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老师讲座

细讲论语: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时间:2023-04-22 12:37   编辑:上善若水   点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这章孔老夫子给我们说出『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他说这三方面自己都没做到,这是他老人家谦虚。当然,三者标准也有高低不同,在他自己分上来看,那确实也不光只是谦虚,他自己也感觉到还有没能完全落实,所以他讲『我无能焉』,我没能够做到。然后给我们说出这三者是什麽,第一个是『仁者不忧』,第二是『知者不惑』,第三是『勇者不惧』。也就是君子的道行可以从仁、智、勇这三个方面去描述。当然夫子这样讲,是希望我们去力行、去体验。
 
什麽是仁者?《论语》上讲「仁者爱人」。爱人者就不会害人,而且他是力求有利于人,帮助别人,真正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毫没有自私自利的心。在做好事的时候,真正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贪瞋痴慢疑,做这个好事就不会有烦恼。有的人做好事他也做,做得很努力,但是会有烦恼。为什麽有烦恼?这肯定自私没放下,名利没放下,控制、佔有的念头没放下,着了相,所以做好事就会有烦恼。做了好事当然他会得好报,修善得福。但是这有烦恼的福报就不圆满。你看世间人讲「某人福气很大」,他享福,但是后头还跟着生气,福气。这是什麽?他在修善的时候,带着烦恼心去修,带着自私自利的心去修,带着名利的心去修,甚至带着争强好胜的心去修。看到别人做好事,「我也得赛过他!」不能让人,好胜争强。这样的好事,他将来会有得福报,但是得的是福气,福后头跟着气。仁者不然,仁者全然忘我,自私自利彻底放下,看众生跟自己一体,「爱人如己」,这是基督教里面的话。实在讲,爱人如己还是有一点隔阂,还是有一个人和己的分别,所以才讲爱人如己。实实在在,人和己是一体的,人就是己,己就是人,自他不二,这爱人就是爱自己,不用爱人如己,这就是真正的仁者。他自己问心无愧,内省不疚,所以他不忧,没有烦恼。烦恼怎麽来的?烦恼是因为有自私自利来的,忧虑牵挂都是因为放不下。为什麽放不下?没看破,不知道人我一体、自他不二这个事实真相,这叫没看破。看破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他彻底明瞭,他当然自然就不忧,就不会有烦恼了。
 
所以要做到「仁者不忧」,前面一个前提是「知者不惑」,他要有智慧,这个知就是智慧的意思。这个智慧跟世间的聪明不一样。我们看到有些人头脑还挺灵敏的,点子很多、想法很多,那叫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那种人还是有很多迷惑。真正智慧,他不迷惑,看的一切问题很明瞭、很清楚,遇到事情就能决断,没有疑惑,这叫智者。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就不会有什麽犹豫,在帮助社会大众的时候,他可以奋不顾身。为什麽?因为他明瞭。具体来说,明瞭什麽?
 
第一个,他明瞭自他一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有什麽要犹豫?看到众生有苦难,就是自己有苦难,所以帮助别人是尽心尽力,而且绝不讲条件,无条件的帮助。就好像我们人身体,所有的器官都是一体,某一个器官出现毛病,例如我们左手要是被刀割伤了,右手肯定上去帮助它。右手帮助左手,难道还要讲条件吗?说「你左手要给我多少钱,我才帮助你,你将来怎麽回报我」,它哪有这样的需求!它根本没这个念头。因为这是一体的,帮助是应该的。所以智者才能是仁者,这就是仁,看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
 
第二个,他的智慧是能了达眼前一切的境界,所有的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你这个心念产生出来的,这一点在大乘佛法里面讲得很彻底。现在量子力学家也发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普朗克先生他就说,他几十年对量子的研究,发现世上根本就没有物质。所谓的物质,细分到最后是些基本粒子组成,什麽分子、原子。原子里头还有原子核,外面绕着电子,原子核里还有中子、有质子;中子和质子又是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算是基本粒子,最小的单位,可里头还有,是由波动产生的。现在的弦理论,StringTheory,它就证明这一点,就像一个琴弦在振动,才产生基本粒子,进而基本粒子组成一切万物。这种振动是什麽?普朗克先生说,这是一种意识的振动,是念头的动。换句话说,这些物质世界从哪来的?念头波动所产生的幻相。就像《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像作梦似的,这些环境、这些境界,原来是你念头变现出来的梦境。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还有什麽忧虑、恐惧?他自然就做到不忧、不惧,不惧是没有恐惧。就像《般若心经》里面讲到的「无罣碍故,无有恐怖」。无罣碍,就是仁者不忧;无有恐怖,就是「勇者不惧」。为什麽?「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就是知者不惑。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
 
