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

时间:2023-04-22 12:47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孔子在这里讲『不逆诈』,这个逆是逆料,就是预料的意思。这个亿,『不亿不信』的亿是亿度,就是揣测。这里的意思就是讲,不可以预料他人会来诈欺,不可以揣测他人不能守信,这个叫不逆诈、不亿不信。这样的人,『抑亦先觉者』,这个抑亦是个转语词,有反之的意思,就是反过来说。反过来就是,你去预测别人诈欺,去亿度别人不守信,这叫先觉者,难道这是贤者吗,『是贤乎?』它这个先觉就是事先觉察。如果我们事先觉察别人的逆诈,别人诈欺,和事先觉察到别人不守信,这岂能算是贤者?是这样一个意思。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有这些揣测、有这样的怀疑别人的心,这个就不是贤者了。
 
根据《雪公讲要》里面所引用的「《集解》孔安国注」,《论语集解》里头引孔安国的注释,「先觉人情者,是宁能为贤乎?或时反怨人」。这个先觉人情者,就是事先觉察别人心里所想的,别人是不是真这样想,你未必知道,但是你有怀疑、你有预测,有在那推断,这种人宁能为贤乎,怎麽能够称为贤者?或时反怨人,就是有时可能会反而冤枉人,这个怨跟冤枉的冤,古字是通用的。孔子讲这个话意思我们能明白了,他老人家是不主张去从推测、从亿度那里得到的所谓的先觉。这个先觉没有离开我们的妄想心,是从猜测、从怀疑、从亿度、从推断里头得到的,那都叫妄想。这个先觉,真正的觉是智慧,离开妄想这叫智慧,那才是真正的贤者。
 
所以《中庸》里面有一句话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是什麽样的状态?内心里没有妄想、没有念头,这叫至诚。清朝曾国藩先生曾经在读书笔记里面给诚字下了个定义,他说「一念不生是谓诚」。什麽叫诚?念头都没有了,真正心地清净就叫诚。《大学》里讲的诚意正心,那个诚意标准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念头,这个至诚就到了极处。清净心到了极处,这个时候可以前知,就是你已经成为先知先觉的人了,你对很多事情预先能够明瞭,我们讲你好像有天眼,甚至有他心通了,你有这些神通,《中庸》讲的「至诚如神」,你神通现前了。这个神通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自性里面本有的,不是学来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心不诚,很多妄念,定不下来,所以这些本能就失掉了。失,也不是真的失去了,是迷失,因为迷惑颠倒,好像没有了能力。等我们把心再定下来,放下了妄想,这个诚得到了,你这些能力统统就能恢复,所以可以前知,可以预知未来,过去现在未来你都清清楚楚。就好像一湖水,湖水风平浪静的时候,这水就能够映现外面的万物,映现得很清楚,那不是靠想出来的,不是靠逻辑推理而去预知,不是,它就是照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像湖水平静的时候那样,没有任何波澜,寂静不动,这个时候也能影现万物,照得清清楚楚,这叫现量境界,现前看到。不是你用推测想像,这里讲的逆诈,用亿度这样想出来的,不是。那个是叫比量,用比较、用推断。
 
现在科学家都用这种方法,用数学去推。现在的高等数学也实在了不起,很多天体怎麽发现的?是用数学进行推断,证明那个区域应该有这样的天体,就像黑洞,就是这样发现的。发现那个地方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天体存在,然后再用仪器去观察、去找,才找到,证实。用数学推断这也是前知,但是这种前知叫比量,推算出来的,不是现量。现量是直接照见,没有丝毫扭曲,原原本本的样子,你看得很清楚,看到真相。所以科学家的方法跟古圣先贤用的方法,是两个不同的途径,都能够有所前知的这个功能。但是相比之下,现量境界要比比量的境界要更好、更殊胜,而且不会有错误;推断有时候会推算错误,得出的结论就不正确了。所以你看科学的理论,常常是提出,过几年又被后人推翻了,那是他们都是在他的自己妄想思惟当中,叫比量。圣人教我们舍弃这种思惟、亿度,那个叫妄想分别执着,要我们用诚心,至诚之道,至诚之道就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才会有亿度、思惟。
 
