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讲座
净空老法师:大乘无量寿经(第八集)
时间:2016-10-21 08:42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http://www.amtb.tw/rsd/moral/moralityhall.html
1998/4/2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08
请掀开经本第三面,经文倒数第四行,还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这一次,我们将普贤菩萨修学的纲领,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十大愿王,不能说是很详细,也只是概略的作一个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明白了,它是普贤菩萨的法界;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是修普贤行。在那个地方修普贤行,我们现在如果对普贤行,多做一点预备功夫,我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会更亲切、更熟悉,不至于很陌生。不仅是如此,如果我们在此地,能够很认真、很努力的依照经教去奉行,将来求愿往生也决定有把握,不至于没有信心。绝对不会说:我将来会不会堕恶道?普贤行愿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
今天晚上跟诸位讲第四愿,忏悔业障。我们先要说明,什么叫业障?业是造作,不但作恶有障碍,给诸位说,作善也有障碍。这是什么道理?作恶你的果报在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你要是修善业,你的果报在三善道,天道、人道、修罗道,总而言之一句话,你出不了三界。我们应当怎么办法?佛教我们修净业。什么叫净业?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而不着相,就是净业。着相,业就不净了,就会产生障碍。所以业是造作。
《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说得非常好,我们不能不承认,佛在经上给我们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你想想看,哪一个众生不是起心动念都是「我」。这个「我」,麻烦就大了;我就是罪,我就是业,念念都为我。也许有初学的同修,听到佛经这个讲法不以为然。自古至今,中国、外国,哪一个人不为「我」?中国世俗之间,还有谚语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像是人起心动念为我,大家都认为这是当然之事、当然之理,哪有不为「我」的道理。不为我那还能算是人吗?没错,不为我的不算是人,他是佛、他是菩萨,他不是人。所以一为「我」,这个就真的,他是人了,那确确实实一点都没错。人道,六道出不去。
为什么佛要这个说法,我们要明了他的意思。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有真我,这个身是假我,不是真我,假我才搞六道轮回,真我决定没有轮回,不但没有六道轮回,连十法界都没有了。真我住在哪里?真我住在一真法界。真我,佛就有真我。大经里面讲佛有三身,我们人人都有三身。我们身的本体,真正的我,是什么?法身。所以佛在经上讲,大家修行修到相当的程度,你就证得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才是真我。
禅宗里面常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个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清净法身。在《华严经》里面,称为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不是一个人,毘卢遮那佛是我们自己的真我,真身;我们的真身叫做毘卢遮那。毘卢遮那是梵语,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果这个地方没有真我,这个假身就不能够现前,真有。假相是依真我而生起的,这个我是体、是性,依真实性体而现相,所以这个真我是决定有的。一切众生迷失了真我,才变成凡夫,迷失了真我。迷失不是真的失掉,是迷失而已,不是真的失掉,只是迷。怎么迷的?把这些假相,从真实体性现出来的这些假相,《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那个心是真的,真心就是真我,就是法身,现出来假相;你着了相,坏就坏在这个地方。现出这个假相,你不晓得它是假相,你执着这个假相以为是真的,于是把真性给忘掉了,把假相当作真,坏就坏在这个地方。
你分别、执着,这才把一真转变成很复杂的环境,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怎么变的?唯识所变。什么叫做识?识,《华严经》上给我们具体说出,「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识」。妄想、分别、执着,这三种东西统统都有,我们现在全都有,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于是这个一真法界,就变成六道轮回,就变成六道。如果在这三种里面,我们断一种;我们执着没有了,在一切法里头,世间法、出世间法,确确实实没有执着了,给诸位说,六道就没有了。六道就是执着变现的,执着没有了,你就超越六道。
