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群书治要360》的课程,上一次跟大家交流到,是“贵德”部分第十个纲目“学问”。我们一看到“学问”,就想到求学问首先一定要立志,有高远的目标。这个目标,它就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成为自己用功不懈的动力。
确实,我们看到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缺乏目标,养尊处优,享福多。人真的,没有目标,在福报当中他就堕落了,被这个顺境给淘汰了。从小不愁吃穿,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一没有责任感,悠悠放任,都是享福,觉得都是应该的。看了实在不忍心责备他们,只觉得蹉跎人生宝贵的光阴,还是我们对不起这一代的孩子。因为我们不懂让他从小立志,从小有努力的目标,从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到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他从小就是这个态度,他有努力的方向。
孔老夫子是至圣先师,他老人家修学的心得当中就提到,他十五岁就立志于学圣贤之大道。这个圣贤大道在《大学》当中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人生的目标就是带给天下人安定和平,那这个是任重而道远,一生努力不懈的目标。
我们看夫子十五岁就立这个志,所以他的人生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不是偶然的。夫子影响的是两千多年来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有依照夫子教诲的,家庭幸福。这个齐家不只齐了他自己的家,齐了天下的家。夫子的后代,八十几代不衰,都出圣贤人,历朝历代都是。我们遇到夫子的后代,当官,清廉,有奉献精神;当老师的,教学不倦。我们遇到都非常优秀,在各行各业都做出贡献。所以我们教育界的人,立志就以孔老夫子为榜样,您也可以开两千多年不衰的家道。因为难行能行,夫子那个时候承传道统很难,现在也很难。您有这一份承担,这无量的功德就庇荫你的后代子孙。
不只家庭受益,我们看到历朝历代,只要奉行夫子的教诲,依他的教诲去为政,一定成就一个盛世,治国。现在美国都将孔老夫子圣诞定为教师节,等于夫子已经成为天下人的老师了,他为整个天下的安定和平做出贡献。70年代汤恩比教授,他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他有通盘的领会,他是一个英国人,讲到了,“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要靠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就是要靠中华文化儒释道的教育了。所以夫子的教育、夫子的智慧,对于二十一世纪将是能不能走上安定、幸福关键的指导智慧了。
那当然,首先人能弘道,我们华人,中国人,得先好好学习夫子的教诲,自己能修身、齐家、治国,进而为世界尽一份我们的本分,带给世界安定和平。所以学首先要立志,立了志向,我们看到前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到的句子,一百五十一句,开头便说,“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这“教不厌”代表他有利益天下之心,他才会不辞劳苦的去讲学。就像夫子、像释迦牟尼佛、像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基督教的耶稣基督,他们都是竭尽全力的从事教化的工作。因为“人不学,不知道”,他学了才能断恶修善,改变自身的命运。人心善良了,风调雨顺,国丰民安,这是从根本能够真正利益人,根本化解人世间的灾难。
而“学不倦”也提醒我们学习要主动,任何学问有成就的绝对不是父母督促、老师叮咛,这样不可能成大气候,都是自己主动,而且精进不懈,不厌倦,就是很有恒心。下功夫在“治己”,这又告诉我们,学问首先下手处在对治自己的习气,所以“物格而后知至”。你不对治习气,去掉烦恼,那我们就变成习气的奴隶、欲望的奴隶了,就谈不上去利益别人。自己都变欲望奴隶了,不可能利益别人。所以必须格物,物格了,烦恼轻智慧就长,所以叫知至。有了智慧,有了觉照,时时观照自己的心诚不诚,意正不正,念头一不对了,马上“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那个诚意、正心可以保持。心正,他的修养不断提升。修养提升了,自自然然唤醒身边家人、朋友的本善之心,产生正己化人的效果,家齐。你的家庭、你的团体又是社会的榜样,达到影响社会国家的力量。而且这个力量很自然,不用刻意去广告,有心的人自自然然来向他请教。我们看教育界吉林松花江中学,我看去过他们学校参观的应该几百所学校跑不掉。
