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讲座

净空老法师:无量寿经菁华(第八集)

时间:2016-07-20 10:11   编辑: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点击:


http://www.amtb.tw/
http://tv.jxwx.org/
http://www.sxjyqqw.org/
http://www.hwadzan.com/
http://www.amtb.cn/rsd/rsd.asp
http://www.hwazan.org/web/index.php
http://www.mchunghua.org/Default.aspx
http://www.fxsp.org/category/index33-2.html

  2009/12/26  华严讲堂  档名:02-038-000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量寿经》菁华第四十四节,前面我们学到「寿命几何」,今天我们接着看:
  【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
  这几句话是说有一类烦恼业障习气很重的人,『身心不正』,心里面常怀着『邪恶』,这个邪恶是指邪淫。现在在这个时代,我们从小疏忽了家庭的教育,这桩事情不能怪任何人,我们要怪人那就错了。因为从满清亡国之后,民国建立,这一段时期社会都在动乱,秩序没有恢复,尤其是中日的八年战争,把我们的传统打破了,时间将近一个世纪,至少四代到五代都疏忽儿童扎根的教育。这桩事情儿童不知道,他的父母也不知道,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也许知道,总得要高祖父母才真正知道这回事情。正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讲,「先人」无知,我们的父母、祖父母,我们的先人,「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不能责怪他,是我们很不幸,在这个时代出生。这个时代,内里面我们有烦恼,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烦恼习气,很不幸的,这个社会外面的诱惑,可以说这种诱惑太大了,没有办法来抗衡的这种诱惑,要不是圣人再来,凡夫哪有不受影响的道理!这是今天经里面跟我们讲现前社会的状况。
  社会在诱导我们,普遍的在诱导,全世界的社会都找不到两样。资本主义的社会鼓励消费,这跟我们中国传统不一样,我们传统千万年来祖宗教导后一代都是勤俭,勤奋、节俭,都教这个。西方的价值观跟中国完全相反,他鼓励你消费,他不提倡积蓄,希望你有多少都用光,用光之后向银行去贷款,向保险公司去贷款,时间久了习以为常,大家认为这都是正常的,世间看不到节俭的,也没听说节俭这个名词,所以一遇到金融风暴就招架不住。如果是中国传统,中国人的理念,你看千万年来没有听说什么金融风暴,没听说过。可是中国的老人,六十岁以上的人,还有传统这一点概念。所以我们在外国这么多年知道,外国人晓得中国人很节俭,中国人有储蓄。经上说的实在讲就是今天的社会状况,所以「身心不正,常怀邪恶」,这个不能怪别人,谁都不要怪,我们接受佛陀的教诲、圣贤的教诲,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就对了。
  『常念淫佚』,这一句是讲正淫,夫妻,这个不是邪淫,但是常念那就是正淫无度,夫妻房事要有节度,身心才会健康,家庭才会幸福,如果不知道节度,依旧会带给你很多的疾病,甚至于早亡。你有八、九十岁的寿命,可能到四、五十岁就过世,这什么原因?与你房事不知道节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烦满胸中』,这是讲欲火的焚烧,表现在外面就是『邪态外逸』,现前的报应就是『费损家财』,所谓是败家子、浪子。
  【事为非法。】
  这一句也是双关语,如果不是夫妇,那你是破人名节,败坏风俗,这在古时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的社会不讲求这些,不太重视,因为他没有伦理道德观念,但是对于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安全,肯定造成极大负面的影响。如果真正相信因缘果报,自然就明白了。下面经上所说:
