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讲座

净空老法师:无量寿经菁华(第二十二集)

时间:2016-07-23 09:37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2010/1/15  华严讲堂  档名:02-038-002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量寿经》菁华第一段:
  【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无量行愿』就是『普贤大士之德』,也就是普贤十大愿王,我们前面学习过了。今天我们看末后这一句,『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隋唐时代古大德曾经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做了个比较,佛陀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哪一个法门是第一?结果大家公认《华严经》第一,所以《华严》称之为经中之王、根本法轮。《华严经》再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就第一,为什么?因为《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才圆满,《无量寿经》自始至终都是讲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它是《华严经》的归宿,是一切经的总结论,是第一之第一。夏莲居老居士将《无量寿经》分为四十八品,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第一?我们再去找,继续去找,当然第六品,第六品是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在会集本里面,纲用的是二十四愿,目就是四十八愿,这是将五种不同的原译本确实是集其大成。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这是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四十八愿有四十八条,哪一条是第一?古人说第十八愿是第一。为什么说十八愿?十八愿里面讲的,人在临命终时,十念往生,这十念符合净宗修学的标准,那是大势至菩萨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临终的时候万缘放下就是都摄六根,这一句佛号,四个字也行,六个字也行,一句接一句,十句相继,那就是净念相继。这个时候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十念符合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标准,十念必生!这就是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这句名号就是一切功德法。
  这一句我们要知道,这一位求往生的人,一生没有念过阿弥陀佛,临命终时遇到善友劝导他念佛求生净土,他一听就相信,一听就发愿、就真干,所以他十念成功了,往生的瑞相也非常之希有。我们看念佛往生怎么这么容易?可是我们要冷静想一想,我们可不可以学他?他所具备的条件,第一个临命终时头脑清楚,这是头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胡涂了,很多临终人,我们见到的,临命终时他的家亲眷属来看他,他不认识,老朋友来看他,跟他说什么名字,他摇摇头,这就不能往生了。老人到临终时,我们常常讲痴呆症,一有这种现象就不能往生,助念也不能往生。那要不要助念?助念比不助念好,纵然不能往生,帮助他减轻痛苦,避免堕落恶道,有这么多好处在。平常我们念佛要记住,这一愿重要,在「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二品里面,佛说得很清楚,「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前面还有一句,得发菩提心,这个心要不发不能往生。我们看到临命终的人,他听到佛号就相信、就发愿往生,他没发菩提心,他怎么也能往生?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把我们这个疑惑破除了,他老人家说,真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话自古以来没人说过,说这句话头一个是蕅益大师。所以印光大师读《弥陀经要解》,赞叹得五体投地,他说:即使是古佛再来替《弥陀经》做一个批注,也没有办法超过其上。这是赞叹到极处。
