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讲座

蔡礼旭:《了凡四训》学习分享(二次宣讲)第二十一集

时间:2016-08-15 10:25   编辑:善常   点击: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们学习《了凡四训》,越学越感受到了凡先生用心良苦,字句当中,都是苦口婆心劝勉我们。真正用诚敬的心来领受,受益非常大。所以每个人学一部经典,受益的大小、浅深是自己诚敬的心决定的。印光祖师就讲道,一分诚敬得一份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像我们学习到“积善之方”(第三个单元),了凡先生前面举了十个例子,给我们对“积德行善,必得善报”有一个坚定的信心。信心很重要,没有信心就不愿意去行善了。甚至行善的过程,都有可能会怀疑、退缩,所以建立信心。
  
接着又从八个角度,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善。假如我们没有认知到正确的善,其实是在造孽,还觉得自己在行善,那之后得到不好的果报,他就完全否定了“善有善报”的真理,那他的人生就要遭殃了。所以,后面我们谈的从八个角度来认知正确的善,才不会让人在行善的过程当中怀疑、否定,甚至生很大的嗔恨,“善有善报,根本就是假的。”这样子他就不可能行善,甚至会去毁谤因果报应的真理,这个对他就很大的伤害,他造的罪业就非常大。你们有没有遇过亲戚朋友说:“我才不相信因果报应呢。”大家有没有遇过?(众答:有)这是你们拯救的对象。因为他这句话假如误导了他身边的人,那造的罪业就太大太大,他的福报就在嘴巴当中都漏掉了。他误导一个人的慧命,这个罪业都不好算。因为你误导这个人,他以后可能当父亲、当母亲,或者以后去教书,那就更严重了。或者他以后当人家的领导,都有可能误导别人的思想观念。我们在深入这八个角度的过程,其实也可以观照自己有没有这些误判。
  
比方我们一开始说,善有真、有假,在分辨真假当中,了凡先生举了中峰禅师跟一些读书人的对话。大家注意,是“读书人”,不是没读书的人。我们想一想,读了圣贤书,真相信真理了吗?随着遇到的事,他也会怀疑。所以这读书人讲,“某人礼敬人、恭敬人,感觉他是做好,可是家门反而衰了;有些人造恶,可他家门隆盛,佛说的好像跟事实不相符合。”大家念到这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以前也有这样在观察、在想。而中峰禅师是先从他们的判断是否正确来阐述这个道理,就问他们:“你们觉得什么是善呢?”
  
所以这八个角度,事实上都是回归到根本的心地来判断。他们觉得,礼敬人是善的,那是行为,外在的行为。什么是恶?打人、骂人,那是外在的行为。中峰和尚就告诉他们,假如是要谄媚别人,那礼敬他人也是恶,自私自利的心。假如是要把那个人给打醒、骂醒,那打人也是善,因为“利人者公”。念念要利益他的,这个是“公”,这个是真善,“公则为真”。“利己者私”,他做这个恭敬的行为,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是为了去讨好人,“私则为假”。接着,这个事情我们会判断了以后,再继续发展,这个读书人会不会又来问了,说:“这个人心地很善良,做了很多善事,可是他家里也出了很多不幸的事啊。”假如又有人这么问你了,那我们能不能回答?“呃……先吃水果,待会再说。”你学传统文化,有很多情况发生,人家会问你。
  
在春秋时候,孔子在世的时代,有户人家(宋国人),养了一只黑的母牛,结果这个黑的母牛生了小白牛。人家把这个事去问孔子,说:“这是什么征兆啊?”孔子说:“吉兆。”结果没有多久,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瞎了眼睛。孔子说吉兆,结果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瞎了眼睛。后来,这只黑牛又生了第二只小白牛,又有人去问孔子:“这是什么征兆?”孔子说:“吉兆。”过了不久,他的儿子瞎了眼。假如你是这户人家,或者是听到这个故事的人,你会怎么想?“孔子也太夸张了吧,两个判断都是错误的。”可能就这么想了,所以善有善报不是真的,这个从现象上看。所以现象观察,也不能只看眼前的结果,不然也容易丧失信心。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宋国跟楚国打仗,这个父亲跟儿子都瞎了眼,哪有瞎子上战场打仗?所以他们家的男人都没有上战场。结果那场楚宋之战,宋国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很多男人都死了,他们家父子统统免于灾祸。结果那场战打完没有多久,父子都恢复光明。所以这个历史典故,也叫我们不要马上就下判断。
  