  【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这是佛菩萨感叹的话,你到人间这一生得人身,佛在经上常说「人身难得」,六道里头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天上比人间福报大多了,头一个,寿命长。我们中国人知道天上有一个玉皇大帝,这是真的,可是不学佛的人对天道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有二十八层,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所以佛经上常讲三界六道,玉皇大帝是在第二层,欲界第二层,换句话说,去我们的距离不远,很近,也就是说这个空间层次容易突破,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你就能够见到,你也能够到那边去。这一层天的寿命,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听了感觉得不可思议,也非常羡慕,天上跟我们人间时差不相同,现在人讲时差,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我们人间以为活一百岁不错了,不容易了,可是忉利天人看起来很可怜,才一天。忉利天也是一年三百六十天,诸位要知道,他的一天是我们一百年,他也是三百六十天,你算一算他的时间有多长。
  天上虽然很幸福,至少他们变化不大,也就是他不会衰老,但是他寿命到了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衰老,寿命没有到他没有感觉到他衰老。没有听说天人生病的,生老病死苦,他是化生,他不是胎生,所以没有生苦,没有老苦,没有病苦,只有一个死。临终前七天,他就生病了,那没法子治的,寿命到了。天人的福报比我们大太多,再往上去那个福报是愈来愈大,倍倍相乘,真不可思议。所以人间许许多多人羡慕天堂,都想生到天上。学佛的人这才明了,佛把这些事情详细告诉我们,天是不究竟的,寿命到了还是要轮回,还是会堕落。天里面最高的是无色界天,那个地方的人我们确实可以承认他,他有高智慧,虽然是凡夫,高级凡夫,为什么?他知道身体很麻烦。你看有身体多少累赘,每天要衣食住行,如果没有身体多好。你看高级的凡夫他不要身体,我们称之为灵界。色界天有身体,财色名食睡这五样他没有了,他们不要财产,没用处,对他来讲没用处,男女的淫欲没有了,所以色界天人的相是平等的,没有男女相,他也不需要吃东西,禅悦为食,他也不要睡眠,这个多自在。寿命之长,忉利天是望尘莫及,这是我们中国所说的神仙大半都是在这个层次,所以中国修道成就的那个层级也相当可观,神仙。连身体都不要,这就是无色界天,身体不要,他不需要居住的环境,我们称它为灵界。这种思想,佛教没传到中国之前,老子就向往,你看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我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我有身体,你看他有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他到哪里去?肯定到无色界天去了。他也真有这个本事,为什么?道家讲求的是随顺大自然。
  佛告诉我们这三界都苦,在欲界,欲界六层天以下到三恶道都是属于欲界,欲界有三种苦。有「苦苦」,苦是说什么?苦是讲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都是在我们从早到晚天天遇到的,真叫苦不堪言。第二种叫「坏苦」,坏苦就是物质现象没有办法保存长久,也就是说它有寿命的,它会坏的。人身体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成住坏空就是坏苦,我们古人常讲的沧海桑田,让我们亲身体验的是无限的感慨,现在的变化尤其大。无色界有「行苦」,无色界好,不能永远保持,寿命再长他还是有寿命的,寿命到了他那个境界保不住,所以佛法讲三界统苦。佛告诉我们,所当求的是什么?如何求脱离三界六道之苦。人应该有这种志向,应该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去迈进,这就对了。
  在东方儒释道,佛确实是帮助我们超越三界六道,而儒跟道没出离,他们多半在色界天、在无色界天。一般儒家没有离开欲界向上去的六层天,道家可能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只有佛法才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六道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世界,诸佛菩萨的剎土,跟我们统统有缘分。就如同我们把整个宇宙比喻像地球一样,这一个星球,我们居住的这个国土就好比是六道,我们这个六道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国家,我们同住在这个地球上,可以移民到那边去,所以它跟我们有关系,哪一个世界都可以去。当然去的时候有条件,像现在我们看哪个国家地区好,想移民到那边去,得具备条件,他不会拒绝,我们可以一样到那边安居乐业。这么许许多多的剎土,条件并不完全相同,有的条件多一点、高一点,比较难,有些地方不很困难,我们真的想去的话,符合它的条件,统统都能够办得到。我们对佛一定要像孔老夫子他那样的好态度,信而好古,我们对佛要有信心,一定要晓得,人会打妄语,佛不会妄语,佛说的话句句是真话,句句是老实话,你相信你就有福。为什么?你真的发愿,真的修行,真的想离开这个世界移民到另外一个好环境里面去生活,这是佛法教导我们的,我们应当要求的。
