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

时间:2024-01-05 09:29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孔老夫子在这里告诉我们,『知及之』,这个知(去声)是智慧。『仁不能守之』,及之、守之这个之,古注有不同的说法,因为孔子这里没有明确的说明,到底及什麽、守什麽。《论语集解》里头,这是三国时代何晏的注解,他引包咸的注,包咸是东汉的经学家,包注认为这个「之」是指官位。所以知及之,就是用智慧得到官位;你还要用仁来守着这个官位,才能守得住,这是一种说法。但是李炳南老先生《论语讲要》里面,他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好,他推荐另外一种说法,是「毛氏《论语稽求篇》」引卢东元的说法。这个毛氏是清朝的毛奇龄,这也是位大儒、大经学家。他的《论语稽求篇》里头,有很多地方是纠正了朱熹朱夫子《四书章句集注》里面的一些过错。这个《论语稽求篇》引卢东元的说法是怎麽说?「此为有天下国家者言」,所以孔老夫子讲这一段话是为谁说的?是为有天下国家者,也就是领导人,领导人有天下这就是天子,有国就是诸侯,有家是大夫。当时春秋时期,这个阶层大分分五大类,天子、诸侯、大夫、士人到庶人(庶民)这五个等级。这里「有天下国家者」,都是指有地位的人。
 
底下又说,「《易》曰,何以守位?曰仁」,这引《易经》的说法,所以这个「之」是指有天下国家者之位。何以守位?这是《易经》上讲的,你怎麽守这个位,你的这个地位?曰仁,用仁来守位,这就跟孔子这里讲的一样,「仁能守之」。《论语稽求篇》又引「孟子曰」,《孟子》里头的话,「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皆此意也」,孟子讲得就很明确了。天子要是没有仁,不仁,没有仁道,他不保四海,四海是他的管辖区,四海之内莫非王土;诸侯要是不仁,他就不能保他的社稷,就是他的国保不住,这都是保他的位,就是这个意思。雪公(就是李炳南老先生,我们的师公他是号雪庐老人,所以我们称他雪公)他说,毛奇龄《论语稽求篇》的说法比包注要好,那我们就用这个说法。所以「知及之」,就可以解释成用智慧得到天下国家这个意思。「仁不能守之」,就是不能以仁来守天下或者国家。有位者如果不仁,他就会丧失天下或者国家,所以『虽得之,必失之』。你用智慧得到了天下,但是不能以仁守之,就好像秦始皇,他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能力,他统一天下了,可是他不仁,焚书坑儒,做了很多的恶事,「虽得之,必失之」,最后你看秦朝没多少年就灭亡,就被汉朝取代了。
 
『知及之,仁能守之』,这就比较好一些,又有智力能够得到天下或者国家,又能以仁来守。我们讲,得天下易,守天下难。你能守,要用仁,仁慈心,对天下百姓都有仁爱心。可是又『不庄以莅之』,不能够庄严的面临民众。这个「莅」就是临的意思,对人民要有庄严的态度来临民。如果你自己不庄重,怎麽能让人民敬重你?所以『则民不敬』,就不会尊敬你。一定是你自己自重,而人民才敬重你;如果自己不庄重、不自重,别人也不会尊敬你。这是讲到什麽?自身的修养问题,要读圣贤书、学圣贤道才能做到。
 
底下又说,『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这三条都做到了,『动之不以礼』,还有一点缺憾,就是你的行动不符合礼,那就『未善也』,就不能够尽善了。你的人民虽然也能敬重你,但是还是有缺憾。因为礼是讲一个很好的节度,无过、无不及,这才尽善。譬如说,你能够恭敬人,但是恭敬不符合礼,叫「恭而无礼则劳」,那你会很劳苦,你没掌握度数,过度的恭敬,你就很劳累,这就不尽善。所以对于有位者而言,做一个领导人真的不容易,他这四桩事情都要做得很好,这就尽善尽美,就是又要有智慧、又要有仁德,还要有庄重的仪表、对人对事都有礼度,这才能够将天下国家治理得好。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知及,仁守,是明明德」。知及之、仁守之,这就对应《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就是显明的意思,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形容那个德。所以明德是个名词,就是讲我们自性中本具的性德。凡人性德不能够显明,所以现在要修,修就是明明德,把性德显明出来,这叫大学之道。大学之道是圣人之道,圣人求学之道,学圣学贤之道。所以有智慧去得道,用仁来守住,这就是明明德。这个话就套佛法来讲是什麽意思?是讲要有智慧,还要用慈悲,叫悲智双运,这叫明明德。如果光有慈悲,就是只有仁,没有智慧,这个不行,所谓「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个不仅帮不了众生,甚至会害了自己,所以要有智慧才行。光有智慧没有慈悲也不行,佛法、圣贤之道都是以慈悲为本,以仁为本。所以明明德要智慧慈悲等持、双运。
 
