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
我们《群书360》这个课程,今天进入「贵德」当中第七个纲目,就是「谦虚」。谈到谦虚,我们从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经典当中可以体会到,德行对于自己的进德修业,甚至于齐家、成就事业、团结人群,以至于治国、平天下都是重要的德目。像《易经》它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个爻,都是吉凶相参,只有一卦六爻都是吉祥,等于是这一卦、这一个德目,你不管处在任何情境都是吉祥,就是谦卦。而《尚书》这一些经典也是提到,「满招损,谦受益」。
说到这里,这些句子我们都念出来了,而师长常常提醒我们,就是我们做学问,是学儒、学道、学佛,不是儒学、道学、佛学。所以等于是这一些教诲我们要真的领纳在心中,时时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这样能成就道业,能时时都是亨通吉祥。
而我们的圣贤人也给我们好榜样,孔子「温、良、恭、俭、让」,恭敬、谦让,这都是谦虚很自然的流露。我们看到夫子温良恭俭让,他是圣人,圣人都这么谦卑,那我们就更不能傲慢。
包含老子,老子有三宝。诸位学长,有没有把这三宝带在身上?你们没什么表情,宝贝要带在身上才能受益。一,「慈」,慈悲、仁慈,「爱人者人恒爱之」,跟人广结善缘,这个慈很重要。在家庭当中有慈爱,父慈子就孝,你用智慧去爱护他。你不管在哪一个行业,那离不开仁慈,因为你要服务好他人,一定要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这个都是仁慈具体表现。所以有一个仁慈的心,以后做什么事业应该都会有成就。
大家看《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一个孩子从小能对父母这么体贴入微的关爱,那这个孩子心性里面的这一份细腻、柔软、设身处地就成就了。哪怕他没有考第一名,没有拿一百分,他以后到任何一个行业都用「冬则温,夏则凊」的心去服务他人,你说他会不会成功?「会,不过分数还是很重要。」所以人要看得破,要放得下,不容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都不能看到德行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成败的关键所在,只看眼前的分数,急功近利。问题什么时候出来?不用等以后,现在就出来了。人无远虑真的必有近忧。因为看不到远,就只看近,就短视近利。都只看眼前,考虑就很不周到了。而且考虑眼前都是以什么为出发点?利欲为出发点。不是以道义、不是以德行为出发点,是以利欲。
我们想一想,狼吞虎咽吃一顿好不好?很痛快。吃完得吃胃药,马上你就要痛了。你放纵欲望,那个恶果可能就要出现了。其实我们很冷静的来看现在所有身心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冲突,都因为人把利欲摆在了第一位。你看,人只要是欲望了,他只能看眼前。比方,每一年全世界堕胎的人数五千万。我们想一想,其它的动物都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结果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这么做,这个在人类的历史中,没有过的。所以大家看,「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伤害亲生骨肉,这个谈不上智慧,动物都不会做的事情,人类现在做了,为什么?他只看到利,他只看到欲望。
我们再看现在人身体上的问题,癌症很多,怎么来的?「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而且现在严重的疾病,有一个现象,年龄愈来愈轻。我那一天看一套光盘,非常好,《圣贤教育改造命运》,其中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子,她二十三岁就得癌症了,大学生,长得很清秀、很庄严。当她了解到自己得癌症,她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她说她觉得癌症两个字应该是老人的事情,怎么会是她二十几岁的人的事情?后来她分析起来,从小都不听父母的话,这个折福就大了。再来,赶时尚,人家都夜生活,她也夜生活;人家都买名牌的,她也买名牌的;好像人家做了她没做,她就很难受,好像被人家比下去了,逞强好胜。
