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五十二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大家好久不见,一个半月以上,时间过得非常快,确实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其实人纵使活到一百岁,也只有三万六千天左右,所以古圣先贤,所谓圣人惜寸阴、惜分阴,对时间都非常的珍惜。一个多月过去自己反思,对於光阴还是不够爱惜糟蹋了。不爱惜光阴,就像我们「贵德」,我们讲到第四个单元「诚信」,其实自己不爱惜光阴,也是对自己不真诚,不诚实面对自己,要对他人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自己能不自欺。所以自己没有把光阴珍惜好,糟蹋了自己的生命,也糟蹋了自己的道业。我们华人常讲,「人身难得,中华文化难遇,东土难生,大道难闻」。刚好自己都遇上的时候,更应该要珍惜此生的光阴。
就像我们打开《大学》,开篇就说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看到我们经典当中的这一段话,可以理解大道难闻,没有看到这样的教诲,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很难不追名逐利,随波逐流。我们看到,就像日本很成功的稻盛和夫,这个在企业界企业经营之圣,他告诫尤其是年轻人都说到,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提升。就像师长讲的,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智慧,这是人生真实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所以反思自己没有闻到圣教以前的人生,确实是难免随波逐流。可是闻到了之后能不能保持初心,而且是有使命感、有长远心的,「德日进,过日少」。甚至更加的勇猛精进来对得起自己,也能对得起家人,或者身边人的信任。现在自己看到大家,觉得一个多月过去了,反思自己没有真诚的面对自己,然后也是对不起信任自己的人。所以浪费时光,人生对自己来讲,很大的一个罪过。
所以一开始,要跟大家继续来学习「诚信」这个部份,刚好反思到「诚」,首先要对自己真诚,所谓「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从这一段格言可以感觉得到,儒释道的学问都是内学、内功,都不是向外去要求他人,都是求之於己的学问。这个妄字以什么为标准?就是我们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跟经典不相应就是妄了。再说得更深入一点,跟我们的良心不相应、跟我们的性德不相应就是妄。所以真诚是性德本有,真诚相对的是虚伪,或者应付。大家冷静感受、感受,我们再比方应付别人的时候,内心快不快乐?有没有人说我好高兴,把他打发走了。那高兴是骗自己的,人不用真心的时候,当下就不自在、不快乐,那是一时习气调不了。顺著习气了,还觉得好像挺厉害的、挺高兴的,这样就愈迷愈严重。
比方那天有一个朋友说到,说他最严重的,就是傲慢克服不了。他还是个养生师,学问算很不错的,说他很难克服的就是傲慢。我就问他,我说你在傲慢的时候感觉内心舒不舒服?他说不舒服。我说既然不舒服你干嘛继续傲慢?那不就自讨苦吃了吗?诸位朋友,我们举一反三,除了傲慢会痛苦以外,还起什么念头会痛苦?你们都没有经验,我比较有经验。比方说起怀疑别人的时候痛苦,我不怀疑他,待会他占我便宜怎么办?有没有道理?听起来有道理,其实这些听起来,好像有道理的话,听多了你的人生就愈来愈累。用一颗纯真的心对人是最舒服,他的人生是最简单轻松的;随顺我们的习气,然后把人想得很复杂,那是最累的。纵使他真的骗你又怎么样?学圣教首先学吃亏,不要太聪明。你说那他骗了我,我不就损失了吗?有没有损失?那个人要骗你,你还很真诚对他,你是上天疼爱的孩子。被人家骗了真诚还不变,那你是上天的独生子,我们闽南人小时候就教一句话,叫「天公疼憨人」,上天就是疼这憨厚的人。
