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时间:2025-07-14 15:17   编辑:钟茂森   点击: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这个需要对一些字词进行破释,否则很多字可能我们都不认识。这个『君子不以绀緅饰』,君子就是讲孔子,实际上这也不光是专指孔子,按照礼,就一个符合礼的人,他都是这样来穿着的,这是指《周礼》。绀(音干,去声)和緅(音邹,平声)都是颜色,绀,根据《雪公讲要》,「绀是深青而含赤色」,赤是红色,就是深青红色。「緅是深青而带微黑」,有点黑色的,这两个都是红的、黑的,这种颜色都属于所谓的祭服,就是祭祀用的。「绀緅饰」,饰就是衣服的领口和袖口上的边缘,在古衣上面都绣着一个边,袖口、领口都有边,这叫饰。孔子穿的衣服,这里讲「不用绀緅二色饰边」,这个边缘不用这两种颜色,「因为绀饰是齐祭之服,緅饰是丧祭之服」,是祭服才会用这两种颜色来镶边的。这是根据《雪公讲要》,他也是引用孔安国的注解。下面又讲到,『红紫不以为亵服』,这个亵服是内衣,也可以通指私居日常穿的衣服,家居的便服。这个亵服,孔子不用红色和紫色。为什麽?根据古注讲,「皇疏朱注都以为红紫不是正色」,《皇疏》是皇侃(南北朝的大儒)他有个《论语义疏》,《朱注》就是朱子的《四书集注》,他们都这样以为,说红色、紫色不叫正色,按照古礼,这不是正色。「红紫不以为亵服」的意思就是,「亵服尚且不衣,正服当然不用红紫」,就是连内衣、连私居的衣服,我们都不要用红色、紫色,因为这不是正色,正服,正式的,譬如说上朝的服装那更不能用红色、紫色。孔子也曾说,「恶紫之夺朱也」,所以不用。恶是厌恶,紫色夺去了朱色,朱色是鲜红色。所以,他既然有这个话,可见得孔子对于红色、紫色都并不以为然,大概这也是一种古制。但凡穿衣、吃饭,夫子都循礼,绝不违犯礼,这是讲到颜色的取舍。

 

 

 

底下讲冬夏春秋,这是四季该怎麽穿衣了。『当暑』就是正当暑天,『袗絺綌』,这个袗(音诊)字作单字讲,就是单独的穿什麽?穿絺綌。这个絺綌,实际上就是葛所做的布料,比较的薄,比较的凉快,暑天要穿凉快的衣服。这个絺(音吃)就是细葛做的衣服,这个綌(音细)就是粗的葛做的衣服,这是用这些葛布做的单衣。『必表而出之』,根据孔安国的意思,这表而出之,就是穿在外面再加一个上衣,表就是穿在外面,表而出之。「刘宝楠举御览引郑注说」,这是雪公引刘宝楠的,刘宝楠举出《御览》里面的这部书又引郑康成的注解,这一个引一个,说到,「表即是表衣」,出就是出门,表衣就是外衣,出门的时候穿的。根据雪公的《讲要》当中说的,表衣就是指裼(音西)衣,就是指我们现在看到像我们恩师有时候夏天穿一个坎肩似的,很薄很薄的一个没有袖的那种,穿在外面,套在外面的那种衣服,那叫裼衣,套在葛衣外面,就是再穿一个坎肩,北方人说坎肩,没有袖的,就是无袖的外衣,所以叫表衣,表而出之。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