前不久,我们有机会接触江苏一家民营企业,固锝公司,他们员工有三千人,他们落实师长提的“家文化”的理念。他们的员工很团结,而且三千员工不打卡。这个董事长讲,“哪有回到家还打卡的。”信任每一个员工都爱这个家,都为这个家付出。有一个员工离职五年了,后来生了重病,同仁一知道,马上整个公司发起捐款。连离职五年的员工都当家人一样看待,赶紧把钱给他送过去,助他一臂之力,这是最危急的时候。所以这个公司,微软、IBM,很多大的公司都去他们公司挖宝,超过一千家。他就把自己公司建好了,家齐了,确实产生对整个国家社会非常好的影响。
当时候我们在看到,他谈到他公司是怎么经营“家文化”,那马达加斯加的大使,马其顿的大使,他们听完以后说,“我们以前的印象,觉得在中国好像劳工有时候都会被老板欺负的,怎么你这个老板这么好?”所以您看,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依照老祖宗的教诲去做,真的是让中国人在世界上都得到人家的尊重,那个大使说看了很感动。甚至于说,以后要到他们国家去投资的,是不是先去师长那里上上课,先到这个公司去培训培训,然后再到他们的国家去。所以这种“家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确确实实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国度的人统统都认同,都感动。所以真理是相通的,中华文明应该是世界的魄宝。确实本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接触到这些东西,跟他本善相应,统统非常认同。
我们从夫子立志的态度到夫子治学,很强调力行。夫子每天非常刻苦,时时观照自己有没有“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都在道德学问当中下功夫,在自己的习气当中下功夫。所以确实都是做到“学不厌”,还有“治己”的功夫。
我们看到下一句,一百五十二句,这一句当中也都告诉我们,求学很重要的一些态度。“君子学以聚之”,学问要不断的积累,不怕困难。“问以辨之”,代表求学问,不懂的,“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一点很关键,“能亲仁,无限好”,但我们得要好学、好问,才能得大利益。所以养成一个习惯,听不明白的,看书看不懂的,赶紧把它写下来,遇到专攻这方面学问的人、有经验的人,赶紧向他请教。
我们想想,怎么我们请教人家学问这么不主动?这是结果,原因是什么?没有动力。为什么没有动力?因为没有发愿,或者愿发了不彻底,没有保持。比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真正以这个为我们的本分,我要传道,要让学生们都能明白人生的道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我得先懂道理,我得先活出有意义的人生,那他的学习决定是主动积极的。因为他早一点明理,他就早一点利益学生。慈悲是动力,利益学生是动力,所以他一不会了,他就去请教别人,他怕误人子弟。他要解惑,那他自己还在迷惑当中,他怎么去帮人家解惑?所以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问,是我们的使命感不足,要从根本反思,进而要下功夫。不能消遣圣教,不能玩弄圣教,要学了就一定要把它学彻底。就像《中庸》里面,“有弗学,学而弗能弗措也”,他一定要把它学到,他一定要把它行到彻底。这个是有志气,做圣贤的好弟子。
“宽以居之”,这个提醒我们,学圣贤的学问一定从厚道学起,忠厚,不苛刻,有宽恕的态度。“仁以行之”,仁慈博爱的精神终身奉行,广行于天下。夫子对子夏讲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就是把这些圣贤的大道利益天下之人,是这个胸怀,不是学一学就自己快乐就好了。
接着我们看一百五十三句,我们把它念一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这一段经文讲到了,工匠想要,这个“欲”是想要,“善其事”,就是把他的工作做好,做到尽善尽美、日新又新的话,他“必先利其器”,必须先让他的工具很精良。俗话讲,“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要砍柴砍得好,你首先得把刀这个工具给磨好。它是借由这一个比喻,接着来彰显下一句的道理。“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这个士人想要宣扬、弘扬这些伦理道德、道德仁义,所谓“五伦十义”。确确实实人懂得“五伦十义”了,身心安康、家庭安定、社会和平,人与人不会有冲突了。这是读书人的责任,因为读书人明理,就有这个责任去教育大众。