  这句话,我在早年在新加坡讲经,那时候还没有在新加坡住,每年我都会到新加坡去讲一次经,讲一个月。我有一个老朋友演培法师,我们是多年的交情,我到新加坡,他到机场去接我,一定请我吃饭。有一天他就问到这个事情,他问我,他说:净空法师,印光大师说《要解》里面,就是蕅益大师讲的,深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印光大师赞叹这部经,即使古佛再来做批注也不能超过其上,这句话是不是讲得太过分了一点?我告诉演培法师,我说印光法师是很老实的人,他说的话一点都不过分,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这是印祖肯定,给我们坚定了信愿,《弥陀要解》真好!早年我住在美国,有同修来问我,他说:法师,如果有这么一个条件,你一生只可以讲一部经,只可以学一部经,你选择哪一部?我丝毫不加考虑,我选择《阿弥陀经》蕅益大师《要解》。为什么?这一部经就够了,稳稳当当,决定生净土。如果我有这个条件,我很想,我一生专讲《弥陀经要解》,可以讲二百遍、讲三百遍,那是我的本愿。讲其他的经不是我自己喜欢讲的,这是别人来启请,答应了,不能不满众生愿,我们十大愿王里面讲的恒顺众生,不能顺自己。顺我自己,我决定是只有一部《弥陀要解》,恒顺众生才讲了几十部经论,所以这个不可以不知道。我们要把心安住在《弥陀要解》,就是安住在这一句佛号,这六字洪名。我们真正开悟证果,净土宗的证果就是往生,往生就是证果,这一个法门圆满具足,所以这是纲领的纲领。我们抓住这个纲领,所有一切佛法、一切经典、一切法门,你统统掌握到了,安住是把心安住在六字洪名上。所以真正修行人,想在这一生当中稳稳当当的快速成就,这一句佛号就够了。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混乱,灾难频繁,念经、读经是为了明理,道理明白之后,信心建立了,愿心发出来了,就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其他的你自然就能够放下了。
  不仅世尊教化众生以此为第一法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度化众生也是这一门,这一门确确实实如经所说,这个法门易行难信,难信之法!能够深信不疑,这个人肯定是有大福德、大智慧,他才能做到。我们在《弥陀经》上一开头就看到,小乘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大乘文殊菩萨智慧第一,不是智慧第一的不能相信。我们现在修净土的人很多,我们是不是智慧第一?不能说你没智慧,如果智慧第一,你早就成就了,你成就什么?成就一心不乱,至少你得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就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理一心不乱,那你就等同文殊师利菩萨。我们《华严经》现在正在学习的「十住品」,你至少也是十住品的菩萨,那是什么?你真是智慧第一,你真相信了。这样的人不多,我学佛五十九年,讲经也五十二年,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这我们要认识自己,回光返照要认识自己,说明了我们不是智慧第一。那要仔细回头看看,我们的信心是半信半疑,是这种状态,不是完全相信。完全相信的人,肯定他万缘放下了,我们现在放不下的东西很多,是牵肠挂肚,这些东西你心里头愈少愈好,几时统统放下了,一心不乱就现前。在没有放下,但是看得很淡了,不是没有罣碍,罣碍很轻,在这个状态之下叫功夫成片,临命终时往生可能有把握。我加上一个可能,那是什么?你的缘殊胜,临命终时冤亲债主不找你麻烦,你自己有很多人来帮你助念,在这个时候提醒你,这是功夫成片的人决定往生。如果功夫没有成片,那是说外面境界还会干扰你,这我们想想,我们外面境界能不能干扰我们?还能干扰,那就要警觉到加功用行,要努力!否则的话,这一生这样殊胜的缘分就当面错过,那就真的是大错了。
  我们很多同修,我都问了一问,绝大多数都看过「2012」的电影,都有很高的警觉性。我们学佛的人,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我们可以拿它来警惕自己,克期取证,我一定要在二0一二年十一月之前念到功夫成片,那我就有把握。这也就是说明我们的寿命还有三年,你放不放下?你不放下也得放下。好!我们不可以再等待了,这三年的时间一定好好的把握住。能不能成功?能成,为什么?历史上三年念佛成功的人很多,我们看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那些人能行,我们为什么不行?他行我也行,那些人是给我们来作证的,证明三年的时间足够了。我们想一想,我们的智慧不但比不上文殊菩萨,连小乘舍利弗也比不上,但是我们对净土法门一听就欢喜、相信、接受,愿意修学,这个不容易。所以我看到一些同学们,接触之后就信,我心里很羡慕、很佩服,为什么?我对净土生信心就没那么容易。方东美先生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我羡慕经典里面讲的哲学,以后涉猎稍微深一点,才知道佛经里面有伦理、有道德、有因果,还有科学,而且讲得非常的圆满,生起无比爱好的心。
