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下午好。我们《群书治要360》,在这一段时间谈的都是「君道」,上一节课谈到「反身」。我们学「君道」,就是为人君者、为人领导者应该依循什么伦理道德标准,才能把领导者的角色扮演得好。一个国家有君王、有领导,一个家庭也有领导就是父母。在《易经》当中「家人卦」里面,就有提到「家人有严君焉」,也是有非常威严的领导者,「父母之谓也」,父母是一家的君、一家的领导。这个君当然以身作则带动家风,同时严君他是有道德的威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也能及时给予引导、给予教诲,这是一家之君应该尽的本分。我们在学校教书,整个学校的君是校长,在班级里面老师是君、是领导者,所以君亲师都离不开为君的,一个角色、一个精神。所以中华文化的道理,我们学的时候很能够体会它的精神,举一反三。事实上这个为君之道,应该对每个人在家庭、团体当中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好的指导原则。而我们学的是为君者的修养应该如何提升,当我们身为下属,在听到君道的这些道理,我们不是听了以后,把这些道理变成拿来要求自己的领导者、指责自己的领导者,那这个心境可能就会偏颇。
我们想帮助领导者,但是我们是用指责的、要求的,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学经典不是学了以后去指责别人,很重要的是每一句反求於自己,这才是「反身」的精神。我今天是为人君,我有没有照著这些道理去奉行?我今天为人臣,了解到领导者并没有依照经典做事,我看得很清楚,因为我懂。清楚以后决定不是指责、不是批评,而是我们为人臣者应该善巧的、应该柔软的,把这些道理提醒领导者。我们坚信人性本善,有这些好的道理提醒,他观念转过来,正念提起来,问题就能解决。所以我们不管扮演哪个角色,都要先正己,别人对不对现在不是最重要,首先我自己要做对。领导者有不对的地方,我一个下属现在应该做什么对的事?《孝经》当中说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领导者有不对,怎么样用他能接受的方法,用善巧、用体恤人情的方法让他能接受,而不是反弹。
君臣如此,五伦关系都是这样,记得有一次,我们办大专的幸福人生讲座,这些大学生也很好学,吸收能力都特别好。他们了解到,为人子应该「亲所好,力为具」,应该冬温夏凊,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的这些道理。而他们想到,自己家庭当中三代同堂,而他的奶奶却是住在小房间,他父母还有他住大的房间。他明理之后,就觉得对奶奶是不孝的,所以他自己把自己的房间给腾出来,让奶奶睡他的房间,本来他的奶奶,是住在家里旁边的一个很小的房间,可能也很简陋。他把他的房间让出来,他自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他的父母这么做,是不妥当的,而他并没有回去拿著道理指责他的父母,反而是从自己开始要求起。他不只把房间让给奶奶,在往后的日子,对奶奶生活也是尽心尽力的照料关怀。没多久他的父母看了之后都被他感动,之后也对奶奶态度转变,懂得尽孝。所以在家庭里面他的父母是君,他是臣,他是为人子。所以对上要感化,要善巧的感化;平辈之间多劝化,好言相劝;对晚辈要教化,教育他们,抓住每个机会点引导他。所以这个大学生虽然年纪一、二十岁而已,但是在体恤人情上相当的柔软。这是父子的一个例子。
夫妻之间,太太也非常尊重先生。在周朝有一个中兴的天子叫周宣王,在他那个时候政治算是比较下滑的。而有一天他早上睡得比较晚,「晏起」,那上朝就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当天他的皇后姓姜姜后,姜后是齐王的女儿,这个女子她是从名门出来的。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代表自己的家庭、家族,所谓「德有伤,贻亲羞」,我们做得不好,人家说我们没有家教,这以身就辱了父母、辱了家族。我们走出国门,假如我们行为不检,可能羞辱的是自己的国家。所以人德行能增长,没有别的,他羞耻心时时能够提得起来,不能羞辱父母,不能羞辱祖先,当然也不能羞辱自己、糟蹋自己。而女子出嫁也是如此,出嫁之后相夫教子、孝顺公婆,社会大众赞叹一定是赞叹她的父母会教女儿,所以我们行为好,会让父母感到欣慰。