所以在古代,读书人很受尊重,私塾老师很受尊重,因为他宣扬圣教。你不宣扬圣教,家庭亲不了,他不懂道理。那当然,读书人也以这个为自己的责任,所谓“君子不耻身之贱,耻道之不行”,伦常大道不能推行,是他的羞耻。“不忧命之短”,不怕自己短命,活一天,尽心尽力做什么?帮助老百姓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不忧命之短,忧百姓之穷”。老百姓现在最穷困的是什么?这个时代不单是穷在生活,很多地区是很富足的,穷在思想观念的错误、偏颇,结果造成一生的痛苦。现在忧郁症、自杀的人太多,很多都是价值观的偏颇,从心理上的烦恼、痛苦延伸到身体的疾病,以至于家庭社会的劫难。
我曾经第一次到上海,那已经是2004年,当时候有一位女士,她也是企业界的人,她认识很多企业家,她给我说到,她说她有很多企业家的朋友,他们穷到只剩下钱而已了。我当时候印象很深,所以再读到这一句说,“忧百姓之穷”,就体会到,真的,人没钱,但是心里很朴实,很知足常乐,他日子还很好过。就像我们有朋友到西藏去,他们连菜都吃不上,只有青稞面可以吃。你真的要吃青稞面以外的,什么黄瓜、马铃薯这些东西,你要吃那个东西去买,要四、五个小时的路程。他们的生活,在我们大都市的人一看,“拜托,那还是人过得的日子吗?”可是人家的笑容这么灿烂,那么好客,他家里已经没有这些粮食了,看到客人来了,盛情款待,重义轻利,不会想自己。所以真正人生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懂得感恩,懂得知足,不去计较。
我们朋友还提到,他说他们住到旅馆里面去,那旅馆都没有锁,结果一个十九岁的女孩看了就发火了,说,“我们东西都放在这里,你们怎么连一个锁都没有?”那服务小姐说,“我们从来不丢东西,你放心、你放心。”她还是不能接受,她说,“你赶快去给我买一个,不然你的服务太差劲了。”她说,“我帮你看。”她还是不愿意,最后没办法了,人家只好去买一个锁。这个使我们反思到,到底是这个从大都市来的人文明,还是住在西藏的人文明?人家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家做到了。我们在城市里面这些种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我们还觉得我们比较有见识,这样叫正常。
所以看起来好像是穷人比较穷困,我看这个时代,越有钱的人越危险,烦恼越多。有时候打开报纸,某某地区首富自杀。这么有福报,就因为人生不知道意义何在,不知道怎么去掌握人生的方向盘,最后变成令人伤痛的结果。那不只是这么有钱的人,我们看每一年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自杀的,这些学历都很高,而且很多都是名校。看起来他成绩好,没有苦难,事实上他可能比成绩不好的人更大的苦难。因为你没照顾他的心灵,“成绩好,不用担心了。”他的得失心越来越重,他嫉妒心越来越重,他得失心控制不了了,最后就可能经不起挫折,就寻短见。假如有老师、有读书人教导他孝悌,念父母的恩,这种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读书人宣扬伦理道德刻不容缓,真的是“忧百姓之穷”的人,决定尽心尽力提升自己,去利益他人。
韩国人曾经,这应该也是这十来年的事情,社会动乱,离婚率、犯罪率越来越高,一群读古书的人在他们祖先牌位前忏悔,说他们读圣贤书却不能够改善社会风气,是他们的过失。我们听到这一段很感动,这确确实实是读书人的气节。我们想起孔老夫子讲的,“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丘之罪也”。夫子说到,诗书这些伦常大道没有人去宣讲,礼乐这些教化没有人去发扬、没有人去奉行,都是他的罪过。所以夫子是我们读书人永远效法的一个榜样。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时时下功夫,要从根本。读书人发了这种志向,弘扬大道,但要从哪里下手?“必先读其书”。先觉觉后觉,他自己得先明理觉悟了,他才有可能去能觉悟他人。《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己要下功夫在恢复明德。“明”是智慧,“德”是德能、福分,自己要下这个功夫。那要恢复自己的明德,首先要知道障碍在哪里。明德是本有,他现在是被分别执着、被习气给障碍住了。你读书了,你就明白。明白叫理解了,理解了接着要力行。所以明理叫看破了、看懂了,看清楚自己的分别执着习气在哪。那行呢?力行是放下,放下习气、放下分别执着,就可以恢复明德。