  李老师把净土介绍给我,我只是听听而已,老师教的这不能反对,没有认真学习。为什么?难信之法,真难!老师甚至于劝我,劝的话也讲尽了,你不妨就相信一次看嘛!古来这么多的祖师大德都接受了,而且修行都灵验,你不妨试试看。你看用这个话来劝我,我还是喜欢学经教。真正相信是我第一次讲《华严经》的时候,三十多年前了。第一次讲大概也讲了十几年,有一天是心血来潮,突然想到,文殊、普贤修什么法门?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那都在后面,我经还没讲到。我把《华严经》翻到末后,翻到「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看到文殊、普贤发愿求生净土,这个看到之后,我大吃一惊,文殊、普贤发愿求生净土,善财童子是文殊菩萨入室的弟子,当然是继承老师的法脉,那肯定是修净土的。他在文殊菩萨会上证得根本智,也就是我们中国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开悟之后文殊菩萨让他去参学,第一位善知识,他参访的善知识德云比丘,《八十华严》里面诸位看到,德云比丘修什么?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的,第一位善知识。我们中国人跟古老的印度人大概这一点观念是相同的,就是先入为主,那我们看他,他这个法门肯定是跟文殊菩萨所传的相应,文殊菩萨介绍,他去参德云比丘。再看最后第五十三,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带着他到极乐世界去,你看一头一尾。当中五十一位善知识他统统参学了,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点醒我们一句话,叫历事炼心,他是门门都参学,明了之后对善友非常感激,不学这个法门。他末后讲「恋德礼辞」,恋德是感恩,感谢他把这个法门说给我听;礼是礼拜,辞是不学,你看他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念佛。八万四千法门没有扰乱他,他一句佛号念到底,但是门门他都参学,所以他门门都通,没有一样不知道,成就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是给我们做非常好的示范。
  可是你得有这个智慧、有这个定功,决定不为它所动,就是一切法门可以听、可以学、可以接触,不为它影响,不为它所动,还是一句弥陀念到底,这个对了,这样才能叫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们今天学了一样,这个好,我又想修,又完了,你把你的基本功全破掉了。所以没有到这个程度,你没有资格参学。参学要有这个本事,要有这个戒定慧,成就你无所不知。为什么?因为将来你教化众生,众生根性不相同,不是一个法门能够接引的,你必须以无量法门来接引无量无边众生,那是接引众生用的,接引他过来。最后他的成就是什么?最后成就还是归净土,所以无量无边法门都变成方便门。所以我深信净土是学《华严经》来的,《华严经》引导我入净土,这才死心塌地。要不是《华严经》,我对净土不反对就是,但是决定不能说是一心一意去学它,你才真正体会到古德讲的难信意义。
  一接触就欢喜、就认真修学,这个可以证明他宿世善根深厚,过去生中你修这个法门,决定不只一次,多生多劫熏习的善根。过去生中为什么没去得了?肯定有障碍,不是听多了把自己信心动摇了,那就是临命终时有障碍,冤亲债主障碍,扰乱你动了念头,对这个世间没有真放下,所以你就去不了。这一生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统统搞清楚了,我们就要坚定信愿,不再为境界所动摇,我们自己受不了,没那么好的定功,我们不接触,这是李老师常常教导同学的,不接触,只有这一门深入,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对其他法门决定不能毁谤,为什么?都是佛说的,你要是毁谤,那叫谤佛。我这个法门第一,别人都不如我,你要是有这种心态、有这种言论,你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哪有谤佛、毁谤三宝的人能到极乐世界?没这个道理。所以对于一切法门,这讲佛门的,佛门在中国有大乘八个宗派,小乘两个宗派,虽然没有了,我们接触到了,要赞叹。古德说得好,「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到哪一天这个社会上,你看到出家人、学佛的同修互相赞叹,佛法就兴旺了。如果看到自赞毁他,赞叹自己,毁谤别人,这佛法就衰了。所以自赞毁他,菩萨戒里头是重戒,这是念佛不能往生的。我们今天有了这么一点小智慧,真正明白了,这都是在《华严经》上得到的。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这个太难得了,我们承认了、肯定了,完全接受了,不但佛教所有法门是我们一家,其他不同的宗教还是一家人。不但是一家人,跟你老实说,跟自己还是一体,一体哪有毁谤的道理?只有赞叹,绝无毁谤,我们才能够同生极乐国。
