛋了。跟大家举个例子,曾经得过诺贝尔奖的,他的话还编在教科书里,讲说「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在教科书里面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为什么这么多的事业体破坏大自然,肆无忌惮,他不管,河川污染了,土壤污染了,他不管。「企业唯一目的,赚取利润」,这个是大邪说,还是在教科书里。

  所以,我们想起我们马来西亚伊斯兰教长老阿里芬博士,他有智慧啊。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我们马来西亚一本教科书,拿给他审核,他把它退回去了,他说这本书连孔子的教诲都没有,不合格。他有判断力。这一句害死这个世间说「唯一目的赚取利润」的话,假如有孔子的话,一审核过去马上就被淘汰,还编进去?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君子喻于义」,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喻于利」,小人只想着要谋自己的利,那这句话就是小人的思想,怎么可以编进教科书里?

  所以看到这些现象,就体会到我们曾经学过《群书360》里面,孔子跟鲁哀公讲的话,天下有五不祥,「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之不祥」,圣贤人的教诲,没人相信、没人愿意深入,这些小人的思想、功利的思想充斥在世界,甚至每个人的思想里面,天下大乱就是这么来的。

  刚刚跟大家念发生在美国的事,四十年前就有了。而我们看到,法官也是觉得老师教的东西是商品。大家有没有感觉,工业革命以后,好像连人类都变成商品。人类有尊严,人类有人格,怎么可以当商品看待?诸位同道,假如你在一个单位里面,人家把你看作是一个生产线中的某个零件而已,你舒不舒服?不舒服。就好像我们的学生,现在像不像商品?他们好像被同样的对待,而不是因材施教。同样对待是什么?数学语文、语文数学、数学语文,每天就这样(在流水在线被加工),出去了,出去以后呢?大学毕业了,出去了,退货!人家不要。现在大学毕业、硕士研究所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多啊。

  请问这个社会当中,哪个企业他告诉你,我要的就是考试考很好的人?你有看过哪个企业主说,我要的人是考试考很好的人、我要的人就是他高中数学九十五分的?可是你看我们整个教育孩子过程当中,所有的专注点,绝大部分都在考试,结果他变考试机器。出来社会,不会做人做事,不是一个好的干部;结了婚,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妻子;生了孩子,也不是一个好父亲、好妈妈,因为都没有好好学过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要幸福孩子一生,得回到传道、授业、解惑啊。

  这篇文章登在我们台中莲社出的《儒学简说》当中,这文章里又提到,中国古圣先贤师生如父子。孔子对他的学生,这段话很重要,因为我们下一个重点就是当老师的人最好的榜样就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是我们教育界的圭臬,是我们最好的样板。而夫子视他的学生无不「视犹子也」,这个在《论语》里讲,视学生就像自己亲生的孩子。像颜回去世的时候,夫子哭得非常伤心,而且不只是为学生离去伤心,是为了天下丧失了这么好的一个圣贤而难过,因为他这些学生要传道的,要教化一方啊!子路去世了,被剁成肉酱,夫子伤心到从此以后不吃肉酱了。孔子去世,他的学子都服心丧三年,在夫子的墓旁,很多学子守心丧三年,而且子贡更在墓地守了六年。所以圣贤如此垂范,后世做学生的无不视老师是春风化雨,为人师者视弟子如桃李芬芳,所以师生之间的那种情谊是非常优美的。

  师生关系所以如此深厚,乃因为以道结合;道虽然无形,但有无上的道力。比方学子得道了,他可以明明德,他可以亲民,他可以成就自己,他可以成就他人、成就万物。这个道,师道能够整个国家、民族重视了,那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将会影响世界,所以道是很有力量的。就像唐朝的时候,整个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所以日本、韩国,临近的国家都来学习中华文化。唐太宗皇帝被世界封为「天可汗」,天下共同尊崇的共主。

  从这个事例我们就体会到,老师的本分:传道、授业、解惑。「道」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法则,不管是做人、做事,它都是亘古不变的法则。遵守这个法则,不违越的去做人,这个就是「德」,所以传道德,教道德。道,首先人与人的关系是道,不离五伦关系。「父子有亲」,亲就是德,父子是道。「君臣有义」,君臣这个关系就是道,义就是德。「夫妇有别」,夫义妇德,夫妇就是道,这个别就是德,这个夫义,义是德,夫德。他遵守之后,丈夫表现道义,妻子很有相夫教子的德行。我们一般讲女子四德:妇德;妇言,言语的修养;妇功,女子操持家庭的能力;妇容,她的仪容非常端庄,影响下一代生活的威仪。