有户人家,这个在很多记载里面都有,尤其是因果报应的记载。这个父亲一辈子做生意,都是欺骗人,都是“轻出重入”。人家大磐沙卖给他,他那个秤占人家便宜,卖出去给客户,也占人家便宜,结果做了一辈子,挺有钱的。然后要死以前,就把他那个秤,那个有动手脚的秤传给他儿子:“我这辈子赚这么多钱,就是靠这个秤。”把这个方法教给他儿子:“你要好好记住啊。”结果这个儿子拿了以后,父亲去世了,他说父亲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就把这个秤给毁掉了。毁完以后,他两个儿子,就是他爸爸的孙子,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死亡。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我这么有良心做生意,老天爷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我看还是得做手脚。那就麻烦了。但上天很慈悲,他两个儿子相继死了以后,有一天做梦,梦到神告诉他:“你的父亲昧着良心做生意,感来的这两个孙子,是要把他的家产完全赔光的两个孙子。可是你很有良心,把那个秤给毁掉了,又凭着善心、良心去做人,所以你们家的命运改了。这个本来要来败你们家的人,上天把他收回去了。所以你继续这样凭着良心做人,以后家庭会好的。”后来又感来了孩子出世,最后家道就兴旺起来。
  
所以人要坚信真理,不容易。古人又留了几句话,对我们也是很重要的提醒跟判断,“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离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还有一段很重要“为善必昌”,你只要为善,这个人、这个家要兴旺;“为善不昌,其祖上及自身必有余殃。”他的祖先造孽,他现在虽然为善,这个余殃还没有报尽。所以你看一个人在行善得恶报,那是祖上及自身有余殃,殃尽了还是一定昌,“殃尽必昌”。“为恶必殃。为恶不殃,其祖上及自身必有余昌。”他祖上的福报还罩着他,他还在那里很猖狂。“昌尽”,他祖上的福荫没了,“必殃”。所以善恶之报,都不能只看眼前而已。所以一个人最可贵的在哪?不管遇到什么境界,这个“善有善报”的信念都不会改变。假如你遇到了很大的境界,“我行善这么久了,居然还得到这个恶报。”您有信心动摇的时候,我们可以talk(交流)一下,可以大家沟通、互相交流一下,不能怀疑真理。
  
我们从“真假”,到“端曲”,到“阴阳”,接着今天进入第四个重点:
  
【何谓是非。】
  
经文当中讲道: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
  
鲁国的法律有规定:鲁国人到了邻国,到了其他的国家,用钱赎回被其他的诸侯国掳掠去的,在其他的国家当人家下人、妾的这些情况,鲁国人发现了,他愿意慷慨解囊把国人救回来,这样政府就会颁赏金给他,以资鼓励他救自己国人于危难。结果子贡把人赎回来了,他没有领政府的赏金,“不用了,不用了。”结果孔子听到了这件事:
  
【闻而恶之。】
  
“恶”就是孔子可以马上了解到,这个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太大。不是说孔子讨厌人,不是,孔子对一些行为,会产生对整个社会风气很不好的影响,夫子都会适时地点出来,提醒大家。所以孔子了解之后,责骂了他的学生子贡,告诉子贡:
  
【赐失之矣。】
  
你这样做不妥,有过失。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
  
孔子借由这个机会点,教导他的学生,这机会点抓到了,终身不忘。有时我们当老师、当父母,常常讲一些重要的道理,孩子觉得烦。但是一犯错,一有一些情况出现,你把这些道理给他讲清楚,他终身受益。所以,夫子在整部《论语》当中抓了太多重要的机会点,教诲学生,同时教诲天下的人,也教诲了2500多年后的我们。待会我们都会举到,这里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他提醒学生,圣贤人做任何一件事,他都考虑到能不能带动正确、善良的风俗习惯,可以“移风易俗”。
  
【而教道可施于百姓。】
  
而自己做这一件事情的身教,包含所讲的话的言教,可以教育老百姓。身教做典范,言教感化、引导百姓,这是“教道可施于百姓”。
  
【非独适己之行也。】
  
不是顺着自己,随性去做而已,也不是只有考虑自己的立场去做而已。我们看,子贡他很有钱,所以他觉得我有没有赏金没有关系,这是自己的立场。但孔子就不是这么看,孔子起心动念考虑整个社会、天下。所以,夫子确确实实他们契入境界的人,所说所行都跟《中庸》讲的一样:“动而世为天下道”,他每个举动是可以让天下效法的,“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给天下带榜样的。
  
那我们读完这句话,又立定这一生要成圣成贤,大家有没有立定这样的目标?你们没有反应是什么意思?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志向,不然《弟子规》每天念也白念,没有念入心。每天念《弟子规》有念进去的,一定是这样的存心,因为最后一句话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每天念,然后还没立定目标,那这句话不就是有口无心了吗?包含《弟子规》当中说,“见人善,即思齐”,这句话要不要真干?那真干了,这生的目标一定是圣贤境界。因为见到了马上就去做了,所以圣与贤是决定可以驯致的。
  
