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新译(14)
时间:2016-10-18 21:36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次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http://www.amtb.tw/rsd/moral/moralityhall.html
清朝昆山周梦颜安士氏述/民国蓬岛思尼子新译
人能如我存心。
【发明】先要看清楚「存心」这两个字的意义,然后才讲到「人能如我」;又须先认识心是什么东西,然后再讲存与不存。就像教人取宝,必须先要知道藏宝的地方。
⊙人心与道心的分辨,是儒家千古以来,圣人们代代相传的真正命脉。道的根源出自上天,这只不过是模糊、类似的话,并非孔子、颜子道脉的宗旨。而世俗学儒的人有意毁谤佛教,凭空造出「释氏本心」、「儒家本天」的说法,伤害了自己的心学渊源,独独将镇家之宝让给佛教,实在非常让人惋惜。于是知识浅薄的人,竟然有跟随附和这些说法的,哪里会有大圣大贤起来纠正这种错误的言论呢?
⊙圣贤人的学问,只不过是要人求得「放心」二字。但心既然放下了,谁还会再去求它呢?一放一求,好像是有两个心;如果没有两个心,为什么又说求与放呢?这个地方应该反复去研究,不可以草率地带过。
⊙儒家谈论「心」,到了「灵性不迷惑,具足一切理,顺应一切事」的说法,真是精确纯正极了!但这种义理本来是出自《华严经》、《楞严经》的各种注解,孔子、孟子以后,周敦颐、程灏兄弟以前,儒家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说法,朱熹将它揭露出来,不能说无功于儒家。
⊙朱熹在十八岁时跟随刘屏山求学,屏山认为他一定会热衷于科举功名,但是搜查他的书箱,里面竟然只有《大慧禅师语录》一套(详见《尚直编》与《金汤编》)。他屡次与吕东莱、张南轩参访各地禅师,与道谦禅师最谈得来,常有警醒、启发(道谦禅师去世以后,朱熹写了祭文,记载于《宏教集》)。因此,在《学庸集注》中所阐述的心性,稍微接近于禅意。他晚年住在小竹轩中,常常读诵佛经,着有〈斋居诵经诗〉。若说朱熹完全不知道佛典,那就错了!(鲁公与孔子谈得很投机,孔子很称赞他。鲁公说:「这不是我所讲的话,我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孔子说:「您已经入道了,直心就是道。」既然如此,那么爱护朱熹的人,正不必替朱熹掩饰才是。)
【论心】
心不在内
愚痴的人都认为心是在体内,只是因为误认五脏六腑的心就是灵性的本体罢了!殊不知一个是有形状的心,会随着躯壳而生死;一个是没有形状的心,不会随着躯壳而生死。有形的心是在体内,无形的心不在体内,如果说是同一种东西,那么尧舜与桀纣的心,相差就像天地那么地远,为什么同是犯了心痛的病,却都是一般的诊候、一般的疗法呢?既然如此,那么服药的心与善恶的心,很明显地就是两种东西。
心不在外
有人怀疑:有形相的既然不是心,那么能知能见的必定就是心。但是所知所见的东西都是在外面,足以证明能知能见的心也是在外面呀!曾经试着闭上眼睛回转过来观察,只能在面前看到它的形体,而不能从眉根、眼底、面皮里看见它的形体。譬如身体在室外,所以只能看见室外的墙壁、窗户,不能从窗户中隐约地看见里面。实话说,不是这样的!知苦知痛的也是你的心,别人吃黄连,你不说苦,蚊虫叮咬你的皮肤,你就喊痛,怎么能说心是在外面啊!
心不在中间
有人怀疑:心既然不是在里面,又不是在外边,一定是或出或入而在中间。实话说,不是这个样子!如果有出有入,就不是中间;定一个中间,就应该是没有出入。况且你以什么作为中间呢?如果在皮内,仍然是里面;如果在皮外,仍然是外边。若还要去找中间,那只不过是皮肤纹理与皮下肌肉之间的污垢罢了,难道这就是你的心吗?
心非有在有不在
有人说,心若是不存在,那么眼睛就看不见,耳朵就听不到,吃东西就不知道味道。如果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吃东西知道味道,这就是心有存在了。既然这样,那么心本来就是有时在、有时不在吗?实话说,这是六识而不是心。而且像美女在前,就会产生爱慕,这是因为眼睛与美色相对而成为识;说到酸梅,口水自然滋生,这是因为舌头与滋味相感应而成为识;登上高处往下看,两腿自然会发抖,这是因为身体与接触的对象互相迫近而成为识。如果认为这是灵性不昧的本体,那么相差就太远了。「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所说的就是这个。
心含太虚
《楞严经》中,佛告诉阿难:「十方虚空存在你的心中,就像一片云朵飘在太空里。」
⊙佛与阿难以七个地方来征询心之所在,七问七答,完全破除阿难的妄心,然后渐渐显露妙明真心,使阿难心地空旷而后大悟,这一段可说是深切显明啊!
【按】「心」字既然含糊,那么「存」字也不是准确的。如果一定要述说出来,那就将错就错,姑且以「未尝虐民」及「救人之难」等作为帝君的「存心」,仰赖而效法他,这是可以的。
>>续载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