夫子在这里教我们,对别人的诈欺不要去预料,不要去怀疑,也不要不相信人,这是圣人教导我们的,跟一般凡夫知见不一样。一般凡夫会怎麽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我们也听得耳熟能详。第一句没问题,害人之心是不能有。可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防人是什麽?就是逆诈,就是亿度人家不守信,怀疑。防范人就是疑心作祟,圣人教我们防人之心也不可有,你的心就至诚了,心清净,眼里、心里都没有坏人,只有好人。看一切人都是好人,你的心是好心,境由心转。外面的境界有好人,这是好境界,那是因为你有好心。如果你没有好心,你看到外面好人也看成是坏人,这是肯定的,你怀疑他。
 
我过去也曾经讲过这个故事,这是一个生活中可能我们常常遇到的,不管它是真是假,但是它很有代表性。这讲在一个都市里面,譬如说我们香港,大家都住高楼大厦,有一个高楼公寓就搬进来一户,是一个单身的女子,白领阶层,上班的,收入也算不错。她的邻居是一个单亲的家庭,母亲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过,家里比较清贫。这个女子发现这家邻居很穷,于是不愿意跟他们交往,总担心这穷人会找自己麻烦,会贪自己的便宜,拖累自己,于是跟他们保持距离,看他们都是用防范的心,看他们常常看不顺眼。有一天晚上忽然这大楼停了电,一片漆黑,这个年轻的女子就在家里心里有点发毛。正在此时,忽然有人敲门,她的心一下子就一惊,这深更半夜的谁来敲门?又没电,黑乎乎的。就大声的问一句,「谁啊?」给自己壮胆。结果门外有一个男孩子声音说,「姐姐,我妈妈想让我来问问您,您家有没有蜡烛?」她这一听,这声音很熟悉,是邻居家那小孩,转念一想:这家里穷得连蜡烛都买不起,这黑灯瞎火的找我来讨蜡烛来了,我不能给他,有也不能给,给他一次,将来他就摽上第二次,没完了。所以大声的说,「没有!」然后那门外的男孩又很镇静的继续说话,说,「姐姐,我妈妈就担心您家没蜡烛,就让我给您送两根来」。这个女子在里头听了之后,一下觉得很惭愧,开了门,眼泪都快掉下来,知道自己错了。这是什麽?以小人之心度人君子之腹,人家是给妳送蜡烛的,不是叫妳给他蜡烛,人家是君子,不是小人,是妳自己以小人之心看人,好像别人也成小人了。后来这个女子跟这个家庭就结成好朋友了。
 
你看看,那女子她之前犯的错误是什麽?就是逆诈,她总是想别人可能是诈欺,来欺骗我的,来佔我便宜的,怀疑人。这种人就不是贤者了,为什麽?这是冤枉人,所以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他哪是贤?不贤了。这种所谓的先觉不符合事实真相,他得到的印象,完全是他自己妄想分别执着里头产生的印象,不是真相,那是妄相、妄想。你看她念头一转过来,那家人全变成好人了。原来看他们怎麽看怎麽不顺眼,现在怎麽看他们怎麽顺眼。那家人还是那家人,没变,可是这女子心态转过来了,她不再用怀疑的眼光来看人,她用真心、诚心去待人,那个人就是好人了。所以你用好心待人,那一切人都是好人,你要用怀疑的心看人,好像一切人都是坏人。实际上谁坏?可能就是自己的心坏了,逆诈,亿度不信,这心坏了,这叫烦恼。所以圣贤教我们看一切人都是圣贤,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专看人好样子,不看人坏样子。这样的人他自己就成圣贤了,他是贤者,这是高明,他对一切人的爱心才能真正生起来。如果他看别人都是不顺眼的,他那爱心生不出来,他就不贤、不仁。所以,古圣先贤教我们要用真心、用仁爱来对一切大众,不管他对我怎麽样,我都要用真心对他。你看基督教里面有一段经文就很好,这是出自于《圣经.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第四节到第八节,给爱做的定义,我在这里给大家朗读出来。「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你看,凡事相信,不怀疑),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个爱跟儒家讲的仁、佛家讲的慈悲是一个定义。神爱世人,神是怎麽爱世人?就用这样的爱心,不逆诈,不亿不信,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而且是永无止息的、恒常的,这叫真心,真心不变,妄心才会变。这一章《圣经》的经文可以做为《论语》本章的一个注脚。
 