姜皇后,姜后她也代表齐王、代表齐国,她本来就享有贤德之名,而且行为非常谨慎,「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这些在她们那个时代,女子从小都受到非常严谨的教育。而那天看到周宣王晚起,这等於是荒於国政,宣王做错了,姜后也看到,她怎么劝?她自己把自己的簪子,就是在固定头发的那个首饰簪子,还有耳环这些贵重的手饰,统统把它卸下来,低著头站在巷子里,表示非常的忏悔、惭愧。然后请她的保姆去跟宣王报告,说因为她做得不对,才会让宣王晚起,所以她妇道没有做好,才造成这个结果。所以丈夫有不对,她首先反省她自己。宣王听了之后,诚惶诚恐,马上给自己的皇后回话:这是寡人之过,不能怪太太。姜后本来脱下首饰是希望宣王降罪,甚至把她这个皇后的位置去掉。宣王感佩太太的德行,还有太太的提醒,马上反省自己,恢复姜后的位置。这个例子也让我们体会到,确实提醒丈夫、提醒领导者,都要有非常善巧的方法,而不是指责,而不是要求而已。
我们上一次谈到「反身」是在第六册八百一十九页,我们请大家翻到《管子》的这个部分。我们上一次谈了:
【故明王有过则反之於身。】
反求诸其身,反省自己。
【有善则归之於民。】
有好的善行、善事都归功於臣民,这个处世态度非常重要,等於是好事向他人,绝不邀功;一有错误了,他一个为君者先反省自己,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才造成这个结果。就像古圣先王讲的百姓有过在於他一人,「朕躬有罪,无以万方」,大家念得出来,就是代表上一次回去有背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而我们看每个人他的态度是个因,它就会感来一个结果。比方爱人是因,人恒爱之是果;敬人是因,人恒敬之就是果。所以天地之间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因果二字。一个为君者有过,他就反求诸己,这是他的一个态度,这是因,会感来什么结果?
【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
时时反省的人,他表现出来就是能谨慎,戒慎恐惧的修养,时时反省自己成就他的学问。
【有善而归之於民则民喜。】
功劳、善事都归给臣民的付出,老百姓觉得很被认同、很被理解,整个团体、国家向心力更强。
【往喜民。】
功劳给老百姓,老百姓欢喜,愿意为国家、为团体做事。
【来惧身。】
遇到事情都反省自己,自己谨慎的态度,修养不断提升。
【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明王之所以治民』,能把国家治理得好,就在於他有这样的修养。「今夫桀纣则不然」,我们看接著书上讲到的,桀跟纣王他就不是这个态度。当然我们知道,桀纣是暴君,暴君的行为也来自於他修养心态的偏颇,所以反过来看这个态度不一样,结果就是截然不同。「有善则反之於身」,有什么善行、功劳,统统都觉得是他自己的功劳,他自己做到的。有善则反之於身,增长傲慢,好大喜功,这德行就下降了。「有过则归之於民」,有了过失统统都是推卸、指责,都把过错塞给臣子、老百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有过而归之於民则民怒」,日积月累老百姓就怨怒了,觉得怎么可以这么无理、这么跋扈,错了都不承认,还都怪别人。「有善而反之於身则身骄」,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揽,愈来愈骄傲自满。
「往怒民,来骄身」,错误都推给老百姓,慢慢的家就积了怨怒;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揽,骄纵愈来愈严重。「此其所以失身也,可无慎乎」,这就是他为什么么道德退丧,甚至於最后引来民怒,甚至老百姓造反把他推翻,这都是失德,甚至是失国了。所以为政者能够不谨慎自己处世的心态吗?这是上一次我们谈到的,我们再从反面来看到他的结果。所以《弟子规》当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我们立身处世一定要提得起来,「见人善,即思齐」。明王,我们见他善即思齐,我们在团体当中,也能有反省自己,让功於众的态度。反面的桀纣例子,我们「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接著我们看「反身」,最后一句第三十七句,在第十册的一千二百五十四页。这个刚好举了具体正面跟反面的例子,我们看到第七行里讲到的:
【传曰。】
这个『传』是指《左传》,『传曰』: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长民治国之本在身。】
