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贵宾、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刚刚有提到“改习为立命之基”,改掉习气是改造命运重要的基础。之前有跟大家提到,我们东北王善人,他有教导到“八不”,能化掉自己的习气。大家记不记得?“不贪、不争、不后悔、不抱屈、不怨人、不着急、不上火、不生气”。这个“八不”能够坚持三个月,很多脾气、习性就可以化掉。
化掉习性要得下真功夫。所以我最近走路,大家看我上台,速度减缓,一步一步慢慢走。从生活的这些点滴当中,来改变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像急躁了,心就不容易定。所以讲话要缓,走路要缓。缓,心才能定得了。现在这种生活节奏什么都快,人就很容易浮躁。不着急、不上火、不生气,坚持三个月。大家选一个良辰吉日,开始算日子,然后去买一串鞭炮,上面把日期写好。三个月之后放鞭炮,庆祝一下。
包含,我们刚刚谈到不傲慢、要谦卑,习惯要能转过来,那还是要时时下功夫的。甚至每一天都应该,比方写日记,找人家的好处,都看人家的优点就不容易傲慢。这个也是王善人指导他的学生,还有我们后世的人,叫“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了地狱门”。刚好我们有一位王学长,他就有提到这个方法,供养给大家,我们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我们之前有讲到,对的事要赶快去做,是吧?舜王就是“闻一善言,见一善行”,闻到一个善的教诲,见到一个好的榜样,他就马上去效法。“若决江河”,他那种当下去力行、效法的状态就好像什么?黄河溃堤那种气势,谁都不能阻挡他断恶修善的决心。“若决江河”,那种改过的气势。我们很可能一个不如意,或者别人的一个调侃,我们就不想去做了,那这样就不是舜王的好子弟了。我们效法这些古圣先王的精神。
在姜太公劝周文王也说到,“宿善不祥”。“宿”就是停留,就是我们闻到好的教诲了,然后停留不去做它,这样的人生不吉祥。为什么?对的不去做就是随顺习气了,怎么可能会吉祥?所以该道歉,赶快要去道歉;该认不是,体会到了就去做,不要停留。觉得对的事那就要赶快去做。比方,我们说要把法供养变成习惯,那这些学长他就马上去做了。所以人听到好的教诲就马上去做,这一生道德学问一定会有大成就,叫“闻教便行,奚待更劝”。闻到好的教诲,马上就去力行的,那他不需要再有人去劝导他,他就能有很好的成就了。我们具体来看,我们可以每天写日记的时候,找今天所接触到的一切人的好处。我们就谦卑,去效法他们的好、善、榜样。
接着,“认不是”。人一察自己不足了,他就不会傲慢,闭上地狱门。今天处世当中,什么话讲错了,什么事做不妥当,都能每天沉静下来反省。每天都这么做,都写日记,变成一种很自然的习惯,最后就内化了,随时都提得起来。都能找好处,都能认不是,这个傲慢就调伏掉了。
这个学长还提到,“可多为人服务”,然后“奉献自己,在服务、习劳中”,在服务大众的过程里面,“多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他就时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提升了。所以在服务别人过程中,能够时时反省自己,在利人的过程当中是自利,自己也受很大的利益了。而且在服务他人过程中,会常遭人批评指责,受委屈,而能修谦让,不与人争。可能自己也没有做错,还被人家批评指责,受到人家的毁谤了,都能谦退,不去跟人争辩,这个也是修谦虚的态度。刚刚我们讲到“八不”,就“不抱屈”。在任何一个因缘当中,不要生起自己受委屈的一个念头。因为一觉得受委屈,可能就会埋怨,就会抱怨,这种情绪就一个接一个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尽力就好了,不要觉得自己有委屈,进而又去怨人就不好。
现在这个时代,在处世当中会有不如意,会有一些受到误会、指责,这个也很正常。因为我们这几代人,学习做人做事的基础都比较不足,所以团体里面有一些摩擦,有一些状况出现,这个也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我们面对这些境缘,也是训练自己的一种宽容的态度,我们“谦虚”前面讲的就是“度量”。师长常讲一段话,我们把它放在心上,其实就没有什么不能包容的人事物了。师长讲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他的父母,他的爷爷奶奶,甚至他的曾祖父、曾祖母,都缺乏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诲。所以几代人都缺乏了,这个时候去指责,其实意义都不大。首先包容,进而自己先做对,“正己而不求于人”,不要求别人,“正己”自然才能够化人。所以在这个时代,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先做对,要先尽本分。我们自己都没做对,再去讲别人,其实人家心里面也不可能会服气。
