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时间:2024-01-05 09:35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这个话我们也听得很多,也有一个成语叫「当仁不让」,这话就是出自于这章。根据《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说,孔子的意思是,遇到行仁之事的时候,这个不可以让于师,这是讲行仁很紧急的原因。譬如说你看到一个落水儿童,你跟你的老师在一起,你就不需要再请示老师,赶快就下水去救儿童,这叫『当仁,不让于师』。紧急关头不需要客气,也不需要礼让了,这时候自己就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刚才提到的竹添光鸿《论语会笺》里面的意思,说这个「不让」就是不后,不在人后。这是描述他勇于行仁的那种状态,连老师,我们也不能在其后。老师,这是讲圣贤的老师,他们行仁,我们跟着老师后面我们不能落后,要勇勐的、精进的力行仁道。这个意思也讲得很好。
 
我曾经在二OO三年,这是说话七年前,有一次跟我们老恩师出访日本,参加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茶余饭后跟师长在闲聊的时候,我就谈出自己的一个看法。因为我自己觉得跟着恩师在一起,很多老恩师的决定,我并不能够看得出来他老人家是什麽意思,有时候就跟不上,这是智慧不够。因此我就说,「师父,现在我们没有智慧,所以最好不要自己去想问题,不要自己去决定事情,决定肯定会有错误。就什麽样?反正师父叫我们做什麽我们就做什麽。这样对不对?」因为我想着反正听话,老实听话,一切就是师父叫我们做我们就做,师父没让做的咱们就不做。我想很多人都认同我这个观点。可是老恩师听到我这个话,笑了一下说,「不对」。我这一听,有点心里起了疑情,为什麽老恩师说不对?可是他也没跟我再说下去,给我这麽一个悬念,让我自己去参。所以他对我的教学法也比较特别,很多人跟他在一起,他可能就解释给他听,但是他对我很少解释。所以,虽然我跟他在一起时间很多,可是真正讲话的时间倒并不多,多半是我问问题的时候,他的答覆又是非常的简短,就像刚才这样的,就说两个字「不对」,剩下你自己回去参。
 
我就回去参,参了好多年,一直到最近才明白为什麽不对。《论语》这里就讲到了,「当仁,不让于师」。如果我们只是说老师叫我们怎麽做我们就怎麽做,老师不让我们做的,就是他没叫我们做的,我们就不去想要怎麽做,始终是老师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老师的存心我们没有能够去体会,在这样跟着做的时候就产生惰性,自己就不会去悟,不会去想老师为什麽叫我这样做,他意图在哪里,为什麽下这个决定。当然,我们的老师也真正是德行崇高、富有仁爱的老人家,所以我们就要体会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定,他的存心在哪里。我就在慢慢体会,他的存心真的都是为了天下苍生,没有想自己。所以仁,我们老恩师真正做到了。所以在我心目中,他就是圣人,佛法里讲就是佛菩萨,在我心目中是这样看。
 
圣人、佛菩萨的存心没别的,就是一个「仁」字,这是我们应该学的。不是只就事上去学,老师叫我们做这事我们做这个事,叫我们做那个事就做那个事,没有去思考。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你学是跟着学了,但是你没去思考,你最后就迷惘了。你自己都迷惑了,到你自己去担当大任的时候,你担当不起来。为什麽?你没有真正学到老师的存心。就像孔子前面讲的,「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受不了大任。看着他好像跟着老师非常忠诚,这是从小节上看这个人很忠诚,但是,真正如果他没有学到老师的存心和智慧,等他担任大任的时候,他担当不起来。所以要会学,要不然跟着老师在身边是白跟。所以读到孔子《论语》这里讲的这章,我们就应该明白了为什麽老师说不对。本来我们都认为很对的事情,一切听老师话,老师叫我们干啥就干啥,为什麽说不对?这下终于明白了,让你自己当仁,你能不能够担当起仁的使命?这样老师才能够后继有人,否则老师走了、往生了,底下没人接,没人能够当仁了,这不是老师希望的。老师希望真正有传人,正法要有传人,圣贤血脉要有传人,我们就需要直下承当。所以跟着老师学,就要认认真真、诚心诚意,十足的诚敬心去体会他老人家的存心,等你的心跟他的心一致了,那就是你得到他的心法了。
 
蕅益大师注解这章说到,「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这也点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仁,不让于师」,这个不让,不是说不恭敬老师,是真正在仁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落后于老师,没有一丝毫对老师不敬的意思。如果对老师不敬,不尊师重道,这个人不可能当仁,他怎麽可能是仁人?你看《论语.学而篇》第一篇,有子就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仁之本、根本在孝悌。孝悌是什麽?对父母孝敬,还有对老师、对尊长要恭敬、要尊重,这都是孝悌的含义,为仁之本。所以不让于师,没有丝毫对老师不恭敬,反而这是对老师的真正恭敬,这叫法供养。你如教修行,勇勐精进,这是对老师法供养。所以什麽人方堪禀受孔子这句话?「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能传授给谁?这种人一定是「见过于师」,他才能够不让于师。他的见地超过老师,这就是古人讲的青出于蓝胜于蓝,超过老师他才能够当仁不让于师。见地超过老师了,他的行为当然也就超过老师。行持和见地这是两个相应的,有这样的见地自然有这样的行持,有这样的行持他肯定有这样的见地。所以传授是讲传授老师的心法,老师传给谁?真正见过于师,他也能做到当仁不让于师。
 