很可惜她没有读过经典,老子讲的三宝,第二宝是什么?「俭」,节俭。她不能这么奢侈,人的福报是靠修的,你不修,又这么挥霍,禄尽人亡,福报花完了寿命就没了。这些行为实实在在讲,她也不知道不对,所以随波逐流,付出很大代价。
又想快速致富,这个风气,贪婪,结果连母亲,以至于她姥姥所有的钱,连棺材本全部被她拿去,想投机赚大钱,想一夜致富,最后血本无归,全部都花掉。而她们说到她们年轻过的日子,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出去玩。有一天她父母给她打电话,「现在已经十一点、十二点了,你赶紧睡觉。」她心里想,「十二点才刚开始而已,怎么会晚?」整个都倒过来了。
而且我们了解,她讲的,从来没听过父母的话,又逞强斗胜。《太上感应篇》当中有一句话,叫「男不忠良,女不柔顺」。男人没有忠良,不能当男人,「男子汉」这三个字就配不上。「良」是善良,要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的健康、为对方的名节着想。所以女子去堕胎,男子要负很大的责任,这样的男子不值得依靠,他不善良。他把什么摆第一位?欲。而女人很傻,看得太浅。其实当我们不自重的时候,就是让对方瞧不起我们。丁嘉丽老师有提到,确实,她自己不自重之后,反而她的男朋友从今以后对她的态度不一样,轻视她了。所以女人要有智慧,「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才会侮辱我们。所以我们在两性的互动当中,看到男人不尊重女人,我们女子也要反思。
那当然,男子不尊重女子、不尊重生命,「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种种的青少年社会现象,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人要深思,这种种的乱象,离不开忽略了道德教育,人心失去了引导、失去了教导。
假如我们很冷静的看现在的社会现象,诸位同道们,这个时候得用「同道」,我到马来西亚来听到这个词,觉得太好了。当时候我们校长职工会,校长们聚会,一起探讨传统文化,希望能够在我们西马九百八十四所华小推展《弟子规》。彭忠良校长上去第一句话,「诸位校长同道。」同道中人!在这个大时代,我们中华儿女要携起手来,共同度过这个民族文化承传的难关。彭校长他的名字取得好,叫忠良。你看,他爸爸真有智慧,真有远见,你看在民族文化存亡的时候,他扛起了这么大的重担。而且校长职工会做的事情一定会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在大陆,也不是在台湾,而是在我们海外大马这一片土地上,扛起了承传文化的重责大任。所以我们相信马来西亚是得到祖先的保佑。
种种的现象,为人父母、为人老师的人不得不思考根本问题在哪。就是人心问题。我们想一想,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年轻人,他觉得什么才是成功?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我们有没有去想想看,他们现在的认知对还是不对?什么时候赶快把他错误的思想导正过来?现在的孩子觉得享乐就是幸福的人生,其实一享乐灾祸就来了。「欲不可纵」,欲望不能放纵。我们现在看很多大学,大学生在那种风气,身体垮了,日夜颠倒,心理也受杀盗淫妄的染污。大学是神圣的殿堂,所有的大学教授,大学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要正视,应该要维护整个学校的尊严才好。不然现在有些家长觉得不敢送孩子去上大学,因为怕污染他的心灵。
看眼前的结果,人类现在各个年龄层都有身心的劫难。我听说现在连小学生都自杀,承受不了压力。谁压给他的?虚荣,成人的虚荣心,利欲熏心,把压力全压在下一代,甚至压在另外一半身上。我们看现在离婚率高,还是利欲害的,不重道义,只看利了,甚至为了欲望对不起另外一半。所以这个时代,「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是所有的年龄层全面补课,补传统文化的课。
我们看《圣贤教育改造命运》这一套光盘,来听课的人可能有八、九十岁的长者,我看到有个老人,带着他家三代人,然后他的孙子读小学,那一天给学校请假,三代同堂一起听课。我看到那个老人,对他肃然起敬,他有智慧,他知道伦理道德比多考一分两分还重要,这几天的课很难得,以后不一定有这个机会,请假也得来听。
