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里仁第四」第九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懂。孔子告诉我们,这个士人,我们现在话讲读书人,而且不是一般读书人,而是有志向做圣贤的读书人。既然说他有志于圣贤,就是有志于『道』,想这一生能成道;而又以『恶衣恶食』为耻,恶就是不好的,自己衣食生活受用方面还要诸多的讲究,诸多的挑剔,喜欢吃好的、穿好的,吃不好、穿不好就以之为耻,可见得这个人心仍在名利,还要名闻利养。这个恶衣恶食,这是利养不够好,他就心里不满意。实在讲,志向没有真正立起来,他的志向是假的,不是真的。因此『未足与议也』,不需要再跟他谈道了。要谈就跟真要有志于道的人谈,否则不必了。
这是孔子有很高的门槛,要想真心来求学的,你必须要把名闻利养彻底放下,孔子才跟你谈,否则你没有资格去跟孔子谈。不要说入道,连道的门都没到。我们恩师也常常教导我们,学道之人必须要从内心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放下贪瞋痴慢,这个人才能到那个道的门口,还没进去。但是到了门口,再跨一步就进去了,再跨一步是怎麽跨?再放下。放下身见、放下边见,放下见取见、戒取见和邪见,就是放下知见的错误。身见是把身当作自己,对这个身不能舍弃,忘不了,还执着它,以为身是我,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把它放下;边见是对立,因为有我就有人,人和我就对立了;见取见、戒取见是对因果的成见,看错了;邪见是其他一切的不正确的知见,统统放下了,你就入道。
真正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放下;再进门,进一步放下这种见惑不难,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的学习经教,这个见惑是能放下的。这是孔子讲的,他可以跟你论道。论道就是给你讲经说法,让你把知见错误放下,回归到正知正见上,那你就入道了。所以圣贤的标准我们要了解,了解之后要真干,真放下,那必须要有坚定的志向。有坚定的志向,你心心念念在道上,你绝对不会被那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所干扰,所以立志就非常可贵。
蕅益大师注解这句说到,「当与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参看,便见圣贤学脉」。《论语》第一篇,「学而篇」里面第十四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蕅益大师让我们跟这章一起合着看,去参。食不求饱、居不求安,也就是说对衣食受用不在乎。不是说不要,是不在乎,好也可以,不好也无所谓。有好吃、好穿、好住,可以;穿的、吃的、住的都不好,也无所谓,这是无求。他所求的是什麽?就求道,这个脚跟就立得稳了,他的心志就专一,他学道肯定能承继圣贤学脉。
圣贤要成就学问,都是先要把这些身外之物,对于名利温饱这些追求统统放下,真正荷担起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的家风,那你才能够来到圣贤人门口。孔子,你看饭疏食,吃的是非常素澹的;喝的只有水,不喝茶,茶都没有;睡觉枕头都没有,枕在手臂上,曲肱而枕之,生活多简单。颜子,吃饭连碗都没有,拿一个竹篓,箪食;喝水拿个葫芦瓢,杯子都不用,瓢饮;居住在陋巷。你要看释迦牟尼佛,那更不得了,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居处都没有,在大树下睡一晚,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这顿饭还是靠乞讨讨来的,所有的财物就是三衣一钵。这都是圣人给我们做最好的示现,以苦为师、以戒为师,让自己的心真正清净,安住于道上,怎麽会没有成就?
