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这章非常重要,教我们如何来修学。孔子在这里讲,『君子有九思』,这九思就是要有九个心态,对各种境界你要有什麽样的心。这里讲到的九种都是动作,对境,你有什麽样的表态,有什麽样的动作,如何防非止恶。第一步是对境,君子在待人接物当中,开头有个对象,对象是境,境界,不管是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你总有个境界。君子『视思明,听思聪』,这只讲了两句,是眼和耳这两个方面,其实六根都可以这样的引申。眼睛是一根,根就是器官,耳也是一根,还有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眼所接触的是色,眼见色;耳所接触的是声,耳听声;还有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接触物品的感受,触受;意是想,意是你的心意,你的思惟能够想,接触的是法,法是你所有的心里头的概念、思惟、逻辑等等。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应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一定要什麽?看得明白,听得明白,就是接触要明瞭。所以「视思明」,看要看得清楚,听要听得明白,不要会错意了。六根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你马上就觉悟。做到这个真不容易,为什麽?因为我们心里面很多妄念、很多执着、很多分别,甚至很多烦恼,往往这些东西障碍我们的视听,所以看也看不明,听也听不明。外面境界进到自己的那个器官之后,变成一个扭曲了的形象,这往往有之。
如果用佛法唯识学来讲,这讲得更明白了。我们凡夫真的视不明,听不聪,全听扭曲了。为什麽?有分别、有执着。从唯识的角度来讲,眼睛看外面的色尘,你所看到的你以为看到真相,其实不是真相,你只是看到那个眼识,识是一种印象。眼睛看到外面的境界,你立刻起了分别执着,把这个境界用分别执着进行扭曲,然后留在自己的心中一个扭曲了的形象,不是真相,变成眼识。耳也是,听声音,经过分别执着一处理就变成耳识。所以六根接触六尘就产生六识,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识,这个识都是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所以我们所接触的根本不是真实的境界。接触到真实境界,但是已经被自己的分别执着给扭曲了,因此叫「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真心,所现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可是六根一接触到这个一真法界就产生了识,识就变了,叫唯识所变,变成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十法界、六道、五浊恶世。这不容易做到,要怎麽做?把分别执着放下才行。你要不肯放下分别执着,你想视思明、听思聪,办不到,这只是理想。我们下手处怎麽做?先看,看人家的好样子;听,我们听善言,不要听恶言,不要听是非。不要看人家的错误,看别人的毛病缺点,不要看这些。我看正面的,不看负面的;看善的,不看恶的,从这里下手。先把视和听往善的那个方向转化,专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心里面没是非了,没有去分别是非、好丑、善恶,慢慢心就清净了,变成纯善。纯善之后自然没有分别了,那个时候你就视思明、听思聪,你就聪明了。
所以第一步要把自己的心从恶转成善,心里不装那些人家的是非丑恶,只看人家的优点,只念人家的恩德。心里真正只是看好的一面,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你能做到这个,那你就有聪明了。因为心不分别、不执着了,你才能看到事实真相。一有分别执着,看到的全是扭曲了的相。这是对境。
第二步是表态,态是态度,这是你的反应了。接触到之后有什麽反应?首先面部上的,颜色,『色思温』,还有容貌,『貌思恭』。这面色,人的面色真的它会老是变化的,有青的时候,有黄的时候,有红的时候,有白的时候,有黑的时候,青黄红白黑都有。你看一个人如果恐惧的时候,他就白了;一个人如果是不安的时候,他就青了;一个人要是发怒的时候就红了,是吧?你看他颜色都会变的。那麽君子应该有什麽样的面色?要有温和的面色,「色思温」,也不要红也不要白也不要黑,黑脸不好看,很温和,和颜悦色,让人看到很舒服。这种人很有亲和力,总是微笑。你看我们恩师走到哪里,大家都感觉到他很有亲和力,都很愿意去接近他。你就看到他脸上的微笑,就等于把我们的烦恼全部融化掉了。不用跟你讲话,已经在摄受你了。「貌思恭」,容貌,这是讲面部肌肉的动态。譬如说笑,笑那个肌肉是让你整个把它拉得圆一点,往上拉。如果发怒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嘴角就往下拉,叫怒目。所以不同的表情就会有不同的容貌。那我们的容貌应该是怎麽样?要恭敬,这是很重要。容貌、面色都是表现心里的那个态度,这是要讲究温和恭敬,这是德行。待人的时候,譬如说朋友见面,脸上露出笑容,非常的和悦。如果见到长辈,我们就要肃敬,这是恭敬,貌思恭,那就不能老是裂开嘴笑,那就反而失礼了。所以这个都是心态,心态始终保持着恭敬,但是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表现,总要做到自然。『言思忠』,再下一步,第三就是出动,动是动作,就是出去外面办事,待人处事接物不外乎一个是言语,一个是行为。「言」要「思忠」,讲话一定要忠实,有信用,讲求诚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是我们讲人品,人格。如果说话没有忠信,久而久之别人看不起你了,我们讲他说话没信用,那麽他的人格自然就失去了,别人也就不尊重他了。所以别人看不起我们,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先自辱,先自辱然后人辱之。我们先自重,然后人重之,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我们。所以言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德行,一定要忠信。