他真正明瞭了,这叫看破,知道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是怎麽回事。所以,再困难的境界、再可怕的环境也没什麽可怕,为什麽?统统是假的,是梦境。譬如一个人在梦境里面遇到老虎,老虎追你,你吓得一身冷汗,一下醒过来,你舒了一口气,原来是梦。梦,就没啥可怕了,老虎也不存在。如果你在梦境当中就知道这是梦境,老虎是虚幻的,当下你就不怕了,你就是醒的人了,不再是梦中人。所以在这些境界里面,即使你把我的身命拿去了,也没什麽可怕。为什麽?都是梦幻泡影。再跟你讲,人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我们的灵性是不生不灭的,是永恒的。我们这个身体确实有生灭,有生灭的是幻相,不是真的,把这个幻相当中的身体舍掉了,没什麽值得遗憾和惧怕,根本没有什麽所失所得。在这个幻境里面,是因果在主宰,因果相续不空、循环不空、转化不空。这个幻境当中就是业因果报。我们在这个幻境当中舍身受身,不断的轮回,就是这麽一个现象而已。
 
你真正不惑了,没有任何迷惑了,自然你就是智仁勇俱全。智、仁、勇这三达德,不是三个不同的方面,三而一、一而三。你是仁者,必定是智者,必定是勇者;你是智者,必定是仁者和勇者;你是勇者,也必定是仁者和智者。如果说没有仁和智,那个勇不是真的大勇,不是君子之勇,只是匹夫之勇。为什麽?因为他有忧、有惑,他那个勇只是一时冲动,他还是有惧怕。就像三国时代张飞,那是英雄好汉,天不怕地不怕,可是孔明在他手上写了一个「病」字,他马上面色都变了,他怕病,英雄他有害怕的时候。这个是世间的英雄,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英雄什麽害怕都没有。就像释迦牟尼佛,那叫大英雄。你看寺院里面大雄宝殿供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大雄就是大英雄。为什麽?他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瞭了,他对身心世界彻底放下,没有丝毫牵挂、忧虑、烦恼,大勇的英雄。孔老夫子也是大勇,大仁、大智、大勇。他老人家,当然,用佛法的角度来讲,他还是在菩萨因地,还没有成就佛陀的果地,所以在他自分上来看,他觉得智、仁、勇这三达德,他做不到,「我无能焉」。可是子贡在这说,『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他看孔子就认为孔子做到了,所以他说,这是夫子您自己说自己。这个「道」是说的意思。子贡说的也不是假话,孔子说的也不是假话,都是从他自己境界上来看。孔子认为他自己没做到,那他的境界高,就是标准高;子贡标准比孔子低,在他的分上看,从低处往上看,他认为孔子已经做到了,都是说的是实话。所以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就说到,「仁者、知者、勇者,三个者字,正与道者者字相应。所谓一心三德,不是三件也。夫子自省,真是未能。子贡看来,直是自道。譬如《华严》所明十地菩萨,虽居因位,而下地视之,则如佛矣」。这个说得太好了!孔老夫子这里也不是过分的谦虚,他都是实事求是,说自己没做到,子贡也不是故意谄媚讨好,也说的是实话,都是从他自分上来看,说夫子做到了。蕅益大师的注解里头说,仁者、知者、勇者,这三个者字,正与道者者字相应。这个道者,就是君子道者三,什麽是道?一分为三,仁、知、勇,就是道。那实在讲,道讲的是自性。这自性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的六根没办法接触,甚至想都想不到。你看《道德经》上一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讲出来的就不是真道、不是常道。道是说不出来的,甚至想都想不到,眼耳鼻舌身意没办法去缘到。眼耳鼻舌身是我们的器官,接触不到;连我们的意(意念)都想不到,但是它又存在,它是宇宙的本体。「大道无名,长养万物」,这老子讲,他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勉强给这个生养万物的主宰起一个名字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不见、摸不着,想都想不到的东西,这叫形而上,很抽象,难以琢磨。圣人教我们志于道,教我们立志求道、悟道、证道。所谓证道,就是你真正融入、回归了宇宙的本体。这个很难。
 