蕅益大师则从佛法的角度,也一样给《论语》这章做注脚。现在我们讲多元文化,博採众长,都是圣贤的教育,都是仁慈博爱的教育,我们都要学习。没有偏见、没有分别执着,这叫不逆诈,不会想着「其他的宗教那是不是邪教」,不要这样想,凡事相信,这叫爱。其他的宗教我们也爱,不能说「我只爱我这个教的教徒,不爱其他教的教徒」,那不是上帝教给你的,上帝教你「神爱世人」,世人包括所有的宗教徒,不能就是你们那个教。所以蕅益大师在注解上说,「不惟拣去世间逆亿,亦复拣去二乘作意神通矣。世人自多诈,则恒逆诈。自多不信,则恒亿不信。圣人哀之,故进以先觉二字」,我们先看到这。
 
蕅益大师这段注解非常的好,他讲到不惟拣去世间逆亿,这个逆就是逆诈,就是在那里预料、猜测;亿是亿度、怀疑,这些妄想都要拣去,就是放下、除掉,这是世间的妄想分别执着,要把它放下。不仅如此,还要(亦复)拣去二乘作意神通。逆、亿,这两种都属于执着,都是烦恼,佛法里称见思烦恼,贪瞋痴慢疑,尤其是这个疑,它是见思烦恼。你把见思烦恼放下,你就成阿罗汉,出了三界,你就得到神通了。神通是什麽?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你这些神通能力恢复了,它本来有,就是被我们见思烦恼障碍住了,现在拣去见思烦恼,神通能力就恢复了一部分。但是这时候你还作意,阿罗汉的神通他要用作意才能现前。譬如说他的宿命通,他要打坐进入禅定,在定中才能看到,你自己的过去世是做了些什麽事,他都能看得到,这要用作意。天眼也是他要作意才能看到,他如果不入定,不作意去看,他不作意就看不到。这属于什麽?分别、妄想,这种神通不是圆满的。换句话说,他的性德还没有完全现前,还是处在妄想分别里头,只是他没有执着。要把妄想分别也拣去,就不作意了,真的不起心不动念,那时候自性圆满的神通能力就现前了。所以不逆诈、不亿不信,讲到终极就是让我们放下起心动念。都不要想了,不起念头,更不会想别人会不会欺骗我,会不会来陷害我,怀疑这些念头更没有了,心真正清净、至诚了,这是夫子教给我们的。
 
你看蕅益大师用佛法高度,这叫大乘佛法,二乘是小乘,二乘包括阿罗汉和辟支佛。辟支佛比阿罗汉要高一些,还属于小乘,都是作意。用佛法的术语来讲,他用的是阿赖耶识,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他没有离开八识五十一心所,也就是妄想分别他没放下。真正把妄想分别放下了,他不用阿赖耶,他转识成智,他用自性的智慧,那是用照,照见,就是现量看到,不用作意,自然映现。如镜子照人,镜子没有起心动念,但是照得清清楚楚,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是什麽样,它给你照出什麽样,一点扭曲都没有,完全是真相现出来。所以用大乘佛法这样解释孔子的话,这个境界我们就看到确实很高,也指示出我们修学的方向,不仅要放下世间的逆亿,就是见思烦恼,还要放下出世间的二乘作意神通,出十法界,回归一真法界。
 
底下又说,世人自多诈,世人就是凡夫,凡夫自己多诈,他自己就有那种欺诈的心,心不真诚,因此恒逆诈,整天想着别人也会欺诈,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跟我们刚才讲的那个高楼的女子她那个心态是一样的。所以当我们怀疑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正是自己有这个毛病,如果自己没这个毛病,看都看不到、想都没想到,怎麽会逆诈?所以见到别人有过失,要知道那正是自己的过失。
 
底下又讲自多不信,则恒亿不信。这个道理是一样的,看到别人不守信,没想到实际上自己不守信。因为自己不能守信,所以老是在想别人也不守信,跟自己一样。外面境界是不是真的有不好?没有,外面境界纯净纯善,是被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扭曲了。所以你所见到的还是你妄想分别执着里映现的那个景象而已,不是真相。佛法里就讲很清楚,你用妄心看境界,境界就是妄境,心境是一如的,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就好像人作梦一样,你这个作梦的心变现梦境,那你在作梦的时候你不明白,你在梦境里面看到有恶人来欺诈你、来陷害你了,你很生气,你跟他对抗,跟他冤冤相报,没想到全是你作梦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个恶人在哪来的,还不是你心里的?你心里没有,怎麽会变现这样的梦境?所以古德讲得好,「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愚痴颠倒的人,凡夫,就除境,他在境界上去除掉,「你是恶人,我得除掉你!」没想到那个恶人是心变现的,不懂得除心。智人,智慧的人除心不除境,他不在境界上下功夫,他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外面境界遇到不顺了,立刻返回来,想为什麽我会遇到这不顺,我心里有问题了,反过来改自己的过错,转自己的心,心转了,境界跟着转。
 