  我们从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角度来谈,首先我们想到这个五伦大道,想到孔子在《孝经》一开头对曾子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古圣先王有一个至高无上的道(治理天下最重要的道理),用了以后人与人之间非常和睦,「上下无怨」,就是父子、长辈、晚辈之间和睦,包含官员跟百姓和睦,尊贵的人跟地位比较低的人和睦。靠什么?靠孝道。孝道,父子有亲了,家庭和睦;移孝作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所以对于领导者尽忠、尊重,不会忤逆,这也是从孝来的。所以「道」在中华文化的核心,「孝道」是最重要的。我们读到《孝经》这段也是非常向往,「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我们希望我们的家庭社会就是这样的风气,所以假如当老师的人不教孝道,那就没有传道了。我们俗话又讲「百善孝为先」,这个意思首先点出了孝是百善之首;再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孝心开,百善会接着开。

  我们一谈到道德,都会想到五伦、八德。八德有两个说法,合起来是十二个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孝是做人的根,悌是做人的本,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枝干,仁爱和平是做人的花果。而这整个十二个德目的落实,其实也是非常顺乎人性,教育要顺人性,他会学得很自然、很容易吸收。大家有没有听过,在古代,我们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有人因为读书读得太痛苦,然后自杀的,你们有没有听过?从来没有。最近的清朝,我看民国时期也很少听过吧?怎么现在变成这样?顺着人性他很能接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们从孝来看,他是侍奉父母,事亲;他在大家庭当中敬长,悌忠信,敬长;礼义廉耻,事君,在团体里服务;仁爱和平,他是爱众。很自然的从对父母的爱,侍奉父母亲,然后在大家族当中敬长。悌,尊重长者、尊重哥哥姐姐,友爱弟弟妹妹。而且忠信是一个人一生责任感还有人生努力的动力,在忠信。忠是尽心尽力,要尽心尽力孝顺父母,让父母有好日子过。这一点在我们上一代人就看得到,他为什么这么努力读书、努力用功、努力做事业?要回报父母。可是到我们这一代,努力干什么?享受,赶快赚到很多钱,我要到欧洲、我要到德国哪里哪里去玩,他整个动力不一样,不是忠于父母、忠于家族。我们身为中华儿女,都有一种人生态度是什么?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这是一生的动力,忠。然后信,承诺过的事情一定不断鞭策自己要做到。诸位学长们,我们有没有在内心里面曾经对父母许下承诺,对自己的亲人许下承诺,有没有?你们没有反应是忘了吗?不可能没有吧,这个承诺就会让你有源源不绝的向前的动力。

  礼义廉耻,事君。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团体之四维,我们《群书360》刚学完这个重要性。再延伸到整个社会大众以至于世界的百姓,那就仁爱和平,是花果。这个表(十二德目图表)对我们很重要在哪里呢?我们总不能是无根的教育,没有根怎么会有枝叶花果?可是我们冷静想一想,我们在学校里面,很强调「要去爱护同学,要爱这个世界,我们是地球村」,爱不爱得出来?该怎么贪吃还怎么贪吃,都不让同学,该怎么乱丢垃圾就怎么乱丢垃圾,还什么爱世界?

  为什么我们花了这么多的精力、财力,现在全世界花在教育的费用多不多?非常的多。但是整个下一代的素质一直在下降,怎么会花那么多的精神跟金钱,反而是教不出好的?根本重要。我们教育界常常都会讲,现在的人,初中毕业占百分之九十几,所以文化水平很高,有没有?可是在古代读过书的人不多,可是都懂得孝,都懂得做人,家庭里面教、社会教。现在大家都去学校读书了,反而不会做人。重要的是努力有结果,不一定会有好结果,舍本逐末不可能会有太好的结果。

  所以孝道是教育的根,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对这个认知愈深,任何人都不教孝,全世界的人都不教,自己一定还是教,那其它的人不懂,另当别论。但我们有这个决心,自己尽心尽力教,决定可以给世人证实:懂得孝道的孩子有德行,懂得孝道的孩子,成绩一定愈来愈好。为什么?「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希望他学业好,他怎么忍心让父母担心?所以我们东北吉林松花江中学,他们就是抓孝的核心,所以整个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整个吉林松花江落实《弟子规》的经验,对东北以至于中国大陆的教育都很有震撼力,他们称为「松花江效应」。刚好我们吕杰校长跟王琦老师,二0一0年在我们马来西亚北方大学,也有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两千五百多个校长、老师。

