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章《论语》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三字经》里面就讲到这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个「性相近,习相远」就出自《论语》。孔子在这里说的性,意思非常的深,实在讲,连孔子的弟子们,能够了解他的意思的都不多。根据《论语》的记载,唯有颜回听到孔子这个话,他懂。所以「无所不悦」,颜回能做到。次一等的是曾子(曾参),他对孔老夫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也算听明白了。所以他跟其他的门人讲,「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是什麽?「忠恕而已矣」。颜回、曾子这都是属于入室的弟子;像子贡、子路这一班人,孔子讲的是,登堂而未入室;还有连登堂都没有的,还在堂外的也大有其人。所以孔子讲到这种心性的深奥的道理,能够理解、体会的人就不多了。这是讲到心传,像禅门传衣钵一样,这心法传给谁,谁可堪受?子贡曾经也讲过这麽一个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贡说老实话。他讲,「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文章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孔子的语言、神态、动作、待人处事接物,这些都能够从表面看得到的,这是可得而闻也,可以懂,可以能理解。但是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讲到性,这是宇宙的本体;天道,这属于本体的作用,这个深奥的道理不可得而闻也。不是孔子不说,孔子说,但是看对象,谁能理解他才会说。只有颜回能理解,所以「无所不悦」。对子贡就不能讲,子贡还没有入室,这心法还不能传给他。所以子贡说他没听到,不是孔子没说,是他听了也不懂,叫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不会吝法,有教无类,个个都教,但是有的人觉悟得比较高,有的人比较低。
孔子之后,谁还能传孔子之道?确实不多,尤其在佛法没传到中国来之前,真正能够悟到心性道理的人极少。即使是像孟子,他对于这种本体、本性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是很深了,但是是不是完全跟孔子所说的一致?还有一点点出入。孟子讲「性善说」,就是本性本善。这个本性,孟子讲的这个性,实际上还不是指孔子说的性,他是讲习性。荀子就讲「性恶说」。扬雄,这是西汉的哲学家,他在《法言.修身篇》里面讲到性是善恶溷之的说法。意思说,人之性也,是善恶溷杂的,有善也有恶。「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是他《法言.修身篇》里讲的。对于性是怎麽个说法,历代各有其说。当然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以这三家为代表,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子讲性善恶相溷,所以历代对于这章《论语》的注解往往都不出这三家之说。唯有皇侃的《注疏》里头,没有用善恶来讲。这是《论语讲要》,雪公对这方面有个考证。
我们来仔细看这章文,孔子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性,实际上跟佛家讲的自性是一样的。自性就是宇宙的根源,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所生的、所变现的。佛家讲的这个性,确实更为详细,所以后儒往往通过学佛之后,才对于孔老夫子的心法有更深刻的体悟。蕅益大师就是一人,他完全是佛家里头大彻大悟,然后回头读《论语》,都读懂了。清朝的大儒曾经说过,「吾学佛而后知儒」,这很有道理。