后面还有一句讲,「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也。若詹者,可谓知治本矣」。后面这句也很精彩,这是具体讲到了,历史当中明王跟亡国之君的例子。『禹』是夏禹,『汤』是商汤,都是开国的君王,他们都是罪责自己,遇到事情首先反思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的事业、他们的功业,『兴也勃焉』,兴旺得非常快速、蓬勃。这个我们可以看得到,像汤王,当时候夏桀把国家治理得非常混乱,汤吊民伐罪,推翻了夏桀,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这个国家就大治了。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长期在暴政之下很痛苦,民心思治,都希望赶紧国家安定过上好日子。而汤王爱民又能反省自己,那他爱民,老百姓就爱他;他反省自己,老百姓也懂得自我反省,所以整个国家兴盛得很快。
而夏桀、商纣都是怪罪别人,所以他灭亡,『忽』就是快速,灭亡得很快,尤其夏桀在杀了大忠臣关龙逢之后隔年就灭了。这样的忠臣是国家的栋梁,他不只不听,还杀害他,所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他这个行为就是妖孽的行为,很快就灭亡。『由是言之』,由此来说、由此可见,『长民治国之本在身』,能够让整个国家人民过上好的日子,社会安定、人民祥和,主要的根本还是在君王自身的修养。所以经本上说到,詹何是楚国的一个大臣,他讲的这一句话很有味道。未闻就是从来没有听过,身治而国乱者也,没听过一个君王很有德行,他的国家败乱,从来没有听过。所以确实真的能身修那就能家齐,家齐国就能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它这个根基扎得很好,哪有说树木长得不好的道理!所以詹何可以说是明白治国的根本在修身,他体会得很深刻。这是「反身」最后一句。
我们接著来看下一个「君道」的单元,是「尊贤」,在第九册一千一百四十页,「尊贤」这句在《说苑》当中,我们一起学习过了。句子当中提到的: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古人讲到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都是非常斩钉截铁、非常肯定。所以从古至今得到贤德之人,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了就会导致灭亡危险,都是如此的,从来没有不是这样的。所以没有说哪一个国家是长保安定,也没有永远顺服统治的百姓,最重要的是有好的贤者来治理、来爱护百姓。所以整个治理国家当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庸》讲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而理上我们体会、了解,在历史当中,我们看一个朝代有兴盛之主,也有灭亡之君,他们同样是天子,可是结果为什么差这么多?那还是在君王自己贤德,失德了他就败了。比方商朝,商汤贤德,进而他用伊尹做宰相,这是『得贤者则安昌』;那到了纣王,贤者都不用了,『失之者则危亡』,这是指一个朝代是这样。甚至於是一个君王,他一生当中假如用了贤臣,他当下国家很兴盛。但是到了晚年,或者是这个贤者不在,他用了佞臣,那可能他会到死无葬身之地都有可能。所以有没有贤者辅佐,就是太关键了。
我们看到一千一百四十页第二行,这就举了一个历史上的实例。「桓公得管仲」,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件事情对我们华夏民族非常关键,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我们可能中原的文化就被这些戎狄给灭掉,当时候就是因为能团结,才能抵御这些侵略。所以孔子在这一件事上,是非常赞叹、感谢管仲的贡献。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建立功业,「失管仲」,他失去了管仲,「任竖刁、易牙」,还有个是开方,这几个佞臣,「而身死不葬,为天下笑」。其实桓公本来也没有用这几个人,因为管仲在生前就已经告诫他,这几个人很有问题,那时候齐桓公还觉得他们挺好。
管仲分析给他了解,因为竖刁,为了亲近齐桓公在身旁照顾他,自己去势了当太监,桓公觉得:你看他为了我牺牲这么大。管仲说的,人都是很爱惜自己的身体,他连身体都不爱惜的时候,他一定带有很强的目的。易牙是很会烹调的厨师,他问桓公,有没有吃过婴儿的肉?桓公说没有。他居然把自己的孩子煮给桓公吃,桓公觉得:他对我比他孩子还好。管仲提醒他,人哪有不爱自己的亲生孩子的,他连亲生孩子都不爱,他这个爱是很有目的、很有诡计的,这是不真实的,「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所以没有经典来判断,人有时候因为情感,因为自己的好恶,容易把人给判断错误。还有开方,他是一个国家的公子,一个国家的公子以后要当君王,他居然没有在他的国家,跑来陪伴齐桓公,连父母去世了,他都没有回去奔丧。那桓公觉得:他对我比他父母还好。管仲告诉他,哪有连父母都不爱,而能爱别人的?所以听了这些话,把他们这些佞臣都疏远。