像弘一大师在《晚晴集》里面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他说,如果有一个人鼻子上有个墨点,黑黑的,他去照镜子,照了这个镜子,「你看,这锺茂森在里头」,看到了鼻子上有个墨点,「这人你看,不讲卫生,不能够有威仪,鼻子上有墨点都不会擦」,批评他。你在批评他的时候,你指向他,实际上他是谁?他是你自己本来的那个影像,你批评他,就是批评自己,你不晓得。我们世间愚人就是这样,对待外面的境界常常都批评,怨天尤人,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结果没想到那都是自己的影子,这是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他不会去指责镜子中的人,他一看到镜子里头人,他就知道那个就是自己,他的毛病就是自己的毛病,所以他拿毛巾往自己鼻子上一擦,这个墨点擦掉了,再一看镜子里的人,他也干净了。你绝对不会说往那镜子上擦,「你这人怎麽鼻子上有墨点都不会擦?我帮你擦」,你怎麽擦擦不掉,擦不掉还气恼,指着他骂,发现他也指着你骂,甚至一拳打过去,打得手疼了才知道该回头了。这好像听起来挺好笑的,实际上咱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就常常犯这个错误吗?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错的时候,能不能反过头来想自己有没有过错?别人就是自己的倒影,自己变现出来的,你得承认这个,你就是智慧。你能够这样做,你就能成圣人。圣人没别的,就是反求诸己,改自己的过,把自己的过全部改完了,你再瞪眼一看,外面的人跟你一样全是圣人,一点过错都没有。就像你看到镜子里的人,你自己干净了,那里头的人也干净了。圣人绝对不会想着「我成圣人了,你们还是凡夫」,他如果有这个念头,他也是凡夫,他没成圣人。你看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之后,他怎麽个说法?他说,「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华严经》里的话,他成佛了,第一部就讲《华严经》,他成佛之后讲出这个话来。很奇妙,真奇妙,连说两个奇哉。奇妙什麽?众生本来就是佛,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不本来就是佛吗?跟如来没两样,跟佛一模一样。那以前为什麽没看出来,到成佛才能看出来?以前有妄想执着,故不能证得。谁的妄想执着?就是自己的妄想执着,不是别人的妄想执着。说「你有妄想执着,你就不能证得了,你就不能成佛了」,你看,还是讲别人的过错。那个妄想执着原来是自己的,你把那妄想执着一放下,你再一看,那众生都是佛。所以《华严经》里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仅有情众生成佛了,无情众生也成佛了,跟自己一同成佛,没有先后,同时,你成佛时他们就成佛。就好像你鼻子上的墨点擦掉了,你看镜中人的墨点同时擦掉,我和众生的妄想执着同时就没有了,同成佛道,同圆种智。这是诸佛现证的境界,他看到了。
 
那我们还没证得,就得要先相信,先这样去用心,学着不看别人的过错。不看,不是说看不到,人家有过错我都不知道,不是。不知道,那是愚痴。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不把别人的错放在心上,看到之后立刻反求诸己,我有这个过错,他的过错就是我的过错,我怎麽样改,我怎麽样好好修自己感化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我就修自己,这是根本,不去修别人。圣人从来没教人修别人,只是讲修己以安人、正己以化人,肯定是这样的,这叫从根本修。我们先要这样用心,常常提起这个念头,不能忘,这一忘又堕入凡夫里头,这就不是贤者,提起这样的念头,这就叫贤者。是贤乎?是贤。这叫贤人,就是不逆诈、不亿不信,这就是贤。贤人,还没成圣人,正在用功,还没完全圆满成就,但是他用功用久了,用习惯了、自然了,渐渐就入圣人境界了。所以孔老夫子在这提醒我们,那是哀悯我们,蕅益大师讲的,圣人哀之,故进以先觉二字。哀之,这个之就指我们这些凡夫,常常是怀疑人,看人不是,这是可哀可悯,可怜悯者。圣人怜悯我们,所以告诉我们先觉二字。真正的先觉,刚才讲的从至诚心里面而生,心地清净了,自然能先觉。他不是刻意的,刻意就不能先觉了,心很乱,很多妄想,怎麽能够先觉?所以这个我们要学习。
 
