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一百一十九集)

时间:2016-10-27 19:12   编辑:善常   点击: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上堂课我们谈到「说苑治要」当中,一段叙述尧帝的存心,还有他的行持,就让我们体会到古圣先王他们的道统当中,为君者都是有这样的胸怀,都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经文当中讲到:

  【尧存心于天下。】

  时时关怀着天下的人。不只是为他们的物质生活,也为他们的精神生活、人生幸福。所以尧帝他们就洞察了人性,他假如只是物质的满足,「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故圣人有忧之」,所以尧舜他们都非常重视精神、重视人伦的教育,「以契为司徒」,让契做教育部长,敷以五教,以五伦的大道来教育人民。所以这个关怀不只是物质,还有整个精神、德行,以至于让每个家,他们都能把家道给传承好。

  【加志于穷民。】

  这个『志』是心之所之,心里时时在关怀、挂念的。『加志』就是对穷苦的人家更加的关心。而对于非常穷苦,以至于人生不幸的人更加的关心,就像「礼运大同篇」讲的,「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由天子来以身作则、带头,那这风气很快就能上行下效。接着我们看底下,都有一个天子的带动,然后让整个国家风气能够不断转变,这段话都有提到。

  【痛万姓之罹罪。】

  伤痛百姓遭受罪罚。

  【忧众生之不遂也。】

  担忧他们不能好好的生存,从这里就看得到,都是考虑得比较长远。所以古代面对一些天灾的状况,他们都要做好准备的。不能有九年的存粮叫「不足」;不能有六年的存粮叫「急」;不能有三年的存粮,国就「非其国」,所以这个都是要考虑的。

  国家的领导人事实上是非常辛苦的,我们看康熙、雍正、乾隆,那个都是鞠躬尽瘁。像雍正皇帝,他的孩子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得力于他父亲雍正皇帝的很多建设、很多对国家的规画。而雍正皇帝就太劳累了,做了十几年皇帝就去世了。其实我们「事非经过不知难」,人没有在那些位置,不知道个中的滋味。包含现在天灾人祸的比例比较高,这个时候当国家领导人、当官,其实都是满辛苦的,我们多能体恤、多能上下一心,来面对整个国家、社会的状况。

  【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

  有一个人民饥饿了,尧帝会说是我让他饥饿的。因为可能遇到灾祸,收成不好,所以他觉得会有这些天灾,是自己的德不足。尧帝如此,包含唐太宗在位的时候,遇到蝗虫之害,当时候情况比较严重,他亲自去查看灾情,就拿起一只蝗虫说到,「百姓何罪?假如要降罪,应该就降到我的身上,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百姓怎么生存?所以你们不要去降罪于百姓,都把罪降到我身上好了。」就要把那只蝗虫吞下去。旁边的臣子急忙阻止,「皇上你这样吞下去会生病的。」太宗讲到,「我就是要把罪降到自己身上,我还怕生病吗?」就把这蝗虫吞下去。结果这个蝗害很快的就化解掉。

  我们可以想象到,太宗这个爱民之心,还有自我反省的态度,一定令臣民大受感动。人心一感动、一反省、一知君王之恩,人心一善,灾祸就化解掉了。而又是领导者带动,那当然速度快,作善,慢慢就降祥瑞。所以《大学》里才讲,「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这个故事一传开来,老百姓的心也更加有道义了。因为太宗连身体安危都不顾了,当然大家团结的来面对灾祸、来建设国家。接着:

  【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

  有一个人民受寒了,就说是我让他受寒的。所以古人除了为君者时时反思,老百姓的问题就是他的问题。包含农民、包含女子纺织都会想到:我今天不努力工作,可能就有人挨饿了;我今天不好好勤奋的织衣服,可能就有人受冻。所以都是上行下效,为天下着想。在经文当中,我们《群书治要》里面有提到,大禹就有说到,尧舜时代的人民,都以不能像尧舜一样的德行而感到羞耻。所以这个以身作则所带动德化的力量相当相当大。真正把经典一句教诲完全落实的力量,远远超过讲一百堂、讲一千堂课。

  【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

  有一个人民犯罪了,尧帝说是我没有教好他,才造成他犯罪。这样的胸怀、态度,感得:

  【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

  他仁慈的风范彰显,社会的道义树立起来,《大学》讲的,「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所以「义」立起来了。『德博而化广』,道德广博而感化了广大的群众。他教化的影响力不断的延伸开来,所谓「无远弗届」。

  【故不赏而民劝。】

  所以不需要奖赏,人民就会互相规劝。因为他们感觉到天子对他们的爱护,把他们的本善之心唤醒了,把他们的孝心、责任心唤醒了,所以大家都以成圣成贤为人生的目标,就互相规劝,不需要奖赏,大家都很自爱。

  【不罚而民治。】

  不用刑罚,人民就治理得很好。因为他们不忍心违背尧帝的教诲,要感他的恩德。所以成功的父母,也是「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他的孩子都不忍心让父母失望,决定不丢父母的脸,然后很希望赶快成就德行、赶快做好事业,可以回报父母的恩德。这样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鼓励、互相规劝。包含我们在学校带班,假如能「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那也能达到「不赏而民劝」,不用奖赏学生自动自发的互相规劝,希圣希贤;「不罚而民治」,不用处罚,学生就很守规矩了。这关键在哪里呢?

  【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

  尧帝能宽恕人民的错误,然后尽力的教导他们,这就是尧治理天下的方法,也是最关键的精神,『先恕而后教』。这个「恕道」确实不可须臾离也,恕道一失就不仁慈了。孟子讲,「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人能够时时提醒自己,都要存一个宽恕、存一个设身处地的恕道,慢慢就会契入仁爱的境界。而孔子也送给子贡,有没有哪一句教诲可以终身力行?夫子也是说,「其恕乎」,从这个「恕道」入手。

  《格言联璧》里面也讲,「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我们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不少错误,我们都能宽恕自己,以这样的心去宽恕身边的人,那就不会指责他人、跟人对立,都能包容、真诚对待,跟人就能感通了。所以假如不宽恕,假如有指责,假如对人有成见、见他人过了,这个心就不真诚,就不可能跟人家感通。曾国藩先生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一个邪念都不能起,一个指责他人的念头都不能起,一个别人的过失都不能放在心中,不然人就不可能真诚。而尧帝他们没有把别人的过失放心上,反而是遇到别人的错,还反思是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他才能流露出那个真诚。

  而能够不见人家的过,还是因为有「恕」。比方以我们这个时代来看,很多人的行为可能都会让人没法接受,甚至会动怒。但是经典当中告诉我们,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行为虽然恶劣,但是他父母没教他,他也是可怜的人,他生为炎黄子孙,有五千年璀璨的文化,他却没有机会学习,才落得愚痴、落得败德。以祖宗的心来看这个孩子,那他是最可怜的孩子,我们不应该指责、不应该跟他对立。所以「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家庭、他成长过程当中,学校,在他人生一、二十年的岁月,没有人教他做人。所以一来看他的过去,我们会怜悯;再来看他的未来,更会怜悯。因为他这一生一定不会幸福,因为他这一生可能会造作罪业,最后万劫不复。所以从他的过去看,值得宽恕怜悯;从他的未来看,也需要宽恕怜悯。人能够这样去体会,没有任何人可以让他生气了,因为恶人都是可怜的人。先恕,「可怜的人」,他的悲心起来了,好好的、有耐心的引导他、教导他。

  而这个「教」当中,有身教,如尧帝带头做;有言教,循循善诱;包含整个团体、整个国家的风气,这是一种境教。所以今天我们自己要弘道,你自己小区的人没有公德心,没有礼貌,这个你都不能怪他。「后教」,谁教?自己教。自己的身教带头。你一宽恕,你就不会批评他们、看他们不欢喜。你自己带头,然后内心还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做得好,正己就可以化人。慢慢慢慢,有礼貌、关心小区的风气就会带起来,我们自己也在落实「先恕而后教」。

  当领导者要「先恕而后教」,当父母者也是。孩子出问题,你要包容他,你不能嫌弃他。而且孩子是枝叶花果,我们父母是根,他枝叶花果有问题,离不开根的问题。他该教育、他该陪伴的时候,我们忽略了,怎么可以指责孩子呢?宽恕,然后由自己改起,所以「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包含当老师的,当看到不好教的孩子,我们要了解到,他的家庭没教好他,媒体没教好他,整个社会风气没教好他,那天地人三才堕落成这样,可怜!应该帮助才对。这么一转念,不管你是为人君、为人师、为人父母,都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都会很有使命感。