我们冷静下来,就能把所有的问题厘清楚。现在所有的问题,就是因为人心把利欲摆在第一位,只要你让他的正气提起来,是道义,这个劫难慢慢就化解掉。祸福由心造,「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能我们家长听了,「是啊是啊,有道义了,有孝心了,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可是我的孩子没有啊。」那孩子没有,根源在哪里?我们当父母的有没有?我们当老师的人有没有?就像种一棵果树,果子很酸,把这个果子全部打掉,「再给我重长。」可能再长还是酸的,因为它的根不好,那得从根改起,得施更好的肥料才行。
我们看到在大陆办了这么多传统文化的课程,很多人浪子回头,也证明了一件事情,确实「人之初,性本善」,你得要有好的缘分把他的良知唤醒。而要唤醒他人的良知,首先我们学传统文化的人,我们要力行传统文化,让人有信心才行,他不相信他就不肯学。所以父母学了之后,讲道义,处处体恤孩子,爱护他们,小孩一定觉得,「我爸爸妈妈学了之后变了一个人了,这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你不用拉他、不用逼他,他自己来学。
你们的表情好像不大相信,「信为道元功德母」,正已化人。我刚刚讲这一段都没人点头,点头应该是,「对对对,我就是这样过来的。」都没人点头,昏倒。这个最主要的责任在我,我没给大家好好讲明白。
我们感受到,其实圣人的智慧,真是可以照亮世间的黑暗,可以让世间重新走向光明。刚刚我们讲利欲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孔子有一句教诲,就点出了这社会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结果我们的下一代,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利欲摆在第一位,是我们用小人的教法教他。我们用哪些教育理论教他?拿狗做实验,拿猫做实验,拿老鼠做实验,实验出什么?实验出他只有欲望。结果拿来教人,那人怎么可能变成天地人三才?所以丧失民族自信心。我们古圣先贤都是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风范教我们,结果我们现在自己的文化不要了,去跟西方功利学,然后拿狗的实验来教下一代。你看,丧失信心灾难很大,认贼作父,认错误的思想做父亲,不听孔子的话,还要打倒孔家店,这整个民族的劫难在此。跟今天讲的谦虚有没有关系?有!谦虚的反面是什么?傲慢。傲慢到连圣人都瞧不起,这个就是大灾祸了。
「要君者无上」,傲慢到对国家领导人不敬,对自己的领导者不敬;「非圣人者无法」,连圣人的东西都批判;「非孝者无亲」,对父母都傲慢得不得了,有的还瞪父母、还打父母;「此大乱之道也」。夫子在《孝经》里这一段话,所有的根源,有没有一种爱敬的心对待领导、对待父母、对待圣贤老师?有这一颗恭敬心,就不会感来这些乱象。所以从人心来看问题都不复杂,我们不学经典,就是傲慢,不谦虚。
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还是谦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你看他屈得最低,「低处有道,高处有险」,人位置愈高其实愈危险,愈应该要战战兢兢,为什么?位置愈高,你做错一件事,影响可能是千千万万的人,这个罪业就大了。所以从经典以至于从圣贤给我们的风范,都可以体会到谦虚的重要,傲慢的灾祸。
我们先来看一百二十一句,就是谦卦里面的教诲。
【彖曰。谦亨。】
这个『彖』就是在断这些卦跟爻它们的吉凶,它们的义理,都是《彖辞》在断的。所以彖曰:『谦』,谦卑,『亨』就是亨通,无往不利。我们看到「亨通」这两个字,我们静下来思考,诸位学长们,我们这一生障碍多不多?还是处处都亨通?我看很多学长对我笑,他们已经开悟了,知道种种障碍,「怎么家里跟谁都不顺,出去外面也不顺。」是结果,原因在哪?很可能就是我们没有谦,慢,一慢,一定跟人家对立摩擦。
尤其刚刚讲,女要柔顺,女子假如很刚强,那这一辈子得吃很多苦头。当然男人也是一样。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壮年,中年的时候,「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这个「斗」就是很傲慢,都要把人家压下去。而事实上,「事事争胜者」,每一件事都要比人家强的,「必有人以挫之」,一定会遇到比他更傲慢的人来治他。我们闽南话有一句话叫「恶马恶人骑,胭脂虎遇到县老爷」,这只马很凶,牠就能遇到能治他的人,把牠骑上去;很嚣张的这些盗贼,到时候就有县太爷这些官老爷来收拾他。
接着,经文讲到:
【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的法则,它向下周济万物,阳光、甘露都是来化育万物,向下周济万物,然后让大地光明普照。地道的法则,『卑而上行』,因为地是处在卑下,而地气向上运行,所以天地沟通,阴阳和合,然后化育万物。
接着提到: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天道的法则,『亏』就是减损,减损盈满的,然后增益谦虚的。比方,月亮十五满了,接着它一定要亏了,十五、十六之后这个月亮慢慢慢慢从满月一直减损下来。
『地道变盈而流谦』,地道的法则,改变盈满的而充实谦虚的。我们看,这里装满了之后,比方这个洞,水装满了,它就溢出来了,再流到更低下的、谦虚的,再去充实它。所以我们常说谦受益,我们就教于他人,首先要谦虚,不能觉得自己懂很多,不然就装不进了。
接着,『鬼神害盈而福谦』,鬼神危害骄傲自满的,然后施福给谦虚的。大家有没有经验?刚好今天跟人谈话的时候讲得很自满,「我已经一个月都没有发脾气了,最近修养不错。」结果当天回家,就一点小事,马上怒火中烧,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大家有没有经验?好像白天讲了一点自满的话,当天就遇状况了。告诉大家,遇状况也是上天的慈悲,提醒我们,让我们懂得谦退,不可自满。这不是坏事,只要我们自己骄傲了,马上遇到人来考验、遇到境界来考,代表你的祖先都在保佑你,都在护念你。一个人的祸在哪?他违背良知,却把事情给做成;他耍小聪明,却把事情给做成;然后他还洋洋得意,都没有得到提醒,那是大灾祸要来了。所以我们常常一自满就出状况,今天回去好好拜一下祖先,冥冥当中得到很多帮助。
『人道恶盈而好谦』,人与人相处,厌恶自满的人、骄傲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所以接着说到:
【谦尊而光。】
『尊』就是位居尊贵的位置,他处在尊贵的位置却能,『尊而光』,「光」就是他的德行之光、德行之风,能够去影响到他身边的人,能够去照顾到他身边的人,他这个不容易。人处高位的时候往往容易自视甚高,恃宠而骄,这些都不容易。
【卑而不可逾。】
刚刚是说「尊而光」,处在尊位,但是他还是能够守住谦卑。纵使他位居卑下,他没有什么很高的官位,可是他的德行还是可以教化一方。我们看孔子,人称他素王,就是他不是王,他也没有很高的官位,可是为什么称他素王?因为他的德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夫子那个时候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学生。而且两千五百年多年来,历代都是得到他老人家的教诲,才得以成圣成贤,成就自己的道德。甚至于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朝代的兴盛,都离不开他老人家承传下来的道统。所以我们看,虽然没有高官,位居卑下,但是却『不可逾』,他的德行是不能超越的,一般的人赶不上他。所以子贡赞叹孔老夫子,他的道德学问是不可以逾越的。
【君子之终也。】
君子能够自始至终都保持谦卑的修养,不会因为他拥有了地位、拥有了财富、拥有了学问而改变他的谦虚。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了解到,谦虚是可以吉祥亨通。如何能做到谦虚?一定要去掉傲慢才能谦虚待人。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实德能、智慧是我们本有的,「明」是智慧,「德」是德能,是本有的。但是现在有障碍,让我们谦虚的德能没有办法流露出来,所以得从哪里下手?得从「格物」,格除这些习性。去掉了傲慢,谦光就透出来了。
我们有傲慢吗?什么情况才是傲慢?夫子在《论语》当中有一句话说到,夫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夫子感叹到,他很难遇到能见到自己的过,而且,「自讼」是反省忏悔自己的过。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感觉到,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一定是从改过下手。而改过他必须经过知过,见到自己的过,知道了;而且能自我反省,忏悔,悔过,忏悔完了要后不再造,紧接着要把它改掉。孔子说到,能知过悔过就很难了,很难遇到这样的人。你不知道,那要从哪里去改?所以我们学习这些经典,都能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的不足在哪里,进而去效法古圣先贤他们的德行。
