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在这里把人的资质分为三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者』,就是说他天生就知道很多的事理,就很有智慧,这些人不是普通人,我们讲宿世善根深厚,久修智慧,所以他能够一闻千悟,这种人是上等根机的人。次一等人是『学而知之者』,学了才知道,不学他不知道,这种人次于上等人了,他是中等根性。但是这种人也不错,他一学就知道,不学不知道,是一学就知道,这种人根性也算是不错的。孔老夫子就说他自己是这种根性人,他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的人,我们讲是再来人,当然孔老夫子我们相信他也是再来人,但是他给我们示现的是好学,「学而知之」,所谓「好学近乎智」。上等的人是很有智慧,中等的人没有那麽大的智慧,但是他好学也近乎智,差不多,能赶得上,学久了他自然也能开悟,他也能变成上等根性的人。
我们这一生学圣学贤,首先要立志,古人讲「读书志在圣贤」。读书是学,学要有个目的,漫无目的的学,很难成就。就好像你走路,得有个方向。你不知道,漫无目的的走,走到哪你也不知道,最后都迷路了。所以一定要有目的。目的是什麽?志在圣贤。我们读圣贤书,要立志成圣贤。不是说我们读书为了功名、为了富贵、为了当大官,错了,这是小人干的事情。但是现在大学里面的学生很多,你去问一问他们,「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麽?」看看几个人说「我的目的是志在圣贤」的。你看大学里面最吃香的专业是商学院,每一个大学差不多无一例外,商学院的学生是最多的。大家都喜欢学商,财务、金融、管理、经济。为什麽?学这些科将来能赚钱,能找好工作。你看志在赚钱,不是志在圣贤。所以这种读书,最多也就是增长一些皮毛的常识而已。他何曾能够知「道」?学而知之这个之是代名词,代什麽?代道。学道,所以要知「道」。人不学不知道,学了之后才容易知道。知了道就不用再学了。为什麽?学圆满了。没知之前要学。
所以特别是年轻人要读书。昨天我还见到一位刚刚准备上大学的年轻人,他要准备读中文系,我就劝他,年轻人要有志气,要有骨气,不要同流合污,自己要懂得在现在这个社会里保护自己的善良纯洁的心,不要受污染。要志在圣贤,不是志在赚钱;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学是为了道,不是为了功名富贵。目的要搞清楚,这样的话你才能学得成功。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的志向是要悟道、证道。那所依据的是德行,德是随顺道。仁呢?仁是讲我们存心,仁者爱人,你能行仁才能证道。要用什麽来行仁?用艺,艺就是百工技艺,就是我们的技术。你现在学不管学什麽科目,这总是一门技术,你用这个来服务人群、服务社会,来实现你的仁,来证道,这就对了。
目的明确了,还要好学。先学德行。孔门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德行就是先做人,人做好了你才能做事。所以德行、言语都是讲做人,德行是根本,言语是包括你待人处事接物,你的礼仪。要会说话,得体,恰当,不要讨人厌,处事要慎于言,言要「辞达而已矣」,讲话恰到好处,说话到位,用词得当,这就是好的言语。不需要浮华,不需要用什麽非常艳丽的词语,那就是变成巧言了,「巧言令色,鲜矣仁」,仁就少了。然后才有讲政事和文学,文学是你的精神修养,政事是你这门技术,你用它来服务人群的。孔老夫子给我们示现的一生好学,他老人家讲,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邑就是这一个社区,这个小县城,小镇,这镇很小,只有十室,就是十户人家。这麽小一个社区,孔子讲必定能找到像我这样忠信之人,忠信如丘者,丘就是孔子本身,他自己名丘,能找到这样的人,德行跟孔子差不多的。但是找不到像孔子那样好学的人。证明孔老夫子成圣人的窍门是什麽?就是好学。德行是根本,有了德行的根本,你要好学才行,才能够证道。只是有德行,不能好学,那只能做一个好人,不能成圣成贤,这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不能满足于这个低层次。
所以我也很高兴看到大家今天冒着外面的雨水,现在春天到了,天天都潮潮的,下着雨,大家能来到这听课,这是好学。你们来这不是为了学分,不是为了学位,这都没有。你们来这听课,纯粹就是想学习圣贤老祖宗的教诲,学道。有年纪大的,有年纪轻的,这都是好学。真正好学,你肯定有一天你能知「道」,你能证道。我知道也有人《论语》每一堂课都来的,我见到,这都是好(去声)学的好样子。
