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第三十八集)

时间:2016-09-10 16:56   编辑:善常   点击: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下午好。我们接著来看「尚道」的下一句,第七十七句在《群书治要360》,看大家的反应不大对劲,赶紧要找自己的问题,而这一句是在第六册七百九十一页。我们现在有三百六十句,假如原文有注解,我们再看。文王向姜太公请教治国之道,我们看经文: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对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权盖天下。然后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后天下恃。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

  这一段读完,大家知道治天下不是容易事了,这是有真实的德行跟真实的智慧才行。我们看到『文王』非常恭敬的请教『太公』,姜太公先生如何才能够治理天下。我们之前也有讲到,也是文王请教姜太公,怎么样才能是一个好的君主,太公当时候强调,能够让老百姓生活无忧才是好的君主。当时文王说,说得太好了。接著太公补了一句,「宿善不祥」,你听到好的教诲要马上去做,等著以后做不是很吉祥。文王听完,赶紧放这些仓库的粮食,来接济很需要的老百姓。这是我们之前有讲到的一个例子,所以文王是从善如流,好的教诲马上去做。

  我们回想这个故事,我们现在《群书治要》三百六十句,也讲到七十七句,我们听了哪一句之后马上就去做?宿善不祥,学了以后不去做,这不是很吉祥。为什么?「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七十七句我们不好好自己来做,就会变成我们看别人过失的武器了。因为真去做了才知道不容易,调伏习气很难,愈体会就愈不会苛求於人。「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真的自己没有那些习气了,才能够去要求别人改正。比方我们现在说,他实在是太傲慢了。其实我们讲这句话,我们傲不傲慢?看别人很容易,看自己真难。而且我们已经习惯先看别人,而不是看自己,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我们圣教是内学,首先这些理一定要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落实,决定不能拿著道理去要求别人,除非自己真正做到。而真正做到的时候,人自然对人厚道,因为他体会过了,他知道改过是不容易的事情,得要下真功夫才行。所以做到的人一定厚道,不苛求於人;还会苛求於人,铁定还没做到,这个理我们可以从自身再去体会看看。所以古圣先贤有一句名言,也是立身处世的原理原则,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有君子圣贤的心境,他自然时时可以提起这个态度。我们学习这些经句,也希望能够在我们的修身、在我们的齐家,在和睦、在团结我们团队,可以从我们自身开始做起。这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首先是调我们这颗心,确实都离不开正心,离不开调心。

  我们看太公虽在谈治天下的学问,但谈出来都是一个人心性修养是关键。我们看到第一句讲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大」主要是指度量,他的度量大到足以涵盖天下,这个起心动念能为天下著想,天下人的过失他都能够包容。尤其这个时代,《三字经》当中有一句话提到,「人不学,不知义」;《礼记.学记》讲「人不学,不知道」。所以人要明道义必须透过学习经典,而不是只有学习,学习假如是学知识,那他的德行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提升。而且学知识学多了,他学历高,他觉得自己了不起,一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他的道德就在往下降。所以真实的学问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在自己的心地当中下功夫,来把习气去掉。

  所以我们看到,《三字经》跟《礼记》这段话,「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我们能背出来它是一句知识,而这句话给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什么样的指导?我读了这句话,我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只要用心去感受这句话,自己的心就开始变化。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假如不学经典,他是不知道怎么做人的。从我们自己自身来讲,怎么为人子、怎么为人父,我们学过多少经典的道理,怎么为人夫、怎么为人妻。我们假如觉得这两句经句,非常有道理,我们真的体会到,我们认真努力的学习就不用人家催了。我们想不想当一个不懂道义的人,不懂是非善恶的人?我们不想。所以怎么让自己能懂道义?赶紧学习经教,这就是人不学不知道给我们的启示了。所以我们学习,假如还要人家去催促,那代表这句话我们没有体悟到,我们还不觉得对这些道义、这些道理不了解,这是对自身来讲。因为人知不足,他就会赶紧去努力、去提升。

  而这句话对於我们在与他人相处,也是很好的启示,因为现在的人,甚至包含上一辈的人,这二、三代人对於我们传统的经典,涉猎深入都有限,他没有好好学过他不懂叫正常。「先人不善」,这二、三代人没有学,他没有传下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没有人告诉他,要不要怪他?「殊无怪也」。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这两句我们领纳在心上了,对人不会去指责,他不懂。反而包容他,进而帮助他怎么能够懂得这些宝贵的道理,这是我们用心领受每个经句,对自己的心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假如我们学了之后,对人的一种包容反而降低,那是学知识不是学智慧。