超越六道在哪里?因为你还有分别,所以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还有这四法界。这个四法界,就是你分别心轻重关系变现出来的。你分别的心很重,那你就是声闻、缘觉;你分别的心很轻,那你就是菩萨法界、佛法界。十法界这么来的。分别也没有了,那十法界就超越了,你才能返本还原,返璞归真,就入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里面,菩萨的位次也不齐,《华严经》上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佛菩萨那个程度高下,分四十一个等级。这四十一个等级从哪里来的?从妄想来的。一真法界里面的人还有妄想,但是诸位要晓得,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妄想就比较轻。妄想也叫做无明,无明就是妄想,无明要断尽了,四十一品无明断尽了,那你就证得究竟圆满的果位。究竟圆满果位是什么?是自己这个真我圆圆满满的恢复了,本来面目圆满的现前了,这就是圆教佛果。圆教佛果就是完全恢复我们自己本来面目。到这个地方我们才想到,《楞严经》上所说的两句话,「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圆满菩提,恢复自己本来面目而已,并没有丝毫东西是你新得来的,理事如是如是。
因此,佛告诉我们,起心动念有个「我」,「我」就是坚固的执着,只要有这个执着,你就出不了三界,就出不了轮回,所以这个是罪、这是恶,有我就是罪、就是恶。何况一切众生,还有严重执着「我所」,这是迷得很重。你执着这个身是我,已经就够麻烦,还要执着「我所」,这是我的房子,我所有的,那是我的财富,这是我的眷属,出了家,这是我的道场,你说糟糕不糟糕,这个麻烦大了。这个一身拖得一大堆,拖都拖不动,你还能出得了三界吗?阿弥陀佛再慈悲,想拉你到极乐世界去,你后面拖的东西太重了,佛也拉不动。
所以佛教给我们要舍,要放下、要布施,要舍。舍,先把我所有的舍掉,我所有是身外之物,先把这个舍掉,然后再把「我」的这个执着舍掉,你在菩提道上障碍就少了。所以才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千千万万不能被这些幻相、被这些假有欺骗了,你能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看明白,这就叫看破。
可是事实,我们凡夫从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就迷在这个假相当中。我们搞六道轮回,次数算不尽,真是无量无边次数,所以习气非常非常深。烦恼,不是这一生学的,多生多劫带得来的,习气带得来的,这就晓得业障之重。所以佛教给我们要修忏悔,要消除业障。烦恼本身是障碍,障碍涅盘,这是烦恼障。所知也是障碍,障碍菩提。这是佛学名词术语,还得要解释解释,你才能清楚、才能明白。
什么叫涅盘?涅盘是梵语,意思是不生不灭。诸位要晓得,我们自己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现在有生灭。为什么会有生灭?因为你有东西,把涅盘、把不生不灭障碍住,不生不灭变成生灭,这很不幸。一切凡夫有生灭、有生死,就是他有烦恼;烦恼断尽,生灭就没有了,换句话说,生死就没有了。本来不生不死,本来没有生死,这个道理很深很深,这个现象非常微细。
所知障是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见解,就是你有知、有见。再说得粗一点,就是你有思想、你有见解,这个东西麻烦,有了这个东西,把你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障碍住了。《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德相就是大涅盘,不生不灭是德相。我们有思想、有见解,坏了,我们的般若智慧没有了,被它障碍住了,把般若智慧扭曲了、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邪知邪见,与事实真相完全不相应的思想见解,变成这个东西。因为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把德相变成生死轮回,变成十法界的众生相。
这个事实,若不是世尊出世,谁知道?谁能把这个事情说清楚、说明白。世间所有的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没有办法为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感得世尊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把宇宙人生的真相为我们说破,我们听了之后,恍然大悟。现在要紧的,如何恢复我们本来面目?如何恢复我们圆满的智慧德相?学佛就重要了,学佛就是为这一桩事情,不是为别的。
普贤行,是究竟圆满的行法。行法是修行的方法,行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生活的方法。他举出十个纲领,前面我们曾经报告过。礼敬,要修礼敬,对待一切众生,对人、对事、对物,要有诚敬心,要守礼。第二个科目,要知道赞叹。凡是与性德相应的,我们赞叹;与性德不相应的,不赞叹。在《华严》五十三参,有明显的例子教导我们。第三,昨天晚上跟诸位说过的,广修供养。这一条说两个小时,略说。如果跟诸位讲布施供养,细说,就说这一条,我的能力可以讲一年,给你讲这个东西。经文在什么地方?在《华严经》。《华严经》里面第六回向章里头,给我们讲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讲了一百多种;一种讲三天,不就讲一年,这哪里是假的?我们真的是不懂,天天读经囫囵吞枣,所以修行从哪里下手不知道,以为自己修行不错了,实际上距离佛所说的标准,很远很远。