在《格言联璧》当中,有一段话很好,叫“大其心,容天下之物”。大家现在再读这个经句,边读这句话有没有入心?大家刚刚在想这句话,有没有深呼吸一下?“大其心”,深呼吸,胸怀比较大了。“大其心,容天下之物”,都能包容,都能宽恕。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没有我不能爱的人。好不好?好的人叫会过日子,不好的人叫自己找苦吃。你不包容人,自己随时都跟人家对立、埋怨,自己每天心情都很不好。所以随顺习气,事实上我们都不自爱了,自己找罪受。包容。假如很难不见人过,那我们学习一个态度,见任何一个人的过,都告诉自己,“就是我做得不够好,没有影响他。我赶紧做好。”那就不会指责任何一个人的缺点了。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心随时保持谦虚,任何一个人的优点马上学习起来,任何一个人的缺点马上反省自己,那真的是“德日进,过日少”。刚刚这位学长讲的,“找好处,认不是”,马上把它印在心上,今天开始,每天晚上写日记,把这两项功课列上去,每天写。真的,欣赏别人优点的习惯就养成,观照自己不足的习惯就很自然提起来了。“生处令熟,熟处令生”。
刚刚另外一个学长讲的,调伏傲慢,首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大家相信吗?嘴上相信还是心上相信?心上相信了,你不会看任何一个人不顺眼,你不会否定任何一个人,你不会对他有成见。你说,“他有那些坏习惯。”那是习性,本来没有的,一定可以改掉。“人之初,性本善”那是他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复。所以这些教诲,真的有一句入心了,我们整个心境就不一样。“人之初,性本善”,相信了,不怀疑自己,也不怀疑别人。经教是法药,是药,治我们心上的病。怀疑是不是病?诸位学长,我们怀不怀疑自己?跟不跟自己生气?“我怎么这么差劲。”然后关起门来哭三个小时,有没有?横批:浪费时间。哪有那么多三个小时可以浪费?
再来,怀疑别人跟信任别人所产生的能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信任别人,你的言语就会给对方力量,你会扶持他,你会激发他的潜能,这是信任的力量。同样一件事情,你对他是信任还是怀疑?怀疑的话,他会感觉到那份不信任,甚至于那个怀疑,本来没有的事,那个动作本来不是那个意思,都会被我们想成那个意思,造成更深的误解。
从今天开始,这是“人之初,性本善”入我们的心了。教自己的孩子,不要没有耐性,“气死我了,他就这副德性!”那不行,那又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了。我们有时候很微妙,对朋友、对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特别有耐性,“对对对,他一定可以变好。”反而自己最亲的人,“他哪副德性我太清楚了,不可能的”。
其实我们在用这些经教,都还是用我们自己的想法标准在用了。圣贤人不会骗人,这是真理。“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他没有好的教育,你不只不会责怪他,你会原谅他,你会怜悯他。那这样我们见一切人的过失,就不会对立,不会指责。所以这些教诲,不是在背多少,而是学一句,我们可以领受一句,变成我们处世的态度,就很受用了。
这一位学长还讲到,要落实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这个很好。恭敬一切人,恭敬一切生命,恭敬一切物品。所有的东西,其实也都是人生产出来的,都是人的劳力付出,我们都要节俭、节省,这个都是恭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个也是恭敬的流露。
人只要时时保持恭敬,他的心是定的。比方我现在这几张纸放这样,心就不是定的。大家看到了,这个纸应该是放好的,所以我的功夫太差了。人要随时在什么?在觉照当中,这是智慧。时时在觉照当中,他的前提是什么?定,定能生慧。可人要怎么定?要先持戒,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而持戒当中,时时保持恭敬就是持戒。我们穿鞋子的时候,对鞋子很恭敬;穿衣服,对衣服很恭敬;绝对不会把它弄脏,绝对不会把它乱摆。一切皆恭敬,一定能得定,定就会开慧了。