  我们看《三字经》另外讲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话六个字,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你假如用脑子去记,它只是个知识,有时候它只是拿出来卖弄而已。可是这句话假如入心,第一个对自己的帮助太大了,我自己有本善,我自己有明德,我决定要信任我自己,我要成就我自己,要恢复我的性德,任何境界来了绝不怀疑自己,愈挫愈勇。这句话给我们多大的能量!诸位学长有没有经验,遇到一个境界,也知道这念头不对,就不知道要找哪句话赶紧来转当下的情绪,有没有这个情况?赶快赶快,现在要拿哪一句出来把它调伏掉。有时候太多句反而临时不知道拿哪一句,这一句不错,「人之初,性本善」,你不怀疑自己了。

  当别人有恶劣的行为,你想到这一句他还是有本善的,因为「苟不教,性乃迁」,他好可惜,怎么可以跟他计较?要包容他,进而我修忍辱做个好榜样,让他对圣教有信心。一次、两次、三次,我以德服人,到时候他佩服了、感动了,他会来调查,现在这个时代,怎么还有这么有修养的同事,查查他的底细怎么样。结果一了解,原来是学中华文化的,是学《弟子规》的,还是学唐太宗皇帝那时候编的《群书治要》,那你就是《群书治要》的好招牌。这一部书对现代的家庭、企业,甚至国家的建设,是一本宝典。可是信为道元功德母,这个宝典如何让人家相信,愿意学?这个人、家庭、团体都要有学《群书治要》的榜样出来,才能给人家起这个信心。我们在修学的过程,情绪、习气起现前是非常正常的,但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我们用这些理智的教诲来调伏我们的情执,以理折情,慢慢的这些理智的教诲随时都可以提得起来,习气就可以伏得住了。

  这都是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可几的,对自己也要有耐性,不要常常跟自己生气,捶胸顿足。有些人学了之后,自己没做到还拿手去打墙壁,我真的是遇到这样的朋友。打墙壁叫罪加一等,为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下转过来就对了。而这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否定自己、怀疑自己要赶紧提起来,这一句我们能领纳在心上,我们对任何人也不怀疑他有本善。当一个人有错误行为,你相信他有本善,你看到他错误的行为,只会不忍心,怜惜。就好像一个人本有可以作圣人的德行,他现在在那里糟蹋自己,在那里为非作歹,我们怎么会不惋惜?这个时候不会紧盯著他坏的行为,而是用善巧方便赶紧让他能够断恶修善。我们为什么对人家作恶,不能心平气和对待他,甚至於不能去爱护他?因为我们执著在他错误的行为,觉得说这个人就是这样。就对他有成见,一看到他就不舒服、就不顺眼,根本不相信他是有本善的,他能作圣贤,完全不相信。所以一盯著他的不好看,就起化学作用,什么化学作用?愈看愈大、愈看愈多,最后就好像他什么都不是。

  我曾经遇到一位女士,她亲自跟我讲,她说刚好在有一次我们讲到夫妻相处,我举我到去珠海的一个例子,我说只看对方的优点,只看另一半的优点,不看他的缺点。我讲到这里,东北的女士她说她马上起了念头:没有优点。结果当她起这个念头的时候,我马上说,珠海那位女士说没有优点,刚好跟她想的一模一样她吓了一跳。她很难得,她也很有力行的态度,她回去就把一张纸拿出来,写她先生的优点跟缺点。她冷静下来,她说她写优点愈写愈多,好一阵子看不到。所以不是先生的问题,是自己眼睛的问题,其实不是眼睛的问题,是心态的问题。所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我们仁者自己的心动了。她优点写了不少,接著写缺点,后来她只写了一条,哪一条?她说先生赚钱太少。我说这哪算缺点?一个人他的财富、福气,它有时节因缘的,只要他心地善良,迟早会有福报,别急。而太太是助夫成德,相夫教子,怎么可以去嫌他钱赚得少?这个心态也不对。所以写缺点就写这一条,最后她就感觉到,人盯著别人的缺点之后,它会一直扩大,一直扩大到把自己的双眼都遮蔽住。

  所以我们假如处处用心,刚刚听了这个女士的故事,那我们面对身边有缘的亲戚朋友,也要用只看他的优点,不要看他的缺点,这个不要看就是不要盯著看,不要放心上,而不是不知道。这是一个重点,是有感应的,提醒大家这一点很重要。你连是非善恶都分辨不了,那不是愈学愈钝吗?是看得很清楚,但是看到的时候都是怜悯心,都是慈悲心,都是帮助他的道义之心,就对了。我们又看回来这个经句,度量,想起了「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别人没学要包容、要帮助他,这句话领纳在心上了,天底下决定没有我不能包容的人,这才是这句话真正领纳在心上;没学你还怪他,这太苛刻。