我们再讲个理,福田靠心耕,一个人老实到人家骗他,他还是保持他的真诚,那这一颗心是有福还是没有福?你们不大配合,有点勉强。所以古人留的这些话,其实对我们的处世,都是金玉良言,而个中的法喜,个中你做了之后,对心性的提升,也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傲慢其实起来的时候,身心是不自在的。同样的怀疑别人也好,或者起情绪、起贪心的,那个当下身心就是好像被绑住了一样,被束缚住了,那是苦的,不是乐的。所以人能感觉得到,起这些贪瞋痴慢疑是痛苦的,慢慢的就不愿意再搞这些事情了。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随顺性德时时都有法喜,都会快乐。随顺什么?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存心。违背这样的五心,这样的心念我们不要起,心不妄念。身不妄动,身不造杀盗、邪淫这样的行为;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造这十恶,整个身心才保持在一个真诚的状态,所以诚、真诚是恢复性德,是我们求学问的终极目标。
所以师长有一段话非常好,怎么恢复真诚?请问大家真诚好不好?很好,至诚可以感通。真诚你会有很多知心朋友,真诚夫妻一条心,真诚你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有智慧、有德行的人,真诚你会感天动地,老天爷灾难都会变小。所以这个诚重要,所有事情的成败也在真诚,「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真诚心现前可以凝聚众人之心,诸位学长,你有没有这一生想做的事情?你们没有反应。有没有?这个世间需要做的事这么多,师长讲的每一个理念,都是救这个世间,甚至是救世世代代子孙的。这些事都很重要,你想不想做?没有反应的人还有良心吗?想做,好。那个没有反应的人,是陷入了深度的思考,这个我能理解。但是要成就这些事,你必须要团体的力量,那怎么凝聚团体?也要有真诚,不真诚留不住人。尤其这些事业都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不是以名利为动力的。那最重要人与人之间惺惺相惜,不分彼此的那一分真诚。
师长有提到,处世当中「绝利养,除成见,戒怠慢」,绝利养就是跟人相处,绝对不能谋私利,自私自利的心起来就不真诚;为公、为大局,念念为人著想,才能恢复真诚。除成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有不对的地方或者有缺点,我们就放在心上或者盯著看,甚至还拿放大镜。那你对人就有一种傲慢的态度出来、怀疑的态度出来,自己就不能真诚对对方。可是又有人说到,可是他真的有缺点是不是?他真的做不对。他真的有缺点、他真的做不对,不然要怎样?我没缺点、你没缺点、自己没缺点?有时候人就是一时的习气起来、情绪起来,就卡死在那里。话说回来,他有缺点,自己?我自己也有缺点,那自己希望别人怎么来面对我的缺点?当然是包容我。那就对了,脑筋总要稍微转一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然我们这些心态都往刻薄在走不知道。修道是愈修愈厚道,怎么愈修愈刻薄?
所以别人有缺点,别人有做错,我们回过头来想,我们做错的时候希望别人原谅、帮助,我们有缺点的时候,希望别人包容,然后提携我们。而且人生两个字就说透了,叫因果,人家有缺点我们帮助他这是种因,得什么果?我们的缺点,人家包容、帮助我们。我们现在苛刻了,改天我们出状况的时候,就没人帮助,人家也苛刻对我们。所以有一句话叫广结善缘,这个很重要。除掉成见,就像我们刚刚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已经点出来了,一切的人都有明德,这圣人讲的。学圣教首先第一不能不听圣人的话,不听圣人的话就没法学!不只孔子在《大学》里这么讲,《孟子》又说了,「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非常慈悲鼓励一切的人,每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志气,都可以像舜王一样,像古圣先王一样成为圣人。他们为什么相信?他们契入境界了,他明白了一切的人都有明德,有明德一定可以恢复。
明德是他本有的,但他现在为什么有这些缺点?「苟不教,性乃迁」,那个不是他本有的,一定可以去掉。这一段话相信了,他一定可以恢复明德,他一定可以去掉习性。相信别人可以恢复明德,你对人就不怀疑了;相信别人可以去掉习气,你就有耐性了。所以古圣先贤这些教诲,贵在我们把这个道理领纳之后,跟我们的身心融成一体,时时都提得起来。我们今天对任何一个人还会傲慢,还没有真正把经典里面这些教诲领纳在心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们有明德,一切的人都有,平等、恭敬都是从明白宇宙人生真相当中,很自然提起来的。所以明理重要,而这个明理是完全领纳心上,不是好像记一句经句而已,学习贵在用心去感悟这些道理。