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可以说大大丰富和充实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帮助传统文化再往上提升。虽然大家没有机会去见孔子,但是读孔子的书你也能读懂,这是因为有佛家的修养在里头。所以我们这次讲《论语》,特点是融会儒释道三家,不是只纯用儒。纯用儒,说老实话,你体会会有一个界限。就像宋朝的程子、朱子,他们是排斥佛教的,所以他们的注解,后人都有批驳,虽然是非常权威的注解注释,但里头还是有很多偏颇的意思,他不圆融。学了佛,就更圆融。因此我们採用的各家注解,有儒的,更有佛的。包括我们的师公李炳南老先生,他也是通儒通佛,所以这个《讲要》里面他的注解,你就可以看到他的功力有多深。他这里就讲到,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性就跟孔子说的性是一样的。具体去理解这个性,可以分三方面,叫体、相、用。性有本体、有现相、有作用,从这三方面理解就比较容易了。本体是真空,虽然是真空,但是它能够随缘现相,缘是条件,条件成熟的时候它可以现相。所以自性有能现的功能,遇到条件成熟它就现相了。一切相都是因缘假合,所以相称为假有,不是真有。为什麽?因缘假合而已。如果因缘散掉了,一切相就没有了。不管是人还是物都是如此,有情的生命、无情的众生都是如此。譬如说,我们所坐的凳子、椅子,这就是因缘假合的,它是由一些金属,由一些彷皮的这些材料把它合在一起,通过人工把因缘凑合在一起,成为一张所谓的椅子。有一天,这椅子坐得很老了,这些材料都松了,都破旧了,散开了,椅子就没有了。椅子是个相,相怎麽来的?因缘假合,因缘散了,相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相有没有生灭?实际上相没有生也没有灭,因缘合的时候你不能说椅子真的生出来了,它没有自体;因缘灭了,你也不能说椅子死了,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只是个假名。
人也是如此,像我们的人体,大家看到我锺茂森这个身体在这坐着。告诉你,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麽?也是因缘假合体,只是一团血肉架在骨架上,外面包层皮,有一个灵魂在里头,这就合成一体了。然后他会说话、他会动,还会讲《论语》。实际上你要知道,这是个假相。锺茂森存不存在?不存在。你说到底哪一块是锺茂森?这头是锺茂森,还是这五脏六腑是锺茂森,还是胳膊、腿是锺茂森?哪一块是真的锺茂森,是锺茂森的自性?你说不出来,缺了哪一块都不能叫完整的锺茂森。有的说,你这心应该是锺茂森,没了心这人就死了。现在医学发达,心脏都能够移植,假如我患了心脏病,有人帮我移了一个心脏进来,用了什麽张三、李四的心脏移植到我身上了,那我成了张三、李四,还是仍然是锺茂森?所以说明那些东西都不是真的,因缘假合,出现这麽个相。这个相在人间几十年,也就散掉了。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实的。但是锺茂森有性在,这个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这个自性,我们一般讲灵性,佛家称佛性,孔老夫子就直接讲性,「性相近也」,就这个性。它不因我们的身相陨灭了而消失,当然也不因为我们这身体出生了而产生,它本不生也本不灭,宛然长存。这是孔子说的相近。
相是假相,可是它有作用。锺茂森有没有用?大概还有点用,「天生我才必有用」,对社会、对大众还能带来一点帮助。每天可以讲讲这些圣贤的经典,让大家听了之后有所觉悟,希望能够断恶修善,最好能成圣成贤,这就是锺茂森的作用。所以你看有本体、有现相、有作用。从作用上讲,就有善有恶。所以那个作用不是讲自性,不是讲那个本体,也不是讲那个现相,现相本身也没善没恶。如果我锺茂森坐在这什麽动作都没有,你怎麽判断我是善还是恶?一定是我起动作了,我现在在讲《论语》课,你就能判断锺茂森还是善的;如果我在这里讲粗话、骂人、讲是非,那你就可以判断锺茂森是恶的,从作用上看。一定是从体起用之后你才能判断他是善是恶,那个作用就叫习,习气、习惯。「习相远也」,这善恶就相远了,相去可能十万八千里了。但是,虽然习性上有善恶,不影响那个自性。自性相近,近到什麽程度?