  『而不肯为』,这就是应当求的你不肯去做,不应当去求的你偏偏要去做。不应当求的,要知道造作这些恶业,这是讲恶因,五种,杀生、偷盗、邪淫,这将来到哪里去?到饿鬼、地狱、畜生,这是不应该去的地方。应该去的地方至少是天道,虽然不究竟,比人间好得太多了。当然最好的,那得有这个缘分,得人身你得遇到佛法,你遇不到佛法就没有这个机会,缘分现在人讲机会,你遇到佛法就是你遇到这种机缘,你能够把握住,好好的学习,真的能超越,超越生死,超越轮回,这是应当求的。生死轮回很痛苦,佛为我们指出超越的道路,我们如果能信、能够遵照他所说的去做,真的如经所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你在这一生肯定能够满愿。怎么做?基本的,我们今天应该要做的,世间一定要求圣贤的伦理、道德、因果和宗教教育,它不迷信。我在前面跟诸位做过报告,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教育。世间其他的宗教是不是宗教?其他宗教是宗教,但是它也是偏重在教育。佛教跟其他宗教差别在哪里?其他宗教都立一个真神,确实它有一个真神,宇宙的主宰,也主宰人类的命运。佛教没有这个神,自始至终佛教没有建立一个神,佛教只讲佛,佛是人,不是神。佛是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根本的老师,建立这个教学的老师,根本的老师。我们跟释迦牟尼佛是师生关系,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学生,老师,师生关系,这跟宗教不一样。可是任何一个宗教,你看看它经典里面,也都是讲的伦理、道德、因果,这是教育,它那个教育里面说,如果你不遵守教诫神会惩罚你,你遵守神会赏赐你,这点跟佛不一样,佛菩萨没有这个说法。所以佛教是教育,纯粹的教育。那个是什么?带着有神,它还是教育,细读它的经典还是教育。
  西方社会这几千年来没有被毁灭,真的靠宗教教育,东方社会也能够在这个世间绵延千万年,靠的是圣人的教诲,我们中国人称圣人,印度称佛菩萨。确实佛菩萨就是中国圣、贤、君子这个意思,佛是圣人,菩萨是贤人,阿罗汉是君子,不过他们的条件比我们中国所讲的圣、贤、君子的条件要高,他们是从断烦恼来界定,见思烦恼断了这是阿罗汉,尘沙烦恼断了这是菩萨,无明烦恼断了那是佛陀,他从这上界定,所以比我们中国圣、贤、君子的条件要高。可是宗教跟圣贤教一般初学,科目、理念、精神、目标完全相同,都是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这就是从前雍正皇帝说,他讲中国的三教,他的看法,都是教人为善,一展开,我们看所有的宗教,也都是劝人为善,这个目标完全相同。所以这种教育确确实实能够帮助一切众生得到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世界和平。
  今天整个世界的社会乱了,为什么会乱?我们细心去观察,可以说第一个因素,东方把圣贤教育疏忽了,西方把宗教教育疏忽了。科学崛起之后,大家信科学不信上帝,所以在外国有很多人说,科学发达上帝就没有了,上帝死亡了。西方的宗教没落,许许多多教堂在变卖,我们遇到很多,教堂为什么要卖?没有人上教堂,传教师生活成了问题,把教堂卖了,教区缩小,合并了,这在国外的现象。在中国大家不再相信圣贤,不读圣贤书,说那是落伍,那是旧东西,不要了,导致现在的社会动乱,导致现前的灾难频繁。现在问题发生了,如何对治?怎样去挽救?挽救之道还是要把古圣先贤找回来,我们中国谚语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真的一点都没错。老人有智慧、有经验、有方法、有成绩表现,几千年来中国这个社会长治久安,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文化的没有不佩服。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老祖宗有真智慧,我们今天疏忽了,轻视老祖宗,认为我们的知识、能力超过他们,他们那个时代点油灯,我们现在是电灯,以为我们比他强,错了,他们不是不懂得电灯,他懂得,他不肯做。为什么不肯做?没好处。我们现在讲这个话人家不相信,科技的发达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科学再往前发展的时候,地球就慢慢毁灭了。所以中国人不是不懂科学,懂,不走这个路子,中国人走的路子是教大家都能够过伦理道德的生活,步调虽然缓慢,安全,他真有人生的乐趣在。不像现在,现在交通虽然便捷,你说从前从新加坡要到吉隆坡来,你的朋友来看你,那种热情不一样,他要骑个小驴,至少要走十几天才走到,真是不远千里而来,那个热情怎么会一样?现在几个小时就来了,飞机不到一个小时,所以这种心情没有了。这些心情是什么?这是性德,那种对于家亲眷属、朋友之间这种真情,被现在快速的交通打破掉了,你永远享受不到。看看古人这些文章怎么写出来的?现在人决定写不出来,原因是什么?他没有这种热情的流露,他怎么写得出来。换句话说,物质生活我们享受到了,精神生活是一败涂地。这两种生活来比较,到底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你真正能得到快乐?精神生活,精神生活里头有真善美慧,物质生活里头没有。物质生活勉强来说它有个真,善没有了,美没有了,慧没有了。你看要一个,三个丢掉了,着重精神生活,这四个具足,这怎么能比。