  但现在又有一个情况,他学很久了,还这样,有没有道理?听起来有道理,事实上你再细细想想,他真学了吗?他真明白了吗?真明白的人还肯糟蹋自己,随顺习气吗?还随顺习气的就是没有真学明白的人。一个没学的人比较严重,还是学了以后不明白,还以为自己明白的人严重?哪个人更难学习、更难提升?学了以为自己明白的人更危险,更难帮助他。拜托我都学了五年、十年,我有什么不知道的,他更可怜,他更不明理,他掉到一个更深的深渊。你假如是爱护他,你怎么可能去指责他。我曾经遇到一位长者,大我一辈,比我父亲年纪还大,他说我跟你说,我三十多年前就听师长讲经,没有一部我没听过的,只要你说得出来。我们听了之后替他捏把冷汗,但是谁还能帮助他?不容易。第一个,我跟他讲两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你还跟我讲。他比我父亲的年龄还大!

  其实我们看到有学习几年的人,反而他的执著在增长,你不只不能跟他计较,你还要善巧方便,甚至於督促自己,做到让他佩服,你帮助他的缘就成熟了。你能遇到他,就是跟他有缘,圣贤之道不舍一人,要这个慈悲、慈悯的心。今天你身边有一个人常常见面,你又帮不了他,难不难过?难过。决定帮得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我们的真诚心还没现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是真诚要现前,我们得贪瞋痴要对治才有可能。天下无不可成之事,只怕愿力不坚,我们这颗愿心、这颗爱心不能保持。

  我们看到这句,「大盖天下」,现在的状态,有没有天底下没有我不能包容的人?讲到这里你们怎么一点笑容都没有?刚刚那段话有吞进去,应该会马上相由心生。还是这句话到嘴巴:我考虑一下吞不吞。比方我有遇过一个太太,讲到她先生就气,她说他都四十几岁了,连这个都不懂。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四十几岁了连这么基本的做人都不懂。其实坦白讲,不要说先生,我们自己有很多基本的都不懂。真的,因为我们这几代都是失教的一代,都要补习的。每一次遇到有朋友讲一句:我问你一个问题,其实我都有点在背后流冷汗,他假如说《诗经》里面哪一段,不知道;《尚书》里面,「秦誓曰」哪一段,不知道。不要说那么深的,《常礼举要》里面说哪一句,我可能也不知道。《常礼举要》有一句,「长者与物」,长者给你东西,你要双手去接,而且不能推辞。今天你姑姑拿个东西给你:不要,我真的不要!这叫失礼,她是你的长辈。包含你的领导送你东西:不要。人家那个好意被你就像门关起来一样,当下他很难受。

  体恤到人情没有?体恤不到叫失礼,为什么体恤不到?执著:我学传统文化,我只布施,不要再跟人家拿东西了,舍、舍,我不要再得,得了还要欠人家。很多道理没有融通,学得很死板,最后跟身边的人格格不入,不体恤人情事理。但是这个礼貌,一百年前没读书的人都懂,因为他一代传一代,这些应对进退他都知道。所以真的不要说别人不懂,自己很多很基本的,现在还都不懂,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学问像大海一样。而自己的先生四十几岁连这些做人都不懂,他学过吗?我们教过他吗?四十几岁那是身体变大了,我们因为他身体大、年龄大,叫著相,你看又是一个执著出来。所以这个我执真的是无所不在,一跟人家起情绪、起对立,不是别人的问题,是我们的我执又在作祟了。四十几岁的人连那些都不懂,是很可怜的!三才者,天地人,得了个万物之灵的人身,活到四十几岁连这基本的都不懂,很可怜。领妻成道,助夫成德是本分,不是去挑剔,那是提起责任、还是指责,一念之间就差很多。

  我们现在有这个度量,「然后能容天下」,有这样的度量就能够包容天下的人。接著讲,『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约」是约束,约束不是坏事,一个家庭要不要有家规?当然要有家规约束。每个团体都有规矩,它才能提醒我们不要放纵习性,不要随自己的习性,它是好的。可是我们今天要约束家里的人,约束团队的人,首先人家要信任我们,你的威信要够。比方父母教孩子,说你要懂得孝顺,结果孩子马上起个念头:你对爷爷这么不好,还叫我孝顺。我们在孩子心目当中就没有信,信任不够。君子信而后谏,相信以后你才能劝谏他,你才能引导教导他。没有信的基础,父母也很难教孩子,领导也很难教下属,老师也很难教学生。