包含《弟子规》的“谨”的部分,其实都是恭敬的落实。“朝起早,夜眠迟”,对一天的恭敬,不糟蹋时光,把每一天能安排妥当。答应人家每一件事情,不能去忘记,“凡出言,信为先”,都记在笔记本上,甚至设在手机上,提醒自己不可以忘了这件事情。这些都是恭敬的落实,会让自己的心都定在守这些做人的道理,就容易得定。
我们接着来看下一句。(跟人家分享课程很好,因为刚刚讲完这个道理,我就不能再乱放。所以很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下一句经文讲到: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勤劳而谦虚的君子,他勤劳了他就付出很多,但是他不邀功,觉得都是应该做的,而且处世很谦退。“万民服也”,必然会得到万民的景仰,归附他。又勤劳、肯付出、又谦虚,他这种德行,他就有感召力。
“有德此有人”。其实现在很多的企业团体都想求发展,都会感觉到现在最缺的是人才。很多人用高薪,用很多方法想去留住人才。可是好像很多方法,其实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为什么?因为没从根本去了解这个道理。《大学》里面讲,“有德此有人”,“德”他就能感召到志同道合的人。你说,“那一家公司也感召不少人。”他是用钱,“可是他确实感召人来了。”假如用钱感召人来,铁定流动率很高,是吧?我们不能看似,很多人了就问题解决了。这个看似太片段了、太浅了,只看眼前有没有解决问题。用很多钱找的人来了,他是用钱而来的,“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他没有利益了,甚至有更有利的地方了,他就跑那里去了,他就不愿意留在这里了。
“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我们现在不从根本去思考,用的很多方法,那都是一时好像有点效果,可能后面就没效果,甚至流弊都会出来。你用钱去招感来人才,最后这些人才都一直要高薪,到最后公司它就负担不了。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去做一件事情,这个念头对不对很重要。念头不对了,再怎么努力,那个结果都是不好的。
所以“举必正因”,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他在思維的时候,一定要跟正知正见、要跟真理相应,不然他再怎么努力,最后事情还是做不好。你用利,那感来的是“利尽而交疏”,他只重利,轻义。“以势交者”,他很有地位、很有权势,你就跟他交往,他利用这个权势利用完了,他觉得没有利用价值,“势倾则交绝”,那还是靠不住。“以色交者”,以外在的美色来交往,“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美色不可能维持太久,而且人因好色,他随时都会再被色所吸引,那这个关系太脆弱了。所以现在感情纠纷那么多,因为他感情的出发不是情义、不是道义,而是欲望,当然靠不住。“花落而爱渝”,这个“渝”就是改变。
应该是“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这些教诲对我们人生启示都很大。所以有时候,不要急着要马上看到什么效果,应该从根本下功夫。应该从提升自身,提升目前自己团队的德行,自然感召人来,这是最循着根本,自然而然达到的好的结果。
所以“潜其心,观天下之理”,人的心浮躁,这些道理看不清楚。我们种种问题呈现出来,基本上都是根本出了问题。家不能齐,是因为身不能修;身不能修,是因为心不能正、意不能诚。心不能正、意不能诚,为什么?因为不能调伏习气,不能格物,格除欲望,都是根本上的问题。所以我们能时时察根本,这个是“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大家现在看,在饭店里面,围一桌人在讨论事情。在谈论的时候,心平不平?哪个国家领导人做得不好,都是批评多。那得要平其心来论天下之事。参杂我们的好恶,参杂我们的情绪,事实上我们在论事情,本身就不准了。这个时代,天下安危,匹夫有责。这个时代,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对。我们自己没有做对去讲别人,谁能接受得了?而且论天下事当中,还要存着夫子的心法“忠恕之道”来评论。