  我们接着看两百四十四句: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问为仁之道,怎么实践仁爱的大道。孔子回答道:能落实五种品德于天下,便算是仁。接着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夫子讲到,『恭宽信敏惠』。

  「仁爱」表现在对他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而我们了解到,你要去爱护别人得要有缘分,就是他信任你,他肯接受你的帮助,你才能协助得了他。但现在的人要信任人都不容易,好像都感觉人跟人都是有目的的,不相信他人会真正无私的来为他着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过,你去用心的帮助对方,对方还怀疑你,「你是不是有什么居心?」我想假如我们遇到这样情况,内心一定还是会不好受。那转一个角度,一个人在面对别人的热心帮助,他都怀疑,其实这个人是最苦的,他完全活在怀疑当中,不可能有内心的安宁跟快乐。

  所以当他人怀疑我们,我们不要难过,反而要更有一种悲悯,让世间这怀疑的风气能够化解掉。人家愈怀疑我们,我们愈有动力、愈挫愈勇,一定要证实人是可以去无私奉献的。

  而要让人信任,首先自己要作出让人家值得信任的风范出来。我们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对人恭敬,不会遭受侮辱。对人恭敬,人家对我们产生尊重、产生信任。我们今天假如不庄重、不恭敬他人,不可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就更谈不上你要去利益他们。所以假如我们真有心要去帮助别人,要建立起这个信任,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符合礼节,要恭敬待人,这个信任就能慢慢建立起来。假如我们的行为随便、轻慢,哪怕你确实有本事可以利益到他,这个信任关系不可能稳固。所以我们看到一个领导者,像国君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一定是都要非常有威仪,有他的礼节在。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这些句子,就可以了解到要爱护别人、帮助别人,首先还得从自己的修养当中下手。孔子有一次问三个学生,子路、子贡、颜回,问到什么是智者?什么是仁者?子路的回答是,仁者使人爱己,智者使人知己;子贡讲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颜回说的是,仁者自爱,智者自知。这个「自爱」就是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德行,不能放纵自己的习气;自爱的人才能去爱人,颜回这个回答是从根本回答的。而夫子在教导颜回如何实践仁爱,也是教导他「克己复礼为仁」。「克己」也就是从自己的格物功夫下手,从习气去改掉,自爱了,进而就能够去爱人。

  所以我们今天弘扬文化,假如不能恭敬他人,那不要说能帮得到人,不让人家丧失信心就不错了,就更不可能利益到人。

  再来,我们的行持里面没有「宽」,没有待人宽厚,就得不到大众的认同,就更不可能带领人民,或着带领团队去走向幸福。因为不认同了,我们就不可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所以必须「宽」,待人宽厚。

  而每一句要做到,确实都要下很大的工夫,你要「恭宽信敏惠」。「恭」,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观照自己的心跟恭敬相不相应。像《论语》里讲,「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面对每个人,就像见到国家的贵宾一样庄重、尊重,然后使用人民的力量,都不可以轻慢,都要像办国家的祭典一样庄重。这个「宽」,时时有一个宽厚的心,假如我们常常生气、常常不能容,这就不是宽了。要做到每一句,都得从很多生活细节当中去要求自己、去提醒自己。包含我们之前跟大家谈到「厚道」,在态度上,时时要能够为人着想、设身处地。

  比方明朝的杨诚斋先生,他的夫人七十多岁了,冬天一大早起来,煮热粥给下人吃,孩子都不忍心她这么大年纪这么辛苦。她就说到,「大冷天劳动,假如肚子里面没有点热气是很伤身的,让他们喝了热粥再劳动。」这个就是设身处地。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被他人怎么样的对待呢?人同此心,体会到他们父母、家人的心情,当然也要好好的照顾他。包含她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都是自己哺乳的。她说到,「我的孩子让人家哺乳,不就抢了别人孩子的母乳了吗?」这都是时时设身处地。

  包含《了凡四训》里面,杨荣的祖父跟曾祖父,在面对洪水泛滥,他们没有捞任何的财物,都赶紧救人,或者把去世的人捞起来。因为知道即将溺毙人的痛苦,以至于去世的人,假如他的亲人不能找到他的身体,那会抱憾终身。能体会到这一些,就拼了命的在救人、在捞起去世人的尸首。