今天这一科也非常重要,我们的业障习气实实在在太重了,自己要承认、自己要肯定。你自己肯认过,你才会改过;改过,功德就殊胜了。连我们世间圣人都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诸佛菩萨都赞叹,为什么?诸佛菩萨本身,他在没成佛之前,他也一大堆的过失,他能够改过,成菩萨、成佛,以前那些古佛赞叹他,我们今天也能够改过自新、断恶向善,一切诸佛菩萨哪有不赞叹我们的道理。改过,是修行最重要的科目。
业障两个字的意思,略略说过。怎么样忏除?忏悔。忏是梵语,忏摩音译,中国人喜欢把尾音舍掉,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就用忏这个音。中国文字里面,有很接近这个意思的是悔;中国有悔这个字,悔是悔过。所以翻经的法师,就把这两个字合起来,忏悔。这个名词,在佛经里面叫梵华合译,上面一个字是梵语,下面一个字是中国字,梵华合译。忏的意思是自己有过失,能够有勇气向大众宣布,我做了什么什么些坏事情,敢说出来,有这个勇气,这是忏。中国这个悔的意思,是后不再造,以前造作的过失,是已经做过了,以后绝对不会有同样的过失。就是儒家所讲的「不二过」,过只有一次,没有第二次,第二次是改过来了,改往修来,这叫真正忏悔。
忏悔,今天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听到这个名词,普贤行愿,忏除业障,就想到什么?拜梁皇、拜水忏、打水陆,去搞这些东西去了。也有人在家里,拜大悲忏、拜净土忏、华严忏、法华忏,多了,太多太多了,都去拜这个东西去了。你那个罪有没有忏除掉?假如梁皇忏一拜,罪真的就忏除了,那很有效。如果拜了之后没忏除,那你就有问题;问题不是错在方法上,梁皇忏没错,水忏也没错。所有这些忏仪,都是古来祖师大德,根据经教编写出来的,都是经教里面的精华,哪里会有错。错在什么地方?错在我们不解其意、不明其法,只是把忏仪照那个去念一念,那个没有用处。念一念,古人讲「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一面念,我还一面磕头;磕头,一天磕一万个头,古人有个比喻,就好像舂米这个舂碓一样,也无济于事,不管用。那要怎么个忏法?要随文入观,随着经文,把你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改正过来,这就行,这真忏悔。
古德给我们讲,忏除业障有三种。第一种是「伏业忏」,我们能把自己的罪业伏住,这是比较容易做得到的。实在讲,我们今天念这句佛号,持名念佛,诸位要晓得,字字句句都是伏业忏。要是以教义来讲,所有的法门都是忏悔门。忏悔这两个字,涵盖了佛法一切修学的法门。只是忏悔的方式不相同,方向、原理、原则,都是一样的。
我们是用「念佛」来修忏悔法。这一句佛号,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怎么念法,我们会了没有,要去做。菩萨告诉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念这一句佛号,功夫就得力,就能把你的业障伏住;伏住,带业往生,道理在此地。如果你的业障伏不住,你念这句佛号不能往生,古人所谓「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为什么?你这个业伏不住,带业只带旧业,不带新业,不是说带业不要紧,我天天造业,反正都带去,哪有这种道理?过去造的业可以带去,现前造的业不能带去,要懂得这个道理。
你佛号的功夫,要能把烦恼伏住,伏烦恼。伏烦恼,在我们念佛法门里面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你这一句佛号,能把烦恼伏住,烦恼没断,它不起作用,不起现行。譬如,这是真用功、真念佛,大家要会。心里头烦恼起来了,怎么起来?看到顺心的事情,起了贪爱,贪心起来了,阿弥陀佛,把贪心压下去;阿弥陀佛,贪心再压下去,叫它不起作用,这叫功夫。遇到不顺眼的事情,烦恼起来了,瞋恚心起来了,阿弥陀佛,把瞋恚压下去,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把它压下去,绝不叫它起作用,这叫做念佛。念佛不是唱歌唱给阿弥陀佛听的,不是的。由此可知,当你心里头一念不生的时候,可以不必念佛,你心清净,心才一动,赶紧念阿弥陀佛,把你这个烦恼习气,喜怒哀乐爱恶欲统统压下去,不让它起作用,这个人叫做念佛人。这个就是伏烦恼的忏除业障的方法,不能叫它起作用。
我们净宗如是,哪一个法门不如是。佛门里面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烦恼起现行,烦恼起现行,不怕。为什么?你一定会起现行的,你不起现行,那你就是佛菩萨再来,你哪里是凡夫。凡夫一定会起现行,问题要觉得快,觉了,觉就对治迷。这个觉就是代表法门功夫得力,我们念佛的功夫,觉就是佛号能提得起来,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佛号提起来,把烦恼压住,很重要,大家要会念。
这个功夫用久了就产生力量,就会得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功夫浅深次第很多,不仅仅是讲理一心、事一心。如果给你说事一心不乱,小乘四果四向都是属于事一心不乱,那你就知道事一心不乱至少有八个等级,四果四向有八个等级。如果依圆教菩萨的说法,事一心,那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从初信到十信,就有十个等级,功夫浅深差别不一样。理一心等级更多,理一心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换句话说,理一心有四十一个浅深程度不同的等级。不是那么简单的,同样证得理一心不乱,有人是初住菩萨、有人是初地菩萨,不相同;同样证得事一心不乱,有人是初信位的菩萨、有人是七信位的菩萨,也不一样。由此可知,功夫成片,我们每一个人功夫也会有浅深不相同,所以凡圣同居土里面,有三辈九品。你要做不到这样的程度,你就不能往生,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