其实是一体,近到大家的性是一。所以佛教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就讲自性,大家是相同的。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每一个人本性确实是一样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性是讲本性本善。本善不是善恶相对那个善,善恶相对是讲习性,不是讲本性,那是相远了,相近的是大伙都是一样。所以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扬子讲性善性恶相溷,都是讲习性,都不是孔老夫子讲的自性、本性。
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里面,他做了一段评论,说这史上有一些儒者,没有学佛,所以一谈到性,说有体相用,就开始批驳,说这是佛家的言论,不是儒家的。我也曾经遇到一些儒学的教授,跟他们谈起,说我现在也讲《论语》,我就採用蕅益大师《四书解》,结合佛法来一起研究《论语》。他反对,他说什麽?儒就是儒,佛就是佛,不能溷为一谈。这个是什麽?实际上我感觉属于门户之见。其实儒和佛,虽然语言文字上有不一样,讲的道理异曲同工,同出一源,为什麽不能够互相辅助,兼收并蓄?其实你要看看孔老夫子他的言论,他也讲到体相用。这虽然是佛家的讲法,孔子也这麽讲过,只是后人没有特别去发掘。李炳南老先生就发掘出来了,他从《周易.系辞传》,发掘出一些孔老夫子的话。
我们知道《周易》是文王根据伏羲的八卦写的卦辞,周公配了爻辞,孔老夫子又做了注解,叫「传」,有十传,其中有一篇就是「系辞传」。孔子里头有几句话,是这麽讲的,「故神无方,而易无体」,这就是讲本体。《易经》里面讲到的神是指阴阳不测,就是你辨别不出阴阳,也就是说在没分别、没有执着的那个状态,这是神。无方,就是非常的微妙,就是你根本捉摸不定,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极其微细。换句话说,只有一种动相,除了动以外,还没有生分别执着,但是它能现相。还没现相之前那种状态,是讲这本体的状态,这是无方。「而易无体」,它没有一定的体,这个易就是讲《周易》这个易。《周易》的易意思很多,有变易的意思,有容易的意思,周而复始,或者是它有变化。我们就单用这个名词易,无体,没有一定之体,就是没有现相。它没有作用、没有现相的那种状态,就是指本体真空的状态。虽然叫真空,但是它不是真的没有,它又是有,只是你的六根没办法接触到。眼不能见,耳不能听,鼻不能嗅,舌不能尝,六根没办法接触,连想都不能想。你想,还是有个相,你看「想」字,心上有个相,那就是想。那时候连相都没有,心上的相都没有。所以,要去体证本体,佛家讲明心见性,必须把一切思虑放下,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才能够见到这个体,这是真空。真空,它能现妙有。妙有是一切相,叫妙有就是因为它是假有,现的相就像梦境一样。大家都做过梦,梦境的相是真的还是假的?你说它是真的,那是梦,哪是真的?你说是假的,它又有,不是没有,你真看到了,你真有感受。你在梦里如果见到老虎追你,你真害怕,真吓出一身冷汗,它有作用,但是相是假相。
孔子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阴阳从道而生,讲道的本体是没有阴阳分别的,这叫无方、无体。当它现相就有阴阳,阴阳是分别而生。孔颖达在《周易正义》里头说(这是解释《周易》的),「道是生物开通,善是顺理养物,故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道已经产生现象了,生物开通,产生一切万物了。什麽叫善?顺理养物,顺着天理而生养万物,故继道之功者唯善行也。这是讲由体起用的意思,这叫善。所以讲到善,那是有「用」,没有作用,哪来的善恶?因此,我们怎麽学习?我们要懂善恶,同时又不能执着善恶。好比一个人,你看他有恶行,那是他作用。他起用是恶的,但是人有没有善恶?没有善恶。他这个相没有善恶,他的体更没有善恶。你要执着这个人是恶人,这是你的成见。你这种成见一生起来,你对他的爱心就失去了,你会讨厌他,甚至怨恨他。如果他对你有恶行的话,你还会想报复他,其实你的作用也变成恶了。所以圣人教我们放下善恶的执着,不思善也不思恶。如果一定要思,那就思善,不要思恶,叫顺理养物。善行是顺着天理、顺着自性的,逆着自性的就是恶。