我们真的没有读经书,我们真的没有听经,确实都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比方,我们读经,“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读明白这一句,怀疑自己这个疑心放下,把自信心找回来了,这个是读经。我们听经,听懂一句就知道怎么样下功夫。我们听师长讲到,“念头里面有高下见就是傲慢。”高下,我长得高,他长得矮;我学历高,他学历差;我家有钱,他家没钱;我先学传统文化,他后学传统文化;我有智慧,他没智慧。这个高下的念头很可能念念相续,但没有师长这样点出来,讲明白,我们真不知道起心动念都是错误,学了老半天都没进步,又根本不知道问题在哪。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不是坏事情,日日知非,可以日日改过。所以一定要突破什么?习气使然,浑然不知。我们这个傲慢的习气随时都在,都看不出来,现在听明白了,善观己心,在每个念头。一发现傲慢了,发现有贪嗔痴了,赶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把它转过来。所以要能对治习气,首先得先明白道理,明白问题在哪里。所以一定要深入圣贤经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才能如海。
我们立了很好的目标,首先得要先深入经典,明理,而且要懂得厚积薄发,懂得潜下心来修学。我们观察,确实很多人很有忠信的特质,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他不怕苦、不怕累,尽心尽力做;那也很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完成。但是他尽心尽力去做,去弘扬文化,但弘扬文化,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大根大本在格物、在修身。格物、修身,那可非一日之功。古人留了一段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他用功在格物致知,在突破自己的习气,无遗力,就是没打闲岔,就一心一意向着道德学问的提升。“少壮功夫老始成”,少壮的时候就明白这些道理,就一直下功夫,确实是越挫越勇,到老的时候才觉得功夫得力。“纸上得来终觉浅”,你从纸上、从书上学来,那个明理,只是知道,他不见得有悟到,悟到又还不见得有做到,体悟到了还得要不断的下功夫才行,你做到了,你才能真正契入,才能得到。所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每一句经句,学到了,更重要的这句句都要做到,都要落实。
假如对这些道理没有透彻明白,没有能够常常提起观照,那你一做事,慢慢慢慢就跟着习气在做事了。我们很冷静来想想看,我们在处世、工作当中,能不能观照到我们的念头?以至于我们所讲的话,跟人应对,所做的事,一言一行跟经典相不相应?我们有没有在这样观照?还是做做做,“好累!”根本也没观照到符不符合经典,假如不符合经典,那不是在弘道了,那可能是以身谤道了。
所以有远大的目标,“高高山顶立”,你得“深深海底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得从格物下手,你得从明理下手。这个时候你不潜心修学,静下来反省,静下来听经,很难明理。你听经听得少,读经读得少,心浮气躁。读的时候,脑子里统统都是事情,心都定不下来,越忙越厉害。护念自己一定要了解到自己整个修学,它解行一定要是平衡的、是得力的。你不能只有行,慢慢的都是习气做主,观照不了,解不了,不得力了。所以修学的路上要护念好自己。
假如我们是领导者、从事教学的人,那我们也要护念好我们团队里的人,他的修行、他的修身怎么平稳,怎么在深入经典跟工作当中能够解行相应,不断提升。我们看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羔,子路就替子羔找个机会去当县官去了,到费县去当县官去了。孔子跟子路讲,“你要害人家的孩子?”子路就讲了,“那里有地方、有老百姓,他边当官边学习不是很好?干嘛一定要先读书,只是读书而已?先让他去当官,他边做边学不就好了吗?”大家想有没有道理?其实,我们现在学传统文化只要学半年、一年,讲什么都很有道理。道理大家都很会讲,但是给人家出主意到底适不适合那个人?理讲了好像听起来没错,那叫契理。契不契机?
子羔的整个学习状态能不能平稳,孔子最清楚。子路是同学,他是依他的想法给人家建议,所以孔子说,“你不要害人家的孩子。”子路也讲出一套道理出来,结果孔子说,“最讨厌的就是好狡辩的人。”对于子羔这样的弟子,夫子很清楚,希望他在这些为政的道理更融通之后再去做。不融通,时机还没到就去做了,那不是拿老百姓当试验品了吗?