可是管仲去世之后,桓公后来还是用了他们。所以平天下为什么下手处在格物?不格除这些欲望,还是会敌不住诱惑。因为这些人能陪他玩,能给他好吃的、好的享受,忍不住最后就被这些佞臣给害死了。桓公死前感叹:没有颜面去见管仲,因为管仲早就已经提醒他,他还是犯了这个错误。所以这里讲到的身死不葬,《史记》当中写,去世了六十七天才被发现,因为尸虫都流到外面去才被发现。所以这里讲到的,「一人之身」,齐桓公一个人的一生,「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他极大的光荣跟羞耻,都在他这一生发生,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就是因为他所任用的人,产生这个结果。任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任用了易牙、竖刁、开方,最后就身死都没有葬身之地。所以从历史当中,我们对这些教诲,体会就会愈深刻。而在《论语》当中也提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大舜很会治理国家,他以身作则,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任用了很多圣贤人。国家每个重要的位置,比方任用大禹治水,任用稷去搞农业建设,任用契搞教育,都任用得非常好,这是「得贤者则安昌」。
我们看下一句第三十九句,「书曰」,这是在第五册六百四十二页。我们看一下六百四十一页最后一句话讲到的,「天地协气而万物生」,这整个天地运行都非常和顺,万物生长;「君臣合德而庶政成」,君臣同心,政治政通人和。所以「五帝之世非皆智」,在五帝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些臣全部都是有智慧的,「三季之末,非皆愚」,三季是指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到末世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臣都是愚昧的。关键在哪?「用与不用,知与不知也」,好的你用他吗?你知道他吗?不好的,你能认清楚吗?你能不用吗?都在这些关键上。
【书曰。】
《尚书》上讲到。
【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
『不世』就是他很超凡,很想有作为的君主,超凡的君主他必能用超凡的大臣。而能用超凡不俗的大臣:
【必能立不世之功。】
必定能建立非常伟大的功业,这也是因果关系,有这么好的君,他才能方以类聚,感来不凡的臣子,然后臣子为国效命,君臣一心建立不凡的功业。而我们想,当太宗皇帝看到这一段,他是有志气的人,那当然他也会期许自己,是做一个不凡的国君创立不凡的事业。而其实在贞观初年,君臣之间曾经就有这样的对话,大家在君臣之间在讨论,从魏、晋、南北朝、隋,等於是乱世的时间很长,现在唐建立应该很难马上达到天下安定太平,因为觉得乱比较久了。但是魏徵却不这么看,因为他讲到,人在长期的危难、困顿当中,他时时都很担忧死亡,所以他这样的心,就非常期望国家能够安定大治。他有这样的心,就很容易教导他,百姓就易於教化,所以大乱之后容易教化。就好像一个人饿了很久,你拿什么东西给他吃,他都觉得很好吃。
而太宗说到,善人治国百年,能够胜过这些残暴的风气,让人心善良,去掉这些刑罚,那也要百年,现在大乱之后马上要求大治,这个好像不大可能。魏徵说到,这个善人指的是一般的善人,而不包含圣哲人。这句话大家要听得懂,这就是期许太宗皇帝,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圣哲人,所以你不用那么长的时间。因为圣哲人施化上下可以同心同德,整个国家的恢复治理一年就可以看到效果,三年就可以治理得非常成功。魏徵说三年已经算很久了,当然那个时候大乱之后,不只太宗听了之后,一时还不能很相信,像封德彝很多大臣也都持反对意见。觉得夏商周以后,人心都变得比较刻薄、不厚道,而且秦朝又用法律来治国,统统要治都没有办法治得好。魏徵这么说,马上就要治得很好,这个想法、做法可能还会造成国家的混乱。
魏徵面对这个情况,非常镇定,所以一个大臣能扭转国家的政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办不到。我们想一下,假如我们讲到这里,皇帝也不是很相信,所有的臣子都围攻,这个时候我们还讲得出话吗?人面对什么时候、什么境界都要很笃定。魏徵这个时候把五帝三皇的历史都讲出来,黄帝跟蚩尤打了七十几余战,那个国家社会是很乱的,但是胜了以后很好的去治理,很快就太平。包含商汤平了夏朝的乱,也很快就天下安定;纣王无道,但武王讨伐他,也很快的到成王就太平。所以从这些历史来讲,其他的臣子听了,也不好反驳,当然最后更重要的还是太宗,用还是不用、信还是不信。太宗接受了魏大人的建议,还是用先王之道尽心竭力来治理国家。所以太宗也不简单,非常勤奋不厌倦,才几年的时间整个唐朝海内都非常康宁,而外患突厥也被他们打败了。