接着我们看到夫子这份存心,就表现了他时时以天下为考虑,他分析给学生听: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
  
鲁国有钱的人太少了,穷的人多,但是你今天做了这个行为,人家说:“子贡连钱都不收,真是清廉,真是有德行。”所以你这个行为一做,很多人会想,接受赏金好像显得不廉洁,好像比较贪财。
  
【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
  
以后每个人要赎人的时候,他心里有顾忌:不能领赏金,领赏金好像被人家看了就比较没有德行。可是我家里又不是很有钱,赎了我又不能拿赏金的话,那我生活有困难。他救人的时候有迟疑、有顾忌,一百个人救人,有三五个人迟疑了,那三五个人的命、三五个人的家庭就受影响了,更何况可能更多了。所以夫子了解人心,他都可以从一个动作分析出往后会影响人的这种心态。
  
【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很多人就不敢赎人回来了。另外发生在子路的身上: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子路看到人家溺水,危在旦夕,他勇于救人于难。结果那个人太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把家里的牛送给他以表谢意,子路欢喜地接受了。这件事告诉世人,勇于救人,得到的善报很厚,人家把牛送给他了,“子路受之”。大家可能对一只牛到底是多厚之礼不是很有概念。比方说你生产一个产品,就是把那一台机器都送给人。因为他耕田,靠牛吃饭,把家里很重要的家当都送出去了。比方说这个人被救了一命,把马给送出去了,大家要会推算这个礼物的厚重,把马送出去了,就是把BMW(宝马车)送出去了,这样大家就比较能够理解,这真的是得厚报。所以孔子很欢喜,这件事情一定会带动鲁国更愿意去救人于危难。接着了凡先生分析到:
  
【自俗眼观之。】
  
从一般世俗人的观点来看。
  
【子贡不受金为优。】
  
子贡不接受赏金,好像显得比较崇高、清廉。
  
【子路之受牛为劣。】
  
子路接受别人的赏赐,好像显得没有这么高尚。
  
【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
  
孔子反而肯定了子路,指责、不赞同子贡做的。刚刚这个分析就是,圣人的观点跟世俗人是有不同,从这个不同继续分析:
  
【乃知人之为善。】
  
人行善事,必须怎么去考量,才能跟圣人的深思熟虑相应呢?这个标准就出来了,
  
【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就不只是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考虑往后的流弊问题;不论当前这一时的、当下的结果,而要论对长远的影响;“不论一身”,不只是论自己的得失,而论天下的利益。接着就分析到:
  
【现行虽善。】
  
现在看他的行为好像是善心在做,
  
【而其流足以害人。】
  
但是它的流弊却会害到其他的人,甚至是往后的人,“不论一时而论久远”。
  
【则似善而实非也。】
  
看起来好像善,但事实上不是。我们举些具体的例子来看,比方说一个人他常常去救济别人,这个是善心。结果救到最后,人家看他慈悲,常常来跟他借钱,甚至借去赌博了,这个就有流弊了。所以人善良,不要到最后别人欺负你的善良,去造恶就不好。
  
孔子又教诲到,要救急不救贫。他很急,那你要马上帮助他,救人于水火;他是思想贫穷,造成他家里的贫穷,这时候你不是一直给他钱,是要让他有责任感,让他有谋生的能力,这是真仁慈。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慈善团体,规模很大,他们感叹说:“怎么我们捐最多钱的地方最不感恩?”流弊出来了。结果师长老人家跟他讲了一句话,说:“他连父母都不感恩,他怎么会感恩你呢?”所以真正要救人于贫困、危难,最根本的救度,是要教他做人,教他明理,教他如何积德行善。不然你救济越多,他不珍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反思。所以救人最根本的,还是要给他圣贤的教诲。
  
清朝有个公案,顺治皇帝觉得出家很好,他希望想出家的人都让他出家,他就改了佛门的制度。以前佛门出家要经过考试,而且那个难度跟考进士差不多,考上了他才能拿度牒,他拿了度牒他就是有资格了,可以到全天下的寺院去挂单,去讲经说法。他要有这个标准,拿到这个度牒。结果顺治皇帝觉得,谁想出家就让他出好了,他就废了这个度牒制度,那就不用经过考试就可以出家。他是不是善心?是,他想要满人家的愿。可是他不知道,他考虑不深远,出家是披释迦牟尼佛的袈裟,帮忙弘扬圣教、弘扬佛法,他得要有老师的道德、学问,他才能弘扬。现在随便的人都可以出家,那整个出家人的素质就一落千丈,佛门就衰败了。人家说:“那个佛门的人水平都很差。”那谁还相信出家人,谁还相信佛法?所以他一念善,却产生很严重的流弊问题,这个叫“似善而实非也”。
  