  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一段文讲「如来功德六种相」,这是《瑜伽师地论》第七十四卷,它说,「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道果,故说如来功德之六种相。」我们今天讲安住一切功德,这是值得我们做参考的。这六种相,第一个是「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种智圆明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一切种智,种是种种,道种智,那个智是一切智,一切智是阿罗汉证得的,道种智是菩萨证得的。一切智是讲诸法总相,总相是空相,万法皆空,这是说阿罗汉所证得的。所以他放下了,他不再执着了,可是他有分别,因为他不晓得这一切法千变万化是怎么回事情,他知道千变万化都是空的,都不是真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阿罗汉不知道,菩萨知道,菩萨比阿罗汉高明。如来这二种智慧都达到圆满,叫种智圆明。我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读了《妄尽还源观》,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行是修行、行门,行门无量无边,用万来表示,万不是数字,无量无边的行门统统具足了,这叫修行证果。在我们这一段经文里面,万行具足,种智圆明,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功德不可思议。古大德总结,一切诸佛如来自己成就、教化众生,总结到最后就是一句佛号,真正不可思议。你不认识它,所以你有怀疑,你会夹杂。你真正认清楚了,明白、透彻了,你就不会夹杂,你也不会怀疑了,只要净念相继,那是个个圆满,所以这头一个是圆满的意思。
  第二个意思「无垢」,这个意思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有没有受染污?没有,本来是清净的。受染污的是什么?染污的是阿赖耶,这个要知道,不是自性。阿赖耶里有染污意,意是末那,末那是染污,那是妄心,真心决定是无垢的。所以,「诸如来由证常乐我净四德,而无一切烦恼污染。」常乐我净这四德,在我们凡夫是有名无实。「常」是什么?常是永恒不变。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动物,人是动物,有生老病死,这变!这无常,这个我们要知道。无常决定是假的,真的是永恒的,所以佛证得了,佛见性了。见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我们的自性不生不灭,有生就有灭,不灭当然不生,这是永恒,这是第一德。
  第二是「乐」,我们有没有乐?我们在六道,就六道而言,有没有乐?没有乐。我们有时候感觉得有乐,那是什么?苦暂时停住,觉得很乐,苦暂停。人要觉悟,佛菩萨觉悟,知道六道里头没有乐,只有苦。譬如我们没有东西吃,饥饿很苦,每天吃三餐饭,这不就是好像吃药一样,这个药是止痛,止肚子痛。你一餐饭不吃你就难受,三餐不吃你就更苦了,你细心想想是不是这回事情。口渴很苦,不喝水就苦。每天给你吃一点,给你一点饮料是什么?那就是药,治饥渴之苦,你哪里有乐?常常要补充,补充不到位,苦马上就现前,苦是真的,乐是假的。喜欢贪吃的,吃是很乐,乐会变成苦,怎么会变成苦?他吃一碗很快乐,吃两碗还可以,叫他吃上二十碗他又苦了,乐变成苦了,所以乐是假的。不给你东西吃,饿得很苦,两天不吃你更苦,它不会变成乐,苦不会变成乐,乐会变成苦,这乐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细心去思惟观察,你就明了,你才真正佩服释迦牟尼佛,他怎么看得那么详细、看得那么真实,我们一般人都看错了。可是见性之后有真乐,这个真乐是什么?离苦,一切苦都没有了,那叫真乐。我们在凡夫地,世尊很慈悲,就我们现前这个状况,教我们一种方法得乐。《十善业道经》上,你看世尊告诉龙王,他说「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我初学《十善业道经》,看到这一句,毛骨悚然,这是什么法?那一定要学,能离一切世间苦。这一法是什么?就是心善,心跟十善相应,念头善、言语善、行为善,这个善念念增长,不叫一念不善夹杂,这是功夫,就能够永离不善,都从因上讲的。