所以我们学着看一切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人人是好人,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一切境界全是好的。你心情豁达,你能像孔子,做到「君子不忧不惧」,因为心里没有恶。老是看人家恶,实际上你心的作用就是恶,因为恶都是从作用上讲的。老生恶的作用,那就麻烦了,那很可怕,心就愈来愈恶,晚上都会做恶梦,你老在恶的境界当中,自己折磨自己,何苦来?所以《弟子规》也教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你看这里面没有区分是善人还是恶人,凡是人皆须爱,没有说凡是善人我就爱,凡是恶人我就不爱,没这样区别,只要是人就爱。把这个道理再推展,只要是物、只要是有相,我就爱,这叫仁。不管那个相有没有善恶的作用,我不去把那个善恶放在心上,我只是爱他这个相,因为这相从自性而生。谁的自性?我自己的自性。所以爱他就是爱我,就是自爱。不能爱人、不能爱物的,就不懂得自爱。把自己的那个分别心要放下,尤其是对那些对不起自己的人,要去原谅、宽恕,要爱。天下没有自己不爱的人,天下没有自己不能原谅的人,天下没有我不能够宽容的人,要有这样的修养,这叫圣贤的修养。这是基于对宇宙人生真相深刻的理解之后,产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再下来,雪公又引了也是《系辞传》上的话,「显诸仁,藏诸用」,这就是讲作用。作用有显、藏,显的是让自性性德显露出来,这就仁了,藏的就不仁。所以自性性德只有隐显不同,人本身何来善恶之分?我们说这个恶人只是什麽?他人性中善的部分没显出来,恶的部分显出来了,善的部分藏起来了。你不能因为这样就不爱他,你应该怎麽样?帮助他把符合性德的部分、善的部分显露出来,让他把恶的部分、逆着性德的部分藏起来。让善起用,不要让恶起用。那怎麽办?你必须是自己行善,你才能感化他、带动他行善。下面又说,「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这个鼓就是动的意思,鼓动。万物被鼓动起来,这里说出宇宙的真相,万物怎麽来的?万物从动而生,如果不动就没有万物。这一点,现在量子力学家也已经认识了。普朗克博士,德国的物理学家,他说的,他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他讲到,他研究几十年量子,发现这世上根本没有物质。那物质怎麽来的?我们明明看到物质。物质实际上,我们知道都是由微细的基本粒子组成,原子,里头还有电子、有夸克。组成原子,然后原子又组成分子,分子又组成这些物质。这些基本粒子实际上都是由那种波动、振动而生,普朗克讲这种振动来源于意识的振动。这才懂得,原来万物都是从动而来的,这跟《易经》上孔子讲的一模一样,鼓万物就是万物是动中产生的。普朗克讲,这是来源于意识的振动,跟佛家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一个道理。一切法就是一切物质,都是由念头产生的。念头一动就产生现象,就跟我们作梦一样,作梦不就是你的念头在动吗?你念头不动,你哪会作梦?梦境就是念头变现的,我们现在这个境界也是一样。你现在用量子力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这些物质,一直研究到基本粒子,研究到量子,最后发现它真的就是念头的动,物质的根源在这里。谁的念头动?就是我的念头动。除了我之外,没有别人,这一切宇宙万物全是我这念头产生的。这是鼓万物,就是出现万物了。