戒怠慢,懈怠、傲慢都会障碍我们真诚的心。所以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骄傲、傲慢,这傲不可长,都是值得我们要对治的,很大的习气烦恼。而儒家讲傲不可长是克制,在佛家讲要断除,那佛家境界更高,当然人要有志气,要往更高的目标去迈进。我们看经典传了几千年,到我们手上很难得,有一代人不传它就断了,所以如获至宝。我们听师长老人家的教诲,今年老人家修学六十一年,讲学五十四年,这么难得的法缘,所以老人家的教诲都是他一生修学的精髓,肯真诚恭敬领受,那是最有福报的人。「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诚敬、万分诚敬,大家不要不耐烦,这不是我加的,这师父加的。
大家都听过佛门有一个公案,叫「拈花微笑」,佛门有一个宗派叫禅宗,它没有经典,它直接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有一天佛陀拈了一朵花,这个一拈起来话一句也没说,大迦叶就笑了,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只有一个人笑了,禅宗就传给大迦叶,心神领会不用言说。这个不是禅宗是这样学的,其实我们跟师长也是这样学的,跟古圣先贤也是这么学。大家有没有读《论语》,读到哪一句话的时候,突然拍案叫绝,晚上是笑著睡觉的有没有?这个叫神交古人。这句话我真的看明白了,我人生少走二十年的弯路了,这句话就是讲给我听的,我就是当机者。诸位学长,师长加了后面那几句,你感受到老人家的存心没有?老人家没有当面跟你讲话,你也笑了有没有?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笑的,你就跟老人家有心灵感通。你的心里在那里加得好,我这辈子不会忘记了,原来入道两个字最重要「诚敬」。还是师长在那里加的时候,师父这么麻烦干什么?加那么多句,念起来也挺累的,那就不一定能交会了。有时候这个戒怠慢重要,刚刚擦黑板的学长跟我默契不错,我突然再加一个戒怠慢重要,没有擦掉,不错、不错。
可能我们一开始学圣教,对师长讲的觉得句句都是宝,听了半年以后,尤其听半年以后各个都是辩才无碍的不少,道理也都懂了。半年以后怎么又讲这个故事了、怎么又是这一段道理?那怠慢都出现。其实不了解圣哲人都是大慈大悲、苦口婆心,那最常讲的都没有废话的,都是最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只要你这个态度没有,你学一辈子不可能提升。君子务本,基础没有了再怎么学都学不上去。说到这里我很惭愧,对师长很不恭敬,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二00六年我们跟著师长到了联合国,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时候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在那个报告会上,第一邀请新加坡九大宗教领袖为世界和平祈祷,证明什么?宗教是一定可以团结的。宗教团结在这个时代很重要,几十亿人是宗教徒,这些领导者带头,可以把世界带向一个新的和谐安定的方向,这个很重要。新加坡的宗教团结做得很好。
第二件事要证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是二00五年底,我讲错了,应该是二00六年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0六年。就刚好0五年底在庐江汤池,我们的同仁们下乡跟老百姓交流《弟子规》,短短几个月老百姓听了这些孝悌忠信的故事,人心都很有转变,民风改善不少。透过这个经验去跟全世界交流,伦理、道德、因果确实是可以劝人向善的,人之初是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是这两件很重要的事情。参与的这些国家代表,他们听完以后,也是非常认同,也想来了解参观学习,所以人都希望幸福快乐,也希望这个世界更好。而师长在几天大会最后做总结的时候,师长讲最多的,其中有一段是他跟三个老师学习。我坐在台下,我在那里想:师父怎么又讲这个故事了?一百九十几个国家代表,不讲些新的东西?这么难得,怎么又讲三个老师的故事了?所以现在想想,很惭愧,不明老人家的深意。而且我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在底下还在那里著急,其实都没听清楚。
