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孔子在这里讲『民之于仁也』,这个民就是人民,就是一个人他需要仁,仁德。需要仁德的程度『甚于水火』,比水火更为需要。我们知道水火在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你看像现在,如果说停水了,生活就很不方便,如果没有水,人就活不下去;火也很重要,煮饭,每天三餐都要火,过去烧柴、烧炭,现在烧煤气、用电,这都是火,所以水火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孔老夫子讲,一个人需要仁德甚于需要水火,可见仁德之重要性。《中庸》上面,这是四书里头的《中庸》,说「仁者,人也」。给仁下定义,直截了当说这就是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仁就不是人了,一个人必须要有仁。仁者爱人,把一切人、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跟自己是一体的,这种人才是仁者。《孟子.尽心篇》里面讲,「民非水火不生活」,人也必须要有水火。可是两者比起来哪个更重要?孔子这里讲仁、仁德更重要。没有水火固然不能生活,最多就是一死;可是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为人,「仁者,人也」。一个人他为仁而死,死了之后还能叫死人,还是个人;如果人没有仁德,就不是人了,所以仁德是人所最需要的。因此孔老夫子在《论语》里头讲,君子能够「杀身以成仁」。没有吃的、不能生活都没那麽太大关係,不能没有仁。
仁与水火相比起来,底下又讲了『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水火并不是只有益没有害,它也有害处的时候。大水能淹死人,大火能烧死人。一条河,如果不会游泳,掉进去了那就是「蹈而死者」,在里头就死了。所以水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太多、太氾滥了,这就带来危害。你看今年,像巴基斯坦,很多的国家遭受了大水灾,死了不少人。火也是如此,火灾能烧死人。所以水火有利亦有弊,可是『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仁比水火要强,有利无害,孔老夫子说他没有见过去行仁的人「蹈仁而死」的。
《雪公讲要》里面引了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竹添光鸿是位日本人,日本的儒家学者,他是幕府时期的人。他的《论语会笺》是对《论语》的一部注解。里面说到,「仁只如孝于亲,弟于长,厚于伦类,便是。此皆日用常行,至顺至安,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这就等于注解为什麽孔子说「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因为仁不是什麽玄妙的事情,很平常,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就能行仁。所以这里讲,「只如孝于亲,弟于长,厚于伦类,便是」,在家里面行孝行悌,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恭敬长辈、夫妇和顺、朋友有义,君臣之间能够君仁臣忠等等,就在你日常五伦关係当中,你就能够行仁。所以仁并不遥远,孔老夫子《论语》上讲,「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怎麽欲仁?我就在我的日用常行当中去落实仁道。因此对父母孝敬这也是仁,对兄弟友爱这也是仁,夫妇和顺也是仁。这五伦关係你都处理得很好、很和谐,对人能够真诚以待,能够关爱周遭的人,这不就是在行仁吗?这就是蹈仁。所以此皆日用常行,至顺至安,很顺的事情,你也很安乐。你孝敬父母,你自己心里也会很快乐,你五伦关係很和谐,你自己也很幸福。有何蹈仁而死之事乎?不是让你真的是好像轰轰烈烈的冒着敌人的炮火上阵,不是。真正行仁,不离你的日用平常,所以仁并不遥远。我们如何行仁?从《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就是最根本的行仁的基础,你把《弟子规》做到了,那就是行仁。《弟子规》就是教你落实好五伦关係,这是道德教育。《弟子规》你做到了,你也不用死,你会活得更快乐。所以孔老夫子这一章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行仁是有利而无害。
《邢疏》,邢昺的注疏,这是宋朝邢昺,也是一位经学家,他注解这章说,「此章劝人行仁道也」。这是孔老夫子劝我们行仁,不要害怕,那个仁并不是好像洪水勐兽一样,它并不可怕,反而你去行仁,你真得到好处。我们也参加、出席过不少传统文化的论坛,在论坛上面讲解这些伦理道德、传统文化,听众听了之后都很感动,回家就能有所改善。也不少人反馈说,听了这些课程之后,自己就做了巨大的改变,家里关係都和谐了,很受益。所以圣贤之教,你听了就受益。但是听了,一定得回去真干,那才算你听了。否则听了是白听,你不真干就是白听,那就不能受益。这里孔老夫子很善巧的,也是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力行仁道。这是孔子一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就用一个「仁」字可以概括孔老夫子毕生的教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所以儒家孔孟之道讲什麽?就是讲仁义。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面讲到,「既曰未见蹈仁而死,又曰有杀身以成仁,方信杀身不是死」,他这个角度看得很特别。孔老夫子讲过这两种话,在这里既曰「未见蹈仁而死」,前面又讲过「有杀身以成仁」。确实,杀身以成仁的情况是特殊情况,未见蹈仁而死是日用平常的情况,这两者并不矛盾。唯有在日用平常修得这个仁心,在大劫关头,你才能够有杀身以成仁,可以不惜身命成全仁道。譬如说文天祥他被捕,在监狱里面写「正气歌」,留下千古佳句。这是他自己的那种气概体现出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什麽?他自己讲,「惟有义尽,方为仁至」。该做的都做到了,仁就到了,杀身以成仁。这种情况当然属于特殊情况,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但是文天祥在这种情形下,他能够杀身以成仁,平日里他肯定在五伦关係上是非常恭敬的来处理的。所以他的五伦关係一定是处理得很好,他对父母一定是孝顺,对国君一定是忠诚,对自己的夫人一定是有义,有道义、有恩义、有情义,对朋友一定是有信,对兄弟一定是友爱,所以形成了他仁义的品格,即使是在大难临头也不会改节。所以两者并不矛盾,我们自己就要在平日里行仁。
这两段话都是孔子说的,不矛盾,这我们就信了杀身不是死。证明这个身体被杀害了,我们自己没有死。人是不会死的,这是讲我们的灵性不灭。身体有生灭,灵性没有生灭。仁义是灵性里头的性德,你恢复了性德,你回归灵性,回归自己的自性,你就没有死了。你信得真,知道身体不是自己,就像自己身上的衣服一样,可以脱下来不要,可以换件新衣服,换得更好的衣服。像文天祥,我们敢肯定,他来生比他这一生肯定要好,境界会提升。为什麽?因为他有仁义,他自己没有死,身体确实被杀了,但是他的灵魂上升了,灵性没有灭。所以我们信得真,我们就没有畏惧,乐意行仁。就像孔子说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连吃一顿饭这麽短的时间都没有违反仁,忙闲、苦乐、顺逆境界当中都与仁相应,不违仁。假如我们不能行仁,该死的时候还会死,死的时候,一个人不仁不义,他死了到哪去?到三恶道去,他的灵魂就堕落了,这不是很冤枉吗?阳世间已经背了个不仁不义的恶名,死了以后还要在恶道里受苦,这小人、愚人干的事情。真正有智慧的君子,他会力行仁道,阳世间就有仁义的美名,来生到善道,甚至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一生不退成佛了。成佛就是仁的圆满,仁就是佛法里讲的慈悲,慈悲到圆满了这就成佛。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由钟茂森博士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