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这个本性之德盛大,业用也大,体相用都大,体大、相大、用大。这个大也不是大小对待那个大。本来就是这样的殊胜,找不到更好的词了,只用一个大字。圣人对这个完全明瞭,他证得自体了,明瞭一切相,所以能够有无方大用。《中庸》上讲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那真是大用。至矣,这个至是尽。讲到作用是很大,这作用是什麽?整个宇宙万物都是这里显现出来的,你看这作用多大!所以讲到底就是我们心的作用,要相信自己的心可以变现万法,宇宙都是我们心产生的。下面《系辞传》又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是讲天地万物由此而生,成象成形,这都是讲现相。变化见矣,变化,《周易》上讲的,出了六十四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现了种种的变化,这些都是相。所以你看孔子也说体相用。读《易经》真的对于自性会更加深入的体会,但是还是要藉助佛家的修养,你才能够彻底明瞭。
所以我们再来重新解释这个「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李炳南老先生的解释说,「性是体空,寂然不动」,所以叫相近也,「动则出现假相」。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拿一个比喻来说明,譬如说万花筒,我们恩师常常用这个万花筒,小孩子玩的。你去看这里头,其实是三片玻璃,这里头放点碎纸花,然后你就在那转动,你就看这里头各种的形相都在变动,而且没有说两个相是同样的,两个相不可能相同,出现万千、无量无边的相。实际上它的体很简单,三片玻璃,几片碎花,现的相就是这样的无量无边,这是动产生的。如果你不转动它,它就定在那,只有一个相;一动起来,相就开始转动。从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动则出现假相,相都是假的,花哪是真的?假的。但是它真有,你看到了。就好像现在我们看到宇宙万物一样,你真看到了。这教室里的人,这些椅子,这大楼,这个世界,还有地球外面这麽多星星,星系,星云,全是相,都是「万花筒」在转动产生的,这万花筒就代表着心性的作用。因为能现无量无边的相,所以叫大用无方,但是它的体是空的,你找不到,这是讲到性。
雪公也用一个比喻,因为雪公是中医,中医里常常用姜。我们吃姜,是热性的,这我们大家都知道,你要吃姜吃多了还会上火。姜是热性的,这是讲它性是热的,可是你能看得见吗?你拿那个姜摸一摸,它是室温,你也不会觉得很热。可是你吃下去之后,身体就能发热,姜有热性,是这麽说法。这个热不是讲它的温度,你手摸着它,它不热,但吃进去热。说明什麽?它真有这个性,性是实有的。宇宙万物都是我这个心性变现出来的,每一个人都共同这一个自性,共有这个自性,所以宇宙万物实际上是我们共有的。说共有,实际上还是不一样,每一个人是每个人自己的宇宙。这个宇宙,我所见到的、我所感受到的这块天地,是我心变现出来的。你的天地、你的宇宙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你的宇宙是你的,我的宇宙是我的。我们在一起好像这宇宙是共有,实际上还是你是你,我是我,只是交融在一起。
好像作梦一样,譬如说,我在作梦,你也在作梦,我梦中梦到你了,你梦中又梦到我了。我在梦中的时候跟你讲话,同时你在梦中你也跟我讲话,好像咱俩真的在一起讲话。实际上你在你的梦中,我在我的梦中,只是我们的梦境很相似。所以第二天醒来之后,我们一对,「我在梦里跟你讲这个话」,你说对呀,我也在跟你讲这个话。可是我们根本没相遇过,昨晚哪里相遇过?你睡你的床,我睡我的床,你做你的梦,我做我的梦。但是梦境很相似,这叫性相近也。虽然说相近,但是确实你是你的梦境,我是我的梦境。
所以讲到性,这桩事情很难讲,佛法有部《中观论》,讲到八不,「不一不异」,就是这个道理。它不是一个,又不是多个,不是共同的,又不是分开的,就是用这个梦境来体会。能生的心是一,但是你又不能够说完全是一样。再举个比喻,《愣严经》上举的大海,大海好比心性,大家共有这个心性,每一个众生都是一个心性,大海。大海上面有水泡,出现很多很多水泡。每一个水泡就是每一个众生,我自己是个水泡,包括我的天地、我的宇宙都在我这个水泡当中;你的天地、你的宇宙也在你这个水泡当中。水泡哪来的?大海现出来的。没有大海不可能有水泡,所以叫唯心所现。但是现出来之后,每个水泡又不一样,唯识所变,它有变化。《易经》所显示的就是讲这变化的相,有六十四卦。实际上,性是一,相是万有。不动的时候,就没有相,那时大家是一;动的时候,那是万有,各是各的。所以讲大家都共同一个自性,但是又不是一样的水泡。从这里我们去体会。