什么念头是傲慢?什么言语行为是傲慢的表现?昨天刚好我跟我们同仁,大家八、九个人一起讨论什么言行是傲慢。提供出来让大家做参考。当然,待会跟大家交流完,请大家不吝赐教。然后,您觉得哪一些也算,把它写下来提供给我们,这样子我们可以对于傲慢认知得更清楚、更深、更广,这样对自己要对治这个傲慢有大帮助。我们会将您提的宝贵的这些见地再供养给大众。
第一,有提到,感觉自己很聪明,这个念头就是傲慢。感觉自己挺得意的。结果我们这个同仁讲到这里的时候都说到,虽然有一些小事都觉得自己挺有小聪明的,但是遇到一些大的考试,往往都跌下马来。所以这小聪明,可能一些小事一时好像能过关;真正遇到大的事情,不可能凭小聪明可以过得了关。当然,假如遇到一些大的考试都考不好,那还是上天的慈悲,在警惕我们。
第二,逞强好胜,虚荣心,这个是傲慢。什么都要比人家好;什么都要站在前面,占先;跟人家讲话,气势一定要把人家压过去。
我们刚刚提到这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得癌症,她说她从小很多表现都很突出,多才多艺。结果,大人给她的赞叹就特别多。那麻烦了,称赞如潮水一般一个接一个,孩子年龄那么小,你把她捧得那么高,她就不知道她是谁了,「少年得志,大不幸」。成人又不懂,就一直夸,夸到最后,她非常自以为是,批评的话听不进去了。而且她说,这些长辈批评她,她父母还不让,她的父母不让人家批评她,那这个是很错误的一个做法。她自己的父母就太宠她了,不能忍受别人批评自己的女儿。「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自己的孩子能听得进批评,她才能进步。
所以逞强好胜是傲慢,而且特别逞强的人,好像希望所有的目光都要集中在她的身上,她在任何场合出现,那个灯光一定要照着她。这样活着很累。那麻烦了,假如她是这样的人,她假如嫁了一个丈夫,这个丈夫稍微不看她,可能回家就要打仗了,是吧?「你怎么这么不重视我?」「我哪有?」然后就吵不完了。「你刚刚还多看了那个女人。」「你刚刚还讲那个女人好,你是不是说我不好?」假如太太逞强好胜,我感觉这个先生讲话都如坐针毡。哪一句话都要考虑老半天才敢把话讲出来,那这样的丈夫很容易得癌症、得忧郁症。他讲一句话要考虑老半天,很伤脑神经,还会得脑神经衰弱。
再来,遇到什么事情很容易见人家的过,就好像我都是高了,人家都是低了。比方,听人家读经,「读那么快。」「读那么小声。」「读那么难听。」这个都是只要有那个高下的心,傲慢就上来了。人要起这个高下太容易了。从哪里可以起?长相、地位、才华、学问,都可以长傲慢。所以为人父母者、为人老师者,假如没有能够洞察到人心的状态,那孩子不染着傲慢谈何容易?
我记得我们大马有一位博士,永乐多斯博士,她分享到一段她小时候的情境,我特别佩服她的父亲。她小时候,因为奶奶行动可能比较没那么方便,后来家里有请了一个佣人伺候奶奶,都是伺候她奶奶。有一天她就把碗拿给那个佣人,那佣人也是她的长辈,「帮我打饭。」结果当下她的父亲就制止她,「妳好手好脚的,妳自己做,而且妳对长辈不可以这样讲话的语气。」她第一次被父亲给纠正,好终身不忘。你那个机会点没有抓住,等发现傲慢的时候都很严重了。就象现在的人,等发现身体不好了,都是很严重的病,都是没有防微杜渐。
包含,司马光为什么可以成就这么高的德行?都是他父亲的护念。他小的时候跟姐姐在剥胡桃皮,他姐姐离开一会,本来不怎么会剥,刚好有一个仆人过来,教他用热水烫,就很好剥了。结果他姐姐回来,「你怎么这么会剥?」他说,「我自己找到的方法。」撒谎,傲慢。结果他父亲洞察到了,马上呵斥他,「小小年纪,怎么可以撒谎!」最后他德行是,「平生所为的事情」,这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可以告人的事情。而且他教学生,「你如何能够真诚?从不妄语开始修起。」没有一句话是虚妄的、是骗人的、是虚伪的、是应付的,没有,句句都是真诚心、恭敬心流露出来的。
我们待会再总结一下,哪一些点会让人傲慢。首先,不是去要求孩子跟学生,「知人者智」,你能看到孩子的问题是智;「自知者明」,我们自己要先有自知之明,才能够去护念他人。不然实实在在讲,我们什么时候傲慢都不知道,孩子潜移默化都学去了。
有一个主管,他回到家很疲惫,因为加班加得很晚,结果公司又打电话来。他一接起来,这个下属说,又出了状况,希望他能够再回来公司。他一听,火气就上来了,他还上过《弟子规》的课,他就看了一下客厅,儿子不在,然后就说,「你是干什么吃的,连这一点事都要叫我回去!」你看傲慢、瞋恨都出来了。结果他隔天下班回来,他岳母跟他说,「你儿子,今天我给他煮饭,他吃了不高兴,他跟我说:你是干什么吃的,煮这个饭这么难吃。」他听了以后才知道,教育是随时随地,你是教对了还是反教育?