“忠”是什么?我尽了力了没有?都是批评,自己都没有努力,那这个就不是平其心了,心不在正念当中了。我有一个朋友,他找了一个员工,研究所毕业。他常常对一些事情有很多评论,就觉得这些事哪里不好、哪里不好。讲了非常多,挑了很多毛病出来,结果主管问他,“你觉得这么多问题,那你建议一下怎么做好?”他说,“我不知道。”就是现在学历很高,他练就了找毛病,但是你问他建设性怎么改善,他没做法。那这样就不妥当了,都没想到自己怎么去改善这件事情,就只是练出了挑毛病出来。
我们今天在一个因缘里,或者在一个团队里面,我们都只是想到,“我来到这个因缘,就是跟这一群同仁有缘分,我要惜这个缘。我不挑这个团体的毛病,我只想着这个团体缺什么,别人不做,我先来做,我带头做好。”这个才是“忠”的一种体现出来。我们不批评自己的国家,不批评自己的团体。现在国家最缺什么,我尽力先去做好。国家社会人心不孝,我先做孝。人家不廉,我不批评,我先做廉出来。这样的心境才能“平其心,论天下之事”,这样大家一起探讨事情的时候,才能有所收获,找到自己的本分跟定位。不然谈到最后,都是骂很多的人而已,那造口业了。
“恕”,在评论过程当中,厚道。很多事情也不容易做,不要太苛刻去批判,这个就是“恕”。有忠恕之心,“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家有没有经验,你一心为他,一心为团体,最后还被毁谤,还被误解,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这样有没有很难受?要不要定住?你一心一意为团体,还被人家侮辱、毁谤,然后你就,“是可忍,孰不可忍。”然后骂他一顿,那这个对事情没帮助。我们一发脾气之后,人家的焦点可能会转移到我们骂人、我们生气,模糊了你被人家误解的那个点。而你能忍得住、能定得住,日久见人心,终究会大白。
你说,“可是我真的被人家误会了,最后还是没有澄清,那我多委屈。”不要抱屈,刚刚我们才说的“八不”,不要抱屈。今天你做对了还被人家误会,好不好?“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你没有过失,还被了恶的名,“子孙往往骤发”,恭喜你,你的子孙要发达了。而且这样的人,做对的事,一心为公,还被人家侮辱、毁谤,他所有的忠心是福报,他被人家毁谤,还是福报,他不吃亏。所以道理想明白了,这一生不会觉得委屈,理得心安。他真的这样坚持了,最后还被人家fire掉,有没有可能?有。因为他有更好的地方要去了。人有时候一有执着了,他一定要怎么样的时候,那个缘分,其实他有福报在变,可是他心里还是很痛苦,他的理就没有想通。所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样去做就对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很重要。我们在一个团体当中,人事上的一些冲突,一些不愉快,它不可能没有。这个时候一个领导者要定其心,他不能卷进这些情绪当中。定其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且这个心要定,人为什么定不了?人有私心就定不了,人有偏心就定不了,人有爱憎就定不了。这个都是我们的弱点,我们有这样的心,人家一讲话就很容易激怒我们。他知道我们讨厌谁,就讲那个人,“你知道他在背后说你什么吗?”我们听两句,暴跳如雷,冲啊!“我去找他理论去了。”要定不容易,要去私心的人才定得了;要去爱憎的人才不会被境转。你对每一个人平等、慈悲的时候,你才能够不被境转。
去掉爱憎,得要“公正严明”。不偏私,处理任何事情要公正严明。“严”,首先是对自己的念头,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这个念头不能起情绪。“明”,你处理事情的时候,事情要调查清楚,不可以听片面之词,“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很容易听我们喜欢的人的话。我们比较看不顺眼的人,我们有时候就不喜欢听他的话。“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必须要客观了解情况,才好去处理。听完要先冷静去了解情况,不能马上就下决定。
再来,其实情绪是假的,它都是一时的因缘让它起来的。只要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思想去引导他,他正念一提起来,那个情绪就下去了。所以变成自己团体里面假如有冲突的时候,你两边都要调他的心态。这个时候,一个领导者要很有耐性,要很耐烦才行,因为大家都没有基础。假如大家遇到每一件事情,马上提起来的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那团体里也就没太多事情了,是吧?修养是一个过程,不可能马上他就达到这个态度。
