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

大道理都离不开生活的细节

时间:2022-02-07 17:43   编辑:鸟儿飞   点击:


“定省温凊,出告反面”,这都是为人子的规矩,晨昏定省、冬温夏凊、出告反面,举的是生活的细节,但大的道理都离不开这些细节。“礼行于父子矣。”在生活的细节上能做到对父母的体恤跟恭敬,更大的事就不用说了。大节都是在小地方培养出来的。我们刚刚讲到《史记》,司马迁先生完成这本巨作,也是“礼行于父子矣”。“父母命,行勿懒。”司马迁先生的父亲司马谈也是史官,其祖先就是周朝的太史,这有家族的承传。
 
我们古代其实很注重家学,为什么?因为有那个家庭背景,积累才厚。司马迁的父亲是太史公,司马迁先生十岁就会背《尚书》《左传》《国语》。有这个家教,他才有这个功夫。父亲晚年期许他:“周公到孔子差不多五百年左右的时光,孔子到我们汉朝又快五百年了,所以要有贤德之人出来记载这些历史,后世的人可以借鉴。所谓‘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做到了。“究天人之际”,古圣先贤传下来的学问,就是天人合一的学问。天地、大自然跟人心是相应的,像《尚书》里面讲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通古今之变”就是在整个历史长河当中,了解到兴衰存亡之道在哪里,客观地从这些历史经验当中得到启示、教训。司马迁先生在每一段历史后面都有评论,这是“成一家之言”。往往这些史官的评论,让我们对历史体悟得更深刻,因为他们有那个慧眼、智慧。
 
对父亲的嘱托,司马迁时时不敢忘,所以他是孝亲。当时汉朝的一名武将叫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非常震怒。而司马迁跟李陵的交情不错,当然他不会徇私,替李陵辩解道,确确实实当时汉军的情势非常危急。其实一个领导者看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也要反思,不能一味要求他尽忠,他的形势危急,也很可能是领导者的决策失误造成的。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为君者是否应该冷静反思,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结果汉武帝更加生气,判司马迁宫刑,这样的刑罚对一个读书人来讲,是莫大的屈辱。俗话讲“士可杀不可辱”,司马迁为什么可以忍辱负重?离不开他的孝心。孝子才能够在这种危难当中,秉持住他的气节、志向。而且司马迁先生也尊师,他非常佩服孔老夫子,所以整部《史记》也是效法孔子作《春秋》的精神。《史记》的自序中提到,孔子有陈蔡绝粮这样的困窘,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发愤写作出《春秋》一书。其实这也是在抒发他的心情,他也是受这么大的屈辱之后不气馁,发愤完成了这一部中华文化的巨作《史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