那我们再看看这个时代很多事情,甚至从我们自身的人生当中去考虑,几乎常常会听到,常常在发生。比方,今天一个国家大学一直建,好不好?让每个人都能读大学,这一念心好不好?看起来“似好”,事实上,大学盖了很多,进来的素质一落千丈。你盖几间适量的,每个人都是很用功进去的,他素质不会降下来。结果现在盖很多,谁都可以进,考得烂得不得了的成绩都可以进,为什么?因为招不到学生,考零分也可以让他进来了。因为他要招学生,他才能够继续办。最后变成什么?谄媚学生。因为太多学校,谁能进来呢?哪怕他不用功读书,统统让他pass(让他过)。你看,他成绩不好都能让他过,你说这些学生慢慢会不会很嚣张?都不读书,那完蛋了,那大学的风气不就跌得很快了?你当初盖了一大堆大学,最后产生这个负面效果,“似善而实非”。
  
德国的教育办得很好,又没有说建一大堆大学,反而人家注重技术学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一直读书上去的,有些人适合在各行各业,他有那样的天分。这些都是人家很好的经验,我们不去借镜,还想着盖更多大学让更多人读,这个政策一错误,误的人就太多太多。
  
包含在政治界,假如存心善,但是对本末先后不清楚,可能误了全社会的人。比方,请问大家教育重要还是经济重要?教育。但是你看,多少国家把经济摆在第一位?误了下一代。大家注意看,前不久英国暴动,犯罪的是谁?是青少年,是很多年轻人,那是英国人的下一代。英国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很好,可是它忽略了教育,当下一代不好,这个国家、社会还有未来吗?但是你说他政治人物不努力吗?可是他把本末没有搞清楚。所以有个大官,晚年哭着对记者讲:“二三十年前,我把教育放在次要的位置,把经济放在第一位,整个社会都富起来了。可是二三十年之后,看到青少年犯罪率这么高,我有罪过。我当时权力这么大,没有把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但是大家看,他还能反省到,很难得,可是当时就没有这样的见地。所以现在多少的灾难从哪里来?从不读书之过。一个人不读书、不明真理,他没有办法教育下一代的子孙。他不明理,当领导、当中央级官员,也可能决策错误。但是大家要了解,哭有没有用?也没用了。当然有些官员被他的眼泪所启发,那还是有用,但是也都是为时晚矣。而我们现在想想,现在多少家庭都在为下一代伤透了脑筋,而这些家长小时候有没有读过圣贤书?没有读过,他怎么知道当父亲的重点、先后、本末在哪?一个人能判断轻重缓急,这个才叫智慧。
  
我们看,以前人读书,有四本书一定读过,四书,是吧?《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大学》里有句话非常重要:“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不管是家庭还是整个国家,你把财放第一位,叫末;你把德放后面,叫本末倒置。可是你看,华人社会拼经济很努力,全世界假如说努力赚钱的,华人一定是NO.1(第一),是不是?连礼拜六、礼拜天,连大年初一都不放假,拼命努力赚钱,你能说他不勤奋吗?但是不重德,你所赚的一切钱,很可能都被后代给败掉了。所以,我们看到这句“似善而实非也”,感触就很多了。
  
比方说这个时代,都说民主制度好,多少人为了让国家变成民主制度抛头颅、洒热血,很不简单。但是大家冷静看看,现在民主社会安定吗?(众答:不安定。)你们说的,我没有说。你们是很有道德勇气的人,现在民主社会犯罪率、动荡也不少,但是有没有人去把“民主”两个字搞清楚?什么是“民主”?人时时把人民的福祉摆在第一位,这叫“民主”,这是实质的民主,不只是制度而已。你有民主的制度,每个人都在谋自己的私利,变成金牛政治,那当初这么多人流血、流汗,不就白流了吗?
  