所以现在当领导、当老师、当爸爸妈妈都不容易。就是这个“教”字给我们启示了。教育的“教”,左边两个叉,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右边一个手,拿着一支树枝,很有耐性的耳提面命。
诸位学长,我们想一想,教三十岁的人容易,还是教三岁的容易?三岁。所以教成人要比教小孩的耐性更强。Congratulation,恭喜大家。为什么?这样才能练得出我们是真心还是假的。真心那就不会变,他再怎么样反复,甚至于不守信用,你还是很有耐性的等待、陪伴、护念他,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的真心。
我们有一个同事就说,“我对小孩很有耐性,可是我看到那个家长,我实在没办法。”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对小孩很有耐性!”有没有爱心?家长大人就没办法,那叫什么心?爱憎的心,不是爱心。小孩挺听他的话,爱得要死;大人不怎么听话,恨得要死。我们再重复刚刚说的,修行叫“生处令熟,熟处令生”,是吧?可是我们喜欢的就一直付出、一直付出;讨厌的就看不顺眼、看不顺眼。是修行吗?看起来在付出,有时候爱憎的心在增长,自己不知道。所以这个不从处世“一真一切真”去看,有时候我们看不清楚自己的状况。
包含很多人很用功,每天读经读好几部,都不浪费时间。用不用功?不能看相上。她很用功,一直读经,突然她先生说,“帮我做个事。”“别吵!我在用功!”用功,谁都不能吵她。这个用功,她的心念里面有什么?“我要用功。”这个我执在增长。这样的用功,最后会体恤不到身边人的需要,甚至所有的人都要听她的,都要配合她用功,不然你们就是谤法,“你们就是在阻碍我修道,你知不知道要下地狱的?”所以有时候“潜其心,观天下之理”,自己的心要潜下来,不然有时候看不清楚事情,被自己给骗了。
有一个先生,他很精进、很用功。刚好他太太遇到瓶颈,心情很难受,就来找这个丈夫,“我现在遇到什么瓶颈。”他的太太把那个瓶颈给他述说,才讲到一半,他很用功,比他太太还用功,可是你看遇到事情的时候很苛刻,心不柔软。谁修行没有瓶颈啊!真正走过来,应该是感同身受,是吧?给太太抱一下,一抱,“都是我不好,都是我没好好协助你,是我的错,不是你的错。”大家想一想,这个丈夫讲了这段话,太太什么感受?马上一股暖流就上来了,过关了。领妻成道,是不是?对啊,你在任何一个时候是反省自己,“太太的错也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很好的护念她。”这种正念相互交感,太太的正能量不就起来了?反而很精进了,变成道理都很通了,常常都是要求身边的人,这样就不妥当了。
还有看起来很精进的男士,他说,“不行,我抱我太太,又起邪念怎么办?”大家注意,他的每一个念头,以谁为第一?自己。修学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时时为对方着想,体恤对方,这个才是真实的功夫。
(我怎么站着讲这么久?太激动了。激动,心还是没有定。)
我们看,刚刚讲到的“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跟大家提到在团体当中,公正严明。面对双方对立冲突,两面调整。而在调整过程,要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人在忿忿不平当中,他很可能有不被理解的部分,这个时候你能先理解他,这个话一出来,他的心情就比较平和。你不要一下子又批判他,又拿道理压他,他就更不平。“你这么做,你的用心也是很好的,这个我能体会。”他觉得你能理解他这些部分。接着你再慢慢引导他,不要陷在这个情绪里面,怎么样理智的来圆满这件事、化解这件事。这个时候再拿这些好的教诲来供养他,叫发明事理。
古代,人民非常善良,只要国家社会有圣贤君子出现,他们都会效法他们的行持。像范仲淹、司马光,这是宋朝的名相。当时候老百姓在菜市场,大街小巷,常常都会谈论到这些圣哲人他的风范、他家里的事情,来效法。
在春秋时候,齐国有一位贤相晏子,他的故事我们之前也交流过不少。而有一次齐国他们打算进攻莒国,在要出兵之前,就先把国门都关起来,在做准备。结果这些国门都关起来,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情况,以为是国内发生动乱了,所以在村子口,都拿起兵器在那里严阵以待。然后这个情况就传到国君那里了,“怎么老百姓吓成这个样子?统统拿着兵器。”这个国君也很头大,这个情况怎么办?有一个臣子叫睢休相,他就给国君讲,“国君,你赶紧去传话给老百姓,说国家哪有动乱?晏婴不就在我们国内吗?怎么会有动乱。”这个话一传出去,“对啊,晏婴在我们国内,不可能有动乱,走啦走啦,回家了。”他一个大臣,就能稳定整个国家的军心,你看他的德行让老百姓多佩服。