再讲得深一点,佛法里讲到宇宙怎麽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华严经》说的。这心就是讲自性,识是讲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的种子现行了,产生了你所看见的相。这个心就好比大海,阿赖耶识好比水泡。说相近而不说相同,是因为各人的阿赖耶不一样。但是近在什麽?虽然不一样,但是同出一个自性。好比是大海里面浮出的两个水泡,它们俩其实很近,一点不远,根本也没离开这个大海。这性体是真空,我们比作大海,实际上没有相,它是真空。当然,既然是真空就没有善恶,显出的相也没有善恶的分别,讲到善恶只是对于作用而讲。所以讲到习,「习相远」这个习,就是指业用。雪公说到,「善恶只是就业用而言,既是性无善恶,则欲明性者,便不能从善恶中求」,这个话就很重要了。我们读书志在圣贤,做圣人。圣人是明性者,就是明心见性的人,他能够证得本体。怎麽证得的?放下分别执着、放下起心动念就证得。如果心里面还夹杂着善恶这些念头,那你求不到。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就说,「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你没有起心动念的时候,然后再让你回光返照你自己是什麽人,你的本来面目是什麽。这个时候就怎麽说?水泡打破,你看到大海。你把你的天地打破,你看到你自己的自性;如果你不肯打破水泡,你永远见不到自性,你还以为自己的水泡就是你的宇宙,你以为它真有。假的,那是由分别执着产生的假相。因此,《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讲,「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作梦的时候是迷,所以念头断不了,念头在相续,所以梦境在相续,我们看到这个宇宙万物都在相续,水泡没破。破了的时候,空空无大千,这大千世界、这宇宙天地没有了,你看到的是一片光明,那是自性。但是说看到光明,不是真的光明,那光明还是相,那你还没见性。把那个相彻底放下,真的念头都没有了,就叫见性了。雪公在这里给我们用佛法的高度诠释孔子所说的性,我们就很明瞭了。所以孔子讲的性与天道,直接讲到宇宙的本体。我们也可知孔老夫子一定是证得了,否则他不可能讲出来,跟佛讲的这麽相应。雪公也讲,「诸注或说性善,或说性恶,或说性善恶溷,皆是误解」,这就澄清了。两千多年都有这个误解,到现在终于清楚了,靠什麽?靠学佛之后真正明白了。
蕅益大师注解也显现类似的意思。他说「性近习远,方是不变随缘之义。孟子道性善,只说人道之性,以救时耳」。「性相近,习相远」,性近、习远,这是什麽?孔老夫子说出他的境界,不变随缘。性不变,本不动摇、本自清净、本不生灭,它是不动。随缘是什麽?能生万法,随着各种条件产生万法、产生现象,由现象又产生作用。所以习相远,形成十法界依正庄严。十法界相差就太远了,佛的法界跟地狱法界完全不一样。就是人道里头法界都不同,有的大富大贵、有的成圣成贤,有的贫贱、有的很恶劣,人都很大不同,习相远。虽然有不同,那是因为随的缘不同。人为什麽会学好?因为他跟着善知识学,就学好了,「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跟着小人、跟着恶人学,就学坏了,「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长养了不良的习性。随缘,虽然说随缘,本性又是不变,不变随缘。所以我们现在要学,是学什麽?随着现在我们自己的缘,要学不变。不可以随缘随着变,那就麻烦了。