昨天晚上我去帮助一位同修助念,在医院里头,他今天凌晨大概五点钟左右过世了。昨天晚上我是九点多钟讲完课,然后就过去。过去之后,因为在医院真的是为难,只能让一个人去助念,其他人都得排在门外。我过去了,大家都推举我,所以我就一个人进去给他助念。在加护病房里头,用呼吸机,他是脑血栓,脑血管破裂,昏迷不醒,像植物人一样,呼吸还有,心跳还有,没有知觉。给他助念,呼吸机、管子什麽的都插满了,我就给他念佛、给他开示,劝他放下,求往生。当然开示很简单,主要是念佛,从晚上一直念到第二天早上差不多五点。发现在医院送往生实在是难,香港医院也是,它这有法律规定,不能随便让人进去。病人是在他重病的时候入了院,医院是他的法定监护人,儿女都没有权力动他。本来我们想说,能不能换一个单人的房间,助念也方便一些,最好能回家。不给,说违反香港法令。只好就在那助念。那里条件当然也就很不适合助念。我在那助念不能大声,因为旁边还睡了很多人,都是重病号,所以只能很小声,连引磬都不能敲。那我只好拿着一张纸捲成一个筒,对着他的耳朵就这麽念,声音降到最小,声音要是大了,护士还来提醒,「你太大声了」,佛号机也不能够开大。这样助念,站着这样弯着腰,那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腰就酸痛了,只好跪着。跪着正好嘴巴跟他的耳朵是一个水平面上,拿着这个筒就可以对着他念,一直跪了将近两个小时,那个护士看不过去了,才问,「你要不要张凳子坐一坐?」我说好。
 
这个让我感触特别深。你看学佛学了一辈子,到最后还是这样的下场。他是忽然之间脑血栓,脑血管破裂,儿女也不懂,马上送医院,完了。但幸亏我们在那助念,因为他平常(这是生前)也给人助念,结了好因缘,有这个善因他有个好结果,我们也给他助念。但是真正念佛人,不应该有这样的下场。如果心地清净,他能够先觉,能够预先感知。一般人心地比较清净的,他虽然不学佛的,你看古人就很多,他就能大约感知自己时间快到了,他就能做好准备,写好遗嘱,把儿女都招来,做好吩咐交代,然后他安安详详的走,寿终正寝,很多古人都是这样的。为什麽我们学佛人还没有做到这样?那得反思,心不清净,念头太多、妄想太多了。
 
怎麽样做到先觉?蕅益大师在这开示,「若欲先觉」,包括你预知时至,你想预知时至自在往生,如果不预知时至,就很难自在往生。他那个就不自在,不过幸好有助念,走得还是很安详,能不能往生说不准。那我们真正想先觉,「须从不诈不疑、不逆不亿下手,直到至诚地位,自然任运先觉」。
 
你看这修行的关键,你真正要修到这个功夫,这个功夫不是很高,我都讲了,一般不学佛的人都能做得到,那个都是老实人,心里妄念很少。须从不诈不疑,就是自己不能有欺诈别人的念头,不能有害别人的意念,也不怀疑人,自己本本分分做人,深信因果。「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人就本分,他就没有什麽妄念,安住在自己的这个缘分上。「敦伦尽分,闲邪存诚」,闲邪就是防止邪念、防止恶念,诈和疑都是恶念。尤其是诈,现在人特别多,心不真诚,所以说话、举动都不真诚。现在好像是一种时尚了,似乎讲真话在世间都行不通,所以一般人都有那种浮华的、虚伪的习气,不能真诚的跟人交往,心里有谄曲,那是真正对自己最大的伤害。须从不诈不疑、不逆不亿下手,不逆就是不去预料,不亿度。别人来了,你不要想这人是不是坏人,他有什麽企图,为什麽他要跟我交往。你看你起这些念头,这叫逆亿,防人之心起来了,那心就不清净。不要有这些心,深信因果,如果他真的来欺诈我、陷害我的,那肯定是我前世欠了他的,这世就还了,甘心情愿的还。我要是前世不欠他的,他也要不到,更不用预防。你看心地坦然,君子坦荡荡,不怀疑,这是对人。对事,没有将迎预料的心,就是明天会发生什麽事,明年会发生什麽事,也不去预料,不去预先打妄想,在那猜测。明天还没到,着什麽急,到明天再说。这个不是说得过且过,不是这意思,是安住当下,做好自己本分的事,随缘行善。到明天结果怎麽样,不闻不问,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没有将迎的心。这些妄想统统放下了,这就直到至诚地位。
 
