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接着看一百三十一句,这是《论语》当中的教诲。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这一句教诲当中说到,如果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的才华,还有他办事能力也很强,“使骄且吝”,他假如因为有这些才华跟能力,他有骄傲的态度,而且这个“吝”是吝啬,不愿意跟人家分享,不愿意把他会的去成就他人,那“其余不足观也已”,“其余”,他纵使再有这些能力,纵使有一些小善,那也不值得一看了。这一句话当中,孔子点出了傲慢还有吝啬,对于自身道德的影响。以至于延伸开来,就是对一个团体的风气、人和都会有影响。
而这一句比喻,是举出了孔子最佩服的周公。你纵使有周公的才华、办事的能力,“之美”,指办事的能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大众的事情一定要靠团体的合作,我们能力再高,结果自己很骄傲,就会让团体的人非常难受、非常压抑,它的凝聚力、向心力就出不来。久而久之,人内心都会有一些怨气、一些不愉快。那人和达不到,事情也很难办得成。
孔子在这里提到这一点,也是提醒,因为周公他是一个领导者,那我们身为一个领导者,自己有才华、有办事的经验,决定不能形成一种傲慢。因为这个傲慢一起来,可能这个领导者就会觉得,“只有我行,其他的人都不行。”那他以这个态势来讲,那底下的人就,“好吧,就你行都你做,我们就不做了”,底下的人就没有办法进步。那没有办法进步,他就更傲慢了,“功劳都是我的,事情都是我做的。”那就更瞧不起底下的人。
一个团体里面,人才是最重要的,底下的人他都看不起,他就更谈不上去栽培他们。所以一个领导者很重要的,应该是知人善任,去欣赏每个人的长处,然后去让他们发挥,去鼓励他们、去协助他们,而不是看不起他们。傲慢,这个杀伤力是非常强的。
而这个“吝”,吝啬,为什么吝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经验、能力教给别人?他还是私心,他还是把名位看得很重,他怕人家做得更好,是不是会抢了他的风采,或者是说抢了他的位置了。所以这个“吝”,吝啬,可能还来自于他贪名位,以至于他嫉妒贤才。他由贪这个位子,就不愿意人家发挥了,他会嫉妒,会打压,那这个对团体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
我们看秦国时候的李斯,他的才华跟能力那是不一般,他能够当到宰相,是不简单的能力。可是你看他骄傲,还鼓励秦始皇焚书坑儒,你看这个多傲慢。他的师弟韩非子算是很有德行跟才能的,他嫉妒,就害死韩非子。所以我们从这个历史典故来看,骄吝嫉妒确实能够让一个国家都因此而衰败。所以处越高位,他有骄傲的习气,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我们从一个领导者的本分来看,领导者应该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作之君,那应该是要以身作则,要带动团队的和睦、和谐,要能比较柔软的体恤他人,感受人心。
作之亲,应该珍惜大家相处的缘分,全世界七十亿人口,大家能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应该珍惜这个缘分,大家如亲人一般。所以这个时候,别人有错的时候,那是应该去帮助他、爱护他。所谓见人过失,“见人错事”,他已经事情做不对了,“不指责”,要先“协助”。不要再一味指责,先去协助帮忙他善后,这个很重要。假如错误产生了,那马上要争个是非曲直,然后骂得很凶,这个就有失厚道,就不是一种亲人的心境了。
我们看一个领导者,或者为人父母,或者是老师,他假如在态度当中,就像我们前面讲的,自夸自傲,这个自夸就是常常动不动就说他以前的丰功伟业,这个自傲就是时时都说别人不如他,其实这样的态度,反而让下属没有办法佩服他。我们好像自夸自傲,是要突显好像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很值得人家佩服,但是事实上是适得其反。一个领导者,动不动就,“我以前怎样怎样,我哪些能力特别强”,可能底下的人边听就边在那里,“又开始了,又是那一段了。”所以更赢不得人家的尊重。