『事思敬』,做事情,办事要认真,敬事。这个敬和恭有一点不同,前面讲的貌思恭,这里讲「事思敬」。恭从心,你看恭字底下就是个心字,「诚于中而形于外」,这是讲恭,由心而发。那麽敬,这里是讲办事情一丝不苟,这就叫敬。它主要讲行为不能够马虎,不能够随便。特别是领导、长上交代的任务,我们要认真的完成,不能够对付对付就拉倒了。你这麽样做,随随便便的去做事情,习惯了之后也就随随便便的把人生给糟蹋了。所以我们要过好这一生,先从对小事情就要认真开始,叫行笃敬。
底下,最后事情办完了,还得要反思,看看有没有过失,有就得改,没有就得预防,不可以犯。所以第四个部分是防非,防非止恶。最好天天晚上都有反省的时间,一天下来,我待人、处事、接物、言语有没有过失。这里讲了三条,最后三条,『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个「疑」是属于愚痴,疑而不决是来自愚痴,不明事理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忿」是来自于瞋心,瞋恨、愤怒。「得」,有求得的心就是贪心。所以你看这三条是贪瞋痴,这贪瞋痴三种心理要把它戒除。怎麽戒除?孔子教我们用这三种方法来对治。
「疑」要「思问」,有疑虑的时候,譬如说有问题我不能解决,办事的时候有疑惑,那必须要问人,请教于方家,向有德有学、有智慧、有经验的人请教,不耻下问,这也是好学。如果不肯问,那问题永远存在,自己又不想学,那就最后永远都愚痴了。
「忿思难」,这是讲办事的时候,不合自己的意思,遇到逆境,遇到令我不满的事情发生,刚想要发怒,刚想要对人发脾气,立刻要想起来,这个难就是会有患难、会有灾难。譬如说我们发怒的时候,打人骂人,结下怨,冤冤相报是没完没了,那不就是灾难吗?现在不仅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也是如此,还有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也要忿思难。遇到了冲突,遇到了不平,要学会忍耐。不忍,那你一冲动就会产生不可收拾的局面,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大凡剧烈的冲突,乃至国与国的战争,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在小节上不能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是不能忍,那肯定就会起冲突。而且冲突如果双方都不肯让步,就愈演愈烈,那就是大的灾难。其实能忍的人才是君子。那个拔刀而起、挺身而斗的人未必让人尊重,这都是匹夫之勇,逞一时快意,不知道后果可怕。所以一定要忍,愈在高位的人,愈在临大事的时候愈要忍。
「见得思义」,这是见,看到了。得是什麽?你得到的利益,所得到的很多,譬如说财物、名位、讚叹、恭敬、供养、享受等等。有所得的时候,得到了,你马上要想到合不合乎义理,该不该拿,该不该接受。如果不应该接受,那就不可以接受,「见得思义」。如果取之不义,必有后患。特别是不义之财,《太上感应篇》上讲,「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飢、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怎麽能够取不义之财?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太守叫杨震,他在当官的时候,有一次过去的一个部属拿着十两黄金来贿赂他,杨震不愿意接受。那个人就说,「不要紧,反正这是黑夜,没人知道」。杨震就很严肃的说,「怎麽说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麽能说不知!」结果那个人就很惭愧,就回去了。这就是着名的「杨震四知」,非义之财一分一毫都不要。有损于国家的那些财富叫凶财,得到之后就像「漏脯救飢,鸩酒止渴」,漏脯是有毒的肉,鸩酒是毒酒,「非不暂饱」,你还想吃饱?还没有饱就死了。所以凶财不可以碰。我们得到的财富不就想给自己以后年老的时候留下来吗?不就是想给儿孙留下来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留下的是庆还是殃?庆是福,殃是祸。如果积善就留下来福,积不善那只是留下来祸。所以积财给子孙,不如积阴德给子孙。能够奉公守法、廉洁不贪,这才能够有阴德。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对此章的注解,「字字箴铭」,这四个字,可以说是对本章最好的评价。每一个字都是可以做为箴言铭文。箴言,这是很有智慧的话,要把它记录下来可以放在自己的桉头,常常读诵。铭文也是古时候刻在钟鼎上面的文字,那都是可以传世的文章,后来是刻在石头上。这些文字确确实实字字珠玑,我们可以把这章就写在自己的座右铭上,天天读诵,天天提醒,看我们立身行事有没有注意到这九样。又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君子思不出其位』,与此参看」。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到的以前《论语》上有这一章,这一章就是引用前章的《论语》,「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正是「思不出其位」。在第十四篇《论语》上,孔子有这麽一句话,「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这个位就是职位或者是地位,也泛指涵盖所做的一切事情。孔子教人,不在其位就不要筹谋、谋划那个事情,就是你不要多管闲事,不要干涉别人。孔子讲完这个话,后面曾子有一个补充,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就是君子安守本分的意思。