从这下手,一直修,心愈来愈清净,最后分别执着都放下,连念头都不需要有。何必要有念头!世间一切的现象,都是因缘果报的相续相,而且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相,你还在里头起心动念,那何必!你真正明白,就放下了,放下,至诚就得到了。我们念佛人用一句阿弥陀佛打掉妄想,当我们这念头一起,不管是什麽念头,贪瞋痴慢疑的念头也好,或者甚至我要计画做什麽善事好事也好,这些念头都不需要有,就用阿弥陀佛换下来。印光大师教我们的,念头刚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就是一句佛号,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不起别念,用这种方法达到至诚地位。如果有希望,就一个希望,求生净土,平时切实做这个功夫。待人以诚,不要有那些谄曲或者是迎合,或者是害怕得罪人,或者是故意讨好,甚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些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你这样修下来,至诚地位这不难,果然这样修,三年五载一定成就,自然任运先觉,你这个心就清净了,你就预先有感知。如果你得到功夫成片了,那你肯定能预知时至。功夫差一点的,梦中可能梦到阿弥陀佛来告诉你,「我什麽时候来接你」。功夫好一点的,定中他就能够感知,预感他有了。这个预感不是妄想,它不是从思惟分别执着那产生的,它是忽然现前的这麽一个悟处。你有这个悟处之后,你也不要去执着它,你知道什麽时候往生,你很高兴,到处告诉别人,着了欢喜魔,你又落到妄想里头,你至诚心又没有了。任运先觉,任运自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没有丝毫造作,没有丝毫用自己意念去扭曲的这样一个状态。这是孔子教我们从不逆诈、不亿不信开始做起。下面蕅益大师又说,「苟不向心地克己复礼,而作意欲求先觉,便是逆亿了也。故曰君子可欺。唯可欺,方为君子耳」。你看这话讲得真好!苟不向心地克己复礼,这个苟是如果,如果不向自己内心心地上做克己复礼的功夫,克服自己的毛病习气,恢复自己的性德,这叫克己复礼,礼就是性德。而去作意欲求先觉,作意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要求个先觉,要去推断、预测,这个不是真正的先觉,这是逆亿了。那是妄想分别执着,妄念,不是先觉,他没有智慧,那个叫世智辩聪。所以,故曰君子可欺。
 
这个也是在《论语》里面,前面「雍也篇第六」讲到的,那一篇有这麽一章。「宰我问曰」,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这人很会讲话,言语第一,所以问问题也问得很刁,他说,「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这话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一位仁者,孔子不是常常叫我们做仁者吗?所以宰我就问了,如果有这麽一个仁者,你告诉他,有人告诉他,井有仁焉,就是那个仁道掉到井里了,其从之也?那仁者会不会到井里去救那个仁?显然这是骗他的。结果孔子回答说,「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孔子讲的何为其然也,就是何能如此?就是真正仁者怎麽会被你这样骗到井里去?因为君子,就是仁人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这是就宰我的问题来回答的。可逝,就是君子能够到那个井边去看,听到你说那个仁道掉到井里了,那麽这个仁,当然古人的这个仁,它也通那个人,人民的人。也可以说是有一个人掉到井里面,君子马上过去看。那一看到,当然就发现事实真相,你是骗他,他就不可陷也,就不会陷入井里头。可欺也,不可罔也,就是你可以欺骗他,让他到井边去看,可是你不能诬罔他,这个罔是诬罔,就陷害。所以君子可不可欺?可欺。好像有时候他也会上当,但是他的内心绝不会因为被人欺骗而起敌对、埋怨、不满、不平的心,起了这些心,那就被陷害了。所以,我们如果起这种心,就是被害了。如果在这些遭遇到不幸的时候、被人欺骗的时候,我们还是保持我们内心的仁厚、真诚,像前面讲的,看人人都是圣贤,人人都是好人。基督教讲到「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这就不会被害。他最多能害你的身,害不了你的心,你的灵性在不断往上提升。
 