能潜心修学是有非常正确的认知的人才做得到,不然人家怎么讲,他一下就受影响,“现在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很有道理。”自己的修身为本、格物致知容易忽略掉,那弘扬传统文化,他走不长久。所以很多人也很努力,做到最后烦恼很多了,不愿意做了,否定团体、否定传统文化,这个也有。他认知正确了,有这个基础,正知正见,他走得长远,都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
接着,《易经》里面讲出来,引《易经》的话,“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一段经文也讲到了,读书明理,而且读书的时候,记住了很多宝贵的教诲,时时观照、提醒自己。读书又能看到很多历史上圣贤的风范,效法他们,学习他们。所以“多志”,这个“志”是能把它记住,言字旁这个“志”。记住以后又能不忘这些教诲,不忘这些榜样,向他们学习。“前言往行”,就是能用心领悟古圣先贤,历史上这些留名青史的人,他们的嘉言懿行。进一步,“以畜其德”,能用这样的态度来求学,这个“畜”就是培养,就是积累自己的德行。
我们看到“前言往行”就想到,比方,我们一想到孟子,他有哪些前言、哪些嘉言提醒我们?“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这一段话,我们印象就很深了。你用爱心去对待那个人,反而不能让他跟你亲爱,要反过来,我这个仁爱心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我有控制的念头,还是我没有设身处地以他能接受的方法去对待他?“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我们做管理工作,带领底下的人,不能把他们管理好,“反其智”,我的智慧不够,要赶紧去提升。“礼人不答”,我们对人很有礼貌,对方好像不是很接受,不是很理会我们,那是不是我们还是态度、内心不够恭敬?人家可能觉得,“你都做表面功夫而已了。”所以任何事情、任何的因缘,只要结果不如意,不要指责对方,能反省、反求诸己,从自己心地下功夫。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自己的心念一转,这些人事环境就跟着起变化了。道家也讲“正己化人”。
我们想到曾子,他的“前言往行”。曾子不简单,我们在《德育课本》,你看他伺候他的父亲这么恭敬,在一旁恭恭敬敬伺候父亲吃饭,每天晨昏定省。父亲喜欢吃的,其实已经没有了,父亲说,“还有没有?”马上,“有。”赶快再去想办法。就为了父亲,能让父亲高兴,他再怎么辛苦他都很欢喜。心中只有父母,在这个《二十四孝》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包含曾子能跟母亲连心这种德行。
我们想到颜子,颜子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记这一些话很好,你一想起来,马上充电,“士不可以不弘毅”,“有为者,亦若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不断的这么去观照、去反思,确确实实德行就不知不觉在提升了。你能念念保持这个态度,那三年、五年一定可以成圣贤。
《德育故事》当中都是表现出来的跟八德相应的这些令人感佩的风范。像孝道,想到大舜,父母对他这么不好,他还“孺慕号泣,负罪引慝”,都觉得还是自己错。真的,人一看到舜王,哪有人不惭愧?哪有人不尽力去行孝呢?看到悌,开篇,“泰伯采药”,当哥哥的人,连国家都可以让给弟弟。假如刚好,我们前两天跟兄弟姐妹还在那争个东西,看到这个故事就生惭愧心了。忠信,我们看忠,这多忠臣不畏生死,为国家、为自己的君王牺牲。包含,忠臣表现在为大局着想,让整个朝廷都能够和睦,他能容别人的毁谤污辱。王旦就是一个好榜样,人家都批评他,他还肯定那个人,“我做宰相做这么久,过失很多了,他们给我提意见是爱国。”对方寇准听到了,一定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这个是忠。信,我们一想到信,“季札挂剑”,“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真的,每天读《德育课本》,决定“德日进,过日少”,“以畜其德”。
曾国藩先生,近代在学习传统文化,他算是学得好又做得好,当到四省的总督,汉人的成就,在政治上的成就没有人超过他。他每天看十页历史,这个就是“多志前言往行”,而且每天还把所接触到一切人讲的启发他的,讲的这些风土民情,他都把它记下来,人家好的效法他。这些重要的风土民情,他更去了解,他更能爱护一方百姓,而且都是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而且这是他终其一生保持每天做的事情。所以确实能这样子去积累,必然这个德行真的能够把政治办好。