包含你当父母的、当爷爷的、当长辈的,“我年轻的时候怎样怎样。”可能你的孙子、你的晚辈,“又是那一段”,听不下去了。其实,人心它是很敏锐的,都可以感觉到我们的态度是对还是不对的。我们在学校教书,当老师的常常在标榜自己,那也很难赢得学生的敬佩。
所以我们扮演“君亲师”的角色,效法孔老夫子的五德,“温”,温和;“良”,善良;“恭”,恭敬;“俭”,节俭;“让”,谦让。
我们看“温”,温和,不强势。当领导有时候,“我是领导”,那无形当中自己讲话就比较强势。人是因为行为而尊贵,不是因为地位而尊贵。所以《弟子规》说,“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这个尊贵不是从位子来的,是从慈爱他人、宽恕他人,才能得到人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叫“温”。
“良”,善良。这个善良在哪里体现?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我们傲慢的态度出去了,人家会很难受的;我们这些批判的话出去了,可能会伤了他的自尊的;这个我们都能设身处地,就不会这样讲话。甚至于更柔软的了解他的整个成长背景,那就能更体恤他了,不要一些话让他信心都丧失掉,这个是“良”。
“恭”,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要恭敬每一个人,哪怕他是我们的下属,他讲的话对,我们要听、要接纳。我们有做不对的地方,我们也要给他道歉。恭敬别人的忠诚,他讲的话是他的用心,对了,接受,然后又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要道歉。其实,真的该道歉的时候道歉,反而是赢得人家尊重;要板个架子,反而更不能得到尊重。
节俭,还有谦让,不是标榜自己的功劳,让功于众,感激所有人的付出;让名于上,把好的名声让给上面的领导者,自己不居功。这是当领导的人,要作之君、要作之亲、要作之师。
我们一想到作之师,人又有另外一个习气,也跟傲慢有关,叫好为人师。其实我们学儒家的教诲,核心是仁,仁应该是能够时时去感受别人的状态。但是假如我们不是从心地当中下功夫,其实学多了以后,反而很容易拿学的东西去要求别人,那真的会是好为人师的状态就出现了。当我们起个念头,“好啊,今天这件事情,我好好教育教育他”,我们起这个念头,就是好为人师了。
我们台湾在艺术界非常有威望的江逸子老师,他的“地狱变相图”、“孔子圣迹图”都令我们非常佩服,老人家以艺术弘扬正道。江老师有提到,当时候孔德成先生请他在奉祀官府为官,请他帮忙做工作。当时候他问到孔德成先生,“我以前的管理经验比较少,那怎么管理?”孔先生说,“先管理好自己。”“那如何才能胜任这个工作呢?”孔先生讲,“只要能够尊重自己跟尊重自己的职务,就可以把这件工作做好。”
孔德成先生这些话语很有智慧。我们在扮演每个角色,其实成败的关键在一开始的正确态度。我们要去做一个管理工作,首先我们的观念态度就是“我要去管别人”,那这个态度不对了,他所接受到的经教全部都是要去管别人,那一错就错到底了。事实上经典都是教我们“其身正,不令而行”,都是要先管好自己,要求好自己。我们今天,首先我们要先教育好自己,我们去讲别人,人家才能够接受,所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我们今天在传统文化的弘扬工作上,必须很客观的、冷静的来自我观照。传统文化这两、三代比较忽略掉了,所以哪怕我们现在是做领导,或者我们现在是在台上讲课,其实我们自身的基础都很差的,都有不足之处的。可是我们有了这个身分,“我是做管理的”、“我是在讲课的”,我们忽略了其实我们是不足的,然后别人又赞叹了、恭维了,那就更难在每一时每一刻先要求自己,先观自己这一颗心。
比方说,下属有问题了,有情况了,我们在跟他们探讨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自己有没有动情绪了?这个可不能骗人。动情绪了,骂人了,然后后面还补一句话,“我没有生气,我是抓这个机会好好帮助你们,把你们问题挑出来。”那这个,首先我们在修行当中,第一关就没打破了。哪一关?自欺一关。对自己的念头“毋自欺也”,不可以掩过饰非。真的有动气了,实实在在讲,动了气了,就不是引导孩子、引导下属的时候,那只会搞得团体气氛很奇怪,自己的信誉在往下降。