第二种忏悔是「转业忏」。这是一类很聪明的人,他能够转变,这个很难得,效果非常殊胜,就是把你的思想念头转过来,转凡成圣。怎么个转法?我们这几次也谈到,你看一往一来,我们不是起心动念都为自己吗?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坚固的执着。现在闻佛法明白了,我们观念、念头一转,我从今以后再不为自己了,念念为众生、念念为佛法。念如是、行亦如是,我们的言语造作都为社会、都为众生,转掉了,这就是转凡成圣,这个效果非常非常大。原本我们天天造作恶业,都是为自私自利,都是为了损人利己干这些事情,将来必堕恶道;现在念头一转,决定不入恶道。为什么?恶道的缘断掉了。三恶道的缘是贪瞋痴,贪瞋痴没有了,是非人我没有了,为社会、为大众、为众生。《四书》里面讲,「牺牲奉献,舍己为人」。所以这个一转变,转不但是转三途、转六道,直接入圣人之道,超凡入圣。这个是一类的忏法,这是转变。
可是究竟的忏悔法,一定要把罪业消灭,灭业那才是究竟。能不能灭掉?能。为什么?无量劫来所造的罪业,佛在经上有个比喻,好像一个黑暗的房子,暗室一样,里面是黑的;虽然是千年暗室,我们点一盏灯就把它照亮,黑暗就没有了;把黑暗比作罪业,灯比作智慧。由此可知,定能伏业,能够伏住罪业;慧能够破罪业。
由此可知,我们的修学,依戒生定,因定开慧,这就行了。所以持戒,诸位要知道,持戒如果不能得定,这个持戒是福,世间有漏的福报,不能转业,不能够灭罪;不但是灭罪,伏罪都伏不住,这个一定要懂得。戒要得定,戒就有功德了;戒不能得定,这个戒是福德,不是功德。所以持戒,有福德、有功德,他得定就有功德。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能。为什么有一类持戒的人,他不能成就功德?还是妄想、分别、执着。自己戒持得很严、很清净,难得,大家都赞叹是好事情,可是他还是有烦恼。什么烦恼?看到那个人破戒,那个人不持戒,他还有这些分别;这些分别,就把他持戒的功德破坏掉了,他怎么能得定。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持戒修行的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所犯的种种过失,假如他要真的不见,他不就变成白痴。那为什么叫不见?见如不见,绝不放在心上,是这个意思。修行人总比不修行人聪明,怎么可能修成白痴?哪有这种道理。见如不见,不放在心上,这叫不见世间过。大师后头又说得很明白:「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要见到别人的过失,你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挂在口上,常常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大师说你「自非却是左」,左是下降,你已经堕落、已经下降。在中国过去讲,右面是升,左面是下降。我们上讲台,从右面升,从左面下降,左你就下来了,就这个意思。又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做的不是,我不跟他一样,我不非,我不错;我如果也要跟他一样,自己戒律再严,还要批评别人、瞧不起别人,说别人过失,我自己就有过失。这个六祖说得好,真正是提醒我们,我们自己要修行,成就功德,要真正忏除业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怎么行。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唐朝时代,中国律宗创始的祖师,终南山道宣律师,那还得了。不但当时人尊敬他、赞叹他,一直到今天,提起道宣律师,哪一个不生起恭敬心。他持戒非常的精严、清净,感得天人供养。他日中一食,他中午这一餐饭,天人来送供养他,他都不要去托钵,这么大的福报。有一天,窥基大师从终南山经过,也非常仰慕道宣律师,就顺便去看看道宣律师;道宣律师听到窥基大师来看他,他就要想露一手给窥基大师看看。因为听说窥基大师对于持戒很差,他是一个富贵人家出生的,他的叔父,尉迟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将,这是个豪门贵族出生的。出家的时候听说叫三车法师,玄奘大师找他,劝他出家,他跟法师提出三个条件,他出家可以,但是我要享受。法师说:你哪些享受?他说:第一个,我喜欢读书,我要带一车书去出家。行,没问题。第二个,物质上享受不能缺乏,我要带一车黄金。行,也行。我还要有美女侍候我,我再带一车美女。玄奘大师样样都答应。所以人家称他为三车法师,对于持戒就没有那么样严格了。所以,道宣律师以为窥基大师学问好、有辩才,但是戒律不行,那今天要表演一下给他看了。表演什么?中午天人送供养给我,这个很了不起。窥基大师在山上一坐,坐到中午,天人那一天没送供养来,道宣律师就很失望,本来想表演一趟,来感化窥基的,没想到天人失信了,这天没来,所以也无可奈何。下午,窥基大师下山。到第二天,中午天人来送供养了,道宣律师就责备他:昨天,你为什么不来?这个天人说:昨天有大乘菩萨在山上,整个山有护法神保护到,我进不来。道宣律师听了这个话,身上就流汗,惭愧到了极处,才知道自己存心意念错了,自己有罪业。
这一段公案,实实在在可以为惠能大师这几句话作一个批注。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是你自己以为有过失,他是不是真的有过失?不见得。别人看到窥基大师,这一身的毛病、一身的过失,但是天人看他就不一样。你修小乘戒律修得这么严,天人尊敬你,但是远远比不上大乘菩萨,天人天天送供养你,天人接近菩萨边都沾不上,护法神挡住他,进都进不去,哪里会相同。这些理跟事,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懂得这个道理,罪决定可以消除,决定可以消灭。