  那我们接着探讨什么呢?孝心开,百善皆开,我们来看百善不离这个八德。「悌」怎么来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人的「忠」心从哪里来?也是孝。他对父母尽忠,自然而然就对别人也能尽忠。他去爱父母,他才懂得进一步去爱人,连对他恩德最大的父母他都不爱,怎么去爱别人?所以爱的原点是孝道。《孝经》告诉我们,「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这个违背德行,不正常。「信」,「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要赶快去做到,首先对父母诚信。

  「礼」,「父母呼,应勿缓」,对父母非常恭敬、礼敬,「晨则省,昏则定」,这个都是礼敬的态度。「义」,很有情义,「丧三年,常悲咽」,你看这些德行的根本都离不开「入则孝」。「廉」,廉洁不贪婪,「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耻」,羞耻心,「德有伤,贻亲羞」,耻的根本也是从孝根来的。「仁」,两个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对方,根本就是「冬则温,夏则凊」,冬温夏凊不都是设身处地为父母的需要着想,是吧?这是仁。「爱」,「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对父母生病的时候那种无微不至的爱护、照顾。

  上次有没有跟大家分享到,这次我到南京去见到王希海老师,他对他父亲,他父亲中风二十多年,他细心呵护。我们看这个「爱」字,用心去感受。他父亲的一个表情,他就知道他需要什么,确实是父母跟子女连心,这个是本有的。包含因为他父亲卧病在床,最怕的就是得褥疮,得褥疮溃烂之后就很难翻身,那个真的是坐立不安、痛苦不堪。他觉得说我父亲已经够痛苦的,怎么还可以让他长褥疮?他觉得父亲生病长褥疮是他莫大的耻辱、过失。可是要不长褥疮,要常常翻身,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手伸进父亲腰的部分。他父亲八十公斤,也是比较重,他一伸下去,父亲整个身体就压在他的手上,差不多半个小时,他整个手就麻了,醒过来,赶紧帮他父亲翻身,然后按摩。所以他的父亲生病一、二十年,皮肤都非常光滑、有弹性。医生不相信他父亲中风这么久了,都觉得他欺骗他,结果去把那个病历调出来,医生流着眼泪,被他的孝心感动了,说:「你护理的能力,可以当我们所有护士的老师,她们都要跟你学习。」

  所以谁有创造力?我们现在整个教育都在强调创新、创造力,创造力的根本是什么?孝心、爱心啊!不是孝心、爱心创造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德才兼备」,德是本,才是用,没有德而有才很危险。现在多少青少年都迷在那些杀人游戏里面,那杀人游戏谁设计出来的?不就是很有能力、很有技术的人,但是他没有德的根本。

  您看王希海老师设身处地为他父亲着想,他就想出这些方法来。包含他有讲到,一个人,父亲卧病在床,几天大便排不出来,居然没有主动去想办法,他觉得这样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几天排不出来,难不难受?当然难受。那孩子为什么没有动作?他在医院看到很多这个现象,他很不忍心。重要的是孩子没有替父母想,没有去体恤床上的父母。所以他就主动的帮父亲按摩整个腹部,按摩好了,用热毛巾热敷,然后又在肛门处帮父亲热敷,最后就顺利排下来,父亲就舒服了。排在他的手上,他非常的欢喜,终于解决了父亲的问题。所以一个人能够在照顾父母的过程当中,能捧到父母的粪便,那是最有福报的人,因为你报了恩。因为父母小时候就是这样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照顾长大的,从不嫌弃我们,我们也以同样的心来孝敬父母。

  他这个方法讲出来以后,我们认识了一位郑老师,她父亲卧病在床,真的也排不出来,她就用这个方法,确实有效。我这次在南京,这位郑老师也刚好来找我们,就遇到王希海老师,当面非常感动,感谢他。就让我想到经典里面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就是孝子他那个孝行、至孝,绝对会让听到的人感动而效法他,就让所有的人类都得到利益。就像我们看「二十四孝」,一看舜王的风范就很受感动,看子路百里负米,所以一个人假如心肠很硬,先看「二十四孝」,看一看眼泪流出来,心就不会这么硬了,那些都是至孝性德,特别感动人。