底下夫子又说,『困而学之,又其次也』。这又下一等了,比中等根性的又差了,下等根性了。是困了,就是遇到困境了,遇到挫折了,他才去学。孔安国注解当中说到,「困,谓有所不通」。这个不通包括范围很广,可能遇到了人生路上很多挫折,这就是不通,我们说很不顺;也可能在求学当中心智不开,想不通、悟不通,这都属于困。无论是身体遭遇的,还是心灵遭遇的不通、这些困境,依然能够发愤求学,困而学之,这种人也是了不起。虽然他的根性不如前面两种的利,但是他也能学成功,因为他还是肯学的。最怕他不肯学,那就没救了。肯学,虽然笨点,虽然根性钝一些,不要紧,《中庸》上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是《中庸》上的话,鼓励我们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家学一次就学会了,我们比别人钝,可是我们要学,学一百次,我们也能学会。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学十遍学会的,我们学一千遍,总能会,苦学成功。
当时释迦牟尼佛会下就有这麽一个例子。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子叫周利槃陀伽,这个人是奇笨无比。笨到什麽程度?咱们都很难想像,他记忆力基本是没有的。他出家要学很多东西学不会,这些师兄弟都劝他,「你走吧,别来出家了,你也辛苦,我们也辛苦」。他就哇哇大哭,他想出家跟着释迦牟尼佛学道,现在别人都嫌弃他。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就教给他一个方法,「这样吧,你其他的都不用学了,就念两个字,笤帚(就是我们讲扫把,扫地用的笤帚),就两个字笤帚,你就念」。然后叫师兄弟们教他念笤帚。他念了「笤」忘了「帚」,念了「帚」忘了「笤」,这两个字都不能念成串,你看这笨得已经没办法救了。但是佛能救他,最后终于让他能把这两个字念起来了。就让他天天念,天天扫地,天天去那里用苦功,他就念这两个字,很专注的念。念到最后,忽然有一天他开悟了,证得了阿罗汉果。大家都惊奇无比,他智力完全恢复,而且六种神通现前,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还有漏尽通,漏是烦恼,烦恼尽了,得大智慧了。这是什麽?困学成功。你看像这麽笨的人,只要肯学,都能成就。所以《中庸》这里讲,果能此道矣,你能够这麽做,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虽然我们非常的愚钝,终于有一天还是能够开悟,明是明瞭、开悟。为什麽能开悟?因为人本性具足智慧,这不是学来的,本来就是明白的,本来就是觉悟的。
为什麽现在愚钝?那是因为我们有很深的烦恼妄想,把这个本觉的本性深深的覆盖住。老师教我们把这个障碍去除掉,让本性复明。就好比太阳当空,太阳好像我们的本性,朗照当空,但是现在被厚厚的乌云给挡住了。就像今天,外面阴天,你看不到太阳,不是说太阳没出来,太阳还在天上,如果你坐飞机飞上云层上端,你就能看到太阳。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为什麽?乌云太厚了,全把太阳给挡住,所以就不明,这就叫做根性愚钝。愈愚钝的人那是讲他的云层愈厚,差不多就是整个都是阴天,雨蒙蒙的;如果是中等根性的人,云层很薄,基本上还能看得到太阳的光芒;那个天气非常晴朗,那麽上等根性生而知之的人,他没有乌云,太阳就是当空朗照。所以论本性来讲,上中下三根的人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那个挡住太阳的乌云有厚薄而已。修学没有别的,就叫做拨云见日而已,把云层给打开就行了。所以念笤帚笤帚是什麽?让自己心清净,把妄想烦恼止住,最后断掉,虽愚必明,他就开悟了。虽柔必强,柔弱也变成坚强。强是讲能力,本性中具足德能,也不是你学来的,本来就有的。宗教里面形容上帝的话,「万德万能」,其实每个人都如此,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恢复。为什麽?还是被这些乌云挡住了,这乌云就叫业障,障住了。所以学道是什麽?把这些乌云扫荡干净。所以我们学该怎麽学?真正的学就是不断的觉悟,不断的扫除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扫干净了,本性就复明了。这是圣人之学。求学不是说为了增长知识而已,如果增长知识,如果你执着这个知识了,反而变成更大的障碍,这叫所知障。获得这些学问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复明自己的本性。《礼记.