我们《群书治要》能够编撰出来,主要还是唐太宗爱民之心,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十几岁就去打仗了,对这些怎么治理国家、安定社会的这些为政的智慧,他比较缺乏。所以命魏征这些大臣,在一万四千多部书,八万九千多卷当中,选了六十五部、五十卷书编成这一套《群书治要》。
确实,太宗做到“多志前言往行”,他是手不释卷。我们从哪里判断?从他整个“贞观之治”过程当中,他做出来的行为都跟《群书治要》教的相应。像贞观十六年,刚好太宗就谈起来,说他看历史看到汉朝(十六国),刘聪,这个皇帝他要为刘后建宫殿,当时候的廷尉陈元极力反对,当下皇帝刘聪就很生气,命令要把他斩首。结果反而这个刘后很识大体,赶紧劝皇帝不要这样子去做,而且劝导他,这一位廷尉陈元讲得也非常有道理,因为建一个宫殿必然兴建土木,老百姓可能生活的负担已经很大了。他听完刘后的话,这个气就平复下来。太宗看到这一段历史,他刚好就观照到了,他正要建宫殿,而且蓝田的木头很好,这个蓝田木都已经拉过来,准备盖了。但是他看完这一段,他不只记住了,他说他讲得有道理,付诸实行,就没建这个宫殿了。所以太宗做到这一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这也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接着我们看一百五十四句,我们一起读一下。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上一句让我们明白到,求学问要先明理,要有很多的好榜样,要有很多的经句能领纳于心,时时提醒自己。接着曾子这一段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学习的实质,学习要重实质不重形式。不是说你背过多少部经、你读过多少书了就是学问,那是知识;真正解行相应,真正做出来,这个才是真实学问。就像《格言联璧》里面有讲到,“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你所学的东西可以真正安定社会国家,那才是学问;你能时时保持忠孝之心,那才是把做人的道理学到了。“安危定变,谓之才”,你团体有危难,社会有危难,你知道问题出在哪,你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去把它扭转乾坤,这是才华。不是表演一下,让人家拍拍手那是才华,那是小才华。
从曾子这一段话,以至于从《论语》里面一些教诲,我们就更明白求学问的实质。你看《论语》里面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求学问的人一定是清心寡欲,他假如欲望很重,那他拿这个学问干什么?去求得他的功名利禄而已,他不是有利益天下的存心。所以为什么清朝末年以后人们对读书人不尊重?读书人都变成拿着学问去谋他的功名了。所以夫子这一段话,在这一、两百年就值得我们读圣贤书的人省思了。
重义轻利,自私自利、自我的享受要淡,生活知足就好了。而事实上这是一点都不勉强,人真的不断的灵性提升了,习性克服了,他就很快乐了。他的快乐就不是世间人错误的一个方向,从外面来刺激自己,那是就像打麻药一样,是痛苦暂时停止了。那个刺激没有了,该怎么烦恼还怎么烦恼。大家有没有看过到舞厅跳舞,跳完大彻大悟出来的?累得要死,最后该怎么烦恼还怎么烦恼,解决不了。“大吃一顿好高兴。”大家有没有看过哪个人吃饭吃到开悟的?“吃得好饱,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吃得很饱,胃病就来了,因为你欲望控制不好了,都会伤害身体的。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从这一句话看出来,学问在哪?“敏于事”就是你做事的能力,夫子讲,学习四个科目,德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是有德行,格物的功夫很好。“敏于事”,政事。“慎于言”,言语的智慧。“就有道而正焉”,人家有道德学问赶紧去请教,他的学问越来越渊博,这是好学的人。其实夫子所讲的道理,这些经句都是相应的。而这个“敏于事”里面,他的“敏”表现在哪?他思维不呆板、很敏捷。再来,他对事情很敏锐,遇到事情,这个事情的重点是什么,这个事情的步骤该怎么做,这个事情怎么整合资源,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来做这个事,叫“敏于事”,这个“敏”字就很深很广。