我们师父非常希望能够有发心弘法利生的人才出来,绍隆佛种、弘法利生,传承圣学的法脉。可是这个人难找,首先他得要放得下,他能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把名利真正看破放下。这身外之物首先要放下,然后把身心都得放下。身体是个工具,用它来求学,用它来弘法,而不能够执着它,要勇勐精进,心里任何的贪着、烦恼都得斩除,这个人是法器。然后一门深入,十年专修,决定成就。专修是学一部经,一门深入下去,不换题目,至少学十年,那就真正见得圣贤心法,开悟了。
我自己是很庆幸,虽然德行学问很浅,但是有这个殊胜的因缘跟着师父学习,自己也非常希望能够成为符合师父要求的弟子。所以天天检点自己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还有执着没有?还在不在乎?观察自己起心动念,确确实实还有。天天反省,天天都惭愧。可是自己还是真有这样的一个志向,希望这生能成道。祈求三宝加持,能够帮助自己尽快的放下,严持戒律,能成为一个法器,能够为苦难众生做一个觉悟的增上缘。我自己内心也由衷希望,有仁人志士跟我们志同道合,一起来共学共修。大家都是志于道的,而绝不把衣食饱暖,绝不把自己享受、前程放在心上,能够安住于寂寞、能够坚持苦行的一起来,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弘扬,使我们师父这个心愿能够落实。这些人我们知道都不是普通人,都是前生发过愿,今生再来救苦难众生。师父常讲,有十个、八个,能够天天为众生讲经说法,将会对消灾免难起很大的帮助。我们再看下面第十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适、莫两个字,要做一个解释,这个是关键字。这两个字古注有多种解释,我们看到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老人的讲义,他有提到五种意思。这五种意思都是先儒古德所提出,都有道理,而且是大同小异,我们这里就不花很多时间来一一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我们师公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讲义》。适、莫的解释,李炳老採用清朝大儒俞曲园先生所考证的意思,他考证适莫二字即是亲疏之义。适就当疏字讲,莫当作亲字讲。像东汉时代的郑康成先生,他说这个适是通假,通匹敌的敌字,而且应该念适(音敌)莫。莫是通贪慕的慕,爱慕的慕。爱慕其实就是亲,敌就是疏远。所以适莫,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亲疏。
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就好懂,讲『君子之于天下也』,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所谓是无亲无疏。他没有说一定要跟谁亲近,也没有一定要跟谁疏远,没有亲疏,他没有这个分别,他只用什麽标准?用义,义之与比。这个比字,雪公老人注解说,「比者,密也,和也」。这个比就是亲密,就是有融合的意思,「义之与比」就是以义为亲密。换句话说,我所亲的是道义,跟义融合在一起。《朱子集注》当中把比解释成从,比者从也,从是跟从,这个意思也说得很好。所谓是「唯义是从」,对一切人不分亲疏,只讲道义,处事待人都以道义为准绳,这是一个君子。
我读《论语》这句话,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讲亲疏,我们为什麽讲孝?孝顺父母,父母是我们的亲人,那我们对父母跟对别人怎麽能够不一样?我这个问题一直在思索,这个疑情我在那参。到了昨天早上,我去跟我们师父上人一起用早餐,早餐之前跟师父上人在楼下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师父早晨都有散步习惯。师父就跟我说了一段开示,我突然就豁然明白了。老人家跟我讲,这个宇宙真相是什麽?都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宇宙一切万物一念而生,但是我们这个念头相续不断。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念,一个念头只有这麽短,所谓是一千二百八十万亿分之一秒。这一念里面产生的宇宙,含有圆满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小至原子、粒子、夸克、电子,大至星系、星云,全是我们这一念所生。这一念时间太短,但是它第二念又生,念念相续不断,它停不下来。所以我们看到这宇宙有相续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是个假相,它是一念一念都不同,叫相似相续相。不是真的相续,相似相续,其实是一念念断开。就好像我们看电影,底片是一张张断开,但是影出来在银幕上我们看的是相似相续,电影有情节连在一起。
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原来宇宙万物都是我自己,就是我的念。我的身固然是我自己,所有一切万物都是我自己。就好像我的身体,我每个细胞都是我,不能说我这身体只是我的心脏,或者是我的头,那不是完整的;全身所有细胞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自己。用这个比喻我们能够了解,整个宇宙就是自己,所有众生就是这宇宙中的一个细胞。所以,对宇宙万物、对一切众生都需要爱,都需要关怀,不分亲疏。不能说心脏我得亲一点,我就爱它,脚我就不爱它,它是疏远的,我把它砍掉也无所谓,这个就错了,这就是不自爱。所以放下自己小我,你才能知道原来宇宙真正是一个自己。