孟子讲的性善,还是从习性上讲。他是什麽?说人道之性,人道已经是随缘所生出来的相,那就是属于习性,自性所变现的人道。救时耳,只是为了救当时的时弊。因为,人道我们都不能遵守,五伦十义我们都不能遵守,何来谈明心见性?所以要觉悟,必须自己要修善,断恶修善是觉悟的基础。因此我们恩师提倡让我们扎好三个根,这三个根就是教我们断恶修善,这是见性的基础。三个根扎好之后,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把心定下来。定个十年,你这样的定功就容易开悟。一开悟就见性了,那就叫成圣人了。所以孟子他讲这性善,你看他对什麽对象讲,不是说他跟孔子讲得不一样就错了。他是契机,对待中下根机的众生,不可以讲太高深。孔子讲性与天道都不是常常说的,子贡都不可得而闻。孟子的时代比孔子又晚,换句话说,人心又不如前人厚道,不如前人清净,道德水准又差了。所以孟子在这提倡五伦十义,这都是人道上的,这都是契机的说法。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说出来的。
下面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他说「顺性而修,则九界众生皆可成佛,故曰相近。随习而流,则同体之性,而十法界分焉」。这话讲得好,简单又明瞭。顺性而修,既然知道性是我们的本性本善,你要顺着本性本善来修,这是修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那个明德是本性有的性德,明明德就是修德,那叫顺性而修,这就叫善,最后能够回归到本性上,所以九法界的众生都可以成佛。九法界上自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能佛。因为佛性是一样的,这叫性相近,都是本善,都是本觉,本来是佛,故曰相近。所以菩萨跟地狱众生相差不远,在佛性上讲,他们是一样的。随习而流,如果随着习性而流转,就「同体之性,而十法界分焉」。虽然自性同体,但是却分出十法界、十个境界出来。这个十也是表法,不是真实的数目(天台家讲百界千如,实际上每一法界里头都是无量法界),这是大分十法界,是十种类别的众生,这是从习性上讲。菩萨他能够修六度万行,他是菩萨。六度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他修这个,他就成菩萨了。如果修贪瞋痴,那就变成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如果你修五伦十义、修五常八德,你就是人道。同体之性,但是习性上大家相远了。
下面注解,「十法界者,佛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此谓四圣」,四圣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罗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此是六凡」,这叫六道,都是凡夫。六道以外是四圣法界,就不在六道里面,这合在一起称为十法界。佛是最高的,佛是什麽?把自性都圆满恢复出来了,这叫佛。所以「九界对佛而言,皆众生也」。其实人人本来是佛,那何以来个众生?众生实际上是相对佛来讲的,他还有习性,他没把习性扫除干净,本性还没有完全现前。就好像太阳是自性,现在被乌云挡着了,把乌云扫除掉,把它拨开,你就能见到自性了,自性的太阳。佛是见到自性的人,众生是还没见性的佛,佛是见了性的众生。所以实际上生佛平等,生佛不二,只在一个觉、一个迷而已,本性上哪有差别?
下面又说,「十界唯是一心,心本无界,依于所习善恶净染四法而成十界,故曰法界。真如性内,绝生佛之假名,故曰一真法界。真者无妄,如者不变也」。这里告诉我们从习性上分出十法界来,这佛家讲得非常的清楚,比儒家讲得要更圆满。儒家只分什麽?圣、贤、君子、庶(凡人),等等。佛家讲的十法界更为圆满。说十界,但都是同出于一心。大家都一样,就好像都是同一个大海,变现很多水泡。有的水泡是佛法界,有的水泡是菩萨法界,有的是饿鬼法界、地狱法界。可是心本无界,大海哪有界限?水泡自己生界限。所以依于所习善恶净染四法而成十界,就看你从事的是什麽样的活动,造什麽样的业,这是你所习的。所习分为善、恶、净、染四种。在六道里面讲有善恶,有三善道,有三恶道。三恶道的就贪瞋痴为主,变现出来的是饿鬼、地狱、畜生;三善道的就是修罗、人、天三法界。