  这个信怎么建立?你看我们对道理体会到了,进一步怎么落实。既然信用那么重要,怎么提升我们在有缘人心中的这分信任?首先第一个德行要提升,这样你才有威信,叫道德之威,因为有德行而形成的一种威信,人家打从内心佩服你。这很有意思,一个可能是作奸犯科的人,面对一个有德行的人,他还是很佩服他。人之初,性本善,他虽然自己造恶,可是遇到真有德行的人,他还是生惭愧心。所以人不能被我们感动,我们要反思,我们的真诚、德行不够。所以第一个要取得人家的信任,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这个信任不是要来的,信任是自然感召来的。我们有没有曾经对人家说,你怎么不信任我?有没有讲过这样的话?讲这句话要干什么?要把信任抢过来吗?

  诸位学长,现在想想,我们现在对一个亲戚朋友说,你为什么不信任我?你要让人家接什么?好,我信任你。那不是自欺欺人是不?而且当下大家冷静去看,当我们把这句话讲出去的时候,第一个我们的心是什么状态?第一情绪化有没有?动了情绪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第一个情绪瞋恨起来了,自己没看到,还觉得理直气壮,傲慢跟著起来。你看,再来什么?贪欲、控制、要求出来了,讲这句话的目的,要求你要信任我。你看我们有时候习气砰砰砰,还觉得自己对,对方不对。所以修道的路上要能自知不自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你时时能善观己心。

  请问大家,翻开《论语》、翻开「四书」,有哪句话说去跟别人要信用的?奇怪了,「四书」一句都没有,怎么我们说出来的话、想的念头都是这些?那经典还是经典,我还是我。所以诸位学长,我们跟谁学?跟我学,还是跟我们自己学。然后明明说话做事都是顺著自己的执著,还要把经典搬出来当我们的藉口;明明就是要去控制别人,都说经典说应该怎么样!经典说是说给我们听的,不是抓住机会拿经典去压别人的。你看我们不观自己心里面的控制、占有,经典拿来了,还是变成我们随顺习气的工具而已。所以这经典就像药一样,这个药不能乱吃、不能乱用,得要真正知人你才能用药去帮助他,自知才能用这个法药来帮助自己。

  《论语》里面讲了好几句,「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忧患人家不理解我们,「患不知人」,应该是先忧患自己不了解别人。人家不了解我,我能包容,怕的是不了解别人,进而不知道怎么尽我们的本分去帮助他。「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自己没有为这个团体付出的机会,忧患的是我有没有具备能力了?假如我今天具备能力了,人家不用我,我还是很自在,为什么?「人不知而不愠」。可是我们往往在还没有具备能力,就已经在抱怨为什么不用我?真正用我们的时候又成事不足。所以君子之风,在《论语》里面真的要用心去体会,不然我们会落到什么?落到《论语》里面另外一句讲的,还没得到的时候就想著要得到,得到了又忧患失去,忧患失去他就会用尽一切方法,要保住自己的权利跟位置,「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他可能就要做出一些贬低别人的行为出来,因为他好这个位置、好这个名了!,那是小人。

  君子不是这样的,君子有能力不被用,泰然处之,就像孔子对颜回讲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我们了一定让国家强盛起来,不用我们,我们也欢喜乐在修道当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都忘了自己几岁了这样才对。「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忧患人家不了解我们,不认知到我们的才能。重要的是,我们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让人家很自然的,真正能明白我们的德行跟能力,进而有一个好的因缘,我们可以去为正法付出,为大众服务。刚刚举这个例子、这些经句,也是在观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这念头是在贪瞋痴慢当中,还是在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当中?我们的情绪一起来,平等在哪里、真诚在哪?都不见了,圣狂之分用功处就在这一念之间。

  我们现在先翻到第九册一千一百二十九页,我们接著讨论要让人信任,第一个我们要有德行、要有能力让人信任。第二个要付出,你一付出,他感受到你的善意、你的慈爱,他就信任你了。我们看中间这一段,「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大禹说了,假如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都吃不饱,我是不可能可以指使他们去做事情,因为他连三餐都不温饱,每天在那里饿得发慌。所以管仲有讲到,「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人首先要让他能活得下去,才能再谈教育他、提升他的道德。所以大禹讲到的,今天我们没有去顾及老百姓的生活,只是想到自己想做什么、想建立什么功业,这样子,「功成而不利於民」,做这个事业,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大的利益,那我也很难去劝导老百姓、鼓励老百姓来做这个事情。「故疏河而道之,凿江通於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苦者,利归於民也」。大禹那个时候治水相当不容易,疏通黄河水道,然后开凿长江这些支流,让长江主流能流到这些支流上,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水患。