但是怎么个忏悔法?古大德教给我们,我们起心动念造作的罪业有两种,一种叫遮罪,一种叫性罪。什么叫遮罪?遮是防止、防范。本身没有罪,它是防范你造罪业。这一类的戒条,这一类的教诲,你要是犯了,都叫做遮罪,这个轻。性罪,不管佛有没有制订戒律,你造作是决定犯罪。以五戒来说,杀生这是性罪,你没有受五戒,你还是有罪,不能说我没有受戒,我杀生就没有罪,没有这个道理。不能说国家制订杀人者死,一定要判死刑,我不懂法律,不懂法律杀人,你就不受死刑吗?没有这个道理。本身就有罪,淫欲是性罪,偷盗是性罪,妄语欺骗众生也是性罪,不管你持不持戒,本身就是罪。五戒里面饮酒是遮罪,饮酒没有罪。为什么佛要把它列做重戒?怕你饮酒,酒喝醉了犯前面的过失,造前面这些恶业,所以酒是防范的,你是破了酒戒叫遮罪,那个不是性罪,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要明了。
往年,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李老师给我们讲《礼记》。《礼记》是我启请的,老师很不愿意讲。为什么?现在谁学,既然没有人学,讲它干什么。我是苦苦的求了多少次,他才给我们讲了几篇。讲到《礼记》,当然一定提到《礼记》批注的人,批注的人是郑康成,郑玄注的,我们采取十三经订本的经本,郑玄批注的,就讲到郑玄的故事。中国人常讲,饮酒三百杯,「三百杯」是有个典故,这个典故就是郑康成的典故。郑康成是汉朝大儒,这个人聪明绝顶。他在求学的时候,他的老师有学问,官也做得很大,可是习气,我们讲的嗜好,嗜好很多,习气断不了,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他还要欣赏音乐。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电唱机,没有这个东西。他家里有乐队,歌妓都是女孩子,在家里养的乐队。他上课的时候,这些女孩子在后面唱歌、弹琴,他一面欣赏,一面给大家上课,后面就用一个布幔围起来,这是他老师上课的情形。学生哪一个不向后面去看看?这免不了的事情。只有郑康成,在他那个地方三年,从来没有看幕后一眼。他的老师注意到,老师晓得,他三年教学的东西,郑康成他一个人完全学去了。可是老师是凡夫,不是圣人,嫉妒心还是免不掉,知道这个学生将来一定超过他,老师不服,想办法陷害他,来整他。所以这个学生,郑康成回家的时候,拜别老师回家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到十里长亭去送行。送行的时候,每一个学生每个人敬郑康成三杯酒,大概有几十个人,郑康成就喝了三百杯,老师是要把他灌醉,灌醉之后,以后整他。哪里晓得郑康成三百杯下去之后,小小的礼节都不失,他有这么大的酒量。所以李老师当时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酒量,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不要了,就没有了,何必制这条戒?三百杯他不醉。这样他离开了,他这个老师还是买了杀手,想在路上陷害他,害他。他聪明,他走了没多远,走小路、岔路回去了。这历史上有这么一段故事,老师也嫉妒学生。你才晓得多艰难、多不容易,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所以遮罪跟性罪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遮罪那就是做法忏悔,依照佛讲的忏悔方法,白众,向大家宣布,我做了一些什么错事情,佛的这些教诫我没有能遵守,我犯了。如果是犯性罪,那这个里面忏悔就有事忏、有理忏,比较上要麻烦。那要真正发自内心悔过,后不再造,求佛菩萨加持,求瑞相、求感应,这些忏悔方法在经论里面很多。在过去明朝末年,蕅益大师就依「占察忏法」,那是依地藏法门,修这个占察法,这个方法的确很有效,地藏三经里面有一部就是忏悔法,《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个里面有教给你忏悔的方法,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一生,用这个方法来修忏悔门,这也值得我们学习。
可是遮罪里面,开缘很多,我们必须要懂得。所以戒律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死呆板的。我在美国,许多同修,她学佛了,先生不学佛,家人不学佛,但是对她学佛并不排斥。学佛之后,她要吃素,吃素家人就困难了。我有一次在迈阿密,有个同修家里,他先生就问我:素菜,如果没有葱蒜这些配料,味道没有了,很难吃。他问我:这个要不要紧?不要紧,可以用。你要晓得,他用一点葱蒜,比吃肉好多了,能够叫他不吃肉,吃一点葱蒜,算得了什么。开缘,如果连这些佐料,都不许他用的话,他就不吃素了,天天还是吃肉,吃众生肉。我们在这里比较轻重,能够让他不造重罪,那个轻罪就可以权通,通权达变,哪有那么计较的事情。
何况做佐料,这在佛门里面决定不许,这在寺院里头。为什么?怕人家讥嫌,人家讽刺,你看那个和尚不守戒,还吃葱蒜。居士你们在家里面,就没有嫌疑了,外头人不会说你的闲话。这个可不可以?可以。有没有过失?没有过失。佛为什么禁止五辛?五辛吃过量就有过失,就像酒一样,它是属于遮罪的。酒喝醉了,才会有过失;有很多人酒喝醉了就睡大觉,他不会犯过失,那个没事。酒喝醉了发酒疯,那个就麻烦了,那才有过失。我们看到很多酒性不错的,酒喝醉的时候,他就找地方睡觉去,这种人就不会有过失。一定要明白事实真相。佛家没有定法,不是一定的,佐料里面配这个,等于说是香料一样的东西,这个起不了作用。料酒,有的人烧菜配这个酒,那个酒在里面不会醉的,你吃那个会醉吗?不会的。那个不叫做破戒。
