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所以人身之阳一旦受阻积滞不去,必生危厄,而当阳气受阻时必用泻法速治或可解灾。不急速且正确施治,又遇庸医,必因时之失而终败。是故阳气者,白天固守人体之外侧。清晨日出时,阳气由里走表,至正午时阳必盛旺至极,日落西山时阳气亦衰弱于表而内敛,毛孔闭锁,固阳于内不使外溢。此阳气之道,因日暮而内敛不出,不在夜间运动筋骨逼阳气与汗出,不与外在之寒露相触,此乃养阳气之正道,吾人如违逆之,阳气必损,以致人之外形必可日见薄弱多病。
阳续积则病死,阳气当隔,隔就是受到阻碍。阳气跟阴气的定义是这样子,我们身上里面有很多的腑,我们所谓的腑,还有脏,这个腑呢是宣泄,脏是收藏,所以我们叫收藏嘛,藏就是脏,这个泻和藏呢都是靠阳气,阳气要行,他才能够生养收藏,能够宣泄该宣泄的宣泄,该排掉的排掉,该收藏的收藏。人如果阳气是很正的时候,浊物都能排掉,好的营养通通会收藏起来,这是常人。当阳不行的时候,它管你,好坏通通累积起来,因为阳是动能嘛。没有动能推动它的时候,身体上会累积很多东西,就算你现在是新鲜的食物吃下去,那按照中医的认为呢,24 小时是一个周期性循环,应该要离开你的身体里面,当你阳气受阻的时候,它没有离开来,变成 36 小时、48 小时、72 小时,还有人一个礼拜上一次厕所。那本来第 24 个小时之内的时候,这个食物的营养是好的东西,那在身体里面待太久了以后就变成浊了,所以五脏六腑要宣泄,能够泄出来,每天正常的大便都是阳气在走,那好的营养食物的精华呢被内脏收藏去的都是因为有阳气在那边,所以它能够收藏。
那如果是阳没有办法不行的时候,东西累积在里面,肿瘤呀一些病变就这样来的,所以我们要行阳很重要,让阳气能够行,它就不会有累积。我们把一个定义"积",就是阴积,阳是无形的嘛,阴才会累积,那阴会累积呢是因为阳不行,所以我们要让阳气一行走,阴就不会累积,不会累积,这是一个。不单单是我们诊断,我们治疗也是这个法则。
隔则当泻,当你(阳气)受到阻隔的时候,要赶快把它泻出来,你不马上去治疗的时候,就会出问题。所以阳气 24 小时一天的变化。一日而主外,就是白天,不能讲一天,这里的意思就是白天它主外,平旦的时候,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升,日中,到了日中当中的时候阳气是最旺的时候,当太阳开始西下的时候,阳气开始衰,如果我们以一天,中午的时候,这个是日正当中的时候,阳气最旺,阳最盛的时候,同时在这个地方的时候,阴也开始生,因为阴和阳是相通的,当阳到极的时候开始生阴,阴就开始慢慢走。那我们如果把它画成一个圆形的时候,中间一个点,阴开始慢慢生,这就变黑了嘛,慢慢生。那如果说阴开始慢慢生的时候,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阳气都没了,阳气就衰掉了,阴开始稍微升一点的时候,稍微有一点阴的嘛,那如果阴很多呢,你看中间整个都是阴的对不对!这个区域整个都是阴,你把它心里面假想,通通是阴的嘛。那到了半夜的时候,阴的极,夕阳西下到了半夜啦,阴的极限的时候,当我们到阴的极的时候,阳又开始生了,阳开始一点点生起来,这一点点阳生起来嘛,有一点点阳出来,然后到这边的时候,到了卯时的时候,阳开始盛,这全部都是阳。那过去呢道家就把它变成,这个叫"四象",那个中间一点嘛,生两仪,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那我们在讲“着至教论”的时候,黄帝就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医道可以长久。在我们介绍“着至教论”的时候,我们把天纪跟人纪,听听看,看你们觉得如何。那这是一天。那如果说我们顺着这一天的 24 小时这种运作,知道阴阳的生长的情形的时候,所以你知道阴阳不会说瞬间,现在这个时间是阳,下面马上变阴,没有了。
是慢慢慢慢慢慢开始转变,人体就这样慢慢慢慢慢慢开始转变,这样完成 24 小时的人体一个循环。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