  这一段讲的是邪淫之恶,我在前面跟诸位提出,人,不管是现在人、是古时候的人,没有不贪财的,没有不贪色的,几千年前老祖宗知道,很清楚,所以以伦理、道德、因果教导后裔。财色在人的生活不能缺少的,要懂得节制,不能让它泛滥,家庭才有幸福,社会才有安全。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来节制它,这两桩事情一泛滥,灾难就来了;个人的灾难是疾病缠身,社会的灾难现在大家能看到。所以古今中外的大圣大贤,你看他们的教诲,对这两桩事情讲得很多,中国老祖宗最有名的名言就是讲「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时时刻刻在警惕我们。邪淫就是在造万恶,造万恶你得什么果报?一切重罪无过于杀生,因淫而杀生的,古今中外的例子太多了,而对于修道最大的障碍也是这桩事情,这是两大重障。如果修行想超越世间,想在这一生成就,决定要把杀盗淫放下,如果不放下,你就没有办法超越三界。所以应当要断淫、杀,才能够消除过去现前重障恶业。
  净土法门虽然讲带业往生,佛在经上还是告诉我们,必须把淫、怒、痴伏住,就是贪瞋痴,你虽然不能断,你要有能力把它伏住,也就是说,它虽有,不起作用,这行,这样的人才能往生。要是伏不住,念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古来祖师大德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持戒念佛,这也是释迦牟尼佛最后的遗教。佛在灭度之前教导后世的弟子,这是阿难尊者启请的。佛快要走了,阿难问到,你老人家在世我们都是依你为师,你走了我们依什么人为老师?佛没有指定继承人,佛只教大家「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个字好,戒是佛陀的教诫,苦就能够降伏贪瞋痴慢。人只要肯吃苦,才能把贪瞋痴慢放下,不肯吃苦的人,他这种烦恼会现前,他会增长,一个甘心情愿吃苦的人,这个念头就生不起来。所以释迦牟尼佛以身作则,他老人家在世一生守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天吃饭到外面去托钵,决定不接受财供养,送钱给佛、给他们弟子,他们决定不收的。他每天所需要的就是一钵饭,一钵饭还不是在一家供养的,好几家,每一家一点点,好几家凑成一钵饭。所以真的过的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把这个世间贪瞋痴慢、名闻利养舍得干干净净。当时有国王大臣,他们有花园、有别墅,请佛来讲经说法,我们现在讲讲经教学,佛也不拒绝,也很乐意接受,像祇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佛都住相当长的时期,在那里讲经教学。离开了,物归原主,用现在的话说,佛接受他供养的使用权,所有权是主人的,佛不要,这是给后人做很好的榜样,我们应当要向佛学习。当然在现前环境,我们学佛日中一食,到外面去托钵,这个做不到了。树下一宿,我们身体比不上他那么好,我们现在的身体要树下一宿,风吹雨打日头晒,恐怕一、二天就受不了,就要进加护病房。这是说明佛跟他的弟子,身体比我们现在好得太多,人家不会生病。这些都是我们该学的,应当要学习的。
  修学法门很多,特别大乘教里给我们讲的,信解行证。如果是讲到解,古大德给我们说过,各宗各种法门都应当学习,你才能广学多闻。广学多闻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在接引众生,众生品类不齐,根性不相等,不是一个法门能够教一切众生的,接引众生那你真的是要懂得无量法门,你才能够接引无量众生。可是行门一定是走一门,这就好比我们想到某一个地方去,我们知道有很多路都可以走,但是你真的走你只能走一条路,你总不能走二、三条路,这个道理要懂。所以行是一门,解可以多门。可是佛法里面,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它目标很多,方法也很多,方法跟目标不相应的话他不能到。但是佛法,方法再多,它目标是一个,所以你无论走哪一个法门,都达到目的地。这个目的地是八万四千法门共同的目的地,这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说,佛法无量法门,终极的目标统统是成佛,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只要走一门,走哪一门?想想对自己最方便的、最容易的、最简单的,自己想想我可能走得通的,你就选择这个法门。不要管别人,人家选的那个法门,他有本事,我们比不上,我只选我们的法门。符合这些条件无过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就是一句佛号,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把心上那些拉拉杂杂的东西统统放下,用阿弥陀佛取而代之。到你心里完全是阿弥陀佛,其他都没有了,这叫功夫成片,那就恭喜你,你决定得生,你这一生决定圆满成就。邪淫这一段我们就说到此地。下面我们再看第四段,我们的菁华四十五段,这一段讲妄语:
  【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到这里是一段,这一段是讲口业。造业很复杂,也很多,佛把无量无边的这种业行归纳为三大类,身、口、意。前面杀生、偷盗、邪淫都是身造的,属于身业,这个地方讲口业,口业你看有『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这个非常可怕。本来这两个人相处非常融洽、非常好,来了这么个人,对甲说,乙说你的坏话,甲对乙就疏离,对乙说,甲怎么样要想伤害你,这叫挑拨间离,在佛法里属于两舌,两舌的果报是拔舌地狱。人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不外乎两种情形,一种是为了自己要得利益,第二种,为了自己的怨恨,间离别人,造作无量的罪业。结罪完全是看他造作的影响,影响是属于他个人,这个罪小,影响要属于他整个家庭,把人家家庭破坏了,就破坏人家夫妻感情,破坏人父子感情,破坏人兄弟感情,这个罪就重,如果再能破坏到社会,那罪就更重。
  妄语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欺骗别人、不诚实。人如果不诚实,修道是决定不能成就,为什么?世间的善法,道比出世间的善法还要严格,从哪里得来的?从真诚得来的,人没有真诚心,离道就愈来愈远。菩提心里面第一个就是真诚,大乘法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人要不能发菩提心就不能够学大乘。所以小乘人,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没有发菩提心,但是他们说话诚实,为什么?他是遵守佛的戒律,这属于五戒,他守五戒。真诚心没发出来,所以他的修行能够达到相似位,不能达到真实位。四圣法界是相似位,他很像佛菩萨,不是真的,为什么?佛菩萨用真诚心,他还用的妄心,妄心是阿赖耶。他妄心用得正,我们这些人妄心用邪了,不如他,他用心用得正。言语不老实,心是妄心,妄心怎么能成就道业,即使在世间,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讲得很好,人无信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欺骗人能欺骗一时,不能欺骗长久。在古时候这个信非常重要,人无信不立,可是现在这个社会,口业这四种普遍都犯,而且是非常严重。简单的说,『恶口』是说话粗鲁,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妄言』是欺骗人,『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大众。绮语的范围非常之广,现在在文艺表演里面,歌舞、戏剧、电影,乃至于报章杂志,甚至于广告,都是引导人邪思,凡是这一类的统统都包括在绮语里面,所以它的范围很广很大。
  在中国古时候的艺术它有个标准,夫子在《论语》里面所说的「思无邪」,都把这三个字做为艺术里的一个标准。艺术必须讲求不能让听到的人、看到的人、接触到的人引发他的邪思,那你就错了,这种艺术是害人的、是害社会的。戏剧、小说都是在教化社会大众的,中国歌舞在从前是属于教育,礼的教育、乐的教育。《礼记》里面还有一篇「乐记」,什么是乐我们不能不懂。知道因、知道果、知道善恶业报,所谓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在古代可以说一直到民国之前,中国这个国家历代帝王用什么方法教化人民?我们细心去观察,他所用的方法就是现在所讲的文艺表演。在什么时候?年节喜庆的节日,大家平常工作很忙,这个时候等于说是放假一样,都喜欢来看看,这是教育的机会,寓教于乐,所以表演的、歌唱的内容,没有离开伦理道德,表扬忠孝节义,演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都演这些。所以人民心里头,虽然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他对于这些大道理,他都懂,他相信,让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不敢有邪思、不敢有恶念,当然就不会有不正当的行为,社会得到了安定,家庭得到了和睦,长治久安靠这些。