君子明白这一点,他明白天下原来就是一个自己,所以他对天下『无适也,无莫也』,无亲无疏,没有分别执着,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爱。平等的爱就是义,义是什麽意思?「义者,宜也」,宜就是合适的、应该的,所谓合情、合理、合法。为什麽他做的事情是合情合理合法?因为他的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要是一落到分别执着,他肯定做出来的不符合义,因为他有亲疏的歧视,他有分别。所以我们才明白,原来夫子讲这一句是希望我们放下亲疏的分别执着。你不放下分别执着,你怎麽能够合义?『义之与比』就是跟义相和,唯义是从。其实义是讲我们的行为,行为本来应该是义,是符合道义的,只是我们有分别执着了,所以才干出不符合道义的事情。现在把分别执着一放下,你就能够回归到道义上,就这麽简单。
回归之后,你的行为是不是绝对是对任何人都一模一样,说不分别,不分别就是一模一样?也不是,要看缘,缘上有亲疏。虽然我心里没有分别,但是要随着缘做,对父母我们要行孝,对于老师要恭敬。这种孝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确实看起来是超过对一般其他人的孝敬的行为、礼敬的行为。因为缘不一样,父母跟我们最亲近,而且对我们有很深的养育之恩;老师教导我们,施以慧命法乳,这个恩德很大,当然对父母和老师那种礼敬的行为是应该更加加强的。可是我的心是平等的,绝不会偏私于哪一方,也绝不会歧视一般的众生,这叫符合义。
如果说行为上都一定绝对平等,这是一种执着。你看我们伸个手指出来,五个手指,这五个手指不平等。你说要平的,全部切除,一模一样的高低,这叫义吗?这不叫义。五个手指都有长短不一样,为什麽?它的缘不一样,它的功能不一样;我们一定要绝对平等,一模一样,那就违反自然,就不合符道义。所以,我们见到父母鞠躬顶礼,见到老师鞠躬顶礼;走到路上,你看香港人来人往,马路这麽多人,你见每个人都在那里鞠躬顶礼,那像什麽话?人家说你阻塞交通,这就不义了。所以心要平等,心不能有分别执着,行为上随着缘去做,心还是平等。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注解就注得更加清楚,他说,「义之与比,正所谓时措之宜,却须从格物慎独来」。义之与比实际上是什麽?讲我们做一切事合情、合理、合法,合时宜,要随缘。随缘但是又不变,不变是讲我们的心是平等的,无分别、无执着,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要放下我们的分别执着,平时要用功,功夫从哪来?格物慎独来,格物是把自己内心中的烦恼物欲放下。这个格好比格斗,我自己这一天下来,看这个念头此起彼伏,要把它放下,不能让那些不好的念头相续,首先断除那些恶念。什麽是恶念?贪瞋痴慢这是恶念,先断掉。然后善念起来了,善念也要放下,善也是让心不清净。你起心动念要想善,已经心里装了东西,心里装了东西就是有分别、有执着,也要格除干净,让自己的心空掉,不要装东西。空了,它就灵。事情来了,它立刻智慧现前,你就懂得怎样处理,你所行的就是义;如果你心里要装着东西,哪怕装着善,你执着在善上,事情来了以后,你对这个事情看得就不清楚,所行的就不圆满。所以格物,真正要下功夫,一直格到把自己内心中什麽都格掉,无有一物,这个格物才叫圆满。为什麽?因为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你偏偏要增加上一物,那个就把它格掉,你才能回归本来,回归本来了,义才能够显现出来。
慎独是我们不能放逸。我们修学的人功夫提升到一定阶段之后,障碍我们再提升的往往就是放逸、懈怠。在人面前自己能够提起精进,要做一个好样子,不能丢人;可是没人看的时候立刻就懈怠下来,对自己内心防范就没那麽严格,甚至会做出一些自己平时想像都想像不出来的事情。这一放、一松口,就像一个江堤给决裂了,江水就哗啦哗啦全流出来,那平时所用的功夫就中断,就破掉了。所以学人真正想要一帆风顺,学的道路上能够只有进步、没有退步,必须要慎独,不能放逸、不能懈怠,要勇勐精进。
这个功夫修成熟了,不管在人面前,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心中都能够空无一物,没有烦恼、没有杂念,这就是成片的功夫,你所行肯定是符合道义。明朝的俞净意先生说的,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静的时候是没事的时候,没事一念不生,你不要没事还起念头,这叫无事找事。动是有事来了,动是反应,有事来了你不能不反应,你不反应,实际上已经反应了,怎麽反应?你故意不反应,这种反应就是执着。动的时候,事情来了,缘到了,自然反应,还是不起心、不动念,心还是空的;但是所做的,万善相随,都是善,都是符合道义的。要追求这样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夫子讲的仁。
蕅益大师注解下面说,「若欲比义,便成适莫。义来比我,方见无适莫处。比义,则为义所用。义比,则能用义」,这个讲得非常好。若欲比义,这个比刚才讲的是亲密的意思,比义是什麽?你要去亲密道义,你想要去行道义。问题出在哪?你有个欲,欲望,你有这样的执着,想要去行道义。这个需要你去想的吗?不能想,一想,心就不清净,你心里有物,你还有一个义在你心里存着,那就是分别执着。你有这个分别执着,「我要想行义」,行出来的一定有适莫,适莫就是亲疏。本来应该是不分亲疏,可是你心里已经有亲疏,「我所亲的是义,我疏的是不义」,有这些念头就是义的障碍。为什麽?不自然了。本来无一物,你现在心中有一物,所以当下就已经有了亲疏,有了分别,有了执着。所以要连那个义也要放下,真正是空无一物的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做到「义之与比」,唯义是从。