「庄以莅之,是亲民」,《大学》明明德之后是亲民,就是临民,庄以临民,这就是亲近民众。蕅益大师直接讲亲民,跟朱夫子朱熹讲的不一样。朱熹是把它当作新民来讲,新就是革新,让人民日日新,这是意思有点转换了,直接就用亲民来讲就很好。庄以莅之,对待民众你能够也帮助他们恢复性德,帮助他们明明德。下面说,「动之以礼,是止至善」。你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都对应起来。动之以礼,所动皆符合礼,这叫止于至善。所以孔老夫子教导颜回为仁之道,就是克己复礼,怎麽个克己复礼法?这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叫止于至善。所动的,这个动包括身口意,身体的造作,口说出的语言,还有你意念中任何的思想、念头,动之皆符合礼,这是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你回归到本性了。
 
下面又说,「不能庄莅动礼,便是仁守不全」。你看这里讲到的四桩事情,不是分开的,也是一而四、四而一。如果我们不能够庄莅,就是不能够庄重临民,对待民众不能够用庄重的心态和行为,动之又不符合礼,这就是仁守不全。换句话说,仁不够。为什麽?人真正有圆满的仁,他肯定在亲民上,在对待百姓、对待众生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疏漏,他一定止于至善,这就是仁守,仁守到圆满,不全就不圆满。「不能仁守,便是知之未及」。为什麽做不到圆满的守仁?那就是智慧不足,智慧不够圆满。所以「思之思之」,这是讲我们仔细去寻味一下,这四桩事情它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仁不足就是智慧不足。底下又说,「如来得三不护,方可名动之以礼。故曰修己以敬,尧舜其犹病诸」。这里引用了大乘佛法,说如来得三不护。如来就是佛,佛证得了圆满的境界,得到三不护。这个三不护是指身口意三业就不用防护。所以江谦先生补注里面就把这个意思说了,「如来身口意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为三不护」,这个讲得很清楚。身体的造作、口的言语,还有念头,三业都纯净纯善,纯净离过,没有过失,不需要防护,自然没有过失,不用作意,不起心、不动念,他还是没有过失,这叫三不护。没达到佛的境界,那是菩萨,菩萨还要护,护着自己的身口意业;菩萨以下,阿罗汉更需要护,如果不好好的防护,可能就会有犯过失。所以在于学位上,就是还没有证得如来果位,我们还在因地上求学,就要善护三业。
 
《无量寿经》上讲法藏比丘,这是阿弥陀佛的前身,他还没成佛之前叫法藏比丘,他发了四十八大愿,要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发了愿之后修行,你看他修行是善护三业,经上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就真修行。口业怎麽防护?最重要的不讥他过,不能够去讥嫌别人、去批评别人,讲人家的过失,当然包括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律是戒律,仪是威仪,戒律威仪都丝毫不犯,这身业护得好。就是从里到外都是庄重,临民也是庄重,庄以莅之做到了。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保持清净心,远离污染。什麽是污染?恶念就是污染,自私自利的念头就是污染,贪瞋痴慢就是污染,远离,这是我们现在要防护。一直防护到如来果地就不需要了,为什麽?自性性德流露,自然不会犯过失。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修,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要不真正修行,这个自性现不出来。自性就像一个镜子,现在上面都是灰尘,你得去擦它,你的灰尘可能已经紧紧的着在这个镜面上了,你就得使劲擦,把它擦掉了,镜子镜光现前,那个时候你就不用再去擦。没现前,那就得擦。
 
所以「如来得三不护,方可名动之以礼」,这个境界是讲得很高。所动皆符合礼,这就是什麽?一切身口意的造作都是性德流露,都是止于至善。故曰修己以敬,尧舜其犹病诸,这个诸是之于,之是指什麽?指修己以敬。尧舜是圣人,世间圣人,还没有成佛,他们动之以礼、止于至善还没有真正圆满,所以他们还在修。修己以敬,就用这个敬,诚敬来修,修自己的智慧,修自己的仁爱,修自己的庄重、礼仪,最后要止于至善。《论语》上讲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忧虑自己做不到,这个「病」就是忧虑。确实只有如来果地的境界,这个才能真正圆满。我们懂得境界那麽的高远,但是最重要的,现在得脚踏实地认真的去做、认真的力行。从哪做起?先从《弟子规》做起,把《弟子规》先做到,修己以敬,慢慢就恢复性德。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由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