而当下这一念,也是在怀疑师父的教诲用心,所以我这个学生愈学愈油条,自己什么时候堕落都不知道。真的,人生最可悲的事情,是自己心念不对不知道,被自己给卖掉了。我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才体悟到这一点,体悟到什么?传统文化是师道,没有尊师的态度,学传统文化学一辈子都不可能学得成。所以孝亲尊师大根大本,你谈得再好,他不知道根本在哪里,他也没法受益。对於师长老人家要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因为像师长这样的好老师太难太难找了。老人家是有接受私塾教育的最后一代,而且胸怀天下,从青少年时期,战乱的时候就发了这样的愿心,感得当时候三位大德的教诲,又一辈子讲经弘法不间断,这太难得的一位好老师。所以我们这一生最大的灾难,就是对这样的好老师产生怀疑,这就是最大的灾难。这样的好老师的教诲,我们能真正奉行,我们的智慧、德能、福分都能不断的恢复。这是一开始跟大家讲到「诚」。
我们也回到,上一次是讲到第九十八句经句,我们今天接著来看第九十九句。当然「诚信」还有一个,这信除了守信以外,我们做出的行为也要值得人家信任,值得人家信任好不好?很好。你不值得你孩子信任,你怎么教育他?你不值得你另外一半信任,那夫妻怎么同心?你不值得同仁的信任,大家怎么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自己的道业从对圣教有信心,以至於世间的事业,或者家业,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础,没有信心就瓦解掉了。可是这信不是去求来的,是要自己做出来的,我们看「谨而信」的信,「凡出言,信为先」,这要自己做出来。「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我们的态度,假如见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去了解情况,就妄下判断,在那里瞎猜,这样的言语一次、两次、三次,以后我们讲话人家信不信?不信。所以大家冷静去看,「信」篇里面的每一句,其实做到才是值得人家信任的。「闻誉恐,闻过欣」,这样的行为出来,人家才信任;「闻过怒,闻誉乐」,这样的人家没法信任。「过能改,归於无」,才值得人家信任;「倘揜饰,增一辜」,倘揜饰那又是耍小聪明,不值得人家信任。还有哪些事情才能值得人家信任?比方说我们依照经典去处事待人接物,然后得到很好的果报。比方学《了凡四训》,最后你的家庭命运都改变,人家对我们有信心,对圣教有信心。
过年前、春节前,我先到了香港去亲近师长,我就快要没电了,不充电不行。说坦白话,充电应该不是去了香港才充电,应该每天都要充电,每天都要听经才对。去的时候突然明白到一个重点,就是天地之间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每一件事情只要是我们生命当中遇到的,都是要启发我们。结果我去亲近师长,过年前听老人家的第一堂课到离开,听了不少节课,都是讲同一个主题叫「三十二相」。一个人很认真修行,他很有福报他感来的相貌三十二相。奇怪了,怎么我第一节课听到最后一堂,要回家过年以前,全部是讲三十二相,怎么这么巧?意思就是说,你的相貌是最不及格的!
你看像我这种学生特别难教,也难为师父老人家。怎么说?在身边好骂是吧?骂两句看表情承受力有多少,承受不了了,头可以摸一摸,承受得了继续骂,严师出高徒。我这个不在身边的,怕骂了之后又耍赖,还是骂了之后退心,还得呵护著,什么时候骂?台上。看他悟性怎么样,有没有听懂?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还没听懂,那真的也是没救了。所以年前的课程,听完之后下定决心,今年第一件大事,不可以丢脸,就不可以丢这张脸。你看老人家一说,你好好学习圣教,首先身体健康,脸色一定是红润的。其实我都是在障碍圣教,我们看胡小林老师,你几个月没看到他,那个相貌愈来愈好,有没有?这个都是给我们表演。像彭鑫医师他每一次出来讲课,那个相貌愈来愈好。