  包含这个「厚道」,还落实在我们的言语上,「不彰人短」,去批评别人的短处,就损了自己的厚道,也损了自己的福报。所以我们成长过程当中,长辈都有说,「要积口德、积口德」,就是在言语当中不要刻薄,不要彰人之短,让人家在人群当中没有办法立足,这样都不好。

  而且这个「厚道」还表现在送礼上。像我们中国,其它国家来进贡,我们回的礼一定超过他们的礼。不占人家便宜,也是厚道;不让人家难堪,也是厚道。像了凡先生的姑父沈心松先生,他的仆人跟他去参加酒宴,结果仆人喝得太多,喝醉了,还是他把仆人带回来,而且还要划船。他这个员外亲自把仆人给带回来,让他们的太太把他们赶紧扶回去休息。结果隔天沈先生睡到特别晚,他的夫人就来叫他说:「你一辈子从来没有睡这么晚,今天是怎么搞的?」他跟夫人讲,「昨天下人喝醉酒,他们一定很不好意思,当然也可能喝醉酒了,可能睡晚一点。他们昨天这样,他们清醒了已经觉得很难过,假如我起得太早,他们又看到我,更难堪。所以我是想躺在床上,等他们都去干活了,我再起来,他们就不会太不好意思了。」您看,这么细节的地方都希望人家不要太难堪,不要让人家有压力,这都是在处事当中,都能够宽厚,替人想,「宽则得众」。

  有一个故事讲到,魏国有一个疑案,这个案子一半的大臣觉得要判罪,一半的大臣赞成不判罪。就在大家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魏国的国君就说了,「陶朱公他富可敌国,他应该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我们来请问请问他吧。」陶朱公接受了君王的邀请,他讲话应对进退也都很有分寸。君王、大臣问他话,他也是很谦退,也是战战兢兢来应对。他一开头就说,「我是一个粗鄙无知的人,对于判案也不是很懂。虽然如此,刚好我家有两个白玉。」您看用譬喻的方法,不然讲一堆道理,那这些大臣感觉好像你懂得比他多。用这个譬喻也很善巧,他又是做生意的。他说,「我家有两个白玉,一个值千金,一个值五百金。但是它们的光泽、颜色,还有它们的直径、大小都一样,可是却一个值千金,一个值五百金。」魏王他们就问了,为什么?「因为你从侧面去看它,它们的厚度不一样,这个千金的比五百金的厚一倍,所以它值千金。」

  讲了这两个白玉之后,接着就讲到了,假如有疑难的地方、怀疑的地方,能够释放这个人,你奖赏的时候有点犹豫,到底奖还是不奖?有这个情况,你还是慷慨一点,都给予。这么做,魏国人会非常欢喜,你不会冤枉了无罪的人,你也很慷慨、不吝啬,当然你国人都会高兴。这个就是凡事都是以宽为标准,宽厚为准。

  接着又譬喻,这段譬喻也很精彩。墙壁太薄了,这房子可能就要翻了;丝织品太薄了,可能它就容易破损;器具磨薄了,可能就容易毁坏;酒太薄了,就容易发酸。所以「薄」在这么多物品当中就显得不能持久。一个人刻薄,他的事业不可能长久。就像《朱子治家格言》讲,「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反而宽厚处事才能得以长久。这个故事也彰显出「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我们坚守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人民愈信任我们,就能团结在一起,为整个国家谋福利,所以「信」也是实行仁道的重要基础。

  我们要去利益人,有好的存心,还要有好的办事能力,所以『敏则有功』,做事勤勉、敏捷,就能获得成功。

  而这个「敏」,他做事敏捷,包含他的判断力也很好,所谓「审时度势」,这个都是「敏」。你局势判断错了,可能再怎么努力也成就不了事情。包含「度德量力,审势择人」,这个都是「敏」。你能敏锐看到自己有几两重,你会量力而为,才能把事做好,你打肿脸充胖子就添乱了,「度德量力」。「审势」,审查形势。