这个时候太宗不容易,那时候海内康宁,甚至国际间给他极高的赞誉,称他天可汗。他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对著群臣说到,这个态度很难得,时时饮水思源。太宗说贞观初年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说当今必不能行王道,圣王之道。只有魏徵极力劝我,我最后听从了他的劝告,不过几年的时间,华夏都安宁,远方的民族都来朝贡。而突厥本来都是来侵扰中国的,现在连他们的酋长统统都来归附唐朝。所以这都要归功於魏徵的智慧、魏徵的坚持,讲完之后还看著魏徵。我们看到历史当中,都可以体会到,太宗跟魏大人他们君臣之间那种情义。太宗看著魏徵说到,玉虽然它有很好的本质,但是这个美玉它是在石头里面。所以没有良工给它琢磨,它跟石头是没有什么差异,「玉不琢,不成器」,遇了良工它才是传万代的宝贝,这是譬喻。
而太宗非常谦虚,他说我虽然不是什么美玉,但是因为公所切磋,就是藉由魏徵这些很好的建议、劝谏,太宗说「劳公约朕以仁义」,劳烦魏大人常常都用仁义道德来敦促、来鞭策我,使我的功业能够达到现在这个情况。公,这是对魏大人的尊称,就是我生命当中的良工。一个皇帝能这样赞许他的臣子、感恩他的臣子,相当不容易。所以这个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太宗是『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到,太宗非常尊重这些有德的臣子,甚至於在态度上尊他们的德行,向他们学习。而在整个中华文明,其中有两个朝代在整个世界代表著华人,汉唐,我们都是汉人、汉文化;走到世界各地,你在欧美地方都能看到唐人街。刚刚我们举的是唐朝的例子,汉是刘邦建立的。
很有意思,我稍微留心,认识的一些学习还有弘扬中华文化的朋友,姓刘的跟姓李的特别多,大家可以去留心,现在尤其在祖国大陆讲学的,姓刘跟姓李的特别多。你看前不久我们刘苏阿姨来,还有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还有上次我们还请刘芳总裁,姓刘的特别多。还有姓李的老师也很多,唐朝是李家建的,汉朝是刘家建的。所以人生很有意思,好像命中该你干的事,你还是老老实实赶紧把它干了,天命不可违。有一次我回台湾我们办课程,台湾至善教育事务基金会现在的执行长陈瑞珠老师,那一次课程我们都会拜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礼。我跟陈瑞珠老师我们一起拜孔子,行完拜师之礼下来之后,陈老师就跟我说到,我们两个这一辈子一定要做弘扬文化的事情。我听了之后就请教她,为什么?她说今天我们一起去拜孔子,她有一个体悟,她说孔子当年最大的困厄就是陈蔡绝粮,七天没有饭吃,所有的弟子都饿得不行,爬都爬不起来。她说因为她姓陈,我姓蔡,陈蔡绝粮,所以我们这有罪过,这一世要弥补陈蔡的罪过,我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了凡四训》当中有一段话,「远恩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那我们是中华民族,都有责任要弘扬古圣先王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陈国、蔡国这都属於我们的祖先,当时候困住了孔子,那这是罪过没有错,所以要弥补这个罪过。
我们刚刚讲到汉是刘家建立的,我们就想到刘邦,当时候楚汉相争很多年,最后统一。刘邦面对众臣子就说,请问他们,为什么最后他能统一天下,而项羽是失败?他希望所有的臣子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忌,分析分析这个结果。臣子就说,君王,你有时候还是会有点傲慢、侮辱人,而项羽还满有仁慈心、爱护人民。而大王你很特别的地方,在跟天下分享利益,这个臣子立功了,你马上赏他。这个臣子把这个地方战胜,占领下来,你会把这个地封给他,你不会占为己有,这与天下同利。而项羽他嫉贤妒能,嫉妒心太强,有功劳的人,他反而嫉妒陷害他,贤德的人他反而起疑心,打胜仗的人没有给他论功行赏,把地占领下来的反而也没有封给他,这是项羽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这个分析也让我们省思到,项羽在一些表现上,也是有爱护人民,不然他也不会要推翻秦的暴政,出发点还是好的。但为什么后来,会嫉妒这些有能力、有德行的臣子,还是根源在他修养的问题。
