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大德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里仁篇第四」,我们来看第十六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们常常读到这一句。我们先看雪公老人的《讲要》,他引用孔安国注解说,「喻,犹晓也」。这个晓也就是晓得,所以这句话是「君子但知公义,小人但知私利。小人所知之利,不只在钱财,一切有利于己者,皆必为之」。君子心里面知道的是公义,一切为公众着想,不为自己着想;小人反之,他只为自己着想。私利就是只想着自己的利,利当然既包括钱财,也包括任何的利益,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等等,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都会去做,跟自己没有利益的他就不想、不肯去做。所以君子、小人在这里可以分判。雪公老人讲到,「君子小人,一言难辨,此以公义、私利说其总则而已」。君子和小人有时候外表看不出来,要看他的内心。内心里他想的是公,还是想的是私,这是一个总纲,判断君子小人的总纲。我们学了《论语》要反求诸己,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和小人在外表上看,未必看得出来,但是探究其内心,自己知道。
蕅益大师在注解里面讲,「喻字,形容君子小人心事,曲尽其致」。这个喻是讲他的心事,心里头想的是什麽。如果想到公,这就是君子,虽然他所做的好像对自己也有好处,可是他心为公,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如果心是为自己着想,做的事情好像是为公,那也是小人。所以这里面确实是细细的去探源,探自己的心源。「喻义,故利亦是义。喻利,故义亦是利」,这个话讲得好。如果以义为存心,虽然是做出自利的事情,但是它也是义;如果心中是想着私利,做出的事好像符合义,那也是属于利,换句话说,他还是小人。
底下讲,「释门中发菩提心者,世法亦成佛法。名利未忘者,佛法亦成世法,可为同喻」。这是蕅益大师把这个话跟佛门里面修行联系在一起了。佛门讲的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什麽意思?菩提是梵语,中文的意思是觉悟,真正发起觉悟的心,觉悟什麽?觉悟众生跟自己一体,所以他不会为私,他知道为私是把自己菩提心掩盖了。他要发菩提心,他要为公、为众生,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在度众生的过程中,可能他所做的事都是世法,但是心是菩提心,世法也变成佛法。佛法不离世间法,只在一念觉迷不同,一念觉了,世法也是佛法;一念迷,佛法都成世法。迷是什麽样子?没有忘记名利,他还有名利心,这就是迷,所以他所做的即使是讲经说法,那也是世法,用这个来做类比。所以,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心念观察入微。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希望也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自己问问自己,初发心是什麽?我到底为什麽要这麽做?在做的过程中会不会起名利心?确确实实也有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人,这些老师在弘扬的过程中,在人家的讚叹、供养当中名利心起来了。名利心一起,就堕落了,就从君子堕成小人。名利本身并没有什麽妨碍,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但是心要是染着了,这就有障碍。心要是不染着,名利不会成你的障碍。
你看孔子当年,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圣人,他很出名,在春秋列国当中,大家都知道孔子。可是孔子没有被名所染,始终坚持他的理想;也没有被利所染,人家请他做大官,如果不符合道义,不符合周礼,他马上辞掉。我们再看看我们恩师,在世界各地也接受很多人的供养、讚誉、恭敬,这都属于名利。在这名利当中,我们恩师没有染,我们跟在旁边非常清楚。我们也不是盲目跟从,看一位老师也看了十几年,从旁边细细观察,一举一动看他存心。跟了十几年下来,说话从初次见面到现在已有十八年了,留意观察,真的发现我们恩师念念都想到利益众生,没有想自己,名闻利养真的是放得干干净净。可是他也不排斥,故意排斥也不对,故意排斥证明心中还存有这些念头,还为它所动。不为它所动,该不该接受名利完全是看能不能利益众生。君子跟小人从哪里看?不是从形迹上看,是从他的心源隐微处来看。
反过来讲,如果心里对名利还有染,有染会是什麽样子?他不追求世间名利,他可能还追求传统文化里的名利,喜欢人家恭敬他。或者他做出一个大德的样子,持戒很精严,威仪具足,可是他只在人家面前这样表现,回到自己住处,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不是这个样子,他不能慎独。这是什麽?名利未忘。我这里也是检点我自己,看看自己内心到底还有没有名利的影子,如果有,要把它洗刷干净。真正是为了义、为了道,这个人就能慎独,在人家面前如此,独自的时候也如此,这个心是真心。所以利和义,君子跟小人,我们自己要细心的省察,往往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们继续看下面第十七章。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博士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