大学》里面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中本有的德能,它本来是光明的,叫明德。现在不明了,所以要把它显明出来,这叫大学之道,学这个的。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学《论语》也是,用《论语》来检查自己有些什麽毛病习气,那些就是障碍,障覆本性了,把这些障碍去除掉。不是说让你增长什麽《论语》方面的常识,你好像这些《论语》都会背了,摇身一变,变成了个有文化的人,那不是孔老夫子所希望的。你读了《论语》你很有文化了,还增加傲慢,贡高我慢,业障就更重了,那云层就更厚了,那什麽时候才能够知之?这种人他也不叫学。学的是真正学到正道上来了,找到门径了。
最后一个,孔老夫子讲的,『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很可怕。天资本来就钝,受困,又不肯学,这真是没办法了。所以「民斯为下矣」,这个民就是讲人,人民人民,这民也是人的意思。民斯为下,这是最下等的,这种人永远不能够恢复自己的本性,永远就做凡人。在古时候,孔子那个时代,一般人分五等,天子、诸侯、大夫、士人,还有庶民。前面四种都会学的,要求他们学的。天子不学何以治天下?诸侯若要是不学何以治国?大夫不学何以治家?士人不学何以治身?他们都得学。庶人就比较自由了,不要求他们学,最普通的老百姓,我们讲他没文化。但是孔老夫子在这里说,民斯为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鼓励这些庶民也要学。那当然前面四等人就更得学,换句话说,谁都要学,不管你是什麽样身分的人,学习是不可少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要终身好学。
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讲了八个字,「只是肯学,便非下民」,这也是激励我们学,只要你肯学,你就不是下民了。你肯学的人,你就一定能做到上等根性的人。你边学,智慧边增长,烦恼习气愈减少,最后你也能开悟,你也变成了上等人,变成了知之。生而知之也好,学而知之也好,反正知之都一样。如果不肯学,哪怕是天资很聪颖的,但是他没开悟,不肯学了,不肯学就是下民。孔老夫子讲五等人,天子、诸侯都好,他不肯学也是下民。所以用个「学」字来分各人的根性,那我们要力争上游。那麽学一定要注意,我们也反覆强调,不是只学个知识,学就是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改掉,恢复本性,本性本善。因此好学之人肯定天天忏悔反省,做改过的功夫。用什麽做标准来改过?儒家经典这麽多,用哪一个最好?《论语》不容易,你要是能够一天读一遍下来也不错,从头到尾读一遍,读得快的也差不多两个小时,那就当个功课来读。但是囫囵吞枣这样读,这反省的力量效果也不大。我们恩师教我们用《弟子规》来做为我们反省的功过格,这个好!《弟子规》写得很集中,一百一十三桩事,天天反省看看犯了哪一条。如果有犯了,马上要改,下次不能再犯,天天都要学,天天都要改。你真正改,这叫力行。力行之后学文,那个学文就帮助你力行,学文跟力行并重,解行并重,相辅相成,这叫真正学。
像我大前天,我十五号回来,从北京飞香港。在飞机上,飞机很不错,它那个飞机上还有电视。我平常每天要读一部经,读完之后在飞机上用完餐了,还有空余时间,我就来弄那个电视。好奇,打开来看看,里头有电影,就看了一段。后来一想,不对,这些电影对自己身心修养没什麽帮助,污染。《弟子规》上讲的,「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你看,对照《弟子规》你就晓得做错了,立刻得反省,立刻要回头,立刻就把电视机给关掉。回来到晚上自己忏悔,你看,警觉心不够。我们这讲《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圣贤的典籍,咱们都不看,不予理会,为什麽还迷在这些声色、所谓的文艺节目里头?错了。修正自己,这种才叫学。我们把《弟子规》要落实到生活当中,凡是犯了就得改,那天你看犯了一过。就如是天天的对照反省自己,肯定天天有过失,不会没过失的,只有圣人才没过失,我们现在还没成圣人,哪能说没过失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看你肯不肯改,肯改你就是好学,不肯改那就是下民。只要不甘心做下民,你这人就有机会成圣贤,圣人没别的,就是勤学勤改过而已。这章我们就学到此地。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由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