《大学》里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最后都是归到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心正」。人傲慢心不去掉、嫉妒心不去掉,他不可能真诚去凝聚人心的,最后是众叛亲离都有可能。臣子的分析,刘邦听了以后说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能用很多非常有德行的大臣,所谓用「不世之臣」。刘邦接著说,他能用张良,因为张良他有智慧运筹於帷幄之中,可以决胜於千里之外。一些重要决策假如错了,可能都是上万人伤亡都说不定,这用张良。再来用萧何,萧何能管理好国家、安定人民,而且是最好的后盾,整个打仗的时候怎么去运送这些粮草,萧何是万无一失,做得非常好。假如后勤补给部队没有能够做好,你再强的军队都打不赢的。还有说到,韩信战必胜,攻必能取,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刘邦都重用了。而项羽有一个很好的大臣范增,可是却不听范增的劝告,这是项羽为什么败的原因。所以汉朝能这么兴旺,还是用了不世之臣,立了不世之功。
我们接著再看下一句,是在第二册一百七十二页,这从《礼记》出来。我们一起念一下经文:
【子曰。大臣不可以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以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我们看句子当中说到的,国君对於国家的大臣不可以不恭敬,因为他们都是人民的表率。我们看历代百姓都非常敬重国家的大臣,常常都在打听这些大臣的行持。一来这些大臣被重用,老百姓很安心;再来也是以这些大臣为榜样,来效法他的德风。我们看宋朝文治的朝代,当时候像王旦、王曾、范仲淹先生、司马光先生,老百姓非常关心他们、效法他们,大臣带动整个社会好的风气。那假如臣子无德,也会带动不好的风气,你看清朝干隆皇帝用了贪官和珅,对朝廷甚至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很不好,和珅贪了那么多钱财,人一起贪念,要去掉都不容易。所以人心的教化、社会风气的建立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毁掉却是很快,这是清朝。包含明朝严嵩这是个大奸臣,用了这样的奸臣,整个社会风气一不好,国家要再兴盛就难上加难。所以大臣要恭敬,他是民之表率。
『迩臣不可以不慎』,「迩」是近,所用的近臣不可以不慎重选择。一来,选择要选择有德的,而用的这些近臣也要慎重对待他们,一来对他们恭敬,二来也要常常提醒他们。近臣有时侯代皇上办事,代表皇帝、国家,不能狐假虎威、耀武扬威,这就会让朝廷的风气跟社会风气受不好的影响。像很多朝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都是很严重的现象。所以用的近臣不能够不慎重选择,也不能不慎重提醒、教导他们,因为他们是『民之道也』。底下小注讲到,「民之道」,就是他们是人民遵循、跟从的榜样,他们对整个风气影响非常大。近臣要非常慎重,因为近臣离君王、离皇帝最近,他时时给皇帝讲伦理道德,时时提醒皇帝民间疾苦,皇帝就能用心於德行跟朝政。但是这些近臣假如无德,常常都是谄媚巴结,甚至於是非人我、陷害忠良就很麻烦。
在战国时代,齐威王他很不简单,他很慎重的来判断臣子的忠不忠,忠不忠不是听旁边人说一说就判断。所以我们对人的判断也是如此,不能说这个人对我很好,我就说他是好人;别人说他不好,我们马上就相信。孔子在《论语》当中讲到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讨厌他,你也不能马上说他不好,你要去观察。这些骂他的人,是不是因为有既得利益得不到,所以骂这个正直的人。在这个时代,人都不懂伦理道德,在一个团体、社会当中,要做好人、要真正利益团体会遇到很多阻力,很多人骂他,这个时候你不能听信别人,就说他不好。这个时代做好事很难,做坏事很容易,你说现在要去开一些不好的行业场所,很快你就有那个机会可以开。可是现在要推展伦理道德,很多人就开始反对,那都是以前的东西,那跟不上时代,这个相当偏颇的一个情况。