我过去在台中慈光图书馆,我们工作人员有三个人,里面有一位刘居士,他现在还在,听说已经出家了。山东人喜欢吃大蒜,每一餐没有大蒜就吃不下饭,总要吃几瓣大蒜。厨房里面烧饭的一位老太太,也是个老居士很虔诚的,天天骂他破戒。可是烧饭的,每一天跟李老师煮面,李老师是山东人欢喜吃面,面里头放料酒,加料酒,这个刘居士天天骂他,你破戒,你里面放酒,我们在旁边常常在看笑话。其实两边都没有过失。他那个大蒜吃几瓣不起作用,面放一点料酒也不起作用,都算是配料来用的。在寺院里面,是有人嫌疑,怕嫌疑,在居士道场、居士家里面,没事情,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不是说犯了这一点,滔天大罪了,这个不得了,说得那么严重,真正严重的他都忘掉了。
真正严重是什么?你看沙弥律仪,沙弥戒,身上带钱是犯大戒,我们每天身上都装钞票,这个大戒你不说,那个小的你把它渲染,岂不叫颠倒。佛为什么叫出家人身上不要带钱?也是遮戒,防止贪心,钱愈多就贪心愈重,愈多就愈舍不得,所以说佛禁止出家人手里头有这些钱。身上不能带钱,手上不能够拿金银财宝,都是属于遮戒。我们一定要懂得,这是防非止过一种权宜的设施,知道世尊教学的苦心,处处为我们做许多防范的工作。
这是两种罪,有两种忏悔的方法。在事忏,譬如我们修忏悔法,像刚才所说的,你修大悲忏、修梁皇忏、修水忏,照着仪规上去做,这属于事忏。依照忏仪里面教诲的真正去做,那才有用。不是念一遍,念一遍没用处,要真正去做。如果能够依定开慧,这修清净心,清净心里面生智慧了,然后明了这些罪业的真相。佛在经上讲:「万法皆空。万法缘生。凡是缘生之法,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我们造作种种罪业是缘生的,既是缘生之法,当然也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是一定的道理。
你明白这个道理,契入空性,这个罪就灭了。但是你要不能够契入,这个契入就是我们通常讲证得,你没有证得这个境界,你没有入这个境界,你千万不要想罪业是空的。你吃饭空不空?吃饭不空,这一不空,就一切都不空,一空一切空。你果然能够契入这一切空,你的罪业就消除了。入,像《金刚经》的境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是慧,入这个境界。那再要经前面讲的,「三心不可得,缘起性空」,这个最紧要。你真正得解脱,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这是理忏,从理上修忏悔法。
事上的忏悔,是伏烦恼、伏罪业,让罪业不起现行;理上这个忏悔法,是把罪业的根拔掉,连根拔除,真正是「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盘」,这才是究竟的忏悔法。这种忏悔法从哪里下手?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十个入手的方法。佛讲:「有十桩事情,是顺着生死」。也就是说,这十桩事情,如果你有,你决定是在搞生死轮回,你脱离不了三界、六道。另外有十桩事情,是可以让你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也有十条。
我们要先忏除随顺生死的十种错误的心理。这十条,第一个就是妄计人我,起于身见。妄是虚妄,没有这个事实,计就是执着。你虚妄的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执着别人那个身体是人,从这个里面生起严重的我执,佛把这个列在第一条。第一条叫身见。我们在见思烦恼里面,见惑五大类,第一类是身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是我们错误的见解,头一个就是身见。身见是怎么来的?不了解事实真相,在事实真相里头生起严重的误会,把这个身当作我,于是这里面就起是非人我、颠倒妄想,这轮回的根本。你要问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一桩事情。这是佛把轮回的根本、轮回的原因,给我们说出来。
所以佛法里面的善恶,为自己就是恶,为别人就是善,它这个标准是这么定的。为自己,增长我见、增长我执,这个东西多麻烦;不为我了,为众生,我执慢慢就淡薄了,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欢欢喜喜、快快乐乐,为众生、为社会。无论我们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为社会、为众生服务的,都是真正做到牺牲奉献。实在讲,牺牲奉献里头还有我执。谁牺牲?我牺牲。谁奉献?我奉献。「我」还没有忘掉。牺牲奉献都没有,法尔如是,自自然然我就是这个作法,所以把我给淡忘掉才行,为众生。
第二种,内有烦恼。烦恼就是是非人我、贪瞋痴慢,无量无边的烦恼,里面有,外面有诱惑,这个东西麻烦大了。外面的诱惑,有人的诱惑、有事的诱惑、有物的诱惑,诱惑太多太多了。今天的社会,步步都是陷阱、步步都是火坑,有几个人能够一帆风顺走过这个险道?太难了。你要没有真实智慧,没有不被诱惑的,这个造作的恶业就重,必定是增长无明、增长烦恼,也就是增轮回生死业,这是第二种应当要忏悔的。
第三,内外缘统统具足,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作善的那个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看到别人行善,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他都干出来,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忏悔的。
假如我们自己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我们做好人、行好事、存好心,所做的这些还要遭遇到好多苦难,好人做不得。误听了人家的话,说是「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完全就坏了。说这两句话,不是佛说的,魔说的,那你不就是跟魔去学去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