“慎于言”,言语谨慎,口为祸福之门。而且一个团队的向心力,团队和不和睦,领导者言语的修养非常重要。你一句话苛刻了,一句话薄情了,大家心里就很难受;你一句话道义了,大家团结;你一句话反醒了,大家感动。“慎于言”,这个“慎”字也很广,你随顺情绪讲出来的话,你就不是谨慎了。我们看这个“慎”字,真心,你不是用理智讲话了,那就不是谨慎了,你带有情绪了,那副作用就来了,“慎于言”。
包含“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你得守诚信,你答应得太快了,最后你又做不到,那不就自己也觉得很难过,对方也很无耐。所以应对进退,言语的修养很重要。要答应别人,“度德量力,审势择人”,都要有这些比较充足的考虑。我们有时候,别人很热情,我们怕拒绝他好像他太难过,可是答应完之后又觉得好像做不了,就更难过了,所以人学会拒绝也是“慎于言”。你拒绝他,他一下子很难过,但是他静下来了,隔一段时间想想,你这个人很稳重,不会轻易答应,你会深思熟虑,他反而更尊重你。“度德量力,审势择人”,都是非常周祥,所以要学习不马上答应别人,“你让我先考虑一下,想一下。”要能这样子应对得当,不改掉个性还真难。像我很容易就比较冲动了,人家讲几句话,我可能都快要坐不住了,“冲啊。”但是要成就一件事情,没有冷静,没有通盘的考量、计划、步骤,要做成也不容易。
“就有道而正焉”,你遇到有道德的,术业有专攻的人,赶紧去向他请教,智慧、德能就提升得快。这样的人一定也是时时不敢忘了他的使命,一有机会赶紧请教提升自己。
曾子这一段跟夫子所讲也非常相应,曾子讲到,“君子攻其恶”,这个“攻”字,我们看了就感觉很用力,就是尽力去改正,去克服自己的恶习气、自己的缺点。其实求学问跟治病一样,学问是治心理的病;中药、这些物理治疗治身体的病。也让我们体会到,就是要格物,老子也说,“为道日损”,这个“损”就是把自己的习气、分别、执着克服。
曾子所说的这个话,我们从他的行持来看,他确实做得非常好,我们从哪里看到?从他临终的时候可以体会到。他临终病得很重,他的两个孩子,还有他的学生乐正子春,还有他的仆人守在一旁。结果他这个仆人突然间发现,他那个席子是大夫送给他的,不是他这个身份用的席子,发现了,就讲出来。曾子他特别重视礼教,他马上告诉孩子、学生,“赶紧把我的席子换成是符合我的身份的。”结果孩子反而对这个仆人讲的话不高兴了,父亲病成这样了,你还讲这个话。“父亲,明天再换吧,你现在病得这么痛苦了。”结果当下曾子就讲了,“你们爱我还比不上这个孩子。”“君子之爱人以德”,他是为了成就我的德行来爱护我、提醒我。“细人之爱人以姑息”,这个“细人”就是一般人,可能不明道理的人,他爱人变成什么?姑息他了,他有错,袒护他,那就真的是害了对方,“善相劝,德皆建”。
曾子这么一坚持,家里的人赶紧就照做了,把这个席子换掉,结果席子还没有换好,曾子就断气了。只要发现自己有不合理的地方,还不是恶,他就能够这样子去改正,那可想而知,缺点的话那就不用说了。这不是过失,只是发现一个不合礼教的地方,他都不愿意违背,哪怕他身体再苦。我们看子路也是令人动容,他临终被人家刺伤了,他都不忘夫子教他,君子帽子要戴正,所以临死这么危急,都不愿意忘了夫子的教诲,“君子攻其恶”。
“求其过”,“求”,就是检讨、反省自己的过失,用什么方法?自己读经、听经对照自己,或者虚心向人请教,希望他们旁观者清,给我们提醒,这个都是“求”具体的一个做法。确实,“求其过”并不容易,当局者迷,有时候不容易看到自己的问题。《弟子规》当中讲到,“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那也是一个能够反思,“他的过失我有没有?”就很容易借由别人的过失赶紧来反省自己。有这个态度,每天接触一切人,好的,你跟他学习;不好的,他也是你的善知识,他让你反省自己;这样要“求其过”就比较容易了。
修道的路上“专求己过,不责人非”,为什么?因为“专求己过”时间都不够用,假如还去责人非了,你整个精力、专注力就统统被牵动过去了。从哪一段话可以明显感觉到确实如此?从子贡有一次批评别人,夫子给他的提醒就完全可以展现出来。《论语》里面讲,“子贡方人”,“方人”就是批评、指责别人,“子曰,赐也,贤乎哉”,他提醒他的学生,你很贤德了吗?可以批评人了吗?“夫我则不暇”,夫子说他,“不暇”就是根本没有这个闲工夫去看人过,甚至去批评人家。确实,真正用功对治自己习气,都觉得二十四小时不够用,那一去看别人过失了,自己的觉照力就越来越差,脑子里都是别人的不好,和对人的成见,然后那种指责、傲慢、嗔恨心就一直在那起来,一直在那绕。不察觉会变成习惯,变成什么事都是先检讨别人,“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了,他慢慢的没看到自己的问题,都是看别人,那这个就跟圣教不相应了。