就说我们在教育界就好,老祖宗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效果,我们华人不学。所有的师范学院学过《礼记.学记》吗?老祖宗最精辟的教育哲学。反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在用的很多教育界的官员,留美的、留欧的。大家要了解,不是留学的就是比较厉害,我们冷静看,现在欧美的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率这么高,他们教育也不成功,我们不能盲从。中华民族代代都出圣贤,我们看清朝出了多少圣贤。这一百多年没有用老祖宗的这些智慧跟方法,出不了真正的人才。所以要终结整个社会的乱相,还得先从恢复民族自信心,有了信心才肯学,学了之后才有智慧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判断力很重要,一个国君判断力更重要,为什么?他是一国之君,所有的人都是他管辖的。假如他们想要利益,就会巴结谄媚国君,他们说的话就不会很正直,所以愈高位就要愈冷静判断才行。
齐威王他有一天召见即墨的大夫,是齐国的一个行政区即墨。他把即墨大夫召过来对著他说,我身边的人很多都讲你的坏话,说你治理得很不好。但是我私下派人到即墨去,发现你农田水利都做得很好,老百姓生活很安定富裕。虽然他们讲你坏话,但事实上你是对老百姓非常负责任,所以马上封他很高的俸禄。后来又召了一个阿地的大夫,这个阿地大夫来了之后,齐威王跟他说,我身边有不少人都讲你的好话,但我也没有马上就相信。我派人去阿地看到你荒於治理,都把时间、金钱花在我身边的这些人,拿来讲你的好话、奉承我,所以你是相当没有尽职尽心。结果就判这个阿大夫死罪,连身边那些收人家钱、专门替人家讲好话的,统统一并处罚。一下子朝廷正气就起来,人就不敢干这些谄媚巴结的事情,收受贿赂的事情,统统定下来尽本分,为国家人民。一个国君能够这么明断奸邪跟贤德,这个对他用人就非常重要,所以「迩臣不可以不慎」。身边的人都是会收受贿赂来帮人讲话的,这样听这些话,国君的判断就会偏颇掉。
有一个臣子叫庞葱,他事奉魏王,他体恤到一个国君很容易受身边人的意见影响,而他又得要陪魏国的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他怕这一段期间很多人会毁谤他,之后可能魏王就很难再信任他。这个臣子也很善於提醒国君,他就跟国君讲了个故事,庞葱说到,国君,假如今天市集上回来的人跟你说,这个街上有老虎,你相不相信?魏王说不相信。接著又有一个从市街回来,又跟你说街上有老虎,君王你相不相信?魏王说有点怀疑。那又有第三个人又跟你讲,街上真的有老虎。魏王说那我可能会相信。接著庞葱说到,魏王,现在我要去的地方,是赵国,比市街不知道远多少,可能讲我坏话的超过三个人,可能不只三个人,三人都能成虎,那我这一趟出去铁定批评我的人这么多,国君,你就不相信我了。
魏王听到这里点点头: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应对、怎么做。后来太子在赵国做人质的因缘结束,太子回来,但是魏王从此也不再见庞葱。您看魏王当时候给庞葱的承诺,他能注意,不会被这些谗言所影响。话虽这么说,但是真正遇到一大堆这些批评、这些谗言,魏王自己最后还是受了影响。好,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谗言是非常厉害,谗言甚至不要说君臣之间,听信谗言,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谚语有讲到「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祸殃就来了。这个谗言杀人不见血,就破坏了整个人伦关系;所以人要不听信谗言,臣子才能不受灾殃,父子、夫妇才能相保如初。
听信谗言是结果,根源在哪里?魏王也知道不能听,他最后为什么还是听?所以有一句话讲到,「谗不自来,因疑而来」,谗言不是自己来的,我们内心有怀疑了才会感召来。「间不自入,乘隙而入」,离间的话也不是自己能够去破坏家庭事情,是乘隙而入,是因为人与人当中有一些嫌隙、一些误会,离间的话才容易进去。所以圣人讲的「反求诸己」,问题还不在那些离间人的话,更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疑心太重。还有对身边的人产生成见、产生嫌隙,这样才有那个缝隙让这些谗言进来。谈到这里我们就想到,在《德育故事》当中,有一个弟弟他奉养他的哥哥,他的哥哥没有感激他,喝醉酒还打他。邻居都看不下去,都批评他的哥哥,来骂他的哥哥,可是这个弟弟冲出去对大家讲,你们不要离间我兄弟,不要骂我哥哥,我哥哥很好。兄弟的感情没有受丝毫影响,这些批评就进不来。父子、兄弟、夫妇五伦能够互相信任,就不会有这些离间的情况出现。好,这一节课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九集)2011/8/16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档名:55-057-0019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