所以我这个相貌一直不好,没有别的,没有真干。这个真干是从哪里看?从起心动念,从心态上,从最严重的习气下手。我的习气就是牵挂太多、情执太重,该想的不想,不该想的想一大堆,忧能使人老怎么可能会胖?都讲给别人放下、放下了,讲给别人都讲得这么洒脱,回到自己身上都做不到。「阳善享世名」,人家都觉得讲得这么好,结果都做不好。所以阳善这个名福报都报光了,铁定瘦。刚好过年期间跟我妈妈出去,遇到同修,遇到一个日本同修,后来他说:这是你妈,我以为是你姐。告诉大家,我听到这段话,一来是很高兴,妈妈看起来年轻是孩子的福气;当然对我个人来讲,我现在已经不是不敢跟我姐出去,现在是连跟我妈出去都不敢。没关系,知耻近乎勇,所以从年前,算祖先、圣贤的保佑给了我很宝贵的启示,就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首先要先把相貌给修好。除了看起来要容光焕发之外,首先也要「面上无瞋供养具」,脸上不可以有杀气,要像布袋和尚一样笑口常开、大肚能容。所以看到这个「信」字,首先要期许自己,是可以让人家对圣教生起信心的。
我们看九十九句说到的:
【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故君子重之。】
我们谈到这个信,在我们之前古文班,对这信有很多的交流,信贯五伦、贯五常、贯八德,我们看五伦你没有信,纲常就没办法维系了。五常仁义礼智信,仁,仁者爱人,不守信就伤害人了,就不可能是仁人;义,信义、信义,有道义的人,一定信守承诺;礼,失信於人就是不恭敬人,就失礼;智,真正理智不会做失信的事情,为什么?信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在社会当中有信用是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花了一辈子来建立信任,可是可能因为一件事不守信,这一辈子的信任就毁於一旦,所以这个信重要。而我们看到句子里面讲,『唯君子为能信』,就只有「君子」是能守住这信用、守住信义的。「唯」也是彰显,就修养要到君子的程度,这信义才能够保得住。尤其这个时代诱惑相当多,高名利禄现前的时候几个人不动摇?《孟子》有提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都是有相当的德行根基才能够不动摇,听起来是不容易的。
那我们有没有面对很多的诱惑?马来西亚民风比较纯朴,可能诱惑没有那么多。其实顺境也是诱惑,比方说我是一个公务员,每个月国家给我薪水是顺境,慢慢慢慢我会觉得这个薪水拿得应该的。我当一个公务员,应该守住的信义,有没有时时放在心上?所以顺境会淘汰人。当公务员的人,第一天那种代表国家来服务人民的信念,到他退休那一天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按理来讲一个人只要用心,他是进步的状态,所以应该是愈来愈提升。我们读过范仲淹先生「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请问大家,你听过哪一个忠臣,到晚年之后他说算了算了,国君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管他了。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忠臣?他那个忠心是愈来愈深!
就像我们读过史鰌,到他临终的时候忠心不改、不变。临终的时候还交代,死了之后,棺材不可以放在正厅,他不配,他没有劝卫灵公用蘧伯玉是他的过失,所以只能放在那窗户底下。后来卫灵公来吊唁的时候,看到棺材乱摆,很生气骂他的儿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父亲的遗体?儿子才讲:这是父亲断气前交代的,我不敢不顺从父亲的意思。这种至忠让卫灵公回头了,罢黜弥子瑕,用了蘧伯玉。所以从这里我们冷静看,道义之心是与日俱增这对的。但是当我们在福报当中、在顺境当中,什么是顺境?每天有得吃、有得穿、不会冻著了,这个都属於顺境。慢慢慢慢的,对公家的那一分义退了,增加的是什么?自己的私心,甚至於是对家庭的私心。
所以再看看这个「唯」字,是不容易的,「唯君子为能信」,真的是要达到君子的德行,才能守住信义的做人标准不退。我之前从事小学教育,我们的信义是什么?要教好下一代,不然政府发给我们的都是人民的血汗钱,信义!所以领公家的俸禄,最后又有多少人都是守住信义,就可以了解到,人这一生确实德行的提升,如逆水行舟。顺境容易贪著,就觉得这福报是我应该受的、应该得的,到时候加薪没加到自己,就跳起来。甚至於现在有老师动不动走上街头,这些都要很冷静。逆境?脾气上来了跟人对立,就不顾及团体的凝聚力,团体的人和。