我们再冷静看看,我们这个领导的威信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这个讲学的威信从哪儿来?不是我们自己的德行感的,是什么?是老祖宗的光,是师长的威信罩着我们。我们越明白这个真相,越战战兢兢。为什么?我们一随顺习气,老祖宗、中华文化,还有师长的威信在背黑锅,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们真的冷静下来,没有老祖宗的威信、没有师父的威德,谁要跟着我们死心塌地的干?我们一冷静这样子想,战战兢兢就出来了。
每一个我们身边的人,他都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来,假如我们的习性作主,让他们生烦恼了,让他们信心退丧,那这个我们要负因果责任。“这个讲课的老师、这个主管,学了这么多年了,怎么待人还这么傲慢,脾气还这么大。”我们自身虽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弘扬文化这是绝对正确的事情,可是走在正确的路上也是要很慎重,不能给圣教添乱,不能做出障碍他人法缘的事情,这个都要负因果责任的。不能说,“我做好事了,就没有因果责任要负了。”
我常常跟同仁也都分享到,我说,这么多年来,自己经验不足、德行不足,位子又比较高,习气一现前,很可能就障碍别人的信心了。经验不足,决策又错了,那身边的人,一次错误、两次错误,都会让人家的信心受影响。所以虽然继续走这个路,但是事实上真的是戴罪之身,戴罪看能不能好好以后不随顺习气,实实在在为传统文化做一些事情。
这个“师”,是要抓住机会点引导下属,不是在这一件事情当中去彰显谁对谁错。为什么?同一个团体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一家人不是谈是非对错的地方。家里的人讲理,讲理,什么都把道理先摆出来压,讲理就气死你了。要讲情义,讲情才互相疼爱、疼惜。
而且古人又留给我们,“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贤德之人,他的胸怀是宽广的,不分彼此的,所以任何人的错,他觉得,“我也有责任。”任何人错了被人家骂了,他心里难受,“对不起对不起,这件事我也有责任。”他要分担别人的难受、分担别人的指责,这是“贤人争罪”。“愚人争理”,人没有为大局着想,这就是愚的表现,都是争理,“我对了,别人错了。”当一个领导者,下属错的时候,这个领导者当下说,“对不起,是我没有很好的教导他,不是他的错,是我的错。”这才是一个领导者的胸怀。
假如下属错了,在探讨这一件事情,自己的上司还跟着别人指责自己的下属,那这个下属的心不都凉了。假如能当下,“这是我的错”,下属可能一辈子都记住,“明明我做错了,我的上司还自己揽到身上去。”可能他的一种惭愧心起来了,他终生都记住这一个教训,他就不会再犯。而且他跟着你,他就很有安全感,你会呵护他,你会拉拔他、协助他。
陈真老师曾经有讲到,她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有错误,她会找学生,抓住这个机会点去引导这个孩子。接着这一段话很重要,“一定谈到师生两个人都是笑呵呵的。”学生为什么笑?犯错了,被老师教导了,为什么还是笑呵呵的?因为他感受到的是老师在帮助他成长,不是在指责他。那他感受到帮助他、爱他了,那当然是笑呵呵的了。
师是如此,君、亲亦如此。你当父母的,孩子犯错了,骂到最后家庭气氛非常紧张,那是发脾气,那不是抓住机会点。你当领导的,骂人骂到让人家好像下不了台了,然后还在说,“我抓住这个机会点好好教育你们。”那其实还是随顺了自己的习气在做事情,还是没有听懂陈老师这一段话当中提醒我们,君亲师怎么抓住机会点,来帮助下属跟学生了。再延伸开来,不只君亲师,你当朋友也是这样。你规劝朋友,也是要两个人都是很愉快的。或者你在规劝另一半,也是要如此。
所以《论语》这一段话,也提醒了我们自我教育也教育他人,首先要去掉骄傲、去掉吝啬、去掉嫉妒。不然拥有其他的长处,事实上也没有办法利益到他人、利益到团体。孔子用的话是很重的,“其余不足观也已”。
有一个台大的博士,他二十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了,那也算是奇才了。可是因为他很傲慢,他写的论文,对于别人哪里不足都是一针见血。所以后来他要升副教授、教授,人家没有一个愿意投他的票。所以二十岁就拿到博士,进入台大教书,十几年过去了,都升不上去。所以他就很难跟人相处好,跟人配合。
而且,他虽然是数学博士,他假如真的去带学生,可能无形当中学到他的傲慢了。而他的傲慢,比较敏锐的学生可能也不佩服他,不愿意跟他学习了。那他要扮演好一个教师、教授的角色就很困难。