我们凡人都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得到的、想得到的,这才能够有所把持,所以圣人教我们「志于道,据于德」。据,就是好像人拄着拐杖一样,拿着这个东西走路,叫据于德。孔子讲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据于德,德可以看得到,它是道的体现。德,这里讲到就是三个达德,智、仁、勇,这个我们能体会到,这叫性德。道,它的体现,你要悟道、证道,必须修这个性德,这才能回归自性、才能证道。所以夫子教我们从这三方面修,所修的是性德。夫子自己他知道没有彻悟自性,就没成佛(彻悟自性就成佛了),因此性德没有能够圆满的现前,所以夫子自己讲「我无能焉」。这标准很高,这标准是诸佛境界,他说他达不到。达到了,那是什麽?真正证道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不仅对一天下的事全部明瞭,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现象,无一不明瞭,自己跟宇宙合为一体。孔子还在因位上修行的菩萨,用佛法的角度来讲,他是菩萨。
 
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跟儒家一样,都是教育。教我们什麽?教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真相,恢复我们本有的德能。如果完全恢复了这个德能,完全明瞭了真相,这就是佛,你就拿到佛门里面一个最高的学位,就是佛陀。谁都能拿这个学位,它是教育,就像大学,谁都能去攻读博士学位,你只要符合标准,你就能拿到这个学位。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拿到的呢?譬如说我已经完成硕士学位,还在念博士,还没有拿到最高学位,这种人叫博士生;在佛法里面,叫菩萨,他拿到了菩萨的学位了,可是还没圆满。硕士以下,拿到学士学位的在攻读硕士,这叫阿罗汉,这个是最基础的一个学位。所以你看,佛法就是教育,它是三个学位,佛陀、菩萨、罗汉三个等级,看你的觉悟程度如何。在儒家也有三个学位,一个是圣人,一个是贤人,一个是君子。君子是最基础的一个学位,君子以下那还没有成就。君子以下,《论语》中讲到是「有恒者」,所以夫子讲,「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就可以了。有恒是什麽?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的人,持之以恒的人,但还没成就。那我们现在希望先做一个有恒者,努力的去修学,争取拿到君子的学位,进而做贤人、做圣人。
 
夫子他是圣人,可是他给我们示现得那麽谦虚,说自己「君子道者这三方面我都没做到」,他是说没做到圆满;没做圆满,自己还守在有恒者的地位上,他连自己做君子都不敢承认,你看看这种谦虚。这里他所提到的「君子道者三」,是所谓一心三德,不是三件,这蕅益大师讲的,用大乘佛法来对应。一心三德,这一心就是讲自性、真心,就是道,它是宇宙的本体,变现出宇宙万物。三德,在佛法里面讲法身、般若、解脱,这是属于三德。这里讲的三德就是智、仁、勇三种德行。它是一而三、三而一,从三个角度来讲,并不是三个不同的东西,不是孤立分开的。真正一个德行达到了,三者都达到。如果说我达到一个德了,其他两个德还在努力,譬如说,我已经是可以不忧了,但是还不能做到不惑、不惧,这个对不起,你这三样都没有做到。正如佛法里面讲的一心三德,讲法身、般若、解脱,其实也是如此,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对应这里讲的智、仁、勇,仁是讲一体,就是法身,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这是法身,这就是仁者;般若就是智,智慧,刚才我们讲到的般若,那是讲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解脱德就是勇,他没有一丝一毫会恐惧,没有这些牵挂,解脱,这叫大勇。所以仁智勇就是法身、般若、解脱,跟佛法讲的是一样。圆满的证得这三德,这就恢复法身,回归到自性,你就成圣人,成大圣人,成佛了。
 