故事听完了,给我们什么启示?假如你这个家族说,“我们这个家族,只要有谁就搞定了,任何事情他都能够化解。”还是我们在一个团体里面,“有谁在,安啦,搞定了,没问题。”那真的“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所以人要有志气,在家族当中、在团体当中,要当定心丸。自己在,就能化解种种的危机、情况。
往往有德行的人,在一般人觉得是危机的时候,很可能变成转机。像周朝的祖先太王,当时候他是国君,旁边有很多外族一直来侵夺他的国家。一开始要一些财物,后来要珠宝,都给他了,他还是一直侵犯。最后太王知道了,原来他是要我的土地。我是要爱护人民,不愿意看人民在战火当中。假如因为要这个土地,而让老百姓流血,那我这土地让给他,我不希望老百姓损失生命。就把土地让了,自己半夜就离开了。
这么做好不好?离开了,没地方了。该是我们的,还是我们的。这一念是对的,仁慈。结果搬到了岐山之下,老百姓说,“为了不伤害我们的生命,他宁可放下国土到其他的地方去。这样的人,太仁慈了,走到哪我们跟到哪。”所以他的国家更大了,老百姓都来归附,“万民服也”。
我们看下一句,一百二十四句:
【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一个人德行日日增长,日日可以革新。“万邦”就是天下万国,“为怀”,“怀”就是感怀、感佩,进而来归附。所以天下万国都会感怀来归顺。“志自满”,自己的心志非常自大自满,“九族乃离”,最亲近的亲戚、九族也会离开我们,也会离散。就像商纣王,当时候他的叔叔劝谏他,像比干劝谏他,他还杀了比干。那铁定是“九族乃离”,这个太狂妄了。当时候,纣王的军队有七十万,周武王的军队少很多,不成比例。结果两军对峙,纣王的军队七十万就打过来了。结果士兵,走走走,往前走,突然倒戈。他们本来向前,最后转过来打纣王。这叫战前倒戈,因为纣王已经失去人心了,最后武王革命成功。“九族乃离”,所有的军队都背叛他了。
而志会满,其实是在不知不觉当中的。魏征大人劝唐太宗有讲到,“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一个人至诚的心了,不同的种族都可以团结在一起,“胡越为一体”。当时唐太宗在世的时候,很多不同种族的统统来归附大唐,真的是做到了。非常狂妄骄傲,“傲物则骨肉”,亲生骨肉、至亲,最后都形同陌路,不相认。这一句话不是指不同的人,是指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朝代、团队,都有可能前面是这样,后面是变成行路。前面是一体,后面是行路。
而大家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唐朝的文章,后世的所有的朝代,君王有没有读过这句话?铁定读过,后世哪一个朝代不读魏征写给唐太宗这篇文章?不可能不读的。它是贞观之治,大唐盛世最精辟的一篇文章,奏折。但大家想,都看过,几个人做到?所以顺境、富贵很难不堕落的,除非有高度的警觉性。请问大家,顺境好修行还是逆境好修行?逆境都很清楚,逆境来了。顺境呢?温水煮青蛙,挺舒服的,慢慢煮,不知不觉就死了。所以逆境磨练人,顺境淘汰人。
为什么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乐的日子过多了,很少没有不贪着、没有不心性沉沦的。在战国时候,魏公子牟去见魏冉,当时候也是封疆的大官,封疆大吏,魏冉。他封在“穰”这个地方,所以叫“穰侯贵人”。他给他的好朋友送行,魏公子牟。送行的时候,魏冉就对魏公子说,“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话要提醒我、劝谏我?”魏公子听了,“你不说,我也有一段话一定要跟你讲。”
接着他说道,“官不与势期而势自至乎”,一个人有官位了,权势没有跟他相约,但自己来了,因为他有官,他就有权势了。“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以前他当官,慢慢的他有俸禄,他就慢慢有钱了,国家供养他,富自至。“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自己来了。一个人有富贵了,“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富贵的人有没有说,“骄傲你来,来跟我会面。”有没有?没有,它自己就来了。就是人在这种富贵、有权力的状况,能不傲慢就很困难,除非他有高度的警觉性,而骄自至。骄傲自大了,他就很容易犯错、狂妄。“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他犯罪就来了。“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请问大家,有没有哪个人一当官,然后他就说,“死亡要来了。”有没有?他假如有,他铁定不死。