  从刚刚这些例子我们就看出,那个孝子爱的细腻。「和」,孝子跟父母相处,决定没有一句不高兴的话、情绪的话,没有。哪怕是父母不对,也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您看那心多柔软,父母不能接受,下次找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复」是什么?重复劝,没有不厌烦。「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不能理解还打他,他也毫无怨言,父母不能理解打他,他心还是非常平,这个和平的「平」就在这里练出来了。

  在《论语》当中还有一段话,跟《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意境非常相近。「事父母几谏」,夫子教导到,尽孝、侍奉父母,「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侍奉父母,还要养父母之智慧。父母不是圣贤,不可能无过,但是在父母有过的时候,这个「几」就是稍微有征状的时候,就赶紧要去劝,不能已经造成很大的问题才去劝,要防微杜渐。看父母的态度不是很能接受,不可以勉强,赶紧下一次再劝,但是对父母的态度还是一样的恭敬,甚至更加的恭敬。假如我们跟父母在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能接受,我们心里就不欢喜、有怨气,就不可能做得到「又敬不违」。现在更严重的,到处说父母的不是,这个就已经是偏离得太夸张了。而且坦白讲,人出去说父母、说自己亲人的过失,叫自取其辱,有句话叫「家丑不可外扬」。您曾经听说有一个人,把自己家里面另一半的丑事,父母、兄弟姐妹的丑事讲给别人听,然后对方说,哎呀,我实在太佩服你了,给你鞠个躬。没有啦,人家听完反而就嘲笑你的家庭,看扁你了。

  《弟子规》讲「亲有过,谏使更」是本分,「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我们记得我们的本分,还有做人的态度,「念恩忘怨」,念父母、亲人的恩,心里绝对不放父母、亲人的过,这个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当老师的人对这些做人的态度要非常清楚,为什么?这个都是他一生幸福还是痛苦一生的关键。一个人念恩忘怨,什么时候幸福快乐?当下就幸福快乐。心里面都充满着父母、亲朋好友的恩德,他每天过得很充实。为什么?报恩!

  但现在的人不懂这些孝道跟做人,刚好反过来,念怨忘恩。大家冷静去看,发生在我们身边,比方说同事、朋友,本来两个人非常好,三年、五年的交情,突然出了点摩擦的事情,就一直骂对方,骂骂骂,前面三年、五年全部都忘了。这个是活得颠倒了,违反做人的态度了。所以《弟子规》是做人的根本态度,「恩欲报,怨欲忘」。其实坦白讲,人不愿意念恩忘怨,他是不懂得自爱。所以几个人会爱自己呢?那些处世的态度把自己搞得痛苦得半死,念怨忘恩的人快乐吗?你有没有看过一个人在那里怨人,怨半天说,「哇,好舒服」,没有吧?所以你说几个人懂得自爱?应该顺着自己的性德,时时都是快乐,助人为乐,为善最乐。谁会过日子?真的肯遵从《弟子规》去做的,才是懂得过日子的。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这个「劳」就是,劝父母可能不是劝一次父母就能接受,哪怕要劝很多次,他也没有丝毫的怨言。不要说劝别人,诸位学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人家劝我们多少次我们才听啊?所以,其实想想自己,可能慢慢耐性就出来了。自己回想,我们学习中华文化这么多年,那个从小的坏习惯改了没有?就是父母每次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固执,怎么这么怎么样,那个可能就是我们最严重的,那我们都学了那么久都还没改,怎么劝别人一次、两次就要别人马上改,那不叫刻薄?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能反过来,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这又是颠倒,所以我们不认真把这些理搞清楚,随时都学成颠倒。

  大家冷静去看,现在的年轻人在团体当中能和气、能与人不起对立冲突吗?不容易。所以根本是还要回到孝来。其实我们看这十二个德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所以一个人从孝道去修身,他的一生能够达到利益国家、天下的人生价值。而修身齐家、孝悌忠信的精神其实就是我们这一、两百年人类一直在讨论的民族主义,都希望民族能够更团结。大家冷静去看,现在多少国家一直在分裂,有没有?你看苏联分裂成多少国家,很多同民族的都在争斗当中,看了实在是很不忍心。而我们中华民族大一统几千年,这个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重点在哪?在整个几千年来都重视孝悌忠信的教育,所以整个民族非常团结。以前都是少则一、两百人住在一起,多的时候三四百、五六百都有,非常团结。所以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做人的一个动力,我们刚刚讲的,为光宗耀祖,所以民族都非常团结。