唯君子为能信,『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一不守信义,那这一生的作为、这一生的经历,可能都被否定、废弃掉了。所以「一不信则终身之行废矣」,『故君子重之』,所以「君子」看重信义、看重信用。一个人要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决定不是他的地位,决定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的人格,而是他的信誉,一诺千金的德行,而诚信是美德。我们这个时代功利太强,好像觉得能动脑筋赚很多钱,想很多巧诈的方法谋私利,这个叫本事,这个都是错误的社会风气。所以很难得,其他地方华人地区的情况,我不尽然全知道。但我们祖国大陆,持续了好多年贯彻道德模范的选举,参与选举的人一亿多人,就可以知道关心恢复社会道德的人,相当相当多。
其中是今年二月份颁的奖,是二0一一年道德模范,其中就提到,诚信的例子,有一对兄弟姓孙,好像是湖北人。这哥哥从一九八九年,二十年前带著家乡的农民工到北京、到大都市去工作。给他们的工资从来没有欠过,都在除夕夜以前一定会把工资都发给他们,二十年都是如此。结果就在二0一一年的时候,年初就春节前,前几天又带著钱要回去发放给所有这些农民工,自己家乡的农民工。结果路上车祸,自己跟太太跟孩子都丧生在车祸当中。他的弟弟闻到这个噩耗,那是赶到现场太平间的时候,那是春节前的话,那个雪积得很厚,跪在那里真的是无言问苍天,这个情况。可是您看这个弟弟接著做了什么事情?带著他哥哥车上的二十六万块钱,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乡。
因为他知道他的哥哥一辈子就是守信,虽然哥哥已经离开了,他能理解他哥哥的心愿,说清白一辈子,不愿意世间的人批评他的哥哥。所以赶回去见他父母,父母一定是伤心欲绝,安抚了父母的悲痛,赶回去的时候是除夕,当安慰了父母,马上就开始发钱给农民工。可是问题不知道每一个人发多少,所以他也信任所有的人,你们说发多少我就发多少。结果发的款项当中,还有一万块钱是他自己的母亲又拿出来垫的,另外还有六万多块钱,是他这个弟弟自己拿出来垫的。发完跟他哥哥当时候预估的钱,没什么大的差别,所有这些农民工都是守信的。所以你看这样的例子,政府把他表扬出来,感动千千万万的人民。结果感动到各地的人捐款到他家,捐了两百多万,他们不用,成立一个基金专门帮助农民工,你看那个善的力量有多大。
孔子在《论语》当中讲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个话太有智慧。所以圣人的话,肯好好听一句、用一句利益家庭,假如又是国家领导,那就利益整个社会了。这一段话的全文应该大家比较熟悉,季康子问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让老百姓能恭敬我、效忠国家,而且互相规劝向善,应该怎么做?夫子这个话也非常有禅机,都引导季康子你是一个领导者,还是要反求诸己。「临之以庄则敬」,你首先自我庄重,而且也恭敬人民,人民自然就恭敬你。你教导老百姓孝顺,而且以父母的心慈爱老百姓,老百姓自然忠於你,「孝慈则忠」。「举善教不能」,把善的榜样立起来,而且教导能力比较差的人,举善了见贤思齐,教不能,你的那种耐心、爱心就带动老百姓的善心。我们举个例子来讲,比方说一个老师带班,对於那些程度比较差的孩子,老师还留下来额外辅导,这样做一段时间。孩子们看在眼里,也会体恤老师辛苦,一些成绩好的孩子,也会主动的去帮助成绩比较不理想的同学,这都是自然就带动起来。所以这些经句,我们当前都可以落实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刚刚跟大家讲到,大陆政府它每一年都重视道德模范的评选,这个太可贵了。而且我们都熟悉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办整个孝文化的弘扬,感动了很多人,这个节目办得非常好。而大陆中央的李长春先生他是管传媒这方面,他能下文要求全大陆的省市县所有电视栏目,都应该要办道德频道。你看这一个举措,这个对整个社会以及后代影响太大了,希望赶快多办一些道德频道,应该由政府来办。刚刚跟大家讲到孙氏兄弟的故事,还有后续,后续是什么?后续是很多工人都慕名而来,要当这个弟弟他的员工,因为信任他的人格,所以他这弟弟的事业也是愈做愈好。当然人世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能坚持道德的人决定是有好报的,这是我们不用怀疑的。