就像孔老夫子对颜回特别称讚,颜回真正得孔老夫子的心传,所以他的见地不亚于老师。就像孔夫子跟学生们在陈蔡绝粮七日,饿得不行了,快死了,子路、子贡这班弟子都很委屈,很不满、不平,来质问老师。孔老夫子在那弹琴,然后问颜回,你怎麽看法?子路和子贡都觉得,是不是夫子之道不那麽好,所以不得世人的接受?大家都不能接受夫子之道,搞得现在快饿死了,真叫穷途末路,就不平。颜回说,世人不能接受夫子之道,正说明夫子之道的高深,世人浅显。就像「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长在深山老林里面,它自己吐露芳香,人知不知,不在乎,不能够降自己的格、损自己的道。颜回说出这种话,夫子讲,「知我者回也」,见地跟老师平齐了,所以颜回能做到当仁不让于师。但是颜回对老师却是十分的尊重,你看《论语》里面颜回讲,他见夫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是高山仰止,看夫子愈看愈高,自己没办法及得上老师,这是他自己谦虚而对老师的景仰。
 
蕅益大师又引了李卓吾先生的话。「卓吾云:只为学者,惟有当仁一事让师。故云」。这个学者是讲一般的学者,你来学习儒家的道理,这是一般学者。这是一种批评,这种一般的学者他会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见地很高,挂在口头上一句话「当仁不让于师」,连老师都没看在眼里。实际上,他当然也就不能让老师,可是他没有当仁不让于师。他不当仁的时候他就不让于师,当仁的时候他就让师,所以唯有当仁一事让师,这个话讲得是讽刺的味道很浓。就像刚才我们提到的子路、子贡,这里我们也不是批评他,用他来做个例子说明。他跟颜回有什麽不同?颜回就是当仁不让于师,所以在绝粮七日的状态下,还是见地跟老师平齐,这就不让于师,坚守仁道。子路和子贡就觉得老师的这个道是不是应该把水平降低一点,世人能够接受?太高了人家接受不了。你看子路对老师甚至有质问,这就是什麽?忤逆,这属于不孝,那个时候他不让于师,但是不是当仁。所以我们自己要回头反省一下自己,能不能做到当仁才不让于师?而处处恭敬老师的人他才能做到。如果对老师不是十足的恭敬,他根本不可能做到当仁不让于师,甚至他还觉得老师的境界不如他高,让老师听自己的。现在学校里面这种情形很普遍,学生都不尊重老师,所以这个仁也就没有了。
 
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说到,「此当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章合看,便知不当贡高,亦不当退屈。《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贡高与退屈二者皆非也」。江谦的这个补注让我们参看《论语》里面另外一章,这个我们也常常提到,孔子讲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即使你有像周公那样的才华,「使骄且吝」,很骄傲,又吝啬,「其余不足观也已」,这种就不用再看了。他的德行不可能很高,不可能是仁人君子,一定是个小人,小人气量小才会贡高我慢。如果气量宏大,像大海一样,他肯定处于百川之下,他才能够容纳百川,他怎麽会骄傲?怎麽会贡高我慢?他一定是谦虚的。所以君子不当贡高,亦不当退屈,这个退屈就是当仁就让。譬如说救落水儿童,「你去好了」,那个时候礼让了,「我不会游泳」,这时候很谦虚,这个叫退屈,没有仁德。所以君子的心始终是在中道,守着仁,因此不贡高也不退屈。江谦先生引《华严经》上的话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就是讲既不贡高也不退屈。心是我的心,这个心你得当仁不让,就是你自己的心,你的心跟佛心、跟众生心都是无差别的。换句话说,你的心要作佛,你也就成佛;你的心是要做众生,你就成众生,取决你自己。这个时候你不能退屈说,「我怎麽能作佛?我作不了佛,我是什麽业障凡夫,业障深重着呢!」这时候就礼让、谦让了。这个时候不能让,不让于佛,当作佛的时候就得作佛,这自家的事情,不需要靠别的人,你自己愿意作佛就能成佛。成佛是什麽?觉悟。念念保持觉悟你就是佛,觉而不迷,一迷就是众生。觉和迷都是你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所以这叫「三无差别」,心、佛和众生这三者没有差别。觉者就是佛,是心是佛;如果迷了,是心是众生。「故贡高与退屈二者皆非也」,这两者我们都不能要。
 
我这里也引《无量寿经》,大家熟读的《无量寿经》上面也有一句话说,「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这就是讲同样的意思,成就我们的善根,这个善根是什麽?要成佛的善根,要作佛去。儒家讲的,你要做圣人。孟子说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人人都能做圣人,这个时候你也要担当,不能够让。然后你承担起来,你就努力修学。知道我们本性跟尧舜、跟圣贤佛菩萨不二,没有差别,所以当然能够成就佛菩萨,成就圣贤。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由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