  所以强调很多的理论,强调很多的主义,都要抓住德行才是根本。你比方说治国,现在都强调要民权、民主社会。这一、两百年,人类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思维这些政治的制度,但是好像全世界的政治并没有比较好,花了很多的精神却得不到好的效果。这句话大家冷静想想,发生在哪?花了很多精神却得不到好效果,这个现象在哪?在个人、家庭、国家、社会都看得到,世界也看得到。

  首先身体,我们这个时代花在养生、吃营养品的东西多不多?多。效果好不好?怎么身体愈来愈差?因为他没有抓到根本,根本是什么?修养。他吃那么多营养品,然后脾气那么大,好得了吗?还有,不懂得道法自然,吃那么多营养品,结果都熬夜。他不抓根本,耗了一堆精力、财力、时间,没什么多好的效果。所以老祖宗说本末倒置。家庭里面花那么多时间教育孩子,结果教出来的孩子反而比以前的不懂事,因为没有抓到本,我们刚刚已经探讨就是这个,你要抓这个孝的本。

  包含世界上一直在研究这么多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其次,什么是根本?人的德行、素质才是根本。所以努力有结果,不一定有好结果,就是没把「本」抓到。我们看政治的本是什么?德。「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你强调民权主义,结果老百姓现在都可以直接骂国家领导人,无礼啊!政治人物他没学到礼,打架的现象很多。那政治人物打架,下一代能不打架吗?美国能教他的下一代不打人吗?他发动那么多战争,所以美国现在青少年犯罪率最高,都不是偶然的,是不是这样?上行下效,他上一代那么严重,怎么可能教下一代能教得好?这个是礼。接着义,义是对人民要有道义,要为人民谋福利。假如政治人物没有义,那他从政变成谋他的私利、私欲,所以现在政客比较多了。那还是教育问题,不是制度问题。那些讲着「我们的政治制度非常好」的国家,有比较好吗?因为他已经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廉,廉洁他才不贪污,而不是你要用多少的方法去防止腐败,那个也只能防一时。有羞耻心,他就不会做出那些跟良知违背的事情了。所以礼义廉耻才是民权、整个民主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德行。

  仁爱和平就是这一、两百年来一直在强调,你要为人民的生活谋福利。他没有仁爱的心,这也是口号。甚至现在用很多这些好像要去帮人民谋福利,透过这些做法去谋自己的私利、谋自己的威信,因为他自私自利没有放下。所以仁爱和平,有这样的存心才能真正去尽自己的一份力,爱护社会大众。就像「礼运大同篇」讲到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要推展,首先要从孝道开始,因为有孝道,人就不自私自利,他自然而然会去为人着想。

  这是「传道」,从孝道跟大家做个交流,我们真体会到了,其实只要在教育当中落实孝道,家庭、社会种种问题就慢慢化解了。我们把所有的家庭、社会的种种乱象摆出来,是不是只要这十二个德目在人的心中,就化解掉了?孝悌,还会跟父母、兄弟起冲突吗?忠,还会违背国家吗?信,还会做黑心食品吗?礼,还会现在这么多不小心被人家撞一下,就跟人家打起来了吗?义,假如有义的话,现在离婚率会这么高吗?这么多这些人与人会见利忘义吗?你们有没有受过伤?假如人心里有义就不会伤害别人了;就是只顾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的私利,就很可能伤害对方了。廉,现在假如廉洁了,你看多少事情解决了。人有羞耻心,社会风气就转过来了。仁爱和平,那团体就和睦了。所以这十二个字放光呢!抓住了整个道德的纲领,其实要把孩子教懂事不是很复杂,是我们有没有认知到,然后重视,然后尽力去落实孝道、落实八德。

  接着「授业」,传授道业、学业,传授如何经营家业、事业,这个都是授业。我们《四书》的《大学》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是授「大学之道」的学业,传授这个学业,是让学生这一生智慧、德行能不断提升到圆满,然后再去利益别人,也能智慧、德行圆满,是传授这个业,而不是把他变成考试的机器。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机器,他就变得没有感情,不会念恩,不能体会、体恤别人。