佛在《金刚经》上有一段话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此经是指《金刚经》,《金刚经》好!受持是依照《金刚经》的教诲去做,依教奉行,这好人!但是被人家轻贱、被人家轻视,就是刚才讲,被人家侮辱、被人家轻慢。佛说:「这个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他要不受持《金刚经》,要不学佛,将来会堕恶道,现在学佛,这样认真努力修学,还被人轻贱、被人家糟蹋,这个人的罪业现在就报掉了,将来不会再堕恶道。不但不堕恶道,「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有成就,你看这多好。所以我们听了佛这些话,心里得到安慰,佛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遇到逆缘,遇到逆境,心地要非常坦然,要认真去思过。别人毁谤我们,我们好好的想想,我有没有?如果有,赶快改;要没有,好好的勉励,决定不能做错事。「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就好。绝不要怪别人,不可以有一念瞋恚心、报复心,那就错了,那我们又堕落了,我们对他还是恭敬心,还是感恩之心,他替我消灾灭罪,他是我的大恩人,我怎么不感激。我自己的修学,还念念给他回向、给他祈福,这是我们应当要这样作法的,佛教导我们的。
第四,如果我们有这个罪业,身语意三业,无恶不造,也就是常讲的造十恶业。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里面,贪、瞋、痴、慢,还要搞这些东西,那你就要认真求忏悔。这个忏悔是发露忏悔,我们没有勇气在大庭广众之下发露忏悔,至少要在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有一些人忏悔,在佛菩萨面前,自己默默的在忏悔,那个说话,看到他嘴巴在动,一句都听不见,恐怕佛菩萨也没有听见。佛教我们发露忏悔,发露忏悔是说出来,不要隐藏。由此可知,这种忏悔,是很想忏悔,又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这个业障是忏不掉的。所以说在佛菩萨面前,你还不肯发露,还不肯高声说出来,可见得你忏悔的意愿不真;真的,不但是在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在一般善知识的面前,都应当发露忏悔。
第五,佛说,造的这些恶事,虽然你做得不是很多,但是你的心,恶心遍布。你作恶不能作,那是缘不成熟,如果缘成熟,你的恶事也就遍布。造恶说实在话也要有福报,没有福报只能作小恶,不能作大恶。大福报的人才可以作大恶,他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他有福报能做到,一般没有福报的人,作大恶也作不了,只能作点小恶。虽然是小恶,他的恶心可不小,别看他是恶心,这个是要知道的。
第六,作恶的意念相续不断,日夜相续不断,这个不好。所以白天造恶,晚上作梦还在造恶,还在做坏事情,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说可怕不可怕。佛在经上讲的这些事情,实在讲都是现在我们一般恶行的现象,佛讲得一点都不错,一点也不过分。
第七条,隐瞒自己的过失,推诿自己的过失,自己造作一切的过失,把责任推给别人,这个恶就大了,恶就重了。自己造作的自己要勇于承当,勇于认过,你这个过才能够忏除,如果说隐瞒、掩饰、覆藏,这个罪业就重了。所以佛教给我们,要积阴德,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要隐藏,你这个福德愈积愈厚,将来果报就殊胜。罪业可不能覆藏,罪业不管造得多少,都希望别人知道,知道怎么样?这个人见到你骂你一声,那个人责你一声,这果报掉了,统统报掉了。自己造的种种恶业,要赶快报掉;自己积的那个善,不要让人知道。你看现在一般人,他恰恰颠倒,他造的恶,不想让人知道,一点点善,还要把它宣扬成大善,让大家恭维你、赞叹你,善都报光了,恶统统攒在那个地方还没动,到阎罗王那里算总账,这就坏了。这是愚痴人,不是聪明人,佛教给我们有道理。
第八条,我们现在一般讲,顽固、固执、跋扈,不能听别人的劝告。起心动念、言语动作,都跟别人冲突,喜欢跟别人对抗,搞这些玩意儿。好胜心切,不认输,争强好斗,这也是习气,这是大毛病。佛给他讲因果报应这些道理,他不相信。我在初学佛的时候,那时候刚刚出家没多久,有一些老法师,比我老,不算真老。我那个时候三十岁出家,大概他们也只有四、五十岁的样子。有一天,我听他们几个人在谈话,我也在旁边坐着,听得我寒毛直竖。他说什么话?佛经上讲的因果,你相信吗?我听得吓坏了。他们是出家人,平常对居士也讲因果报应,自己不相信。难怪,李老师从前说了一句谚语,说什么?「和尚怕居士,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虽然好像是笑话,这里面有很深很深的道理。
在末法时期,学佛成就的,我们以这个念佛往生,看看历代的《往生传》,出家人往生的少,在家人往生的多,在家人往生的瑞相,往往我们看到希有。就是在最近这三十年当中,台湾还有站着往生的;在家女居士老太婆,站着往生的。坐着往生的就更多,预知时至,没有病苦。但是这几十年在台湾,出家人往生的,像这种瑞相的,一个也没见到,别说站着,坐着的一个都没有。
真的,李老师讲的话没错。为什么?我们细细想想,这个出家,身出心没出。心里比在家人还要执着,他出了他自己这个小家,找到一个庙的大家,那个家比他自己的家大多了,眷属也多多了,财富也多多了,增长贪瞋痴慢,造作无量的罪业,不是没有,确确实实是有。这些事情,我们都要提起高度的警觉,不是好事,非常可怕,怕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堕落三途。