大家注意,坏的东西学很快。你们有没有曾经,比方新交了一个朋友,跟他觉得很有缘,一个礼拜以后,你发现你讲话的音调都跟他有点像。他假如是河南的,那个河南腔还有点河南音出来了,你什么时候受他影响你不知道。所以我们要给人好的影响,要赶紧改掉不好的习惯。
所以这个父亲他虽然看了一下客厅,但是他忘了一句成语,叫「隔墙有耳」,他那个声音,他孩子听到了就学了。
其实自己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在念初中、高中,同学之间坏的东西一学就会;好的东西,孝顺、八德,听一下,想打瞌睡了。你看,根性太差了。所以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所以为什么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你在孩子小的时候,你把德行的根扎下去了,他不受污染,他免疫系统很好,所以这是最神圣的功德,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所以我们老祖先从胎教开始教,从小开始教,这太有智慧了。
老子这两句话很有深意,我们得先「自知者明」,才能去知人,才能去帮助人。
再来,我们常常一开口就评论他人,这个也是傲慢。比方我们在批评领导,我们自己做过领导没有?比方我们在批评人家这件事,那这一件事我们做过了没有?其实假如你所批评的事情是你曾经做过的,我相信你应该会很厚道。为什么?因为你经历过那个不容易。假如你经历过了以后还是很傲慢,其实那一件事情可能你只是参与一下,你还不是关键人物。你是扛大旗的人一定会知道,在这个时代做事情,大难大难。为什么大难?因为人都不懂什么叫五伦八德,什么叫尽本分。都要重新引导,哪有说现在这个时代事情好做的?
大家想一想,现在当小学老师的难度跟三十年前比起来,有没有差?差很多。现在不只孩子难教,常常家长还要到学校来指正老师教学,你说那难度有多高?为什么?两、三代人都不懂做人的道理,动不动就要来兴师问罪。能不能怪这些家长?没人教他。你说,「好,我找他爸爸妈妈。」把老爷爷老奶奶叫出来,「你怎么没教你儿子尊师重道?」老爷爷说,「我爸也没教我。」「那你爸在哪?」「我带你去见吧。」去哪见?在老人的坟前。当天晚上老人到你的梦里,「我也没学。」民族的浩劫,别怪任何人,是吧?这是整个民族几代人的浩劫。你现在去骂那些当官的人,他们也都没学。怎么办?现在社会这么乱,贪官污吏怎么办?在这个时代,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先做对。自己本分尽好了没有?自己修身齐家了没有?你自己有德行了,你自己做出来的事能感人了,说不定哪天你上台分享的时候,那个官员就被你给感动了。可是我们没有先在德行当中下功夫,这个缘出不来。
现在在国内有一个家族,他们出来讲伦理道德,他们兄弟还有不识字的,可是讲伦理道德,讲得让人感动。因为他谈「如何当丈夫?」「如何当妻子?」人家做得很好,「如何尽心尽力孝顺父母?」讲出来都是他做到的,感动底下很多人,甚至很多官员,他们都去讲。卢国信老师,他们一家,我记得前一阵子在云南巡回演讲,后来还听到消息,到广东梅县,听说今年已经排满了。我们想找机会去亲近亲近这样的善知识,他说今年排满了。可见得现在整个神州大地,老百姓多么渴望传统文化的教诲。这代表什么?人有本善、有良知,这么愿意听。所以老百姓愿意听,那是当父母的、当老师的、当领导的对不起老百姓,他不是不愿意学,我们有没有教他?君、亲、师要做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重要。
我们事非经过不知难,不要随便去评论他人。往往都是事情已经过了,在评论别人;或者局外,我们根本没有参与这件事,在局外议论他人。而这种议论往往把有智慧的人讲得很像愚人,把很难的事情讲得好像很容易,都有可能犯这样的口业。而这样的行为都从哪里出来?不忠不恕。
我们看到忠,尽自己的力量叫忠。我们面对亲朋好友、同仁,任何事情只有一个态度,「怎么为他好?」尽忠。我们就在想,哪怕他错了,我们在想着怎么协助他善后,怎么规劝他让他记住这个教训;而不是去评论,去放马后炮,去讲风凉话,那没有意义,那没有忠诚的心。我们要冷静,我们到底把精力时间都耗在哪里?其实自己不忠于人,自己的德行在什么?在下降。慢慢的就好议论人,就傲慢了。甚至好议论人,最后得罪有权力的人,灾祸就来了。我们之前古文课的时候有跟大家讨论过一篇文章,东汉马援写给他两个侄子的「诫兄子严敦书」,他就是发现他这些侄儿会议论人家的长短,他觉得这是他人生的灾祸,赶紧规劝,爱护他的侄子。