所以话又说回来,什么最重要?教育。你把这个民主的精神真正教育入每个人的心,每个人都想着要为天下、为整个国家谋福利,“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他以后当官一定是好官。你没有这样的教育,空有一个制度,制度变成政客玩弄的工具了。所以以前人举人才来当公务员、来当官,都是两个字做标准,“孝廉”。没有明白孝是德之本,廉洁是做事的根本,廉洁他就不贪污,没有这样的认知,善心要为国家,到头来政治还是败坏。
  
讲到这里,又是什么?不读书之过。不然这些智慧经典不知道讲了多少遍,那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读书是罪过,你不明理就做错事。好,从今天开始读书,有没有问题?有,文言文看不懂。五千年的智慧都是记载在文言文这个工具传下来的。
  
所以我们身为父母、长辈,我们现在要读书都很辛苦,我们的下一代不能走我们的弯路了,我们要立定目标。他们十岁就可以看《资治通鉴》,我们现在都很困难,我们不读书之过,不能再发生在他们身上。所以现在很多父母让孩子四岁、六岁就开始读经典,这是非常明智。包含很多家长更可贵,自己孩子受益了,自己也出来学习,然后做传统文化的老师,这令人佩服。“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看很多家长虽然没有在学校教书,一看就有读书人的气质,这真的,不是假的。人有气质,那都不是这一生修来的,这不是我讲的,历史证明。
  
“二十四孝”里有个读书人叫黄庭坚,他连续做梦,都梦到自己在吃芹菜面。那个梦实在是太清楚了,他索性就循着那个梦去找他吃芹菜面那个地方,真的让他找到了。他敲门,有个老太太来应门,他就开始跟这个老太太聊,就搞清楚了为什么他都梦到在这户人家吃芹菜面。因为这个老太太的女儿去世得早,这个女儿特别喜欢吃芹菜面,所以到了她女儿的忌日,她一定煮芹菜面放在她女儿的牌位前。大家故事听到这里,听懂没有?开悟了没有?黄庭坚是谁?是她前世的女儿去世之后转世的。身体有生死,为什么?身体是工具,用坏了当然要换,但灵性是没有生死的。
  
所以孔子说“游魂为变”,你的灵魂在你这个身体坏了以后,它又换一个身体,就是下一辈子。但是大家要会换,大家冷静想一想,现在人断气以前都是什么状态?在医院里面,弥留之际,你看会换到好身体吗?以前的人积德行善,要走以前清清楚楚,他当然换到好的下一辈子。“窦燕山,有义方”,《三字经》讲的,窦禹钧先生,“教五子,名具扬”,五个儿子都很有出息。他一生行善,临终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要走了,清清楚楚,洗好澡,跟所有的亲戚朋友道别,道别完就死了,坐着走了,你看多自在。所以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明白人生真相,人一明白灵魂没有生死,就知道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往后(下辈子)造罪业。再傻都不愿意造罪业,最终都要自己受报,哪有人做事来害自己的?
  
黄庭坚先生了解到,眼前这位老太太是他前世的妈妈。这个老太太又说:“我女儿生前最喜欢读书,还很爱写文章,她生前写的那些文章,锁在那个柜子里,我也找不到钥匙。”黄庭坚听到这里,就知道钥匙放在哪了,然后就去把钥匙找出来,把那个文章拿出来一看,自己吃了一惊,这个女子写的文章跟他这一生的功力差不多。后世的人读到这个公案,下了一个结论,叫“书到今生读已迟”。你这辈子才开始说:“我要好好来读书。”有点晚,很可能你这辈子,很多积累的学问是上辈子来的。当然了,你说“那我就没希望了吗?”还有,有经典就有办法。《中庸》又给了我们一句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读一次会,没关系,我读一百次,照样会;人读十次就会,没关系,我读一千次。你有这样的决心,还是能够有智慧、有学问。所以什么人都有救,什么情况都能改善。
  
后世人讲的“书到今生读已迟”,大家有没有遇过你身边的人,他一弹起古琴来,很快地就入了,学得特别快。我们在那里学了一年、两年,还五音不全,音都抓不准,那个都是他前世积累的。有些人,人体几百个穴道倒背如流,我们背三个,第一个就忘了,那怎么是偶然的?他前世就当过中医,看到这个东西很熟悉,你没有前世,来讲这些都讲不通,是不是?对啊。所以,为什么说每个人都有天分,要因材施教。大家生四个孩子,四个人的天分都不一样,特长都不一样,有没有?对啊。
  
接着我们看经文又讲:
  
【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现在看好像没有那么高尚,但是它往后的影响却能够帮助人,“则非善而实是也”。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他接受了这头牛,就带动了大家救人的风气。
  
我读到这段,对我是很警惕的,因为我耳根子软,心也比较软,心软好不好?还好。但是还要明理,才能“悲智双运”。有慈悲没有智慧,比方我们在一个单位服务,单位都有单位的规矩,是吧?结果很多人要走后门都不找别人,都只找我。所以我读到这个,“现行虽善”,看人家那么可怜,“啊,给你过。”“而其流足以害人”,每个人都来找我走后门,他们的心态都不对了,我害了他们。所以慈悲会干坏事,善心会干坏事,不能违反规矩,要“情理法”都能够圆融,这个没有学习是办不到的。
  