  那些演艺人员是社会导师,他们从事这些工作是无量功德,他是在教化思无邪。这种行业的人虽然很辛苦,他们做的是善事,他们的果报来生一定提升。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这些东西比从前更多,但是内容不一样,尤其是现在的电视、网络太普遍,深入每个人的家庭,内容就太可怕,把伦理、道德、因果统统丢掉了。伦理道德是旧东西,不适合现代,因果是迷信,那是古人骗小孩的,现在演出来是什么?演出来杀盗淫妄,真的是在演十恶,以十恶为时尚,以十恶为正常,不造十恶那就跟不上时代。这时代往哪里去?我们能够看到的、听到、接触到的,这个时代是走向毁灭,看不到的,这个世界是走向三途,这是真正的事实真相。所以从事戏剧、歌唱这些演艺的人士,应当深深的警觉到,引导社会走向正面,教导大众善的、好的是无量功德,果报肯定是人天福报。如果你所表演的是负面的,你引导众生造杀盗淫妄的,这是恶业,造作的是恶业,恶业你引导社会这么多大众,你的果报不是畜生、不是饿鬼,肯定是地狱。你就想到这个事情多么可怕,这个世间行业这么多,为什么干这行?佛家里面讲堕阿鼻地狱、堕无间地狱,这个行业的人最多。早年我在台北我们自己有个小道场,华藏图书馆,我们道场附近有个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好像现在已经是大学。有一些学生常常来听我讲经,距离不太远,讲经听到我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他们害怕了,有几个来问我,他说那我们怎么办?现在老师所教的都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我就劝他改行,你去学其他的学系,不要学这个,这真的。
  下面说『憎嫉善人』,「憎」是憎恨、讨厌,「嫉」是嫉妒,对于好人好事心生嫉妒、瞋恨,这是什么?自己比不上别人,不希望别人超过自己,这叫嫉妒心。嫉妒心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你看看,你细心看,看小孩,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在爬,你看两个小孩,你拿了一块糖,你看两个有没有嫉妒,一个小孩有,一个小孩没有,他就在旁边,你看他的表情,你就能看出来,没人教他。所以这是什么?多生多劫的习气,境界现前它就起作用,它就现行。这个一定要靠修养,一定要靠良好的教育。所以中国古人从小教小孩学什么?学让,让必须要忍,忍让。小孩开始学忍让,父母教,你不能不忍,不能不让,慢慢养成习惯了,懂一点事了,教他谦让,谦虚、谦让,到长大了自然就礼让,他才能够与一切大众和睦相处,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人只要有竞争那就很痛苦。中国古籍里找不到竞争,竞争是从外国来的,外国人从小就教竞争,中国人从小就教忍让。该让的要让,不该让的还要让,有的父母他就是这样强制小孩,小孩从小要养成习惯。不争、不盗是大富的真因,你将来修布施的时候得大富。如果是有盗心、有竞争的心,你虽然修布施,你得的福报少,不圆满,因为你这种心把你的善业已经抵销掉一部分。这个道理不难懂,我们一般人细细想想都能够想得通,这真的,不是假的。没有竞争的心、没有盗心,你修的布施功德是圆满的。
  所以瞋恨、嫉妒,造这种业,对别人有没有伤害?说老实话,对别人没有伤害,那就看对方,对方如果没有怨很,一切都随顺,不但没有伤害,成就对方的德行,自己亏吃大了,自己造的罪业重了。如果对方不原谅你,对你有瞋恨,对你想报复,你就找了麻烦,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这个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开。祖师大德常常劝我们,与一切众生不要结怨,冤家宜解不宜结,化解冤结是从自己,不是从对方。老祖宗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对我有怨恨,我对他没有怨恨,这个结打不起来,打结是在两方面的,双方的,这个就结不起来;结不起来,结罪他的罪重,帮助自己提升。你自己怎么知道你的修养、你的功夫,这是实验,境界现前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有功夫。所以我们遇到别人的毁谤、侮辱、陷害,这是一层比一层严重,心平气和,若无其事,还生什么?怜悯的心、感恩的心。怜悯是什么?怜悯是他对我这些恶业、恶行、恶念我没有接受,没有接受当然退回去,是加给他,怜悯他。感恩他的是,我自己了解我自己现在修行功夫到什么等级。你看对自己有没有坏处?没有坏处,对自己有好处。如果自己感到受不了,有怨恨、对立,甚至于起报复,那就不好了,那就真的种下恶因,生生世世冤冤相报,两方面都痛苦。所以这个事情真明白之后不能干,干这个是傻事!我们听到别人造作恶业、有过失,绝口不提,就是他毁谤我,我又没有听见,别人传言,传说靠不住,面对面侮辱我,也不要开口,也不要放在心上,他是什么?他是误会,他心里面有恼怒、有不平,他要发泄,让他发泄,发泄完了,不就没事了吗?骂不还口,打就让他打,不要还手,打不起来,这才叫化解,当场就化解了。一定要有智慧,要能够忍辱。