在清朝有一个大臣叫张廷玉,他的父亲是张英。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就是张英他的家人因为跟隔壁人家发生了一些摩擦,隔壁的占他们的地占了三尺,家里的人不知道怎么处理,就写了一封信寄到朝廷给张英。结果张英回了一封信给他家里的人,说到,“千里家书只为墙”,就为了自己房子的这个墙,因为人家侵占了三尺,所以来了就是讨论这个墙的事情。“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他进了三尺那就给他三尺吧,“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再强再争,他又能争多少呢?这个家书一写,家里的人赶紧就让了对方三尺。结果一让,另一户人家生惭愧心,不好意思了,他们也让三尺,所以就让出了安徽桐城的这一条六尺巷。
我们曾经有一次真的亲临这个六尺巷,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在这个巷子里,还有机车,而这个机车、脚踏车只要看到人,他都马上停下来,让我们。所以这个几百年前的风范到现在还影响这一方的百姓。
张英的孩子张廷玉都是很有修养,他在雍正时候都是重要的辅政大臣,雍正皇帝很信任他。后来有一次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考的,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那种精忠报国之心都流露在文章当中,雍正皇帝很高兴,批他探花。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这叫一甲三名。一甲只有三个人,还有二甲,还有三甲,全部都是进士。但是这个一甲,这三个人是可以马上委以重要职务的;那二甲的话是要观察,也有马上派的,但是他可能是一些县官,不是大官。虽然都是进士,但一甲、二甲、三甲,那个整个发展是不一样的。
结果批了这个探花,后来知道是张廷玉的儿子,那雍正也很高兴,“我的大臣下一代也是这么忠良”,就提前去告诉张廷玉。一般我们想一想,你假如当父亲的,皇帝、朝廷传信息了,“你儿子考上探花了。”他一般都是高兴得不得了。结果张廷玉是诚惶诚恐,赶紧最快的速度去见皇帝,然后求皇上不要让他儿子当探花,让他儿子到二甲就好了,不要一甲。
雍正皇帝就说了:“你儿子也是这么有德行,这么忠诚,那你父子这样同朝为官不是很好,也是这个世间的美谈嘛。”接着张廷玉就讲了:“对我儿子来讲,他假如一考就考上探花,可能会骄傲,所以求皇上给我儿子一个历炼的机会,不要一下让他这么高。他二甲的话,他会觉得自己还很不足,还要更加努力。再来,我已经是朝廷的大官,自己儿子一下子又是探花,这样好像恩宠都在我们家了。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天下的读书人,这样更能赢得天下读书人的心,也不会有说法说,是不是皇上偏袒了他的大臣。”
张廷玉苦苦哀求,后来皇上就答应了,所以他的孩子是二甲第一名,就降下来了,他的孩子叫张若霭。这个孩子也很不简单,他知道父亲把他降下来,他反而是感谢父亲这一份心,更加的砥砺自己,要好好在道德学问下功夫,后来确实也是辅助皇上的大臣。所以张廷玉是代子谦让,把这个探花让出来了。所以明理的人是不长孩子的傲慢,这才是真正懂得怎么爱孩子、怎么护念孩子的成长。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一百三十二句。
【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这是《易经》里面的教诲。“亢龙有悔”是指处于极尊之位,像皇上、国君这种位子,应该是要以傲慢当作自己的戒禁,否则这个“有悔”,“悔”就是悔恨、后悔,否则就会有败亡悔恨的灾祸产生,这个“有悔”。那个“亢”本身,就是不懂得谦退。