比方有一次,有个学员他从很远的地方来,结果他没有报名他就要上课。那其他报名的人,全部都是经过筛选程序才可以进班的。可是他从千里之远来,又很想学,诸位朋友,让不让他进班?你们考虑考虑,以后你们会遇到。“你不让他入班,他好可怜,你真不慈悲。”一听到别人说我不慈悲,很难过。一听到人家说我不慈悲我就难过,我也是很贪“慈悲”这个美名,这个有没有?“唯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我们再复习一下,“有端有曲”,是吧?人家骂我不慈悲,我就很难受,这一念有媚世之心,都要人家肯定自己慈悲,那这个行善里不都有希求了?所以我们在讲“是”跟“非”,跟前面三个有没有关系?有。跟“真假”有没有关系?跟“端曲”有没有关系?跟“阴阳”有没有关系?
  
比方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但是这是分析,因为我不是子贡,我不能乱说他一定是怎么样。但是我们想想,他这么考虑,他是善的,但他可能考虑自己的状况,没考虑别的人。再来,他有没有可能起了一个念头,我不收赏金,人家就会觉得我非常高尚。这一念心是真还是假,是端还是曲,是阴还是阳,是不是?人家会觉得我很高尚,“媚世之心即为曲”。我要做给别人看,让人家知道我是好人,“阳善享世名”。你要纯是济人之心,没有任何索求;想要享好名,那就是媚世之心。所以从八个角度看,你从心地去分析,这些都是相通的。大家可不要当知识学,真假是真假,端曲是端曲,阴阳是阴阳,是非是是非,全部都是相贯通的。
  
那我真的遇到这个情况怎么办?还是不能进班,为什么?第一,没报名,没经过程序就可以进班,那以后谁要报名,谁要努力通过这个程序?流弊不就出来了。再来,我的同仁审了老半天,最后规矩都是被我破掉了,他们一次、两次,最后会不会忍无可忍?会。最后我都恼害我身边的人,让他们办事都很吃力,那我这个慈悲是假慈悲。只能关注到一个人,让他眼前这个痛苦变成高兴,身边的这些原则跟身边人的感受都考虑不到。拒绝他,不能进班,他也跑了千里之远,这个“理法”顾及了,“情”好像讲不过,怎么办?我能给他的资料全部给他,那几天能够供养他的这些经验,还有些好的教诲,能讲的都告诉他,做到仁至义尽,但是还是不能给他进班。“情理法”要兼顾,不然我假如情义没有尽到,他一定会说:“这个蔡某某给我记住。”我常常又耳朵会痒,有人在骂我,这样就不好办。所以把这些道理搞明白,我们再应对这些所遇到的事情才会圆融。
  
【然此就一节论之耳。】
  
这是就这一件事情来讨论。
  
【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决择。】
  
从这个点再延伸开来,所做的一切符合德行的行为都要考虑到流弊,考虑到久远,考虑到天下,都要考虑到从心地去观察。比方“非义之义”,看起来很讲义气,讲哥们义气,反而让对方更认不清自己的问题。比方这个朋友离家出走,也不给父母报平安,缺钱了,跟你要,你马上“没问题,我这个人最讲义气。”借钱给他。他不给家里打电话,不赶紧解他父母的担忧,那他本身行为是错的。你看起来很有道义,那是“非义之义”。
  
再来,“非礼之礼”,他的行为好像是符合“礼”,但是细细分析,非礼,为什么?比方他过分地恭敬,事实上还是有媚世的嫌疑,“非礼之礼”。或者你很赞叹、恭敬人,你很恭维这个人,赞叹他,这是你在表现你的礼敬,比方你面对一个年轻人,他在弘扬传统文化,你说:“太难得了,你讲这堂课,真是孔子再世。”你很恭维他,结果这个赞叹太过了,他的傲慢心起来了,你就害了他。
  
我遇过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一看一表人才,那么年轻就懂得学圣教,我也忍不住,称赞了他几句。过了一个礼拜,因为我们住在一起,看到他一些行为不妥,我就很客气地劝他。大家看得出来,我讲话应该还算柔和,还算。结果我劝他,他脸色马上就拉下来,我就吓了一跳。这么年轻的人,规劝了,他马上就变脸了,我就反思到我前几天对他的称赞是错误的,而且不只是我错误了,他在学习圣教的地方,常常很多大人一看到他那么年轻就开始夸,夸到最后害了他。本来对他礼敬是善,但是太过、太恭维,反而是不符合礼,叫“非礼之礼”。所以,礼强调什么?分寸。肯定人、赞叹人也要有分寸。
  