所以唯可欺,方为君子耳。蕅益大师讲,君子他甘心情愿去接受人欺骗,保持他的正念,保持他的真诚,更显出他是一位君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冬天最冷的时候,你才知道松柏叶是不会凋零的,其他的树叶都已经枯萎、凋谢。君子就是这样,就在逆境里头显现出他的仁德。所以唯可欺,方为君子,你才看出他是个君子。所以可欺也,不可罔也,即使被欺骗了,他都能提升,在逆境里面提升更快。只要你的心地是真诚的、纯正的,哪怕是恶境界、恶缘,你最后得的果报都是善的、都是好的、都是美满的。
 
跟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故事是在道家经典里头讲的。古时候有一个非常愚钝的人,但是心地很真诚,对人很尊重,老实人、厚道人。这个人听说有一种方法可以得道成仙,他就非常的羡慕,知道人生老病死很苦,他就想成仙,他很坚信有这种方法,所以他就要到处去求、去问。结果问到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有田地的地主,看到这个老实人挺好欺负的,就骗他说,「你不是想要成仙吗?我懂得方法,可是你要得到这个方法之前,你必须给我做苦工,当我的弟子做苦工,做个一年,看看你要是合格了,我再教你」。这老实人很欢喜,一口答应,就很卖力气的给他家里做活,什麽苦工都干,耕田、做家务。如是过了一年,这个人就求主人说,「您不是说我给你家做一年苦工,你可以教我成仙吗?现在一年满了,你能不能够教我?」这个地主看到这个老实人真是这麽好欺负,就起了一个恶毒的念头,他说,「好,那我就成全你成仙去,你跟我来」。上了后山,到了悬崖边上,看到一棵树,斜长出去悬崖外面,地主就说,「这个树是棵成仙树,你就爬上这棵树,我喊一、二、三,你就跳,你就成仙了」。这个老实人一点不怀疑,这真正不逆诈、不亿不信,一点都没有怀疑的心,他就千感恩万感谢,这真是,主人没有失约。就上了树,主人就喊:一、二、三,跳!那人真跳下去了。这一跳,没想到居然乘空而去,真的成仙了。这主人一看,呆了,这了不得了!歪打正着,这真的是成仙的树不成?成仙可真好,比我现在种田经营那逍遥自在多了,我眼看了他成仙没错,一定能成仙,那我也成仙去。所以他也爬上树,喊一、二、三,跳!结果一跳,摔到悬崖底下去,摔了个粉身碎骨。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教给我们什麽?你要成仙得道,最重要的要至诚心。你看这个人,别看他是个傻人,他真诚到极处,真正做到夫子这里讲的不逆诈、不亿不信,到了至诚。他丝毫没有怀疑别人的念头,他看到什麽人都是好人,他的师父就是真的得道高人,他真的是这样的心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他十分的诚敬,得到十分的利益,成仙去了。所以得道成仙没别的,还是用这种至诚心。成佛作祖、成圣成贤,也是用这个至诚心,这样连恶缘都成了增上缘,对他来讲那都是好缘、善缘,成就他。如果有怀疑、有妄念,那就误了自己,假如他在跳的那一刹那有一丝毫的怀疑,那可能他也就是掉下去了。那个地主就是这样,他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那里头有怀疑,为什麽他有怀疑?本身心就不诚,他本身就像蕅益大师讲的「自多诈,则恒逆诈。自多不信,则恒亿不信」。他自己本身那个心就是谄曲,恶念很多,自己就不守信用,欺骗人,所以他自己逆诈、恒亿不信,带着怀疑的态度去试,那肯定结果就是粉身碎骨。这是他的必然果报,这也是天道好还。他用这种恶念去对人,结果别人没接受,他反而把这恶念转移到自己身上,形成果报。就好像你有一样东西,譬如说这个手錶,你把这个手錶给别人,别人不要,你是不是还得拿回来?那个恶念也是,你用恶念对人,人家没接受,你看那傻子就不接受,他就升天去了,你这恶念还得拿回来,自己变成了那个受害者,恶念误了自己。
 
所以这个小故事让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什麽叫不逆诈、不亿不信,这叫真正的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智者不惑。不惧是没有害怕,你看从树上跳下去他也不害怕,他就一味想着成仙,这个念头极纯极正;仁者不忧,他也不会忧恼、不会怀疑;智者不惑,他没有迷惑,他一条心认定这是成仙之道,一切法由心想生,他真的成就了。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