底下蕅益大师说,夫子自省,真是未能。他自己检点反省,他说的是真心话,他还没能够做到,离成佛的境界还有距离。子贡看来,直是自道,子贡的境界比孔子低,子贡是贤人,孔子是圣人,贤人看圣人都是圆满的,所以他说「夫子自道也」,你自己说自己。这个直,是他心中真是这样想的,没有邪曲的心,不是谄媚巴结、不是讨好,他真的是这样想,真心的讚叹,讚叹老师。这种情形跟《华严经》里面所说的相似,譬如《华严》所明,《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给我们显明出来的,十地菩萨虽居因位,十地菩萨是很高地位的菩萨。《华严经》里面讲的五十二个位次的菩萨,哪五十二个?十信,这十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五十个;再加上等觉、妙觉,等觉菩萨和妙觉位,妙觉位就是圆满成佛。十地菩萨跟佛接近了,从初地、到二地、到三地、到十地,他们都属于因位上的,就是还没有完全圆满的证得佛果,还处在因地上。可是他们的表现,在下地视之,下地是十地以下的,前面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的菩萨们,他们看到十地菩萨,初地到十地都如此,都跟佛一样圆满了。
 
按照天台宗的分法,有藏、通、别、圆四教。藏教是小乘;通教,通小乘和大乘;别教,是纯粹大乘;圆教,那是圆满的一乘。这里讲的一般都是讲别教。但是《华严经》里的十地那是圆教。别教讲的这十地就等于圆教里说的十住,是这样分的。圆教的十住位以上,天台宗讲他们是分证即佛,六即佛里头的分证即佛,分证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没有圆满。就好像我们看到月亮,过去看月亮,可能只是在水中看月亮,水中的月不是真的,是倒影;或者是隔着纱看月亮,隔着云彩看月亮,那都没看到真月亮。到了地上菩萨,他们看到的是真月亮。这月亮好比自性,他们分证自性。这初一的月亮是个月牙,初二又大一点,到初三又更大一点,最后到十五是满月。到满月了那是圆满证得自性,叫究竟即佛。没证得圆满之前,分证即佛,都是佛,法身佛。所以他们的行持,他们的智慧、德能、相好,就是佛,他能够示现佛。
 
这些境界固然很高,我们该怎麽学?学习《论语》一定要落地,把它落实,不能就看着境界这麽高,看看热闹就算了。这里最重要的,要学着自己谦虚,看别人都是圣贤、都是佛菩萨。所以学夫子的谦虚,学子贡的观察别人都是佛菩萨。实在讲,你的心到了什麽样的境界,你所看到的境界一定跟你的心是相应。譬如说你看到周边的人都是好人,没一个不好的,那你自己肯定也是好人,你有好心,你好心才看到好人。如果我看到个个人都不好,都有毛病,看谁都不顺眼,那对不起,我们自己那个心不好,自己也不好。所以,好人看一切人都是好人,坏人看一切人都是坏人。再提升一点,如果我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儒家讲的,都是贤人,你自己也是贤人;看一切人都是君子,你自己也是君子;假如你看一切人都是圣人,你也成圣人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里就给我们做了示现,他成佛之后说了句什麽话?「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他一成佛,他叹奇,这个奇是奇妙,过去不知道,现在才恍然大悟。奇妙什麽?众生原来都是佛,都有如来智慧德相,跟佛一模一样。过去怎麽没发现,到现在才发现?过去是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不能证得。我原来念这句,立刻就想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是众生有妄想执着,所以他不能证得事实真相,他不知道个个都是佛。你看,一下把矛头又指向众生了。没想到自己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自己没有证得,不是别人没证得。别人,那是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别人本来就是佛,别人都证得了,就自己一个人没证得。所以,这个妄想执着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等我自己把妄想执着放下了,我这一看,就跟释迦牟尼佛看到的一样,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是圣贤心法,所以只是修自己,根本跟外面人是不是佛不相关。你把自己妄想执着放下,你成佛了。你成佛了,你看一切众生都是佛。
 