第九条,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没有惭愧心。惭,用我们现代的话说,良心的责备,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心里头不安叫惭;愧是外面人的批评。不怕别人批评,就是不怕舆论。圣贤人,佛菩萨,他不畏惧佛菩萨。
如果我们把《无量寿经》多念几遍,经里面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是无量无边,没有人能计算得出来」。佛在经上举了个比喻,释迦牟尼佛弟子当中,神通能力最强的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以他的聪明智慧,他能够在一日一夜,知道我们大千世界里头星球的数目,他能够算得出来,这个大千世界多少星星,星星里多少众生,他能算出来,他有这么大的能力。佛说:「假使一切众生都证得辟支佛果,神通道力都像目犍连一样,共同来计算,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都算不出来。」西方极乐世界繁华、热闹,比我们这里好多了。佛又说:「那个地方的人,生到那边,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们的智慧能力统统恢复,几乎跟佛一样」。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他们能看得见,我们看不到他,他们能看到我们,我们在这里说悄悄话,对方都没听清楚,西方极乐世界全听去了。你怎么能瞒得了人?我们此地起心动念,人家全知道,他们有他心通。所以我们自己以为,做一些坏事没有人知道,可以瞒过人。对,这个世界五十亿人口,你可以瞒过他,西方世界无量无边的那一些菩萨们,一个都瞒不过。
我们如果真正相信、真正明了,你就不敢动一个恶念,动一个恶念,佛菩萨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人人知道。你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拉着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人个个瞪眼睛,你怎么可以来,一个恶人,你来不是把我们的环境破坏掉了。西方世界的条件,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要修上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可不能干恶事。一定要晓得,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极乐世界的佛菩萨统统看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但不敢做坏事,不敢恶口,不敢妄语,念头一个恶念都不可以,我们才能拍胸脯决定往生。
前两天,美国有一位居士,也是我们一个老同参,他生病,打个电话给我,第一句话问我,他说:我会不会堕地狱?我就老实告诉他:「你会不会堕地狱我不知道,这个事情要问你自己,你自己念佛修善,怎么会堕地狱?如果你自己念佛还造业,那就不能避免,那个就难了。」所以我就劝他去念《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多念几遍,想想看自己造的是什么业。如果你造极重的地狱罪业,只要你那一口气还没断,还有救。怎么救法?忏悔,求往生,要真正忏悔,从内心里面去忏悔,后不再造,你可以不堕三途,你还能带业往生。这个例子佛在经上有,在历代念佛往生,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有,造极重罪业的人,真正回头,真正忏悔,都能往生,如果你要不相信,你继续再造,那就没有法子。你真正觉悟回头,后不再造,都有救。佛菩萨大慈大悲,不会记着众生的过失,佛菩萨不会记这个。连惠能大师都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佛菩萨怎么会记得众生的过失,没有这个道理。问题是自己造作这个罪业,就是怕性罪,这个东西麻烦,一定要靠自己认真去忏悔。
最后一条,就是不相信因果报应。真正相信因果报应,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会收敛。为什么?知道果报太可怕,决定不敢尝试,这些都是事实。我们自己想想,这一生真正是有幸,遇到佛法,才明白这个道理,没遇到佛法之前,这些罪业我们常造。过去生中,我们虽然没有宿命通,但是想想看,恐怕还是不能避免,想当然耳,一定也是这个造法。
这一生当中,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佛讲的这些罪业,我都造作过,学佛以后才明了,我明了的是比较早一点,实际上早也不算太早,我二十六岁才学佛,才明了这桩事情。抗战期间我十几岁,杀业就造得很重,喜欢打猎,杀业很重。所以很多算命的给我看相,说我短命,我相信。为什么?杀生太重,怎么不短命。这一生,生活非常之苦,跟家人不能团聚,我也相信是业报;我杀生,叫鸟兽一家不能团圆,我应当受这个果报。我造的是什么因,应当要受什么果报,这怎么能避免。真正懂得之后,佛菩萨救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真正改过自新,不再为自己了,为佛法、为众生。又遇到净土法门,这一生才真正得到一个圆满,得到一条生路。怎么样报佛恩、报众生恩,怎么样报以前我们杀害那些众生的过失,唯有弘扬佛法,把这个殊胜的法门介绍给大家,大家将来念佛都生净土,都成佛了,我这个罪业大概可以消除,才可以能够灭除业障。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