  下面一句说『败坏贤明』,「贤」是社会上的贤人,有德行的人,「明」是有智慧,有道德、有智慧这种人肯定影响一方,移风易俗,为一方人的表率,为一方人的榜样,那功德就很大了。如果对这样的人产生嫉妒、瞋恨,破坏人家所作所为,不能成人之美,不能够随喜功德,反而去障碍他,这个结罪怎么个结法?对这个贤明的人是不是对他结罪?不是的,他要真的是贤,贤是有德行,真正是明,有智慧,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他不放在心上,而结罪从哪里结罪?结罪是这个贤明的人他教化这一方人,经过你的妄言、恶口、绮语、两舌,你这都用了,你把这一方的人跟这个贤明人当中的关系破坏了,这些人不相信这个人是好人,也不听教诲了,业从这里结。如果我们把事实真相看清楚,这事情能干吗?不能干。我本来是怨恨那个人,结果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对于这些人,善良老百姓他们想听一点伦理道德,听一点东西,现在没有缘分了,得罪这些人,结罪跟他们结罪。你影响的人愈多,影响的时间愈长,你的罪就愈重,这个麻烦很大很大。对贤明的人来说,他虽然是事做不成,利益众生的事情他做不到,缘不成熟,被破坏了,但是他自己功德是圆满的,《楞严经》上讲的「发意圆成」就是圆满功德。你是真心做,也有这个能力做,也有这个机缘做,但是机会被别人破坏了,你的功德是圆满的。破坏的人他要负这个因果责任,是对那一方人结罪,对这个贤明的人对他不结罪。所以是不是真的败坏贤明?不是,败坏贤明发心想做的好事,这个好事被他破坏了,结罪不跟贤人结罪。关系太大了,他为什么这么做?都是因为嫉妒,所以才毁谤,才做这些破坏的工作。如果他真有智慧,他也有德行,他应该怎么做?他应该随喜功德。随喜功德这桩事情,我没有这个能力去随喜帮助他,我也没有财力,也没有能力,欢喜赞叹就是随喜。真正发随喜功德的心,这个贤明人成就的,多大成就、多大功德,随喜功德跟他相彷佛,这真叫会沾光,为什么不干?为什么要破坏?这个就叫做愚痴,迷惑颠倒,不但伦理道德他不懂,是非邪正他不懂,什么对我有利、什么对我有害他都不懂。你看连利害都不明了,你说这种人多可怜,多么愚痴。知道他结罪是在一方所有众生,这个罪就重了。
  下面说『不孝父母,轻慢师长』,这个罪是最重的,一切众生造作罪业是以不孝、不敬老师这个罪最重,真正是狂妄到了极处。你看古人所讲的「百善孝为先」,所有一切的善法都是从孝道里头生出来的,一切的善法。佛法也是以孝道为基础,净业三福里面第一句话说「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你就晓得这个重要。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怎样去做才是孝亲尊师?落实《弟子规》就是的,落实《十善业》就是的。但是《十善业》讲得太简单,没有详细说,《弟子规》详细说了,《弟子规》里面所讲的就是《十善业》,详细的讲解就是《弟子规》。我们可以说《十善业》是纲,《弟子规》是目,所以我们要真正把《弟子规》学好了,十善业自然就得到,它是一不是二。
  修十善业要从修《弟子规》做起,但是还必须要加上《感应篇》,《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个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为什么要学《感应篇》?《感应篇》是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你那个伦理、道德做得踏实,也就是说境界现前你不会动心,你能够禁得起诱惑。如果没有真正的因果教育,往往境界现前自己守不住,又犯错误。见到财富贪不贪?起不起贪心?小的财富大概不动心,摆在我们面前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好像不会动心,如果在这里摆上几千万、几亿,你动不动心?保不住了。这就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因果教育。真正懂得因果教育晓得,最低的一个概念,知道命中有的就是有,命里无的得不到。命里没有这个财富,你得到财富灾难就来了,灾难跟着就来,命里没有这个财富,说我得来的,是决定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你所贪得来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得来没事,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这冤不冤枉!因为你的心行不善,你得到的果报,把你命里该得的就打折扣了。譬如你命里有一个亿的财富,因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财富,可能打对折,你就是五千万。自己得到五千万还觉得很欢喜,你看我用的这个手段,其实你命里超过一倍多,你这不叫冤枉吗?你用正当的手段去经营,你会得到的。所以懂得因果他就明白了,他不会干傻事,名闻利养这五欲现前,他真的会不动心。所以,伦理、道德教育你接受了,你羞于作恶,你不好意思做坏事情,但是严重的诱惑的时候往往还是保不住,有因果教育,不敢作恶,知道这不正当的念头、不正当的行为对自己的伤害非常大,不愿意做。所以因果教育比伦理道德教育还要重要,内心里头真正相信因果,这个伦理、道德就做得很踏实,这好事情。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是三合一,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在外表上有这个形式,内里面完全不分,因为每一个人儒释道三家的东西统统都学,扎根教育三个根一起扎,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同时扎下,根深蒂固。这就是成圣成贤,学佛就是成佛、成菩萨的根,你没有这个根,怎么学,怎么用功,怎么精进,你都不能成就。