  整治这些湖泊,让水都很平稳的流到东海去,而这些工程都这么大,老百姓非常的辛劳,却没有人喊苦喊累。为什么?因为整个治水的过程当中,都把水导引到灌溉上面去用,让老百姓的整个农耕更顺利。他有丰收,他觉得我们这个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而努力。包含治水,水患一来可能老百姓一年的努力,就化为乌有。您看现在像泰国,前一阵子下雨,整个国土四分之三都被水给淹掉,今年可能减产的稻米产量三百五十万吨。所以能把水利治理好,你看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大的帮助。这里提到,大禹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人民著想,为人民去付出,所以老百姓非常信任他,信任到就可以「信盖天下,然后可约天下」。大禹只要说要做哪些事情、要配合哪些事情,老百姓心悦诚服跟著他做。假如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你的下属,在你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内心都是说:我妈是为我好的,老师为我好的,我的领导为我好的。那你就是信盖天下,可以约天下。

  接著我们看,『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就是你的仁德足以遍及天下,「求」是天下的人都怀服、臣服於你。我们看同一页讲到的第一段,「河间献王曰」,他是河间王,这个献是后来封他的称谓,名叫刘德,应该是汉武帝的同辈兄弟,是汉景帝的儿子,他应该是非常喜欢读书,搜集了很多的经典。他讲到,「尧存心於天下」,这一段好像我们在「爱民」当中也有选出来,大家可以看《群书治要》三百六十句的一百一十页,刚好也选了这一段,这段后面它还有白话解,一百一十页这里。您看说到的,「存心於天下」,等於念念为天下人著想,对天下人民心存关怀。「加志於穷民」,这个志就是他心之所知,他心每天在考虑的事情,就是对於穷苦人家更加关心。像「礼运大同篇」里面讲,鳏寡孤独这些人生很苦难的人,废疾者都是首先去关心他们。「痛万姓之罹罪」,伤痛所有百姓遭受的这些罪祸,「忧众生之不遂也」,担忧,遂就是可以延续下去,怕老百姓的日子没有办法过得好。

  所以当「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个老百姓饥饿了,尧帝会说到,是我让他饥饿的。因为遇到旱灾没有粮食,古圣先王他们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是天人合一,会有这些灾祸跟人心有关,人心善是风调雨顺,人心恶才会有灾祸。而人心恶,先王都觉得是他的责任,因为他有教化人民的本分,一有天灾都是责备自己、反省自己。所以历代都有设天坛,就是天子皇帝向天祈求、向天认错,都是在天坛举行的。而他一个天子有这样的胸怀,老百姓看了也很感动、很佩服,进而效法他,这人心一转,这个灾祸就转掉了。我们举过的,尧帝、大禹他们都有这样的事例,就觉得是我的关系让老百姓没有东西吃,还去偷人家的东西犯罪了,都是我无德,才感来这样的旱灾。这种至诚就感通,当场这个雨就下下来,旱灾就缓解了。

  大家还记不记得,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时候蝗祸?蝗虫太多,这粮食都被吃光了。结果太宗抓到一只蝗虫告诉它,你假如有知的话这个罪过在我身上,你干嘛去找老百姓的麻烦?接著太宗就要把蝗虫吃进嘴巴里,身边的大臣说皇上,这个东西可能吃下去会带来疾病。太宗说我就是希望把这个罪降到我的身上,我还怕生什么病,就把它吃下去。他希望老天把罪移到他身上,不要伤害他的百姓,结果这件事情之后,整个蝗祸快速改善,就化解掉了。所以这样的故事,不是三、四千年前有,一千多年前也有。最近有没有?有,最近的清朝康熙祈雨,非常真诚,这在清朝的历史当中,包含他们大臣的奏摺当中都有记录下来。整个历朝历代的文物保存,最完整的是清朝,皇帝批的奏摺都有。

  大家有机会,一月份以前到台湾去看一下,台湾刚好故宫博物院展出百年一见的中华民族文物,有的要三十年才能看一次,有的要五十年才能看一次。我们这次去看,基本上看了不少,觉得好像自己寿命延长了一点,好像多活了一点。都是难得的我们民族瑰宝,其中有看到清朝皇帝批奏摺,康熙帝有一次批奏摺,批、批都是三更半夜了。我刚刚说三更半夜,怎么听到有虫叫声?好像是壁虎的声音,真是有感应。你不觉得我们在夜阑人静当中,会突然听到壁虎声,就是晚上的时间才听得到。你看这只壁虎,我们要感谢它,白天还跟我们配合得这么好。