  你们最近有没有看到婴儿,几个月、一两岁的孩子,眼睛非常的清澈透亮,有没有?很有灵性。那你去看一个大学生,现在那个眼睛跟小孩子比起来怎么样?有没有比较没有神,没有灵气?那读书应该是愈读愈有灵气,这才是对的方向,学对了会返璞归真、返老还童。你看我们的师长学对了,他老人家八十七岁,眼睛好亮,炯炯有神,又慈悲、又有智慧的眼神。要授这个业。

  《大学》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得」是什么?是契入圣贤的境界,智慧跟圣贤人一样。所以我们授业的目标是要开圆满的智慧,是要授这个业。《弟子规》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假如不是每个人都能契入圣贤人,那这句话不是跟我们开玩笑?所以契入的人很清楚,每个人都有本善、明德,一定可以恢复。所以从事教育工作,首先要坚信,不能有丝毫怀疑,「人之初,性本善」,这样我们才能用百分之一百的信心去信任学生,去启发孩子的智慧、善良,所以这个信很重要。

  「知止」,这个知止就是学者他学习圣贤之道,他止于这个大学之道。首先他要立定志向,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他立定了这个志向。请问大家,立定了吗?假如立定了,每天的方向、目标,每天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离这个目标。「明明德」,我今天灵性、智慧有没有提升一点?还是觉得愈来愈恍恍惚惚、愈来愈迷惑?那就跟目标不一样了。「亲民」,我每天活在这个世间,有没有利益到亲人朋友?亲民。

  立定这个志向,他就不会改变了,就不会彷徨了,人生不会常常没有方向了。那立定了这个志向,然后制心一处,就是往这个目标,心不妄动,每天就是提升自己、利益别人,这样每天很充实。我们还没有学传统文化,我自己还没学以前,十几岁、二十几岁,早上醒过来:今天刚好放假,待会去吃什么?待会去看哪一部电影?还是怎么样,都是想这些享乐的事情,然后每天就这样混过去了,也不知道什么叫意义,什么叫价值。

  所以心不妄动了,都往这个目标。立定志向就是「定」,心不妄动就「静」,定、静。心不妄动,在一切顺境逆境都能随缘,都能随处而安。为什么?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来提升我们的,都是让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很「安」。一切人都是老师,都是来让他察到自己的习气,好好提升自己。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他的心是安的。那心时时都安了,正念分明,这个就是定的功夫愈来愈高,最后由定就开智慧。「安而后能虑」,这个「虑」就是进而智慧现前,明了圣贤所有的这些教诲、道理,最后证得圣贤境界,就是「得」。

  那事实上,这个「定、静、安、虑、得」,不是知识,所以传道、授业,我们当老师的人,得自己真正去深入经典去理解,然后自己好好去落实,我是怎么孝顺父母的,我是怎么友爱兄弟的,绝对不是把这个道理讲给学生听,就能很好的教育他。因为教育最重要的是身教,孩子可以从我们的言谈当中感觉到我们的身教落实了多少。落实愈多,那是真心的流露,愈容易跟学生产生共鸣。假如是有口无心,讲了自己都没有做,很难产生共鸣、产生摄受力。所以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三教的圣人,为什么他们对于当时候的学生,以至于后世的学生影响这么深远、这么长久?没有别的,因为他们是身教,他们是做到了才说的,所以有这么深远的影响。这个是授业。

  家业跟事业,其实《大学》里面告诉我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所以「德」才是家业跟事业的基础。所以有一句格言讲到,「德者,事业之基也」,德行是事业的基础,就好象盖房子,你的地基;「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没有说地基不稳,这一栋大楼能够非常牢固、用很久的道理,所以这个授业也要从根本。

  「解惑」,要解别人的疑惑,首先要先解自己的疑惑,自觉才能觉他,自度才能度人,《尚书》上面也是讲,先觉才能觉后觉。所以我们要解自己的惑,才能解别人的惑。那要解惑,我们首先还得好学,好学才有智慧。好学首先要学一个做圣贤弟子的态度,有了这个当弟子的态度,才能承接圣贤人的教诲。就好像说,你要有一个空的器皿,你才能够装进东西来。所以我们一般讲,一个学习者叫「法器」,你是个法器,才能承传圣贤的这些教诲。那法器是空的,就是要谦虚,假如里面都是装得满满的,那就很难再装进这些好的教诲了。所以法器就代表什么?代表一个弟子的态度,我们说具备「弟子相」。态度决定成功,决定不是成功以后才改变态度的。做事业是如此,求学也是如此,决定是先有诚敬的态度,才能学到善知识的这些学问、智慧,绝不可能是说学到以后再来改变这个态度。