有善、有恶都叫染,污染。为什麽叫污染?因为你动了心,你有执着,这就叫污染。执着善,你就生善法界;执着恶,就生恶法界,但都是染的,叫六道,凡夫法界。如果离开了染,没有善恶的执着而行善,这叫净。大家别听了错会了意思,「没有善恶了?好,无所谓了,造善、造恶都一样,那我就多做点恶也一样」,这就搞错了。还是要行善,只是心不着善,没有善的执着。当然也不憎恨恶人,这就净,心清净。但是这个净还不是到了究竟圆满,他只是放下执着,放下执着的就是声闻法界,但是还有执着的习气。把这执着的习气都断了,这就是缘觉法界。但是缘觉法界还有分别,把分别断了,才是菩萨法界。可是菩萨还有分别的习气,还有妄想。把分别习气都断尽了,妄想也破了,这就是佛。所以这十界都是这麽来的,全是你的一心,看你动的什麽念头,不动就没有十法界,一动就产生十法界,就看你动的方向是什麽。我们现在不动不可能,心一定要动。你试试看能不能不动?你不行,停不下来,妄念不能止住,怎麽办?把那个念头转向善、转向净,这个是一种方法,是方便。所以我们先要修善,然后不要执着善,这就清净,这是净法界,你才能出六道。最后不起心不动念,你出十法界。出十法界是什麽?叫一真法界,所以这十界都叫法界。
「真如性内,绝生佛之假名,故曰一真法界」。那是你回归到自性上了,叫真如自性,那里头连众生和佛的假名都没有。实际上哪有什麽佛和众生的分别?你有这个分别,你还没见性,你还有起心动念,你还有分别。这都是假名,大家都是佛,所以叫一真法界。「真者无妄,如者不变也」,纯真无妄。什麽叫妄?起心动念都叫妄,妄动,所以能够现出假相。真,是没有妄,不动。如者不变,它不动当然也就不变。所以六祖见性之后,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每个人都有,「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它能生万法,宇宙现象是它生的。生是什麽?它起作用的时候就生,不起作用的时候它本自清净。当然起作用和不起作用都是清净,不会说起作用它就不清净了,不会,它还是本不动摇。我们懂了这个道理有什麽好处?好处大了,你的修养能够大幅度提升。从哪学起?从对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不执着学起,善恶是执着而现的,那是习性。不执着,一般人很难做到,可是你不放下执着你不能见性,这是第一步。我如何来断执着?我现在有执着,孔子教我们先执着善,你看叫「择善固执」,善恶当中你选择善的去执着。你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德,你坚守这种品德,这是执着,但是是善的。可是不能满足于这个境界,要再提升。怎麽提升?放下这些执着。你不能你执着善,看到别人不善了,你心里就生轻慢,这就错了,这你执着善了。你以为自己善就了不起,这也错了,这反而是不善,傲慢,就是烦恼,所以一定要放下。自己努力的行善,没有任何善的执着。做了,就是该做的,别人表不表扬我,别人奖不奖励我,我都要去做;人知不知无所谓,要对得起自己良心。但是也没有想着自己是善,本分!我帮助人这是善的,但是我不以为自己是善,好好的去做,而没放在心上,澹化那个执着。
跟一切大众在一起相处,懂得随缘、恒顺。就像孔老夫子见到阳货,刚才那章讲的,阳货是恶人,孔子见到他,心里没有把他的恶放在心上,还是这样的谦恭有礼,阳货送他礼物,他去回拜。可是孔子知不知道阳货的心?知道。知道他是小人,但是也没有去轻视他,也没有厌恶他,还是这样的恭顺,圣人!你看看这种境界。我们一般人看到了,怎麽孔子也唯唯诺诺的,见到阳虎都没有一点骨气了?他不晓得孔子的境界太高远了,凡人不理解,人家心里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心里如如不动,永远住在一真法界当中。你们讲有善恶,我随着你们的那个心来讲;你们有分别心,我也就随顺你们分别心;你们有执着心,我也随顺你们执着心。自己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守住真如自性,这是圣人。贤人是什麽?真如自性他守不住,他落入分别里头,所以才有性善性恶说,那已落入十法界当中,那还是习性,不是自性,这是贤人。君子是什麽?他执着,分别不要紧,还有执着,执着善,择善固执就是君子。恶人呢?恶人是执着恶,他的执着更坏了,同样的执着,他执着恶,就是恶人。执着善是君子,放下执着是贤人,放下分别是圣人。
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由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