可是大家注意,现在当官的最后犯法,枪毙的多不多?是啊,所以古人,你看在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代,他对整个人性,他在境缘当中不知不觉堕落下来,讲得很透。所以人不能时时很慎重的在境缘当中观照自己的心,那真的会被自己给卖掉不知道。
而我们来思考一下,人真的在富贵当中能清醒,不堕落,应该用什么心境来面对富贵?富,首先要感谢谁?Hello,你们都比我富,所以得你们回答。当你今天赚到钱了,你首先先想到什么?感谢祖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真理。
范仲淹先生他精通《易经》,这天地的道理他很清楚。所以他留给他子孙有一篇文章,他就说了,“我祖先积了这么厚的德。”一个人能做宰相,能做总理,做到这种官职,他的祖上要有十代积德。一个国家有几个这样的官,是吧?所以范公讲到,“我祖上几代积德,到我身上,这个福报现前。我假如享这个福报,我以后怎么去见我的祖先?”他这样在提醒自己的孩子。范公有四个儿子,他们家的衣服只有一套完整的,出去轮流穿,没有浪费。把祖宗留下来的福报,完全去照顾所有家族的人,甚至照顾整个国家的人才。哪一些读书人真的有志气的,赶紧提供他读书的环境,供养他三餐,为国举才。所以范公这种胸怀,给他范家积了很大的福。
(大家看,改过真难。大家看我这两个字不一样,因为第一个就是我常写的错字,这样才对。很对不起,我们同仁他提醒我好几次了,我还是忘记。所以人实在,每天都在造业。人家这么尽心提醒我,我还是写错了,这个“势”。人要做到惜缘真的不容易。同仁这么尽心帮助我,我应该珍惜这个缘,还是写错字。今天要在佛菩萨面前,罚跪五分钟,才能长记性。)
所以这个“富”,首先先想到祖德。再来,我们今天有这个服务社会,赚取我们财富的因缘,是国家的安定,是吧?是很多不同伙伴的配合,我们要感国家的恩,我们也要感所有跟我们一起奋斗的这些同仁的付出,这个时候就不会傲慢。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人之所以会有灾祸,就是念头不对。什么念头?私欲。自私自利的念头一起,灾祸就来了。请问大家,您现在有看到哪一个有钱的人,把他的财产留给下一代,最后下一代更兴旺的,你们有看过哪一家没有?可是你看现在,一百家里面,几家把财产留给下一代?多少家?所以大家想一想,相信真理容不容易?相信的人,他就有大福。所以孔子传八十多代,都是这么兴旺;范公传了九百年,还是这么兴旺。
林则徐先生的后代也很兴旺。林公讲的,“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他的素质比我还好,你把一堆钱留给他,他说,“我爸赚那么多,我就不用努力了。”你把他的好的能力给折杀掉了。“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他子孙已经没有我的根性了,还留钱给他,骄奢淫逸都来了。所以这个都要很有理智,才能真正爱得了子女。你看我们现在下一代都是享乐派,怎么来的?都是上一代,他要什么就给他,就一直宠,所以下一代以后堪忧。而且花钱的人都不知道赚钱的辛苦。所以面对“富”,真的是要用智慧去应对。
再来,“贵”,贵就是有地位。有地位是因缘,刚好有这个因缘,领导信任,种种因素促成我们有一个位子可以去发挥。所以要什么?要对得起领导,公务员要对得起国家。怎么对得起?爱护人民,爱护底下的人,把事情办好。而不是有一个位子之后耀武扬威,顺着自己的好恶、习性去做事情。那这个就对不起栽培我们的人,对不起国家。所以人能够提起一种责任、一种感恩、一种使命,他在地位当中就不会堕落。
范公晚上睡觉的时候,一想,“今天我不够尽力为国家。”他那一天就不睡觉。隔天一大早,更付出了,他心里才安,才踏踏实实再睡觉。他在富贵当中,都是以这种尽心尽力来回报国家对他的信任。
我们接着看一百二十五句。《易经》当中有讲到:
【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易经》当中有讲到一个真理,讲到一个原理原则。说到,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它所产生的利益,大的足以安定天下,中可以保住国家,小可以保全自身。指的是什么?就是指谦虚。