  其实我们现在在学习跟弘扬的过程,有这些明显的感应,都是祖宗在保佑,增强我们的信心。当初我记得二00七年,我们有一次在庐江办讲座超过一千人。那一次我们这个主体建筑还没有建好,还没建好就开班,因为想学习的人太多了。结果那次来了一千人,吃饭的地方分三个地方,中午要下课了下大雨,工作人员在那里头大了,三个地方一千把雨伞去哪弄?就快下课的时候雨停了,一千个人开始到三个地方吃饭,都坐下来念完感恩词开始吃,雨下了,雨下下来。下下下,下到差不多有人吃饱要回去午休,雨又停了,可以商量的!上天有好生之德,这老天爷只要你干的是好事,常与善人,天道无亲。

  这个事情坦白讲,我们去跟人家讲,人家会在那里迷信,这个我们不敢对外讲的。活动一办完,刚好隔差不多一个礼拜左右,东北辽宁省不简单,省教育厅办一个教师培训,整个省调了三百多个老师来上课。我看三百多个那应该都是精英,几千万人口,三百多个小学老师。他们派了几个主管先到庐江来了解怎么办班,回去他们要负责就来这观摩,所以他们看到这个雨真会配合,他们亲眼所见。我们去的时候,他们也很热情,教育厅长亲自接待,跟我们一起吃饭。这几个辽宁省的主管,就把这一千个人吃饭,雨配合的故事,讲给他们厅长听,我看他们厅长听了眼睛瞪得很大。这不是我们讲的,是他们官员自己讲的,有些事情他自己体会过才深刻。包含我们也常常遇到去过庐江的朋友,他们在讲给别人听,种的那一排菜都是恭敬的请虫来吃,结果就那一排,虫吃很多,另外的菜都没有怎么被吃。有时候有一个洞、两个洞,可能是刚来的还不懂规矩的,赶紧可能就有的:过来,不要丢我们的脸,它才过来。所以不小心咬几个洞是正常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灵知的生命都能沟通的。而这个例子坦白讲,现在各地不知道多少地方都印证了,所以对天人合一,老天、大自然跟人心都是相印的。我们整个庐江中心的同仁,哪个部门的人信心最够?你们一定猜不到,不是教学组的人,是农业部的人。为什么农业部的人信心最多?因为它二十九亩地很大,有时候你种玉米、种花生,光人力去浇根本来不及,浇不了,面积太大了。可是每次这种大规模的种植,老天爷一定下雨,没有一次不下的。为什么老天爷一定要下?现在的人类用农药、用化肥,已经每天杀害了无数的生命,已经让我们的下一代可能没有地可以种,物种都要灭绝,这么严重的事情。我们这些人肯恢复传统农耕,肯不要再杀害这些生命,哪有老天爷不垂爱的道理!所以他们是信心坚定,苍天有眼。怎么故事讲得这么远?

  所以我们再回来看,尧帝这些古圣先王,他们人生都印证了这一点。包含唐太宗皇帝、康熙皇帝,以至於云南省的政府非常支持传统文化的复兴。我是亲自听到一个官员,他们那个地方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他算是大官,他亲自到了那个小地方去祭孔,那天一祭完就下雨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巧合的事情?我又想起一个故事,在我们大陆有一个节目是非常难得,整个演艺圈的一股清流,叫「天下父母」这个栏目,他们弘扬孝道太难得了。他们要成立一千个孝心村,第一个孝心村在哪?在曾子的故乡嘉祥县。所以第一个孝心村在那里,要举办一个仪式正式成立,就邀请很多大官,还有当地的官员。结果前一、二天雨下得很大,又报导连续下雨怎么办?改日期?不能改,那些大官哪有你还可以改时间的道理,没办法,一定要举办。举办当天下雨,到时间差不多要开始雨停了,停了以后赶紧进行仪式,进行了半小时都没下雨,半小时之后拍纪念照,所有的人排在那里欢欢喜喜照下去,开始下雨了。这是负责人吕导亲自跟我讲,他们亲自遇到的事情。

  我们庐江的老师,有一年下乡给老人他们送敬老金,七十岁以上的。当时候新闻也是说连续下雨,下雨的话,我们到了村落里面地上都是泥泞,老人不好走路,就很不方便老人。结果我们一下乡连续三、四天都没下雨,可是新闻报导每天都说庐江会下雨,而且百分之百会下雨,然后都没有下,好几天都没有下,大家都非常吃惊。一结束又下了好几天雨,把该下的又补回来,可是还是很有感应。但是这个雨神他也要交差,该下的还得下完,可是他们是很通人情的,这么重要的事,敬老尊贤,这是我们民族重要的美德,一定要随喜、一定要配合。