再来,恕,这个恕,设身处地。我们不能感同身受这件事情的困难,才会评论得这么苛刻。所以这个恕道就很重要。
再来,我们有炫耀自己的才能,这个是傲慢。或者开口就是谈自己做了哪些好事、建了哪些功劳,这个也是傲慢。颜回有德行,他「无伐善」,就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功劳。我们假如有起来称赞自己,进而贬低别人、毁谤别人,自赞毁他,这个都是傲慢。
人不炫耀功劳很重要。在《论语》里面有一个故事提到,鲁国有一次跟齐国打仗,结果鲁国打了败仗,打败仗之后要收兵。勇猛的人打仗的时候在前面,退兵的时候在后面,掩护大家,这是勇敢的人,勇猛的人。结果孟之反,鲁国打败了,他就善后,他在军队的后面,保护大家撤退。后来进了自己的国门,他就自己鞭策着他的马,然后告诉大家,「我不是故意在后面的,这匹马不肯走,牠走得太慢了,不肯走,所以我才在后面。」大家去感受这古人的心,他这么不畏生死保护大家,他生怕别人赞叹他,他还找个理由说,「对不起,我这匹马很不听话,不肯往前走,不是我愿意垫在后面,不是我勇猛。」这个都有功劳还掩藏,不肯让人知道。
而我们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的因缘,对我自己来讲,常常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来鞭策自己。虽是如此,过还是常常发生,根本没有功,都是过,我自己过太多,功更谈不上。为什么?那个都是祖德的庇荫,圣贤教诲庇荫。
二00八年过年,师长到庐江中心给大家勉励,给大家教诲。老人家第一句话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师长就讲到:这两年来在汤池,跟大众、跟老百姓交流传统文化的这些成果,都是圣贤祖宗的保佑,他们的德荫,任何人不能居功。老人家把真相告诉我们了。其实自己在做这些事的过程当中,错太多事情,真的谈不上功。后来再看到「介之推不言禄」这篇文章,真是当头棒喝。这一篇我们在古文班也跟大家分享过。
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浪、逃亡十九年,最后晋文公回来当国君。曾经在这个过程当中,晋文公饿到昏过去了,介之推把自己大腿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吃,你看他忠到这种程度,舍已,为国君。结果回国之后,跟着的几个大臣开始说了,「这十九年来,我的功劳最大。」开始在那里伐善、邀功。介之推一句话都没讲,就离开了。他尽这一分忠诚是他的本分,他不是为了回来要拿什么高名利禄的。这是真正自始至终用良心在生活、在过人生的人。假如就是为了这个,那就是利害的人生,怎么是道义的人生?
介之推讲了一句话,「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偷取别人的钱财,还被称为盗贼;更何况去贪上天的功劳,还说是自己办到的?其实整个十九年的过程,包含能够回到自己国家来,那是他祖先的福报,那是许多人甚至许多人民的生命牺牲,最后才成就了这个因缘。那怎么可以几个人最后变成「是我的功劳」?所以真的,从这些千古文章能得到很大的人生启示。
为何无功?这是我们的本分、道义。为何有过?我后来又在《易经》当中看到一段话,真是我最好的写照。有一卦叫「鼎卦」,这个鼎是三足鼎立,鼎可以拿来装丰盛的菜肴请贵宾。假如这个鼎有一个脚断了,鼎折足,这么丰盛的菜肴撒在一地,撒在桌上,这个就很狼狈,就不好看,就很失礼了。那这个是比喻。叫「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这一句话点出了,我们今天要成就有意义的事情、成就功业,三个条件很重要,德行、智慧、能力。比方,教育好下一代是大工程、大功德,可是父母没有智慧不能做,做不好。没有能力也不行。
自己德薄,结果坐的位置太高、太尊贵了;智慧又不够,谋的又是比较大的事情;力量很小,却扛得比较重;「鲜不及矣」,就是很难不感来灾祸。我看到这一段,古人在写这些教诲,其实都含有一种对我们的期勉、期许,就提醒我们,遇到这个情况怎么办?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要增长自己的智慧。大家不要看了这一段,今天回去,「好沮丧,我不行了。」刚好还在因缘里面,你得振作。力小呢?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孔子说「三达德」,智、仁、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德行最重要就是培养自己的仁厚、仁慈,处处替人着想。可是你要去做,你才能够设身处地,才能够去体会他人的苦、需要在哪里。「知耻近乎勇」,人有羞耻心,他就会下大功夫,「别人做得到,我也能够做得到。」他有志气。