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其自身及祖上必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必殃,为恶不殃,其自身及祖上必有余昌,昌尽必殃」。不管人生有任何的事情发生,都坚信行善必得善报,不要有丝毫的怀疑。遇到人生不好的际遇了,都坚信绝对不会是上天不公平,是上天来成就我的德行的,是以前做得不好感召来的,绝对不怨天不尤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个有来世其实科学都证明了,很多科学家这几十年,都投入去研究,访问很多可以记得前世记忆的。其实人不相信有来世,是很危险的,他不明白这个真相他什么都敢干,肆无忌惮的造恶、纵欲,他就很惨,他一堕不知道堕到哪里去。
刚刚我们读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都背挺熟的,好,请问大家背出来、说出来了,是知识还是智慧,是学儒还是儒学,刚刚我们读这句话是学儒还是儒学,是学佛还是佛学,这就是个关键重点。假如这一句话印到心上去,这一辈子决定不再怨任何一个人,跟任何一件事了,为什么?是明白人,明白人不能再糊涂了。都是自己造的还要怪谁?「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句话真印到心上去,真印上去的人警觉性、觉照力很高了,他知道现在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跟未来都是相关的!他不会自毁前程,念头纯净纯善,口说好话,身做好事。所以这些教诲好,贵在领纳在心上,时时能提得起来,自己的境界就上去了。
所以信用除了对自己很重要,自己的信用还会产生延伸性的影响。比方影响到自己的父母,自己不守信,人家说那谁家教出来的孩子?我们家的信用也被我们毁掉了。再来,我们代表哪个团体,我们不守信,也会殃及这个团体,比方做出了劣质的商品,可能那个地区的东西以后人家都不敢用,或者是那个国家的东西人家都不敢用。大家有没有经验,你拿东西要请人家吃,他一拿起来:这哪里做的有没有?那个地方来的那不能吃!德有伤,贻亲羞,连整个地区国家的人,都被我们给拖下水。假如刚好那个地区是你住的,难不难过?难受,接不接受批评?错了就错了还是要接受批评。不然人家一批评两句,发脾气、不高兴这不行,错就错了,该承受,承受。怎么那么巧,我们哪里不住,刚好就住那个地区,这也是有原因的,没关系把它洗刷掉。
说到这里就想到,新北市三重耕心莲苑,三重以前人家都觉得是出流氓的地方。两个老师很有愿心,在这个地方留下来,对这个地方就有一分情义,用爱心教育当地的孩子,尤其是单亲、比较弱势的孩子,教到那个社区风气很好,孩子很乖。台湾教育部社会教育司还以他的社区,为社区教育的典范,所以你看一个知耻近乎勇的力量有多大,不得了!也有跟大家提过,当华人积功累德特别容易,你走在国际,或者是你走在路上,你表现得好,人家就说Chinese好。你假如做得不好,人家就说华人都是这样,做得不好,把十几亿人都拖下水,那造孽就造多了。所以当华人也有个好处,没有后路可以走,勇往直前成就道德学问。
信誉还会影响同一个行业,像我们小学老师,做出违背私德的事情,那一阵子大街小巷的人在谈话都怎么说?那小学老师很多都这样。所以这个信用太重要,我们被人家骂那是小事,更惨的是什么?让社会对老师失去信心,那以后孩子还怎么教?这是更严重的问题。包含我们学圣教,亲戚朋友都知道,这就是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而且每个礼拜六下午两点半,都会去听《群书治要360》。结果我们学了之后回来,行为人家都不能认同,给人家生烦恼,人家生不起信心了,那人家觉得这《群书治要》也不怎么样。我们身上也系著人家对经典、对圣教的信心!
不能拿著圣教谋名利,最后还把圣教给毁了,台湾有个作家写的都是这些伦理道德的文章,他的销售率又很高,所以久而久之,他出版的书人家就觉得是道德的一个标杆,因为都在畅销排行榜前面。结果后来对他太太不忠,事情一发生,他写的书,妇女把它搬到一个广场上当众烧。你看那个影响不只是他,可能以后这些社会大众在看这些道德的书,是不是又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写的?人的信心不容易建立,可是很容易动摇。所以好的榜样重要,当然这榜样从我们自身开始来树立起来。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