修这种因,当然所有一切不善的果报都没有了,所以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成佛了。你看他能离六道苦,能离十法界苦,六道、十法界那就是一切世间苦,真实不虚。佛传给我们这个法,我们要真是明了、觉悟了,我们一生遵守奉行,那在一切境缘当中就不会再干扰你了。《十善业道》在佛法里面就像儒家的《弟子规》一样,道家的《感应篇》一样,从入门到如来地都不能离开。我们的修学,这境界愈往上提升,这个十善业的面推得就愈广、就愈深,到达如来地,这个十善没有边际了,广无边际,深无止境。所以古来的大德,世法里面我们看到雍正皇帝,你看他在《十善业道经》前面的上谕,里面所说的,对佛法的赞叹就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包括了全部的佛法,这种见地不是凡人,我们读了他的上谕之后,对雍正皇帝绝不敢轻视,至少他对佛法是真正明白了、真正通达了,他能说得出这个话来。
  「我」,我是错误的一个观念,不是真的。我,在佛法里面它的定义是主宰的意思,是自在的意思。我们能做主吗?如果我要能做主,我一生最羡慕的是能有一个小道场,一生住在那里不动,我做不到,这不能自主。要能做主的话,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年年十八,永远不衰不老,那才能做主。这一年比一年衰老,还得生病,这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你也就得不了自在,你还得随缘度日。「净」是清净,起心动念就不清净了,分别执着那更糟糕。所以这四个字凡夫没有,给诸位说,四圣法界也没有,什么人有?《华严经》上初住以上的菩萨有,他们证得了。他们确确实实是不生不灭,有常,他有常;他们确确实实没有苦,苦乐忧喜舍他都没有了,那叫真乐。佛在经上讲三种苦,八苦,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有行苦,色界有坏苦,这都没法子避免的,所以佛常讲「三界统苦」。行苦是什么?你不能永恒保持。行苦是靠定功,定功一失掉,你的烦恼就起现行;在定功状态之下,烦恼伏住,不起现行,并没断。真正是把见思烦恼都断尽,尘沙、无明都破了,那叫真乐,真的可以主宰,可以自在,随类化身。面对着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众生有感,自己就能应,这是主宰,这是自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机说法,他需要哪一种法门,你自然就传授他那种法门,这得大自在。纵然应化在十法界,十法界里面一切境界他都不染着,这叫净,跟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他自己清净不染。法身菩萨才有常乐我净四德,所以他什么烦恼都染污不上。
  第三种功德叫「不动」。「谓诸如来由证大寂灭定所有功德,一切外道、魔军、盗贼、亲属,乃至水、火、风等,皆不能扰乱变坏。」我们今天正碰到这些,这是灾难,现在真碰到了。那我们想想,如来为什么能成就这样的功德,他不在乎,这是什么?大寂灭定,大是赞叹之词,寂是寂静,他安住在寂静的定中。灭是灭什么?灭妄想、分别、执着,统统灭掉了。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起心动念都没有,哪里来的分别执着。凡夫迷失自性的过程,首先是起心动念,所以起心动念叫做根本无明。为什么?从起心动念生分别,从分别生执着。在起心动念还没有分别执着,这个时候你不错,你在实报庄严土,如果一有分别,那你就堕落到十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再有执着,你就又掉到轮回去了,这是为什么会有十法界、六道轮回。谁叫你往下堕落的?没人,没人叫你,也没有人在做主宰,所以古大德有一句话讲得好,都是自作自受,现在你要回头还是靠你自己,佛菩萨能不能帮你回头?告诉你,不能。佛菩萨要有能力帮助我们回头,他大慈大悲,一个个都把我们拉回头了,还要修什么行?不需要了,所以这事佛做不到。谚语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是这么样堕落的,你现在回过头来,先放下执着,执着真放下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是假的,一场梦,梦醒了,这六道没有了,你到四圣法界了。四圣法界里面再把分别断掉,我不再分别了,你只要不分别了,四圣法界就没有了。你还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也没有了的话,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你真的还源,回归到哪里?回归到自性。自性是什么样子?佛也给我们透露一点,叫常寂光。你看常寂光是什么?就是此地大寂灭定,大寂灭定就是常寂光。