所以我们现在怎麽学?学着看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只有自己是凡夫。就像孔子一样,说自己君子三达德没做到,看别人都做到了,自己没做到,所以才在努力学。你看我们老恩师,他老人家那种行持、那种智慧、那种悲心,我们这做弟子的看他简直就是佛了,他老人自己说自己是凡夫。咱们就好像子贡一样,看到师父老人家的行持就跟佛一样。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天天不间断,觉悟众生。老恩师现在讲经说法五十二年了,比释迦牟尼佛还多了三年,都是天天不间断,不遗余力教化众生。所以我们敬佩他,就像敬佩佛一样。他老人家自己呢,「我无能焉」,我没做到,我是凡夫。他说得对,我们说得也对,我们自己要尊师重道。《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讲弟子怎麽事师?「当视之如佛」。把他当佛一样看待,那样尊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的眼睛不能看别人不好处,专看人家的好处,你就得利益了。你要老看别人不好的地方,那自己不得利了。别人的那些毛病缺点你全部装在心里,把自己清净的心、纯洁的心、善良的心变成一个垃圾桶,尽装人家的那些垃圾,这污染自己,作践自己,何苦来?所以圣人绝不看别人的不是,底下这章我们就会讲到,绝不批评人,绝不毁谤人,绝不挑人毛病,绝不会有一个看不顺眼的人,全都是反求诸己,天天反省我这个智仁勇到底有没有进步,这叫真修行。看别人都是可取的、可学的,哪怕是他有九百九十九个缺点,有一个优点,我们就看那个优点。我们的心装人家的好处,不装人家的不好处。
 
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也是这样,你看他注解《论语》当中,多处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李卓吾先生是明朝人,也是一位很有造诣、功底极深的学者。有人也就批评他,因为他文字有时候比较刻薄一些,批评他,说他毁谤圣贤。为什麽?因为他在《四书评》里头,李卓吾先生他有一本《四书评》的着作,蕅益大师主要参照是他的《四书评》。他在这里头可以说针锋相对,点出朱熹朱夫子注解里头很多的毛病,一度被一些人看作是异端邪说,儒家的异端,朱子是正统。确实,朱子也有片面的地方,也有不圆满的地方。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常常引用李卓吾先生的话,对于李卓吾先生有一些过度、偏激的就不引用,引用的那都是恰到好处。蕅益大师给我们做示现,不看人不好,专看人的好。
 
当然,李卓吾先生言辞过于犀利(就好像鲁迅先生,他的言语就好像犀利通一样,很厉害),他自己也以传统儒学的异端自居,提出很多他的观点,甚至在当时被人看作是离经叛道,因此很多人迫害他。最后他也是遭人陷害,被逮捕入狱,被人捏造罪名,死在狱中。卓吾先生,当然他的语言过于正直,行为也是非常正直,只是他那个时候的朝代,可以说是无道朝代。他是明朝万历年间,万历皇帝基本上二十多岁以后就变成一个很昏庸无道的皇上。他在十岁就登基,当时张居正辅佐他,确实这个国家也治理得很不错,有一小段万历中兴的时期。可是张居正一死,他就开始变了,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懒于上朝,沉迷酒色。他坐皇帝的位坐了很久,坐了四十八年,但是明朝由盛转衰就是他这个时期。到后来崇祯皇帝上来已经没办法力挽狂澜,最后明朝就灭亡了。万历皇帝无道,结果李卓吾先生他是正直人,就像《论语》里面讲的,「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危就是正直的意思。如果一个国家有道,皇上英明,那要危言危行,行为和语言都是正直。可是,如果邦无道,皇上要是不英明、昏庸的话,你只能危行、言逊,行为要正直,出污泥而不染,独善其身,但是言语要谦逊。李卓吾他也是害了这个病,言语过于正直,因此遭到陷害。
 
蕅益大师用他的《四书评》,可以说他对于孔老夫子的教诲很有心得,蕅益大师在他的基础上又进行发挥,用大乘佛法加以诠释,使孔子心法得以彰显。这也是我们的福报。因为孔子在世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得到孔子心传,就是颜回,颜回死得比孔子还早,孔子只好着书立说,希望后人能够传他的心法。后人孟子传了,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读孔子公的书,向孔子的传人们讨教,他的成就超过孔子所有的学生,所以历史上称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其他的人都没有称亚圣。这是读孔子公的书,做私淑弟子,一样成就。大乘佛法传入中国以后,大乘佛法讲得比儒家详细,经典又丰富,所以通过大乘佛法学习深入,再回过头来读儒家的书,这个理解更为深刻、透彻。蕅益大师特别给我们留下《四书解》,让我们后人有机会真正明瞭孔颜心法。
 
           本文摘录自《细讲论语》钟茂森博士讲述
赞 (0)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