为什么他处于极尊之位,不时时以傲慢警惕自己,就一定会有悔败、悔恨之祸呢?“何谓也”。接着夫子又说道,“贵而无位”,地位极其显贵,没有比他再高的位子了,“高而无民”,身分极其崇高,这个“无民”就是好像没有人能够亲近他。“贤人在下位而无辅”,贤人都处在下位,而无法从旁来辅助,辅佐、协助他。其实有贤人的话,在上位者,他想到的都是百姓的福祉,那贤德之人就是百姓最大的福,他可以造福一方。所以有贤人在下位,都没有去礼贤下士,那这个就是傲慢的表现。这个时候,处于极高的位子,又不懂得听取人民的心声,又不懂得用这些贤德之人,那人一傲慢,慢慢发展会变狂妄,那一狂妄,很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失民心,“是以动而有悔也”。因此一举一动不谨慎,就会引祸上身,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在经典当中也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假如不能体恤民情,不能了解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团体、对整个天下的影响,那很可能这个祸患就免不了了。
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当时候他已经是骄奢淫逸,搞得民不聊生了。所以身边的大臣都已经在劝谏他,“天子假如继续这样,国家就要亡了。”结果他讲了一句话,他说,“太阳哪有可能会亡?”这是一句话,可是太狂妄。结果这个话传到老百姓的耳里,老百姓也回应他一句话,“太阳什么时候亡?”这个太阳就是指夏桀了。接着老百姓说,“我们跟他拼到底了。”其实那意思就是,你让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了。
所以后来夏桀就被推翻了,商汤吊民伐罪,救民于水火。结果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什么?夏桀被推翻了,商汤还弄了个地方,让他在那里生活。结果夏桀又讲了一句话,“早知道,我以前就先把这个商汤给杀了,我就不会有今天。”听了实在有点快昏倒了,自己都闹到全国人民都这么恨他了,他还不反省。最后思考的时候还是,“我当时候只要把商汤杀了,我今天就还是做天子。”就完全没有反省的能力。其实没有商汤起来,一定有另外的圣贤人起来把他推翻掉。所以这个慢,真的,不可能不让自己引来灾祸的。
“亢之为言也”,这个“亢”字的意义,“知进而不知退”,只知前进、进取,却不知该退守。因为我们要成就一件事情,要调剂人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我们很想要促成整个形势的发展,要把这些事情做成,有时候我们“知进”,太急于看到成果,太急于要把自己想要的目标达到,这个时候可能体恤整个人心的能力会下降。所以一直往前拼命干,干到最后可能得罪了很多的人,最后这些人,不能理解其实你是为公、为整个国家,那起来攻击,最后你那个报效国家的美意,反而被这些反对的力量给障碍住了。
历史当中很多朝代的这种新政、革新,有不少夭折的。其实都是为了国家好,但是对人情事理,什么时候该谦退一下,该调剂一下,不敏感,拼命往前冲。最后被误解了,被打压了,这样就可能他自己也会觉得很无奈,不被理解了,最后抱憾终身都有可能。
甚至于有一些既得利益者,这个也要敏锐,虽然他是不对,可是他现在权力很大,你得要非常善巧的,不要激起他们的众怒。然后善巧的,甚至慢慢慢慢的能够提起他们的正念,甚至把那个胸怀放宽。这么一做了之后,其实更好,对大家都更好。所以调剂人情才能够发明事理,人情没有兼顾,他会误会你是看他不顺眼,你是对他有意见。所以人情练达皆文章,进退之间都要有智慧。
假如我们很执着一定要怎么做,没有能够审时度势的做一些调整,都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事上的障碍。这个时候假如能够多集思广益,不是只有自己考虑的面而已,几个人集思广益,就会把整个国家、团体这些重要干部他们的这些思想状态了解,用善巧方便让他们理解,不要激起众怒,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圆满。甚至有时候该让了、该包容了、该退,都要懂得去做。
“知存而不知亡”,只知道会存在,却不知道会衰亡。其实我们看,很少有一个家族、一个朝代它是不衰败的。除非它能守住谦,守住德行,它才有可能不衰败。而人,他存在的时候,他就开始享福报。一享福了,都会觉得应该的,理所当然,他就不珍惜。一不珍惜,他的福就开始损,这个家道就要衰败下来。“知存而不知亡”。
而且,一个家族、一个朝代能兴盛,一定有它的道理。其实都是依据祖宗的教诲,都是依据经典的教诲,它才能存在、才能兴盛。它只要不守宗法了、不守经典了,它一定是要亡的。古人有讲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哪怕在福报当中,他都要战战兢兢,不能享福,因为享福很容易就堕落了。所以它这个“知存”,就是时时都保持在谦退、战兢惕厉的状态,它才能继续保持兴盛,而不会衰亡。