那个光是讲大寂灭定里面有圆满的智慧,这是世尊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是讲如来究竟果地,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相好,我们中国人讲福报,所以你看智慧、能力、福报都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迷失了自性,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都露不出来。实在讲,我们现在渐渐明了了,不是露不出来,露出来变质了,智慧变成什么?智慧变成烦恼;觉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又转变成智慧。德能变什么?变成造业,身口意造业;相好变什么?相好变成六道轮回,变质了。所以佛难得,也进入到六道来教化我们、来点醒我们。
  我们真的觉悟、真的回头,得真干,真干没有别的,就是放下,看破放下。看破是什么?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原来是一场空,你就会欢欢喜喜的放下,不再执着了。果然肯真干,你的前途是一帆风顺,一片光明。所以一切外道不会妨碍你,你可不可以接触?可以接触,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你接触的时候你看到清清楚楚,一看就明了,如如不动。魔军,这个军是比喻,魔来威胁你,你也不会被他所动摇。盗贼,明的是强盗,暗地里是偷窃。你会不会有损害?不会,为什么没有损害?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六道里头你所拥有的,你不生欢喜心,丢掉的时候也没有一点懊悔的心,你的心永远保持着清净平等。亲属,有善缘、有恶缘,你知道亲属是怎么来的,佛经上告诉我们,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清清楚楚,明明了瞭。这个清楚明了是看破,放下是什么?放下得失,一切法无得亦无失,得失没有,你自在了。乃至于外面的灾难,水灾、火灾、风灾,这讲还有地震,此地讲的水、火、风是大三灾,佛经上讲的,小三灾是刀兵劫、瘟疫、饥饿,这是小三灾。刀兵劫七天七夜,瘟疫七个月七天,饥饿七年七个月七天。佛家用七这个字,意思很深,它不是一个数字,它代表是个圆满,不是真正的数字。世界上战争这么多,跟佛经上讲的小三灾都对不上,小三灾里面讲的七天七夜的战争,不容易理解。
  我大概也是在二、三十年前,第一次到日本访问,我记得那一年我四十九岁,到日本访问。到日本我就去看广岛、看长崎,以前被原子弹炸过的地方,看它的博物馆展览的一些照片,我才明白了,佛经上讲的小三灾是核武战争。核武战争如果是七天七夜,那可不得了,那问题真的严重。日本人被炸的时候,原子弹爆炸当时死了十几万人,被辐射照到的就变成残废,那就是佛经上讲的瘟疫。确实被核武的光照到之后,差不多是半年都死亡,这就是经上讲的瘟疫。被炸的那些地方,确确实实到八、九年地上才长草,那不就叫饥饿吗?草木不生。那是最原始的核武,刚刚发展出来的,现在的核弹、氢弹,威力是广岛、长崎千倍以上。我们从这个发展上看,才明了佛经上讲的七不是一定的数字,那时候原始的核武很小规模的,我们就看到,确实在广岛、长崎七、八年才生草木,跟佛经上所讲的一对照,真的。现在如果爆发核武战争,那可不得了,那个威力那么大,很可能被炸的那些土地上不是七、八年才生草,可能会七、八十年,你说人怎么活。所以今天社会上这个乱象,决定不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用武力那是同归于尽,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我们眼看着,这科学家给我们提出报告,金融危机之后,接着会有粮食危机、会有能源危机,甚至于会有水资源的危机。大家将来要争夺,用战争做手段,那错了,为什么?战争做手段,把这少有的这些资源全部破坏掉,那是愚痴到极处,它不是解决问题,它是让问题更恶化。这个事情一定要大家很冷静的来思考,现在这个世界多半还是民主国家,民主国家人民要觉悟,喜欢打仗的人不要选他,喜欢打仗的人你投票选举他,你要背因果。所以大家能够有这种觉悟就好了。当然,如果更大的愿望,是我们人民投票让国家把核武全部销毁,或者是把核武这种科技应用在民生上,这就是好事。决定不能用在军事上,这是要全民觉悟,投票的时候我讲清楚,谁想发动战争,决定不选举他。