“非信之信”,他为了守一个小信,忘了大信。在十六集的《孔子传》当中有讲到一个事例。一个人要叛国,训练军队,被孔子发现了。他威胁孔子:“你马上要承诺不讲出去。”孔子说:“好。”就放他走。结果走了一小段路,孔子说:“赶紧去通知他的国君。”学生在旁边说:“夫子,你刚刚已经答应人家不讲了。”为了守自己的信,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灾殃,这个信要不要守?那是自己重要还是整国人民的生命安危重要?所以这个时候宁可自己背负不守信的恶名,都要解一个国家的危难,这就对了。而任何的德行,要从哪里下手?从心地下手,要对得起良心,这才是真信,才是诚信。
  
再来“非慈之慈”,这个从家庭看就很明显,叫“慈母多败子”。母亲很为孩子想,但是养出败家子,大家服不服气?“慈母多败子”,不要说别的,就看我们这个时代就好。疼孩子,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五千年来最多的一代了,可是五千年来哪一代教的最差?这一代。跟“非慈之慈”有没有关系?以前当母亲的人很懂,不可以袒护孩子,现在父亲在处罚孩子,妈妈都把人带走,那“非慈之慈”,变成姑息孩子,变成反教育了。
  
所以我是很感念自己的母亲。我是独子,又是长孙,特别有条件做败家子,全家族的人都疼爱。可是还好没变败家子。首先,我母亲功劳非常大,父亲每次骂我,我妈妈一句话都没有加进来,让我乖乖地听我爸爸教训。结果我妈妈后来问我:“小时候你爸爸跟你讲那么多,你听了懂不懂?”我说:“全听懂了。”为什么?爸爸是用真心在教诲我,怎么会不能理解?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爸爸教诲我要自爱,不要糟蹋自己。这两句话现在提起来还如雷贯耳,好像就在耳朵转。再来,感谢我爷爷。我犯错的时候,我爷爷第一个喊“打”,都跟我妈讲:“你不打,我打!”犯严重过失的时候,爷爷不宠我,妈妈不宠我,非慈,所以这是真慈悲。
 
 接下来有段话在《格言联璧》讲的,很精辟,是善还是非善的判断。“私恩煦感,仁之贼也。直往轻担,义之贼也。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我们看“仁义礼智信”是五常,但是也要分辨是不是真智之智,还是非智之智,非仁之仁,非信之信。“苟约固守,信之贼也。”
  
一个人受了他人的恩惠,“私恩”,自己在办公家事的时候,就对那个曾经对我们施恩的人,给他种种方便。看起来他在利益那个人,但是他拿着公家的资源去还他私人的情,“私恩煦感”,这个不是“仁”的表现,是吧?旁边的人一看,这个人都是爱憎、好恶。
  
“直往轻担”,他答应了一些事情,好像很讲义气,但是承担以后又不扛责任,又扛轻的责任,人家事后会觉得,都拍胸脯保证,最后还是这个样子,这个“义之贼也”。所以,古人在考虑答应人家事情的时候,非常慎重,他不会很轻率。
  
“足恭伪态”,刚刚讲到的,他很过分的恭敬,其实是虚假的这些仪态,就是谄媚的,“礼之贼也”。反而人家面对这个有礼貌的,就会觉得,是不是又是假惺惺的来了。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一开始接触传统文化,人家给我们深深鞠躬,我们都会想:这个是要干什么?有什么目的?一下子这么恭敬,都怪怪的。假如后来认识了以后说:“那些恭敬的行为都做表面功夫的,内心都还是对人很苛刻,对人还是很傲慢。”人家说这些都是假的,那不就让人家不相信“仁义礼智信”了,“仁之贼也”。
  
“苛察歧疑”,看起来观察很敏锐,好像这个人很聪明、厉害。但是他到“苛”了。人一苛,旁边的人很紧张。他看得到人家看不到,说这个人好有慧眼,很厉害。可是他“苛”以后,人家在他旁边很有压力,因为一做错就被他批一顿,“动辄得咎”,每个人他做一件事的时候都紧张兮兮的,怕犯错,因为这个领导太苛刻了。看起来好像很厉害、很有智慧,事实上内心是刻薄的。而且“歧疑”,他怀疑这个,怀疑那个,都被他怀疑对了,最后带动大家不相信人,这个是错误的,不是真智慧,“智之贼也”。怀疑会传染,你比方讲“这个人很好。”讲了你很高兴,旁边人说:“我看不是这样。”你给他几次影响,你想事情以后都开始怀疑。所以怀疑是五毒,毒害自己的真心,不好。
  