所以自己德能不足,就要多向人请教,然后自己一言一行要谨慎。过去过很多,坦白讲,现在过也很多,甚至现在讲话,假如哪一句话讲得太强势了,很可能还伤到了诸位学长,那还是过。所以诸位学长,今天以至于以前,礼旭讲课有伤到大家的,请多包涵,请多原谅。当然我也要提醒自己,每一句话柔和、真诚,不能带杀气。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谦让。虽然自己在这个因缘当中,时时在看,谁的能力比我好,赶快把位置让给他,让位于贤。我们不能贪恋一个位置,位置是为了什么?是服务大众、是利益大众的。有人比我们更适合利益大众,要赶紧谦让、礼让,甚至于你要非常恭敬的、至诚的去把他请出来。大家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刘备去请孔明的时候,给他行大礼。为什么?希望孔明先生能出来利益一方的百姓。是用这种心情去启请的。
这是跟大家交流到不可以邀功,不可以伐善。再来,当我们对人的态度不一致,可能里面有傲慢。比方,对下属,对比我们可能在方方面面条件比较差的,我们对人讲话就轻慢,所以《弟子规》说,「勿谄富,勿骄贫」。看到学历比我们低的,财富比我们少的,社会地位比我们低的,我们的傲慢可能就会起来。
包含,这个怎么去调伏?你看到各行各业,只要人家是辛苦的付出,在服务你,你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去感谢他。比方,你到餐馆去吃饭,对服务人员要感谢他的服务;你走在路上看到清洁工人,感谢他对我们这个城市的付出;接着就能平等、恭敬,就从这一些去落实。
再来,常常怨天尤人也是傲慢。为什么?不会反省自己,然后把老天都拖下水,那是傲慢。最明显的例子,我们以前读过一篇文章,《史记》里面项羽的文章。他已经彻底失败了,到了乌江,其实他有太好的条件可以胜过刘邦,他是常胜将军,刘邦常常打败仗,最后还是刘邦当皇帝。根源在哪?他太狂妄了。自己输得这么惨,其间有多少的错误,他连一条都没想起来,最后说,「天亡我」,是老天要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不是我不会打仗。然后自刎。所以人要知过真的不容易,但是知过却对我们的生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他没有反省自己,终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再来,比方你今天做了一件事,自己沾沾自喜,在那里偷笑。比方,早上我们爬起来,开始运动、用功,突然看到其它的寝室灯都是暗的,我已经起来用功、读书了,然后心里想:都在睡觉,我起得最早,力行《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在沾沾自喜的时候也是傲慢。所以,当我们有点东西的时候,傲慢很容易起来,要很慎重,护念自己这一颗心,「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再来,听别人讲话不耐烦也有傲慢。再来,学什么东西马上就告诉别人,「我学东西特别快的。」或者在答应别人事,「我跟你讲,包在我身上,No problem。」「轻诺者必寡信」,这也是老子给我们的教诲。反而哪一种人值得信任?「这个事情让我考虑一下。」「这个我得三思一下,我没把握不可以乱答应你。」可是人很奇怪,就喜欢那个马上答应你,你就在那里高兴;人家在那里思考的时候,你反而觉得,「你怎么这么不痛快?」我们其实假如不学这些道理,有时候我们也不会判断什么才是值得信任的人。他讲话很保守、很稳重、很谨慎,这个才是值得信任的人。他给你信口开河,你在那里高兴,高兴多久?幻灭是成长的开始。常常都被骗,被男人的花言巧语骗,被下属的花言巧语骗,当老师的被学生的花言巧语骗,都有。
再来,孤芳自赏,自己感觉非常良好。真的有可能,比方说我们在台上讲课,自己讲得很陶醉,在那里笑,底下没一个人笑。自我陶醉的时候也是傲慢。自己感觉很良好,其实底下的人在那里都打瞌睡了。这个我要注意一下。再来,取笑人、捉弄人,这个都是傲慢的态度。
我们发现傲慢了,这是病,下一节课我们来把脉,把病根找出来,这个根到底是出在哪里?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