  大三灾,这经上说,火灾可以烧到初禅天,水灾可以淹到二禅天,风灾可以吹坏三禅天,到四禅天就没有灾难了。所以四禅天叫福天,六道里面福报最大的,它那个地方没有这些灾难,四禅。这叫大三灾,大三灾这个现象,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真正体会到。但是我们知道水火风它的业因是贪瞋痴,贪心就生水,你看看,看到好吃的东西,得不到流口水,这是贪心,贪心与水有关系。火是发脾气,你看瞋恚满身都是热的。风是愚痴。我们地球上也有这些灾难,水火风,虽然不是大三灾,也很麻烦。现在科学家提出报告,地球变暖了,地球为什么会变暖,大家晓不晓得?发脾气的人太多了,你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你发一顿脾气,你马上就要想到,这个地球暖的时候你又加了一点。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不发脾气,温度就下降,就能恢复正常,这是佛经上讲的,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我们起心动念,山河大地知道,自然现象知道,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实验透出来这个信息。矿物,是我们的善恶的念头起感应,我们的念头善,大地坚固,你们读《地藏经》「坚牢地神」,人人都行善,这些灾难就没有了。人心不善,贪瞋痴无止境的在扩张,水火风灾也就频繁了。所以佛教给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些所谓自然灾害自然就减少,就恢复正常了。所以如果你有定功,得大寂灭定,这些东西都没有了。
  第四「无等」,「谓诸如来所有种种功德,广大尊胜,威力自在,一切有情乃至菩萨无与比者。」这个等是平等,如来所证得的、所成就的功德,没有人能够跟他比。等觉菩萨也不行,跟他还是差一等,这是说如来果地上成就的功德是圆满的。我们要学、要修,首先功德二个字要搞清楚,你所修的是真实功德,千万不要误会把福德看作功德,那就错了。福德跟功德不一样,我们能够体会到。达摩祖师初到中国来的时候,梁武帝的时代,梁武帝跟他见过一次面,这是我们佛门大护法,他一生,他做国王的时候护持佛教,为佛教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他欢喜人出家,人出家他都供养,所以帮助出家人十几万人。达摩祖师从印度来,见面的时候他就以这个来认为这是值得自豪的,现在人讲值得骄傲的。跟达摩祖师说,我做了这么多功德事情,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告诉他:并无功德。梁武帝一听很不舒服,就送客了,不再跟他谈话,话不投机。达摩说的是真话,这也是菩萨示现,他修的是什么?修的是福德,跟功德毫不相干,所以真的并无功德。
  功德跟福德,在事上讲是一样的,心上不一样。功是功夫,你有功夫,你所得到的,你得的什么?你得的是清净心,《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是功德。你做那么多好事,你还斤斤计较,念念不忘,那哪有功德?福德。福德是什么?果报,那真的很大,这一生在人间作人王,来生一定在天上作天王,福报大。功德是了生死出三界,他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功德跟福德一定要搞得清楚。换句话说,人能够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做所有的好事都是功德。如果这个没有放下,做再多的好事全是福德,这个一定要懂。断恶修善,这十六个字放下,这成就无量功德。念念想着自己,功德就没有了,你看现在有许多人,我看有建寺庙的,柱子、梁上都写某某捐助,福德,他没有忘记。我们背后挂的是华严三圣,这是一张古画,应该是唐朝时候的,没有名字,也没有年代,什么记号都没有,这是功德。总而言之,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的做为是功德,着了相就是福德,所以这个世间修福的人多,修功德的人很少。
  第五「能作有情利益」,「谓诸如来成就无上功德,方便示现利他之行,度脱有情,令成圣道。」这一条就是《还源观》里面四德的第二条,为一切有情众生做好榜样,叫「威仪有则」。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行住坐卧都有个规矩,都能给一切众生做模范、做典型,这就是真正的利乐有情,这是菩萨事业,所以方便示现利他之行。我们今天还有心去做,为什么?我没有忘掉。学菩萨行,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叫真学佛。从《感应篇》做起,从《十善业》做起,要真正把它做到。做不求自利,求什么?求帮助别人觉悟。你用这种心去做,你不会懈怠,你不会厌倦,佛法里面讲勇猛精进。为什么要这样做?为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他们太苦了。为什么这么苦?他们想错了,他们做错了,所以感召得的苦报。头一个是观念错了,错在哪里?一切向钱看,这就错了,不但这一辈子苦,来生来世更苦。那怎么办?我们要在他面前表现给他看,舍财,不要财。他说不要财,那日子怎么过?我不要财,活得很好,也没饿死,也没冻死。他说你出家了,我们在家。胡小林居士现在在家,他也舍财,他生意也没有垮掉,告诉我今年营业额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一,舍!绝不计较。卖东西,宁愿把价钱降低一点,让客户受利益,他做了三年,他说做一年也许侥幸,三年了,业绩年年往上升,可见得这个不是侥幸,是真的,愈舍愈多,愈多愈舍。今年他赚了五千万,这是净利,他准备拿这个钱去办一个安老院,照顾老人;办一个学校,育幼,用来做养老育幼。这就是说,舍得,得到之后要再把它舍掉。今天不做出样子出来,别人不相信,要做出来大家就相信,这是真正度脱有情,令成圣道。