“知得而不知丧”,只知道获得,却不知道会丧失。在秦朝末年,最后发展成楚汉相争。楚王项羽他是常胜将军,那常胜将军他也得到无数人的爱戴。他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可是他不知道,这些爱戴也会丧失掉的,只要自己傲慢,那可能身边的人就会离开。他是常胜将军,慢慢都觉得他都会打胜仗。再来,他会觉得都是自己的勇猛、自己的功劳,这些念头都会影响他处世的态度。所以当时候很多人才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甚至于对他自始至终都是非常尽忠的,跟在身边的一个长者亚父,最后他也听不进去他的话。最后这个常胜将军还是在乌江自杀了。刘邦常常打败仗,最后当了天子;项羽是几乎没打败仗,最后还是自杀了。所以从他们两个楚汉相争的历史典故,就可以告诉我们,傲慢跟谦卑所造成的他的人生结果是差别很大。
这个比较,刘邦,他让功于众,他说,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比不上张良;治理国家种种内政,这些财务问题,萧何帮他管得很好;带兵打仗,韩信是多多益善,他不如韩信。他把功劳都让给这些主要的大臣,结果他当天子了。可是看历史,要继续往后看,他那个时候很清醒、很谦卑,当皇帝当十几年,也保持不下去了,最后杀功臣,也很傲慢,疑心起来了。立了惠帝为太子,最后还考虑自己一个爱妾的孩子,宠爱她,要废太子,那等于是傲慢、贪欲都上来了。
所以魏征提醒唐太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开始积极进取、战兢惕励的人,有,“鲜克有终”是他能保持到终身都能不变的,不多。所以从刘邦他的人生就可以了解,顺境能德行继续提升,习气不现前,真不是容易事情。所以逆境磨炼人,顺境淘汰人,顺境一来,人就染着,人的狂妄都会产生了。
项羽,他最后败了,在乌江,他的一些同乡还劝他,“没关系,我们再回去,还可以再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我们都听这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还有一句更重要,就是他要自杀以前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是上天要亡我的,不是我不会打仗。他最后的人生,最后一刻,还把他的错误推给谁?推给老天爷。所以这个“知得而不知丧”,他到临终的时候,还完全不清楚他为什么会败丧、为什么会亡,都还不清楚。这一段话都让我们感觉到,人因傲慢就障住了自己的智慧,没有反省的能力,没有观照的能力。
接着经文讲了,“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只有圣人的智慧,能洞察因缘如何进退,存跟亡的关键在哪,他都很清楚能判断,而不失正道。接着又“其唯圣人乎”,只有圣人才能够做到如此的境界。
这个进退存亡,在做好事的时候也要很慎重。我们可能会觉得,做好事了,干嘛退,怎么会亡?所以拼命做,拼命往前冲。可是我们拼命往前冲,后面有人跟,我们冲的方向对不对?我们的做法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拼命往前冲,有没有忽略什么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那这个都要真正明理的人才会这样观照,不然大家想的,“反正是好事,冲啊。”《大学》经文就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是非常美好的目标,但是“君子务本”,他本在哪?本在格物,本在修身。我们现在都觉得是好事,就拼命做,忽略了本,没有改自己的习气,没有修身齐家,那可能流弊就要出来了。夫妻不和,孩子都没教好,孩子还犯罪。他还一直做好事,他还是讲课给人家听的,这个杀伤力就大了。
传统文化一开始没人知道,大家尽力的去传播,这是推广期,这是播种的时期。接着,要有榜样,要真干。个人,要有榜样出来,好儿子、好丈夫、好妻子;团体,有好的企业、好的学校、好的教育中心;这些榜样出来,人家信心才不会退。每一个时期,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根本?我们都看不出来,这个时候要真正知进退就难了。