所以要怎麽样?义来比我。我没有起个念头说我在行义、我要行义,而是什麽?我把心空掉。有事情来的时候,自然反应就是义,这叫义来比我,比是亲,我不要去亲这个义,义来亲我。「方见无适莫处」,你这时候才真正做到无亲无疏,无分别无执着。「比义,则为义所用」,这是为什麽不能够有亲义的念头,因为什麽?你有亲义的、想要行义的这个念头,已经被义所转。所以,你心中有一物,就被那一物所转,被那一物所用,你自己做不了主。当然,能够心中存义,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人了,在世间也能称为君子,只是他还没入圣贤境界。孔子讲的「择善固执」,他心中有没有善?有善,他执着,执着善,行,你生三善道,不会生三恶道。但是能不能够成圣人?不行,要把那善也放下。义比,这就行了,义比是什麽?我不是主动,我内心是清净,有缘来的时候反应就是义,这才能用义,你自己能做主宰。
底下讲,「比义,则同告子之义外,便成袭取。义比,则同孟子之集义,便是性善」,这是蕅益大师引用《孟子》里头的话。孟子讲,「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讲,告子这个人根本不懂得义是什麽。为什麽?因为他把义当作是外在的东西,这叫义外,以其外之也。实际上义哪是从外来的?义是自己自性中本有的性德。你能够放下分别执着,心中空无一物,这个义就随时显现。有事的时候义就显,没事的时候义隐,义只有隐显不同。不能说我有事的时候我才行义,义才出来,没事的时候义就没有了,义有生灭。有生灭这个义不是你真正得到义,这叫什麽?义外,这也是这里讲的比义。
你把自己和义分成两桩事情,本来是一桩事情,你现在分成两桩事情,没有跟义合为一体,是一分为二。这个叫什麽?《孟子》里讲的叫袭取,「袭而取之」。袭是什麽?偶然来一次,这个袭,偷袭一样,突然做一次。今天兴致来了,做了一件符合道义的事,这是袭而取之。今天你偶然做了一次道义的事,是不是你真正得到义?当然不是,因为你没有真正跟义合为一体。所以孟子说,你还不懂得义,「未尝知义」,这是讲告子。当然我们自己要直下去接受孟子的教诲,也就是说,我们心要学着放下分别执着,这个义就不是外来的了,就不是偶然才做一次,那是内心里真正跟义融为一体,不管有事无事都是义。「义比」,倒过来,就能够跟孟子所说的集义相同,集义是什麽?是你真正跟义合在一起,你自然流露出的就是义,那是自性流露出的性德,性善。孟子讲的性善,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深意。这个性善是什麽?是自性中本有的善,本善。本善就是义,你要放下分别执着你才能回归本性,你所行的才是性善。我们再看下面一条,第十一章。【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个怀,雪公注解用《说文解字》说,「怀,念思也」。就是他心里想着的是什麽。君子和小人怎麽来分?不能够从他的名位上来分,君子可能是普通老百姓,小人也可能是在位者,所以不能够从他的名位上面去分君子、小人,要从他们的德行上来看。首先夫子教我们从居住,选择居处上来分,『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怀德就是心里所思所念的是道德,所以他所居住的地方一定是选择有仁德之人的地方来居住。古人所说的,谚语讲「千金买屋,万金买邻」,邻居比屋还重要。实在讲有仁德之人所居住的地方,万金都买不到,为什麽?因为《弟子规》上讲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真正志于道的君子,想要这一生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学业,选择有德之人去亲近,这是最重要的,所谓亲近善知识,这是成道之关键所在。小人心里所怀的是利益,他对德行并不是那麽在乎,所以怀土,土是地利,看看这个地方将来地产会不会升值,这个地方有没有利可图,怀土。这是从居处,当然我们可以引申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君子和小人在选择的时候,做决定的时候,往往是不一样的想法。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是对君子和小人行动上来看,刑是典刑,所谓经典法则。《书经.大禹谟》上面讲,「惠迪吉,从逆凶」。迪就是道的意思,惠迪吉,惠是当顺字讲,顺道就吉祥,逆道就有凶亡。简单的来讲,就是如果合乎道义,那就吉祥,不符合道义就凶,这是讲因果。所以,君子是怀着道,处处想着道义;小人怀惠,想的是什麽?他自己能不能够得到利益,侥倖。《中庸》讲,「小人行险以徼幸」。他冒险以求自己的福报,他不思虑后果,只图眼前小恩小惠,这种人是小人。所以这两句话,第一句从一个人选择居处来看;第二个,下面两句是从他的行为来辨别君子与小人。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句还没有讲完,还有蕅益大师的注解,非常的好!我们下一次再一起来做研讨。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摘自:细讲论语 作者:钟茂森博士
本站所有内容共享 欢迎转载 正气文化公益网 反黄之盾
Q群: 218813922 QQ: 516104295