  再来,敏锐在哪?用人、择人,用对人,「人存政举」,「为政在人」,才能把事情做成。

  而这个「敏」也可以代表他能乘胜追击,他能顺势而为,他能理解到无形的人心,他能凝聚士气,一鼓作气,这个都是「敏则有功」。

  包含我们现在整个传统文化的弘扬,最重要的关键在树立榜样,真正自己的家、自己的团体是落实的榜样,这个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最大的贡献。因为这个榜样树起来了,人们不怀疑。所以像苏州固锝集团,在吴念博董事长带领之下,他们是「幸福企业」。连马达加斯加的大使、马其顿大使,这些联合国的大使,看了他做的,都对我们中国产生信心,所以这个「信」很重要。他们都说到,以前还有个印象,觉得中国的企业好像对员工都不是很照顾,那就对中华文化没有信心了。所以真正做到了,确实是有功于文化的复兴。

  包含海南省监狱系统的成就,带动的是全中国,把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引进了全中国的监狱系统。所以这些成就因缘的领导者,都是非常敏捷、有智慧的人。像海南省监狱系统成败关键,张发先生的成就。首先他很敏捷,要从自己做起、从警官做起,而不是先教服刑人员;包含从点到线、到面,他的思维非常有智慧、非常清晰。所以「敏则有功」,利益了多少服刑人员的人生,还有他的家庭,还有整个社会的安定。

  『惠则足以使人』,给人恩惠,人必感恩图报,那就能够运用人民的力量来建设整个国家、社会。所以这个「惠则足以使人」,也是我们要时时能够看到人民的需要,去协助、去关心、去帮助、去布施,就能上下一心,然后共建国家的幸福安定。

  接着我们看两百四十五句,我们念一下经文: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夫子讲到,他曾听说,有国的诸侯,有家的大夫,不忧患土地、人民之寡少,而忧患财富之不平均;不忧患贫穷,而忧患上下不能安定、和睦。有国有家的人,首先他是有一份责任,把人民照顾好,而不应该是担心土地、人民太少,这个心是虚荣心,与他为人君应尽的本分不相应。应该是照顾好百姓,那他的生活你要保障,所以要「患不均」,要让人民生活安定,没有贫穷、挨饿的担忧。

  假如这个财富很不平均的话,那造成人心的动荡,像现在有一些地区,贫富不均太严重,穷人对富人会仇视,富人对穷人轻贱。像我们看到很有钱的人,开车撞死人都不当回事,这样的贫富不均,延伸开来就变人心的不平,这对社会的安定是不理想的一些发展,所以还是不能让贫富失衡。

  像稻盛和夫先生,他们的企业很成功,他们公司营运好,第一个要照顾、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员工,再来是客户,最后才是股东。这些都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因为传统文化都强调感恩,一个人事业发展,那是所有同仁的努力,所以要感恩、要照顾好他们,怎么可以让他们挨饿、受冻呢?企业领导人如是,国家领导人亦如是。

  所以我们看为什么会有一些理论、有一些情况,是觉得资本家做大以后,都压榨底下的人?根本上是有财富的人愈来愈贪婪、愈来愈觉得都是自己的本事,其实不知道是整个国家给予的机会,整个天地资源给予他的,整个他底下的人共同努力,他没有这样的思考。所以还是教育的问题。古代「富而好礼,贫而乐」,那都是因为他受了教育。他自己的财富比较不多,财富是修来的,他不怨人,他自己好好再努力;他富贵了,他感谢祖先的庇荫,感谢国家的安定,感谢底下人的努力。他有这样的心境,他怎么可能会去轻慢、欺负人呢?甚至于他还懂得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他懂得回报,这也是好仁、好礼。

  我们看到,问题都要从人心下手,而人心都要透过教育。所以领导者受过好的教育,不忧患人民寡少,要从长计议的是不能财富不平均;不忧患贫穷,忧患上下不能安定、和睦。其实只要人知足常乐,家庭、社会都很安定。现在人不知足,都要争、都要贪,那变成家庭里面没有安全感了,然后团体大家都要谋权、谋利,也没有安全感,「上下交征利」,国跟家都不得安。人要过上好的日子,最主要还是要安定、和睦,所以『患不安』。

  『盖均无贫』,因此,整个国家政策往平均财富的目标努力,则没有贫穷,「均无贫」。『和无寡』,上下和睦同心,这样的国家气象,必然会感召远方的人来归附,他的人口也不会少。就像现在假如有一个团体,真正做到亲如一家,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亲如一家,谁不愿意到这样的单位来服务呢?就像吴念博董事长,他的企业里面有一个员工,推荐了他同乡的亲戚朋友一百多个人到公司去服务,那他的人群会壮大、事业会壮大。他这个「和」,他这个亲如一家就有吸引力了,人们在这里工作他有安全感,他觉得很有保障。所以「有德此有人」,有德行了,团体和睦了,自然会吸引他人来共襄盛举。