所以宣传期过了,更重要的是扎根期,我们要真干、要落实,要给后来的人、要给整个社会大众,看到落实五伦八德的榜样,“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假如这个时候我们沉浸在,“你看,多少人听了课以后,人生完全改变了,家庭全部改变了。”其实有时候我听到这个话,会有点冷汗直流。除非他是颜回转世,哪有听一堂课,自己全部转变的、家庭全部转变的?其实我们在讲这个话的时候都要慎重,这个话不客观。这个话里面带着什么?可能带着:希望大众马上相信我,马上相信中华文化。那个相信不是赶出来,也不是逼出来的,也不是说服出来的。成人的世界里,他会一直观察的,他会一直看的,也不是我们很激动讲了他就相信的。“理有顿悟,事要渐修”。
古人很有学问的,像薛瑄先生,他谈到自己对治自己的怒,对治了二十年,他还不敢说他的脾气完全调伏了。所以他说到,“始知”,真正明白到,克己不容易。但是知道克己不容易,却能够百折不挠的去对治自己习气,这也是给社会大众榜样,毕竟很真实不自欺的去调伏自己的习气。
而“知进不知退”,退到哪?退到齐家、退到务本、退到格物。真正明白到还是要从这些根本去努力,那你该调整、该退,那要做出调整。这个退不是不负责任,这个退是更用理智去弘扬传统文化。
现在有一个现象,比方团体里有一些讲课的老师提出来,“我觉得我修身不足,我觉得我这个当太太没当得很用心,所以我课要减少一点,我应该在修身齐家当中更下功夫。”假如在我们单位里,这一位女老师这么讲,我们当单位领导应该怎么回应?“好多学生在排队,几千人,你不教不慈悲了。”有没有道理?所以这个道理有时候得要从务本、得要依经教讲。今天自己孩子都没有教好,拼命教外面的孩子,后面的流弊就会产生。而且你拼命去付出,结果夫妻之间沟通越来越差了,最后家庭都出状况。所以“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能只看眼前。
其实我们假如面对干部,他要务本,我们反而不支持他,我们也在搞急功近利,要业绩,“你看我们的中心,每个礼拜五百人上课、七百人上课。”那不是也在随顺习气在搞功利主义了?在跟人家比业绩。
其实,实实在在讲,能做得扎实,不在大,在你做的是务本,在你这个榜样是可以让人家效法,可以长久,是正确的示范,是依教奉行的示范。哪怕你一个礼拜才五十个学生来上课,才五十个家长来上课,他都能放大光明。为什么?所有接触的人都能学到非常正确的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如何修身、如何齐家,不在多。
我们虽然走在这一条弘扬文化的路上,我们的一些思想观念,是不是还固着在以前的方式、态度上?还是真的时时是以经典的这些道理,“君子务本”,来思考、来走好每一步,这个都是进退存亡的关键。
而且每一个地方,还有国家,它的局势都不一样,要“度德量力,审势择人”,这八个字都是存亡的关键。德行能力还不够,是好事,答应了,最后做到一半出状况,那这反而是坏了事了。所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度德,量力”。
“审势”,比方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儒释道都是教育,雍正皇帝他昭告全天下,“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他明白告诉我们,儒道释三教的圣人教化神州大地已经几千年了。那皇帝他是通这三教的教育,他很明白儒释道是教育。但是你现在去跟人家讲,“道家是教育,佛家是教育”,人家听得懂吗?人家能接受吗?这个时候,你进得太快了,“佛家也是教育”,你在学校里面大谈佛教,那学校里,在形势上、在认知还不够,那不造成误会?那家长开始打电话投诉了,“怎么在学校里讲宗教?”那你不就把一个好的因缘给搞砸了吗?所以“审势”,要循序渐进,了解大众的认知,不可操之过急。
“择人”,成就一件事,你不能答应事情了,这个人的德行能力是不是具足?你很着急了,“赶紧,好事”,人派出去了,最后在当地作威作福,到时候你就情何以堪。这些情况都发生了,这都不是空想出来的,现在这些状况都有了。因为他名利心没有去除掉,他真的到那个地方去,就生活跟人家要求、薪水要多少。最后没有真正的德行,这个缘分就夭折了。而一方的缘分,它可能又是大众的支持,又是政府的支持,最后夭折掉,不是失信于政府又失信于大众吗?