  末后一条叫「功能」,「谓诸如来于所作利益众生之事,无所作愿,无所取舍,而自然成就。」这是佛菩萨,这是如来功德,我们应该安住功德法中。为什么一般人读了经、听了经做不到,为什么?害怕,我舍了之后怎么办?谁给我?说老实话,舍了之后并没有人给你,自然感应。大自然的感应,舍就有得,这个道理深,这个现象很复杂,我们用一句话来说,叫感应道交,丝毫不爽,这是与性德的感应道交,因为你所想的、你所做的与性德相应。我们起心动念水知道,我们一个善念,它回应我们的是美丽的结晶;我们一个恶念,它回应的是丑陋的结晶。所以就像《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你的心善、念头善、言行善,无一不善,你所得的果报是超越一切的恶业,超越了。菩萨境界里面,这是法身大士跟佛一丝毫差别没有,无所作愿。我们要问他,佛普度众生,他有没有这个念头?没有,众生有感,他自然就有应,他立刻就帮助你。帮助你的时候,无所取舍,他对你有没有求?没有。为什么?我们心里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相信我们的同学这个答案一定可以答得出来,那要答不出来,你听经就白听了,一体。我的左手这里有点痒,右手去给它扒一扒,左手问右手,你为什么要给我抓,你希望我怎样报酬你,有没有?没有。为什么?一体。一体里面,取舍、作愿就没有了,对立的时候才有。
  对立在佛法里头入门的时候已经放下了,你看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五种见惑放下了。头一个身见,不再执着这个身体是我。第二个是边见,边见就是对立,不会跟一切人对立,不会跟一切事对立,不会跟一切万物对立,对立没有了,这就是无所作愿,那个愿是圆满的。愿是什么时候发的?在因地上发的,刚刚初学发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到成佛的时候是自然的,只要众生起心动念,必然有感应,他就有应。虽有应,没有取舍,也就是说,没有起心动念事情办得圆圆满满,让各个人都满意。他没有起心动念,当然更没有分别执着,这叫什么?叫自性起用,不可思议!所以他自然成就,没有丝毫造作的痕迹,那么样的圆满。我们要把心安住在此处就好。
  最后,我们修净土的同修,古大德有三种方便,这是对我们现前很有帮助的。第一个「善于自行而不取相」,自行就是老实念佛,印光大师常常教导我们的,信愿持名,我们对于净宗、对于持名念佛有信心,我们发愿,就一个愿望求生净土,就一个愿望亲近阿弥陀佛。下面这句话是讲「而不取相」,不要执着相。不执着相也不容易做到,那怎么办?我常常劝勉同学,我们就取一个相,我们供养阿弥陀佛这一尊像,一生不要换,我天天看这尊像,将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肯定现这个相,你就会很亲切、很熟悉,天天看他,终于把他看来了。要知道佛没有相,佛是随众生心现相,我们想的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天天想这个相,临终的时候他来了,那还能错得了吗?现的相跟我天天拜的相不一样,我可以不跟他去,怕有魔王来冒充。跟我想的相完全是一致的,魔不敢现这个相,所以这是一个好处。第二要记住「不取证」,往生就是证,绝不要以为我证到什么果位阶层了,这个是妄语,虽然不是有意的,无意也不行,都会造成障碍。要肯定我们是博地凡夫,不是圣人,永远谦虚,不可以妄自尊大,那你就全都错了,要谦虚到底,要尊敬别人。第三「善化众生」,善巧方便,帮助众生,帮助众生变化气质。我们一般具体的来讲,要帮助众生化恶为善,化迷为悟,最后帮助他化凡成圣,帮助他往生净土,就是化凡为圣。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圣人,决定一生成就,乃至于生到边地都不例外,都是一生决定成就。所以劝人念佛,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人,这是善化。你介绍其他的法门,说得是天花乱坠,他这一生不一定能成就。这个法门一生是决定成就,所以这才叫善化,自行化他,那就是安住无量功德法中。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一次在一起学习,就到今天圆满,谢谢大家。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