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时间:2024-10-31 10:50   编辑:钟茂森   点击:

这一段我们看《雪公讲要》里面讲,子华是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子华使于齐』,是出使齐国,『冉子为其母请粟』,冉子就是冉有,跟子华是孔子同门的弟子。为他的母亲,冉子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粟,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小米这类的谷物,粮食。使于齐这个使,肯定是出公差、公务,公务当然会有俸禄。冉子这里为子华的母亲请粟,这个请是特别的请求,肯定是在子华俸禄以外特别的请求。孔子说,『与之釜』。这个釜,根据马融的注解说,「六斗四升曰釜」,一釜大概是六斗四升。孔子就答应给他母亲一釜粟米,六斗四升米。冉有就嫌少,『请益』,就是说请再加一些。孔子说,『与之庾』,除了一釜以外,再给她一庾。一庾,包咸注解说,「十六斗曰庾」。戴震《论语补注》说,「二斗四升曰庾」。根据清朝刘宝楠刘氏《论语正义》,他注解是认为戴震的《论语补注》说得比较恰当,就是二斗四升叫庾。为什麽?因为前面是用六斗四升(这是一釜)给她,再给她多一点,肯定不可能超过原来的,应该是二斗四升叫一庾,这比较的恰当。可是冉有还觉得少,最后他就拿出自己的粟米『五秉』赠与子华的母亲。这个秉也是一个容量单位。「马融注,十六斛为秉」,这个斛就等于十斗米,十斗叫一斛。「五秉合为八十斛」,也就是八百斗,冉子给她的是八百斗。根据《皇疏》,皇侃,南北朝皇侃学者的注疏说,「孔子与粟既竟,故冉子又自以己粟八十斛与之也」。这就说明,这八十斛是冉子给的,不是孔子给的,是他拿出自己的这些米给她,给子华的母亲。结果这麽一做,孔子就说,『赤之适齐也』,这赤是公西赤,就是子华,现在出使齐国。他是『乘肥马,衣轻裘』,坐的是肥马所驾的车,这个马是很好的马;衣着是轻软的皮衣,这也是上等的衣物,说明公西赤是很富有的。所以『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孔子说,我曾听说君子周急不继富,这个周是通假字,跟那个贝字边一个周字的賙,賙济的賙是一个意思,就是救济的意思。周急就是救急,救人于急难。当别人突然缺钱用了,譬如说他没钱上医院,马上需要钱来治病,你賙济他,这是「周急」。「继富」,就是以财富给富人,让他富上加富,这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不是雪中送炭,君子不去做。

 

 

 

所以,夫子所称颂的是救人急难,而不称颂给人富上加富、锦上添花的事情。冉子在这里是锦上添花,子华已经很富了,而且他出使齐国,应该还有俸禄,他母亲应该不会缺少吃的。冉子为子华之母请粟,孔子已经答应过两次,第一次给她一釜,第二次给她一庾,也就是说已经给了她,第一次六斗四升米,第二次二斗四升,总共是八斗八升。够了,她不缺。结果冉子竟然还给她八百斗,这就有点过分了,太多了,所以孔子在这里就批评他。批评他,最重要是给我们教育,显示出孔子賙济之道。我们帮助人,用什麽样的分寸?不能不及,也不能太过。

 

 

 

下面一章是第五章,实际上《朱子集注》里面把这章跟上面一章是合在一起的,因为讲的是同样一个意思下来,都是教我们賙济之道。我们来读下面一章。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