蕅益大师引用这前章《论语》的经文,让我们合在一起参看,很有意思,君子有九思,那个思想要放在哪里?就是念头要住在哪里?这九思就教我们住在哪里,视思明、听思聪等等,这叫思不出其位。我们看看这君子的九思是不是都不出其位?确实,这都是自己的事情,没有干涉到别人,全是要自己修身立德。把自己修好了,你就能齐家,你就能治国,你就能平天下,平天下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世界。怎麽和谐世界?你只要把自己修好就行,你做到君子这九思,你就能做到。所以思不出其位,已经是在为政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他只修好自己,不管别人,这是讲得最究竟圆满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别人的位置上,不要管别人,就管好自己就行了,把自己管好了,就能把别人也感化。所谓正己化人,「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你自己做正的表率,大家都正。你不用去干涉别人,「管别人」这个念头错误,管好自己就行了。跟你说事实真相,整个天下就是个自己,跟自己不二。所以你从自己修身做起就行了,把身修好了,天下就太平。所以蕅益大师讲「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个远是什麽远?前章《论语》没有特别指明是什麽东西远,我记得朱熹朱夫子的解释就讲,是「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那个远。仁爱的人,圣人的境界,远吗?不远。何远之有?只是看你有没有去修、去证。这个未之思也,就是你没开始干,你就觉得它很遥远。真想干了,我欲仁,这就是思了,斯仁至矣,仁的境界就现前了。怎麽样去行仁?君子九思就说得非常的清楚,你能这麽个思法,何远之有?就在眼前。如果用佛法来解释,那更加圆满。这个思是菩萨三慧之一,闻思修三慧,闻了就思,思就修,三慧是一而三,三而一,不是分开的,是同时具足。闻是接触,一接触就明瞭,这叫思。一明瞭就变成自己的境界,就落实到生活,这叫修。同时一次完成,闻思修。
所以君子有九思,你看视思明、听思聪,言语造作、待人处事接物、接触种种境界,一接触就明瞭,一明瞭就落实了仁,就闻思修了。就怕我们不明瞭,就是没有思。所以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你没有思那就很遥远。什麽遥远?仁的境界或者说佛境界很遥远。佛境界在哪?就在你眼前,看你会不会转。你念头要是觉悟了,你当下就转凡成圣;转不过来,就是凡夫,那就很遥远了。所以道不远人,道在哪?眼前就是,问题是你能不能看到。视思明,你看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会看会听,哪不是自性?哪不是法身?所以古德讲的,行云流水,无处不在。「百草头上祖师意」,你看百草那个头尖尖上,那都是祖师意。祖师意是什麽?就是道。翠绿的竹子,那就是自性;郁郁黄花,那就是般若,那就是法身。所以开悟的大德考问弟子,道在哪?拿给我看看。我随便拿一个,你看这就是。祖师点头,证道了,心心相印,明白了,彼此都明白,都看到,闻思修都成就。没成就的人,那真的眼前看的视也不明,听也不聪,都见不到。
所以君子何须要出位而思?思不出其位,这个其位是什麽?就是眼前的境界,就在自己境界里面证道。法法皆是自性,哪一法不是自性?既然全是自性所现的,当然都是自性,这叫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愣严经》上教我们舍识用根,就是讲这个。我们视,就是眼见色,听,耳听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凡人一接触就变成分别执着、变成六识。佛能舍识用根,他不用分别执着,不用妄想,不起心不动念,他识就舍掉了,舍了妄心。用了什麽?用了真心,用根,根中之性。譬如说眼用眼中的见性,耳用耳中的闻性,六根的根性那是真心,那是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的当下它起作用,这是舍识用根,转识成智,思不出其位,还用哪里去寻道?就在眼前,看你会不会。不会的,那是很遥远,那是佛在天外天;会的,佛就在眼前。
当然这个理我们能通,但是事上起修却不容易证。我怎麽个下手?对凡人确实很难。佛教我们这方法,你怎麽舍识用根?你就念阿弥陀佛,你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实念佛,把你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住在这句佛号上。你念头起心动念,念就念阿弥陀佛,分别执着你就执着阿弥陀佛,行了。用一个执着代替一切执着,用一个念头代替一切妄念。念久了,自然就功夫成片,就叫念佛三昧。再念久了,念着念着这个妄念都自然脱落了。一脱落,你就明心见性,那个时候你见真佛了。那时候你就点头,真的,「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思不出其位。所以蕅益大师这一点评,把这个世间法提升到佛法上,讲到究竟圆满。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由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