  所以人真正都明白这些道理,面对家庭、面对整个社会,甚至天灾,都知道从心地下手,心转,境界就跟著转了。现在这些话,我们也可以用科学的证明,告诉他人,现在科学家最近出的一本书,叫《念力的秘密》,这里面的内容包含哈佛、普林斯顿、史丹佛,这些著名大学的心理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人的念力的力量太强太强了。它还有举到,有功夫的喇嘛可以用意念把水给煮沸,这科学家写的东西他不会乱讲的,这是有辱他的专业。病很重的人改变心念之后,绝症恢复正常,这样的例子都很多。所以他们现在强调四个字,叫「以心控物」,人的精神、心念可以改变整个物质世界。

  这个道理《尚书》都讲,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现在都得要人家西方科学家背书,我们才肯信。不相信我翻给你们看,我们《群书治要》三百六十句的,最后「因果」一百六十四页。您看因果的第一句里面,「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这不就告诉我们灾祸、还是福报什么决定了?人心善与不善决定了。那不都是心念吗?再看另外一句,也是《尚书》的,「天作孽犹可违」,这些天灾只要人心一转就能改善。可是「自作孽弗可逭」,自己不认错了还继续造孽,那灾祸就很难避免、很难逃脱了。所以看到这些经句,老祖宗对我们无尽的慈爱,我们得要好好珍惜这些难得的,甚至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教诲,所有古文明就剩我们这个古文明,我们要好好把它承传下去。

  接著说,「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假如有一个人寒冷就会觉得是我造成他的寒冷。古圣先王他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不可以糟蹋,糟蹋了其实就是让老百姓没东西吃、没衣服穿。所以大禹,您看他穿的、吃的都非常节省,都用在造福於老百姓的生活,这叫圣王。我们之前也讲到,不丹的总统结婚,人生只有一次这样的大事,他结婚一切从简。所以「俭近仁」,节俭的人接近仁德,为什么?省下来给别人,省下来给老百姓。现在要遇到这样的国王,甚难甚难,当然为什么甚难?因为没有学过《群书治要》。这也是我们的责任,有缘的话要跟世界的友人分享这么好的教诲。「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是我没有好好把他教育好。「仁昭而义立」,仁慈昭彰、彰显,而社会的道义就树立。我们《大学》有一句话,「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上位的人仁慈,底下臣民的善良就被他给唤醒,佩服、学习他,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这些道理,真的只要人做了,就能印证。

  上次我们邀请到郝铁龙董事长,他的公司一百个员工左右,身体有残障的员工占了三成左右,不简单!这残障的人他已经不幸了,他再没有一个服务社会的机会,他会很沮丧,他的整个家里人要为他担心。你爱护一个人,一个他先天有这样不幸的人,又照顾他,等於是安了一个家,不然他家里的人都时时要为他操心,所以仁慈。我当时听了非常佩服。结果他说这些先天有这样不幸的员工,努力超过其他的员工,这印证仁昭而义立,他的仁慈让他底下的人讲道义,对他非常忠义、忠诚。他的员工有时候干到十二点还没回去,都没有丝毫的抱怨,他们的事业愈做愈好。而且他的仁慈还希望造福一方,他们单位办了很多场「幸福人生讲座」,他们的高级主管来做义工,是不是都仁昭而义立?他的员工跟高级主管,都对社会有这分道义去付出干得欢欢喜喜。所以尧帝可以印证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领导者,不管你在哪个行业,甚至你的家庭,你自己的仁慈,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对社会有道义的。

