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根据孔安国的注解,贞是正的意思,正道、正派。谅是信,这里信是小信,不是大信。『贞而不谅』,是讲君子守着正道而不必拘泥于小信。《论语》里面第十四篇有一章讲到,「匹夫匹妇之为谅」,那个谅字就是小信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成不能够变通。君子只是守着正道,当然诚信是很重要的,可是如果这种守信对于正道有妨害了,可以不必守信,这叫「贞而不谅」。
《论语》里面我把第十四篇的那章给大家再读一读,「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这是讲子贡疑问管仲是不是个仁者。管仲辅佐齐桓公得到霸业,这是春秋时期的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公子纠跟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两个人争权,争齐国的政权,桓公原来叫公子小白,结果小白争到了。管仲原来是辅佐公子纠的,公子就是还没登君位的人就叫公子,纠是他的名字。管仲辅佐公子纠,原来差点把公子小白给杀了。当时记载说管仲带兵去拦截公子小白,弯弓搭箭要射他,一箭射过去射中他的腰带,他就装死,逃过了那一劫。后来公子小白取得了齐国政权,当然就把公子纠给杀了。管仲当时被押回来,公子纠是死在鲁国。公子小白取得政权,他就是齐桓公,桓公逼迫鲁国把公子纠给杀掉,管仲押回来了。押回来之后,桓公知道管仲有才华,所以不仅不杀他,而且重用他,这是得自于鲍叔牙的推荐。管仲确实后来就辅佐齐桓公称霸。
这个问题是讲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为他的原来主人公子纠而死,就是殉节。而且又相之,还辅佐齐桓公,等于辅佐自己的对立面,这管仲怎麽是仁者?孔子怎麽回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他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风气都正了,人民百姓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惠。因为,当时天下正了之后,很多那些少数民族(就是夷狄)就不能够入侵,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也是立了大功。所以人们百姓到现在还受其恩惠,受其赐。所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微是无,就是没有管仲的话,那我们现在这些人可能都被夷狄少数民族所统治,没有我们自己的文化了,我们是「被发左衽」。当时的古人头发是捲起来的,如果是披头散发,那是没有文化。左衽就是衣襟是左扣着的,这是讲当时没有文化的、野蛮民族的那种风俗。他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现在也会变成这种人。所以「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管仲怎麽能够用一般匹夫匹妇的这种小信去衡量他?匹夫匹妇就是一般没有见地的人,他们都属于小人。这个小人不是骂他们,而是他们的智慧不高,心量不大,他们仅守着小的信用。
像当时公子纠他手下还有一个臣子,那个臣子叫召忽,管仲没有为公子纠殉节,召忽就为他殉节,就自杀了。所以「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自经于沟渎就是自杀,死在沟渠里头,没人知道,也就是没有机会去创立功绩来帮助天下百姓。管仲他当时志向高远,心怀天下,他觉得齐桓公这个人,可以辅佐他,可以帮助他一匡天下,所以他就没有死,不殉节,反而来帮助齐桓公。所以孔老夫子讚叹管仲是仁者。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君子贞而不谅,他守的是正道,不一定死守着小信。
蕅益大师注解里面讲,「谅,即硜硜小人」。这个「硜硜小人」也就是出自于《论语》里面讲的,也是子贡问。「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什麽人能够称为士?这个士也是不简单的。这是在《论语》第十三章,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回答说,「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个不简单,他能够行己有耻,而且代君王出使不辱君命。子贡曰,又问了,「敢问其次?」次一等的士。「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一个宗族里头称他是个孝子,乡党邻里都称他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这是其次。「曰:敢问其次?」子贡又问,那再次一等呢?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是第三等的人。第三等人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很守信,讲了话一定算数,这也很难得,发了愿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但是他不能变通,这叫硜硜然小人哉。硜硜,就像石头撞击的声音叫硜硜,就很古板、很固执,没有智慧变通,这属于小人。这个小人也算是一个好人,是个正人,但是不是君子,君子是有智慧的。如果需要为了天下众生,把他的诚信(这个小信)放下,就是别人可能会骂他,像管仲,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他,说他怎麽不忠于原来的主人,还去辅佐对方。他虽然没有这个小信,但是他有正道,他为了万民。从这里我们体会君子存心,没有考虑自己的名节,没有我,无我,只考虑天下众生。这叫死守善道,守着正道,可以一切都能牺牲,不仅是身命,连名节,名节重于身命,名节都能牺牲。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