圣教是心性之学,是内学,它向内求,不能向外看、向外指责、向外要求了。在经典当中讲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批评别人错误,指责别人,反而应该先求自己之过。包含,“他真的做错了。”他做错了,我也“求其过”,第一个,他的错我有没有?第二个,他错的时候,我用什么心态来对待这个事情?一察觉,“我的心错了。”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我一指责了,我又错了。为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指责于事无补,你得赶快先体谅他,跟他一起收拾善后。这个时候指责只是情绪化,对谁都没帮助。那不是又发觉我们很容易动情绪的过失了吗?很不能设身处地的去为他设想了吗?那这个恕道不又缺乏了?所以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只有自己是学生,才能“求其过”了。
“强其所不能”,尽力突破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强化自己缺乏的部分,所以您能力都要精进,都要不断提升。所谓三达德,智、仁、勇,智慧要不断提升,习气要不断突破;这个仁慈之心,心量要不断扩大;勇气,下大功夫提升能力。今天我们从事管理工作,自己管理经验这些道理比较缺乏,赶紧下功夫。我们见到很多长者,他们很有责任感,所承担的事情需要哪些能力,那一段时间睡觉睡得特别少,既然是团体需要了,哪怕他自己这方面比较缺乏,挑灯夜读,赶紧要把很多事情搞清楚,把必须要的能力积累起来。他们都是非常有勇气去承担。
尽力突破自己做不到的。我们看到这一句,就想到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接下来这一段话全部都是“强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就是考验,要经得起考验,他才能够在承担大事的时候不出差错。他脾气不磨掉,真的负责事情了,那一定坏事的。所以有一句话讲到: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华。他有再好的才华、工作能力,只要个性不好,傲慢,不能容人,他不能凝聚人才;嗔恨心大了,常常发脾气,这整个团体的气氛就受很大的影响。所以真的有志于承担大任的人,一定要从改个性下手。
孟子这一段话后面举了好几个历史人物,这一段经文讲到,“舜发于畎亩之中”,舜王是一代圣王,但他以前是农夫,他很刻苦去做那些工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也是三代的名相,商朝的名相,这名相有高度智慧、德行的,他也曾经当过建筑工人,他能屈得下来,时机不到,他不着急。“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曾经在菜市场里面,“鱼盐”这些商贩之中,他也是名相。“管夷吾举于士”,管仲他从哪里被推举出来?监狱里面。他被关起来了,那个“士”就是指监狱官。这些都是经过考验的人。我们讲到这里想到沈慕羽老先生,他也曾经落难到监狱里面去,那也是“强其所不能”了。“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些都是楚国的名相、秦国的名相,他们曾经都落魄到这个程度,他没有怨天尤人。百里奚是秦穆公的名相,他还是被用五张羊皮把他买过来,不过秦穆公不简单,他有慧眼。这里我们看到,这些留名青史的圣贤人,确实都是经过考验。
所以我们现在假如遇到考验,恭喜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瞧得起我,给我考验。所以有一段话,对于我们修行是很好的启示,这一段话讲到,“一切皆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练”。“对境若不识”就是你在境界当中你还不清楚,“只有我是学生,一切人事物都是老师,他是让我看清我内心的分别、执着、习气在哪里。”不能起这样的观照,这个关过不了,发完脾气,火烧功德林,重来积累。不只自己的功德烧完了,跟对方的关系也怪怪的,甚至于交情都破坏掉了,要重来了。所以今天没考过的,要重来了;这一辈子没考过的,下辈子得重来,这不是开玩笑的了。
所以人生,说实实在在的,所有的物质,所有你人生拥有的,那都是短暂的,没有一样带得走。人生最真实的追求是什么?是你灵性的提升,是你智慧的提升,这才是你带得走的。真正看明白这一些事情的人,不去追求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最重要的,在每个境界当中突破自己的习气,提升自己的灵性,这是真正懂得自爱的人,懂得人生真正意义的人。
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