  「德博而化广」,道德广博感化的百姓非常的众多。所以这种德风所至,「故不赏而民劝」,不需要奖赏人民就会互相规劝,积德行善,不用惩罚、不用刑罚,而人民就治理得很好。重仁义道德的人还要用法律去管吗?所以「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这句话太重要了,先恕,宽恕、包容、体恤之后再教导老百姓,你看老百姓犯罪了是我的错,我没有教他,先恕、先体谅,而不是要求、而不是指责。而后教,这个教当中身教第一,他还是带头做,所以这才是尧道。我们今天哪一句可以忘记,这一句要念念不忘,用在家庭、用在我们的企业团体当中,先恕,宽恕、体恤。您看这个恕字如其心,推己及人,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感同身受就对了。所以有这样的仁慈,我们翻回三十六页,那一定是「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天下的人都非常臣服,甚至效法天子君王。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事例,是在第七册九百五十五页,今天讲错好几句话,心神不宁,要好好训练定性,自己的问题,随时都有讯息可以找到,抱歉、抱歉。我们看到《孟子》这段教诲,可以了解到「仁盖天下,然后可以求天下」。「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夏商周三代为什么可以得到天下臣民的爱戴拥护?因为他们仁慈。「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后来为什么他们灭亡了,因为天子失去了仁慈之心,所以亡了。「国家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不只天下如此,国家、团体是兴是废、是存是亡,关键就在於是仁慈、还是苛刻、残忍,是这个决定的。「天子不仁」,天子不仁慈,残忍,「不保四海之内」,这个天下就要失去。「诸侯不仁,不保社稷」,这个诸侯国就要被推翻了。「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这国家重要的大夫不仁慈的去照顾人民,他自己的家就要毁了,自己的宗庙也保不住了。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一般读书人、老百姓不仁慈,他不仁慈,他怎么在各行各业去服务好人?他不服务好人他的事业就做不下去了,他根本就没有办法积累财富,人家也不信任他,他就不保四体,连身体他都照顾不好。所以一个孩子假如很仁慈,父母别干操心,他到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很有成就。您看《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一个孩子能做到,他到每个行业都用这种心境去服务他人,哪有可能没有成就的道理!所以我们有时候这些道理没想通,叫杞人忧天,担忧一大堆都是白操心的。「今恶死亡而乐不仁」,今天非常厌恶死亡,就是厌恶被人家杀害、推翻,可是每天干的事都是不仁慈的事情。明明不想被推翻,还都是干残忍的事情,这就好比什么?「犹恶醉而强酒」,明明很讨厌喝醉,却一直把酒灌进嘴巴里面去,这就颠倒、愚痴,不明事理。孟子的这段话,也印证了这一段。

  接著我们看下一句讲的,『恩盖天下,然后王天下』,恩惠足以遍及天下,然后才能统领天下。你施恩惠,人民、下属跟你是同心同德,你就可以很好带领他们。我们看一千一百三十三页第九册,提到的这个故事,中间,「圣人之於天下也」,圣人治理天下的心境,「譬犹一堂之上也」,就好比今天大家共聚在这厅堂之上,「今有满堂饮酒者」,这整个厅堂大家在喝酒,在欢聚畅饮。「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所有的人都在欢喜的喝酒,只有一个人躲在墙角流眼泪。「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这一堂的人发现统统很不忍心,不继续玩乐,不继续欢乐了。「圣人之於天下也」,就像这个情况一样,「譬犹一堂之上也」,圣人关怀天下的老百姓就像这个比喻一样。只要「有一人不得其所者」,他没有生活得好,没有能安稳过日子,他就会非常的关心他,去关怀爱护他的情况。

  大家感受、感受这个情况,就是圣人的心非常细腻,他不会说,你看都很好了。他是注意到每一个人民、体恤到每一个人都照顾得到。你看小老百姓都被他给体恤照顾到,你说那老百姓的心里有多大的感动,深深记住这个君王的恩德。我们也听到很多感人的事迹,像在大陆我们的温总理,过年有时候在下水道里面,除夕到下水道去给下水道工人拜年,去给这些基层的工人拜年,慰问他们。你说老百姓这辈子会忘了这件事吗?我看他只要遇到人一定都是先讲这句话,感动至深!所以恩盖天下,然后可以王天下。而且更感人的在哪里?他的仁慈、他的施恩德,感动到其他的臣民,也都会去体恤别人。有一个人在那里哭泣,不只是主人去关心,其他的人都主动去关心,这尧帝做到了。大禹赞叹尧舜那时候的老百姓,是以尧舜的心为他们的存心。所以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被体恤到,他都觉得是他的过失,忽略了。「则孝子不敢以其物荐进也」,就是只要有人还没有被照顾,心里很难过的时候就不会先庆祝,孝子不会来给父亲、给主人送礼,大家不会先做那个动作,会先做哪个动作?先去照顾安抚好伤心的人。

  我读到这里,觉得这样的圣王带出来的臣民,各个都是慈悲为怀,很敏锐。假如是那些骄奢淫逸,都纵容自己欲望的君王,带出来的底下官员,那都等於是残害老百姓,他们都不觉得怎么样。所以您看仁慈、残暴所带出来的国家风气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的孩子跟学生、跟下属能不能时时体恤到,身边人的需要,或者他的难过?假如团队的人都能有这个能力,这个团队一定会兴旺起来,为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彼此都关怀照顾,彼此都念著彼此的恩,那都是一心一德迈向共同的目标、使命。所以这个人和都要从仁慈,都要从施恩,都要从包容度量开始做起。好,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八集)2011/11/12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档名:55-057-0038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