既然谦虚有这么大的利益,那怎么来学谦虚?首先第一个,学让,不要争,谦让。再来,要学吃亏,不要去跟人家争夺。而且这个“谦”,谦让的态度,不傲慢的态度,要从恭敬、孝养父母做起。我们有时候对父母讲话都不是很客气,不是很恭敬。其实我们处世德行有亏,根本上还是在对父母的态度有问题。“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德有缺了,一定是孝做得不圆满,对父母很多态度,还是习性做主,要从这个根上去对治。
我们接着看,一百二十六句讲到: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遐”是指远处,“迩”是指近处,“陟”是登的意思,登高的意思。这一句话的意思也很容易体会。我们如果要登高望远,一定要从低处开始爬起。从这里再延伸,我们今天要建功立业,那一定要从德行扎起,一定要从基层做起,不可以好高骛远,求一步登天,这个都不可能。
现在很多社会失业的人,他觉得他学历很高,一些基层的工作他不愿意做。那这个学历就变成了他的障碍,因为他产生了一个傲慢的态度。所以成就自己的事业,还是要打好基础。而且人真正有奉献、有利益团体的心,他想得会很周到。他不是要去要一个虚名,“我今天对这些基层更了解,以后团体有任何状况,我都能协助得了。”他肯去好好的多学一些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如果要行远,要走很远的路,必从近处,眼前这一步踏出去,一步一步往这个目标迈进。所以处世应从浅近处下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好高骛远。浮躁往往都是求高、求名,就不容易看到自己或者团体现在客观的情况,会错估自己、会错估团体的情况。这个时候步伐跨得太大了,自身基础不牢,就站不稳了,就会出状况。所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还是很重要。
在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大家都还是很有善心,想要去利益他人、利益大众。而利益他人,建立在自己有很稳固的修学的基础。所以我们看“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自己的德行要立住,才能“亲民”,去利益人。我们自己有真正去实践,放下贪嗔痴慢,放下自私自利,我们所谈出来的道理,它就不是只有想象的,而是自己真正做出来的,人家一听就很受益。你进一步还可以供养他,如何一步一步去克服。因为自己有实修,才讲得出这些供养。
我们自己没有落实,然后急着要去告诉别人,人家听起来其实这个理,还是比较空泛,跟生活处世会脱节掉。假如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注重实修,慢慢的就变得我们很会讲道理,但是真正落实多少就很难讲。所以自己不能度,而能度人,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先觉觉后觉”,自己要先觉悟了,才能够去觉悟他人。
所以真正想要利益家人、利益他人,一定要扎好自己的根,先修好自己的身,“身修而后家齐”。所以要利益别人,一定不是一种感情的激动,他一定是悲智双运,有慈悲、有爱心,而且有智慧。这个智慧体现在哪?依照真理、依照经典去做,凡事务本,从身修而后家齐,而后利益社会。绝对不能身没有修,家也没有齐,然后每天都忙着要去利益人,这个迟早会出状况。所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刚刚跟大家谈到的这一点,等于是我们修学、弘扬者要非常能够时时提得起来。就像《孝经》讲到的,“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我们刚开始学,所讲的道理要跟经典相应;所做的事,包含这些做事的原理原则都要跟经典相应,这样才能冷静。其实,虽然我们在学经典,时时能以经典来观照、来要求自己,也不容易。
比方,可能身边的人会说,“现在人都这么苦,你还不出来帮助他们,你真没有慈悲心。”有没有道理?“现在救一个算一个,救人如救火,赶紧救。”有没有道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情况再怎么样危急,也要把本给立住,不然到时候好像去帮助很多人,结果自己的家出问题了,最后大众都说,“那个学传统文化的最后家都完蛋,我看不能学。”看起来好像很慈悲,但是后面的流弊很大。“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所以还得时时悲智双运,慈悲加上智慧,加上理智,才能利人。
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