“苟约固守”,就是你答应这些事都没有深思熟虑,太随便、不恰当,最后还要坚持一定要守这个约,也没有再去沟通,或者做适当的调整,然后就“我是很守信的人,答应了一定要做。”那个就不知变通,而且也没有看到当初自己刚答应时候的草率,还觉得自己在守承诺,那就“信之贼也”。
  
所以《弟子规》有句话:“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他说“好”、“可以”,好像承诺了,但是他进退错的时候,不就让人家对他信誉怀疑了吗?所以答应缘分要“度德量力,审势择人”,不可以轻易许诺。你要分析整个因缘成不成熟,这八个字是标准。衡量自己的德行能不能承载这个因缘,你的形势确实可行,你还要用对人,不然大好事用错人,反而是变成大坏事,这些都要衡量。
  
我假如听到底下稍微有点声音,要赶快看自己有没有写错。我们看下个角度:
  
【何为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
  
明朝的吕原先生,号逢原,他当到宰相,后来追谥,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去世之后,都会封他一个谥号,“文懿”,所以叫文懿公,吕文懿公。他刚刚辞掉宰相的位置,告老还乡,他的威信海内外的人民都非常推崇,就像仰慕泰山、北斗一样。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
  
有个同乡喝醉了,而且还骂人,还骂他,很不恭敬。
  
【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
  
告诉他的仆人,他喝醉了,不要跟他计较,把门关起来不理会他。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
  
过了一年,这个犯人没有悔改,变本加厉,最后犯了大错被判死刑,关在牢里。吕公知道这个事情。
  
【始悔之曰。】
  
吕公后悔。
  
【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这是善心行恶事的例子。其实,我们看每句经句都很可贵,是学处,怎么说?吕公一看到这个人入狱,他马上反省后悔,可见得吕公对他所遇到的每件事都是恭敬谨慎,他会时时反省,这件事造成这个结果,有没有我的责任?反求诸己。而且是一个不认识的人,他都能反省自己。
  
那我们现在看看跟圣贤人的差距,我们现在连孩子的错,我们都不一定反省自己。吕公是陌生人的错,他都反省自己。他就想到:假如当时,我能够正视他的态度这么恶劣,应该送到官府,给他一些惩罚,给他一些警告。“小惩而大戒”,这是《易经》里的话,一个小小的惩罚,让他引以为戒,不敢放肆,就不会促成今天被判死刑的结果。
  
那我们再想一想,一个孩子小时候犯错,被父母责罚,这也是“小惩而大戒”。很多人第一次偷东西被爸爸打了以后,一辈子都不敢再起这个念头,“小惩而大戒”。所以,这个宽厚,吕公讲,当时只是“存心于厚”,没想到会养成他的恶。所以原谅一个人,也要观察到他接收这个原谅之后的态度。假如接收原谅之后越来越嚣张,那得要给他警告才行。假如我们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的原谅而越来越放纵,那这个我们要懂得调整。这个是一个例子,下个例子又讲: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
  
刚刚那个是以善的心,却造成了不好的一个结果。举了个例子。
  
【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
  
有一个地方,荒年,结果有人就开始在白天,在市集当中抢粮食。这个“粟”一般指稻米。抢粮食,也要抢这些大户人家。有一个富翁,他赶紧报衙门。
  
【告之县。】
  
结果县府没有反应,不理会。结果这些
  
【穷民愈肆。】
  
这些老百姓越来越放肆横行。情逼无奈,
  
【遂私执而困辱之。】
  
他就用自己的人,把这些人抓起来惩罚,可能也打他们、处罚他们。“困辱之”,把他们抓起来惩处。结果这些抢劫的人看了就怕了,收敛了。
  
【众始定。】
  
整个乡里才安定、平静下来。
  
【不然几乱矣。】
  
假如继续发展下去,可能整个就大乱了。
  
【故善者为正。】
  
善心是正。
  
【恶者为偏。】

发怒了,处罚人,这个是“恶者为偏”。
  
【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
  
就像吕文懿公以善心,他却做了恶事,造成那个人最后犯死罪,这叫“正中偏”的善。
  
【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
  
这个富翁他是气不过,这些穷民都已经要威胁到他的财产、生命,他很生气,找家里的人来,把这些人绑起来打,这是恶心。但是却让这些抢劫的恶行制止下来,这是行善事,所以是“偏中正也”。
  
【不可不知也。】
  
这个例子,也很好地说明“偏正”的道理。
  
好,今天时间已经到了,就跟大家先交流到这里。下个重点是“半满”,这个很精彩。大家可以回去复习一下,不一定要下节课才能了解。你知道怎么才是半满,你就会非常欢喜,原来没有钱也可以修圆满的福报、圆满的功德。
  
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