  『和无寡,安无倾』,整个人民安定团结,外患也不敢侵略,所以国家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夫如是』,诚能如此,能够「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诚能如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如果不能够归附,我们则修养文化、道德来感召;而且既然他们来到我们的国度归附了,则要让他们「安之」,就是让他们的生活都能够安定下来,不只物质生活要安定,精神生活也要能安定下来。

  从这句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和平的民族,是强调德化的修养,决定不是用武力,不是用威势去压迫别人。所以西方现在是担心中国强大,这是不必要的担忧,这也是他们对于我们中国人、中华文化不够了解。

  这一段我们看唐朝,整个文化非常兴盛,许多国家自然都来亲近、来效法学习。所以远人有不服,「修文德」,自然而然能够感召。像舜王,当时候也有少数民族不服,臣子建议出兵去讨伐,他反而是加强了自己国家的道德文化建设,不到一年,那个国家自己就归附了。这些圣王确实都做到了。「既来之」,既然来到我们的国家,都有一份情义、道义,好好的把他们照顾好。而且「既来之」,他们都是离乡背井,应该更体恤他们的心情,去关怀照料他们。

  这一点在宋朝记载,范公对于归附的敌军都视同国人、家人一样爱护,所以当范公去世,连归附的这些西夏兵、西夏人都痛哭流涕,真的能够化敌为友,都是靠文德、靠自己的修养来化。而我们有这样的胸怀,面对自己团体里离乡背井的同仁,包含新进的同仁,「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要有一个长者风范,要有一个「老人」的风范,把这种人伦的关怀,落实在我们自身、我们的团体上。

  我们看两百四十六句,经句说到:

  【今之所谓良吏者。文察则以祸其民。强力则以厉其下。不本法之所由生。而专己之残心。】

  现今所谓好的官员、好的官吏,『文察』,这个「察」是苛察,动用严法,苛刻的对待人民,动用严法祸害到百姓了。『强力』是使用暴力强权,『厉其下』是残害下属。看起来是在用法律,『不本法之所由生』,不根据法律的本意。制定这个法律的用意,应该是要让社会公平,应该是要让社会安定,但是我们反而变成利用法律,来放纵自己严重的这些习气。『专己之残心』,专凭自己残忍的心在做事情。可见,当一个官吏非常残酷,伤害人民,就可以了解当官、当领导要先受教育,他才有可能明理,然后生起一种使命感,来扮演好他的角色。

  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扮演好每一个人生的角色、身分,都要学习尽道,怎么来尽到他的道义。所以今天假如官员,或者是主管做不好,国家跟团体首先要思考,有没有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这是第一个重点。因为他们假如明白,他们是代表国家、代表团体来爱护底下的人,他苛察了、暴虐了,底下人不就不相信国家了吗?不就对自己的团体失去信心吗?那这个不只没有尽忠,这造的罪业就很大了。所以,他能理解到这一点,就能了解到他的重要性,官员是人民跟整个国家的桥梁,你要把这个桥梁搭好,你爱护、服务好人民,这整个国家非常团结;官吏都虐民了,人民不相信政府,国家可能很脆弱,很可能一夕之间都会动荡。国家如是,团体亦如是。所以官员、干部,得到国家、团体的信任,不能辜负了这个信任,不能辜负了国家、团体的栽培,我们都有这种存心跟使命感,决定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来。

  再来,除了官员的培养、教育,另外一个重点,是整个风气的问题。假如上面要的是表面的成绩,好像交了很多税上来了,就觉得他是好官,那「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好这个利、好这个虚荣,那底下的他当然效法,很可能就是增加赋税,然后强迫老百姓,才达到他所谓的业绩很好。上要虚荣,他也要虚荣,他哪管老百姓的死活呢?那不就「专己之残心」,就放纵自己残忍的心去做事情。