  其中弟子的态度有「主动请教」。我们在教书的时候对着小朋友,「小朋友,要主动发问哦,有没有问题?」都叫小朋友要主动发问。那因为我们教书,教育当局都会规定,让我们一个学期要出去上多少课、多少小时的规定,所以常常我们放假的时候也要出去上课。结果平常我们都是站在讲台上教小朋友,去参加研习了,变我们坐在底下,上面那个教授还是授课老师问,「有没有问题?有问题举手。」我们全部都低下头。有时候想一想,自己在台上都要求学生要主动发问,自己坐在底下,反而也不问了,那这个身教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承传道统,我们也要做圣贤的好学生,也要主动请教、主动发问。这不是我要求大家的,《弟子规》讲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你说我身边师长不在,怎么办?宁为成功找方法。都没有这些条件,所以不干了。不能不干吶,我们早一天有智慧,学生早一天得利益,有爱心的老师绝对会克服所有的困难。我们可以找三、四个跟着师长、跟着同一个老师学习的同参道友,经典里面讲,「相观而善之谓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找三、五个志同道合的好友,这么一讨论,基本上应该可以讨论出正确的理解,这句话应该是怎么来理解,应该可以讨论出来。假如还不行,这个时候可以把问题写下来,我们可以去请教,用邮件请教。比方我们师长在香港,就可以请教。宁为成功找方法,一定会有方法,或者我们在一起共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写问题出来,我们再大家一起探讨,主动请教是基础。你看我每次上课生意挺不好的,大家都没有拿出来探讨,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你们都已经大彻大悟,啥问题都没有;第二种……自己想,有些话要点到为止。其实我们都教孩子做的,我们自己都还没做。

  「主动请示」。比方说孩子要做什么事,他不会自己自专,「老师,我做这事可不可以?这么做好不好?」他不会先斩后奏,这个是请示。包含:「老师,这个书我可不可以看?」因为孩子还不懂,他看书看杂了,或者是看的书是邪知邪见的,那老师刚好保护他。所以学习做事,他都懂得请示,这就他有恭敬心。那他有这个态度,老师的学问、智慧,包含做事的阅历就可以传给他。都是自己随性做事的人,就得不到这些利益了,那整个老师修学几十年积累的东西,他也受用不了。

  「主动汇报」,「主动参与」。我们学习、体悟的对不对,可以向师长汇报,可能我们悟错了,马上可以调整。或者是三、五个好友学习心得,互相分享,互相护念,互相提醒。因为假如悟错了,可能那个修学的路就愈偏愈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来,主动参与就是整个学习,自己都做好榜样去带动。这个是谈到要给人家解惑,首先自己要有智慧。要有智能,首先要具备学习的弟子相,才能承传圣贤这些好的教诲。

  老师真的安贫乐道了,因为我们知本分,传道、授业、解惑,接着我们会安贫乐道。因为要传道、授业、解惑,首先自己要深入整个经典,真正用功了,就会尝到法喜。其实,不知道大家听到「安贫乐道」四个字,是很欢喜还是不舒服的感觉?有些人,「谁说教书一定要很穷?」其实不是说教书的人很穷,是真正深入经典的人他很专注,没有时间再去想哪一家咖啡店的咖啡比较好喝。真的很用功的人,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拿不出来,有时候都忘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讲的。人家孔子喝汤,喝到尧帝现在那个汤上面,还在墙壁看到大禹;孔子去齐国的时候听到韶乐,学习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他整个全神贯注,根本就不会去分心。所以夫子才能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每天吃得很简单,枕头买不起,这个手这么一撑起来,乐就在其中了。为什么?真正的乐从哪里来?从内而外,助人为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看到这些学生不断进步,这是很欢喜的事情。

  现在的人误会了,觉得乐是从外面刺激进来的,那变成当老师的人也一直想要多赚一些钱,那他就不能安贫乐道。孔子又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讲这段话,不是要大家过着很苦的日子,我们是去体会孔子、颜子他们的境界。其实我们现在从事教育工作,国家已经给我们照顾得挺好了,这生活应该是不需要去担忧了,应该知本分,应该把什么放在心上?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人才。

  我刚刚讲这个,怎么讲得忘了时间了,对不起,已经超过十分钟左右了。好,那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