所以人要明辨是非善恶,也要知进退,人生才能经营好每一个因缘。
接着我们看下一个德目,第八是“谨慎”。一百三十三句。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这一句话在《尚书》当中,这句话的意思,彰显了圣人跟狂人,这个“狂”就是一般凡夫俗子,其实只是一念之间而已。因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明德。孟子也说,“有为者,亦若是”,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只要肯下决心、下功夫的,都能恢复明德。人人都有圣明的本性,但一旦邪念生起,妄念生起,这“罔念”。而且这个邪念、妄念起来了,又相续不断,贪念、傲慢、嫉妒这些念头一个接一个。那人他的这个圣明的本性就被习性给障碍住了,而且就被这些烦恼所缠缚住了,所以就“罔念作狂”了。
“惟狂克念作圣”,但是假如他能下定决心克制自己的妄念、邪念,保持住正念,那他就能从凡夫变成圣人。本有明德、本性一定可以恢复,但是这得要下真功夫,不能再随顺妄念跟习气。人能时时保持正念,他就是戒定,保持正念他就不会说错话、做错事了。定到一定程度,定就开智慧。因戒得定,因定生慧,这个生慧就是恢复了圆满的智慧德能。所以这一段话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身从根本下手,就是起心动念,就是对治贪嗔痴慢疑这些妄念、习性。那体会到这里,修行就不是装一个样子给人家看了,得在自己的念头当中不自欺。
古代有一个人叫曹鼎,他是明英宗的大臣,最后做到英宗的宰辅,属于宰相这个身分。他在当一个地方的派出所所长的时候,刚好抓了一个女子,这个女子非常漂亮,他动心了。他自己洞察到自己动心了,结果他赶紧一直写字,写“曹鼎不可”。写了这四个字,然后拿火把这四个字烧掉。烧完以后再写一条,“曹鼎不可”。整晚写了几十遍“曹鼎不可”,写到天亮。天亮了,他自己也调伏了这个欲念。古人,很有修养的人,在面对境界的时候,他不敢掉以轻心,所以这个“狂克念作圣”重要。
其实我们有时候都会觉得,“没问题了,我有把握了”,其实那是还没遇到境界。我们有时候是很容易会错估自己的状态。你看《论语》里面子贡说,“我不愿意人家这样对我,我也不会这样对人的。”孔子马上提醒他,“赐也,非尔所及也”,你刚刚讲的那个境界,不是你做到的境界。所以我们在看这些例子,其实是提醒我们,不要掉以轻心了,随时要战战兢兢对治邪念。
在宋朝有一个榜样很好,赵阅道先生,赵抃,他是铁面御史。他每一天都会把自己的念头、所做的事情写下来,昭告天帝。假如觉得很羞耻,不敢给天地讲的,他就不敢起这个念,不敢做这个事情,每天这样焚香告帝。所以他对治自己的习气,是这样下功夫,时时如有天地鬼神在侧。他后来功夫很高,他是坐着,没有丝毫的病痛就善终了。
古人他在念头上下功夫,念头刚起来,他整个那个情欲、那个习气还没有爆发,他只有一个念头刚起来,这个时候就懂得用力去调伏它,这用力微,收效非常大,所以这叫防微杜渐。以后我们邪念一起来,赶紧去读《弟子规》,赶紧听经、读经,就把这个念头给伏下去,就不可能有错误的言行了。
在历史当中,很多读书人真的还没有在念头当中下功夫,然后自己还看不到问题。像有一个俞麟,人家都称他孝子,他功名都考不上。后来才了解到,他被人家称孝子,可是内心里面对父母还有埋怨。这个就不是在念头当中下功夫,在相上下功夫。内心对父母有埋怨,这叫腹诽,那是折自己的福。而且他被人家称孝子,事实上不是孝子,都在折福。这个叫“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名者,造物所忌”,“名亦福也”,你这个名声也是福报,你没有那个德行被人家这么称赞,这个福报都在折损掉。
另外,俞净意公,他也是积德行善几十年,到四十七岁了,穷困潦倒,他也不觉得自己错。他还每年写疏文,“怎么上天对我是这样的待遇?”最后仙人指路,点出了他的问题,意恶太重。意念里面贪念、淫念、褊急念、嫉妒念,高己卑人,傲慢;忆往期来,贪婪,都想寄望未来。其实明理的人,“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功夫”,哪去寄望未来?还有恩仇报复念,嗔恚心很重,有仇必报,都记在心里。“意恶太重,专务虚名”,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发自自己的至诚、慈悲的心。“满纸怨尤,渎陈上帝”,都是怨天尤人,这个是对圣贤、对天地的不尊重了。
从这些事例也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所以修身、修行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处修。而且对自己的习气要赶尽杀绝,宁可损性命,都不忘失这一个正念。连死都不怕,就怕念头不对,这样才能“狂克念作圣”。
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