  所以只要是真的了解到自己,是要为人民谋福祉的,他会去深刻了解每个法律背后的意义、目的、价值在哪,他不急着要求老百姓,反而是把这些宪法、法律,它的精神很好的去引导、去让人民了解,老百姓就不会误会这些政策、法令,进而心悦诚服来配合去做。因为假如一个团体,这些规定的规矩、制度,没有能够很好的把它的本意引导,让底下的人了解,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明明这个规定是要让团体好、让他好,他反而觉得这是严苛了,这是在虐待他们了。了解错了,上下就不能信任,久而久之上下离心,就不可能团结发展。所以做领导的人、上位的人,对于整个干部的态度,干部的实际为官、为领导的情况要了解,包含民心的状态,也都要能够体恤得到,才能适时的做好调整工作,不能让这样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

  接着我们看两百四十七句:

  【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强大姓。蚕食无厌。四亡也。苛吏繇役。失农桑时。五亡也。部落鼓鸣。男女遮列。六亡也。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驱杀。一死也。治狱深刻。二死也。冤陷无辜。三死也。盗贼横发。四死也。怨雠相残。五死也。岁恶饥饿。六死也。时气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经文讲到,凡造成老百姓『亡』,流离失所的原因,有七个:第一个,阴阳失调,旱灾水灾严重,这是一个原因;第二,『县官重责』,官府加重所取,搜刮民财,增加赋税,这是第二个原因;再来,贪官污吏,『并公』是假公济私,接受别人的财物,贪婪无度,这是第三个百姓流离的原因;接着,豪强富家欺负小老百姓,蚕食小老百姓的钱财,『无厌』就是永无止境,这是第四个原因;『苛吏繇役』,苛暴的官吏征发徭役,就是派很多劳役给人民,却没有能够顾及到他们正在农耕,结果一调去,他没有生产,可能就没饭吃了,当然要流离失所了。贻误了耕农的时节,这是第五个原因;再来,乡间村落时时响起警戒盗贼的鼓声,然后百姓不分男女,『遮列』就是排列一起出动,围击追捕这个盗贼。但是这样的日子,整个人心都不安定了,都是恐惧,这个是流离失所的第六个原因;再来,盗贼抢夺百姓,夺取钱粮器物,这是第七个原因。

  这七个让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还不算最厉害的,还有七种逼迫百姓走向死亡的情况。第一,残酷的官吏殴打、残杀百姓;第二种情况,审查案件苛刻,很多人冤死;再来,『冤陷无辜』,冤枉陷害无辜的人民,这是第三个原因。刚刚那个审查太苛刻,轻罪都给他判得很重,人民的痛苦、压力就非常大,甚至于没罪都可以变成有罪了。『盗贼横发』,盗贼遍地都是,那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这是「四死也」;『怨雠相残』怨家、仇人互相残杀,「五死也」;『岁恶饥饿』,年景不好、收成很差,百姓忍饥挨饿,很可能都变成死在路旁的饿殍,到时候会尸横遍野都有可能,这是六死也;『时气疾疫』,瘟疫、疾病到处泛滥,此其七也。

  百姓假如有这七种造成流离失所的原因,『而无一得』,却无一利可得,都得不到人生的福利、人生的希望。『欲望国安诚难』,想要使国家安定,那太难,这个情况都跟国家安定是背道而驰的。『民有七死』,使百姓七种丧失生命的情况都存在。『而无一生』,却无一线生路。『欲望刑措诚难』,欲让他们能够安稳生活,这些刑罚也可以废弃不用,这实在是不可能的,太难了。

  我们读到这段就能体会到,老百姓假如活在有这些情况的社会里面,根本就不可能有安定的日子。再想想我们现在,也该惜福了,也该不要常常抱怨,应该感恩国家、政府,进而从自己做好本分,给社会团体带好的头、好的风气,因为和谐社会,还是要从我心做起。

  而看到这段,也想起孔子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妇人哭得很伤心,夫子看到了就说,你这个伤心应该不单是一、两件事。妇人就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先生又被老虎吃了,儿子也被老虎吃了。」他说,「那妳怎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她说,「我们本来住的地方法律太严苛,官员太苛刻了,比虎还厉害,我不想回去。」「苛政猛于虎」,这个典故。所以我们的国家不能猛于虎,我们自己团体的风气也不能猛于虎。应该是让人民、让团体的人在我们这个团体,都能安定的生活、安定的成长,能真正过上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好,这节课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