  所以对父母不能不孝顺,父母不在了,常常念着父母的恩,常常念着父母的教诲,常常想着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这是真孝。自己有成就,成就德行,你的父母,你德行真正成就了,你的父母在天上,天人尊敬,你有一个好儿女,大圣大贤,他有荣耀。我们修行的荣耀要归,宗教里讲归主,我们换一个词,归恩,叫上报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第二个是师长,第三个是国家,第四个是人民,荣耀不归自己,荣耀归四重恩。对老师,我们的智慧是从老师那里得来的,老师是在佛法讲法身父母,我们这个身体是得自于父母的,我们的智慧得自于老师的。所以从前一个小孩怎么教出来的?是父母跟老师合作教出来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从小教的,一生都要守住谦虚、恭敬,谦虚、恭敬,对儿女就不好意思说,你是我的儿子,你应该要孝顺我,这个话说不出口,这个话是谁说?老师说,老师要把父母恩德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老师对学生,我是你的老师,你应该尊重我,这个话也说不出口,这个话谁说?这个话父母说,父母教儿女要孝顺老师,要尊师重道。所以两方面才把这个小孩教出来,老师跟父母密切合作,这个合作要从第一天开始,让这个小孩他有深刻的印象。
  第一天开始什么?就是拜老师,你上学,过去上学头一天行拜师礼,拜师礼简单隆重。我小时候就那么一次,一生看到从事于教育工作的,当老师的,无论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我们自自然然从内心生起恭敬心,就是拜师礼那一天学的。上学,六岁上私塾,私塾在一个祠堂里面,父亲带着礼物,那是供养老师的。进学堂,预先都跟老师讲好了的,哪一天去拜师,所以学堂里有准备,在大厅供的有孔子的神位,现在的画像很多,在从前没有,没那么普遍,写一个牌位供在那里,老师站在旁边,同学站在两边,都是学习,这都是教育。父亲带着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孔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之后起来,父亲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旁边,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再送上礼物。每一个新同学上学都要做一次这个样子,所以老同学在旁边就看很多次,印象深。你看老师跟家长的关系跟现在不一样,老师接受家长这样的大礼,他要不认真把小孩教好,他怎么能对得起别人父母,父母给老师行这样大礼,这是全心的付托,这个小孩子请你好好教导照顾。我们在学校里犯了过失,受到老师处分,那时候处分体罚打手心、罚跪。回去之后父母看到,第二天父母一定带着礼物送给老师,感谢老师教导。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听说学校老师要处分学生,家长会去告状,这个老师还敢教吗?不敢教了。所以我们看到父母对老师这样的尊敬,就决定不犯过,为什么?犯过,我父母要去给老师道谢还要送礼,这亲眼看到了,我们不愿意,家里也贫穷,日子并不是很好过,所以我们就守规矩,听从老师教诲,受处罚回去也不讲。这是从前的古礼,现在没有了。
  过去李老师在台中办了一个小班,内典研究班,八个学生、六个老师,我也是其中之一个。老师用中国的古礼,学生家长他是不会来,老师代表,李老师代表学生家长,把我们这几个学生,那时候班上的老师,都请到上面上座,老师在前面,八个学生在后面,老师带着学生向我们这些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这是我离开家乡在台中的时候,李老师做过这么一次表演。这完全是表演,让台中莲社这些莲友们大家来看看古礼是这样的。所以古时候的教学,老师真的认真、真的用心教,老师自己还要做表率,也就是说《弟子规》上所讲的老师统统要做到,他不做到就不能影响学生,做出样子来给学生看。所以师徒如父子,这个关系好,学生对老师就跟对父母没有两样。在《礼记》里面诸位看到,头一个是称名,中国古时候的古人,成年行冠礼,行冠礼就是戴上帽子,表示他已经成人,他不是小孩,同辈份的朋友送一个字给他,以后称字不称名,纵然做官,在朝廷里面皇帝也称字不称名。这什么?对你尊重。只有两个人称名,一个是你父母,一个是老师,你就想到老师跟父母地位是相等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老师死了心丧三年,只是不穿孝服。这是什么?根本,做人的根本,父母跟老师。如果说忘恩负义、背师叛道,这个人在过去古时候那个社会,你在社会上没有立足地,没有一个人愿意理你,你真的就走投无路。这是过去传统的社会,现在不讲这个了,所以整个社会乱了,带给我们多少的苦难。要恢复正常,必须还是要向古人学习,向老祖宗学习。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